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上学是学的口腔医学专业大学排名专业,但是,丢了很长时间做别的工作,几年了,现在想捡起来不知道难不难?

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学习材料_甜梦文库
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学习材料
健康卫士 ――潍坊市医疗卫生系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 大讨论学习材料(二)潍坊市卫生局编 前言近年来,全国卫生系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广 泛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为了推动全市 卫生系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扎实开展,更好地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 用精神的力量感染和激励更多的人,在全行业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 气,我们将部分先进人物的事迹选编成册。这本册子中的主人公,有 10 位是全国评选出的 “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 ,有“首都十大健康卫士” ,有来自一线的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 员,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体现了新时期医疗卫生核心价值观,事迹感 人,催人奋进,值得学习。先进是旗帜,指引我们前进方向;先进是号角,激励我们不断追 求;先进是镜子,映照出我们的差距。希望全市卫生系统干部职工向先进学习,向先进学精 神、学品质,让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视人如己、精益求精、严于律己成为全市卫生系统干 部职工的高尚追求和自觉行动。 编者 2012 年 4 月 5 日 目录 1 ?病人感受总是心中的“最重” ――记湖南省肿瘤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汤新辉 1 2 ?替天下儿女尽一份孝心 ――记陕西省铜川市金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老年康复护理部主任杨瑞辉 6 3 ?高原牧民的健康守护者 ――记青海省尖扎县疾病预防控制保健中心 主任马克勤 11 4 ?“德吉喇姆”的心愿 ――记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雷方 16 5 ?与患者并肩作战 ――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 主治医师周晨燕 21 6 ?疾控战线排头兵 ――记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马玉杰 26 7 ?“两次首报”背后的故事 ――记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刘晓林 30 8 ?患者心目中的好护士 ――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 护士潘满芝 36 9 ?让丈夫背着出诊 18 年 ――记重庆市北碚区西河村乡村医生周月华 41 10 ?大山里又有了追梦人 ――记广东省开平市玲珑医院副院长董淑猛 46 11 ?“因为我们是护士,才会被别人需要” ――记海军总医院护理部总护士长王文珍 51 12 ?做让群众满意的好医生 ――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演绎精彩从医路 56 13 ?任何时候也不要怠慢我的病人” ――记肝胆外科大师吴孟超 67 14 ?王老师是我们人生的一面“镜子”76 15 ?对患者,他这样表达爱 ――记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 85 16 ?马王与:为病人做一辈子的功课 90 17 ?李康华:视责任如生命的“湘雅牛”96 18 ?一定要对得起病人的信任 ――追记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医生刘琼芳 101 19 ?麻风“孤岛”的守望者 ――记“马海德奖”获得者徐根保 107 20 ?那一件难舍的白大衣 ――追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马庆军 111 21 ?打造惠民医院的领跑者 ――记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河北省 邯郸市第一医院院长王奎书 117 22 ?行走在骨科前沿的大医 ――记山东省卫生系统“两好一满意”服务明星、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骨科主任张明 124 23 ?普救含灵之苦的“活菩萨” ――记山东省卫生系统“两好一满意”质量明星、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妇产科主任荣风年 131 24 ?八十春秋映忠魂 ――追记著名医学专家、海军总医院优秀 共产党员冯理达(上)139 25 ?八十春秋映忠魂 ――追记著名医学专家、海军总医院优秀 共产党员冯理达(下)143 26 ?雪莲只生高寒处 ――记白求恩奖章获得者梅莲 147 病人感受总是心中的“最重” ――记湖南省肿瘤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汤新辉 □本报记者颜秋雨通讯员倪丹彭萍□整洁的裙装,精致的短发,灿烂的笑容。1 月 11 日, 记者前往湖南省肿瘤医院采访汤新辉时, 款款而来的她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优雅的江南 女子。同事们说,她永远都是那样精精致致。 “我穿得阳光一点,病人就能感到温暖一点。 ” 病人的感受,总是汤新辉心中的“最重”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肿瘤病人是极特殊的群体, 护理需要付出更多爱心。 ”1983 年,汤新辉从湘潭卫校毕业,因为成绩优异被分到湖南省肿 瘤医院。她选择了全院最累最脏的内一科,不论寒冬酷暑,她每天 6 时半就到病房,给自理 能力差的病人倒水、洗脸、喂饭。在简陋的洗衣池旁,一个女孩吃力地洗着衣服,这是内科 护士长李旭英至今还记得的场景。 “那些无陪护病人的衣服都被汤新辉包了。她做这些时, 好像是在做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汤新辉常跟同事们说: “病人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病人 的快乐就是我们的快乐。 ”每一位病人的病情、家庭和思想,她都要摸得清清楚楚,有的放 矢地提供护理。一位舌癌术后病人不肯插胃管,病人的爱人急哭了。汤新辉轻声劝慰: “你 孩子评上三好学生,还等你回家庆祝呢。你爱人省下钱给你买牛奶,自己却天天馒头就咸 菜??”被打动的病人接受了插胃管治疗。没想到刚插好胃管,病人突然出现躁动,脸色发 绀,汤新辉意识到是痰液堵塞了气道。当时的老病房没有中心吸引装置,她立即用手撑开病 人的嘴巴,一口口把痰液吸出来。病人转危为安,在场者无不动容。罹患肝癌的宋奶奶是位 五保户,汤新辉对她格外关注。 有一次,老人 3 天没解大便,开塞露都不起作用,痛苦不堪。 已是护士长的汤新辉戴上手套, 一点点给老人抠出大便??她每天给老人做口腔护理, 还从 家里炖了鸡汤喂给老人吃。老人经济困难,当时月工资只有 500 多元的汤新辉带头捐出了 400 元。大妈、阿姨、大哥、爹爹??汤新辉从来不喊病人的名字, “这样称呼,病人就会 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轻松。 ”汤新辉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医院志愿者。只要有空,她就会和同 事们一起去病人家里做义工, 将爱延伸到医院之外。 今年元旦期间, 汤新辉带领几名志愿者, 捎上茶油、奶粉、麦片等礼物,去探望贫困的肿瘤病人。75 岁的李奶奶住在岳麓山脚下破 旧的平房内,家里靠老伴卖菜度日,生活十分拮据。汤新辉每次看她,都给她送药、送钱、 送东西,还时常接她去医院检查。 “妹子,多亏了你们,不然我的骨头早就打得鼓响了。 ”老 人拉着汤新辉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汤新辉对老人说: “您有事就来找我。我们都是您的亲女 儿! ”同事们说,28 年来,汤新辉和病人之间的感人故事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在细节中书写 精彩人生 “长得一个模样” 的输液管如何识别?怎样观察胸腔引流标识?汤新辉和姐妹们设 计了精致的不干胶标识,并用各种颜色区分开来,小小改进,犹如给护理安全加了一道“保 险栓” 。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汤新辉总是鼓励她的护理团队大胆探索。汤新辉指导并 参与的 “医用标识固定夹” 获得国家级专利, 病人服改良、 弹力胸带改良等在全院推广使用, 解决了许多临床问题。 “在工作当中尽可能换位思考,在细节当中提升服务质量,你会发现, 处处留心皆学问。 ”汤新辉说。一次,她到病房巡视时,护士向她反映,为防止做了大手术 的病人腹股沟出血, 一般采用沙袋压迫, 但病人翻身时很容易造成沙袋移位。 而就在不久前, 汤新辉的父亲在外院做腹股沟斜疝手术后, 也因翻身时沙袋移位导致身上出现了一个鸡蛋大 的血肿,这让她对病人的痛苦有了更深的理解。汤新辉想了好几个晚上,琢磨出在短裤内放 置沙袋的办法, “多功能医用压迫短裤”应运而生,并成功申报国家专利,病人反映极佳。 “我更喜欢叫她汤老师,因为在我心里,老师是一个神圣的名词。 ”邓莉是新分来的护士, 之前她在医院实习。汤新辉几次和她谈心,告诉她怎样为病人考虑,怎样走进病人心里。邓 莉没有忘记,实习时刚开始穿刺怎么也无法完成,汤新辉二话不说捋起衣袖: “来,在这里 试试。 ” “后来我才知道, 汤主任经常让我们这些穿刺 ‘困难户’ 在她手上练习。 她总是说 ‘只 要你们别把多余的针眼扎到病人身上, 我就满足了’” 。 汤新辉和记者说起年轻护士时满是怜 爱: “这些‘80 后’‘90 后’ 、 ,都是爹妈的掌上明珠。你如果不让她们感受到关爱,她们怎 么可能去关爱病人?” “他们都是我的精神支柱” “老公,你最喜欢做什么事啊?” “我最喜 欢开电梯。“那我们就去学开电梯吧! ” ”这样一段普通的对话,汤新辉至今刻骨铭心。那次, 极少离开岗位的她特意请了两天假, 陪丈夫去找培训学校报了名。 重新走上岗位的丈夫经常 念叨: “我好喜欢现在的工作, 多亏新辉呢! 这让汤新辉颇为欣慰。 ” 汤新辉有个特殊的家庭, 丈夫患精神障碍 20 多年,公婆和父亲年事已高、疾病缠身,小姑也曾一度因生活受挫情绪 抑郁。汤新辉成了一大家子的主心骨。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乐观豁达的她没有一句 怨言,总是微笑着出现在病人和同事面前。那段“人生低谷”时,汤新辉拖着疲惫的身子回 家,却时常遭遇丈夫一股“无名火” ,心力交瘁时她偷偷哭了好多回,甚至也想过放弃。