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个寺庙寺庙?

中国著名的十大寺庙排行
中国著名的十大寺庙排行
寺庙——我国的艺术瑰宝库,它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从广义上来说,寺庙不仅仅与佛教一家有关。寺庙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同时,寺庙文化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下面为您介绍我国著名的十大寺庙。第一名:白马寺-白马寺,位于洛阳市老城东约几公里邙山南麓洛河北岸之间,是佛教传入我国内地兴建的第一座寺院。第二名:大昭寺-坐落在拉萨市旧城中心八角街,始建于公元647年。传说,在建寺之前,文成公主运用阴阳、五行,推测出西藏的地形似一仰卧的魔女,拉萨卧塘湖恰为魔女的心脏,在此填湖建寺才能驱魔。第三名:法门寺-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发迹于北魏,起兴于隋,鼎盛于唐,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第四名:关帝庙-解州关帝庙在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北靠银湖(盐池),面对中条山,景色秀丽。解州东南10公里常平村是三国蜀将关羽的原籍,故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第五名:晋祠-晋祠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这里殿宇、亭台、楼阁、桥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文物荟萃,古木参天,是一处风景十分优美的古建园林。第六名:孔庙-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色彩、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建筑群。第七名:拉卜楞寺-拉卜楞寺,全名为“甘丹谢知达尔吉扎西伊苏奇委琅”,意为“兜率天宫讲修宏扬吉祥右旋洲”。第八名:少林寺-少林寺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少林寺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第九名:塔尔寺-塔尔寺位于湟中县鲁沙尔镇,距西宁40公里。第十名:悬空寺-在中国众多的寺庙中,山西恒山的悬空寺称得上是奇妙的建筑。一般寺庙都建在平地上,但这座悬空寺却是名副其实,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用诗意哲思的语言呈现给观众一道文化大餐!
作者最新文章哪里最爱修庙?中国寺庙、道观数量大起底_网易新闻
哪里最爱修庙?中国寺庙、道观数量大起底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哪里最爱修庙?中国寺庙、道观数量大起底)
4月28日,藏传佛教活佛查询系统再次更新,至此境内所有1311名活佛的信息全部公开。除了活佛,我国其他僧尼总数一共有多少呢?目前可查到的官方数据还是1997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出家僧尼约20万人,其中藏语系佛教的喇嘛、尼姑约12万人。但显然近10年前的数据已经难做参考。(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虽然不知僧尼数量,但我们可以挖掘一下寺庙的数量。从2014年4月至2015年底,国家宗教事务局分批公布各地(除港澳台)正式登记的佛教和道教活动场所。梳理数据发现,除了西藏、青海两个藏传佛教大省,我国中东部地区寺庙分布最为密集。其中浙江人最爱&修庙&,该省佛教寺庙和道观数量,都居各省之首。其周边的福建、江西则是紧随其后。仅从寺庙数量看,浙江、福建和江西分列前三,且数量都远超其他省份。若论每百万人的寺庙数,还是藏传佛教信徒聚居的西藏和青海当仁不让,分列前两名。紧随其后是的三个&好邻居&&&福建、浙江、江西,三地每百万人寺庙数都超过70个,也算是优势明显。要知道,在京津两地,这个数字还不到1.5。和佛教寺庙相比,我国道观数量少很多,在天津和西藏,都没有正式登记的道观。道教大省大多位于我国中东部。浙江不仅寺庙数量最多,道观数量也是独占鳌头。第二到第五名分别是,江西、湖南、福建、湖北。
本文数据仅包括各地(港澳台除外)经宗教事务部门登记的佛教和道教活动场所。其中佛教寺庙包括汉语系、藏语系和巴利语系;道观包括全真派和正一派。资料来源: 国家宗教事务局新京报新媒体编辑 陈璐新京报制图 许英剑
编辑:王国强
(原标题:哪里最爱修庙?中国寺庙、道观数量大起底)
本文来源:新京报即时新闻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国十大著名寺庙,几乎都已有上千年历史
  中国的寺庙很多,难以列出全部,小砖只为你整理了中国这十大著名寺庙,它们几乎都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寺庙,佛教最初大约是在汉代传入中国,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中国便开始有了寺院这种建筑——重点你们会发现这些千年古寺的主材都是砖瓦。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灵隐寺
  灵隐寺是很多人去杭州必去的地方,灵隐寺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济公的故事,传说济公就是在这里出家,如今灵隐寺里也还供奉着济公殿。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三年(公元328年),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当年印度僧人慧里来到杭州,看见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公元1689年,康熙皇帝南巡来到这里,赐名 “云林禅寺”。
  如今的灵隐寺香火很旺,每天来这里的善男信女也是超多的,听说还蛮灵验的,所以人才那么多么?
