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中对我国战舰世界航母战斗机舰载战斗机着舰实验的哪个环节描写得最为详细为什么

一着惊海天
一着惊海天
来源:编写&
作者:肖冬
一着惊海天
四川德阳五中
1.积累语言,复习巩固通讯的写作知识。
2.学习本文正侧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及其意义。
上网查找我国第一艘航母的资料,有关通讯的基本知识。
课时:2课时
1.积累语言
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航母建设承载国人百年强国强军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的航母。在跨越“着舰”、“起飞”这两道坎中,着舰是“刀尖上的舞蹈”、世界公认的高风险难题。
获悉我国将首次组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起飞的消息后,写作本文的记者多方协调,随直升机飞降正在海上训练的辽宁舰,从高空中目睹了“航母像漂在汪洋中一片树叶”的情景。在现场采访中,写作本文的记者获取了独家进入最佳采访部位――辽宁舰岛塔台采访的机会,他充分利用这个最佳视角,全过程见证了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综合现场所见所闻所感,记者聚焦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历史时刻,独家完成了现场特写。
稿件刊发后,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络媒体在第一时间对稿件进行了转载。
此稿抓住了舰载战斗机上舰中最精彩、最关键的一环,回答了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既是一篇集新闻和史实的佳品,又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精品,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收藏性。一位退休的海军上将专门派秘书到报社,指定要刊有此稿的报纸100份,送给老战友们留作收藏。在第四届解放军新闻奖评选中,稿件以全票通过的形式,被评为一等奖。
第一步,泛读课文,整体理解。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一,二,三……)标出课文的段落层次,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下列词语:
澎湃(péng
pài) 桅杆 (wéi) 凛冽(liè)
浩瀚(hàn)
娴熟(xián)
咆哮(páo)
镌刻(juān)
殚精竭虑(dān)
镌刻:雕 刻。[来源:学科网ZXXK]
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 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来
一、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着舰前(1~17):检查准备,意义重大,风险极大。
着舰时(18~20):引导降落,舰机配合,成功着舰。
着舰后(21~26):绽放笑容,着舰意义,合影留念。
二、根据课文,复习通讯的特点,并比较与消息的异同
1.这是一篇什么通讯?
明确:事件通讯。
2.这篇通讯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及意义。
总结固趣:
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列出不懂的问题
深入理解课文,学习课文的写法。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有何意义?
明确: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的强军梦想,破解了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标志着我国海军真正进入航母时代。
2.作者集中笔墨主要叙写的是什么环节?为什么要重点写这些环节?
明确:作者集中笔墨主要叙写的是塔台指挥和着舰动作这些环节,将着舰过程中的状态。
重点写这些环节便于将着舰的前后过程清晰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请同学们勾画出描写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情景的句子,分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并理解其作用,以及词语的表达作用。
明确:如:“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
运用“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的震撼场面。“牢牢地”“稳稳地”生动地写出了我国舰载机着舰技术的成熟和飞行员操作技能的娴熟。
“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 ”的特写镜头,既是对当时情景的生动再现,更是表现了作者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喜悦和自豪。
4.作者在叙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中,穿插了一些其他内容。请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内容①:“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作用:环境描写,把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置于渤海雄伟壮阔的背景中,既增加了紧张的气氛,又能展现中国海军的自信、自豪。
内容②: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作用:这两段文字,揭示了我国航母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巨大历史意义。
内容③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
