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下级人民政府政府派遣各类工作组能解决根本问题吗

资源的管理和交易不仅存在明显的职能交叉
时间: 21:54:34
&&&&&&&&《瞭望新闻周刊》第2010017期&&&&本期目录·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迫在眉睫[特别报道]·点亮希望——玉树地震救援重建全景报道·在废墟中挺起脊梁·世博会志愿者大使谭晶为玉树祈福·泸州老窖援助玉树同胞重建家园[特别报道]·玉树“后地震”难题·西宁火车站为救灾扩容·多警钟护卫玉树·目标:玉树·灾区见闻[时评]·旱涝碰头更须强化预案·让世博成为精神文明学校·读者笔锋·漫画杂感[专题报道]·中国向低碳转轨的道路·全球低碳议程策谋“北京共识”·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接受本刊专访——环保与发展路径上的中国步调·惠普基金会捐款40万美元用于中国地震救灾[专题报道]·绿色发展的历史关节·“后哥本哈根”应对·未来属于领先新能源技术的国家·时事聚焦[高层决策背景]·中央宏调施价格“霹雳手”[热点观察]·河南手足口病扩散观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与iBM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热点观察]·重庆“分叉针”谜团[特稿]·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接受本刊专访——重建发达与发展中国之间的信任·中国空间技术逼近深空·“自主创新始终是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灵魂所在”·别克全新一代君越2.0T震撼上市&&&&&&&&&&&&[时评]·面对灾难应保持三颗“心”·“12点共识”难解伊核困局[视野]·百年清华:大学之道[国情国策]·社会保障体系进展与短板[人物]·陈金根、赵月汀、贵和皓山:上海世博会的“献宝”故事·焦点人物[政治]·“知识兵”凸显优势·全新奥迪A8LW12:顶级设计与科技打造完美旗舰[财经]·外资“超国民待遇”时代谢幕·阿迪力鸟巢挑战极限[财经-南辰汽车聚焦]·急唤出台汽车“三包”法规[社会]·一周网谈:网民密切关注通胀压力(三则)[国际评论]·全球天灾频发的战略影响[国际]·时代”改观天下“G·高盛“欺诈门”漩涡[文化]·文学奖项的公信力·破解高职院校新闻宣传新命题[专家视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安全差距&&&&&&&&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迫在眉睫文/韩保江刘建伟韩保江刘建伟公共资源是全民所有,而不为任何个人或组织独有的资源。其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土地、矿产、国有资产等有形的资源或资产,又包含民族文化、国家信誉、核心技术等无形的公共资源。由于公共资源通常不具备排他性,且产权主体“虚置”。所以,人们都不可能像关心自己的私人财产那样去在乎公共资源。公共资源管理、使用和交易过程中的疏忽、浪费和流失就很难避免,这也就成为“公地的悲剧”。作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仅拥有大量的国有资产,还拥有大量的公共资源。虽宪法规定公共资源属全民所有,但其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等权利却交由政府部门代为执行。由于政府部门的职能差异,公共资源的代理权往往分散于多个部门之间,因此,&&&&&&&&&&&&公共资源的管理和交易不仅存在明显的职能交叉、管办不分的问题,且存在公权私用、假公济私的腐败现象。土地、矿藏、国有资产等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的浪费和流失,已成为世人关注且深恶痛绝的丑恶现象。要避免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的“丑恶”,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把所有的公共资源都推入市场进行公开交易,加快建立一个“阳光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把公共资源的交易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要统一清理分散在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的公共资源,努力把全部公共资源纳入市场配置,切实提高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真正保证公共资源的“公益性”。要优化公共资源交易结构,依法构建公共资源交易体制。在公共资源交易体制中,要依法赋予各个监管部门以监管职能,明确监管权限和责任,确保交易过程中标前、标中和标后全程监管,并建立供应商诚信服务体系。要整合政府采购、工程交易、土地交易、产权交易等交易服务机构职能,组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提供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代理和平台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主要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要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便交易各方办事和实施有效监督。纪检监察机构在独立履行公共资源交易监察的同时,要在交易体制中起到组织、协调和监督的作用。要创新公共资源交易运行机制,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协调运转。公共资源交易涉及主体多,监管内容复杂,横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需要强势而有效的协调机制。根据公共资源整合的实际,应把工程交易、政府采购、土地交易、药品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的议事协调机构进行整合,成立有各监管部门、纪检监察机构、法制工作机构、审计机构、行政服务中心等单位参加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和批准交易规则和制度,协调体制内各方的矛盾和问题。要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规则和制度,维护公共资源交易公开、公正、公平和有效竞争。公共资源交易要建立一套统一的交易规则和制度,也要根据不同公共资源的特点,建立适合其公平交易的特别规定。要把招、拍、挂作为交易的主要方式,但也要结合实际,在确保公开透明和有效竞争的前提下,允许竞争性谈判、协议供赁等交易模式。要注重发挥专家在交易中的辅助和参谋作用,但也要维护招标人享有一定的定标权。要加快公共资源交易设施建设,改善交易环境。公共资源交易“硬件”要符合交易特征,满足不同的交易需求。要加快信息化步伐,进一步改善交易方式和监管模式,进一步提高交易效率。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必然会触及有关政府部门或和益集团的既得利益,也会遇到各种阻力。但从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目的出发,无论遇到什么阻力,都不能延缓改革公共资源交易制度的步伐。因为只有真正建立起公开、公正、公平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才能从源头上遏制由于权钱交易而导致假公济私和损公肥私的腐败行为。为此,从中央到地方,党和政府主要领导应当重视抓好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建设,进而通过公共资源的公开、公正、公平交易来提高党委和政府的公信力。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建设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循序渐进推进中,需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的成功经验,而且要善于总结我国各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制度建设的成功做法。要重视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又要尊重不同地区公共资源交易形式的差异性。要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大胆探索和改革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只要有利于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有利于遏制公共资源流失,有利于减少侵吞公共资源的腐败行为,就是好制度。要改革公共资源出让制度,也要改革公共资源采购制度,努力把政府采购制度建设成为有利于提高民族品牌竞争力、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机制。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全民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增加全民的收益,所以在改革的过程中,各地各部门决策者要坚持以人为本,让民众参与。把&&&&&&&&&&&&群众认可、公众满意作为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制度的根本标准。&&&&&&&&点亮希望——玉树地震救援重建全景报道点亮希望——玉树地震救援重建全景报道——&&&&&&&&搜救工作覆盖到全部村庄,伤员已得到全部救治,灾区群众已经全部得到临时性安置,交通通讯已全部恢复,国务院已启动重建工作;玉树抗震救灾工作正沿着科学高效统一、有力有效有序的轨道向纵深推进文/《嘹望》新闻周刊记者王宏伟吕雪莉潘莹4月21日,中国为玉树地震中的遇难者举行全国哀悼活动。经国务院决定,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日,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这一天,所有公共娱乐活动全部停止、灰黑色的报纸和网站版面、白花、默哀、蜡烛,都在提醒人们,玉树的苦难,就是所有中国人的苦难。全国各地群众以各种方式的哀悼活动,与玉树当地群众一起,向逝者默哀,愿生者坚强。上午的默哀仪式刚刚结束,集结玉树结古镇的各路救援官兵又整装待发,含泪出征。他们向所有地震受灾点位、边村远乡纵深挺进,展开最后一次为期3天的大规模拉网式搜救。这一天下午,在玉树结古镇民主路148号院内,松柏已然返绿,一株迎春花正含苞待放。帐篷外,车辆的喧闹中传来一声声啾啾的鸟呜。年轻的四川建筑女工高原红手持…把铁锨,和她的工友们一起在街道上清理着废弃的纸杯等杂物。路边,她的工友推着一架翻斗车。距离他们不远的地方,两个河南商人开的百货商店正在营业。商店开了三天了,生意出奇地好。大街上车来车往,虽然十分繁忙,不过交通通畅、井然有序。玉树震灾“头七”刚过,救灾工作已转入更为有序的阶段。恢复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灾后重建,成为救灾工作重点。和人民在一起4月l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强烈地震。大洋彼岸,刚刚出席完核安全峰会的胡锦涛主席获知这一讯息后,果断作出提前回国的决策。4月17日14时20分许,胡锦涛从大洋彼岸回到北京。当天16时,他不顾旅途劳累,立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部署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18日上午11时25分左右,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胡锦涛一下飞机,立即赶往受灾最重的玉树县结古镇。在简陋的救灾帐篷前,胡锦涛对围拢过来的受灾群众大声说:“乡亲们,你们受苦了!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央的同志忧心忡忡。听到你们有的失去了亲人,有的失去了家园,我们和你们一样难过。今天,我特地来这里,向大家表示亲切的慰问!”在玉树州体育场医疗救助点的帐篷医院里,胡锦涛走到在地震中伤了右臂的藏族女中学生卓玛病床前,把哭泣的小卓玛搂在怀里,和蔼地安慰她:“你放心,政府会给你进行精心治疗,将来胳膊骨头长好了,一切会正常的,不会留后遗症。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也是个勇敢的孩子,要坚强,要有信心。”