汤 新辉很快战胜了自己,对丈夫 20 多年不离不弃,端茶喂药、洗澡擦身,早晨出门、晚上回 家,第一句话就是问丈夫的身体和心情,提醒他按时吃药,鼓励他树立好生活的信心, “不 管别人怎么看你,你在我们家是不可缺少的。 ”在医院,汤新辉是出了名的“出门最早、回 家最晚、加班最多” 。因为工作忙,她几乎都在晚上 8 点以后才能回家。知道她的家庭情况 后,同事们都替她担心,这样的重担她能扛得住吗?汤新辉却总是笑着说: “家人对我的工 作都很支持,他们都是我的精神支柱。 ” (摘自健康报 2012 ? 1 ? 16) 替天下儿女尽一份孝心 ――记陕西省铜川市金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老年康复护理部主任杨瑞辉 □本报记者刘志勇□“马上就要过春节了,长假期间老人的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第一,绝 对不能出现老人走失的情况,特别是有精神障碍的老人;第二,千万不要让老人在房间里用 ‘热得快’自己烧水,万一有个闪失,不是火灾,就是烫伤??”1 月 16 日 8 时,陕西省 铜川市金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康复护理部的晨会上,略显瘦弱的 53 岁主任杨瑞辉在布 置工作。 “闺女你是个好人”金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口还挂着另一块牌子――铜川市职 业病防治医院, 这里的建筑都是几十年前的老房子, 但老年康复护理部所在的二楼装饰得干 净整洁, 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安详地坐在宽敞的大厅里看电视, 老人居住的房间里都暖融 融的,每个房间的名字都以“福”字打头。住在“福欢居”的段奶奶正准备跟儿子回趟家。 替她整理衣物的杨瑞辉,此时全没有了晨会上的严厉劲,言谈举止中充满了温柔。她双手捧 着段奶奶的脸说: “段妈妈最听话了,让我给您梳梳头。走路要带上拐棍儿,不要昂着头, 那样容易摔跟头??”杨瑞辉边说边为老人梳头发、系扣子。走出房间,杨瑞辉告诉记者, 段奶奶因白内障双目失明,还患有精神分裂症,有时一生气就会打骂护士。 “这是我最放心 不下的老人之一。 ”去年 4 月,老年康复护理部装修时有很大的油漆味,这让段奶奶在夜里 很难入睡,一连十几天杨瑞辉下班就带段奶奶回家住,第二天上班再带着她回来。另外一间 居室里,94 岁的泮爷爷侧身躺在床上听收音机。杨瑞辉推门进来,俯下身子用一根手指轻 轻点着泮爷爷的鼻尖,笑着说: “为嘴伤身把人丢,偷偷跑出去吃羊肉泡馍,回来拉得满床 都是,害我费老大劲洗床单。今天感觉怎么样?”泮爷爷害羞得像个孩子一样,一下搂住杨 辉瑞的脖子说: “我已经没事了,闺女你是个好人,就不要再说我了。 ”从一家企业医院的下 岗护士白手起家,十几年间,杨瑞辉一直用心做着老年护理工作,用心关爱着她护理的每一 位老人。杨瑞辉已去世的父亲曾患脑溢血瘫痪在床, “在照顾父亲的过程中,我更深刻地体 会到了老年人的艰辛和痛苦。我要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生活不便的老人,替天下的儿女尽 一份孝心,让这里的老人都能幸福地安享晚年。在这里,我就是老人的女儿。“她太累了” ” 坐在 87 岁的徐燕茹老人的床边, 杨瑞辉一手捂着胃, 一手捏着眉头, 脸色有些憔悴。 “孩子, 又胃疼了吧,赶紧回去休息会儿吧。 ”徐燕茹老人心疼地说。2006 年 11 月,杨瑞辉一连好 几天吃不下饭,作为一个有着多年临床经验的老护士,她知道自己的病情很严重,但“实在 是抽不出时间去医院检查,随便买点胃药吃上就算了” 。随着病情一天天加重,在家人和同 事的再三催促下,杨瑞辉到医院做了检查, “做完检查就直接住进了 ICU,胃大弯严重糜烂、 电解质紊乱、重度贫血”“她太累了。 。 ”徐燕茹老人叹了口气说, “弄这摊子事不容易呀,她 的身体也不好,整天饥一顿饱一顿的,有时甚至一天都吃不上饭,我看着都着急。她要是累 倒了,我们这些老人可怎么办?”徐燕茹说,只要杨瑞辉出去开会不在家,护理部的老人就 开始数着日子盼望她回来,她就像一个精神支撑, “ 一回来老人的精神好像一下就好了很多。 ” 隔壁床的杨玉兰老人因为激动,声音有些颤抖: “这里的老人无论谁病了,杨瑞辉都跑前跑 后地忙活。牛奶奶有糖尿病,上一次吐得不成样子,杨瑞辉愣是把她抱到车上送去了医院。 杨瑞辉也经常跟我说: ‘姨,我太累了。 ’我说谁让你把旗杆立那么高,你给别人做榜样的, 你能不累?”杨瑞辉的丈夫王作增是一名中学教师。提到马上就要来到的“年关” ,王作增 说,前些年康复护理部没有浴室,一到逢年过节老杨就会把这些老人带到家里来洗澡,又是 帮着搓背又是帮着洗头,就连指甲也是一个一个地帮着剪。有一次,王作增在过年前几天发 现自己的一件外套不见了, 当他来到康复护理部时, 发现一位姓耿的孤寡老人正穿着那件外 套开心地笑。‘过年了,也让耿伯高兴高兴吧。 “ ’听着老杨这么说,我也只能笑笑就走了。 ” 王作增说。 “社会应该给老年人更多的关爱” 在康复护理部门外的走廊里, 墙上贴着一张 “功 德榜” ,记载着卫生系统和社会各界对这里的老年人护理工作的支持和帮助。杨瑞辉说: “社 会应该给老年人更多的关爱, 鼓励多开办一些像样的老年护理中心, 不要让老年人像是风中 飘摇的孤草一样。“这康复护理部我是越办越害怕。 ” ”谈起工作上的顾虑和担忧,杨瑞辉语 气有些沉重。 “现在的商业保险公司对于 60 岁以上的老人,很难办理意外伤害险。可是这些 老人要是摔一下,就可能会骨折,骨折又会带来很多并发症。这是很头疼的事情。 ”从老年 康复护理部成立至今, 虽然没有因为老人摔伤打过一起官司, 但杨瑞辉仍感觉压力很大。 “老 年人护理是一个脏活、累活,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独生子女,怎么才能让这些‘80 后’‘90 、 后’适应这种工作的性质和节奏?”如何更快地为老年康复护理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也是杨 瑞辉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康复护理部去年新招聘了 3 位大学生护士, 她们不止一次看见杨瑞 辉跪在地上清理污渍,为老人料理大小便。 “她对待这里的老人真的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 这没法让我们不感动。 ”一位年轻护士说。如今,杨瑞辉的言传身教已经让这些年轻人可以 在工作中独当一面。 (摘自健康报 2012 ? 2 ? 2) 高原牧民的健康守护者 ――记青海省尖扎县疾病预防控制 保健中心主任马克勤 □本报记者张昊通讯员姚晓群刘燎原□尖扎县位于青海省西南部, 青藏高原起伏的山川与沟 壑将全县 1714 平方公里的土地分割得支离破碎,5 万人口中有 4 万多人是少数民族,其中 藏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 67%。 “牧业是全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在高原牧区,牦牛、山 羊几乎是藏族同胞的唯一经济来源。 牧区的交通不便和地广人稀给当地疾控工作带来诸多不 便。 ”干疾控工作已有 30 个年头的尖扎县疾病预防控制保健中心主任马克勤说。老马的“综 合性下乡”1 月 6 日 9 时,马克勤带着两名助手,坐着那辆叮咣乱响的破车赶往海拔 3200 米 的尖扎滩乡,督查结核病防治情况。通往目的地的路蜿蜒盘旋,大部分时间车都行驶在陡峭 的岩壁与悬崖之间,偶尔还会遇到牦牛群堵住去路,不足 40 公里的山路,颠簸了 2 个小时 才抵达目的地。 “水泥路是去年修好的,今天天气还算好,往常要是遇到雪天,路会更难走 也更危险。没有路之前,马主任还骑过马下乡。 ”一位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说。蓝天黄草之 间的尖扎滩乡其实更像个小村子: 满眼望不到一座两层以上的楼房, 偶尔两三个打闹着的藏 族孩童使街道显得更加冷清??“这个乡只有 5000 多人,住得又非常分散,看病很难,防 病就显得尤其重要。 ”马克勤说。车一开进乡卫生院,马克勤便招呼着卸下车上的疫苗,随 后又仔细向院长交代接种注意事项。这时,刚好有一对年轻的藏族夫妇带着孩子来打疫苗, 老马又操起藏语向他们介绍接种疫苗的好处。 “从前,接种都需要我们上门找,有时还要当 地活佛帮忙才能说服家长给孩子打疫苗。经过我们 20 多年的宣传和家长眼见的接种成效, 现在绝大部分藏族年轻人都会主动带孩子来打疫苗了。 ”身为回民的马克勤也在多年的宣教 中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藏语。从卫生院出来,马克勤并未直奔此行结防督查的“主题” ,而是 又接上乡村医生绕道先去看了两户人家的孩子。 “这两个娃娃打疫苗的情况我们一直在随访 的,来了就顺便去看看,也看看给乡村医生做的接种培训效果如何。下一次乡不容易,人力 和经费的成本摆在那,要把能办的事情都办了。 ”车又开了一段路,马克勤才穿过牛粪院墙 来到身患淋巴结核的拉龙吉家。询问病情,查看 X 线片,了解服药情况??面色黝黑如当 地人一般的马克勤,很快和拉龙吉家中的老老少少有说有笑起来。临走,老马还给他们留下 了 100 元钱。出门后他才告诉记者,过去十多年这家人给驻点的鼠防队员很多帮助,今年他 们刚盖了几间新房,也没来祝贺,所以自己就留了 100 元钱作为贺礼。回城的路上,老马不 时地指点某处有个多大的男娃, 某处又有谁家的女娃接种疫苗遇到情况。 车回到县城已近下 午 2 时 30 分,老马这才感觉自己有些饥肠辘辘。老马的“滔滔不绝”在生活中寡言腼腆的 老马只有谈到工作时才会滔滔不绝。 “1982 年, 我从省卫校毕业后, 放弃了留在城市的机会, 回到尖扎县。当时这里的防疫工作刚刚起步,麻疹、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等传染病夺走了 不少幼小的生命,看着痛心啊,所以一回来我先选择从免疫规划工作干起。 ”马克勤回忆说。 在民族地区,有的群众受传统思想影响,缺乏基本预防保健知识,对计免工作并不热情甚至 抵触。老马就挨个村去宣传,要么步行要么骑马,道远的一个来回就要三四天,就这样他几 乎走遍了尖扎县的每一个村社。 “那时条件差,为防被牧民们养的狗咬,我们人手一根棍子。 老百姓都说我们是 ‘远看像逃荒的, 近看才知是防疫站的’” 。 老马说。 通过半年的不懈努力, 老马不仅掌握了全县免疫规划的基础资料, 也为即将开始的疫苗接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 后,细心的老马发现,大多数村医只注重治病,对免疫规划知识知之甚少。于是,他编写了 部分培训资料,前往各乡镇,操着半生半熟的藏语向村医讲解免疫规划知识,为尖扎县培养 了第一批懂计免的乡村医生。在 30 年的工作中,他组织举办 18 次防疫培训班,培养了 119 名乡村医生。同藏族村医打交道多年,他已经能讲一口流利的藏语了。据调查,当地麻疹发 病率已经从上个世纪 70 年代的 1360/10 万下降到了现在的 1 ? 67/10 万。2003 年,尖扎县 疾病预防控制保健中心成立, 老马当上了副主任, 卫生应急也成了他的管辖范围。 恰在此时, 非典来袭,他制订下发各种应急预案,组织成立疫情应急处置小组,给医务人员讲授防护和 消毒知识,筹措采购防护消毒物品??老马和同事的汗水,换来的是全县的无疫情。2010 年 4 月 14 日,青海玉树发生 7 ? 1 级地震,马克勤以黄南州鼠疫防控队副队长的身份奔赴 玉树,和他带领的鼠防队在 10670 公顷的自然疫源地区域开展了长达 42 天的保护性灭獭工 作,实现了“鼠疫疫情平稳”的目标。老马的“心事”工作 30 年来,老马和他的同事相继 完成了“尖扎县综合卫生服务项目”“母亲安全项目”“初级卫生保健项目”“碘缺乏病综 、 、 、 合干预项目”“中日加强结核病控制项目”“中日加强扩大免疫规划项目”等 10 多个国家 、 、 或国际项目。