河南洛阳市白马寺路——白马寺
  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古刹,初创于公元68年,至今已经有一千九百多年历史。
  白马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梦见金人,于是派使者到西域拜求佛法,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西天取经。三年后,这个使者和印度高僧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回洛阳,汉明帝亲自出迎,第二年就在这里建起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取名白马寺,,白馬寺建立之後,中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
  听所当年那两位带着佛经回来的高僧的墓仍在寺内,这里也是很多研究东亚历史学者经常来访的地方。
河南登封市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中国少林功夫的发源地,在中国几乎是人所皆知。可能少林寺的名声太大,有很多少年儿童慕名来到这里学习武术。
  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话说少林寺和李世民之间也是有故事的,十三棍僧救唐王李世民打败郑军,你们都知道吗?不过也有人质疑这并不是真的。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寒山寺
  说起寒山寺,应该很多人都听过唐朝诗人张继的夜泊枫江,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火了寒山寺。
  寒山寺始建于公元502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到了二百年后的唐代,相传唐时僧人寒山曾在该寺居住,才改名为“寒山寺”。历代以来寒山寺可谓是经常发生火灾,现在的寒山寺是在清朝时重建。
扬州市蜀冈中峰平山堂一号——大明寺
  大明寺位于扬州城西北郊,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故称“大明寺”。大明寺因寺中高僧鉴真大师东渡日本传法而名扬天下。唐天宝元年(742年),大明寺高僧鉴真大师应日本僧人邀请,为弘扬佛法,筹划东渡日本,其后历经十年艰险,先后失败五次,终在唐天宝十二年(753年)东渡成功。
  大明寺前有一座高大、古朴的牌坊,前有“栖灵遗址”的篆书横额,这是因为寺内建有九层的“栖灵塔”。此塔远近闻名,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高适、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曾登临赋诗、传为佳话。在唐会昌五年(845年),塔遭火焚毁,这里就成了栖灵遗址。
上海徐汇区龙华路——龙华寺
  龙华寺是上海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古刹。龙华寺创始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到唐朝正式建立殿堂,形成一定的寺庙规模。
  三国东吴赤乌年间,西域僧人康僧会从交趾(越南北部)来到建业(南京市)。康僧会向孙权宣扬佛法,传说通过烧香祈祷,得到佛舍利十三颗,吴王大喜,下令营造十三座宝塔,龙华寺塔就是其中之一。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相传三国时,东吴孙权于赤乌五年为孝敬其母而建造,并按佛经上弥勒菩萨在龙华树下成佛的记载而定名为「龙华寺」
陕西西安雁塔南路——慈恩寺
  西安的慈恩寺,也是我国名闻古今的寺院。唐代高僧玄奘曾受朝廷圣命,在此翻译佛经十余年,是当时长安著名的译经场所。你知道此寺为何以“慈恩”为名吗?、
  慈恩寺位于西安市南郊,是唐代长安最宏丽的佛寺,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是太子李治为了追念慈母大恩而建造的,故名“慈恩寺”。
  看过《水浒》小说的人都知道鲁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大相国寺。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原来叫建国寺,后来毁于战火中,到唐代的712年唐睿宗因纪念登上皇位,赐名“相国寺”,并亲笔书写了"大相国寺"匾额。
  北宋时期,大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成为“皇家寺院”,也成为全国的佛教活动中心。北宋灭亡后,相国寺遭到了严重破坏,以后各代屡加重修,时盛时衰。现在相国寺的主要建筑都是清代遗物。
天津市河北区天纬路中段——大悲禅院
  大悲禅院又名大悲院,是天津目前唯一的一座十方丛林寺院。至于它始建的年代,已经无法考究,不过根据有关史料考证它是明代创建,清朝再修建。
  寺庙之所以取名大悲禅院,是因为殿内供奉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号大悲菩萨,所以草堂以“大悲”为名。寺内的大雄宝殿供着明代所铸古铜鎏金千佛莲座释迦牟尼像 。铜佛高5.2米,莲花座重6吨,座上有9999个小铜佛。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八角街——大昭寺
  大昭寺始建于唐贞观21年。寺内主供的释迦牟尼像是文成公主入蕃带进的,它在佛教界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是与这座佛像有关。大昭寺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今天的“拉萨”。
  世上只有三尊佛祖等身佛像。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世时反对偶像崇拜,不立寺供像。在他临终时释迦牟尼只同意以自己三个不同年龄时的模样塑像,并亲自为塑像绘图。这三尊佛像中,以十二岁时释迦牟尼身为皇子的鎏金铜像最为精美与尊贵。该佛像后从古印度流入中国,又经唐代文成公主带入西藏,原供于小昭寺。小昭寺主供的释迦牟尼八岁鎏金铜像原供于大昭寺,也是这三尊珍贵佛像之一。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世界砖瓦〗
传播砖瓦行业的声音!