“咔嚓!”“咔嚓!”……随着照 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作用:反复写人们的神态和心情,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 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关注。烘托了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增 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感染力。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内容④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 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着……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作用:侧面描写,突出我国航母发展过程的艰难,歌颂中国人民和海军强军梦想、坚定信念和奉献精神,表现我国航母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巨大历史意义。
第三步,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1.第三、四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从内容上看,这两段揭示了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并交代了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危险性的难题;从 结构上看,这两段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和继续阅读的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
2.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呢?
明确:①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②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③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作品感染力。④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作业:预习《藤野先生》,要求基本读熟,完成课后作业
有关的趣味教学资料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航母建设承载国人百年强国强军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的航母。在跨越“着舰”、“起飞”这两道坎中,着舰是“刀尖上的舞蹈”、世界公认的高风险难题。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稿件现场感强,角度新颖,信息量大,震撼力强,是一篇难得的精品佳作。
获悉我国将首次组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起飞的消息后,记者多方协调,随直升机飞降正在海上训练的辽宁舰,从高空中目睹了“航母像漂在汪洋中一片树叶”。现场采访中,记者获取了独家进入最佳采访部位――辽宁舰岛塔台采访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个最佳视角,全过程见证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综合现场所见所闻所感,记者聚焦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历史时刻,独家完成了现场特写,并第一时间发回报社,报社第一时间安排上版,在一版以文配图的形式,进行了突出处理。
稿件刊发后,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络媒体在第一时间对稿件进行了转载,读者认为,此稿抓住了舰载战斗机上舰中最精彩、最关键的一环,回答了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既是一篇集新闻和史实的佳品,又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精品,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收藏性。一位退休的海军上将专门派秘书到报社,指定要刊有此稿的报纸100份,送给老战友们留作收藏。在第四届解放军新闻奖评选中,稿件以全票通过的形式,被评为一等奖。
《一着惊海天》赏析
刊登于日《人民海军报》一版的通讯《一着惊海天》,在获得笫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后,又喜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三等奖。一篇作品,能接连被各方看好,必定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作为该文的编辑,这种感受则更加深刻。
题材重大是写好新闻作品的重要条件,但却不是诞生新闻精品的充分条件,将重大题材的新闻~件写成一篇好通讯实属不易。通讯有别于消息,它要求不仅仅将某一~件客观、概括地反映出来,还要求对新闻~件的报道进行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和详尽的描述,以求能够给读者留下生动可感的印象,达到“情动于心而言于行”的最高境界。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可划归重大事件题材。与人物通讯等其他题材相比而言,这个题材的报道具有以下难度:
一、重大~件题材本身不易写好,更难出彩,特别是这种“高端”试验活动不为一般人所熟知其至了解,
二、这种活动动作性不是很强,虽然参加的人员较多,但都是靠暗藏在电波中的口令贯穿其中,整个活动者起来较为刻板单谰;
三、没有太过明显的矛盾冲突,缺少能够抖响的“包袱”。这样的重重困难,对《一着惊海天》的作者而言挑战与考验不小。
而在此文能很好地处理以上问题,令人仿若看到了―幅用写生笔法绘就的雄美图画。
很有价值感
新闻稿件的生命力,说到底是要围绕时代主题捕捉具有宏大意义的典型事件。新闻价值的大小,不仅在于稿件的思想性、鲜活性,史在于其~件是否具有重大典型意义。
舰载战斗机着舰,就是这样一种具有宏大意义的重大事件,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承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难题。在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的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
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这两段,将新闻的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吊起了读者期盼的胃口,其中描述的危险性也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担心起来。读者会想,首次着舰能不能成功?首次着舰的过程是怎样的?读者有了这样的品读胃口,反映出作品的吸引力所在。