尖扎县也如期实现儿童免疫规划第三个 85%的工作目标;实现消除脊髓灰质 炎、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消除碘缺乏病、基本控制麻风病和人间布鲁氏杆菌病的工作目标。 “从免疫规划到鼠防,这些年尖扎县的疾控工作开展得都还不错。 ”说到工作的成果,老马 一脸欣慰。这时,老马的同事乘机“揭发”“因为工作认真努力屡受嘉奖,老马的证书都要 : 用麻袋装了! ”然而,看着桌上摊着的一大堆“先进”“模范”证书,马克勤却有了“心事” 、 : “要是这些证书里有一本大学毕业证书就好了,哪怕大专的毕业证书也好。 ”据了解,由于 工作忙碌,每年有 150 天以上在下乡,老马总也抽不出完整的时间去进修,而只有中专文凭 的他,有时候解决工作难题时难免力不从心。马克勤说,由于尖扎县人口少、经济条件差, 愿意到这里工作的疾控专业人才很少。县级和乡村从事疾控工作的人员普遍学历不高。 “真 希望将来省里或国家能给我们提供更多学习和深造的机会,掌握更丰富、更扎实的知识,更 好地为咱牧区的老百姓服务。 ” (摘自健康报 2012 ? 1 ? 18) “德吉喇姆”的心愿 ――记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雷方 □本报记者甘贝贝□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眼科教授雷方,曾被 96 岁的藏族 阿妈嘉珠称为“德吉喇姆” ,意思是“送光明的仙女” 。这名从事眼科临床工作 20 余年、连 续 10 年 16 次参加国际和国家医疗队的女医生对记者说, “我做的都是医生该做的,只想凭 自己的努力让更多患者重见光明” 。复明的藏族老阿妈连声叫她“德吉喇姆” “最近经常有记 者问我: ‘是什么让你连续 10 年参加医疗队?’我仔细琢磨了半天,说实话,第一次参加医 疗队前,确实没想过之后会连续参加。可是当我看到边远地区的白内障患者缺医少药、没钱 做手术时,我感到,医疗队在那里要走的路还很长。再说,我也有这个条件,我的身体一直 不错。 ”雷方直率地说。1998 年 3 月,国务院残工委、国际狮子会、卫生部、中国残联共同 组织的“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复明工程启动,雷方报名参加了国家医疗队。10 年里,雷 方多次担任国家医疗队队长和总队长,国外到过斯里兰卡,国内先后 5 次到西藏自治区、3 次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足迹遍及宁夏、贵州等贫困边远地区,共为 6000 余名白内障患者 实施复明手术。每次在西藏,雷方都会大把大把地掉头发。2004 年,雷方第三次进藏实施 复明手术。当时他们走的是以艰险著称的川藏公路,往返 3000 多公里的路程,时有塌方和 泥石流发生。回忆一路上的险象,雷方记忆犹新。 “我们经过大塌方 102 公路,山上的石头 不时往下滚,我们只好走走停停,有时甚至还能看到翻到深沟的车子,就像打翻的火柴盒一 样七零八落。 ”到达西藏自治区的几个偏远医疗点,医疗队要翻越海拔 5100 米的米拉山、海 拔 4500 米的色秀拉山。医疗队员们不仅要面对高寒、缺氧、低气压,还有时而雨、时而雪 的无常气候。 “有时走 2 天也看不见一户人家,途中路过村庄或者帐篷,我们就停下来逐户筛 查。那里没有手术室,我们只能在临时‘武装’起来的手术室里工作。 ”?那段日子,雷方每 天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高原反应严重时就吸着氧做手术,下了手术台后“腿脚麻木红肿、 一按一个坑” 。在林芝地区察隅县,医疗队发现了 96 岁的藏族老阿妈嘉珠。嘉珠阿妈在印度 呆了 50 余年,在回到西藏前就因患白内障而双目失明。嘉珠阿妈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看到 子孙的模样,可是她的白内障都长成了大硬核,加上年纪太大,手术存在一定难度和风险。 为了让老阿妈重见光明,雷方决定为她手术。雷方清楚记得,拆纱布的那一刻,嘉珠阿妈生 平第一次看见孙子、重孙子长什么样,她端详着亲人的脸,笑着、哭着,还紧紧抓住眼前这 位高挑身材、脸庞白净的女医生的手,连声叫她“德吉喇姆”“有她在,我心里就踏实了” 。 采访中, 雷方接到患者的求诊电话, 抱歉地中断了采访, 换上白大褂, 急匆匆赶往门诊。 2009 年,雷方成为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工作重心转移到医院管理。但是对于老患 者或慕名而来的病人,雷方总是有求必应,为了不让患者白跑一趟,即使当天不出诊,只要在 医院,她就会第一时间赶到诊室。远远看到老病号、70 岁的王学良大爷正在眼科候诊区等 候,雷方加快脚步来到王大爷身边,搀扶着他走进检查室。 “方方,我这个右眼有点疼,是 不是絮状胬肉长大了?要不你给我做手术吧! ”见到雷方,刚刚没精打采的老人一下子有了 精神。为王大爷检查完眼睛,雷方说, “絮状胬肉手术后复发率比较高,可能以后还会长出 来,如果它没有挨着瞳孔就不用做手术,没必要多花那个钱。 ”?听到雷方这样讲,王大爷松 了一口气。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 “其实我知道自己这个病不是啥难治的病,找其他 医生看也没问题,可是每次只要有雷方在,我心里就踏实!5 年了,眼睛有啥问题一直找雷 方,也经常给她打电话咨询。雷方这个大夫可好了,一点没有架子,也从来没嫌过我这个老 头烦。 ”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陈彬川眼里,雷方是个对患者有爱心、对业 务执着的人。陈彬川说: “只要她出门诊,眼科候诊室人多得就像赶庙会一样。当了院长以 后,雷方依然只要有时间就会和我们讨论病例,来眼科病房查房,很多患者都不知道这个经 常来查房的女医生就是院长。 ” “能为患者做的就尽量多做点” “外界信息的 85%都来自眼睛, 失去光明的痛苦其他人无法体会。一些来自农村的患者还没有钱做手术,很可怜。 ”雷方的 脸上浮现出一丝苦涩的表情。除了诊病,雷方也经常尽自己努力给患者一些经济上的帮助。 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农民刘秀英一家就曾受到过雷方的帮助。刘秀英 40 岁才怀上小孩, 孩子 1 岁时又被查出患上先天性白内障。 为了怀孕到处求医已经花掉家里所有的钱还欠了一 屁股债,当提到孩子治疗白内障所需的医疗费用时,刘秀英窘迫地掏出仅有的 800 多元。在 雷方的协调沟通下,医院免除了小亮的治疗费和手术费。手术后去病房看望小亮时,雷方还 硬塞给了刘秀英 500 元嘱咐给孩子买点营养品。 雷方说, 郑州市所辖统筹地区新农合住院补 偿比例是 55%,其他县、市新农合在河南省级医院住院补偿比例是 65%,但人工晶体还要 先付 30%的晶体材料费,才能按照比例补偿,实际自付比例比较大。白内障手术一只眼睛 的治疗总费用最低也要 2000 元左右, 根据病情的复杂程度还会增加, 就比如外伤性白内障、 玻璃体浑浊的总治疗费用可能要上万元。这对于贫困农村患者来说, “ 是个难以承受的负担。 ” 有了这个心结,雷方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贫困患者。仅 2011 年一年,医院就为 100 余位眼科疾病患者不同程度减免手术和治疗费用。作为医生, “ 能为患者做的就尽量多做点。 ” 雷方说,她还有一个心愿,就是死后捐献眼角膜。 (摘自健康报 2012 ? 1 ? 19) 与患者并肩作战 ――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 肿瘤科主治医师周晨燕 □本报记者孙梦□1 月 6 日 9 时,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一楼病区病房里, 孩子们有的在病床上躺着,有的在玩电脑,有的在画画。看到主治医师周晨燕来查房,他们 不仅乖乖地配合检查,还向她撒娇,和她嬉闹。住在这个病区里的孩子大多患有白血病。作 为主管医生, 周晨燕在用心医治他们之余, 还为他们中的贫困孩子向社会募集近百万元救命 钱。周晨燕说,她做的这些不算什么,只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帮帮这些可爱的孩子。 “你, 就是我心中的好人” 刘锡科是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互助镇永和村村民, 他在给周晨燕的感谢 信中写道: “好人这两个字很好写, 但遇到真正的好人却并不容易。 你, 就是我心中的好人。 ” 字迹虽然潦草,语言虽然朴实,但其中却饱含真情。2010 年 6 月,刘锡科 4 岁的儿子刘文 骏被查出同时患有白血病和地中海贫血。 孩子在第二个化疗疗程中出现严重感染, 刘锡科在 花光了所有积蓄和借款后,绝望地带着孩子回了家。临别时,周晨燕嘱咐他回到当地要继续 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孩子能挺过感染关,她也许能帮上忙。幸运的是,小文骏的抗感染治 疗非常成功,刘锡科父母心中又燃起了希望,可当时家里只有 4000 多元,连一个疗程的化 疗费用都不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刘锡科拨通了周晨燕的电话,周晨燕非常高兴,让他别 管钱的事,赶紧把孩子带回医院。刘锡科父子到成都后,周晨燕联系了脐血干细胞中心,免 费为小文骏和他哥哥做配型,省了几千元。为了让孩子能够继续治疗,她又联系媒体,促成 孩子的家乡富顺县组织募捐义演, 周晨燕专程赶到现场介绍病情。 义演共募集善款 15 万元, 加上各界捐款总共 23 万余元。很快,刘文骏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非常成功。 “我不 能对患儿和家长的遭遇感同身受,却可以做与他们并肩作战的亲人。 ”今年 39 岁的周晨燕 1997 年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儿童血液/肿瘤性疾病的临床工作,多年来,患儿和家长在疾病 面前所受的折磨和煎熬她看到很多。只要情况允许,她都会竭尽所能地为他们减轻痛苦。小 子靖原本是一个快乐的女孩,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白血病的突然来袭,让她的家庭陷入困 境。在给孩子治病的同时,周晨燕经常和小子靖的家长谈心,帮助他们树立与病魔斗争的勇 气。但不幸的是,孩子在入院后的第二年便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孩子走后,小子靖的父母 把周晨燕当成了倾诉的对象。后来,这对夫妇终因无法忍受失去爱女的痛苦而迁往广州,为 鼓励他们尽快走出阴影,周晨燕委托身在广州的弟弟帮忙照顾他们二人。汶川地震期间,这 对夫妇担心周晨燕出事, 两人从晚上一直到第二天 7 点轮流给她拨电话。 当在手机里听到周 晨燕的声音后,夫妇二人放声大哭。 “想多救治一个孩子”周晨燕说,白血病冗长的治疗周 期和巨额的治疗费用,将很多家庭拖入绝境,每当护士把住院催款单送到患儿家长手里时, 她总能看到一双双无奈而痛苦的眼睛。 这让她心里非常难过。 她总想应该还能为孩子们多做 点什么。2005 年 1 月,来自四川省宜宾市的李璐被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很大的 治愈希望。 在小璐璐住院期间, 周晨燕零散地为她募集了一些钱款, 但由于筹不到足够的钱, 小璐璐在一年间反复出入院 20 多次。由于在家期间耽误了抗感染治疗,4 岁多的小璐璐很 快就去世了。处理完娃娃的后事,李璐的父母专程赶到医院跪谢周晨燕,这更让周晨燕觉得 内疚。