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大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持100%股,钱可以随意挪动吗?

如果有房有车,三口之家,财务自由我觉得至少要120-150万。如果过的殷实一些大概要150万以上。
如果有房无车,财务自由标准可以适当降低。120应该是够了。
如果没房没车,手里现金至少也得170万才可以自由吧。
大家怎么看?
我计算的依据是,持有现金一年期定期存款,比照定期收益略高一些,支付宝4%吧。三口之家每月至少要4000元收入才可以。
搞笑贴,170万卵用啊
- 80后金融
这要求也太低了把,一场病把钱都搞完了
150不够,差远了。三口之家光保险,教育要花多少?更别提医疗了。一个大病就全没了。
- 目标:投资大师
大病有保险的。我说的是一般的财务自由。
楼上几位楼主说的是3线城市。我觉得够好了,如果在3线城市。
3线城市年收入多少,房价很多很低,有的还在不断跌。
退休后,我也准备移居到3线城市,相对生活水平就提高了。
- 学无止境
200-300万,而且要有每年稳定收益10%以上的能力,否则跑不赢通胀。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保险公司的很多大病保险都是变相诈骗,有很多大病不在大病保险内,就是在内的也有很多猫腻
真有大病了医保商保都有了也还是要花不少钱的,当然有比没有还是好很多
关键是能有一份生钱的资产,年产几百万以上这才叫财务自由吧?就光百万现金一下就花完了。我大浙江随便一个县城不都要 买房买车花掉 200万
浙江物价贵,就离开吧。
现在互联网时代,除了医疗,在哪生活都可以了。
退休后,找一个房价便宜的县城定居:)
三口之家每月4000不行吧。。太拮据了
起码要上万,而且这个只是正常生活,而不是财务自由
- 低风险鼻祖
我在石家庄,现有1000多万,年收入80万,仍不敢称财务自由
LS要求太高了:)
楼主说的差不多,够了
在中国要实现要财务自由,最关键的参数就是你还想活多少年
- 折算我来了
中国之大,收入、房价差距之大是不可想象的,大东北某地级市原住民路过,在杭州读大学也工作生活过一段时间,深有感触,话说老家二手房3500都出不掉,公务员工资2500左右,至少给楼上的朋友们提供一个参考
我的目标达到2000W金融资产可以完全算财务自由。
手头几百万是生活无忧,但是一旦大病比如癌症,每月两三万的靶向药物就吃力了。
在这里发帖看贴的绝大多数是一二线城市的人,他们很难理解三线和三线半城市。
所以我觉得你发贴发错了地方。
当年净资产 - 上年净资产*(1+上年M2增长率)=100万,差不多就可以了。
- 低风险投资
一个比一个牛X,三线城市,普通家庭一个月的消费差不多是4000了,楼主说的我觉得差不多了,150万的资金,每年赚10万问题不太大,也肯定够一般家庭的花销了。
- 时间是朋友
普通家庭一个月的消费差不多是4000了?只够我两小孩开销
- 时间是朋友
而且限定了地域的自由不是真的财务自由。300万是要的
采菊东篱下,心远地自偏。
本地人均家庭收入*你还想活多少年*1.5
10*(90-30)*1.5=900万
- 炒客--常存
自已想做单就做单
想工作就工作
不想做单就休息
不想做的工作可以不做
没有必要为了钱而放弃什么
所以这个定义不应有多少钱
如果坐吃山空
1000W也没几年就没了
我就是三线或者可以说是四线城市的。每个月家庭开销大约2万呀 。我认为财务自由至少要1千万 。努力喽
小自由1000W,基本自由5000W
- 业余投资者,崇尚以低风险获取超额收益。关注领域:新股申购、可转债、分级基金,关注事件驱动,保持开放的心,不断学习,不断拓展能力圈。
这哪叫自由,糊口而已。
有个门市就好了 出租
自由两套住房的房租 满足日常
大概 低风险 20%满可以的
我更愿意用财务成功表达:
