我国最初为什么以十四岁作为免除中国刑责第一案末日年龄?

我国刑事责任年龄是否需要降低_文档库
文档库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 我国刑事责任年龄是否需要降低
我国刑事责任年龄是否需要降低
我国刑事责任年龄是否需要降低?
楚欢然 法律硕士(法学)
日,广西13岁少年杀害3名儿童后,因未满14周岁,不承担刑事责任,被送收容所教养3年。该事件经媒体网络报道后,在社会上再次引发“刑事责任年龄是否需要降低”的争论热潮。
实际上,近年来,随着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上升且犯罪低龄化的趋势愈加明显,未成年人实施严重恶行后因未达刑事责任年龄而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例屡见不鲜。如何防治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成为备选的解决方案,如众所知,事物都有两面性,产生积极效果的同时也会伴随着许多负面效应,因此,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刑事责任年龄是否需要降低”的问题上,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双方各执一词,莫衷一是,而且最近央视网对此问题也进行过民意调查,据调查显示,92.25%的参与投票者表示支持,认为应发挥刑法的威慑力,以防治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但对此,笔者却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不应降低我国刑事责任年龄。
赞成方观点
在具体论证笔者观点之前,笔者欲先对赞成方的观点及持有原因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再论证己方观点。
1、遏止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势头的现实需要。面对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的趋势,有学者认为,对低龄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矫治不力是主要原因。作为最严厉的法律规范,刑法本应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产生威慑作用。而现行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却恰恰使得刑法的威慑力受到削弱,从而助长了未成年人的犯罪欲望。同时,据相关实务界工作人员统计指出,未成年人恶性刑事案件中,行为人年龄多集中于13周岁,最小的为10周岁左右,且该年龄段的恶性案件比率还在不断上升,并趋向暴力化、残忍化。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继续以14周岁作为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或许已经不合适了。因此,降低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就成为许多学者期望能遏止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势头的举措。
2、低龄未成年人已经具备实施犯罪的辨认和控制能力。有学者认为,刑事责任年龄起点的确定,从刑法意义上讲,最主要因素在于人的意识和意志,即主观上的辨认和控制能力,而如何判断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主要依据其生理和心理的成熟状况。现行刑法以14周岁作为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在1979年,即20世纪70年代,针对当时儿童的发育状况也许是适合的,但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营养结构也不断得到改善,其生理和心理状况成熟的速度加快,其辨认和控制能力也有较大的提高。有医学测算称,国人的发育年龄较之20多年前已至少提前了2-3年,故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应定在10-12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已具备一定的作案意识和作案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并且实践中未成年人犯罪逐渐低龄化也是这一观点的印证。
3、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起点实质上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面对低龄未成年人,特别是12-14岁未成年人恶性犯罪不断增多的社会现实,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以14周岁作为刑事责任年龄起点,对预防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特别是12-14周岁未成年人的犯罪明显缺乏规制力度,导致这部分未成年罪犯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往往是“一放了之”,结果不但无助其本人的改造,而且该情形的示范效也让更多的同龄人产生“未成年人犯罪不会坐牢”的念头和侥幸心理,进而诱使更多的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而刑法的威慑力极强,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从表面上看会扩大打击面,但其实质是为了提高法律的威慑力,让未成年人打消“犯罪要趁早”的念头,从而真正起到保护未成年人的作用。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我国目前不能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标准_环境科学/食品科学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我国 目前 不能 降低刑 事责任年龄标 准 赵小凤 (四 川大 学四川 成都 610200) 摘要...我国不应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资料_法律资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1. 相关法律法规 ? 刑事责任年龄: (古典)不决定行为人是否成为犯罪主体、是否构成犯罪,而仅仅影响...由上可见,我国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适当降低已是大势所趋。 一、我国关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刑事责任年龄,是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之一,指法...因此,刑 事责任年龄是否要修改关键看国情,在没有实证调查之前,不要轻易降低。” 这是狗屁逻辑!首先,没有人说刑事责任年龄降低至 1 岁我建议降至十 岁。判断...法律法规探析 FALVFAGUITANXI 法律 法规 探析 浅析我国当前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王雪 戴富强 / 辽宁工程 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 法学院,辽宁 阜新 12...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必要性研究_法律资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随着未成年人犯罪出现低龄化,是否应通过降低刑事责任年龄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成为法学界争论之一。本文对我国...刑责年龄, 是指法律规定的行为人对自 己的犯罪行为必须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所以 我国现状并不急需降低刑责年龄。 其次,当今中国缺乏降低刑责年龄的法律...在我国现有基础上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 1-2 周岁,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再者,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扩大打击面,孤立的进行调整修正,而应该...关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的思考_法律资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低龄化的倾向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不到刑事责任年龄,刑法对其没有威慑力...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 / 已阅5132次