周晨燕仍清晰地记得,李璐的求生欲望是那样强烈。住院期间,李璐只要看见有人扔 空饮料瓶,就会跑过去捡起来。饮料瓶攒了一大口袋,妈妈看见了想扔掉,小璐璐哭着说: “可以卖钱钱。有了钱钱,我就能医病了! ”周晨燕说,这个场景让她至今不忍回想。小璐 璐走了之后,周晨燕开始在业余时间倾尽心力为病人寻求各种资助。开始,她在每天下班后 打电话,或者让医药公司再捐赠几支药,或者恳求认识的企业老板捐点救命钱。近年来,她 开始组织和参与儿童白血病的社会救助工作。在她的不断努力下,从去年开始,四川大学华 西第二医院与中国社工委儿童救助委员会签署了“神华爱心行动” ,与爱佑华夏基金会签订 了扶贫助困协议,到目前已累计筹资超过 300 万元,使 60 余名贫困白血病儿童拿到了救命 钱。 “当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多救治一个孩子,哪怕只是延长他的生命。现在更停不下 来了。 ”周晨燕说。长眠着一些因疾病和贫穷过早被夺去生命的孩子。周晨燕是这个公墓的 发起者之一。长期与白血病患儿接触,让她看到一些家庭被疾病拖累到何种境地。 “我们血 液科有两个病区,病房的住院床位费用每天相差 70 元。而一个孩子的家长告诉我,70 元足 够他们一家三口生活一个星期。 有的孩子尽管有了资助治疗费用, 但他们却连来医院的路费 都凑不齐;有的孩子走了,家里甚至没钱安葬他们。 ”2005 年年底,在一些志愿者和成都市 慈善总会的帮助下, “公益儿童墓地”得以建立。到目前为止,已有 5 名孩子在这里安息。 周晨燕说,除了尽力医治孩子外,她并没有帮上多少忙,愿意出钱让孩子接受治疗的人才是 英雄。建设儿童公墓的初衷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有一些患病的孩子,如果能有更多的 帮助,他们的生命不该那么早凋谢。在成都市三圣乡大安桥村的金沙陵园里,有一块特殊的 “公益儿童墓地” 。在这里,长眠着一些因疾病和贫穷过早被夺去生命的孩子。周晨燕是这 个公墓的发起者之一。长期与白血病患儿接触,让她看到一些家庭被疾病拖累到何种境地。 “我们血液科有两个病区, 病房的住院床位费用每天相差 70 元。 而一个孩子的家长告诉我, 70 元足够他们一家三口生活一个星期。有的孩子尽管有了资助治疗费用,但他们却连来医 院的路费都凑不齐;有的孩子走了,家里甚至没钱安葬他们。 ”2005 年年底,在一些志愿者 和成都市慈善总会的帮助下, “公益儿童墓地”得以建立。到目前为止,已有 5 名孩子在这 里安息。周晨燕说,除了尽力医治孩子外,她并没有帮上多少忙,愿意出钱让孩子接受治疗 的人才是英雄。建设儿童公墓的初衷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有一些患病的孩子,如果能 有更多的帮助,他们的生命不该那么早凋谢。 “真的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帮帮这些可爱的孩 子” 。 (摘自健康报 2012 ? 2 ? 1) 疾控战线排头兵 ――记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马玉杰 □本报记者叶龙杰衣晓峰□初次见到马玉杰, 她正坐在办公室里忙碌着。 得知自己以高票当 选 2011“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后,马玉杰微笑着说: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疾控工作者。能 当选说明群众对疾控工作的认识在加深,疾控工作保障群众健康的作用得到了肯定。 ”奖状 曾一直尘封在资料室临近春节,哈尔滨仍未下雪,夕阳从窗口滑过,余晖洒在文件柜顶端的 一排奖状上。这些奖状,曾一直尘封在资料室里。细数这些奖状,除了卫生部授予的全国免 疫规划先进集体、 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和黑龙江省卫生厅授予的青年文明号、 黑龙江省卫生系 统三八红旗集体等集体荣誉外, 马玉杰还多次被评为国家和省计划免疫先进个人、 全国消灭 脊髓灰质炎先进个人、黑龙江省首届女性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然而她却说: “我只是完成了 本该做好的工作。 ”1986 年,马玉杰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的前身省防 疫站。 脊髓灰质炎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传染病, 也是马玉杰踏入疾控战线之后首先挑战的 对象。 “当时的条件没有现在这么好。在脊髓灰质炎实验室工作,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无 菌消毒,往往染上一身的气味。 ”马玉杰回忆,由于这些气体对呼吸道会产生强烈刺激,至 今她仍患有慢性咽炎。 “当时她就是一副安安静静的样子,整天泡在实验室。 ”黑龙江省疾控 中心免疫规划所副所长安立志说。经过多年实验室工作后,马玉杰被选派到日本进修学习。 归国后,她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科学设计实验室建设方案,并制定规章,强化管理,使黑 龙江省疾控中心脊髓灰质炎实验室连续 19 年以满分成绩通过国家及 WHO 的职能考核和现 场认证, 考核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 如今, 透过脊髓灰质炎实验室大门上的玻璃向里面望去, 实验室小组长张世婷仍清楚地记得马玉杰趴在地面上用抹布将污垢擦干净的情景。 “她也会 发火,主要因为对工作要求很高。她常说,如果不能确保实验室干净整洁,又怎么能确保实 验结果准确无误。 ”几乎走遍这片黑土地马玉杰的身影常出现在同事们料想不到的地方。卫 生应急是疾控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0 年,哈尔滨市上报一例疑似脊髓灰质炎病例。 “晚上 10 时,报送情况的电话打到疾控中心。当我们匆匆忙忙赶往收治医院时,却发现马 玉杰已经在那里开展工作了。 ”免疫规划所副所长薄芳回忆, “那晚,马玉杰和我们在实验室 熬了一夜。 ”2010 年春,随着全国麻疹疫情的不断上升,黑龙江省的麻疹病例也不断增多, 防控工作形势日趋严峻,马玉杰的手机 24 小时开机,成了一部热线电话。 “她办公室的灯光 常常整夜长明,寂静的夜里,传来的是办公室里她在电脑前打字的声音。 ”安立志说,那是 马玉杰在做疫情分析,书写技术方案。 “在她的带领下,全省疾控人员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 了麻疹疫情。目前,黑龙江省适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达到 97 ? 20%以上,超过 95%的国 家规定目标。 ”作为一名专家型领导,马玉杰常常深入疫区一线,指导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为基层解决了大量的实际问题。从实验室到一线防疫现场, “ 马玉杰几乎走遍了这片黑土地。 ” 安立志说。2009 年防控甲流,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马玉杰带领全省疾控人员仅用 1 个月,就圆满完成了 230 万人份甲流疫苗的接种任务,在人群中迅速建立起免疫屏障,为防 止甲流在全省的暴发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时刻不忘钻研时刻不忘记学习, 是马玉杰留给同 事们的印象之一。 她的办公桌上、 书架上摆放着许多不同专业的书籍。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马玉杰先后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 项、 三等奖 2 项, 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 步奖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2 项,黑龙江省医药卫生新技术应用一等奖 4 项。目前,她仍承担 着多项在研课题,是国家多个协作项目的负责人;在国际和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出版专著 7 部。为有效控制乙肝发病率,马玉杰开展了《乙型肝炎母婴阻断研究》《黑龙江 、 省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降低黑龙江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的研究》等科研课题, 、 研究结果投入实际应用后, 使该省 5 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在 2006 年就降低至 1% 以下,在全国率先实现了 2010 年全国乙肝控制规划目标。作为黑龙江省免疫规划领域的学 科带头人, 马玉杰深感专业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她积极创造条件, 为年轻人创造宽松的学习、 锻炼和发展空间。她领导的免疫规划所先后培养多名博士、硕士,培养发展多名中层干部, 形成一支学历高、素质好、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专业队伍。 (摘自健康报 2012 ? 1 ? 17) “两次首报”背后的故事 ――记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刘晓林 □本报记者冯立中□安徽省阜阳市的刘晓林之所以出名, 是因为她在两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中挺身而出,在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做了“报告”“报告”的结果是大批患病儿童得到及时 。 救治,事件在公众的关注下得以平息。这两起事件就是曾震惊国内外的阜阳“大头娃娃”事 件和手足口病疫情。熟知刘晓林的人都清楚,两次“报告”都由她而起并不偶然,背后是刘 晓林作为一名医生强烈的责任意识、 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和对医学未知现象的追求探索。 虽 然目前刘晓林已退居二线,但她依然没有离开她钟爱的救死扶伤的神圣岗位。2011 年 12 月 31 日,刘晓林披上了大红绶带,成为安徽省十位“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之一。两周后, 刘晓林又站在了全国“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的颁奖台上。第一次报告:拯救“大头娃娃” 2003 年 5 月 21 日, 年仅 4 个月的阜南县张寨镇杨顺被家中的老人送进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 入院时孩子面部浮肿虚胖,出现阵发性抽搐,全身皮肤溃烂,神情萎靡。实验室检查表明, 孩子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均明显低于正常值,孩子有严重贫血;心激酶水平增高, 提示孩子已有心肌损害。 当时还是儿科主任的刘晓林给杨顺做了抗感染治疗, 补充了维生素、 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经 11 天治疗后,杨顺症状好转出院。