在受灾严重的扎西科村,胡锦涛走到正在清理废墟的救援人员中间,鼓励大家发扬不畏艰险、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出色完成各项抗震救灾任务。地震发生后的几个小时内,受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委托,回良玉副总理f14门中午即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负责同志紧急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15日下午,温家宝飞抵青海玉树地震灾区,考察灾情,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乡亲们的灾难就是大家的灾难,乡亲们的痛苦就是大家的痛苦,乡亲们失去的亲人也是大家的亲人。我们共同对他们表示哀悼。当前,第一位的工作是救人,我们已经派出了大批救援队伍,还在陆续增派,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努力,决不放弃。”温家宝登上结古镇民族商贸城倒塌的废墟,对围拢的群众饱含深情地说。从搜救到安置重建青海省省委书记强卫在20日晚召开的指挥部会议上,简要总结了前7天抗震救灾的时间表:地震发生当天24小时内,玉树地震灾区的交通、通信基本恢复。第二天,通电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抗震救灾指挥部、医院等重点部位都保证供电,油料配备充足。同时,食品、饮用水供应基本满足。第三天,地震中的重伤员全部转移到西宁、成都、兰州等地和部队的医院接受治疗。第四天,部分学校开始复课。第五天,受灾群众基本都住进帐篷里。第六天,交通拥堵状况得到明显缓解。第七天,街道环境明显改观,多个防疫队已经开始工作。他说:“以7天为一个节点,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从应急状态开始全面转入有序救灾。”据来自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消息:截至4月22日17时,地震造成2187人遇难,失踪80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本刊记者在震区了解到,目前搜救工作已经覆盖到全部村庄,伤员已得到全部救治,灾区群众已全部得到临时性安置,交通通讯已全部恢复。震后七天,搜救工作已基本结束,灾后重建开始。玉树抗震救灾工作正沿着科学高效统一、有力有效有序的轨道向纵深推进。大劫难过后的结古镇,一切都在恢复应有的秩序。在劫难过后的废墟上,挺立起一座座“帐篷城”。在加吉娘村,路边的一座民政救灾帐篷就是村民索南旦周现在的家。女主人靠在帐篷前的一堆棉被棉褥上,看着帐篷一旁的烤箱,定定地出神。烤箱上,一大一小两个水壶正在冒着热气,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在这里工作的司法助理员兼民政干事总周桑毛(女)说:“16日凌晨300顶帐房运到了(这里),之后,食品也很快运到了。开始是方便面、矿泉水。19日开始还发挂面、米、炉子、煤等物资,现在已经开始做饭了。”据村支书土J‘朋措介绍,这里有1460多户人家,是从上拉秀乡搬迁过来的生态移民。土丁朋措告诉本刊记者说:“感谢党,感谢政府,让大家从地震的恐慌中逃脱出来。到目前为止,村民们没挨饿,也没受冻,大家对政府的救灾1作都很满意。”截至目前,民政部、发改委、商务部、军队、各地民政部门和中国红十字会共向玉树地震灾区调运棉帐篷4.948万顶、棉大农16.47万件、棉被19.89万床、折叠床2万张、简易厕所650套、活动板房400套、应急灯200盏,10万份野战食品、920吨大米、3680吨面粉、16吨食用油、1813.5吨方便食品和矿泉水以及大量其他生活物资。玉树地震发生后,卫生防疫组迅速调动全国军地医疗和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多方配合、齐心协力抢救伤员。共组织军地医疗救治队伍35支3346人,配备急救车近400辆,携带大量医疗器械和保障物资在灾区开展紧急医疗救援工作,同时调集1000单位20万毫升血液保障灾区血液供给。截至4月22日,累计接诊灾区伤病人员4万余人次、累计收治伤员9145人次。目前,灾区医疗救治工作逐步由紧急救援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转变。卫生防疫、心理疏导、重症伤员救治、医疗卫生机构恢复重建,已成为卫生部门的工作重心。经过一周的抢修,玉树地区交通设施和供电、供水、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抢修维护取得明&&&&&&&&&&&&显成效。其中,灾区应急发电设备容量和已修复电网的供电能力已基本能满足救灾及生活需要。玉树灾区各方向的干线公路均保持通畅。玉树州县乡公路基本恢复通行,通村公路正在抓紧抢通。现在,仍有将近2万名各类救援人员在玉树展开抗震救灾。玉树州州长王玉虎(藏族)介绍说,截至21日,所有接收的救灾物资全部发放到位。其中有帐篷37658顶,棉被褥70000套,棉大衣55000套,移动厕所500座,应急灯200盏,发电机、毛毯各50台(条)。“基本解决了让受灾群众有临时住所,有干净水喝,有食品吃。从今天起,救灾物资的发放已经从重灾区向外围开始延伸,目前外围已经有一半解决了帐篷。”王玉虎说:“现在,州上的供水系统也在恢复中,一些机关已经恢复供水。还安排了寻水打井队,为灾民安置点、受灾群众集中的地方寻找水源。”同时,工商部门也着手开始恢复镇上商业活动。目前有40家商业网点主要是日用百货及蔬菜等商店开业。玉树州民政局局长洛阳(藏族)说:“15日上午,民政厅的救灾帐篷就运到了,这是灾后第一批救援物资。16日,食品也运到了。陆续地,周边州县、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都来了。从中央到地方,还有兄弟省区,纷纷向玉树伸出了援手。受灾的群众现在手里食物是充足的,没有群众因为灾难而发生饥荒。”玉树发生强烈地震仅过了七天,有关玉树重建的规划就已出台:确保用三年时问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再用两年时问,把玉树州首府建成高原生态型商贸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青藏高原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地区。青海省省长骆惠宁宣布了玉树灾后重建工作“五步走”的目标任务和时间安排,强调年内在玉树灾区要基本建成一批标志性工程。读书声重新响起让灾区学牛尽快复课,是各级领导十分牵挂的事情。青海玉树地震发生80个小时后,玉树州孤儿学校60多名学生和十几名老师17日齐唱国歌,在灾区的学校中率先复课。下午3点半,师生们站在损毁的教室前,向地震中遇难的各族同胞默哀。他们身后,党旗和救援队的旗帜随风飘扬。九年级学生边措告诉本刊记者:“看到叔叔们给我们搭帐篷、建板房,让我们尽快开始学习知识,心里特别感激,也特别激动。”玉树州委书记贾应忠说,地震中,结占镇有7所学校严重损毁,其余的学校还要请专家进行安全评估。为了能让学校尽快复课,州委、州政府在救援物资发放中尽力向学校倾斜。记者眼中的灾区教学条件很简陋,课桌奇缺,救援各方正在搭建帐篷教室和板房教室。指挥部将调运500座用来上课的大帐篷,并配发黑板、板凳、写字板,调集课本、作业本及其他学习用具。争取为每位同学提供一个写字板、.个板凳,保证学生的课本、作业本和学习用品。将来还要通过灾后重建,让玉树的所有学生在更安全、更好的环境中学习牛活。“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深入,学校的教学生活条件将逐步改善,我们…定要在灾后重建中给老师同学建设安全、美好的校园。”青海省省长骆惠宁对本刊记者说。根据青海省教育系统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要求,初中和小学年级的学生,将在5月10日前全而复课。孤儿学校校长尼玛仁增说:“在群众遭受大灾的时候,是党和政府派来的‘金珠玛米’(人民子弟兵)、救援队、好‘曼巴’(医生)把受火的群众救出了废墟,送来了食物,医治了伤病。总理、总书记也先后来到我们中间,看望大家,怎能不让大家感动,怎能不增添重建家园的信心呢?”“祖祖辈辈没有降临的灾害让我们遇到了.说实话,那令人心惊的一震,在我们的心里烙上了恐惧的阴影。党和政府费这么大的气力救出我们,安置我们,让我们更加坚信,我们一定会重建一个充满美好生活的‘香巴拉’”。扎西大同村的才培多杰老人说起见到胡锦涛总书记&&&&&&&&&&&&时的感受,眼睛里仍然含着泪花。太阳升起希望在格萨尔广场上,扎两人同村的拉巴正在帐篷里收拾着羊肉。帐篷的一角,还摆放着一些蔬菜、方便面等食品。他告诉本二川记者,14日的地震使他家的房子整个错位了十多公分,虽然没倒,但是也不敢再住了。他们一家人住进这个广场上的灾民临时安置点成为他现在的家。拉巴十分满足。他说:“86岁的奶奶在地震中受了惊吓,缺氧导致肺部感染,但是,地震中医院全毁了。十分焦急。这里安置点的二炮医疗队给我奶奶治了5天,吸氧、打针。奶奶已经基本康复了。”一旁的毯子里面,奶奶睡得正香。“没他们,我奶奶就没了。他们技术好,服务态度还特别好,真的感谢他们。现在,感到非常幸福。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的。”结古镇,雪后,艳阳高照。阳光普照着大地,也照亮着玉树人民。(本文截稿时间:4月23日中午12时)&&&&&&&&在废墟中挺起脊梁这里有惊惶,黯然,悲痛,这里也有宁静,激昂,喜悦;最重要的,这里有信心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这是一组来自震区玉树的特写。这里有惊惶,黯然,悲痛,这里也有宁静,激昂,喜悦。最重要的,这里有信心。地震之后,学校又闻书声朗朗,结古镇又见炊烟袅袅。中国,在玉树的废墟中挺起脊梁。场景一:哀悼日的格萨尔广场肃立,默哀,唯有汽车鸣笛声响彻云霄。劫难之后的结古镇。一条“沉痛悼念玉树大地震遇难同胞”的黑色横幅下,已经摆满了人们送上的花圈。受灾居民、救援队员、医护人员、志愿者、僧人,密密麻麻地聚拢在这小小的广场。四周的藏式帐篷里,酥油灯长明,为亡者超度,为生者祈福。玉树县第三完小的教师白玛永措带着近百名学生,安静地站在广场东侧一角,每个人胸前都别着一朵小白花。她告诉孩子们,今天大家是给遇难的同学和亲人送行,也为更多的遇难者哀悼。僧人们齐声颂经,悼念者开始献上纸花,一朵,二朵,三朵……阳光突然穿透云层,给悲伤的格萨尔广场投去一抹暖色。场景二:扎西大同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给这个受灾最重的村庄覆盖上一层白单。山坡上一片蓝色的救灾帐篷,在雪中格外显眼。再往前看,大型挖掘机仍在废墟上不间歇地工作;路边停靠的货车里,酣睡着刚刚长途跋涉来到高原的年轻司机。一群满脸灰尘的喇嘛,休憩片刻之后扛起铁锨,与消防特勤一起走上废墟。昂赛才仁在地震中失去了7岁的女儿,他和妻子也都受了伤。康巴汉子把哀恸深埋心底:“就像大家说的,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打起精神,继续生活。”扎西大同村背后山坡的天葬台上,数百名喇嘛肃立在荒草丛中,齐声诵响佛号。远处,一群雄鹰在高天盘旋。场景三:赛马场这里是玉树地震后最早、最大的集中安置点,最多时容纳了两万名受灾群众。&&&&&&&&&&&&21日清晨,藏族小姑娘央吉措毛和弟弟索南求周早早起床,和阿妈一起来到赛马场的看台前。没有精致的酥油灯盏,他们就用同样洁净的不锈钢盆盛满金色的酥油,用被子里的白棉花搓成一个个的灯芯,放在酥油里,拿小木条一盏盏点燃。“姐姐在地震中死去了……我们把灯点燃,希望她能找到去天堂的路。”泪珠从央吉措毛的眼中滚落。20多级阶梯上摆满了上百盏酥油灯,火光在晨风中轻轻摇曳。场景四:体育场一位藏族妇女坐在篮球场边输液,吊瓶就挂着篮球架上。这个体育场成了震后玉树最大的临时医疗救治点。简陋的条什,却最大程度帮助了前来求助的灾民。玉树州藏医院在此也没立了简易救治站,大批医疗物资不断从附近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的帐篷里运送而来。院长才文江措说,地震发生一周来,已有至少4000名藏族伤员在这里得到救助,他们绝大多数是贫困的农牧民。17岁的玉树州民族中学高一学生仁增多吉,日睹了一位被送来救治的中年男了最终伤势过重而逝去的场景。这个年轻人的心中充满悲痛,但也鼓起更多勇气。他提笔写下了一行字:地震,我们不怕你!场景五:巴塘机场繁忙紧张的机场联检大厅,太原急救中心的志愿者们抱着一对可爱的双胞胎男孩出现在人们面前,引来阵阵欢叫声和快门声。4月22日清晨,身穿迷彩服的官兵艰难地把一个个重症者抬上一架东航空客。飞机没有航班号,也没有座位号,机上满是伤员、医护人员、患者家属。最后抬上来的藏族妇女叫尼玛雍措,双胞胎男孩的母亲。地震后,原本患严重类风湿的她病情复发,无法动弹,剖腹产缝合的刀口也有感染的迹象,经青海省第二人民医院灾区医疗中心大夫检查,被列为重症患者,立即转往西宁治疗。1l时50分,飞机呼啸着冲上空中。12时50分,飞机平安降落西宁机场。场景六:晨曦中的结古镇今天的结古镇上,有了青海商务系统的商品和蔬菜销售服务店。翠绿的火葱,嫩白的萝卜,新鲜的黄瓜,销售人员说,这些都是从西宁拉过来的。在自治州政府附近,新搭了三个帐篷,上面挂着“川味王、四海碟碟香免费供应就餐”。两家在镇上颇有口碑的餐馆老板决意将自己冷藏的所有食物拿出来,烹饪好,免费供应受灾群众、救灾官兵、各地志愿者。