          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以青少年犯罪特征为切入点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规定的自然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但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统计,全国法院每年都要判处未成年罪犯7万多名,且未成年犯罪呈现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的特征,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我们不禁要反思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结果?笔者认为这其中不乏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不合理性。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将我国的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年满16周岁。第二,相对刑事责任年龄,即14周岁至16周岁,这一年龄阶段的罪犯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这8中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第三,无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未满14周岁的人。该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不对任何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但要依法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强管教。第四,限制刑事责任年龄,该阶段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对其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我国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主要是依据犯罪人行为能力、意志能力、身体和心理的成熟度。完全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满了16周岁的人对于自己行为的性质,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身体和心理已经成熟。相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14周岁至16周岁,该阶段的人,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和意志能力,具备一定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对于一些严重性的、暴力性的犯罪都有一定的认识和是非观念,因此,其要对以上所提的八种严重性的犯罪负责。无刑事责任年龄的阶段,该阶段的人,因未满14周岁,对于自己的行为性质和行为后果没有法律上的认识,因此,不对其行为负刑事责任,但应该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强管教,因为其虽然阻却刑事责任,但不能阻却犯罪。
  我国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有一定理论依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的复杂性,我国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已经不甚合理,笔者将从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征入手分析我国刑事责任年龄的不合理之处以及提出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建议。
  一、未成年犯罪的低龄化及对策
  我国青少年犯罪年龄日趋低龄,自90年代以来我国未成年犯罪的初始年龄相比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这一低龄化的趋势还在进一步的扩大,这一发展趋势不能不让我们担忧,造成这一情况的诱因有以下几方面:主观方面,未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遇事容易冲动。现今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都有早熟的迹象,权利意识较强,但对权利的实质内涵不了解,加之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使其在现行法律制度的框架下很容易逾越法律的规定。客观方面,主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在家庭方面,现在的家庭结构相比从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家庭内的双亲忙于工作,很少关注孩子的成长,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容易使孩子失去归属感。在学校方面,当今的教育体制下,只关注学生应试能力的考量,漠视学生德、体、美的发展,使许多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从容过早流入社会。在社会方面,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一些次生文化的影响,容易与一些社会闲散人员接触,从而受不良习气的污染。
  以上主客观方面的因素共同促使了未成年人犯罪的低龄化,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未成年人容易产生这样一种心理:对于很多不用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法律已经很难对他们产生威慑力,他么认为这些犯罪行为可以恣意的实施,也不会受到法律制裁。但与现行这种刑事责任制度相悖的是: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成年人身体发育良好,以至,一旦他们实施犯罪行为,一般都会是暴力性犯罪。
  这种制度与现实的矛盾在现行法律制度下难以调和,那么为了更好得预防犯罪,挽救走上迷途的未成年少年,就不得不就我国现行的刑事责任年龄从新作出合理的构建。笔者认为,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初始年龄的提前化相对应,对于无刑事责任和相对刑事责任的年龄段也应当提前1至2年,这样的做法法并不是为了扩大刑法处罚圈,而是更好的维护法律的威慑力,适应当下新形势的需要。
  二、未成年犯罪的恶性化及对策
