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中华神盾舰有几艘是怎么来的 中国设想造美国小鹰航母

中国第二艘国产航母,仅相当于美国全部退役的“小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首艘国产航母下水的背景下,关于中国未来第二艘国产航母的猜想也自然而然的进入人们视野,今天笔者就关于第二艘国产航母谈谈自己的看法。    【军武次位面】作者:三无青年  近期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的消息无疑是最热门的军事头条。随着首艘国产航母的下水,中国将拥有2艘满载排水量达6万吨的大型航母,但中国航母发展不会停留在此。在首艘国产航母下水的背景下,关于中国未来第二艘国产航母的猜想也自然而然的进入人们视野,今天笔者就关于第二艘国产航母谈谈自己的看法。  早在日国防部关于中国首艘国产航母的技术性能就已经做了回答,5万吨级,滑跃起飞,常规动力。对于关心国防建设的广大军迷来说,这样的答案不免有些失望。根据目前的资料,首艘国产航母基本上还是辽宁舰是翻版,虽然相比于前者进行了优化设计,但是在关键技术性能指标上并没有突破,总体来说就是辽宁舰的有限升级版,作战能力提高有限。中国作为航母发展的后起之秀,不可能一步就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目前中国航母的发展之路还是遵循着小步快跑循序渐进的战略,既然首艘国产航母相比于辽宁舰提高有限,那么第二艘航母肯定不会在原地踏步,在关键技术指标上肯定会有突破。排水量,舰载机起飞方式,动力系统作为衡量航母性能的三大技术指标,任何一项的提高都能使航母的性能跨上一个台阶。第二艘国产航母要想在性能的获得突破,肯定会在这三大指标上下功夫。下面笔者就围绕这三大指标谈谈对下一艘国产航母的猜想。      ▲根据目前公开的资料来看,首艘国产航母是辽宁舰的有限升级版,并没有实现技术上的突破  排水量  众所周知,排水量是衡量航母性能最直接的指标。一般来说,航母吨位越大其携带的舰载机数量,油量,弹药量,航程也就越大,航母的作战能力也越强。首艘国产航母的排水量相比于辽宁舰并没有突破,同样都是标准排水量5万吨级,满载排水量6万吨,7万吨不到的水平。尽管相比于辽宁舰只大不小,可能会有几千吨排水量的提高,但这种提高只能说是改进,而谈不上性能上的突破。所以根据笔者猜测,第二艘国产航母的排水量肯定会较大的提高,提高的幅度至少在1万吨以上。因为根据世界航母发展的规律,新一级的航母相比于前一代,排水量的提高至少是在1万到2万吨。以美国航母发展为例,战后美国海军第一代航母中途岛级的满载排水量是6万吨级,而第二代的福莱斯特级满载排水量达到了7万吨,接近8万吨,第三代的小鹰级已经超过了8万吨,而新一代的尼米兹的级直接达到了10万吨级。从苏联航母发展来看,第一代的莫斯科级满载排水量是2万吨级,第二代的基辅级是4万吨级,第三代的库兹涅佐夫级是6万吨。从中国航母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起步就是6万吨级的001型辽宁舰,改进建造的的001A型也就是第一艘国产航母也是6万吨级。这两艘6万吨的航母可以划归为一个级别,也就是001型,那么下一代的002型的满载排水量提高到7万吨或8万吨。无论从世界航母的发展规律还是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这都是一个非常合理和现实的选择,而这样吨位的航母其舰载机数量应该能够接近70架。    ▲从世界航母发展规律来看,新一代航母相比于前一代排水量的提高在1到2万吨左右(图为第一次海湾战争的美国航母战斗群)  动力装置  从目前世界上航母动力方式来看,分为核动力和常规动力,目前除了美国和法国航母是采用核动力外,其余国家的航母都是采用常规动力。