离广场不远的·条路边,临时架起的一口大锅腾腾冒着热气,一位妇女把面条下进锅中,香味引来了不少人。震后的玉树,一天天增添着生机。&&&&&&&&世博会志愿者大使谭晶为玉树祈福4月20日上海世博会试运营首日下午,“志愿世博:和谐之声——谭晶上海大型公益演唱会”在世博园区博览广场如约上演。这个计划中充满喜悦与激情的演唱会,却因对玉树灾情的关注而多了份沉重的温情。演唱会上,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形象大使谭晶带领世博志愿者,系上了玉树灾区志愿者系着的红丝带,一起为青海玉树地震中的人民祈福加油。谭晶临时加唱的歌曲《生死不离》,让现场众多志愿者热泪满眶。随后,谭晶与现场志愿者一起清唱了由王平久与常石磊刚刚创作的&&&&&&&&&&&&玉树地震心灵之歌《大爱》,年轻质朴的歌声在世博园区传开,传递着对灾区人民的浓浓挂念。谭晶还请来了周立波、濮存昕、金晶等志愿者朋友,与现场的志愿者们一起分享对志愿精神的理解,为世博志愿者打气加油。这场在世博园试运行第一天举行的首场演瞩会,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现场除了世博会志愿者群体外,美中友好协会会长张锦平,上海团市委副书记、上海世博会志愿者部宣传活动组组长邓小冬,总政歌舞团政委王玉祥等都亲临现场观看了演出。作为总政歌舞团的国家一级演员,谭晶现为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九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山西省青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日,谭晶受邀担任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宣传大使。&&&&&&&&泸州老窖援助玉树同胞重建家园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害发生后,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紧急安排抗震救灾工作,派出15名专业人员组成抢险队伍,连续运送大批灾区急需物资累计达80吨;公司员工及全国经销客户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首期捐款200万元,除此之外,公司已经向全体员工发出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倡议。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明说,作为曾经挺过了汶川大地震苦难的四川人民,将心比心,对玉树地震灾区痛失家园、痛失亲人的巨大悲苦感同身受。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支持四川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的血脉情谊还历历在目,钱财有价,情意无价,泸州老窖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义不容辞地支持玉树同胞抗震救灾、重建新家园。4月20日,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继首期向玉树捐款200万元后,又在央视“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晚会举牌捐款500万元,公司总缀理特别助理孙跃在晚会现场高举凝聚数干困窘人感恩之心的捐赠牌,那一刻全场掌声雷动,既为玉树人抗震救灾加油,也为泸州老窖等爱心企业感动。通过这一场心连心的赈灾慈善晚会,泸州老窖公司又一次践行了“血浓于水、国窖有情、抗震救灾、义不容辞”的承诺。(范瑞梅)&&&&&&&&玉树“后地震”玉树“后地震”难题&&&&&&&&防疫、生态、贫困、高原重建等等,玉树面临与汶川同与不同的震后难题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震区应急救援告一段落,玉树随即进入有序救灾、有效维稳的阶段。本刊记者获悉,当地党委政府将在救援力量的协助下,恢复建立各种组织、社会秩序和功能,保证民生、安抚民心,为灾后重建做准备。从实地采访所见,这不是一条坦途。相比曾同样遭受苦难的四川震区,玉树面临着相同又不同的“后地震”难题。藏区医疗救治灾区医疗卫牛工作正在逐步恢复。记者了解到,卫生部门加大了伤员救治力度,组织医疗队开展巡诊,4月22日,已有19个巡同医疗队分赴重灾片区,走进受伤群众家中提供医疗服务。但由于此次地震受灾地区交通不便,不少非危重的骨折伤员因地处偏远、语言障碍等多种原&&&&&&&&&&&&因尚未得到救治。有的伤员被救后接受过紧急处理,但缺乏条件换药,伤口发炎。医疗专家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全面统计灾区已有的医疗卫生力量,在各自的“责任区”里走村入户,了解伤员情况。走访时,佩戴红十字袖章,便于群众识别。二是以村、社区为单位,依靠基层组织,对本村、社区群众的伤情和救治情况作一次排查登记。三是针对目前灾区医疗救治存在的语言不通、医患沟通不畅、病人拿到药品后不知如何服用等问题,建议配备懂藏语的翻译跟随医疗队巡诊,指导病人科学用药。四是开展医疗卫生设施受损情况评估,尽快恢复灾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改善当地的医疗服务条件。除此之外,受灾群众的心理干预面临困难。青海几乎没有一家医院没有心理科,偶有设立也缺少心理干预专家。伞省只有少数人通过心理咨询师考试,但大多缺乏实践经验。青海省已积极联系十多名外地心理专家在西宁培训心理干预人员,实际效果还有待观察。目前来灾区支援心理干预的外省专家全是自费,他们培训的双语志愿者人数仍捉襟见肘。近日,将有数千名巾小学牛转读西宁,对这…群体的心理干预T作近在眼前。专家认为,受灾群众多为不通汉语的藏族同胞,重视前期全力抢救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后期心理医疗。此时心灵上的及时沟通,更能让受灾群众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三江源”防疫玉树灾区气候相对偏冷,但在22口一场大雪之前,连日来结古镇及周边地区的白天气温一般都在10摄氏度以上,深埋在废墟中的遇难者遗体亟待妥善处理。本刊记者在灾区现场看到,大量未清理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恶化了当地卫生环境。降水之后,.些垃圾可能流入河道。在当地指挥防疫工作的专家表示,玉树州属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近几年该州动物问鼠疫疫情活跃。每年4月份旱獭将陆续结束冬眠出蛰,灾后鼠疫防控形势比较严峻。疾控专家指出,高度重视和做好食品、饮用水供应,是灾后防疫的基础条件。要在居民安置点建立基本的卫生设施,有条件的安排专人管理;厕所要建立在离开水源一定距离的场所,在相对低洼地带的居住场所挖掘排水沟;因地震而逃离的老鼠会在灾后回迁至人员聚集区域,应根据当地鼠情需要挖掘防鼠沟等。4月23口,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兽医局局长李金祥表示,由于玉树灾区属于三江源地区,“我们对死亡动物的无害化处理要求得比较高,根据无害化处理规范,掩埋必须达到一定深度,人工完成难度很大,在大型机械上可能有一些困难。我们目前正在积极协调解决。”在灾区当地,军事医学科学院的防疫专家向抗震救灾军地联合总指挥部提交了,“保护三江源,合理选择使用杀虫剂”等专家建议案。4月23日,灾区第一口生活饮用水供水井出水。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计划陆续在整个灾区打100眼水井,将极大缓解灾区饮水难题。正在灾区开展大规模消杀的第二炮兵某部防疫队表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18个核心区域中有10个位于玉树州境内,占三江源白然保护区总面积的72%,因此防疫工作“确保不留任何死角,使用灭菌效果好、对环境无污染的消毒剂,倾力为三江源建起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重建启动保障从前线救援力量反馈的信息看,制约救援的主要困难包括:灾区条件艰苦,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救灾队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氧;重点受灾区结古镇损失臣大,而通往结古镇只有一&&&&&&&&&&&&条路,交通很不方便,保障有困难。这些困难同样横亘在后续的重建工作面前。玉树州是青海省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地方财政网难。以灾区学校重建、复课为例,学牛到校后,不论走读生还是寄宿生,都要按照寄宿生的待遇对待,提供吃住,当地财政承担能力弱,如果这方面费用得不到保汪,灾区学生复课、生活都将存在很大困难。同时,如果就地复课,还需要帐篷、板房等人批物资。如果要让学生有比较舒适的上课条件,就需要转移搬迁。根据测算,校舍建设至少需要两年时问,这期间如何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此外,玉树地震导致当地寺庙等多处文物古迹遭受不同程度破坏。这些寺庙修建年代久远,多为土木结构,抗震性能差,亟待抢救。据了解,目前青海省文化部门正在组织有关专家对玉树州受损文物古迹情况进行调查和专业评估。但损害评估是一个很专业、复杂的过程,涉及许多手续和资质问题,目前地震造成的文物损失还难以准确估计。后续的重建和维护预计将需要大量资金。西宁火车站为救灾扩容文/丁洋随着玉树抗震救灾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大批的救灾物资正源源不断地通过西宁转运至灾区,西宁地区贷场运输能力异常紧张起来,灾后重建面临来自物资运送和储存的巨大压力。目前,西宁火车站正紧急翻修所辖3所货场,为后期转运玉树灾区重建物资扩容。青藏铁路总设计师、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副总工程师、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玉树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金城介绍:西宁北贷场地形地貌复杂,以黏质黄土、下浮泥岩等为主,在建设中面临黄土湿陷性、泥岩膨胀、地下水侵蚀等难题。汶川县灾后规划专家王国恩将玉树与汶川重建作了对比。汶川是山区,山体滑坡比较严重,灾后重建时就比较注意这方面的内容;相较于汶川而言,玉树震区虽然次生地质灾害相对较弱,但地处高寒冻土地区,灾后重建要特别注意冻土土层的情况。冻土对道路、基础设施影响非常大,会给灾后重建带来很大影响,从这点来说,玉树比汶川更复杂,重建过程中会有一些尖端的技术要求。因此,重建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对冻土土层的厚度、地下水文等情况都要有充分的了解。西宁是目前玉树抗震救灾的必经之路,无论从距离还是交通条件而言,都是前往玉树的最佳通道,是目前各种救灾物资的主要集散地和中转站。据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统计资料显示,自4月15日至18日,西宁站共到达救灾物资专列62列800多辆,西宁地区贷场吞吐能力严重吃紧,并且各类救灾物资正在源源不断地汇集至此。4月21日下午,在接到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紧急通知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第一时间派遣50多名抢险救灾人员奔赴现场,全力以赴开展西宁北货运中心及相关配套工程的抢险救灾工作。22日下午,兰州院、甘勘院、青勘院、中铁第二勘察设计院青藏指挥部等单位派遣的抢险队伍也全部集结西宁,制订初步方案,确定新建西宁北贷场及海晏贷场两个货场。目前,西宁北赁场用地红线图已经正式提交到建设单位,勘测队伍已经进场。据介绍,铁路部门将按照“保稳定、保平安、保畅通、保运输”的原则,继续围绕快速转运伤员、抢运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物资等工作重点,进一步密切与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有关单位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运输需求,搞好运力安排,强化运输组织,全面抓好贷源组织、装车、运送、卸车、转运等各环节工作,尽最大努力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物资运输提供可靠保障。&&&&&&&&&&&&多警钟护卫玉树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瞭望“已经有3个派出所、13个警务室开始运行了,今天还要进一步增加。月21日一早,结”4古镇玉树州军分区院内的抗震救灾指挥部里,社会治安组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来自公安部门的权威消息称,灾区治安秩序平稳。