  当下我国未成年犯罪不仅低龄化,而且恶性化,其犯罪手段残忍、犯罪结果恶劣、社会危害性大。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其原因如上文所诉,未成年人过早流入社会,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特别是一些不健康的网络文化影响,同时在社会上易与一些释放的犯罪分子交叉感染,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未成年犯罪的恶性化。
  目前,我国的刑法只规定了相对刑事责任人对八类危害较严重的犯罪行为(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投毒)负刑事责任。这样的规定太过狭隘,比如就贩卖毒品和制造毒品而言,两者之间哪个危害性更大,我们难以做出定性的比较,但我国《刑法》仅将贩卖毒品列入了相对刑事责任内,而制造毒品却没有,像这样的情况在刑法罪名内还有很多,这样的规定我们不能不说过于狭隘。
  针对上述的情况,有必要扩大相对刑事责任的罪名,或许有人会认为这会违背刑法的谦抑性原则。笔者认为,刑法谦抑性原则的目的在于用最轻的处罚教育矫正犯罪、预防犯罪,让犯罪分子早日融入社会,其目的不在于减轻处罚,因此,扩大负相对刑事责任的罪名并不违反刑法的谦抑性原则。相反,这样的做法,更具有威慑力,是许多想犯罪的未成年人不敢犯、不能犯。
  综上所述,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制度改革不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紧迫性。未成年人作为一个国家的希望,保护和挽救未成年人是刑法价值和使命的应有之意。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网友评论&&&&&&&
《法律图书馆》公众微信
关注《法律图书馆》网站公众微信号,即可每日获取最新的法规法规,法治动态等法律专业信息。
关注方法: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law-lib
凡购《新法规速递》安卓手机版服务三年,赠预装法规软件的最新款七寸平板电脑一台。购一年服务者,另有U盘赠送。
软件可以在线全文检索法规50万件,离线查看本地法规3万件,还可以实时下载新的法规到本地。
软件有免费版可
&软件收录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及地方性法规约13万件。“云检索”功能,可以在线全文检索、浏览50万件法规,可下载收藏浏览过的法规。2015年推出免安装绿色版
软件可以免费,但未注册用户不提供更新和在线检索服务。
&&&收录1949年至今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事务性文件;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国际条约、英文法律、英文行政法规、英文地方性法规;各地裁判文书、仲裁裁决、合同范本、法律文书、立法草案、法规释义、参考文件等信息;数据库记录近60万件,每天增加法规数百件。
提供数十种组合检索方式,并有自定义首页,收藏法规,保存浏览检索记录等多种个性化功能。
使用4G的U盘,方便您将法规数据库随身携带,在不同的电脑上方便使用。同时也可以当作普通U盘使用,复制拷贝文件。软件功能和完全相同。论我国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论我国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
【摘要】: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规定的自然人对自己危害社会的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作为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主体要件之一,刑事责任的起刑年龄如果定得过高,会放纵犯罪,背离刑法的初衷;反之,若定得过低,则可能出现打击面过宽的情况,也不符合刑罚的目的。世界各国刑法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对刑事责任年龄加以规定,我国刑法亦不例外,在第十七条对规定了自然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不同年龄阶段。按照这一规定,我国对自然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似乎已经作了较为明确的划分,并在刑法上基本建立了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雏形,但仔细推敲起来,其中仍有不少问题,由此引来了不绝的争议。
一方面,我国刑法典自1997年修订施行至今已经有十个年头了,这十年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进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的趋势也日益加剧,占刑事犯罪的比例不仅逐年增长,而且日益严重,犯案形式和手段日趋成人化、团伙化,暴力程度不断升级,由此引发了应否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下限的激烈争论;另一方面,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中的八种犯罪应是罪名抑或是相关的犯罪行为?有没有必要在这一款中增加其他严重犯罪?理论界对此一直争论不休。即使是在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一个法律解释——《关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问题的答复意见》中已经明确“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八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之后,这种争论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甚至争论的范围扩大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是否有权进行解释”这个问题上。
此外,刑法学界和司法界关于是否有必要专门针对老年人犯罪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上限问题也展开了一番讨论,越来越多的人撰文指出:“我国刑法中应当明文规定刑事责任年龄的上限”,甚至有人明确提出了这个刑事责任的年龄上限,如“我国应将年满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规定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等。
本文试图从法律规定的沿革、立法价值、社会现实等角度来考察我国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因为刑法中有关刑事责任年龄的制度设计,不仅反映了立法者对自然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一种立法价值理念,还直接关系到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遏制与预防,对老年人犯罪的制裁与宽宥。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对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缺陷与不足进行一定程度的检讨,对这一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8【分类号】:D924.1【目录】:
Abstract5-10
第一章 刑事责任年龄之一般原理11-19
第一节 刑事责任年龄的概念与意义11-14
一、刑事责任年龄的概念11-12
二、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进行划分的意义12-14
第二节 刑事责任年龄之历史发展14-17