视野|供求|招聘|知识|圈子|文化
小砖(QQ: 电话:010-)
投稿:(邮箱:)
砖瓦客交流群建立,目前群只能通过邀请进入
请复制微信号:qishehuisoft 加小砖
或长按上面二维码添加
更多请点击下方连接
------------------------------------
-----------------------------------------------------------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打造专业的砖瓦行业网站,每日提供大量砖类产品,瓦类产品,砖机设备,瓦机设备等供求
打造专业的砖瓦行业网站,每日提供大量砖类产品,瓦类产品,砖机设备,瓦机设备等供求
今日搜狐热点  雍和宫:四爷府变身佛寺
  这里原本是康熙皇帝第四子胤禛的亲王府,亭台楼阁气度非凡。《甄嬛传》的里的华妃原型,就是在此受宠。《步步惊心》里的四爷,也是在这儿运筹帷幄。后来雍亲王成了雍正帝,这里也就成了神秘的潜龙邸。朝廷规定,任何人不得居住于此。于是清除俗人请来神佛,这里便成了京城第一藏传佛教庙宇——雍和宫。因为“血缘”的关系,雍和宫的建筑至今都保留有浓浓的皇家风格。
  因为曾是雍正皇帝发家所在,所以雍和宫受到皇室的特别重视。内廷常常拨来巨款,使得它成了京城寺庙中的“土豪”。有钱自然任性,层层殿宇极尽精巧。漫步其间,随处可见奢华景象。可据说,如今的雍和宫还只是当年规模的一半呢!
  黄寺:六世班禅北京之家
  如今我们能看到的黄寺,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当时称为西黄寺。因为在西黄寺东面,早在清顺治年间就建有一座藏传佛教寺院,称为东黄寺。因此,老北京人常把德外大街这一带叫做“双黄寺”。十年浩劫中东黄寺被彻底拆除,没留下任何遗迹。这使得如今这座西黄寺,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黄寺清净化城庙
  如今这座西黄寺,是六世班禅来北京参加乾隆皇帝七十大寿时,下榻的地方。六世班禅在京期间,曾经在此讲法,观者如潮。可惜他再也没有回到藏地,就在黄寺圆寂。如今寺庙中的“清净化城塔院”,就是班禅的衣冠冢。这座纯藏式佛塔高有16米,四隅各有高7米的经幢一座。塔前有石犼一对,威风八面,塔前后各有四柱三楼牌坊一座,左右各有乾隆爷御制碑亭一座。因为这座宝塔规模太大,所以北京人干脆叫这为“清净化城庙”。
  天宁寺:二环里的最老住户
  北京从燕国到金朝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都是以莲花池水系为主要水源,城市一直在如今北京西南部。也可以说,北京西站所在位置,很长时间充当老北京城的CBD。如此一来,南城历史悠久的庙宇很多。不少是起家于辽金,甚至唐宋。所以在南城寺庙圈混,不够四五百岁,您都不好意思拍老腔。天宁寺最早的历史,更是可以追溯到北魏孝文帝时期,算是北京二环范围内最为资深的住户。
天宁寺宝塔
  来天宁寺,塔是必须要看的。这座宝塔塔身高达五十余米,远远超过了它身旁的六层小楼。塔身为八角十三层檐密檐式实心砖塔。整体结构自下而上为:基座、平座、仰莲座、塔身、十三层塔檐、塔顶、宝珠、塔刹。基座呈八角形,分为上下两层。上下层转角处均浮雕金刚力士像。仰莲座共三层,上承塔身,塔身四面设有半圆形券门,门两边雕有金刚力士、菩萨、云龙等,雕像造型生动、张力十足,雕像的表情更是栩栩如生。您要是傍晚擦黑儿打这儿路过,八成都会被金刚力士拧眉瞪目的表情吓一大跳呢。
  慈寿寺:玲珑塔塔玲珑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一层……”不少北京人小时候学说话时都听过那段《数塔》的绕口令。经相声演员那嘴再一渲染,宝塔那叫一个巧夺天工、八面玲珑、神乎其神。如此精美的玲珑塔,本叫永安万寿塔,是万历皇帝为其母亲慈圣太后修建的。本还有一座辉煌的慈寿寺,可惜在光绪年间毁于一场大火。因此后人只知此地有塔,而不知还有寺。久而久之,本来的宝塔因造形挺拔俊秀、外形美观,被美称为玲珑塔。