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在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伞国公安机关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公安机关没有接报玉树灾区刑事犯罪、重大交通事故和治安事件,整个灾区都在投入紧张有序的救援工作。”玉树发生地震后,公安部迅速统筹伞国资源,强力指挥调度,第一时间凋派公安消防特勤队、公安边防医疗队、公安特警队赶赴灾区。截至17日上午9时,已有青海省内外公安消防官兵1483人、公安边防医疗队官兵173名、公安特警队员740人抵达灾区。这三个警种分别身着橙色、绿色、蓝色三种警服。穿橙色服装的是消防特勤队伍,穿绿色服装的是公安边防医护队,穿蓝色警服的是公安特警。“这次救灾按照国家突发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在汶川抗震救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时间组织三支专业力量,达到了优势互补,资源合理配置。”武和平表示,在一线,消防特勤救灾,边防救治,公安特警则维护灾区秩序。数百名公安特警分布在金融网点、物资仓库、要害机关等国计民生要害部位,执行巡逻警务。据介绍,截至17日16时,公安特警共出动警力3880人次,承担J,灾区巡逻防控、重点曰标守卫、救灾车辆疏导等任务,有效地维护了灾区的社会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此后,随着各地赶到玉树灾区的救援队伍越来越多,疏导交通秩序的压力增加,公安部门又悯集玉树周边地区及省外交警紧急增援。人批身着反光背心的交警出现在路面指挥疏导,全力缓解交通堵塞。4月17日上午,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新闻发布会上,青海省公安厅副厅长刘天海介绍了指挥部社会治安组的四项重点工作:投入警力伞力施救,投入物力支持抢险,全力以赴强化交通疏导,昼夜巡逻值守维护社会秩序。关于最后一项工作,刘天海说:“组织力量,不分昼夜,全力做好灾民临时安置点、医疗救治点、物资分发点、金融网点、油气站库、单位店铺、城市街面的安全守卫工作;严厉打击哄抢救灾物资、盗窃灾民财产等违法犯罪活动,为抗震救灾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瞭望》新闻周刊获悉,玉树当地公安部门在地震中损失重大,州公安局治安人队负责人遇难,58位民警受伤,其中重伤8人,伞州公安机关几乎每位民警都有家属伤亡。但整个部门仍迅速高负荷运转起来。据了解,州公安局第一时间清点了枪库和民爆炸药,并安排专人看守。当地看守所关押100多名在押人员,地震发生后均被平安转移,没有发生任何事故,没有任何人员脱逃。外地支援的特警和公安民警抵达之后,担负起大部分社会治安维持工作。4月18口,据公安部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有关人员介绍,来白甘肃兰州市、四川省成都市和甘孜州公安局特警支队的470名救援特警队自15日凌晨抵达玉树地震灾区后,立即担负起结古镇社会面巡逻防控、重点目标守卫、交通秩序维护和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截至17日19时,共营救伤员7名,调解纠纷315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名。甘孜特警中包括数十名懂藏语的队员。在聚集了最多受灾群众的格萨尔广场和牦生广场,随时都能看到其身影。他们发挥语言优势,一边救助伤病员,一边向当地群众宜传党的方针政&&&&&&&&&&&&策,安抚受灾群众的情绪,同时做好各类车辆的疏导工作。4月21日,青海省公安厅维护抗震救灾期间社会治安稳定电视电话会议作出部署,将采取多项措施维护好灾区的社会稳定。其中包括:坚持突出重点、以而保点、强化重点部位巡防、重点目标守护、重点物品管控、重点阵地控制和重点问题整治,从严从紧加强社会面管控;针对当前本地社会治安特点,有针对性地强化社会面巡防控制,提高易发案时段、部位的见警率;严厉打击涉灾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受灾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等。据悉,最先驰援灾区的警方救险人员来自四川甘孜、阿坝地区,以及临近的甘肃、宁夏、重庆等省lx市,大部分曾参加过汶川抢险救援。“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省、市、自治区的公安、消防、特警、边防部队都积极请战,各个警种各司其职,已经做好准备,”武和平说,“备勤力量是充足的,根据工作需要我们会冉增援。”&&&&&&&&目标:目标:玉树文/《瞭望新闻周刊赴玉树记者尚前名/《瞭望新闻周刊瞭望新闻周刊赴玉树记者尚前名4月l9日,接到第二批前往玉树震区采访的通知,记者准备的时间只有不到半天。截至本文截稿之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到达玉树已有2天。一路走来,耳闻目睹,有许多感触。北京:让我们万众一心4月20口早上,在本刊记者去往机场的路上出租车收音机里播出的都是听众对灾区群众的的祝福。“身在远方的我,只能衷心地为你们祈祷。希望你们能平安,能尽快从灾难中振作起来。让我们万众一心,一起携手,共建家园。”一位听众的留言,让记者印象深刻。在飞往西宁的飞机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讨论地震,其中不少人身着制服。显然,他们的目的地和记者相同,那就是玉树。记者身边的乘客就是这样的一位。他叫陈国胜,是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的处长。他告诉记者,在汶川地震的第二天,自己就前往了灾区。这次作为农业部第二批前往玉树灾区的专家,此行主要是从事灾后防疫工作。“玉树是牧区,畜牧业是不少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此次地震已经造成数万牲斋死亡,因此防疫任务不轻。”他谈到。从西宁到玉树,只有214国道一条路可通。记者下飞机便乘车前往玉树。800多公里的路程,路上来往的车辆多是挂着“抗震救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标语的救灾车辆,其中也、不乏志愿者开的私家车。沿途的群众很有爱心。路上,不时见到一张张桌子,上面摆着几个暖壶,桌子上贴着一张纸,或写着“免费提供茶水”,或写着“向参与抗震救灾的英雄致敬”。甚至有热情的路人会主动拎着暖壶,朝贴着类似“抗震救灾”等标语的车辆招手。玛多:难忘的雪夜。在前往玉树灾区的路上,如果说经历了春夏秋冬或许有些夸张,但刚刚还艳阳高照,转眼间就乌云密布,飘起了雪花。变幻无常的天气、巨大的昼夜温差以及强烈的高原反应,无一不是对人的精神和身体的考验。“高原的天,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同行的一位本地司机说。这里的天黑得很晚,都快晚上八点钟了,还和北京的傍晚差不多。但阵阵袭来的饥饿感,还是提醒我们应该先停车填饱肚子。来到一个小镇——只有几家补胎充气的小门面和两三家小饭店。司机直接将车停了一家补胎充气的小门面前,原来车胎瘪了。“肯定是路上的碎石干的。”司机自言自语了一句。&&&&&&&&&&&&饭后雪越下越大,逼迫我们不得不改变原本连夜赶往玉树的初衷,一个名叫玛多的地方是住宿唯一的去处。在这800多公里的路程上,它是唯一的县城。这是终生难忘的一晚。玛多4300多米的海拔,让第一次上高原的记者感受到了什么叫做高原反应。整个晚上都在和头痛、恶心以及剧烈的心跳作斗争,稍微大一点的动作,哪怕只是弯腰去解开鞋带,都会让人感到头晕。此外,由于缺氧,很容易让人犯困,但躺下之后才发现,根本无法入睡,仿佛以任何姿势躺着都是一种自我惩罚。到了灾区玉树了解到,这里平均4000米以上的海拔,大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65%,恶劣的环境已经让各救援队出现高原反应的人员明显增多,甚至一些搜救犬也出现相应症状。如果说,救援的时问相对有限,忍一忍还能承受,而对于将来参加灾后重建的人员来说,将是一道必须考虑的难题。在出发之前,记者曾拨通第一批到玉树的同事的电话,询问需要携带哪些行李。“冷,尤其是晚上,非常冷,一定要多穿衣服。”电话里,这是同事的第一反应。在玛多的雪夜,记者明白了为何会有这样的叮嘱。虽然屋里有暖气,但即使把所有的被子都裹在身上,仍然感到寒气袭人。本以为天黑得晚,也会亮得晚。不料,第二天早晨未到7点,天已大亮了。走出门,发现整辆车都已被白雪覆盖,车轮和车门上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于是开始清理汽车,简单忙活了一阵已接近7点半。县城罩连一家开门的饭店都没有,记者一行人只好用矿泉水就着饼干吃了几口,还有300多公里的路要赶。玉树:小平坦的生命线玉树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虽然有公路和机场,但实际上交通很小方便。首先,玉树巴塘机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机场之一,飞行环境复杂、机场保障能力有限,对飞机和飞行员的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一个明显的差别就是,汶川地震期问,空军共出动各型飞机90余架,而这次玉树地震只使用了8架。对此,军方人士解释说,一是机场少、容量小,灾区周边只有1个机场可用,而玉树机场的保障能力有限,只有2个停机坪,最多只能停放4架大型运输机。二是可在高原机场起降的机型少,目前空军运输机中只有伊尔76飞机具备高原机场的起降能力,载重量要减少一半。其次,玉树只有三条公路与外界相连,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记者走的这一条。大部分救灾物资都是通过这条道路运进玉树的,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线”。虽是国道,但路况并不好,期间要翻越海拔3600多米的日月山、海拔3800多米的柳梢沟,海拔4000米以上的河卡山、鄂拉山、姜陆岭、大野马岭和小野马岭,以及海拔高达4824米的巴颜喀拉山山口。一路崇山峻岭,道路曲折狭窄。除西宁至倒淌河90公里为高速公路外,其余路段均为二级柏油公路。尤其是不少路段都属于盘山公路,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悬崖,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车毁人亡。很快记者一行就见识到了这条“生命线”的风险。一场大雪,让道路变得十分湿滑,尽管我们的司机是位常走这条路的老手,但还是差点发生了意外:在拐一个并不大的弯的时候,车轮打滑,汽车直向路边的深沟冲去,幸亏司机反应迅速,猛打方向盘,才救了一车人。在继续前行不久,发现一辆卡车翻倒在路旁的沟里。这辆车的车头在路上,而车尾则插在沟里,看上去像是调头倒车时不小心倒进J-沟里。这是我们一路上遇见的三起事故的第一起。除了另一辆同样翻到路边沟里的越野车,让记者记忆深刻的则是两辆卡车的相撞。这也发生在一个拐弯处,不同的是,路的一边不是沟,而是悬崖。“肯定是雪天路滑,再加上车速快,疲劳驾驶才撞上的。”同行司机说了一句。“这样的事经常发生吗?”记者问道。&&&&&&&&&&&&“是啊,这是常有的事。”他告诉记者,在这里,除了每年的七八月份,其他的月份都会下雪,说来就来。而且由于这里地势高,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气温低、风也大,即使出了太阳,路上的冰也很难融化。“有的时候,有的地方的冰大半年都化不了。风大路滑,再加上路途遥远,沿途又没有什么可以休息的地方,所以很多司机都只好连夜赶路,疲劳驾驶,因此经常发生事故。”&&&&&&&&灾区见闻灾区见闻两条搜救犬条搜救犬搜出14人生还张涛,青海海东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是最早一批进入玉树的救援人员。地震当天I5时30分达到灾区后,便带领战士投入到了紧张的搜救工作中。“15日,我们找到了两名幸存者,是一对母女。”张涛告诉记者,由于交通不便,大型的救援器材还没有运到,他们只能利用简易工具进行挖掘。但是当施救到一半的时候发现,母女俩下半截身子被一块厚重的楼板死死卡住,如果没有大型工具,根本无法施救。“着急也没有办法,我们只好一边联系其他部门,一边安慰这对母女。张涛说,”“我问她‘你感觉怎么样?能明白我说的吗?’她说,‘能’。说明她还比较清醒。”很快,另一支带着工具的救援队伍到达,张涛便将这里的救援工作交给了他们,自己又赶往另外的救援现场。最让他自豪的,是一同随他而来的搜救犬分队。他告诉记者,这支搜救犬分队是在汶川地震后才组建的,这次是第一次实战。2条搜救犬成功搜寻并准确定位生还人员14名,大大提高了搜救效率。不过连日的紧张搜救,加之高原反应和水土不服,2条搜救犬已达到了疲劳极限,其中搜救犬“小虎”在搜救过程中还受了伤,但在训导员的精心护理下,仍坚持工作。医护人员的“厨房”与“热食”玉树体育场,是灾区最大的救治医疗点,记者到达这里,已是震后第九天,由于救援及时,大部分的重症伤员已被飞机转运至西宁、成都等城市。“现在这里已经好多了,刚开始的时候特别忙。”