如果再细化一下,从常规动力的角度来分,常规动力航母又分为蒸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目前除了英国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是采用燃气轮机外,其余国家的现役航母都是采用蒸汽轮机。而印度正在建造的维克兰特号据称也是采用燃气轮机,装备4台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的LM-2500燃气轮机,但以印度国产武器的规律来看,其未来究竟采用何种动力装置,目前还不敢下定论。所以目前航母的动力装置无非就是三种:核动力、蒸汽轮机、燃气轮机。这三种动力装置各有优劣,从感情角度来看,笔者自然希望未来第二艘国产航母一步就直接跨越到核动力,相比于常规动力航母,核动力航母拥有几乎无限的续航力,可以为舰载各种设备提供充足的动力,搭载的油量和弹药量也远非常规动力航母能比的。但是从中国的实际技术水平来看,第二艘国产航母一步就上核动力还有存在很大的困难的。尽管中国在上世纪就已经拥有了核潜艇,但是核潜艇和核动力航母还真不是一回事。    ▲核潜艇的艇用核反应堆舰用化注定行不通(图为法国凯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与航母小则两三万吨大则十万吨的排水量相比,核潜艇的吨位基本上也就是1万到2万吨左右,最大的台风级也就2.6万吨,艇用核反应堆的动力水平也就是能保证1到2万吨的核潜艇水下30节左右的航行。而航母动不动就几万吨的排水量,别说未来可能建造的第二艘国产航母七八万吨的排水量,就是现在的辽宁舰也有6万吨排水量,用一两万吨核潜艇上的反应堆来推动七八万吨航母在水面上以30节左右的航速航行,真的可以说是小马拉大车。而且艇用核反应堆与舰用核反应堆的设计着眼点就不同,核潜艇的反应堆是以静音性能指标为第一考虑的,体积要紧凑,只要能保证1万吨左右的潜艇正常水下航行就够了。而航母的舰用核反应堆首先以推力为第一考虑,特别是单组反应堆的最大推力,必须保证几万吨的航母水面至少30节的航速,至于体积和噪音就是其次了。而在艇用核反应核舰用化的问题上,两个核航母拥有国法国和美国都吃过亏,最典型的就是戴高乐号航母,当初法国在建造戴高乐号时为了节省资金,没有单独开发航母的核反应堆,而是将凯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上的K-15型反应堆串联两组直接装在航母上使用,结果导致4万吨级的戴高乐号理论最高航速只有27节,实际只有25节。在海面风速达不到一定标准的情况下,舰载机起飞都有一定困难,是战后建造的航母中航速最慢的。而美国在建造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时,也是采用艇用堆舰用化的思路。为了达到30节的设计航速,企业号最终采用了8组艇用反应堆串联方式,尽管航速达标,但是8组反应堆占用了大量的空间,使得航母内部空间布置显得捉襟见肘。最终企业号也算不得是一个成功的设计,所以在第二代核动力航母尼米兹级的建造时,美国开发了专用的航母舰用反应堆,由此尼米兹级才能批量建造。    ▲戴高乐号是除美国以外唯一的核动力航母    ▲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母——CVN-65企业号  未来中国第二艘国产航母一旦达到七八万吨左右的排水量,如果要采用核动力,简单用核潜艇反应堆移植的方式是行不通的。而且在目前中国还没有建造过大型核动力水面舰艇的情况下,贸然建造大型核动力航母,无论从技术难度还是使用风险上来看,都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所以笔者认为下一艘国产航母还是采用常规动力。而常规动力航母也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燃气轮机,二是蒸汽轮机,目前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已经采用了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相比,燃气轮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维修保证方便,启动加速性能优异。