慈寿寺玲珑塔
  如今“慈寿九莲”的故地成了以玲珑塔为中心的免费街心公园——玲珑公园。信步园中,便可与这座巧夺天工的玲珑塔来个亲密接触。塔为八角十三层实心砖塔,高约50米,是仿照现在西二环附近的天宁寺辽塔修建的。塔基上有40个小佛龛,刻有人物200多个,别看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如今还是依稀可辨。如果在这塔下站上半晌,保准能看到半部佛教史。往上面是三层仰莲花瓣拱托塔身,显得雅致非凡。四面有券窗,两侧配有金刚力士造像,这些力士像造型各不相同,或健壮威严、或剑拔弩张。如今面部大多斑驳脱落,更显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建塔之时,每层塔檐上都挂有铜铃,共计3000多个。据附近居民说,晚风吹拂之下,叮叮咚咚的塔铃声可以传出七八里地。
  碧云寺:京西第一古刹
  相传这座寺庙最早是金章宗的玩景楼,后在元代扩建成寺。明代大太监魏忠贤曾经相中此地,想作为自己百年后的阴宅。后来虽未能如愿以偿,但富有明代建筑特点的碧云寺却得以形成。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复加扩建,并新建了金刚宝塔、罗汉堂和行宫。西山寺庙虽多,但大都毁于战火。碧云寺算是西山各寺中建筑、雕塑、文物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
碧云寺金刚宝座塔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曾停灵于碧云寺后殿,引来万人敬仰。后来就将此处开辟为孙中山纪念堂,陈列有前苏联所赠玻璃棺及中山先生塑像、遗作、照片等文物。至于罗汉堂,平面呈现田字形,是仿照杭州西湖净慈寺罗汉堂修建。造型独特,在北方寺庙中极为少见。殿内共有五百罗汉,加上七尊佛像和梁上的济公,共是508尊雕塑。这些造像均为清代制造,保存完好,栩栩如生。
  十方普觉寺(卧佛寺):有座大佛五十吨
  十方普觉寺是京西巨刹,始建于唐代。如今庙宇坐北朝南,由三组平列的院落构成,布局规整,对称严谨,殿宇宏丽。这种布局方法,据梁思成先生考证,是唐宋时代伽蓝七堂的遗范。北京始建于唐宋的庙宇不少,但还保留有千年前布局的却只有十方普觉寺一座了。参观这座寺庙,等于是看看唐宋古寺的活化石了。
十方普觉寺卧佛
  元代朝廷拿出黄铜五十万斤,铸成了释迦牟尼卧佛一座置于寺中,为庙宇带来了更多的人气。如今这座卧佛仍存于卧佛殿中,既大且精,堪称中国古代佛像极品。殿中其余造像分列卧佛两旁,向人们描述着释迦牟尼涅槃前向弟子嘱托后事的情景。另外殿里还陈列着多双大鞋,那是清代皇帝献给卧佛的礼物。后因卧佛名扬天下,这座十方普觉寺就被叫成卧佛寺了。
  潭柘寺:十处美景任你逛
  这是一座从不缺少美景的寺庙。旧时北京城曾有潭柘十景,分别为雄峰捧日、平原红叶、万壑堆云、层峦架月、千峰拱翠、御亭流杯、九龙戏珠、锦屏雪浪、殿阁楠熏和飞泉夜雨。除去这十景,如今在寺庙东部的方丈院和皇帝行宫,更是一处听泉胜地。泉水自汉白玉雕琢的龙口中潺潺流出,注入亭中石基上的水沟。这水沟正面看是一龙头,对面看则成了虎面。取风云际会,天下太平之意。
  潭柘寺古树参天,但有两棵与众不同。在斋堂院中有两棵辽代银杏,枝繁叶茂。据说乾隆皇帝来庙里,寺内老方丈对他说“康熙爷和皇上驾兴潭柘寺时,这棵千年老树竟然都生出一侧枝,以表庆祝。乾隆听后,龙颜大悦,于是御封这棵银杏为“帝王树”,西侧的一株为“配王树”。自乾隆朝至今又二百年过去了,两棵老树仍然郁郁葱葱,不能不说是一道奇观。
  潭柘寺有两件法宝,值得特别留心。天王殿前有一口铜锅,大得实在出奇。深有一米,宽则将近两米,是和尚们炒菜所用。一次煮粥能放米10石,需16个小时才能煮熟。由于锅大底厚,文火慢熬,故而熬的粥既黏且香,绝对算是一宝!潭柘寺观音殿西侧有龙王殿,殿前廊上还有一石鱼,也算是一宝。大鱼长近两米、重有三百斤。看似铜,实为石,敲打甚至可发五音,传说是南海龙宫之宝。凡能听到石鱼发声的人,福分匪浅。