青海市人民医院的一位大夫告诉记者,目前来这里看病的大多是高原病,例如肺气肿,以及从偏远地区转运来的伤员。在这里,记者还看到了由军方提供的现代化的医疗方舱。“这是个好东西,”一位医生告诉记者。在它到来之前虽然也来了许多医疗队,但由于设备有限,对伤员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处理。“更多像个门诊。而这个医疗方舱,相当于一个二级甲等医院,条件好多了。许多以前需要转运的伤员,现在在这就能治疗了。”在玉树,无论是受灾群众还是参与救援的人员,居住的都是帐篷,唯独在玉树体育场,记者看到了两排简易活动板房,主要用作病房和诊室。不过,医护人员的生活条件依然很艰苦。在这里,记者见了已到此连续奋战10多天的北京急救中心赴玉树紧急救援医疗队。“最初的一周,由于没有水,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刷牙洗脸。晚上也只能睡在车里。”其中的一位名叫汤小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吃的更不用说了,连个锅都没有,也没有热水,只能喝矿泉水,吃饼干和面包之类的。”“不过现在已经好多了,至少整了个厨房,能吃到热食了。”在他的指引下,记者看到,所谓的“厨房”只是用石头垒了灶台,锅是热心的受灾群众“支援”给他们的,而燃料则是从震后废墟上找来的木头。&&&&&&&&&&&&旱涝碰头更须强化预案文/张辉近年来,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2008年年初的南方低温冰冻灾害尚未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去,今年西南地区又出现一月之内旱涝交替的局面。降水的不均匀造成有的地方久旱逢涝,有的地方旱情仍在加剧。这不仅是对地方防汛抗旱部门的考验,也是对全国防汛抗旱指挥部门的考验。就前者而言,前段时间还在为缓解旱情而四处调水,眼下又要为防汛而备战;就后者而言,全国用水的调度难题再次突出地显现出来。中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治水历史的国家。从古代有名的大禹,到今日的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引汉济渭等,我们一直希冀通过水的跨流域调度,来应对大自然带来的地区差异和不平衡。与国字号调水工程相比,小区域的水利兴修易被忽视。数十年前,农村经常自行组织“挖河”,干旱的时候,从村子的池塘抽点水,即可满足一时急需。这些年来,这种挖河的事越来越少。如今让不少地方在旱涝面前无力应对的是,由于中长期天气预报水平仍有极大提高空间,人们对未来天气往往心中没底,因此,当早涝来临时,有所准备的尚可抵挡一阵,准备欠缺的则只能被动挨打。技术进步非一日之功,但通过充足的统筹准备,将旱涝的影响降至最小则是完全可能的。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需要对应急预案通盘考虑,科学谋划。而现实的情况则是,有的地方在预案制订方面往往存在缺失。人们经常看到的是,每临汛前,有关部门就会编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组织各种防洪抢险演练。然而,在非汛期洪水开始增多的当下,这种汛前的应急预案或许已力有不逮。既如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之前的防汛抗旱经验,并根据新问题,寻求新对策。如果在兴修水利工作方面再周全细致一点,面对旱涝交替时调度是否会更通畅?汛期的密切监视如果扩大至常态,是否更能提早准备?防汛抗旱是一个系统工程,需相关部门鼎力合作。为了保一方平安,当地的民政、财政、交通、水利等部门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是否也可以加强综合演练?另外,防汛抗旱头绪多,时间紧,任务重;尤其是抗洪,稍有差池便可能带来损失,甚至是重大损失。因此,预案做得再好,也不意味着工作就一定能做好。这就需要在确保预案更具可操作性的同时,在执行上也不走样。对于诸如此类细节性的工作,在预案上不妨作最坏的打算。&&&&&&&&让世博成为精神文明学校文/林蔚4月20日上海世博会首次试运行当天,几张照片就在开心网网友之间疯传。照片拍摄于世博园某处直饮水台。只见本来光可鉴人的不锈钢梯状饮水台上一片狼藉地堆放着废弃的塑料餐盒、食品袋……远远望去,简直就是个垃圾场。很难想象,干出这种事儿的都是些什么人。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缺少起码的公德意识和环境意识,只顾自己方便,却丝毫不顾及国家在世界面前的尊严;他们是一些自私的人,缺教养的人,不热爱生活的人。总之,用不少网友的话说,是“把脸丢到国际上去了”的人。世博园刚开门就有人敢作如此不堪表演,很真实地暴露了部分国人与本届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完全相悖的不文明“底色”。虽然很令人汗颜,却也有其积极意义。&&&&&&&&&&&&首先,它再次以生动的场景警示人们: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们在城市建起了一厘又一厘摩天大楼,私人轿车开进家庭,手机、互联网迅速普及;短短几年时间,我们更是以令世人瞠目的速度和质量相继建起了科技含量很高、当今最为先进的北京奥运场馆和上海世博园区。可是,我们隐蔽在现代化城市光鲜外表下面的道德意识以及生活和行为方式等等,离真正的现代文明却还差得太远!在有目共睹的“硬实力”的提高过程中,我们的“软实力”还不行。因此,我们决不能沉醉和止步于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的巨大成就,而必须始终保持冷静和清醒。其次,它以极其“写实”的手法适时而强烈地给了世博会当局一个及时的提醒:半年世博全程将接待7000万人,几倍于上海全市人口总数,如果不能千方百计地杜绝上述陋习恶行,且不算国家形象这笔“虚”账,光算垃圾清扫这笔实账,那就不知要多开销多少经费。不仅如此,随着夏季日近,气温越来越高,在人口密度极大而又相对狭小的园区内,若清洁不及时,还可能引发游人身体不适甚至疾病流行。因此,在不能完全指望游人和参观者自觉的情况下,世博会组织者应考虑赶在开幕前的最后时间,对世博园区的环境卫生和环境保护提出更高的要求,制订更严苛的处罚措施。比如,硬性规定入园者必须随身携带垃圾袋,乱扔垃圾处以高额罚款等。若能如此,那上海世博会就不仅是个展示当代人类城市最新文明成果的地方,而且将成为一所精神文明学校,成为所有参与者通过行为约束、学习做个有公德心和责任感的现代文明人的地方。毫无疑问,对于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亟待加速的我们,这将比世博会本身更有意义。&&&&&&&&读者笔锋商灵印/河北近日去一单位开会,一进会议室见红彤彤的锦旗、感谢表扬牌匾挂满了墙壁四周,以至于将悬挂在正墙上的党旗掩盖在了下面。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机关单位的领导存在着一种“锦旗贪婪症”,有的机关单位喜欢把群众送来的锦旗、镜匾挂在“荣誉室”,这本身就是对群众的一种诱导。有的部门还将收到锦旗、牌匾、感谢信的数量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山此,一些机关单位乃至工作人员自然对锦旗“多多益善”。而少数人为追求“赞歌如潮,锦旗如云”的效果,不满足于被动地等待群众送锦旗,而是采取暗示等办法变相向群众索要锦旗、牌匾。锦旗、牌匾一旦沦落到如此地步,还有多大的积极意义呢?送锦旗或牌匾、写感谢信是群众感谢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一种“传统”方式。如果是群众发自内心的感谢,这说明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深得民心。不过,换个角度看,为群众办事本来就是政府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政府部门怎能心安理得地接受群众的感谢呢?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政府应当而且必须完成的本职工作,政府没有理由要求也没有必要期待群众的感谢。某些机关单位的领导们乐此不疲地接受群众的锦旗、牌匾,值得反思。事实上,一个对自身的能力、形象和公正性充满自信的政府,根本没有必要用锦旗或牌匾来证明自己所做的工作。政府部门转变管理和服务观念之后,会自觉地以为公众服务为己任。各级党员干部面对满屋锦旗、牌匾自我陶醉飘飘然的时候,是否应该想想锦旗掩盖下的党旗?防止权力成“一个人的战斗”陈文祥/江苏口前,湖南规定厅局级党政“一把手”要执行“三个不直接分管”制度,即不直接分管人事、&&&&&&&&&&&&财政和丁程。通俗地说,党政“一把手”就是一家之主。而人事、财政和工程这三大块,无一不是举足轻重的T作,理当亲历亲为才是。现在倒好,规定“二个不直接分管”,难道是要鼓励党政“一把手”当逍遥官?抑或是,人事、财政和工程工作难度太大,党政“一把手”精力不够、能力有限,实在分管不了甚至分管不好?显然不是。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弱、下级监督太难。之所以要求厅局级党政“一把手”三个不直接分管,是因为怕权力过度集中,担心权力失去必要的监督,从而导致“一把手”变成“一霸手”,权力蜕变成“一个人的战斗”。党委管人事,政府主财政,历来是官场“一把手”分工心照不宣的游戏规则。而工程则是不少党政“一把手”明争暗抢的“唐僧肉”。这不仅仅因为,分管这三块是肥缺,有油水,更在于,在一些人眼里,“.把手”分管什么不分管什么,常常体现权力的轻重,地位的高低,能力的大小。而极个别“一把手”没有正确的权力观,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以权谋私。工作分工时挑肥拣瘦斤斤计较。对无权无钱的部门不想管不愿管,对有权有势的工作则挖空心思要管。甚至希望自己能处处大权独揽,时时权倾一方。权力过度集中必然导致腐败。规定党政“一把手”三个不直接分管,可以说是干部工作分工科学化、规范化的升级版本。这既避免了瓜田李下,更让权力实现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低碳”配置。三个不直接分管,恰恰是行之有效的分管。&&&&&&&&漫画杂感文/桃源画/于多中国人办事,写时论文章,都要讲个背景。与时推演,识时务者为俊杰,起自何时,谁为始作俑者,已不可考。但凡事先看背景再定行止,确为部分官场人士的不二法门。时下即有一例。据报载,3月25日晚,时任中国银行固始县支行行长的闽志涛酒后与固始县副县长张建成在当地茶楼喝酒、唱歌,醉酒的闰志涛“猥亵”应邀同来喝茶的女子遭拒后,追打几名女子。当被打女子跪在地上恳请张副县长为其主持公道时,这位副县长却说“姑娘,别闹了,闽行长是有背景的”。因为有“背景”,闽行长可以酒后无状,追打女子。因为有背景,王亚丽也可以一路骗官,步步高升。方家云,该重拳治治拿背景说事、看背景行事的人和事了。中国向低碳转轨的道路4月22日,国务院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要下大力气落实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的目标。这是中国加快能源调整优化结构,大力培育新能源产业提出的更为具体的要求。观国情,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30余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出现,呈现结构性、压缩性、复合性、区域性和全球性五大基本特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越来越显现出来,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回顾过去30年发展道路,如果改革开放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次转型,那么“绿色革命”将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又一次伟大转型,伴随转型而来的潜力将为经济发展释放巨大的空间。而应对气候变化,走低碳之路的探索,将铺就中国未来增长模式的新道路。&&&&&&&&&&&&诚然,中国经济在转轨的过程中或面临着资金和技术的难题,也必经发展方式转变带来之阵痛,同时还要面对未来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上带来的环境压力的挑战,低碳之路将多艰,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刻不容缓。最重要的是,向低碳转轨的道路是中国科学发展的体现,更是保证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发展的动力支撑。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这些都有赖于转变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这是中国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用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詹姆斯·利普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的话说,“未来属于领先新能源技术的国家”。