读者对“首次”更期待,稿件的生命力和价值就越大。新闻的生命力,更加需要笔者来全心呵护。这箱作品中的每个“口令”、每个时间节点,都凝聚着记者的辛勤汗水,不到现场聆听、不靠双脚奔波是写不出、悟不到的,作者的这种独特视听和感悟都是唯一的,这种唯一性更加深了作品价值的厚重,更加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反过来说,此稿作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文字记录,在历史的坐标中地位自然非同凡响,新闻价值更是不言而喻。
很有层次感
新闻特写的最大特点是形象性和片段性。所谓形象性,就是说它是一种描绘性新闻,旨在形象地再现新闻~实,引领读者清晰地了解事件全要素;所谓片段性,指它不写事物全貌.只摄取事物典型的、精彩的片段。这两者,一个要求观全景,一个要求窥一斑,看似矛盾的问题如何求解且看这篇稿件,有三个方面特点:
一是叙~完整,铺排有序。《一着惊海天》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试验这一重大~件,
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工作人员,到飞行塔台内的着舰指挥员与飞行员的连续对话,整个试验过程都作了完整的记叙。记叙紧紧围绕检思装濉⑺ü悴ァ⒆沤⒅富釉币.战斗机降落这套程序来展开,条理清晰,毫无杂乱之感。
二是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舰载战斗机试验是个复杂、危险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同成功失败密切相关。要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是不可能的,也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读者最关心的还是战斗机能否成功着舰这一件事。那么关系到成功着舰的关键环节是什么呢?
作者就是紧紧抓往这些环节来展开叙写的。这些关键环节就是塔台指挥和着舰动作。作者集中笔墨
主要叙写了这些环节在着舰过程中的状态.将着舰前后过程清晰完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三是文风平实,脉络直观。作为科技类题材,要想让读者对事件有最清晰最科学的把握,语言就不能太过含蓄。作者在叙写中,将紧要处的口令和动作都用实词准确地阐述,为的就是让读者更加直观易懂,让舰载战斗机着舰这一高深的试验事件更加平实,为读者揭开高科技的神秘面纱。
很有现场感
军事训练报追,是展现部队训练工作和战斗力建设发展的“窗口”,是军队报刊媒体有别于地方媒体的特株“名片”。要写好写活军~报道,尤为电要的点就是要凸显现场感,多―些“硝烟味多一些紧张气氛,实现这一目的,善用鲜活的语言是必由之路。
通读《一着惊海天》,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幕电彩,先看标题,“一着”和“惊”两个动作、“海天”一个景象,强烈的画面感跃然纸上,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吸引着继续往下读。再看开头导语,“海风呼啸”“斩浪前行”“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等句子词语,一下子把整体布好了局,彷如一位画家已将画布底色定格。第二段“顶着凛冽寒风”“不同颜色马甲”“阻拦索"等词语很容易在读者心里荡起涟漪,让读者感觉在看一个个镜头,想先回味―下却又忍不住继续往下看。
鉴于科技类理材的考虑,在一些关键环节,作者将能够体现稿件主题的情节准确无误地大书特书,对那些无不相干的“边角料”则果断舍弃。因此,文章写到“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就把口令声翔实地做了呈现,接下来更是把飞行员与着舰指挥员的对话一一做了描写,让读者仿佛就置身于塔台内,聆听着两人之间的对话一般。
当描写关键的着舰环节,“咆哮声”“一转弯”“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等一系列紧凑的动作细节,作者部不惜笔墨地做了详细描述,把读者的眼睛死死地吸引在着舰过程中。纵观全文.构成了一桢桢战鹰着航母的动作画面。
很有美觉感
很多人说,新闻是一种独具个性的审美创造活动.因此,我们可以称新闻记者为审美创造者。他们通过提高稿件的审美感染力,让读者感受到美的熏陶。《一着惊海天》就有这样的美感。
―是动态美。此稿中的很多动态描写,呈现出活跃热闹的现场,产牛了一种视觉的冲击,并由此引发了读者美感神经的火花。稿件开头先是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式描写.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出一种美学意境,这r意境透着宏观上的壮美。一些具有代表意义、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描述,在作品中作用独具,使作品丰满血肉。在描述舰载机着舰的最后动作中,一系列细微动作的变化,人物表情的刻画,使这次舰载机着舰过程在具有宏观的壮美外,还其备了相对微观的细节之美。
二是情感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赏析此文,一股家国情油然而生。“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字里行间,描写出这一次军事训练活动的人情味,所展现出的官兵家国情怀,实则也是记者内心真性情的写照。“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一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记者笔端情感流露,寥寥文字虽无声,一种将个人情绪融入着舰过程的情愫却显厚重。这样的美,是情怀之美。
三是语言美。语言是新闻稿件美的传播载体。文中把舰载机着舰比喻成“刀尖上的舞蹈”把即将着舰的舰载机比喻成“凌波海燕”、把舰载机成功着舰后阻拦索拉伸的情景巧妙地想象一个巨大的“V”字,既形象展示了阻拦索的实嵝翁指挛糯戳朔浅G苛业母星橐诵.使作品具有了更强的阅读震撼力。
相关文章 & & &
& (09月15日)
& (09月05日)
& (08月31日)
& (09月05日)
& (09月01日)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重大突破:中国第2批8名舰载机飞行员成功着舰
  【环球军事报道】最近互联网上流传的一张照片显示,4架灰色战机现身中国首艘航母飞行甲板上。这是否意味着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训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环球时报》记者从权威渠道独家获悉,第二批舰载战斗机8名飞行员在航母上成功着舰。