(1)家人安全诉求:比如避免出现家人生病而导致贫穷。你就得投资一定比例的保险费用,对冲人生可能出现不良际遇的70%风险。
(2)吃穿住行诉求: 超越70%同代的走边人基本生活水平。
(3)孩子教育诉求:创造超越70%其他孩子的教育环境的物资条件。
(4)老人养老诉求:创造超越70%其他老人的养老环境的物资条件。
(5)家人精神诉求:能够买足70%家人癖好的物资条件。比如有人喜欢旅游,有人收集爱好。
人的想象力永远超越人的创造能力,我个人认为财务成功保证满足70%诉求的物资条件就算成功,剩余30%无法买足的诉求,只能和家人一起共同节制和约束要求。
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相对自由一定要有,追求物资诉求一定要适度,过低的诉求和过高的诉求都会产生问题。
三线尤其是中西部三线足够了!150W基本上是当地一般工薪家庭毕生难以达到的数字。中国地域差别极大,请不要忽略这一点。如果在发达地区自然是差得远
- 归纳,演绎...........博弈
想住一线城市就住一线城市,想住火奴鲁鲁就住火奴鲁鲁才是经济自由
半夜还必须起来绕标那种最多只能算个人投资者
操作好了和经济自由还有2-3个牛市的距离
财务自由是一个虚拟词,岁入千万依然不自由。
三口之家170万肯定不够 1个人170万都不够 不用说三个人了
看你生活在什么地方,需要什么样消费水平,然后是你投资收益高低扣上通涨,大约可算出需要多少。
- 离离原上韭,七岁一枯荣。
我总觉得小地方物价一点也不便宜,真正消费综合性价比最高的,应该是人口在200万左右的二线半城市。
这种问题其实根本没答案。
只有你自己观察,思考才更接近自己要的答案。
人有三六九等,生活方式更是天差地别。有时简直是鸡同鸭讲。
有的人每月几万都觉得生活拮据,而有的最低工资稍高点也生活的自在。比如一直有人讨论一线城市生活费高,一月没一两万没法生活。可是我身边家庭月入1万不到多的是,也没见整天算计家庭开销。
不同的生活方式,没必要去比较。当然人的欲望是没底的。
三线没有自由可言,因为如果将来你的孩子要到一线去,你的全部身家都不够一套房子的首付。
所所谓自由,应该是想去一线去一线,想去二线去二线,不会为了节省开支特意留在三线。
- 中年稳健投资者
我认为400W以上,而且具备7%以上的理财能力。
- 我是牛哥
三线城市普通老板姓过日子 有房有车,200w也够了。
二线城市普通老板姓过日子 有房有车,500w。
- 60后老家伙
钱多富过,钱少穷过吧。
黑心的永远得不到自由,知足的时刻都是自由
- 新浪博客:.cn/u/
难道你愿意永远在三线城市生活?即便你愿意,你的孩子也不愿意。年纪轻轻,不要轻言退休。
都是牛人,让小老百姓咋活啊。
只要你还是凡人,后面加个0吧,按我们这的三线城市算。光是小孩的各种费用一年就要3、4万吧;老人你每家一年吃穿花也好给也好1万算是最少了吧?那就是2万,表告诉我你的自由是一直啃老;生病有没有保险是至关重要的,全家老小只要有一个覆盖不到的,一次伤病花个一二十万再正常不过了;每个月4000基本的费用都不够;别去电影院,在家上网吧,下饭馆和旅游更是别想了,否则一年总要三五万;细点说,你这辈子还想不想出国看看?欧洲其实可以去三四次,美澳各一次,日韩去一个,东南亚不算,就算只去一次不买贵东西,一个人2万要的吧?至少3个人吧?孝顺点6、7个人,光这项费用就在10~100万之间;通货膨胀没算,算起来吓死你;货币贬值先不考虑了,120万够不够将来小孩新房的首付呢。。
太少了。100万10年后能相当于现在的10万块。如果期间你不能赚钱,到时就是贫民了。
至少2套房产。现金至少300万吧,每年买个高等级信托,9-10%。这样年收入30万。应该够用了。
- 折算我来了
看来大家对未来通胀很看好啊,没有人会认为未来几年会通缩吗,大家还是乐观主义者居多啊
出现通缩的时候,政府必然大开印钞机,QE你懂的
三线城市,月入15000。没感觉财务自由,或许是太贪心了。
- 70后IT男