(文/王仁贵)&&&&&&&&全球低碳议程策谋“北京共识”全球低碳议程策谋“北京共识”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仁贵/《瞭望》瞭望我希望,今年的坎昆会议上,能够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成果文件。”针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最近刚结束的波恩会议继续了哥本哈根会议上的分歧与争论,联合国主管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沙祖康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认为,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留下的最大后遗症是“信任赤字”,“恢复和推动谈判进程的前提是要重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问的信任。”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谈判,另·方面也在搭建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以期实现更好的国际合作。介于波恩会议和坎昆会议之间在北京召开的“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就是中国“求大同存小异”的努力。在被寄予期望的波恩会议再度不欢而散后,此次山中国智库主办的会议就显得越加重要。继去年主办全球智库峰会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国经中心)定于5月7日至9日在北京主办的“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邀请参会者中有金砖四国的官员和学者,也囊括了基础四国的专家和代表;有发达国家的前政要,也有像格林纳达这样小岛国的官员,还包括国际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负责人、相关的专家学者等。用国经中心秘书长魏建国的话说,这是一次国际合作会议,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需要全球的参与,而会议所期望的就是让小同的声音避开像哥本哈根会议那样的争吵,以清晰而又理性的声音来对话,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和深化各国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国内来看,会议也包含有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索绿色经济发展道路,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等要义。智库平台促民问磋商机制据《瞭望》新闻周刊了解,国经中心主办的这次国际合作会议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国家能源局、科技部等部门的支持,相关的文件在逐级报批后得到国务院领导批准。在会议召开前,国家有关领导人将会见国外参会嘉宾;会议召开时,主管领导将出席会议并讲话,现任多位副部级以上官员也将参会。除了以“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为主题的主论坛外,还包括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众参与、低碳能源技术创新与技术转让、碳金融和新能源投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等六个分论坛,分论坛主持人也多为副部级官员。决策层的行动再一次显现出中国对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视。在谈到此次会议的举办时,魏建国&&&&&&&&&&&&对本刊表示,我们应当让世界知道中国在做什么,希望各国看到中国的努力,“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我们更期待着国际社会能够早日达成共识并转化成切切实实的行动。相互之间的指责和争吵是没有用的,无益于共识的达成。”现在,会议尚未召开,不过各方已经表达了埘会议的期待以及对此举的评价。现为日本国会参议院议员,前日本外务大臣、环境大臣川口顺子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驻日记者专访中表示,中国和日本是“环境共同体”“中国和日本必须充分认识到我们拥有的环境是一体的,,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合作。”英国前副首相普雷斯科特表示,“很高兴中国在这个极其重要的时刻决定主办这一备受瞩目的论坛”,气候变化是全球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需要全球共识来应对,“只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取得和谐的共识,才能达成重要的协议。这样的论坛对于推进国际辩论和提升对此类问题的关注将起到关键作用”。“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把与气候变化作战放在了政策的最前线,并且已成为绿色经济的拥护者之一。”丹麦首相办公室副国务秘书、气候变化特别顾问利德高认为,“我们应尽早开始实施快速融资,我希望可以在墨西哥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6次会议(COP16)之前取得成效。同时,我们应按照约定,在联合国框架下按‘两轨’谈判寻求对话与协商。”巴西气候变化谈判特别大使塞拉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和巴西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拥有相似立场,两国应该推动在这个领域的合作,坚持发达国家对全球气候变暖应当负担历史责任的立场;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在保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时,也要顾及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小岛国联盟主席、格林纳达环境部长丘奇在接受本刊驻巴拿马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相信此次会议表明了东道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愿望……只有我们寻找并发现一个能为各方接受的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将在技术交换、减排和负责任的全球管理等领域找到——才能解决这一全球性的问题。”国际胸怀的中国实践此次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合作会议,相关各方的立场与诉求能否找到共同交汇点,一样为世界所期待;能否取得成果的又一关键要素,是各方能否摒弃在前两次会议上坚持的已见,以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来看待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的议题。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容不得过长时问的讨价还价,现在就必须行动,不作为的明天代价将会大火超出今天行动的代价。从另一方面说,应对气候变化,走低碳之路的探索。将告诉人们未来增长模式的答案。多年来,讨论气候变化的核心是代价,但鲜有看到转型为低碳社会可挖掘的潜在的经济利益。接受本刊采访的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李俊峰强调,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谈判需要新的思维。国际社会有两个重要的规制来约束谈判事件:第一,联合国宪章规定: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第二,WTO规定:市场经济是世界上唯一合法的经济体制。谈判之前,各个国家都有各自的目标,但必须经过谈判协商,达成共识,不存在一方独霸的话语权。李俊峰指出,“我们在提倡打造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时,要用一种国际的语言、国际的思维。国际交往巾,必须先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历以,在他看来,国际交往、国际谈判中,应当少提“中国影响”“中国方案”、、“中困价格”这一类的字眼,尽量“去中国化”,国际语言的运用要注重“平等”“相互尊重”“协调”、、、协协商一致”的原则,任伺问题都要通过谈判来解决。“我们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也考虑全世界的口可持续发展,最终促进共同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大国风范。”李俊峰认为,这次由中国智库举办的“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就是一次用国际思维讨论国际议题的新实践。谋划中国新能源发展路径&&&&&&&&&&&&根据国家的安排,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在“十一五”期问会达到一个相对高的比例。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制订的目标是,到2010年新能源消费在能源消费中占比10%;到2020年达到15%。李俊峰认为,H前看来要实现这些目标比较困难,“2009年是经济恢复调整的…年,在‘保八’的条件下,包括能源行业在内各行业都在开足马力加快发展,煤炭的消耗就增加了2.5亿吨。在这种条件下,要增加新能源的比例,不仪是绝对量的增长,还有相对量的增长,这个目标要实现是很困难的。”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中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能源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何建坤也表示,我国可再生能源、核能发展迅速,比重持续增加,但相当长时间内仍不能满足新增能源需求,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量仍会继续增长。从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近60%,占一次能源比重由7%卜升到8.9%,可再生能源年均增长速度和增长量均为呲界第一,但同期煤炭消费量仍增长了26%。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经济仍会以较快速度增长,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费量仍会持续有所上升。何建坤指出,实现我国2020年单位GDP的C02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问需比“十一五”期间付出更大的努力。不仅今后节能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而且随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实现相同的能源强度下降目标所需要的节能绝对量也要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量也要增加。据何建坤测算,“十一五”期问节能减排的附加投入约为1.5万亿元,“十二五”期问要增大到1.9万亿~3.4万亿元,且其中依靠项目本身收益不能收回投资的资金投入也要由“十一五”期间的20%上升到“十二五”期间的40%。“有人说,中国在新能源方面只要有条件就能做得更好。其实,我们已经尽了很火努力了,即使有条件也会很艰难。”在李俊峰看来,要实现“一二五”期间规划的I2%的目标有相当大的困难。“但是又不得不尽力争取,如果一卜-五’期问完不成这一目标,那要完成到2020年达到15%的目标,剩下的时问里任务就更加艰巨了。”而这些课题的破解路径,也已经成为此次会议讨沦的焦点议题。