  自日辽宁舰服役以来,展开了一系列科研试验和训练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并在2013年底完成航母编队的首次合练。但2014年除了返回大连造船厂进行为期4个月大修,官方未对辽宁舰的最新动向进行披露。不过这并不说明辽宁舰无所作为。近日,权威人士向《环球时报》表示,2014年11月底,又有8名舰载机飞行员在中国航母上成功着舰,这意味着中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养工作又向前迈了一步,也意味着离航母形成战斗力又前进了一步。这也是时隔2年后,又一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亮相。
  日,首批舰载战斗机试飞员之一戴明盟驾驶歼-15战斗机首次在航母上成功实施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能在航母上起降说明飞行员完成了作战任务中最关键的一步。不过,根据首批获得航母资格证书和证章的战斗机飞行员历程分析,目前这8名飞行员应该尚未通过舰载战斗机飞行员航母资格认证考核。
  在2013年6月到7月初为期25天的海上训练中,飞行员驾驶歼-15舰载战斗机经过陆基起降、触舰复飞、阻拦着舰、滑跃起飞等数十个架次飞行科目考核。经飞行数据考核和专家组评估,包括戴明盟在内的5名飞行员通过舰载战斗机飞行员航母资格认证考核,获得航母资格证书和证章,1名着舰指挥员也获得航母资格证书和证章。 
  日,中国海军首支舰载航空兵部队正式组建,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舰载机飞行员和飞行指挥员。戴明盟担任该舰载航空兵部队副部队长,开始担负培训新飞行员的工作。日,戴明盟获得&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荣誉称号,这是军方的最高荣誉。
  中国海军专家李杰向《环球时报》表示,航母最终形成战斗力的关键是人的训练,尤其是舰载机飞行员的培训。首批5名飞行员并不能形成真正的战斗力,飞机和人员必须都达到相当数量才能形成战斗力。未来舰载机、飞行员齐装满员之后,飞行员数量将比飞机还要多一些。
  鉴于中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培训是从无到有,对于第二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取得的进步,李杰表示,&比较快&。
  目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在走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2013年,时任航母试验试航总指挥、海军原副司令员张永义表示,经过前期逐步摸索和严格训练,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舰载战斗机舰上起降技术,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养道路,成功构建了舰载战斗机飞行员训练体系。
  对此,李杰解释称,中国舰载战斗机培训是按照&两步走&,首先是在岸上训练,然后到海上。在这种培训过程中,飞行员需要有一个转换过程。
  目前选拔的飞行员需要满足&年龄在35岁以下,至少飞过5个机种,不少于1000小时的三代战斗机飞行时间&的条件。李杰认为,虽然飞行员有足够经验,但舰载战斗机着舰与岸基飞机着陆不同,飞行员需要重新学习。此外,还有些飞行员是从其他军种调过来的,需要适应。李杰表示,随着第一批飞行员的成熟,他们会起到&以老带新&的作用,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传给下一批。
  未来,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训工作速度会逐步加快。2014年海军首次在招飞中试行选拔舰载战斗机飞行学员,这说明,中国海军开始有计划成规模地培养舰载机飞行员,探索由岸基招飞向舰基招飞转变,旨在缩短培养周期。
  谈到首批和第二批飞行员的训练侧重点,李杰向《环球时报》表示,首批飞行员重点进行战斗科目训练,包括和其他舰艇协同配合等训练。而第二批飞行员目前进行的依然是触舰复飞、着舰、起飞等基础科目的训练。▲【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
责编:刘昆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环球兵器库为天下军迷,倾力打造环球第一兵器数据引擎!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贴排行
环球时报系产品我国航母舰载机歼-15着舰七大关键环节完全解读 |舰载机着舰|战术空中导航系统|菲涅耳_新浪军事
我国航母舰载机歼-15着舰七大关键环节完全解读
  为了保证舰载机正确返航和着舰,现代航母都配备有战术空中导航系统、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和着舰引导系统。这是一场接力导航:当距离航母300公里时,归航舰载机由战术空中导航系统指挥引导;距离100公里时,由空管雷达接手;距离30公里时,再次由战术空中导航系统引导;距离10公里时,自动着舰系统开始引导;距离3公里时,进入舰上光学助降系统工作区域,最后据此着舰。
  等待航线
  这是一个直径约为5海里的逆时针圆形航线。不同的飞机等待高度不同,最低的等待高度大约在600米左右。舰载机每次经过航母上空的时候,与着舰指挥官联系,以便获得着舰许可。考虑到有些飞机燃料不足,所以在高空还可能会安排空中加油。
  着舰航线
  在接到着舰命令后,舰载机在距离母舰10公里左右的地方脱离等待航线,高度下降到300米左右,在航母后方5公里处进入着舰航线。此时,舰载机要关闭武器系统,确认飞机的重量符合航母着舰的标准,然后打开减速板、放下拦阻钩及起落架等,然后在航母左侧再次转弯,到达着舰中心延长线的后方,进入光学助降系统的工作范围,然后开始下滑降落。
  “菲涅耳”透镜
  比起飞要难得多。着舰技术难度大、危险系数高,除了阻拦索装置外,处于飞行甲板中部外侧的“菲涅耳”透镜等特种装备,也起到重要作用。这是一组呈十字架状的灯光组,在飞机进行着舰训练时,这套灯光组会释放出黄色、红色和橙色三种不同色彩光的下滑坡面,并以这三种光来界定高低位置。黄色光是高的下滑坡面,红色光是低的下滑坡面,橙色光是正确的下滑坡面。飞行员根据光所标定的位置在橙色光区域内下滑,就可以正确安全地着舰。飞行员如果飞得太高或太低,所能看到的只是黄色光或红色光。
  战机能否稳定操控,准确对正跑道降落,是任务成败的关键。所谓对中,就是舰载飞机在着舰过程中,一定要尽量对准甲板跑道的正中轴线,否则就可能撞上甲板上的其它建筑或停放在跑道旁的其它飞机。航母的飞行甲板均设计在靠左舷一侧,与航母轴线形成一个向外的夹角。在舰载机下滑接近舰尾的过程中,由于航母不断地向前行进,造成待降的甲板跑道随着航母运动不断向右前方平移。所以,飞行员在初次对中成功后,还要在下滑过程中根据跑道的平移情况,不断向右修正航向,始终对准跑道中线,直到舰载机安全降落在甲板上。
  着舰指挥官