管你月入几千几万,心不自由,哪来财务自由。
财务不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哪有自由,得个病就O了
楼主应该说的是财务平衡,三线城市150万的收入,年化6%的收益率9万元够全家3口的正常开销了,二线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增加50%,一线应该增加100%,当然这个前提是满足正常的需求
广东的三线城市顺德,三口之家,有车有俩套楼无贷款,我目测起码要有1000万现金资产或等价物,且保证自己具备年化6%以上的理财收益,才敢勉强脱离常规打工生涯
通缩对整个社会未必是好事,弱通胀对整个社会未必是坏事。对对未来担忧的人可能更多,我认为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贫富悬殊,富裕阶层移民成风,贫穷阶层总想一夜暴富,整个社会人心态发生了问题。过去大家都穷,但努力工作,积极向上,对未来都抱有美好的憧憬,人精神状态是好的 。现在大家只认钱,没钱万万不可以,有钱未必就可以,我们要钱是为了让我们生活的更快乐,我们不能因钱让我们生活的不快乐。一切顺其自然,不强求、不苛求、不奢求,尽人事 ,听天命,只要能做好自己可以把控的事 ,至于身外之事,只能顺其自然。钱乃身外之物,有了更好,没有也没事。只要能达到普通人的生活水准之上,就可以。过于追求高物资水准的生活,你会过的很累很累的,过的并不快乐,这个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
掉钱眼里的人永远得不到自由
- 喜欢ETF基金
一个亿人民币吧
如果换命题,你有多少钱,就能过比较快乐生活,大家探讨可能更有意思。越是一线城市,生活成本越高,快乐指数整体明显低于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离婚率是最高的,忧郁症患病率是最高的,人的生活压力是最大的,也许你获得所谓的财富自由,但你的内心未必是快乐的。
- 追求财务自由的80后
最近怎么这么多关于财务自由的热帖啊?
看来股市都挣了大钱了,呵呵。
先别高兴的太早,无论什么投资(存款等无风险的不算),你出来了吗?
只要一天没结账套现,那就都不算,好好的继续工作吧!
- 目标:投资大师
什么叫财务自由?财务自由就是不为生活而工作。
4000元三四线绝对够用,随便花每月2万也不够啊。
4000元,平时想干点什么也能有点活钱。
4%的收益率着实不高,6%搞A长时间也是可以达到的。因此我输东阿硕子应该是比较可观的。
确实差别大。要看养几个人,就一两个人当然很少,有老有小基本就喘不过气来,尤其还有病痛时。还有地域,我老家,县级市,房价早就10000+,每年招待亲戚最少两次(过年过节集中吃饭,最节约),每桌不可能低于2000,酒水不算,按10桌计就是4万,零碎请吃饭不算,朋友不理,领导不睬,老师不问,吃请不送,总不能不认亲吧?500一次的各路份子钱也不算。小孩的补课费每年也是以万为单位的,这样还是他们班补得最少的。即使西部便宜,我也不可能背井离乡不问父母抛妻弃子去生活啊。。
- 折算我来了
楼上的朋友,大辽宁欢迎你,四季分明,医疗教育条件都不错,关键人少房价低,市区均价4000左右哦
- 70后大叔
每个人的生活标准都不同,任何具体的数字都不是标准答案。
财务自由最关键是“自由”,而不是财务数字。如果你辞职,靠自己的资产能够养活自己,过上和普通工薪族差异不大的生活,并能够持续下去,就是自由,至少,你拥有了自由的时间和心灵。
- 90后,混迹macd,集思路,鼎级
原来是月经贴现在变成日经贴
呵呵,每次看到类似这种帖子,总感觉回帖里集中了全中国最富那1%的人
我老家还有田,回去种田饿不死,也算自由了,哈哈
- 北京保安
根本没必要和别人讨论,楼主认为的财务自由就是不上班的情况下能保持正常生活就可以了,可好多人的觉得不把地球买下来就不算财务自由,比如那些说一年赚几十万上百万或者总资产有上千万的人