&&&&&&&&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接受本刊专访——环保与发展路径上的中国步调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接受本刊专访——环保与发展路径上的中国步调——/《瞭望瞭望》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仁贵“中国同西方发达国家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目标任务和解决问题不同,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环保老路,已被历史所诟病”,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日前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指出,中国一直强调要推陈出新,独辟蹊径,探索走环境与经济融合的环保新道路。“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们一直朝着这个目标摸索前行,不动摇不懈怠,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环保绝不能有-丝-毫“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念头《瞭望》:从以前的环保总局升格为现在的环境保护部,进一步凸显出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近年来环境保护部有哪些作为?周生贤: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组建环境保护部,强化了统筹协凋、宏观调控、监督执法和公共服务等职能,为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组织保障。环保工作的开展既需要着眼于现实,义要立足长远。通过全国环保系统的共同努力,我国在完善环保政策法规,加大环保执法监督力度,加强环境保护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环境监测的转型,严把项目环评关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从具体工作成效来看,一是污染减排取得明显成效,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好转。&&&&&&&&&&&&年,化学需氧节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9.66%和13.14%。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最减排目标可以如期实现。减排工程建设和淘汰落后产能也取得新进展。二是深入落实“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新突破。淮河、海河、辽河、巢湖、滇池、松花江、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黄河中上游八个流域完成污染治理投资714.9亿元,建成项目1270个,在建项目785个。三是扎实开展环境执法与应急管理工作,着力解决重金属污染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集中力量开展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2009年,环境保护部联合国务院八部门开展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检查,共检查企业9123家,查处环境违法企业2183家,取缔关闭231家,停产整治641家。四是“以奖促治”推动农村环保上作广泛开展,自然生态保护工作继续加强。2009年中央财政投入农村环保专项资金10亿元,支持1460多个村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示范,900多万群众直接受益,带动各地农村环保投资近15亿元。五是三大工程成果丰硕,“十二五”环保规划前期T作进展顺利。污染源普查、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水专项是环境保护三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三年来,中央财政投入污染源普查经费8.62亿元,地方财政安排资金31.16亿元。全国共组织动员57万多人,调查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4大类普查对象592万多个。六是政策法制和基础能力建设深入推进,环保事业长远发展的支撑更加牢靠。截至去年11月底,中央环保投入343亿元,其中环境保护部直接参与安排的中央环保专项、农村环保专项、污染减排专项、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等能力建设和环境治理投入共计49.31亿元。七是核与辐射安伞监管体系建没取得重人突破,监督管理更加严格。去年共审查通过各类核与辐射安全国家标准、导则和技术文件25件,200余项核与辐射安全法规标准进行清理。对纳入《国家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的9个核与辐射安伞监管项目,有6个已完成或正在实施。《瞭望》:在环境保护方面,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是什么?周生贤:我国环境问题具有“共同但又独特”的特性。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30余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出现,呈现结构性、压缩性、复合性、区域性和全球性五大基本特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越来越显现出来,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压力继续加大。一是环境污染仍然较重。虽然局部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环境污染的趋势总体上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二是污染减排压力有增无减。随着经济回升势头更加强劲,产能释放更加明显,污染物产生量会有增加,甚至一些已淘汰落后产能、设备和企业可能死灰复燃。三是潜在的环境问题不断显现。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开始暴露,大城市和城市群灰霾天气等新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突发环境事件处于高发期,一些重特大环境事件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四是环保基础能力建设相对滞后。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建设和运行有待继续加强,环境监管等能力建设不能很好地满足环保任务的需要。五是干部队伍执行力亟须进一步提高。一些干部作风飘浮,敷衍应付,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和狠抓落实本领。摸索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路子,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呼唤。去年以来,我部接报了陕西凤翔、湖南武冈、云南东川等12起重金属、类金属污染事件。这些事件致使4035人血铅超标、182人镉超标,引发32起群体性事件,全社会高度关注。近期,中石油位于陕西省华阴市的·处成品油输油管道发生大量柴油泄漏流人渭河和黄河事故,中石油兰州石化石油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广东清远、江苏大丰发生铅污染事件。如果处置不当,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环境执法与应急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针对此,未来我们将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紧扣重金属污染等热点问题,进行全面排查、集中整治,全力遏制环境事件高发势头;加大典型案件挂牌督办、责任追究和后督察力度,确保环境违法行为整改到位;充分发挥督查中心在区域环境监察执法中的作用,形成完整有序的国家监察体系;全面启动环境执法稽查试点工作;健全跨省界环境执法及污染纠纷协调处理机制;积极推进企业监督员制度。我们绝不能有一丝一毫“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念头,一定要坚持到底,在充分消化今年新增排放量的基础卜持续推进减排工作,全面完成减排任务。我们强调,各地要切实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对完不成任务的地区,严格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实行“区域限批”。各省(区、市)要将“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完成情况向国务院作出书面报告。今年的目标是:二氧化硫排放量力争比2009年再削减40万吨,化学需氧量减排在完成“十一五”目标的基础上,力争再削减20万吨以卜。把环保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瞭望》:外界质疑,2009年,为了保经济增长,部分地方出现了“两高一资”的项目,一些项目的审批门槛也降低了,是否真的存在这种情况?周生贤:2009年,我们加大了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力度,组织开展了2008年度和2009年上半年各省(区、市)和五大电力集团公司减排核查,经国务院批准向社会发布核查结果。对两次核查中发现存在突出问题的河北沧州等8城市和天津陈塘热电厂等5家企业公开通报,责令限期整改;对2009年上半年减排进度较慢的8省(区)发出减排预警,约谈当地政府领导,进行督查指导。严格的考核问责引起强烈反响。各地纷纷创新招数,河北出台《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河南出台《水污染防治条例》;贵州出台《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攻坚工作行政问责办法》,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严重落后的市(州、县)政府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广西对未按计划完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47位市(县)政府主要领导向全区发出通报;山东等省对未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的市(县)主管领导给予行政记过或撤职处分;安徽、福建、江西、黑龙江等省对减排进展较慢的市(县)实行区域限批。与此同时,我们严把项目环评关。出台建设项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内部审查程序规定》,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审批权限,规范和简化审批程序。对符合中央政策和环保准人要求的建设项目加快审批,去年,我部批复建设项目环评文件400个,总投资达2.7万亿元。对简单低水平重复建设、“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项目设置“防火墙”,对总投资1904.8亿元的49个项目环评文件作出退回报告书、不予批复或暂缓审批的决定。对环评违法违规问题突出的金沙江巾游水电开发、华能集团、华电集团以及山东省钢铁行业作出暂停建设项月环评审批的决定。有序推进规划环评。出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发布并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组织开展辽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江苏沿海地区及广东横琴重点开发区域规划环评。推动上海等30个重点城市开展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环评,国家112个煤炭矿区中的66个已开展或正在开展规划环评,沿海25个主要港口中的10个已完成规划环评。涉及15个省(区、市)的环渤海、海峡西岸、北部湾、成渝和黄河巾上游能源化工区等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评工作全而启动。