  着舰指挥官,英文缩写LSO,是向舰载机飞行员发出操纵指令、引导下滑道上的飞机安全着舰的军官。着舰指挥是航母舰载机部队的灵魂,舰载机飞行员必须无条件信任并服从LSO的指挥。美、俄、英、法等拥有航母的国家中,LSO着舰指挥官从成熟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中产生。他不仅飞行技术要让其他舰载机飞行员钦佩和信服,还必须具备优秀的指挥组织能力,同时对飞机的状态和性能、飞行员的技术特点和性格必须十分了解,才能在第一时间指挥舰载机安全着舰。
  逃逸复飞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着舰安全性,舰载机着舰程序中还设计有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舰载机的“逃逸复飞”。逃逸复飞机动是一种初速度不为零的加速直线运动。在着舰时,为了防止挂索失败,舰载机飞行员必须大油门下滑着舰,以保持“逃逸”速度。
&&|&&&&|&&所有问题分类专家:舰载机飞行员一般一天着舰不能超3次_网易军事
专家:舰载机飞行员一般一天着舰不能超3次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阻拦着舰对身体损伤很大,一般情况下,飞行员一天挂索不能超过三次。然而,在航母上着舰,一旦挂索失败,就要进行复飞,如果拉起不成功,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坠海。
2014年4月,歼-15舰载战斗机在辽宁舰上进行试验试飞。钟魁润&nbsp摄&nbsp9月末,某机场内,战机轰鸣。巨大的响声仿佛差一点儿就会将耳膜刺穿,让人不禁抬手捂住双耳。&nbsp刚刚结束飞行训练的戴明盟,将有着“飞鲨”美誉的歼-15战机稳稳地滑入了机棚。凝望“飞鲨”,身姿傲然,尾翼上那两个腾跃而起的鲨鱼形象颇有几分“萌宠”意味,着实“吸睛”。在战机上涂注动物形象,这在我军历史上尚属首次。&nbsp搭着扶梯从战机上下来后,戴明盟一边摘下飞行头盔,一边缓缓向我们走来。中等个头,眉头深锁,一脸严肃,但眼神却很有“杀伤力”。&nbsp“这么大的风,你这穿的有点少吧?”走近后,戴明盟的这一句问候语把记者给逗乐了,他自己也呵呵笑了起来,刚刚还紧皱的眉头不见了踪影。&nbsp的确,戴明盟担任部队长的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所在的这个驻地,一年四季都在刮风,而且风速极大。冬天最冷的时候,气温会下降到零下20多度,就连海上也会结冰。
http://img3./photo/-10/600x450_B5JB1CI454TD0001.jpg
http://img3./photo/-10/t_B5JB1CI454TD0001.jpg
就在一个多月前的9月3日,戴明盟作为长机带队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他带领的舰载机梯队以“零米零秒零误差”的完美表现顺利通过天安门。这是我军历史上舰载机首次亮相阅兵,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nbsp在阅兵前,戴明盟特地给身在老家重庆的老母亲打了个电话:“妈,阅兵那天你会在电视上看见我驾驶飞机飞过天安门。”80岁高龄的老人家没说别的,只是一遍遍念叨:“你太辛苦了……”&nbsp现任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部队长、海军大校军衔的戴明盟身上早已有太多光环:“海军十杰青年”“爱军精武标兵”“功勋飞行员”“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有人说,戴明盟是个飞行天才,他就是为飞行而生的。
http://img3./photo/-10/600x450_B5JB1CI554TD0001.jpg
http://img4./photo/-10/t_B5JB1CI554TD0001.jpg
日,戴明盟驾驶100号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阻拦着舰。钟魁润&nbsp摄&nbsp舰载战斗机试飞员,直接与死神“掰手腕”&nbsp日,天气晴好。&nbsp9时许,戴明盟驾驶歼-15舰载机轻盈地掠过“辽宁”舰上空。在完成对着舰环境的判断后,他偏转航向加入着舰航线。对准跑道、放下尾钩、降低高度、调整姿态,“飞鲨”平稳地飞向航母的怀抱。&nbsp9时8分,歼-15舰载机呼啸而落,精准钩住第二道阻拦索,一道崭新的着舰胎痕“刻”在航母飞行甲板上。&nbsp现场指挥员冲过去一把抱住刚从飞机上下来的戴明盟,用力拍打着他的背脊,哭得话都说不出来。&nbsp那一天,现场有好多人一起抱头痛哭,任情绪失控,因为这一刻,他们等了好几年。&nbsp这惊天一落,是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次在“辽宁”舰上实现阻拦着舰。&nbsp12时22分,戴明盟再次进入座舱,在完成滑出前一系列操作和程序检查后,他听令果断滑跑起飞,在舰首14度的仰角处划出一道完美弧线。
http://img3./photo/-10/600x450_B5JB1CI654TD0001.jpg
http://img5./photo/-10/t_B5JB1CI654TD0001.jpg
戴明盟驾驶100号歼-15舰载机从辽宁舰上滑跃起飞。钟魁润摄&nbsp日,天气晴好。&nbsp9时许,戴明盟驾驶歼-15舰载机轻盈地掠过“辽宁”舰上空。在完成对着舰环境的判断后,他偏转航向加入着舰航线。对准跑道、放下尾钩、降低高度、调整姿态,“飞鲨”平稳地飞向航母的怀抱。&nbsp9时8分,歼-15舰载机呼啸而落,精准钩住第二道阻拦索,一道崭新的着舰胎痕“刻”在航母飞行甲板上。&nbsp现场指挥员冲过去一把抱住刚从飞机上下来的戴明盟,用力拍打着他的背脊,哭得话都说不出来。&nbsp那一天,现场有好多人一起抱头痛哭,任情绪失控,因为这一刻,他们等了好几年。&nbsp这惊天一落,是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次在“辽宁”舰上实现阻拦着舰。&nbsp12时22分,戴明盟再次进入座舱,在完成滑出前一系列操作和程序检查后,他听令果断滑跑起飞,在舰首14度的仰角处划出一道完美弧线。&nbsp“那天,我才真切地体会到,我干的活确实是有点意义。”戴明盟说得“轻描淡写”。&nbsp这一降一起,岂止是“有点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舰载战斗机海上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的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舰载战斗机从“岸基”到“舰基”的突破,在世界航母舰载机试飞史上写下了中国人的传奇。同时,这也有力回击了西方国家对我国舰载机建设的质疑。&nbsp戴明盟以稳定的技术、心理、生理状态经受了一次生死考验,完成了一次极限挑战。讲起这一切,记者眼前这个说起话来慢条斯理的“飞鲨”英雄平静得出奇。
http://img5./photo/-10/600x450_B5JB1CI754TD0001.jpg
http://img5./photo/-10/t_B5JB1CI754TD0001.jpg