  法源寺:逛庙赏花两不误
  走进法源寺,马上会被这里古树参天,晨钟暮鼓的气氛所打动。再躁动的人来到这里,都会不由自主地平静下来。不愧是千年古刹,一殿一宇,一砖一石,一草一木,无不深深刻上了历史的年轮。法源寺为标准的中式寺院建筑。山门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毗卢殿、大悲坛、藏经阁自南向北排列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则依次散列两旁,错落有致,十分规整。从唐太宗李世民建悯忠寺算起,这座庙宇已经有1400年的历史了。
法源寺丁香
  明清两代,法源寺因花事著名京城。开始是海棠,后来为丁香。清代的宣南诗社,曾经来这里赏花。康乾以后的诗人,像林则徐、纪晓岚、龚自珍都曾在此留下过足迹和诗篇。一九二四年,诗人徐志摩还曾陪同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寺中观赏丁香,由此“法源丁香”更是香飘海内外。所以直到如今,开春游法源寺仍是很多文艺青年的保留节目。
  法源寺不愧为一座千年古寺,除去建筑宏伟,寺中的艺术品收藏更是惊人,堪称一座佛教文物博物馆。像天王殿中的布袋和尚铜像,造型袒胸露怀,表情欢天喜地。是明代铜造像中的经典之作。两侧的四大天王、护法韦陀,也均为明代铸造,珍贵异常。
  觉生寺(大钟寺):不看佛像看大钟
  说起觉生寺,连老北京人都会觉得陌生。但若说出它的小名儿大钟寺,那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寺庙坐北朝南,足足有五进院落。多年的动荡,使得这里的佛像荡然无存。但这座庙的看点本不在佛,而在一口钟。如今穿过觉生寺的层层庭院,最后一进便是镇寺之宝栖身的大钟楼。这座钟楼坐落于寺庙的中轴线最北端,隐身于藏经阁之后,是整个寺庙最为重要的建筑。乾隆八年,名闻天下的永乐大钟落户于此,一住就是近三百年。
  【尚缘居士微信shangyuan688】为你解惑答疑各种风水布局和运势难题,孙俪都请居士看过哦!
  这口大钟是绝对的重量级选手,高足有6.75米,重达46.5吨,比钟楼那口大钟还要大出两圈。再细看觉生寺永乐大钟的钟壁,从上到下由里到外都铸满了经咒,共有汉文和梵文书写的佛教经咒一百多种。其中包括《法华经》、《金刚经》、《心经》、《护国陀罗尼经》、《佛说阿尼陀经》、《佛顶大白伞盖楞严陀罗尼经》等佛教经典。细数下来,全钟共有铭文二十三万多字。
  万寿寺:三环路边“小故宫”
  这里曾是明神宗为母亲祝寿而特意修建的庙宇,与生俱来带着贵气。清代乾隆十六年、二十六年和三十六年,皇帝弘历曾三次在这里为其母祝寿,再度修缮扩建庙宇。规模宏大的万寿寺,被老北京人称作“小紫禁城”。
  如今最后一进院子里,颇有看点。别具匠心的巴洛克风格“西洋门”横跨院中,十分扎眼。这种规制的大门,只有在圆明园中才出现过。原来当年乾隆皇帝亲自指示,从圆明园中移植设计元素装点这座寺庙。一国之君,为一座寺庙建设操劳至此,可见万寿寺的面子着实不小。
  妙应寺(白塔寺):喇嘛塔的全国冠军
  阜成门内的妙应寺,建于元代至元八年(1271年)。寺中有座喇嘛庙,高竟有51米,是全国现存最早、最大的藏式佛塔。这个庞然大物,在北京充当地标性建筑的历史快有八百年了。它集皇权与神权象征于一身,充分体现了元世祖忽必烈“以佛治心”的政策。后因白塔名声太大,寺庙倒跟着改叫“白塔寺”了。
妙应寺白塔
  喇嘛塔与中原地区流行的楼阁式佛塔有明显不同,是以模仿坐佛的造像为原型修建的。像妙应寺白塔,塔基是九米高的方形折角须弥座,这是由莲花宝座演化而来。塔身丰肩收腰,酷似佛的身形。在塔基与塔身相连处,一圈形状雄浑的覆莲座及数条金刚圈,又象征盘屈的下身。塔刹上端的华盖为佛面,至于金光闪耀的塔顶更显示了佛的智慧和光明。一座宝塔,蕴含了佛法无边。
  真觉寺(五塔寺):北京有位“老印度”