你的财务自由里只是吃喝穿衣
他的财务自由里还包括环游世界,做宇宙飞船上天
你穿一二百元的衣服,孩子上计划内学校,娱乐就是看看电影
他穿世界名牌,孩子要上全国名校,娱乐是去阿拉斯加豪赌
有多少人全家一辈子都赚不到一百万,这个贴子里却有这么多大放厥词的人
有很多讨论财务自由的帖子,可见大家对自由的向往。
人追求的是什么?不是财务自由,是幸福。
基本的物质是幸福的基础,但仅仅是基础,真正的幸福是精神上的。
还在钻研这个问题的,建议多看看哲学书、历史书。
生活其实很简单的,不是能周游世界就是幸福,不是计算我需要有多少钱花就幸福。
幸福的人根本不去考虑这些事情。
我财务不自由每月工资也才2000多,做到退休也没150万。所以我觉得你的资产增值超过工资了,那还做个卵?!
- 如何判顶
财务自由的标准是:人人平等!
只要不牛逼,
无须很多钱。
每月一千元,
也能吃饱饭。
财务自由100万美元国际标准,那些几千万还觉得不够自由的人是心灵不自由,如果把各种倒霉事往自己身上设想,多少钱,你也不会过得自由。
设想中国经济崩溃,变津巴布韦,设想自己患各种重病,五十万治不好的病其实也没啥治的意义,那多少钱都不会有安全感。如果有100万美元还不能放宽心,那中国百分之九十的人根本没法活,小概率事件过度考虑其实是钻牛角尖。买保险或者留一笔资金应付足矣。中国是大国,世界第二,而且是工业化大国,拥有地球上最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就凭这点,中国再崩溃能崩溃到多差?通货膨胀不可避免,但是我们也是中国人里面投资能力排前百分之10的一群人啊,这点自信还是有吧,如果我们不能抵御通胀,那普通人更惨。
- 目标:投资大师
楼上,五十万治不好的病,可以选择“心灵自由”。
建议思考财务自由问题的,多看看小队长发出的感叹:钱越来越多,快乐越来越少。
原因很简单,幸福感和财富的函数关系不是线性关系,有一种调查结果显示是抛物线的关系。
一个5000月薪的肯定比500月薪的幸福。但一个50万月薪的人幸福感和5000月薪的幸福感比,平均水平肯定不是多,至于是不是少了,我不确定。
- 享受市场的恩赐
自由是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自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也是一种社会概念。自由是社会人的权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著名的“四大自由”
1.表达的自由。2.信仰的自由。3.免于匮乏的自由。4.免于恐惧的自由。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重申了这四大自由的精神。
事实上,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相对的自由。自由本来就以不侵害别人的自由的为前提,是限制的和有条件的。但这种限制,并不意味着自由观念的无意义,相反,在限制之外,存在广阔的自由天地,这恰恰是需要保护的。
财务自由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财务自由,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起点,机会不同,付出不同,获取结果不同,期望获得不同,没有统一的财务自由标准。
无论是否为了财务自由,人生都要不断努力。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其实三线城市的要求应该不高,关键不只是本金,还有稳定的增值能力。
靠现金流收入上百万即可
上班工作不好吗?
有成就感,与社会不脱离,与各色人斗其乐无穷!