戴明盟驾驶100号歼&nbsp-15舰载机从辽宁舰上滑跃起飞。钟魁润摄&nbsp航母,是个移动的“机场”,而舰载机就相当于航母的“手”和“拳头”,舰载机飞多远,“拳头”就能打多远。飞行员,是个高危职业,而舰载战斗机试飞员,则要直接与死神“掰手腕”。&nbsp“平常,我们看航母像个庞然大物,实际上我每次驾机着舰,从空中看,航母甲板就和巴掌一样大。更困难的是,海上气流不稳定,航行状态中的航母还是不停移动的。”戴明盟说,航母甲板的有效长度还不到陆地跑道长度的十分之一,着舰时,舰载机必须精确地降落在航母甲板的阻拦索之间。&nbsp为了确保飞机在着舰阻拦失败时,有足够的动力逃离甲板进行复飞,舰载机着舰时不是减速反而要加速。钩住阻拦索的那一瞬间,舰载机的时速由200多公里骤降到零。巨大的过载之下,飞行员的身体会如同压了一块几倍于体重的岩石,脸部的肌肉也会猛烈地朝耳边撕扯,血液涌向头部,眼睛大量充血,看任何东西都是红色的。&nbsp阻拦着舰对身体损伤很大,一般情况下,飞行员一天挂索不能超过三次。然而,在航母上着舰,一旦挂索失败,就要进行复飞,如果拉起不成功,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坠海。&nbsp25年的飞行生涯,戴明盟遇到的危及生命的重大特情有好几次,但他都在沉着冷静中化险为夷。&nbsp刀尖上的领舞人――这个称号还真非他莫属。
http://img3./photo/-10/600x450_B5JB1CI854TD0001.jpg
http://img2./photo/-10/t_B5JB1CI854TD0001.jpg
海军某舰载机部队部队长戴明盟。钟魁润&nbsp摄&nbsp艺高人胆大,他让院士们变成“追星族”&nbsp日,习主席来到部队视察,按照计划安排,戴明盟将进行一次滑跃起飞和阻拦着陆训练。这天清晨天上就下起了微微小雨,待到计划起飞时间,降雨未有退意,反而加强了“攻势”,雨帘把座舱盖完全遮住。“飞不飞?”指挥员让戴明盟自己拿主意。“当然要飞!”趁着座舱盖上的雨帘被风吹开了一点,模模糊糊能看到跑道上的黄线,戴明盟毫不犹豫地向指挥员请示起飞。“飞鲨”轰鸣声震天,直冲云霄,随后又稳稳挂住阻拦索,成功阻拦着陆。&nbsp2014年底,海军领导来到部队慰问官兵,观看戴明盟飞行训练。随着制动轮挡的撤出,飞机滑出了机棚。可就在飞机爬升的过程中,戴明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突然“加戏”,做了个360度横滚的特技动作。已经看呆了的机组机械分队长付建超脱口而出:“胆子大,其实就是高度自信的体现啊!”&nbsp之所以“胆大包天”,还不是因为戴明盟本事大!但谁也不是神人,本事还得一点一点学到手。
http://img6./photo/-10/600x450_B5JB1CI954TD0001.jpg
http://img5./photo/-10/t_B5JB1CI954TD0001.jpg
海军某舰载机部队部队长戴明盟。钟魁润&nbsp摄&nbsp1971年出生,1990年入伍,先后飞过16种机型……当年招飞入伍时,戴明盟甚至还不知道海军也有飞行员。“那时候只是觉得飞行员很神气,在天上开飞机应该是很有意思的事情。”&nbsp那年,海军开始遴选首批舰载战斗机试飞员,戴明盟成为遴选对象。他心里很清楚,我国舰载战斗机事业才刚刚起步,摆在面前的是安全和技术的双重挑战。一旦选择了舰载战斗机飞行,就意味着要去迎接未知的巨大风险。“这个开拓者,我当定了!”当时的戴明盟义无返顾。&nbsp如果说要“摸着石头过河”,从零开始的戴明盟还真是连“石头”都没得摸。&nbsp投身试验试飞以来,他带头飞高难课目,带头试风险项目,先后完成10型飞机技术探索飞行,全程参加歼-15舰载机的原理验证、定型试飞,并熟练掌握了歼-15舰载机的驾驶技能。&nbsp出色完成超负荷、大密度、高强度科研试飞400多架次,进近飞行、绕舰飞行数千架次,飞行体会就写了厚厚的5大本,约30余万字。&nbsp那么多危险的试验科目,戴明盟都是第一个飞,这其实就是在玩命。
http://img3./photo/-10/600x450_B5JB1CIA54TD0001.jpg
http://img4./photo/-10/t_B5JB1CIA54TD0001.jpg
海军某舰载机部队部队长戴明盟。钟魁润&nbsp摄&nbsp“为什么这么拼?”&nbsp“因为我不是一个人,我们是一个庞大专业的团队,敢做敢拼是我们团队每个人都具备的素质,我没有理由懈怠。”在戴明盟眼里,这一切好像都是顺理成章。&nbsp2013年,拼劲十足的戴明盟在顺利完成航母舰载战斗机试飞员上舰资质认证后,还拿到了LSO(着舰指挥员)资质认证。只有最优秀的舰载机飞行员才能担当LSO指挥员,而戴明盟是海军的第一个“LSO”。&nbsp去年7月,部队迎来了一批“重量级”人物,三十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组成观摩团前来参观,他们平均年龄70岁,最大的已经80多了。看到戴明盟驾驶我国自己的航母战斗机在天空翱翔,很多院士都流下了热泪。走下飞机,戴明盟还没来得及脱下装具,老院士们就都围了过来,有的还是让人搀扶着,争相和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第一人合影。&nbsp处变不惊,大家都亲切地叫他“盟盟”&nbsp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是舰载机飞行员的必备素质之一,因为心理不稳定会直接干扰技术动作,影响飞行。大家都说:“什么时候把面部表情练得和戴部队长差不多了,心理上也就过关了!”&nbsp当初遴选戴明盟作为首批舰载机试飞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身上具备着一种沉着果敢的胆气。&nbsp那年,歼-15舰载机在首次进行地面加速冲索试验过程中出现险情,导致飞机多处受损,刹车液压管路破损,单侧刹车失灵。戴明盟作为指挥员果断指挥,口令清晰准确,指挥飞行员成功脱险。&nbsp其实,戴明盟的这种“处变不惊”也是历练出来的。&nbsp差不多在20年前,年轻的戴明盟和当时的师副参谋长康仕俊驾驶一架歼-6战机进行训练飞行。飞机突然发生故障起火,为避开地面设施和群众,两人操纵着随时都可能爆炸的飞机冲向一片农田,一直坚持到飞机离地面只有500米时才跳伞。&nbsp“只能说我们当时做了一个选择题,还好没有做错。”尽量避免损失,这是训练有素的飞行员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http://img4./photo/-10/600x450_B5JB1CIB54TD0001.jpg
http://img3./photo/-10/t_B5JB1CIB54TD0001.jpg
歼-15舰载战斗机从辽宁舰滑跃起飞。张凯&nbsp摄&nbsp小时候的戴明盟其实很调皮,也很容易走神。但飞行员这个职业就是要求人受到表扬时不能“翘尾巴”,受到批评的时候还不能士气低落。时间长了,整个人也就始终处于波澜不惊的状态了。&nbsp“他的心很静,他的世界很简单。待人随和,一点架子都没有。”队友们说,在单位,好多人都亲切地叫他“盟盟”。就算是在带教的过程中,大家口中的他也从来都是耐心细致,但讲起问题来往往切中要害。&nbsp“其实我是个‘一根筋’,面对任务的时候,就专注于任务本身,因为其他的考虑多了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在戴明盟心中,作为军人,不管是训练还是完成任务,只有冠军没有亚军,争当第一、追求完美是必须的。&nbsp2013年6月的一天,说起即将开始的在航母上的资质认证训练时,戴明盟和副参谋长程海林、何友云说:“只要是上舰就会有危险,如果这次我牺牲了,你俩就上!”&nbsp不怕牺牲,笑对生死,这或许就是“淡定”的最高境界吧。