但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下一艘国产航母使用燃气轮机的可能性也不大,虽然目前中国海军大批量建造的052D驱逐舰上已经采用了相对成熟的燃气轮机技术,但毕竟那只是满载排水量7000吨左右的驱逐舰,其采用的燃气轮机的动力装置和航母采用的大功率燃气轮机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而且现在中国海军的舰用燃气轮机技术还很不成熟,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英国之所以敢第一个吃螃蟹,在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率先采用燃气轮机,是因为英国有世界领先的燃气轮机技术,英国的罗-罗公司能生产出世界上最好的燃气轮机,英国海军在舰用燃气轮机的使用上具有丰富的经验。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率先在航母动力上使用了燃气轮机(图为其使用的MT-30燃气轮机)  而中国海军大规模使用燃气轮机还是在最近十几年,贸然在航母上采用燃气轮机,在技术难度和使用风险上还是太大。所以按照中国航母小步快跑和循序渐进的发展思路,下一艘国产航母应该还是采用蒸汽轮机,与核动力和燃气轮机技术相比,中国在蒸汽轮机技术上最成熟,辽宁舰和首艘国产航母都是采用蒸汽轮机,未来通过这两艘航母的使用,中国在航母蒸汽轮机技术上将获得丰富经验。从技术难度和装备快速形成战斗力方面来看,对于下一艘国产航母的动力装置,笔者还是更倾向于常规动力的蒸汽轮机,因为这是目前最合理最现实的选择。    ▲中国目前最成熟的还是蒸汽轮机技术,第二艘国产航母用蒸汽轮机的可能性最大  舰载机起飞方式  目前中国海军的辽宁舰和第一艘国产航母都是采用舰载机滑跃起飞的方式,这也是被广大军迷最为诟病的一点。众所周知,舰载机采用滑跃起飞不能满油满弹载,必须在航程和载弹量上做出选择,这将极大限制航母的打击范围。而弹射起飞的舰载机可以满油满弹起飞,战斗力能够100%发挥。在起飞效率上,弹射起飞也是优于滑跃起飞。而笔者认为,在衡量航母战斗力三大指标上,舰载机起飞方式是最关键的一点,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固定翼的舰载预警机能否上舰。以美国中途岛级航母和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航母为例比较,战后美国对中途岛级航母做了很大的改装,最后完成改装上中途岛级的满载排水量已经达到6.5万吨,弹射起飞。可以最多搭载60架各型舰载机,包括F/A-18大黄蜂战斗机和E-2C鹰眼预警机,EA-6b电子战飞机,采用常规动力。而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航母满载排水量达到6.7万吨,采用常规动力,滑跃起飞,最大舰载机数量达到52架,包括苏-33舰载机战斗机和卡-29反潜直升机、卡31预警直升机。可以说中途岛级和库兹涅佐夫级航母除了舰载机起飞方式外,其余性能都非常接近,但正是由于采用了弹射起飞,中途岛级航母可以搭载固定翼的预警机E-2C上舰,而库兹涅佐夫级只能搭载卡-31预警直升机上舰。在滞空时间,探测距离,探测高度上,卡31根本无法与E-2C相比。再加上弹射起飞的F/A-18可以满载起飞,与滑跃起飞的苏-33相比,其作战半径和打击能力都高于后者,再加上E-2C可以提供更远的预警范围。在总体性能上,中途岛级航母强于排水量于之相当,动力方式与之相同的库兹涅佐夫级航母。    弹射型歼-15的出现预示着中国航母装备弹射器为时不远。      ▲采用弹射起飞的中途岛级战斗力已经超过了排水量与之相当,采用滑跃起飞的库兹涅佐夫级  故笔者猜测中国下一艘国产航母将会采用弹射起飞方式,因为在动力方式不变,光提高排水量而依旧采用滑跃起飞所带来的性能提高远不如使用弹射起飞方式来的明显,不仅舰载战斗机可以满载起飞,而且未来可以搭载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对于航母总体战斗力将会有巨大提高。而目前弹射起飞技术也分为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中国下一艘航母究竟是采用哪种,笔者更倾向于蒸汽弹射。相比于电磁弹射,蒸汽弹射的技术可靠,早在上世纪50年代,英国就发明了蒸汽弹射器,经过美国海军长期使用,目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尽管电磁弹射在技术成熟度上不及蒸汽弹射,但在舰载机起飞效率方面是蒸汽弹射不能比的,因为蒸汽弹射的原理就是先把水烧成蒸汽,再充入气缸,达到一定压强后才能弹射飞机,整个过程在物理上有一定的时间间隔,由于物质转化过程中具有的物理极限,这个间隔很难缩短。而电磁弹射是采用电能作为弹射飞机的动力,只要在每一次弹射前能储够充足的电能,就能大大缩短时间,短时间的飞机起飞效率远高于蒸汽弹射。    ▲美国海军实验电磁弹射器  而航母短时间所能起飞的飞机数量甚至直接决定了航母本身的生死存亡,如果在实战中如果突然面对敌人大规模的机群来袭,需要紧急起飞战斗机拦截时,同样的时间能起飞10架飞机和能起降20架飞机,对于航母来讲不仅是简单的作战效率的问题,而是航母编队自身存亡的问题。拦的住就能活下来,拦不住就活不下来,所以能起降20架飞机和能起降10架飞机不是简单的作战效率的问题。电磁弹射除了在飞机起飞的效率上具有优势,在弹射飞机的种类上也优于蒸汽弹射,因为蒸汽弹射器的所能弹射飞机的重量范围在制造前就已经固定了,飞机重了弹不动,轻了弹散架了。而电磁弹射可以根据弹射飞机的重量随时调节所需要的电力大小,从几十吨重的预警机,加油机到几吨重的无人机都可以弹。虽然电磁弹射相比于蒸汽弹射优势明显,但以中国海军是实际情况来看,在下一艘国产航母上就使用电磁弹射技术还是太过冒险。尽管关于中国电磁弹射技术的报道很多,海军电气工程专家马伟明院士也公开说过中国的电磁弹射技术不输美国,但目前距离真正装舰,实现真正的实用化还有很大差距。就算是使用弹射器经验丰富的美国海军,在下一代的福特级航母上使用电磁弹射技术,但是由于多种新技术的不成熟而不断推迟服役,其所采用的电磁弹射技术的实用性究竟能不能达到设计要求,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采用电磁弹射器的福特级航母多种新技术的不成熟而不断推迟服役,电磁弹射技术达到实用化还有很长一段路  对于从来没有使用过弹射器的中国海军来讲,一步就来直接跨越到最新的电磁弹射技术,无论从技术难度还是使用风险上来讲都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虽然对于蒸汽弹射器的使用我们也是一片空白,但相比于电磁弹射,从技术难度和可靠性方面,蒸汽弹射还是更符合中国海军的实际情况。另外未来国产航母动力方式上也制约了电磁弹射的使用,如上文所说,下一艘国产航母很大可能还是使用常规动力蒸汽轮机,而电磁弹射的使用是需要巨大的电能支撑的,一般认为只有核动力航母才能支撑运行。尽管从技术原理上常规动力航母也能支撑电磁弹射,但从实际的使用效率和作战效能的角度来讲,核动力航母相比于常规动力航母更适合装电磁弹射器,所以从新技术的成熟度和使用风险上来看,笔者更倾向于下一艘国产航母使用蒸汽弹射的方案。    ▲尽管关于中国电磁弹射技术报道很多,但距离实用化还有一段距离    ▲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航母来说,技术相对成熟的蒸汽弹射可能更适合自身情况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技术难度还是武器装备的合理发展角度来看,根据笔者猜测,中国第二艘国产航母应该是一艘满载排水量超过7万吨接近8万吨,搭载70架左右的各型舰载机,采用蒸汽弹射的常规动力航母。