钱不能买到一切
如果只是靠银行定存维持生计,几千万,几亿你也自由不了。如果过去十年你的年均收益超过20%,100万你就可以自由了,每年盈利中的10万用来维持生计,别外10万滚入本金中,这样下一年你的收益会增加10%,生活成本也可以增加10%,可以抵抗通胀。算算过去的收益吧,如果合格赶紧辞职,人生苦短,中国95%的工作都是浪费生命
- 70后落魄男
三线以下城市,差不多2000万就算财务自由了,当然有了2000万,只要不是偶然所得,相应的赚钱能力也是隐形资本
- 金融民工
说几个亿的都不能自由的,你们会算账不?
- 90后,一生都是学生
楼上一百万的,按20%滚,你自由程度能超过几个亿存定期的,你在逗我??
- 对分级基金以及定投有兴趣
你说的自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
他们说的自由是郭美美一炮几十万小贵,不自由。
你说的自由是有房有车孩子有学上。
他们说的自由是北京上海有学区房,三亚云南有旅游房。100万以下的都是拖拉机。
你说的自由是今天猪头肉明天基围虾随便造。
他们说的自由是一周才去3次米其林3星,不自由。
你说的自由是今年去趟欧洲,明年去趟日本。
他们说的自由是我都没去过太空,不自由。
我只想对那些几千万的,年入百万还觉得自己不自由的说一句话:活该。
- 投资的最终目的是破产
按楼主这标准,中国已经步入了小康社会,因为在省会省市的70后平均财富都达到了100万以上。
- 对分级基金以及定投有兴趣
还有一帮人为啥对工作深恶痛绝?工作就是不自由了?不工作就是自由?没有工作你投资的钱哪儿来的?
你成天坐在椅子上,胖的跟猪一样,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电脑屏幕,看着红红绿绿的K线图傻乐,就自由了?
- 透过本质看现象
我也常常问自己,对于不工作的人,上海到底好在哪?
三线城市度假的时候常去, 每次都流连忘返, 却迟迟没有挪动搬迁的脚步。。。
也许就是这个秋天, 该做点改变了
买个铺面出租,每个月5千左右租金,通货膨胀可涨租金,无风险财务自由
回答一下上面对定存几千万,几亿不能自由的质疑,因为利率会越来越低,以后大概率会如美国似的零利率,你相当于坐吃山空,加上通胀货币缩水,能不能坚持几十年看你的造化。而年收益百分之二十的,本金会越积越多,复利增长,可能几十年后100万的变几个亿了,您那几千万,几个亿的早化没了。现金流的增加是财务自由的根本,而不是减少
- 数学没有学好的复读生
有房无车,100W就够咯。每月4000开支完全够一般水平了,理财平均10%的收益,一半抗通货膨胀,一半做开支用掉。如果有大的计划外开支就用掉部分本金好咯,我不可能把本进带地下去啊,最理想的是人死了钱刚好花完。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也没有从父辈那继承什么财产啊。
首先你得考虑“风险”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太广泛了,通货膨胀就是最大的风险,投资失败、疾病、等等,为了对抗风险你得付出很多很多,甚至比上班打工还要付出得多,
物欲的执念过深,哪怕一个亿也无法自由
最高级别的自由,是人心的自由,心底无私天地宽就是这个道理
过分强调自己的自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个人认为更应该关注社会个体的自由
确实,脱离社会,不考虑父母兄弟妻儿,只要自己生活当然容易,但这些人的“自由”和自私也差不远了,这不是多数人认同的自由。一百多万我有,但我是我所有认识的人中间最穷的10%。前面说了,老家县城,能算是四线?还不知道,随便一房子就是一二百万,只有1套的很少,消费水平也高,什么都不做,4000也只能是全家饿不死而已,基本社交(亲戚)都是不够的,不用说其他了。
内地三四线城市是楼主说的这样,每月4千肯定够花销了,150万相约当于四五十年的工资了
所以如果有差不多的投资能力,应该是自由了
注定没有答案的问题
- 灵台方寸经禅理,斜月三星术道修。长生何须通万法,一心直往简中求。也曾年年论翻倍,劫时随波任水流。欲海沉浮何时了,一朝万倍便去休
如果不上班纯理财:
你的收入=本金*(稳定收益率 -8% 通货对冲)
(注意是稳定的,炒股不算..分级A马马虎虎可以算)
无房: 以上收入再计提买房成本, 每个月扣除当地2平米*房价
如果还要想要车 ..每个月以上数据再扣5000元.