令刘晓林没想到的是,此后类 似的病人一位接一位地出现,有时病房能同时出现几个这样的婴儿,他们都有相同的体型: 一个大大的头,四肢短小,体重偏轻,体质极差。医生们都很纳闷,怎么会有这么多这样的 病娃?刘晓林思索良久,以前生活困难时期,婴儿的母亲如果没有奶水,孩子用米糕喂养, 就会出现类似的症状,当时被称之为“米糕娃娃” 。可如今的孩子都是用奶粉喂养的,怎么 也会出现这样的症状?是喂养方法不对, 喂养量不够, 还是奶粉的质量有问题?医生让患儿 家属取来奶粉包装罐, 结果发现都是那几个熟悉的面孔, 证明孩子可能就是吃了这样的奶粉 才得病的。刘晓林立即拨通了医院医务科的电话,医务科又向政府做了报告。刘晓林还让患 儿家属到消协、工商局举报,打市长热线电话和“12315”电话投诉,呼吁社会关注劣质奶 粉损害婴儿健康的问题。 她还把电话打到了阜阳市电视台, 电视台在黄金时间连续开展了相 关的健康教育,提示群众掌握科学的喂养知识,提高识别伪劣奶粉的能力。紧接着,是媒体 对 “大头娃娃” 事件狂风暴雨般地集中报道。 事后, 有关部门对阜阳市售的奶粉进行了检测, 发现了 55 种劣质奶粉。最差的奶粉,其蛋白质含量仅 0 ? 37%(国家规定婴儿奶粉的蛋白 质含量应该在 16%~18%) ,而受害者绝大部分是由老人抚养的留守儿童。第二次报告:揭开 手足口疫情真面目“我这里要特别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刘晓林医生,是她首报了今年的手足 口病疫情! ”卫生部部长陈竺提高了嗓门说: “一位好的临床医生,就要对临床出现的不寻常 症状产生警觉,并且有报告意识。刘医生对这次疫情的发现和控制是有特殊贡献的! ”2008 年 5 月, 当时阜阳市手足口病疫情严重。 在一次疫情分析会上, 陈竺专门提到了刘晓林医生, 当时她是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第一主任。从 2008 年 3 月上旬开始,阜阳市几家医院陆续收 治了一些以发热伴口腔、手、足、臀部皮疹为主的疾病患者,少数伴有脑、心、肺严重损害。 3 月 28 日下午 5 时,刘晓林像往常一样在儿科值夜班。交接完工作,刘晓林走进病房,看 到一个患儿嘴角流下股股粉红色泡沫。 她急忙和其他医护人员一起, 紧急抢救了 40 多分钟, 但孩子还是死了。下午6时 30 分,刘晓林刚做好患者死亡记录,隔床的另一个孩子又出现 口唇绀紫,手脚冰凉症状。尽管刘晓林和其他医护人员全力救治,也未能挽回患儿生命,当 晚7时 30 分,患儿死了。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孩子夭折,刘晓林的心情既难过又沉重。 “死亡 的两个孩子病情一模一样,都是呼吸困难、吐粉红色痰,有肺炎症状,也表现出急性肺水肿 症状,但是在另外一些症状上,却又与急性肺炎相矛盾。 ”奇怪的症状让经验丰富的刘晓林 也感到迷惑不解。 “我从医多年,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这时,值班护士过来说,昨天 也有一名相同症状的孩子死亡。 刘晓林立即将这 3 个病例资料调到一起, 发现患儿都因心衰 而死, 这其中有没有规律性呢?刘晓林立即上网查资料。 看到山东省去年发生的手足口病疫 情资料显示,山东的患者都有明显的疱疹症状,而且大多死于脑炎。但阜阳的病例都是死于 肺炎,很多人没有疱疹症状。职业的敏感和强烈的责任心,让刘晓林警觉起来。此时已是 3 月 29 日零时,刘晓林连夜打电话向领导进行了汇报。医务科科长、院长当即表示要尽快上 报。想到这可能是一种未知传染病,第二天清晨 6 时天还没亮,刘晓林又把电话打到了市疾 控中心主任家里。 当天上午 8 时多, 阜阳市疾控中心专家就来医院了解情况, 并采集了标本。 刘晓林的报告起到了直接的作用。3 月 29 日当晚,阜阳市卫生局组织全市儿科专家大会诊, 分析病因,并将情况上报安徽省卫生厅;3 月 31 日,安徽省卫生厅派出专家赶到阜阳,不 久卫生部专家也飞抵阜阳。 刘晓林所做的大量基础性工作, 给日后病因的确定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卫生部专家组到阜阳后,每次病历讨论都邀请刘晓林参加;专家组提出的一些治疗方 法,不少来自刘晓林的临床实践。4 月 23 日,12 名来自卫生部和省、市的专家认真研究后, 确定该病为手足口病(EV71 病毒感染) 。在疾病诊断书上,就有刘晓林的签名。 “报告”是 对职业责任的坚守提起刘晓林,她的同事们都赞不绝口,称她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人。手足口 病疫情发生以后,她更是没日没夜地工作,几乎是 24 小时泡在病房里。虽说时间已经过去 了 3 年多,但在记者采访时,刘晓林对那段经历仍记忆犹新。她闭口不说自己的功劳,而说 其他医生的努力,说病人家属对诊治的贡献。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院里每一位医护工作者 每天都至少工作 16 个小时,忙的时候,根本顾不上吃饭。“患者对我们的帮助也很大,像 ” 第 6 位患者死亡后,孩子家长主动提出捐献孩子遗体,让我们做解剖搞病理实验。也就是在 这个孩子的身上,专家分离出 EV71 病毒株,从而准确地找出了病因。 ”对于刘晓林的两次 “报告” ,有人暗地里嘀咕,说是报告引来了两次地震,给阜阳形象抹了黑。但是医务人员 不这么看,阜阳的广大群众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刘晓林的报告是对医生职业责任的坚守。一 个患者家属说: “在 2008 年手足口病大暴发的那段日子里, 相信很多阜阳家长和孩子都心有 余悸,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发病,不知道治疗的药物是什么,不知道怎么去预防。后来听到 了刘晓林医生的名字,是她第一个向市疾控中心汇报了此事,提出了治疗方案,挽救了很多 孩子的生命,挽救了很多家庭的幸福。 ”当时,陈竺到阜阳视察疫情处置时,专程到病房看 望了正在一线工作的刘晓林, 并称赞她 “就像当年第一个发现 SARS 的钟南山院士一样了不 起” 。面对披红戴彩的刘晓林,记者问她多次“报告”的初衷。刘晓林淡淡一笑说: “我只是 履行了一位医生的责任。 ” (摘自健康报 2012 ? 1 ? 17) 患者心目中的好护士 ――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中医医院护士潘满芝 □本报记者刘志勇□她是一位从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的大山里走出来的苗族姑娘, 在护理 岗位上已摸爬滚打了 9 年。在每天繁重的工作和生活中,她始终面带微笑;患者伸着大拇指 夸她是“白求恩” 。面对自己取得的荣誉,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当护士的潘满 芝脸上依然挂着淡定的微笑: “那些都是我该做的” 。一刻不停的脚步 2 月 3 日一早,记者来 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内一科的病房时, 潘满芝正跟同事在治疗室里配药。 配好 药,潘满芝推着输液车开始在病房里进进出出,一边走一边说: “上午输液的病人多,比较 忙,可能得让您多等一会儿。 ”22 床患有糖尿病的张爷爷,正躺在病床上微闭着眼睛。 “爷 爷,来输液喽。 ”听见潘满芝甜甜的声音,他睁开了眼睛,一边挪动身体坐起来,一边笑着 说: “哦,小潘呀,你来我最高兴喽。“吃没吃早餐呀?血糖什么时候测?”潘满芝跟老人 ” 聊着天,扎好止血带,开始在老人满是褶皱的手背上揉了又揉,压了又压,然后将针头慢慢 地推进老人的血管。 “爷爷,疼不疼呀?”潘满芝把老人扎上针头的手用被子盖好,又笑着 问了一句。老人在病床上也张开嘴笑了: “不疼不疼。 ”得知记者的身份后,老人将另一只手 的拇指伸出来说: “她就是白求恩,人好,针扎得也好,我们都喜欢她。 给几位患者输完液, ” 潘满芝又端着一套火罐从治疗室走了出来。 “爷爷拔火罐喽。 ”推开病房的门,潘满芝又是一 声甜甜的招呼, “哎,小潘来啦。 ”92 岁的娄爷爷正在病房里走动,将一声欢快的应答故意 拖长了几个音节。 潘满芝把病房里没有关严的门窗关好, 帮老人脱掉外套和毛衣, 不一会儿, 老人的背上就多了一排排火罐。几乎整个上午,从病房到治疗室,潘满芝的脚步一刻也没有 停下来,输液、拔火罐、测血糖、口腔护理、穴位注射??为每一位病人服务时,她都带着 微笑。 “这个荣誉她撑得起”潘满芝所在的内一科病区,收治的主要是患有呼吸系统和神经 系统疾病的患者,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很多老人会因为同一种疾病反复住院,也有些老人 常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这些老人和他们的家属,大多跟潘满芝结下了深厚的感情。20 床 的唐德容奶奶因为脑梗塞已在医院卧床 3 年, 潘满芝一直是她的主管护士。 因常年卧床又失 去了语言功能,唐奶奶的情绪很不稳定。潘满芝每天都会为老人翻身拍背、按摩,定时为老 人洗头发、擦洗身子、更换衣服被褥。3 年来,老人没有发生过一次压疮。有一次,老人近 一周没有排大便,吃药灌肠都没有用,老人因腹胀难忍在病床上痛苦地呻吟,最后是潘满芝 戴上手套用手帮老人解除了痛苦。 唐奶奶的老伴并不太了解潘满芝所获荣誉的意义, 但他动 情地说: “我们接触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个孩子尽管年轻,但是工作很老练,主要是心好, 我们家属做不到的事情她都能做到,这让我们心里感到很温暖。她是个模范,肯定撑得起这 个荣誉。 ”提起潘满芝,她的同事交口称赞,护士长龙彬更是将她视为自己的得力干将、左 膀右臂。 “我们科的护理队伍分了两个小组,潘满芝是责任护士也是其中一个组长。除了日 常的护理工作,她还有教学任务,每个月要给科里的护士上课,基础护理、中医理疗都讲得 清楚明白。 ”龙彬说。潘冬燕是州卫校护理专业的一名学生,作为见习护士已跟了潘满芝十 几天。潘冬燕说: “学校里每一批实习回去的学姐都会提到潘老师,说她人蛮好的,对病人、 对同事都特别亲切,教学生也特别认真,就像朋友一样。来了以后我才知道潘老师是多么好 的一个人,我要从她身上学的东西很多,我不敢说将来能不能像她一样优秀,但我会向着她 的方向努力。“还有好多患者等着我”潘满芝除了要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 也同样让她放心不下。丈夫是一家酒厂的销售员,常年在外,家里 3 岁的孩子和六七十岁的 公婆,全靠她一个人来照顾。72 岁的公公是一个老病号,患有冠心病、肺气肿,常年需要 吃药,60 岁的婆婆是一位聋哑人,虽然身体还算健康,生活可以自理,但很难帮潘满芝分 担生活中的一些琐事。 “每天早晨做完早饭,我先把公公一天要吃的药分装在 3 个不同颜色 的小杯子里,吃过早饭后送孩子去幼儿园,工作一天,下班后先去接孩子回家,然后再买菜 回去烧菜。 ”潘满芝说,儿子几乎每次都是幼儿园里最后一个被接走的孩子,小家伙也经常 会问妈妈,为什么每次他都是最后一个回家,而潘满芝每次的解释都是:妈妈要在医院里上 班,有很多爷爷奶奶等着打针。 “每天回到家都会很累,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有时候想想, 也会觉得委屈。 ”即使说这些话时,潘满芝的脸上也始终带着甜甜的微笑。州电视台的新闻 播放了潘满芝到北京受表彰的消息, 从北京回来后的几天, 她不时会接到患者打来的祝贺电 话。 “这是我最高兴的时候,要比到北京领奖高兴多了,这让我知道患者心里头有我,他们 一直记着我。 ”潘满芝说,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护士岗位上最平凡的工作,根本就没有想 过会获得这么高的荣誉, “打针、 发药、 铺床、 输液, 我所做的工作任何一个护士都能做好” 。 从北京领回来的奖状和证书,都被潘满芝锁在家中的抽屉里。 “这么高的荣誉,给我最大的 感觉就是压力很大。 ”潘满芝说, “但这不会影响我的工作,还有好多患者等着我呢” 。 (摘自健康报 2012 ? 2 ? 6) 让丈夫背着出诊 18 年 ――记重庆市北碚区西河村乡村医生周月华 □本报记者韩璐潘建波肖莉丽通讯员刘丹丹□1 月 30 日,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小 雨。接到村民杨明龙的求医电话后,周月华立刻背起药箱,在丈夫的搀扶下出了门。淅淅沥 沥的雨水让狭窄崎岖的山路更加湿滑难走,平日里半小时能走完的路程,这天走了 40 多分 钟。西河村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华蓥山麓的茫茫群山之中,是当地地理位置最偏远、自然环境 最恶劣的村落,方圆 20 公里散居着 300 余户人家。22 年来,因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而无 法正常行走的周月华,就是靠着一副拐杖和丈夫艾起的臂膀,踏遍了这里的沟沟坎坎,守护 着山村百姓的健康,被人们称为“重庆的张海迪”“丈夫背上的乡村医生”“我是一个残疾 、 。 人,但如果能为别人解除痛苦,我的痛苦就会少多了。 ”周月华总是这样说。病人的需求是 牵引她的无形力量 66 岁的杨明龙是一位帕金森病患者,病情严重时无法下地行走,只能请 周月华到家里来看病。 “虽然周医生自己也行动不便,但只要找到她,不管白天晚上,她总 是很快就赶来了。 ”杨明龙的女儿杨思平说,在父亲患病的 10 多年里,周医生基本每个月都 要到家里来给老人查身体、扎针灸、做推拿。 “有了周医生的照顾,老人家少受了很多罪。 我们一辈子都感谢她! ”对病人的要求,周月华从不会拒绝,多的时候一天就能出诊三四回, 最远的人家要走 3 个多小时。 在和丈夫艾起结婚之前, 独自出诊的周月华一旦遇到不好走的 路,就靠抓着路上的草木石块一点点爬过去。 “赶上下雨天下雪天也要出去,如果三更半夜 人家来喊也要出去。常常是一身干干净净的出门,回来时却变成了满身泥巴。 ”在村民顾地 芳眼里,周月华夫妇就是他们全家的恩人。1999 年腊月十二,天一直下着小雨。凌晨 2 点 多,顾地芳的儿媳妇突然临产,便打电话请周月华来家里接生。 “我当时太心急,忘记了天 黑路陡,特别是有段石头路,左边是石壁,右边是深沟,非常危险。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 艾起背着周医生来了,也没休息一下,周医生马上就开始接生。等母子平安后,周医生请我 帮忙打盆热水来,说要给艾起清洗伤口,这时我才发现艾起满身是泥,手臂和小腿上全是伤 口。 ”原来,就是在那段最危险的石头路上,艾起滑倒了,周月华被重重地摔在地上,艾起 整个人都翻下了山路,幸好抓住一丛灌木,才没有掉下悬崖。虽然那次的经历至今还让周月 华有些后怕,但只要乡亲们需要出诊,她还是会毫不犹豫地起身就走。 “只要一有人来喊我, 就好像无形中有股力量拉着自己往外走,也不知道什么是害怕了。“他背着我走,到现在已 ” 经 18 年了”艾起说,自己第一次见到周月华,正是在她行医的路上。1994 年 3 月,24 岁的 艾起从外地回家路过西河村,刚好看到了提着药箱艰难行走的周月华。他心生好奇,便向附 近的村民打听起周月华的情况。 艾起了解到, 因患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而左腿残疾的周月华从 卫校毕业后, 便自己在河西村开了个乡村诊所, 为的就是让乡亲们再不用每次都步行几个小 时到镇上看病。 “当时我正因为找不到工作,对生活感到失望。当我看到她这样一个残疾人 都能够自强自立,很受触动。“我问他为什么看得起我一个瘸子,他回答说你像这样都够自 ” 己求生活,如果我们走到一起,一定会生活得更好。 ”周月华说,打动自己的正是艾起来找 她时说过的这句话。结婚后,这个左腿残疾的女人,成为行走在丈夫背上的乡村医生。 “他 背着我走,到现在已经 18 年了。 ”周月华说。伴随着夫妻俩的努力付出,这个乡村诊所也给 村民带去了越来越多的帮助, 但只要提起儿子, 周月华总是带着深深的愧疚。 周月华回忆说, 儿子 4 岁那年的一个傍晚, 她被村民杨老大喊去出诊, 夫妻俩只好把刚睡着的儿子独自留在 家里。大约过了 3 个小时,出诊归来的周月华远远便听到孩子的哭叫声,原来儿子醒来后, 在黑暗中不小心打翻了烧在火炉上的开水。 等她慌忙地剪开儿子的衣服, 看到孩子手臂外侧 的皮肤都已经脱落了。 “十几年过去了,儿子胳膊上还留着两块巴掌大的疤痕,夏天从不敢 穿短袖衣服。 ”讲起多年前的事,泪水仍然在周月华的眼眶里打转。虽然有过这样惨痛的教 训,可是等到有人喊她看病的时候,周月华还是要狠下心来,把孩子自己留在家里。 “有时 候家里没人,孩子连饭也吃不上,就一个人躺在屋外的长椅上睡着了,醒来后身上全是被蚊 子咬的包。“一定为乡亲们服务好”在村卫生室的桌上,记者看到一个破旧的小本子,周月 ” 华在上面记录了自己为家境困难的村民垫付的医疗费。 “一共是多少钱,我从来没算过。还 有些垫付时就明知道是还不上的,干脆连记也不记了。 ”西河村二社社长黎代寿说,二社原 来有一个无儿无女的老人朱仁中,生活十分困难,十几年来,周月华为老人看病从没收过一 分钱。后来老人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周月华垫付的医药费也越来越多,老人觉得过意 不去,生病了也不好意思再去找她。周月华发觉后,就每个星期主动上门给老人检查身体。 她对老人说: “以后生了病一定给我说,不要瞒我,那点药值不了多少钱,千万不要放在心 上。 ”逢年过节,她还会带着年货去看望老人,直到老人去世。由于山上寒气重,村里的关 节炎患者比较多,周月华常帮他们扎针灸、拔火罐、刮痧、推拿,从来没收过钱。直到去年 村里实施了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收入受了些影响,周月华才开始想到要收费。 “患者问我 收多少钱,我怕按照规定的标准收大家承受不了,就说随便给吧。但对于那些经济条件不好 的,我还是照样不收钱。 ”如今,最让周月华担心的就是村里的人越来越少,村卫生室也越 来越冷清。 “学校搬走了,厂矿搬走了,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了,很多人在镇上买了房子。 1000 多人的村子,现在只剩 300 多人。 ”周月华说,以前自己一天能看十几个病人,现在少 的时候一天只有两三个病人,一个月收入只有 1000 元左右,而丈夫为了照顾他,也不能外 出打工。她也想过到镇上开个诊所,为更多的人服务,却又放不下村里的老人。 “只要这里 需要我一天,我就一定为乡亲们服务好。 (摘自健康报 2012 ? 2 ? 3) 大山里又有了追梦人 ――记广东省开平市玲珑医院副院长董淑猛 □本报记者李天舒孙炳刚□清晨 7 时,32 岁的董淑猛穿过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去一个近 乎与外界隔绝的山村,探望一群特殊老人。这是董淑猛每天要完成的工作。他要去探望的, 是 54 位身残体弱的麻风病休养人员。董淑猛是只有 3 名医生、5 名护理员的广东省开平市 玲珑医院副院长,该院是麻风病专科医院,而玲珑村是麻风病休养人员集中居住村,这里的 村民平均年龄 73 岁。 “玲珑这个名字很好听,不知道的人会有很美的联想。 ”2004 年,大学 毕业的董淑猛带着梦想,走进了这个有着美丽名字的特殊医院。他是玲珑医院 55 年来引进 的第一位本科毕业生。签下 15 年合同“到玲珑医院工作,是特别巧合的机遇。 ”董淑猛说。 2004 年年初,即将从扬州大学医学院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毕业的董淑猛,在江西省一家医 院实习,第一次接触麻风病病人。病人畸形的肢体、流脓的伤口、躲闪的眼神,总在他眼前 晃动, 董淑猛怎么也忘不了。 董淑猛和在江西中医学院求学的女友徐娜偶然在网上看到广东 省开平市玲珑医院的招聘信息, 立刻给这家麻风病专科医院打去了电话。 接电话的老院长张 荣卫兴奋不已, 因为自他 20 年多前来到玲珑医院后, 已先后看到 10 多名医护人员耷拉着脸 进来又匆匆地离开, 做梦都没想到还会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想到这里来。 求贤若渴的老院长当 即邀请董淑猛来医院看看。然而,玲珑医院的条件让董淑猛始料不及:这里只有一台旧显微 镜,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也没有任何娱乐设施,唯一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就是一部电话;医 院远离城区,即使买一袋洗衣粉也要跑几十里的路。这样的现实让董淑猛犹豫了,但他没有 直接拒绝,只是说回去考虑考虑。在回校的火车上,董淑猛收到了来自老院长的一条短信: “好儿女志在四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这里工作有苦有甜,还有美丽人生。 ”感 动于老院长的诚恳,经过认真考虑的董淑猛和徐娜毅然南下,并签下 15 年的合同,立志把 青春献给麻风病防治事业。董淑猛的出现,让已快退休的老院长倍感欣慰: “大山里又有了 追梦人! ”?“有爱心,就不会有恐惧”2004 年 7 月,董淑猛到玲珑医院上班。给麻风病病 人治疗,除了用眼睛观察外,有时还得用手直接触摸病人溃烂的部位,这让董淑猛心里产生 了一丝畏惧。第一天上班,董淑猛戴着口罩、憋着气,不仅是害怕传染,仅伤口上的气味就 让人难以忍受。老院长很理解他们的心情: “现代医疗条件下,麻风病发现及时,可以治愈; 防护得当, 不会传染。 他耐心地对董淑猛说, ” “被亲人遗弃的病人, 需要治疗, 更需要关爱。 只要有爱心,你就不会有恐惧感。 ”老院长语重心长的话语,董淑猛装在心里,回味了无数 遍。没过多久,董淑猛就可以很坦然地和病人一起聊天了,偶尔还到病人家里串串门。病人 也非常喜欢这个有着娃娃脸、戴眼镜的年轻人,每次看到他到玲珑村里来都非常高兴,都主 动跟他打招呼。渐渐,董淑猛内心的恐惧感荡然无存。山区蚊虫多,刚来的时候,董淑猛全 身都被叮满了小红疙瘩,晚上难以入眠;每年春夏之交白蚁大量繁殖,晚上一开灯,宿舍楼 及周围立即聚集大量的白蚁;山村没有有线电视,于是董淑猛树起了天线,终于可以收到两 个电视频道了。各种生活困难,乐观的董淑猛渐渐都适应了,甚至还享受起“田园生活” 。 由于交通不便吃不上新鲜蔬菜,在离玲珑医院不远处,董淑猛动手开辟了一小块菜园,旁边 还用砖头、树枝围起一个小院,养了几十只鸡。拿听诊器的手,也拿起锄头,从不辨菽麦, 到菜地里收获各种蔬菜, 董淑猛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玲珑村的特殊婚礼麻风病休养人员 长期与社会隔绝,有的 10 多岁患病后,就被家庭抛弃,普遍比较自卑,害怕与陌生人接触。 对此,董淑猛在思考一个问题: “身体痛苦可以减轻,但没有心灵的快乐,怎么有家的感觉 呢。 ”来村里后的第一个中秋节,董淑猛倡议举办了玲珑医院建院以来的第一次联欢活动, 病人们有的唱着粤剧选段,有的哼起开平小调,其乐融融。2011 年春节,董淑猛和徐娜没 有回家过年,他们包了饺子,送到每个病人的面前。看到病人激动得哭了,他们心里也暖暖 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2006 年,大学毕业将近两年的时候,落户麻风村的董淑猛和徐 娜准备结婚了,但出乎亲友意料的是,他们决定在玲珑村办婚礼。董淑猛说服了父母: “这 就是我们的家,病人就是我们的亲人,婚礼当然应该在这里举行。 ”没有新房,宿舍被他们 装饰一新,门窗还贴上了大大的“红双喜” 。