http://img3./photo/-10/600x450_B5JB1CIC54TD0001.jpg
http://img3./photo/-10/t_B5JB1CIC54TD0001.jpg
歼-15舰载战斗机从辽宁舰滑跃起飞。张凯&nbsp摄&nbsp从校服到婚纱,他是妻子眼中的“高冷男神”&nbsp“我就是喜欢他身上的这种‘高冷范儿’!”&nbsp妻子江燕是个典型的重庆妹子,爱说爱笑,这和戴明盟的不苟言笑恰巧相反。&nbsp江燕是戴明盟同届不同班的高中同学,两人的爱情可以说是典型的现实版“从校服到婚纱”。&nbsp“刚毕业的时候,大家组织了一次同学聚会,知道他要参军入伍,当时同学们都为他饯行。”聚会上的戴明盟还曾“发号施令”:你们都多给我写信啊!没想到,之后江燕收到了戴明盟的来信。
http://img5./photo/-10/600x450_B5JB1CID54TD0001.jpg
http://img2./photo/-10/t_B5JB1CID54TD0001.jpg
迎着曙光,戴明盟准备新的高难课目飞行。钟魁润&nbsp摄&nbsp三个月,才能写两封信,但感情就在这“飞鸽传书”中生根发芽。&nbsp参加试验试飞之后,戴明盟就很少回家了。但每晚,两人都会通个电话。江燕很清楚丈夫所从事的飞行事业的危险系数,所以用她的话说,打电话其实也是在报平安。
http://img3./photo/-10/600x450_B5JB1CIE54TD0001.jpg
http://img3./photo/-10/t_B5JB1CIE54TD0001.jpg
海军某舰载机部队部队长戴明盟。钟魁润&nbsp摄&nbsp两人的女儿今年已经15岁了。说起父女俩,江燕有点儿“吃醋”:“女儿喜欢爸爸得很,爸爸一回来就黏住不放人。”现在只要有机会见到女儿,戴明盟还是会像小时候那样抱一抱她。“这么大了,怎么还抱来抱去的。”对于江燕的“牢骚”,戴明盟总是说再不抱就没有机会喽。&nbsp去年,江燕第一次在现场观看了丈夫驾驶舰载机进行着舰、起飞训练。“哎哟,下次不要去看了,很紧张,我的手一直在抖!”她哈哈笑了起来。
http://img2./photo/-10/600x450_B5JB1CIF54TD0001.jpg
http://img3./photo/-10/t_B5JB1CIF54TD0001.jpg
戴明盟带领参加阅兵的歼-15舰载战斗机飞行员进行地面模拟训练。胡锴冰&nbsp摄&nbsp常年一个人在家带女儿,大事小情都要自己处理,乐观的江燕说她早就习惯了:“我不是个矫情的人,我也没什么委屈。每天让自己高高兴兴的,不生病,这也是戴明盟最想看到的。”&nbsp9月3日,江燕和好几位飞行员家属一起围坐在电视机前看阅兵直播。当舰载机梯队出现在电视画面里时,平时不矫情的江燕眼泪还是不自主地流了下来。这泪水里,有激动,更多的是自豪。
http://img4./photo/-10/600x450_B5JB1CIG54TD0001.jpg
http://img2./photo/-10/t_B5JB1CIG54TD0001.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9月末,某机场内,战机轰鸣。巨大的响声仿佛差一点儿就会将耳膜刺穿,让人不禁抬手捂住双耳。刚刚结束飞行训练的戴明盟,将有着“飞鲨”美誉的歼-15战机稳稳地滑入了机棚。凝望“飞鲨”,身姿傲然,尾翼上那两个腾跃而起的鲨鱼形象颇有几分“萌宠”意味,着实“吸睛”。在战机上涂注动物形象,这在我军历史上尚属首次。搭着扶梯从战机上下来后,戴明盟一边摘下飞行头盔,一边缓缓向我们走来。中等个头,眉头深锁,一脸严肃,但眼神却很有“杀伤力”。“这么大的风,你这穿的有点少吧?”走近后,戴明盟的这一句问候语把记者给逗乐了,他自己也呵呵笑了起来,刚刚还紧皱的眉头不见了踪影。的确,戴明盟担任部队长的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所在的这个驻地,一年四季都在刮风,而且风速极大。冬天最冷的时候,气温会下降到零下20多度,就连海上也会结冰。就在一个多月前的9月3日,戴明盟作为长机带队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他带领的舰载机梯队以“零米零秒零误差”的完美表现顺利通过天安门。这是我军历史上舰载机首次亮相阅兵,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在阅兵前,戴明盟特地给身在老家重庆的老母亲打了个电话:“妈,阅兵那天你会在电视上看见我驾驶飞机飞过天安门。”80岁高龄的老人家没说别的,只是一遍遍念叨:“你太辛苦了……”现任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部队长、海军大校军衔的戴明盟身上早已有太多光环:“海军十杰青年”“爱军精武标兵”“功勋飞行员”“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有人说,戴明盟是个飞行天才,他就是为飞行而生的。舰载战斗机试飞员,直接与死神“掰手腕”日,天气晴好。9时许,戴明盟驾驶歼-15舰载机轻盈地掠过“辽宁”舰上空。在完成对着舰环境的判断后,他偏转航向加入着舰航线。对准跑道、放下尾钩、降低高度、调整姿态,“飞鲨”平稳地飞向航母的怀抱。9时8分,歼-15舰载机呼啸而落,精准钩住第二道阻拦索,一道崭新的着舰胎痕“刻”在航母飞行甲板上。现场指挥员冲过去一把抱住刚从飞机上下来的戴明盟,用力拍打着他的背脊,哭得话都说不出来。那一天,现场有好多人一起抱头痛哭,任情绪失控,因为这一刻,他们等了好几年。这惊天一落,是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次在“辽宁”舰上实现阻拦着舰。12时22分,戴明盟再次进入座舱,在完成滑出前一系列操作和程序检查后,他听令果断滑跑起飞,在舰首14度的仰角处划出一道完美弧线。“那天,我才真切地体会到,我干的活确实是有点意义。”戴明盟说得“轻描淡写”。这一降一起,岂止是“有点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舰载战斗机海上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的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舰载战斗机从“岸基”到“舰基”的突破,在世界航母舰载机试飞史上写下了中国人的传奇。同时,这也有力回击了西方国家对我国舰载机建设的质疑。戴明盟以稳定的技术、心理、生理状态经受了一次生死考验,完成了一次极限挑战。讲起这一切,记者眼前这个说起话来慢条斯理的“飞鲨”英雄平静得出奇。航母,是个移动的“机场”,而舰载机就相当于航母的“手”和“拳头”,舰载机飞多远,“拳头”就能打多远。飞行员,是个高危职业,而舰载战斗机试飞员,则要直接与死神“掰手腕”。“平常,我们看航母像个庞然大物,实际上我每次驾机着舰,从空中看,航母甲板就和巴掌一样大。更困难的是,海上气流不稳定,航行状态中的航母还是不停移动的。”戴明盟说,航母甲板的有效长度还不到陆地跑道长度的十分之一,着舰时,舰载机必须精确地降落在航母甲板的阻拦索之间。为了确保飞机在着舰阻拦失败时,有足够的动力逃离甲板进行复飞,舰载机着舰时不是减速反而要加速。