如果还要想预存小孩父母各种开销..以上再扣5000每个月
如果还要预存医疗 意外 ..每个月再扣5000
剩下的要覆盖 当前的每月衣食住行开销 算5000吧.以上按3线房价10000 ,合计 本金*收益超过8%的部分需要大约 需要大于4万
按稳定12%高人级估计 ....本的4%=48万每年...需要1200万最少.
按普通10%专家级估计......本的2%=48万每年..需要2400万最少
按超神人巴菲特28%估计//本的20%=48万每年..需要240万就够了
所以 170万事不够的...再自认牛逼也要240万..这是全世界也不超过100个人的水准.
当然巴菲特也没多牛..25%收益稳定的70多年而已..短期20多年超过巴菲特不是梦..
年化赚25%的人,知道你跟巴菲特的差距在哪吗?
他所在的国家,最近35年年均M2增长6%
你所在的国家,最近35年年均M2增长27%
就像某学霸在清华考了90分,你在某村的中学也考了90分,不代表你跟学霸一样牛B
- 灵台方寸经禅理,斜月三星术道修。长生何须通万法,一心直往简中求。也曾年年论翻倍,劫时随波任水流。欲海沉浮何时了,一朝万倍便去休
楼上小竹说的甚是...
所以结局是...
巴菲特的25%日积月累是世界首富级.
咱们周边这些25%如果没有其他收入...也就刚刚还好.
最近发现很多有个100-200万的开始谈论财务自由..
我想..第一他们是发现了某些比较稳的收益模式..按本金一算..比上班工资多...
第2 :他们没有正确估算通胀.. 最低工资会涨 物价会涨 用于支付这些的利息对应的本金也会涨.
个人感觉有点飘飘然的风气在蔓延...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可惜树上可栖鸟的喜欢 | LOFTER(乐乎) - 让兴趣,更有趣
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可惜树上可栖鸟 的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2f18df_5c704a8',userId:,blogListLength:2};(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32次下载&&|&&总6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2积分
2人评价23页
0人评价210页
0人评价3页
0人评价6页
1人评价109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下载:2积分公司上市能赚到钱吗?
公司上市能赚到钱吗?
如果认为公司上市后,一两年就可套现走人,那是在假设别人都是傻子
我在上文提到:有上市公司认股权证的管理层不一定能赚到钱,那么公司原来的股东通过公司上市能不能赚到钱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不一定的。有的老板说:公司上市之后,我把股份套现,就可以退休了。可问题是:高层管理人员卖股对股价的影响都很大,大股东卖股对股价的影响更是非同小可。
有些上市公司是没有大股东的,但那都是些百年老店了。比如世界第五大银行——汇丰银行,它的最大股东持股量不超过2%。但人都是从娘肚子里生出来的,刚上市的公司都会有大股东。如果认为公司上市后,一两年就可套现走人,那是在假设别人都是傻子。
首先,帮你搞上市的投资银行就不饶你。因为发行的股票是要靠他们卖出的,他们要向那些准备买股票的投资者夸奖你这间公司如何如何好:公司主席(大股东代表)有多少年行业经验,管理层(大股东认可的)如何优秀,战略如何对头,盈利前景如何光明。可哪曾料到上市不久,大股东就跑了?投资银行是丢不起这种脸的。任何投资银行要是做一单这样的生意,它就甭想再向别人卖股票了,因为这是一个过于低级、老百姓都能看明白的错误。