其作战能力已经达到美国小鹰级航母的水平了,远超英国,法国,俄罗斯,印度的现役和未来即将建造的航母,仅次于美国的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航母。一旦建成,在航母技术水平上中国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二强国。而就在去年,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披露了中国第二艘国产航母2015年3月就在江南造船厂开工的消息,相信未来不久我们就能看到这艘航母的庐山真面目了。    ▲根据笔者预测,第二艘国产航母应该是类似美国小鹰级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 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中华神盾舰是怎么来的 中国设想造美国小鹰航母,小鹰号航母-云龙资讯网
中华神盾舰是怎么来的 中国设想造美国小鹰航母
中华神盾舰是怎么来的 中国设想造美国小鹰航母
点击:4643
摘要:中华神盾舰是怎么来的 中国设想造美国小鹰航母
这几天,网络上广泛传播的一篇中华神盾设计者所写的回忆文章,这篇文章对为什么研制中华神盾,为什么大部分舰载相控阵雷达系统是S波段,相控阵和防空导弹是如何匹配的问题进行了通俗的科普回答,雷小曼特地将这几个问题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原文用粗体标识。
原文最早发表于某论坛,后被微博等媒介广泛转载。
1、为什么要研…
这几天,网络上广泛传播的一篇中华神盾设计者所写的回忆文章,这篇文章对为什么研制中华神盾,为什么大部分舰载相控阵雷达系统是S波段,相控阵和防空导弹是如何匹配的问题进行了通俗的科普回答,雷小曼特地将这几个问题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原文用粗体标识。原文最早发表于某论坛,后被微博等媒介广泛转载。1、为什么要研制中华神盾?海军高层很早就对作用距离远的相控阵雷达价值有清晰认识,贺鹏飞部长曾对设计人员提出殷勤期望:“看看我们的舰载雷达,作用距离才几十公里,而台湾,日本的舰载雷达,作用距离都有200-300公里。我们怎么与他们打?现代战争是视距以外的战争,我们还没看到他们就被他们消灭了。 我们怎么能够解放台湾?非常希望你们这些设计师们能给我们研制出先进的舰载相控阵雷达,提高海军的战斗力。”2、为什么052B没和052C一样使用宙斯盾?“舰载相控阵迟迟定不下来,国防部又要有相控阵的舰艇,没办法,只能采用过度的办法,先引进俄国的背对背相控阵雷达,将它装到052B舰上。”这种雷达我们都知道就是顶板,顶板是苏联海军在冷战后期研制的成熟型号,当时已经列装,引进这种装备肯定可以迅速形成战斗力。为什么不能等国产相控阵定下来再造?因为形势所逼,大家着急了。着急的根源是96年台海危机期间发生的事情。“为了打击台独气焰,向台湾附近的海域发射了4枚导弹。结果,两枚打到了指定的海域,两枚打得却不知到了哪里。”不能掌握弹着点信息,无论军事斗争还是外交斗争都可能闹出大乱子,这是完全无法接受的,所以中国必须要“有制导的相控阵雷达”。按当时的情况,“唯一的办法就是先引进,同时再造自己的雷达”。救急归救急,大家对顶板还是有清晰认识的,“它的最大缺点是数据率低。原因是它是由两个背对背差分阵面组成,靠水平旋转来获取数据。故此这种雷达是无法真正适应多弹互打的海战的。但有总比没有要好。”3、为什么中华神盾选择S波段美国的AN/SPY-1雷达采用S波段,如果中华神盾也采用此波段,按照装舰“允许的阵面面积(4米宽x 4米高),搜索距离应该可以达到300公里”。海军“最初提的雷达距离指标也就是200公里, 那是按照航天部的C波段方案,结合海红旗-9 (简称海红-9 或HH-9)导弹的制导要求”,同时考虑装舰时“对雷达的重量,高度及阵面面积限制,及国内的材料与工艺水平和条件等提出的。”相控阵设计是项非常艰难的工作。