没有豪华婚宴,60 多位医患齐上阵,为他们送 去了美好的祝福。 这是一场特殊的婚礼, 麻风村里一向活跃的张大伯为他们担当主持人。 2006 年年末,董淑猛被评为广东省“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十大杰出人物,颁奖词中写道: “ ‘麻风村里的婚礼’昭示着对事业的坚定,济世的情怀和诚挚的爱心,谱写了动人的青春 之歌。 ”在工作中得到满足刚到玲珑医院的时候,山里的生活很单调,与外界几乎隔绝,让 董淑猛工作、精神上的压力很大。2004 年 10 月,董淑猛向老院长预支了部分工资,买了一 台电脑,从此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起来,电脑也成为了与外界联系的桥梁。通过网络,董淑猛 和开平、深圳等地的义工组织联系上了,每到逢年过节,寂寞的玲珑村里,都会热闹一阵。 这些义工团体不仅会到医院慰问,送来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还会捐赠一些生活用品, 使住院病休人员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同时也加强了他们与外界的接触。这几年,董淑猛和徐 娜的事迹经过媒体报道, 感动了很多人, 也受到了各方的关注。 在政府、 社会团体的资助下, 玲珑村和玲珑医院发生了巨大改变: 先是开平市政府全额拨款新建了医院办公和宿舍楼; 接 着通上了有线电视,医院 50 多年没有有线电视的历史结束;医院的水塘也加固了,饮用水、 灌溉用水更有保障了。2011 年,开平市政府拨款 85 万元,将医院到玲珑村的土路修成了一 条水泥路。 “我在工作中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这些改变,让董淑猛更有信心,沿着自己选择 的路坚定地走下去。 (摘自健康报 2012 ? 1 ? 30) “因为我们是护士,才会被别人需要” ――记海军总医院护理部总护士长王文珍 □本报记者孔令敏通讯员吉尔□海军总医院护理部总护士长王文珍, 是一个还没开始接受采 访就先脸红的人。话不多,但一字一句总能给心急患者温暖的安慰;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 但面对非典和强震,她都主动站出来,冲在救治最前线。为什么会这么做?她的回答特别简 单,如果换了别人,也会这么做。同事们说,她在平凡工作中做的一件件小事,一点一滴地 感染着每一位年轻护士:因为我们是护士,才会被别人需要,才能给别人一些力所能及的帮 助。 “记住,是患者给我最大的奖励”站在海军总医院急诊科的走廊里,常文生心急如焚。 眼看着自己工友的手臂鲜血直流,他禁不住一阵阵懊悔,为什么竟匆忙到看病没带钱。就在 这时,一位护士赶过来问道: “怎么还不去看病?”了解情况后,她不仅马上帮他们挂了号, 还垫付了医药费。第二天,当常文生把带着体温的 94 元钱还到她手上时,她却推辞道: “不 用了,你们来北京打工不容易,也没有亲人,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 ”经过打听,常文 生牢牢地记住了她的名字:王文珍。在王文珍看来,记住,是患者给她最大的奖励。而只有 把病人看成自己的亲人,才能对得起患者对自己的这份信任。1999 年初冬,急救车送来了 一名跳楼自杀的小伙子。就在为小伙子吸痰时,呼吸道里的呕吐物喷了王文珍满头满脸,但 她的抢救没有一秒钟的停歇,终于使病人恢复了意识。然而入院检查结果显示,他是一位艾 滋病病毒感染者。王文珍主动承担起护理他的工作。在急诊留观室的 20 多天里,很多患者 都以为小伙子是王文珍的亲弟弟,因为她不仅帮他洗头、剪指甲、刮胡子、换洗衣服,当病 人因截瘫排不出大便时,她甚至会戴上手套为他抠大便。出院时,小伙子泣不成声: “自从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许多亲友都躲着我,您却像亲姐姐一样照顾我!”怎样才能让病人得到 最好的服务?王文珍告诉年轻的护士, 要时刻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 那么出现在病榻前的就 不仅仅是一名护士而是病人的朋友、亲人。2003 年非典期间,医院收治了一名重症女患者, 情绪低落的她甚至不愿配合输液这样最简单的治疗。王文珍就问她: “你最想谁?”病人说: “我有一个 9 岁的女儿。 ”王文珍对她说: “你还年轻,你女儿和亲人都在外面等着你呢!我 比你大几岁,也有一个正在准备中考的女儿,我也很想她,让我们一起和病魔作斗争,打赢 这一仗好吗?”出院时,这位女患者紧紧拉着王文珍的手说: “大姐,要是没有您,我肯定 挺不到今天。您穿着隔离服,我认不出您的模样,可如果哪天在大街上见了面,您一定要叫 我一声,我听得出您的声音!”认真,是一种无声的力量 1986 年 4 月,当得知工作最忙的急 诊科缺少护士时,王文珍第一个报了名,并且一干就是 22 年。1992 年,当现任医院护理部 主任黄叶莉即将调离急诊科护士长岗位时,她推荐了王文珍。 “我行吗?”面对王文珍的疑 虑, 黄叶莉回答: “仅凭你的认真, 就一定能带出一支过硬的护理团队。 在急诊科护士眼中, ” 王文珍总是用自己的言行,教大家在工作中严谨、认真。一次,护士吴琳把病人 125 毫升的 用药量写成了 126 毫升。她认为 1 毫升的误差没什么了不起的,王文珍却告诉她,自己的父 亲住院时,就是因为医务人员敷衍了事才耽搁了病情。 “我们应该从患者的角度来看问题, 尤其是急诊,来的患者病情都很急很重,你的一点点错误都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王文 珍的一席话,让吴琳认识到自己真的是错了。王文珍对护士的关心并不局限于急诊科。门诊 部护士长李淑娥至今还记得,非典刚暴发时,医院组建发热门诊,门诊部抽调去一名年轻护 士。当天下午,这名年轻护士打来电话哭着说: “不知道该怎么防控感染,而且这个病真的 会死人。 ”李淑娥马上找到正在负责发热门诊的王文珍一起开导她。晚上 9 时多,那名护士 又给李淑娥打来电话: “您放心吧,王护士长到现在还没走,我们俩正一块收拾。她教给了 我好多处理办法,我现在已经不怕了,我肯定能把这儿的工作做好! ”第二天 6 时多,当李 淑娥赶到急诊通道时,护士们都在井井有条地工作,而王文珍依然在那里。只有喜欢,才会 坚持在病人眼中,王文珍是一名好护士;在护士眼中,她是一位好护士长。但在丈夫赵刚毅 心里,她曾经并不是一个好妻子。赵刚毅在天津拥有一份待遇特别好的工作,也能把王文珍 调到一个清闲些的单位,然而王文珍就是不肯离开医院、不肯离开病人。无奈之下,他只得 辞职,来北京照顾女儿。女儿赵伊的童年是“黑色”的,因为妈妈说,黑色的衣服不容易脏, 即使脏了也不容易看出来。妈妈实在太忙了,基本没时间照顾自己,更别提洗衣服了。上小 学时,尽管带着家里的钥匙,但是赵伊总喜欢站在医院的院子里,因为在那里能看见门诊大 楼的灯光,她知道,妈妈正在那里抢救病人。非典期间,女儿正在准备中考,然而妈妈却在 隔离病房里整整奋战了 122 个日夜。 家里的窗户正对着急诊科的大门, 赵刚毅特地为女儿买 了一个高倍望远镜,好让紧张备考的女儿每天能看一眼妈妈。 “起初,我真的有些不理解她, 直到后来,看着她带出了那么多优秀的护士,我才明白,她的辛苦是值得的。 ”为此,赵刚 毅总对女儿说: “妈妈是一辆长途车,而咱们家就是她的加油站。 ”当女儿填报高考志愿时, 王文珍对她说: “你选择什么职业我们都支持,但是有一点,你必须喜欢。如果不喜欢,根 本干不好,只有喜欢,才会坚持。 ”记者不禁问了一句,你喜欢自己的职业吗?王文珍回答: “当年轻的护士终于把针准确地扎进患者的血管,当看到自己带的护士一步步地成长起来, 当危难时自己能够帮助别人, 当病人特别是危重病人经过我的处理一点点好起来, 真的特别 有成就感、特别幸福!〔小档案〕王文珍,海军总医院护理部总护士长。2003 年非典期间, ” 她主动请缨,在隔离病房战斗了 122 天;2008 年,她带领海军总医院冯理达抗震救灾医疗 队在汶川地震灾区坚守了 70 多个日夜,仅在北川期间,就巡诊 30 余批次,救治伤病员 109 名,解救废墟下被困人员 10 名。2005 年,她带领的急诊科护理组被卫生部、全国妇联授予 “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2008 年 6 月,她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09 年 10 月,荣获第 42 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 (摘自健康报 2012 ? 2 ? 6) 做让群众满意的好医生 ――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演绎精彩从医路 □本报记者闫龙刘志勇张建枢□什么样的医生是群众满意的好医生?日前,北京市卫生局、 首都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委员会组织评选出第三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 ,他们当中 有克服千难万险圆满完成援非任务的医疗队员,有奋战在临床一线抢救群众生命的急救医 师,有攻克医学难关的肝病专家,有多次参加抗震救灾的创伤骨科专家,有常年默默地为农 民看病的乡村医生, 有长期战斗在防治一线的传染病专家, 有围产保健的学科带头人??北 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说,卫生系统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活动,目 的是让群众感受到更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的所作所为,正是“三好一满 意”最现实、最直观的体现。记者电话连线这几位医界楷模,谈到怎样做一名让群众满意的 好医生时,他们都提出了这样的见解:无德不行医,不能怠慢病人,要有精湛的医术??陈 敏华:为患者勇闯医学禁区 20 多年前,一名 9 岁女孩得了脑瘤到北京肿瘤医院治疗,当时 还没有核磁技术,开颅后肿瘤定位是个大问题。临床医生找到超声科医生陈敏华,希望她帮 助定位。那时,超声技术刚刚被引入中国不久,有人善意地提醒她说: “这个禁区还无人敢 闯啊! ”但陈敏华并不畏惧,她仔细研究病情,多次骑车去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 部)解剖室看脑部的解剖,反复修改超声定位操作方案。手术开始后,病人的颅骨被打开一 个“小窗” ,陈敏华用对称结构排除法找到小瘤灶,定位出精确位置深度,在显微镜下切口 大小仅 1 厘米,继续向深部发现了肿瘤。后来临床医生根据她的诊断,顺利完成手术。近十 余年来,她克服重重困难,在肝癌微创消融治疗及早期诊断两大领域取得突破;以精湛的医 术、高尚的医德赢得国内外医患的信任,救治患者来自全国、北京十数家医院及美国、澳大 利亚、印尼等 6 个国家和地区。陈敏华对每一位病人都耐心细致。现在已经 60 多岁的她, 每天都会亲力亲为做手术,最多一天做 4 台手术,好多人亲切地叫她“陈妈妈” 。夜以继日 的劳累加上心肌炎,陈敏华的心率平均每分钟 38 次,夜间最低只有每分钟 27 次,这连正常 人的一半都没有。 但当听说安装心脏起搏器后就会影响她以后为患者做射频治疗手术, 陈敏 华就毅然拒绝安装。陈敏华在 2009 年出版的著作《肝癌射频消融》 ,是世界范围内第一本、 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本关于射频治疗肝癌的专业书籍,全书有 100 多万字。 “因为长期握笔写 作,陈教授右手的中指指节都变形弯曲了。 ”陈敏华的同事说。在该书序言中,陈敏华写下 这样一段话:谨以此书献给我相濡以沫的爱人陶一凡, “ 感谢 30 余年来给予我的支持和关爱; 献给理解我的八旬老母和儿女孙辈, 你们长时间忍受我的无暇照料; 衷心感谢全力支持的科 室同仁及家属;感谢所有为本书出版作出贡献的朋友们。 ”马王与:不断提高是一生的功课 山西省太原市曾有一位患者因失声被诊断为癌症。患者辗转了很多地方,先后做了几十次 CT,花了很多钱,被 90%的医院诊断为癌症。那位患者拿到诊断书时,几乎万念俱灰。后 来患者找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主任医师马王与, 马王与凭借丰富经验与细心 分析,确诊其所患疾病是淋巴性结核,并断言一年半以后病情便会好转。患者一年半以后来 复查时说,所有情况都在马王与的精准预测之中。 “一个好的医生只有高尚的医德还不够, 还要有精湛的医术, 这样才能取得病人的信任; 坚持学习, 不断提高是一个医生一生的功课。 ” 这就是马王与对于一名好医生的理解。 79 岁高龄的她, 现 已在防痨战线上奋战了 56 个春秋。 “行医必先学会做人。 ”这是她坚守的行医准则。在生活中她要求自己做到“三点” ,即“生 活上简单点,做人低调点,精神追求多一点” 。在工作上,她“容人之短,用人之长”“责 , 己严,待人宽” 。面对荣誉她总是很淡然,常用“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自勉。 “70%的人肯定我的工作,就是我的成功。 ”这是马王与对自己的评价。赵爱民: “牢记医务 人员的职责”2007 年 11 月,北京世纪坛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赵爱民参加了中国第二十一 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并担任拉贝医疗点点长。赵爱民带着 3 名队员,创造了中国医疗队在拉 贝的诊疗奇迹。拉贝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医疗队队员住的是 40 年前盖的小平房,屋顶多 处漏水,蚊蝇乱飞,污水横流。面对与国内环境的巨大差异,队员们的情绪波动很大。赵爱 民带领大家改善驻地环境,在院子里种上蔬菜,增加饮食品种,改善生活。他还主动到拉贝 地区军政机关建立联系,取得支持和帮助,改善工作条件。艾滋病、疟疾等是当地常见传染 病,赵爱民克服了最初的恐惧心理,做手术超过 360 例,术中被针扎过五六次。他在日记中 写道: “能否被传染,我不知道,也不去想它,万一真的回国后查出被感染了,我早就考虑 好了:直接回拉贝,继续服务于当地贫穷的人民。 ”在接受几内亚电视台采访时,赵爱民用 法语说: “我们为了中几人民的友谊来这里工作,我们牢记医务人员的职责是治病救人。这 里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人们并不富裕,但我热爱这里贫穷而善良的人民,我已把拉贝看 作我的第二故乡。 ”梅雪: “怕累怕脏就别当医生”一名 38 岁的男性患者心脏骤停被送到北 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梅雪医生接诊, 他一边奋力做着心脏按压, 一边不断地向护士下达医嘱。 20 分钟过去了,患者依旧毫无反应。按照指南,此时医生可以宣布临床死亡。然而面对年 轻的生命,梅雪始终不忍放弃。试一次,再试一次??他咬着牙,用已经麻木的双手不停地 按压,和同事们一起,与死神展开了拉锯战。半个多小时后,患者的心脏开始有了短暂的室 性逸搏;50 分钟后,患者的心电图终于跳出了生命的曲线。忆起这件事,梅雪说: “作为医 生,我没有更多的奢求,就是想多救活一位患者。 ”急诊科医生是医院的“特种兵” 。2003 年,SARS 肆虐。4 月 10 日晚,一位高度疑似 SARS 的患者突然呼吸骤停,在万分危机的情 况下,梅雪推开前面的同志,只穿着普通的隔离衣为老人实施气管插管。老人得救了,他却 染上了 SARS。病床上的他说: “我好了,希望还能回来干! ”梅雪说,好医生就应该想病人 之所想。急诊室经常遇到因便秘而致肠梗阻的老人,医生一般会指导家属使用甘油灌肠,等 待病人自行排便,效果不佳时则反复灌肠。但梅雪却会在此时戴上手套,亲自用手帮病人抠 出硬结的大便,家属常常感动得掉下眼泪。梅雪却说: “怕脏怕累就别当医生。 ”黄醒华:母 婴的生命高于一切全国各地很多基层医生都认识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科主任黄醒华, 并且 经常打电话向她请教一些技术问题,黄醒华的家就好像远程会诊中心。一天深夜,新疆和田 医院有一位产妇病情危重,黄醒华通过电话指挥,根据产妇的病情变化制订抢救方案。当这 位产妇转危为安时,天已经亮了,而黄醒华仅休息了两三个小时,马上又投入工作??她经 常将个人健康和对疾病的恐惧抛诸脑后。 曾经有一位患肺结核处在生死关头的产妇, 黄醒华 毫不犹豫地口对口吸出了产妇口中的污血,保证了病人呼吸道畅通,确保了母婴平安。O 型 血的她还多次献血给被抢救的新生儿,迄今,80 多个孩子的身体中流动着她的热血。她参 与的抢救、 手术和接产有上万次。 黄醒华在医院率先成立了将产科与新生儿科融为一体的围 产医学科,开创了我国的围产医学;创立了产科服务新模式,开展了“一对一”陪产、康乐 分娩、无痛分娩等分娩方法,促进了自然分娩。陶其敏: “治好病是我一生的职责” “我一辈 子都在做防治肝炎的事。现在乙肝检测预防的问题解决了,治疗的事情还要继续做下去。治 好病人是我一生的职责,病人在最困难的时候来找我,一定要帮助他们,不能懈怠。 ”北京 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名誉所长陶其敏教授,正是打响乙肝阻击战的第一人。上世纪 70 年代,陶其敏开启了我国预防乙肝的先河。1975 年 7 月 1 日,我国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 研制成功, 当时的中国不具备疫苗敏感性和安全性试验的条件。 为了将疫苗早日应用于人体, 陶其敏毅然伸出手臂,接种了第一支乙肝疫苗。她每周抽血检测,记录下第一手数据,直到 3 个月后抗体产生。她用自己的身体证明了乙肝疫苗的安全有效。陶其敏带领团队,书写了 多项中国肝病研究的第一: 明确首例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自行研制出中国第一套乙肝 检测试剂盒;研制出中国第一支血源性乙肝疫苗;研制出第一套丙型肝炎检测试剂盒;率先 建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丙肝病毒基因检测方法??蒋协远:让患者“花小钱看大病”说起 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创伤骨科主任医师蒋协远,很多人对他的印象是“工作拼命,做人 低调,不苟言笑” 。面对患者,蒋协远永远都是一副“热心肠” ,时刻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 位。找蒋协远看病的患者,很多都是慕名而来。辽宁的霍大姐因车祸手臂受伤,跑了很多医 院都没有治好。 “当时很多大夫都说我的胳膊治不了了,我真是绝望了。后来听人介绍北京 积水潭医院的蒋大夫能治,我就来到这里。现在我的胳膊已经基本和以前一样了! ”从医 25 年来,蒋协远本着“能做小手术,不做大手术;能不做手术,就不做手术”的原则,让患者 “花小钱看大病” 。以锁骨骨折为例,蒋协远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治疗或非手术 治疗。手术治疗费用需要数万元,而非手术治疗只需要几百元。蒋协远说,既然选择了医生 这个职业,就要具备必须的职业素养。只有好的服务态度,却没有过硬的医疗技术;或者只 有好的技术,却没有遵从基本的职业操守,是肯定不会成为一名群众满意的医生的。 “从医 德为本,要以好的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诊疗方法。 ”2010 年 4 月 14 日,青海玉树发 生 7 ? 1 级地震。蒋协远临危受命,担任北京医疗救援队队长。在灾区工作的 14 个日夜, 蒋协远带领队员两上玉树,17 小时穿越海拔 5264 米无人区;诊治 2000 余名病人,完成重 大手术 5 例,出色地完成了北京医疗队的救治工作,保证了伤员零死亡。王金海:最能体会 农民看病难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的王金海是当地远近闻名的乡村医生。16 岁学医的王金海 做乡村医生迄今已有 20 个年头了。21 年前,他是在租赁房中为患者进行诊治,初中毕业的 他白天出诊,晚上学习理论,最终拿到了医师执业证。在行医过程中,王金海发现,西药的 费用昂贵,农民消费不起,他立志学中医,寻找简便验廉的好方法。当他成为享受国务院特 殊津贴、 宣武医院中医科胡杰教授唯一的乡村医生弟子后, 王金海更加忘我地投入到中医的 学习中。他自栽自制草药,建立脑中风康复室,结合针灸疗法,让很多脑中风患者都重新自 由行走。王金海看病不收病人诊费,不要康复病人针灸理疗费,如果患者需要,他甚至会亲 自免费上门看诊。他定期上山采药,降低药品成本;利用民间的单方、验方,发挥中医简便 廉的优势;在治疗中,他坚持能针灸和按摩就不用药的原则,针灸和按摩他还全部免费。对 经济困难的患者,他仅收取必要的药费,甚至连药费也全免。每年他为患者作针灸、按摩免 除的费用可达 5 万元以上。当记者问他,他眼中让群众满意的好医生是什么样子时,他不假 思索地说: “无德不行医。我最能体会农民看病的困难,虽然我这里比不上大医院的医疗条 件,但是我会尽量用简便验廉的治疗方法帮助他们,让他们满意。 ”农民出身的他,参加工 作之初,就立志建一个规范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到 2000 年,他建起了占地 2 亩、建筑面积 1000 多平方米的村卫生室和 100 多平方米的中医脑血管康复室,建筑面积是标准化社区卫 生服务站的 10 倍。李兴旺:总在疫情第一现场李兴旺是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主任,从事 传染病工作 30 多年的他,经历了多个“第一” :收治了该院第一例艾滋病患者;开辟了医院 第一个 SARS 病房;第一批奔赴安徽阜阳参与手足口病救治;确诊我国第一例甲流患者。李 兴旺每天与传染病周旋,有从未“谋面”的新发传染病、十分凶险的烈性传染病,还有变异 的古老传染病,他带领大家一次次冲锋在前, “克敌制胜” 。上世纪 90 年代初,大家对艾滋 病十分恐惧,医院决定将艾滋病收治在李兴旺的病房。一些医护人员由于害怕要求调离,而 李兴旺用自己的言行来稳定大家的情绪。有位北京的艾滋病病人在住院期间悲观、失望,终 日发呆。李兴旺有意识地查房不戴手套,不穿隔离衣,查房后还和他聊聊家常。一次,李兴 旺看见他嘴唇发干,就随手帮他倒了杯水。小伙子一看急了: “别碰,我的东西不干净。 ”李 兴旺笑着说: “传染不上。 ”随后,李兴旺主动把家里的电话留给了他。虽然,小伙子最终还 是去世了,但他留下遗嘱:遗体捐献给医院,用于科学研究。疫情就是号令。李兴旺作为卫 生部传染病专家组的重要成员,随时待命出诊。全国各地哪里出现新发疫情,李兴旺就会出 现在哪里。北京奥运会前夕,安徽阜阳接连发生儿童不明原因的高热,几天时间里 14 名患 儿死亡,一时间,恐慌情绪迅速通过网络和手机蔓延。接到通知后,李兴旺连夜奔赴阜阳, 到达医院时,已经是凌晨 2 时多。他连续奋战了五天五夜,终于找到导致患儿死亡的元凶。 杨若濒:把病人当邻居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杨若濒是“片儿 医” ,年仅 44 岁的他在社区中医的岗位上已经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口腔专业学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