一、中国古代刑事法律中有关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14-15
二、中国近现代刑法中有关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15-16
三、外国法制历史上有关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16-17
第三节 现代刑法中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方式17-19
一、“二分法”17-18
二、“三分法”18-19
三、“四分法”19
第二章 我国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19-26
第一节 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之基本立法沿革19-21
一、革命根据地时期刑事法律中有关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19-20
二、建国后我国刑事立法中有关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20-21
第二节 我国刑事责任年龄立法划分的特点21-24
一、依年龄段划分不同的责任范围21-22
二、依年龄阶段划分量刑幅度22-23
三、排除对未成年人适用死刑23-24
四、没有限定刑事责任年龄上限24
第三节 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之立法模式与价值理念24-26
一、立法模式24-25
二、立法价值理念25-26
第三章 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之有关争议26-35
第一节 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之争27-28
第二节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规定之争28-32
一、罪名与行为之争28-30
二、罪数增加与否之争30-31
三、司法解释及司法文件对法律进行解释的权限之争31-32
第三节 刑事责任年龄上限规定之争32-35
一、支持在刑法中规定刑事责任年龄上限的观点32-33
二、反对在刑法中规定刑事责任年龄上限的观点33-35
第四章 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之立法探讨35-43
第一节 关于立法模式的探讨35
第二节 关于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划分的探讨35-43
一、建议立法下调最低刑事责任年龄36-40
二、立法应明确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之罪数40-41
三、立法无需设定最高刑事责任年龄41-43
参考文献43-47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7-4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董纯朴;;[J];公安研究;2014年03期
董纯朴;;[J];犯罪研究;201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晓洁;[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郭进婷;[D];河南大学;2014年
张媛;[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刘胜;[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王雅娜;[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政勋;[J];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陈永革,李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2期
郑士立,王琪,邵元领;[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康树华;[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肖中华;;[J];法学家;2000年02期
陈艳;[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年02期
孟庆华;[J];法学论坛;2000年01期
阮方民;[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凌;;[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赵春玉;;[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6年05期
董邦俊;王小鹏;;[J];政法论丛;2016年04期
饶龙飞;;[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15年02期
蒋志军;;[J];法制博览;2015年18期
魏超;;[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阳红;陈思瑶;汤永隆;刘晓军;;[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年02期
刘蒋西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梅传强;高媛;;[J];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02期
王顺安;韩冰;;[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4年05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震;王鼎;;[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王震;沙云飞;顾静薇;;[J];政治与法律;2012年07期
张秋;;[J];人民论坛;2012年05期
贺小军;;[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赵秉志;袁彬;;[J];人民检察;2012年01期
朱大凤;;[J];中国民康医学;2011年18期
王震;;[J];学术论坛;2011年08期
吴宗宪;;[J];中国司法;2011年08期
孙培军;;[J];太平洋学报;2011年02期
张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乔;[D];安徽大学;2012年
胡雪;[D];吉林大学;2012年
王志超;[D];新疆大学;2012年
张一超;[D];黑龙江大学;2012年
俞林玉;[D];安徽大学;2012年
张淑琴;[D];中南大学;2012年
陈涛;[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王文君;[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李环;[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郝明亮;[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宁;;[J];法制与社会;2015年35期
李休休;;[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5年11期
孙琪宇;;[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年06期
杨兴培;;[J];犯罪研究;2015年03期
王佳;;[J];商;2015年20期
杨鸿台;;[J];犯罪研究;201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岩;[D];深圳大学;2016年
王许;[D];吉林大学;2016年
曲延文;[D];黑龙江大学;2016年
张方方;[D];新疆大学;2015年
殷淑娟;[D];辽宁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克昌;[J];现代法学;2001年03期