完善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机制,将区域规划环评作为受理审批区域内高耗能高污染项同环评文件的前提。开展高污染行业执法检查活动。对2008年7月以来开工建没或投运的项目、造纸行业进行专项执法检查,查处未批先建项目1824个,没有落实环保“三同时”项目3167个,依法责令停止建设或停上生产,限期落实整改措施。这一系列举措为经济的义好又快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瞭望》:如何做到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有机统一?&&&&&&&&&&&&周生贤:在环境保护参与宏观调控、为保增长调结构发挥重要作用中,我们按照中央要求,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环保事业的机遇,着力抓好三件事:一是全力为保增长大局服好务,二是高度重视巩固环保成果防止污染反弹,三是从严控制“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要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上发挥更加主动有效的作用。为此,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认真落实规划环评条例。会同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专项规划环评指导意见,以及关键领域、重点行业规划环评规范性文件。重点抓好“两高一资”行业、重点流域区域开发规划环评。继续推进环渤海、海峡西岸、北部湾、成渝和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等五大区域战略环评;深化建设项目环评。坚持“疏…‘堵”结合,实行分类审批,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疏”就是对符合中央政策和环保准入要求,有利于保民生、促转型的项目,加快环评审批进度;对已开展规划环评的项目,适当简化环评程序。“堵”就是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对高耗能、高排放及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从严把关,坚决管住新上项目;对未批先建的项目进行严肃查处,并公开曝光;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多晶硅、煤化工等产能过剩、重复建设行业以及流域开发、开发区建设,凡未依法开展规划环评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一律不予受理;强化环保验收管理。针对重点行业、敏感区域和敏感问题,集中力量抓好重点项目验收的环境监管。积极推进施工期环境监理,建立健全环保验收全过程管理制度,进一步理顺验收管理程序,从今年开始,将用2~3年时间抓好“三同时”验收工作;着力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以政府投资和国有资金支持的项目为重点,全面排查2008年以来规模以上投资项目环保要求落实情况及环保资金使用情况。分期分批清查~卜五”以来审批的所有建设项目,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审批的产能过剩行业建设项目环评执行情况,集中整改突出问题;健全环境标准体系。加快推进环境标准管理体系建设,着重提高标准体系的协调性、完整性和适用性,努力构建新时期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污染源监控标准体系和清洁生产标准体系,引领技术升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瞭望》:下一步,环境保护部工作的重心和方向在哪些方面?在“十二五”期间会有哪些大的安排?周生贤:从时代要求看,必须坚持环境与经济相融合,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一部环境保护的历史就是一部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的历史。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发展道路问题,离开经济发展谈环境保护必然是“缘木求鱼”,离开环境保护谈经济发展势必是“无源之水”。我们要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参与宏观调控的先导作用和倒逼机制,紧紧围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质量、增强发展后劲,大力促进经济转型。从核心任务看,必须坚持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即战略性、方向性、历史性的转变。现实情况下,仍有大量艰巨工作任务需要尽快完成。从价值取向看,必须坚持环保为民的根本宗旨,切实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国以民为上,民以生为先”。环境保护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群众健康和福祉。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惠民、环保为民,切实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这是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实现途径看,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以水为鉴,可正发展观。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是综合运用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指导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体&&&&&&&&&&&&现,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目标是恢复生机、提升活力,前提是遵循规律、道法自然,方法是系统管理、综合治理,关键是控源截污、转型发展。这就要求给予江河湖泊以人文关怀,以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能力为依据,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综合运用工程、技术和生态的方法,注意采取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既扬汤止沸,又釜底抽薪,解决长期积累的水环境问题。同时,着手谋划让湿地、草原、森林等重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从动力源泉看,必须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尽早形成全社会保护环境的强大合力。体制机制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和有效性。探索环保新道路,既要抓紧解决影响环保事业发展的突出现实问题,又要锲而不合地解决深层次矛盾,创新体制、机制和制度,充分发挥地区、部门、单位、企业、家庭和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成全社会保护环境的强大合力。我们正抓紧编制污染防治、总量控制及能力建设、自然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争取把一些主要指标和重点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形成完善的“十二五”环保规划体系。积极协调,全力推进《青藏高原环境保护综合规划》获得国家审批。尽快制订环境功能区划前期研究试点方案,探索“分区管理、分类指&&&&导”的环境管理新思路。&&&&&&&&惠普基金会捐款惠普基金会捐款40万美元用于中国地震救灾日惠普公司宣布,公司旗下的惠普基金会通过世界宣明会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美国基金会捐款25万美元,用于中国青海省玉树地震救灾。此外,惠普基金会还会额外提供最多15万美元作为惠普员工的配捐款项,使得该基金会总捐款额达40万美元。惠普基金会所捐资金将用于玉树地震短期赈灾和长期家园重建。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总裁符标榜表示,惠普对每个受灾群众和家庭表示深切关怀,也非常愿意通过世界宣明会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美国基金会等组织来救助玉树地震的受灾群众,使他们的生活早日恢复正常。早在1957年,惠普公司就把企业社会责任上升到公司战略的高度。惠普进入中国20余年来,一直履行对社会所承担的义务,以优秀企业公民作为立身中国之本,致力于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作贡献。在中国,惠普在社会捐助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2.6亿元人民币,惠普公司的捐助涉及社会的各个角落。非典期间,中国惠普向中国疾病预控中心无偿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与社会各界携手并肩共度难关。中国惠普还多次捐款救助中国洪涝灾区、中国南方雪灾灾区、广东台风灾区,参与淮河治理、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环境的数字中国计划以及珍吉道尔研究会“保护大熊猫计划”等诸多公益活动。&&&&&&&&绿色发展的历史关节文/《嘹望》新闻周刊记者王仁贵/《嘹望》嘹望在未来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中国将面临哪些环境难题?哪些是当前已付诸实践或未来将重点考量的有效探索?如何破解绿色发展道路上的困境?近日,《嘹望》新闻周刊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主任唐丁丁。唐丁丁表示,我国污染减排取得明显成效,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好转。据初步测算,2009&&&&&&&&&&&&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继续保持双下降态势,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美国通过其全球卫星观测系统对中国减排情况进行观测和分析后认为,2007年下半年,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确出现拐点,随后二氧化硫浓度呈现较大幅度下降。“这是美国自己监测的结果,表明国际社会认可中国政府所作出的贡献和努力”,唐丁丁说。环境压力在持续加大唐丁丁评析道,中国在努力促进经济转型,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但也确实面临着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上的一系列困难。首先,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居高难下。未来20年是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关键阶段,第二产业增长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传统意义上的污染型行业依然存在增长的空问。尽管工业各行业随着科技进步、技术改造、加强管理,单位产值(或产品产量)污染排放强度将降低,但由于经济总规模增长,污染物排放总量还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工业发展规模的扩大,还将导致对矿藏、耕地、能源和原材料等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进而使自然资源开发强度随之加大。”其次,结构性污染和粗放型增长方式使环境资源压力持续增加。由于结构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因此传统污染型工业快速发展的势头短期内还不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府部门上下级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