“舰载相控阵雷达是4个面阵同时三维多功能工作(每个面阵都要保证在仰角0-90度,方位+/-120度无漏警搜索的情况下完成多目标截获与跟踪,同时还要考虑舰的+/-20度的摇摆情况,以及对HH-9导弹的导引等特殊工作模式)。只要任何一点有欠考虑,打仗时,对舰艇而言,就是毁灭性的灾难”中华神盾由一个S-波段相控阵主阵面加上一个小小的C-波段的HH-9信标应答阵面组成,S波段无法进行指导,因此必须加上那个小的C波段阵面。3.5 这就有了一个问题:干嘛不直接让整个雷达用C波段呢?首先,C波段作用距离不足,“S波段雷达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320公里以上搜索覆盖距离 (而且除+/-60度低角保证320KM外, 其余范围都在350KM以上,中心甚至达到375KM左右)”而“C-波段雷达,搜索覆盖距离在大部分情况下,不到120公里,根本无法满足军方的指标要求。”有人说“S-波段比C-波段的波长长, 因此低角跟踪性能不如C-波段好。”那么舰上的“C-波段雷达只管跟踪,搜索任务由另外的雷达来担任”,这样如何?这方案非常不怎么样。“就抗海浪杂波而言,C-波段对S-波段只是五十步笑百步。因为S-波段的波长是10公分,C-波段的波长是5公分,两个在同一数量级上,只是C-波段的波长略短一点而已。更重要的是S-波段雷达采用的是固态有源阵,雷达中心高度会比C-波段的集中发射加波导的阵面中心要高(因为波导阵面太重,放高了,舰要翻,只能放低),对低角跟踪性能提高是有好处的。”也就是说C波段低角跟踪性能并不会好。”“这种方案是明显不适和装舰的,理由是:1)052舰的发动机(乌克兰的)决定了舰的吨位,也限制了每个相控阵阵面的重量不可以超过4吨。但是C-波段相控阵雷达只能采用集中式发射机,阵面将必然由铜波导组成。因此阵面重量将会远远超过4吨;2)由于C-波段阵面口径小而且重量又重,装舰时,若将阵面装高,会引起052舰队重心不稳,碰上风浪,或舰急转弯时,舰会翻掉。若将它装低,舰的重心是稳的,但由于舰上还有其他设备,必然会被遮挡,低角目标根本看不到;3)搜索任务若由另外的雷达完成,那么舰上就又多了个设备。052舰本来就动力有限,多个设备就又多了份重量。而且搜索雷达的阵面不会小,必然会增加风阻。这对舰的速度将带来较大影响(052舰要求在大风浪情况下,撤退速度要能达到29节);4)搜索雷达和跟踪雷达分开,数据交换实时性会受很大影响,在舰摇摆时,会引起目标丢失。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导弹驱逐舰一定采要用多功能相控阵的一个重要理由。”4、T/R组件是相控阵雷达的核心,突破不易“T/R组件就是收发组件(T- Transmitter,R- Receiver), 每个组件包括天线,发射模块,接收模块,环流器,收发开关,和移相器等。可以说每个T/R组件就是一个小雷达。”“T/R组件是固态有源阵的关键部件。“固态”就是发射管是固态晶体管(寿命长,可靠性高),“有源阵”就是发射管在阵面上(发射损耗小,效率高)。采用T/R组件的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收发损耗和提高了功率有效性,而且也大大提高了阵面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雷达技术。”“固态有源阵这种最先进的相控阵方案的特点是:1)能量有效率最高(发射效率和接收效率都高);2)阵面可靠性高。个别单元坏了, 阵面照样能正常工作;3)单元可更换性好。 某个单元坏了,只要将对应的T/R组件换掉即可。”然而, T/R组件的研制并不容易。 中华神盾采用是S-波段,“要求T/R的体积组件的体积更小(因为按天线理论,要形成波束,天线单元间隔要求在半波长附近);重量更轻;各单元之间的干扰隔离能力更强。”为了减体积降重量,采用了4个单元做在一起的4单元T/R组件方案。“按波长要求,必须在20cm宽,5cm厚,45cm长的体积内,并排放入4个各自能独立工作的T/R组件单元。由于4个单元满功率工作时最大功率达到近100W,就带来了散热,重量,相互之间的各种物理干扰等搅在了一体的难题。