张明楷;[J];中国法学;1999年06期
肖中华;[J];山东法学;1999年05期
谭志君;[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9年04期
唐水;[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9年04期
孙光骏,李希慧;[J];法学评论;1998年01期
陈泽宪;[J];法学研究;1996年06期
康树华;;[J];法学杂志;198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燕,董曼;[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邢孝平;[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03期
熊立荣,郭慧英;[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06期
;[J];新疆人大(汉文);2004年05期
熊立荣;[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赵幼鸣;;[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雪英;;[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吴家林;;[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周炳宇;;[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余飞;;[J];社科纵横;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晋繁;王琳;;[A];使命与发展——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许正荣;孙栋;顾晓生;;[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二)——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4年
高飞;;[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阮海根;王仁新;张意平;彭超;;[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彭健夫;;[A];青少年违法及药物滥用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陕西益能达律师事务所
王东;[N];延安日报;2005年
王琳;[N];海南日报;2006年
李克杰;[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6年
山东省沂水县人民检察院
朱广胜;[N];检察日报;2014年
刘吉涛(山东
济南);[N];中华新闻报;2005年
王琳;[N];中国保险报;2006年
任建飞;[N];贵阳日报;2007年
国渊;[N];厦门日报;2006年
王威;[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
重庆市大足县人民检察院
罗洪亮;[N];检察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晓萍;[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王文君;[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熊立荣;[D];湖南大学;2005年
李静;[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李环;[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金磊;[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方颖;[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李育霆;[D];黑龙江大学;2012年
张一超;[D];黑龙江大学;2012年
张方方;[D];新疆大学;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我国刑法规定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
我国刑法规定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
广东省事业单位考试中刑法知识点是考查的重点部分,虽然题量较大,但是难度不大,学生只要对相关的刑法知识点稍作梳理常识部分就可以拿高分。现对刑法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刑法常识高频知识点1关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分为:(1)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时期,年龄是不满14周岁;(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时期,年龄是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时期,年龄要求是满16周岁以上。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放火、爆炸、贩卖毒品、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从轻、减轻处罚,并且不适用死刑。3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例题1 单选】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
)。A.14周岁
【答案】B【解析】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例题2 单选】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种行为时应负刑事责任?(
)。A.盗窃
C.投放危险物质
D.破坏交通工具【答案】B【解析】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放火、爆炸、贩卖毒品、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例题3 单选】下列情形中,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的是( )。A. 十四周岁的张某,贩卖冰毒0.2克B. 十五周岁的周某,因过失导致他人伤残C. 二十周岁的周期,醉酒后殴打他人致人重伤D. 三十五周岁的聋哑人宋某,入户盗窃现金5000元【答案】B【解析】B. 十五周岁的周某,因过失导致他人伤残属于过失犯罪,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对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放火、爆炸、贩卖毒品、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所以正确答案是B。A. 十四周岁的张某,贩卖冰毒0.2克,属于贩卖毒品罪,应当负刑事责任。C. 二十周岁的周期,醉酒后殴打他人致人重伤,属于醉酒,我国刑法规定醉酒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D. 三十五周岁的聋哑人宋某,入户盗窃现金5000元,属于又聋又哑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情节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招警招教培训。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刑事责任年龄 美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