钩住阻拦索的那一瞬间,舰载机的时速由200多公里骤降到零。巨大的过载之下,飞行员的身体会如同压了一块几倍于体重的岩石,脸部的肌肉也会猛烈地朝耳边撕扯,血液涌向头部,眼睛大量充血,看任何东西都是红色的。阻拦着舰对身体损伤很大,一般情况下,飞行员一天挂索不能超过三次。然而,在航母上着舰,一旦挂索失败,就要进行复飞,如果拉起不成功,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坠海。25年的飞行生涯,戴明盟遇到的危及生命的重大特情有好几次,但他都在沉着冷静中化险为夷。刀尖上的领舞人——这个称号还真非他莫属。艺高人胆大,他让院士们变成“追星族”日,习主席来到部队视察,按照计划安排,戴明盟将进行一次滑跃起飞和阻拦着陆训练。这天清晨天上就下起了微微小雨,待到计划起飞时间,降雨未有退意,反而加强了“攻势”,雨帘把座舱盖完全遮住。“飞不飞?”指挥员让戴明盟自己拿主意。“当然要飞!”趁着座舱盖上的雨帘被风吹开了一点,模模糊糊能看到跑道上的黄线,戴明盟毫不犹豫地向指挥员请示起飞。“飞鲨”轰鸣声震天,直冲云霄,随后又稳稳挂住阻拦索,成功阻拦着陆。2014年底,海军领导来到部队慰问官兵,观看戴明盟飞行训练。随着制动轮挡的撤出,飞机滑出了机棚。可就在飞机爬升的过程中,戴明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突然“加戏”,做了个360度横滚的特技动作。已经看呆了的机组机械分队长付建超脱口而出:“胆子大,其实就是高度自信的体现啊!”之所以“胆大包天”,还不是因为戴明盟本事大!但谁也不是神人,本事还得一点一点学到手。1971年出生,1990年入伍,先后飞过16种机型……当年招飞入伍时,戴明盟甚至还不知道海军也有飞行员。“那时候只是觉得飞行员很神气,在天上开飞机应该是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年,海军开始遴选首批舰载战斗机试飞员,戴明盟成为遴选对象。他心里很清楚,我国舰载战斗机事业才刚刚起步,摆在面前的是安全和技术的双重挑战。一旦选择了舰载战斗机飞行,就意味着要去迎接未知的巨大风险。“这个开拓者,我当定了!”当时的戴明盟义无返顾。如果说要“摸着石头过河”,从零开始的戴明盟还真是连“石头”都没得摸。投身试验试飞以来,他带头飞高难课目,带头试风险项目,先后完成10型飞机技术探索飞行,全程参加歼-15舰载机的原理验证、定型试飞,并熟练掌握了歼-15舰载机的驾驶技能。出色完成超负荷、大密度、高强度科研试飞400多架次,进近飞行、绕舰飞行数千架次,飞行体会就写了厚厚的5大本,约30余万字。那么多危险的试验科目,戴明盟都是第一个飞,这其实就是在玩命。“为什么这么拼?”“因为我不是一个人,我们是一个庞大专业的团队,敢做敢拼是我们团队每个人都具备的素质,我没有理由懈怠。”在戴明盟眼里,这一切好像都是顺理成章。2013年,拼劲十足的戴明盟在顺利完成航母舰载战斗机试飞员上舰资质认证后,还拿到了LSO(着舰指挥员)资质认证。只有最优秀的舰载机飞行员才能担当LSO指挥员,而戴明盟是海军的第一个“LSO”。去年7月,部队迎来了一批“重量级”人物,三十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组成观摩团前来参观,他们平均年龄70岁,最大的已经80多了。看到戴明盟驾驶我国自己的航母战斗机在天空翱翔,很多院士都流下了热泪。走下飞机,戴明盟还没来得及脱下装具,老院士们就都围了过来,有的还是让人搀扶着,争相和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第一人合影。处变不惊,大家都亲切地叫他“盟盟”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是舰载机飞行员的必备素质之一,因为心理不稳定会直接干扰技术动作,影响飞行。大家都说:“什么时候把面部表情练得和戴部队长差不多了,心理上也就过关了!”当初遴选戴明盟作为首批舰载机试飞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身上具备着一种沉着果敢的胆气。那年,歼-15舰载机在首次进行地面加速冲索试验过程中出现险情,导致飞机多处受损,刹车液压管路破损,单侧刹车失灵。戴明盟作为指挥员果断指挥,口令清晰准确,指挥飞行员成功脱险。其实,戴明盟的这种“处变不惊”也是历练出来的。差不多在20年前,年轻的戴明盟和当时的师副参谋长康仕俊驾驶一架歼-6战机进行训练飞行。飞机突然发生故障起火,为避开地面设施和群众,两人操纵着随时都可能爆炸的飞机冲向一片农田,一直坚持到飞机离地面只有500米时才跳伞。“只能说我们当时做了一个选择题,还好没有做错。”尽量避免损失,这是训练有素的飞行员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小时候的戴明盟其实很调皮,也很容易走神。但飞行员这个职业就是要求人受到表扬时不能“翘尾巴”,受到批评的时候还不能士气低落。时间长了,整个人也就始终处于波澜不惊的状态了。“他的心很静,他的世界很简单。待人随和,一点架子都没有。”队友们说,在单位,好多人都亲切地叫他“盟盟”。就算是在带教的过程中,大家口中的他也从来都是耐心细致,但讲起问题来往往切中要害。“其实我是个‘一根筋’,面对任务的时候,就专注于任务本身,因为其他的考虑多了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在戴明盟心中,作为军人,不管是训练还是完成任务,只有冠军没有亚军,争当第一、追求完美是必须的。2013年6月的一天,说起即将开始的在航母上的资质认证训练时,戴明盟和副参谋长程海林、何友云说:“只要是上舰就会有危险,如果这次我牺牲了,你俩就上!”不怕牺牲,笑对生死,这或许就是“淡定”的最高境界吧。从校服到婚纱,他是妻子眼中的“高冷男神”“我就是喜欢他身上的这种‘高冷范儿’!” 妻子江燕是个典型的重庆妹子,爱说爱笑,这和戴明盟的不苟言笑恰巧相反。江燕是戴明盟同届不同班的高中同学,两人的爱情可以说是典型的现实版“从校服到婚纱”。“刚毕业的时候,大家组织了一次同学聚会,知道他要参军入伍,当时同学们都为他饯行。”聚会上的戴明盟还曾“发号施令”:你们都多给我写信啊!没想到,之后江燕收到了戴明盟的来信。三个月,才能写两封信,但感情就在这“飞鸽传书”中生根发芽。参加试验试飞之后,戴明盟就很少回家了。但每晚,两人都会通个电话。江燕很清楚丈夫所从事的飞行事业的危险系数,所以用她的话说,打电话其实也是在报平安。两人的女儿今年已经15岁了。说起父女俩,江燕有点儿“吃醋”:“女儿喜欢爸爸得很,爸爸一回来就黏住不放人。”现在只要有机会见到女儿,戴明盟还是会像小时候那样抱一抱她。“这么大了,怎么还抱来抱去的。”对于江燕的“牢骚”,戴明盟总是说再不抱就没有机会喽。去年,江燕第一次在现场观看了丈夫驾驶舰载机进行着舰、起飞训练。“哎哟,下次不要去看了,很紧张,我的手一直在抖!”她哈哈笑了起来。
常年一个人在家带女儿,大事小情都要自己处理,乐观的江燕说她早就习惯了:“我不是个矫情的人,我也没什么委屈。每天让自己高高兴兴的,不生病,这也是戴明盟最想看到的。”9月3日,江燕和好几位飞行员家属一起围坐在电视机前看阅兵直播。当舰载机梯队出现在电视画面里时,平时不矫情的江燕眼泪还是不自主地流了下来。这泪水里,有激动,更多的是自豪……
(原标题:戴明盟:舰载机飞行员一般一天着舰不能超3次)
本文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