同时大功率发射, 不仅带来了发射管可靠性和自激的问题,同时收发开关和环流器隔离度要求也大大提高。”最终T/R组件完成研制,“不论是电讯指标,结构指标,还是电磁兼容性等指标不光是全面满足了雷达总体要求,是国内一流的,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4单元T/R组件于1994年获得了国家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5、中华神盾为什么是大波形的?那是为了解决散热问题,中华神盾设计采用“阵面通风散热”,“采用玻璃钢天线罩形成静压风道循环的风冷方式,”“其他方式(如液冷)就舰艇而言困难更大”。但这种设计仍然可能存在问题,具体来说:“1)052C装相控阵的舰墙不够高。虽然阵面也装在了基本是45度的测面,但舰的栏杆会对低角有影响,特别是在舰的中轴线上,设备很多,对雷达的低角能力影响就更大;2)采用天线罩的回流通风方式。这种方案有两个问题:一大一小。大问题是万一打仗时,天线罩给打出个大窟窿(小洞还影响不大),那么风道就彻底破坏了,即便有源阵没坏(或部分坏,但还可工作),由于阵面发热,当时就不得不停止工作。小问题是阵面中间的T/R组件最多,为了加大静压通风风力,天线罩必然要中间鼓起来,除了不好看外,也增加了天线罩受攻击的概率。”对于第一点问题“只有指望将来舰艇的动力有了解决方案,舰自然就会造高造大,低角遮挡问题也自然解决”。按照设计师回忆,第二个问题,暂时没有好办法解决。不过从中华神盾后续舰的外观,我们可以注意到大波没了,这说明散热问题已经得到很大程度解决了。6 航母的武备设计是围绕相控阵雷达展开的“理由是相控阵雷达是航母的眼睛,武备设计要很大程度根据相控阵雷达的性能和要求来进行配置。”八五期间,海军曾“设想是希望造出一艘类似于美国“小鹰”号的航母。当时的大致预算是144亿(这在当时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因为我们052C舰载相控阵的当时预算也就是2.1亿)。”至于中华神盾,设计师回忆到“舰载052C舰载相控阵雷达由电子部14研制,雷达正式型号为H/LJG346,经费由2.1亿增加到2.8亿。”(作者署名:现代舰船)相关报道:东海舰队神盾舰执行任务309天 休整几天又起航2艘中华神盾舰练对抗 其一去年执行任务超200天港媒称台湾计划建2艘准航母配F-35 自制神盾舰护航少将:中国未来要造弹射型航母 吨位大攻击力猛军方专家:中国将发展弹射起飞型航母 吨位大火力强更多阅读:朝鲜半岛局势与中美的“无敌”观什么才是近期中国的最大利益?撕开美国伪善的“画皮”!美国QE和中国“QE”有着根本的不同文章来自中华网军事频道,如想浏览更多精彩内容可前往App store 下载
数百万年以来,太空中的大量物体撞击地球,给我们人类带来了无数灾难。尤卡坦半岛水域遭遇的撞击是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罪魁祸首,然而那不是地球上第一次大灭绝,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它还…
更多精彩点击阅读原文
秒拍搞笑恶搞视频微信ID:ttgxsp8?推荐指数:★★★★★快乐分享,点击右上角分享喔长按二维码关注某人上课睡觉,老师见了火大,就叫他到黑板上解题,准备当众羞辱他。才站起来,老…
点击“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可以订阅哦!宇宙的未知奥秘,一直都吸引着宇宙探险者去一次次接近着最崇高的目标和对真理与知识的追寻,冒着各种常人难以想像的生命危险,当他们一只脚进入太空前,…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联系邮箱: 版权所有 (C)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神盾驱逐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