  进入寺门,远远地便看见高台上伫立着一座四四方方的塔基。塔基之上,五座小宝塔分列其间,中间一座较高其余四座次之。加上下方的基座,远远望去又可合看做一座大宝塔。这种高台上建有五塔的特殊类型佛塔,在建筑学上称之为金刚宝座塔,造型独特,在中国内地十分少见。其中时代最早,造型最精美的,还要属五塔寺金刚宝座塔了。这座寺庙官称真觉寺,就是因为里面金刚宝塔名声太大,老北京人都不称呼这座寺院的大名,而是直接叫它五塔寺。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
  明永乐初年,印度僧人班迪达自西域来京觐见明成祖朱棣。皇帝与这位僧人谈得十分投机,随即封他为大国师,并且授予金印。封官还不够,又赐地于西关(今西直门)外长河(今高梁河)北岸,让班迪达建寺居住。后就根据这位高僧进贡的印度式金刚宝座塔的模型,建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这座宝塔。
  1982年,真觉寺开始筹建石刻博物馆。如今这里展出历代石刻文物500余种,加上库藏历代石刻,共计千余种。这些可都是在咱们北京城出土的石刻文物,对于研究北京的历史,有着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来到五塔寺除去看塔,在碑林里神游一阵也是不错的选择。
  法海寺:寺庙中的美术馆
法海寺壁画
  建于15世纪的法海寺,最为出名的是大雄宝殿内10铺大型壁画。这些美轮美奂的画作,皆是出于明代宫廷画士官之手,代表了大明王朝顶级绘画水平。各类人物的形象神态、服饰衣冠无不精细入微,惟妙惟肖。法海寺的壁画,堪称明代的服装风尚志了。若是再仔细观察这些仙人的神态,更是可圈可点。画匠将天神外部威严和内心悲悯有机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刻画佛教人物的最高境界。
  智化寺:庙里有座音乐厅
  它是明朝宦官王振的家庙,曾显赫一时。当年的明代宫廷音乐,被这位弄臣带回寺中享受,却阴差阳错地保存了五百年,成了中国音乐三大活化石之一的京音乐。解放后,智化寺由周总理亲自过问,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文物等级上,与故宫辈分同级。但在它的门前,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没有来来往往的车辆;庙门深处,有的只是乐僧演奏的京音乐,年年岁岁,周而往复。
智化寺音乐
  智化寺除去京音乐,藻井更是镇寺之宝。站在智化寺的藏殿内抬头向上看,一座巧夺天工的藻井悬于大殿顶部。造型精美,雕工复杂,堪称明代建筑木雕之极品。仔细观看就可以发现,在藻井每一格的边缘上,均饰有卷云、莲瓣、供科,空当内置“八宝”;在藻井的内八角与井心之间的斜板上,还环雕了八条游龙,而在藻井圆心透雕的那一条仿佛是蓄势待发的蟠龙,正目光炯炯,俯视天下。这个藻井的整体结构,比故宫南熏殿的藻井还要精美。
  智化寺有一建筑特色,就是从山门、钟鼓楼,到智化殿、万佛阁,所有殿堂的屋顶全都铺装黑色琉璃瓦,这在京城寺庙中是独一份。明清两代,黑琉璃瓦只有官窑才可烧造。其黑色象征着神圣与庄严、权势和高贵。寺院用黑瓦覆顶是依照佛经。佛经认为黑者,象征风大之色,风为大力之义。其含义正与“智化”寺名相对应,上以“风”降伏恶魔,下以“智”度化众生。
  佛教文化传承千年,关注我就是与佛结缘,为你祈福加运,护你一生平安。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佛学或是风水知识,可以加尚缘居士微信号,为解疑答惑,排疑解难!
  微信号:shangyuan68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最有名的佛教寺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