于是,上市还没开始时,投资银行就要大股东承诺,至少在多少年之内不卖股票。这种承诺不仅要白纸黑字写进招股书里,还要在律师行备案。要想出茅招偷偷卖,不仅交易所会停止你的股票交易,你还要吃官司的。大股东想套现走人是不可能的,但是大股东的股份一点都不可以卖吗?当然不是。通过上市,大股东可以名正言顺地卖一部分股份,套一部分现金。当然卖的这部分股份同大股东继续持有的股份比,是相对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你必须保持你的大股东地位,别人才会买你的股票。
有人可能说:上市时,原来的股东只要卖掉一部分股份,就可能收回他们的投资了,剩下的股份都是赚的。这是个非常理想的状况,有没有可能?有,但是可能性太小,小到不可能发生在你的身上。这个理想状况是建立在你的公司上市时,股票定价远远高于净资产。比如每股净资产是1元钱,上市时,股票定价是4元钱,你只要出售25%的股份就可收回成本,而你在公司仍持有75%的股份,这75%的股份就是净赚的。问题是怎么能保证上市时,你的股价能定在4元钱?股价不是完全由你来定的,另一半的定价权在买股票的人手里。
你的如意算盘是订在4元一股,既能套回大笔现金,又能保持大股东地位继续控制公司,让它源源不断地给你下金蛋。可股市上的卖主最多愿意出每股2元,你卖掉25%的股份只能收回一半的投资。因此,你还不能金盘洗手叹世界去,留在公司的那一半投资和75%股份就会变成头上的紧箍咒,让你还要时时刻刻为公司劳心劳力。于是,买股票的人放心了,因为你会与他共存亡。
你可能会说:“股票上市时,定价低于4元,我就不卖。”可是上千万的上市费用和一年的工夫都搭进去了,不卖更亏。更要命的是,公司现在急需现金扩大生产规模,否则就跟不上竞争对手生产能力扩大的步伐。现在不按2元卖,到明年可能1元都不值——因为股票定价是按公司赚钱的能力而定,如果市场份额让对手侵蚀,公司的利润就会减少。商场如情场,永难尽如人意。本来公司上下兴冲冲地搞了一年多的上市,行内行外尽人皆知你要赚大钱了,可是在上市的最后一刻——股票定价,市场给了你一闷棍。于是,大多数人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被迫当了英雄。为什么?不上市也是死,而且死得更快。于是,很多上市公司在配售股份时,股票定价往往比净资产还低。
所以说,原有股东在公司上市中能不能赚到钱,取决于股票定价高低。股票定价的高低取决于二个因素,一是公司盈利能力,二是股市宏观环境。股市宏观环境你控制不了,你所能决定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拿一个汽车制造企业和一个服装连锁店企业对比:前者需要花很大的投资在设备和厂房上,净资产10亿,每年赚1亿;后者的投资主要花在服装设计和品牌推广上,所有店铺都是租用别人的,净资产1亿,每年赚1亿。如果两个企业同时上市,都发行10股,当时股市要求的投资回报率是10%,也就是说10倍市盈率,则这两个企业的市场价值都是10亿,每股定价是1亿。因此,汽车企业的原股东卖掉一股,只能收回成本,因为每股净资产是1亿;而服装企业的原股东卖掉一股,却能赚9千万,因为它的净资产每股只有1千万。
于是,那个服装老板通过上市赚了大钱,对吗?当然不对!事实上,这个服装企业在上市之前就赚了大钱,它的赚钱能力强——净资产回报率100%。这么强的赚钱能力不是通过上市得来的,而是公司日积月累形成的竞争优势。通过上市,他只不过把一部分这样的高投资回报率卖给了别人。要说他通过上市赚了大钱,实在也冤枉他了。也许有人会说:如果不上市,他不会一下子赚那么多钱的。对!但不上市,他会一天一天地赚。那些不会一天一天赚钱的公司,你就是让它天天上市,它的股东也不会赚到钱。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ST公司,最后只能把好不容易搞到手的上市公司资格再卖掉的原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龙忠持有股票赚钱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