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出家他父母不同意的恋情对策同意吗?

我想出家,怎么才能出家,出不了我就自杀生活实 我想出家,父母不同意怎么办?
我想出家,怎么才能出家,出不了我就自杀生活实
我想出家,父母不同意怎么办?
我想出家,怎么才能出家,出不了我就自杀生活实
犹豫不决。见到心仪的女生就喜欢;甚至不知道能不能一直克制住自杀的冲动——那么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我经常想,我已经很难拥有正常人的生活了,就不断自责,就是想看看抑郁症是怎么把我折磨死的。但无论多么艰难。脑袋由最初的麻木变成搔痒,再到单纯的疼痛,我清醒地知道自己在改善。毕业前夕,很想纵身跳下去!高考结束,一切都会好!第三阶段,甚至出现被害妄想。加之家庭出现一些变故,然而抑郁症状更加凸显。整天头痛。第二阶段:苟活也要活下去我自认为意志力还是挺强的,积极自学心理学,自我开导。因为很多人不一定会像我这样幸运。我知道不应该如此,可无法控制。这让我内心极其纠结,更加自责,连累亲人跟着遭殃?我死了会不会就好了?这个念头让我很恐惧,但我还是不想放弃,脑袋就会少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第五阶段。曾经有过很多次自杀的冲动。有时候失眠到半夜,我最终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而且越来越平静,越来越自信。今天,挺了过来,但我仍建议病友们应该及时求助专业治疗:我活下去最大的目的,我想把我的经验分享给朋友们,感觉对方冷淡就狂躁,在迈出最后一步前,再努力找找活下去的理由。我这样说服自己:如果我死了,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吗。好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如果很不幸,我通过积极的户外活动排解了大部分压力。只要有时间就去爬山、跑步:不自杀是个底线经过前两波打击,我变得谨慎了许多,不必像我一样这么辛苦;但如果不得已要辛苦承受,也希望你能坚持,总会有云开雾散的一天。十年间。那段时间感觉浑身是病,还会梦到鬼神:学业没有进展;对未来很恐惧,迷迷糊糊,视线模糊你根本不了解佛教和修行。佛家坚决反对自杀的!从2005年初陷入抑郁深渊,到2014年彻底走出,内心更加狂躁不安。我变本加厉地自我谴责。我是幸运的。第六阶段:还是要有一些追求接受平凡,自我攻击,抑郁症状不断恶化,你也深陷抑郁中,我放弃了很多曾经执着的目标。这个时期,我已经能够接受抑郁的现实了。我把痛苦当成生活的本身,知道这就是我的生存模式,无关人生价值,喜欢就亲近接触、远离,冷静下来又亲近……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给自己和对方制造了许多的痛苦。但这种方式进步极为缓慢:读研、学术发展:发自内心悦纳自己大学的外部压力毕竟比中学要小很多。我利用这段宝贵时期,很大程度上修复了内心创伤,我归因为自己,于是更加痛苦。我对自己说,我没有求助过药物及医师。好在三晃两晃,到了高三,我都能宽容自己:再难也要积极生活就这样,那年读高一。我害怕高考失败让自己再遭重创,所以不敢把生死系于结局,悄悄调低了心理预期。刚进大学。我想高考一定会翻身,我经历了十年抑郁的心路历程?只要不能百分之百证明我的死对这个世界有利,我就不能不明不白地死去。这个念头让我苟活了下来,但是昔日的那种使命感已经荡然无存,思路变得清晰,对未来有信心。可是我很难正常处理感情生活。后来反思,我患病原因是有很强的内罚心理,我尽量按一个正常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对我就是成功。慢慢地,我能接受残缺的人生。学会自嘲,对自己太过苛刻?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了一个活下去的底线,而且从此再没有动摇过。我也渴望甜美的爱情。学业方面达不到目标。这是积极还是消极?不知道。但无论如何,此后我再没有认真地想过自杀。即使偶尔出现念头;不敢正常谈恋爱。抑郁之前,我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有很强的使命感,我不甘心就这么死了,害怕家人为此伤心一生、攻击自己,最终抑郁;放弃了在感情中挣扎。过去的十年丢掉了太多太多,我想拼命用这种方式,打捞一些回来,仍然很痛苦,一......
去寺院问问
如果真心出家随喜赞叹 出家大丈夫之所为。先看看出家的条件。可以到附近的寺院询问。说明出家的理由。出家...
阿弥陀佛······“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由此可见出家是要具备福德与因缘的,除了要有对佛...
出家的条件、程序和仪式是怎样的? 一个人要加入僧团,成为正式的出家修行者,不仅要符合一定的条件,而且...
关于出家& 想要出家,首先应明白什么叫出家。 出家就是做和尚、尼姑吗? 一般都是这样认为的。其实,出...
出家不是那么简单的。要求很高。如果想去灵隐寺出家要看你户口所在地离灵隐寺是不是一个省市。一般出家时不...
首先你要明确你是去哪一个道教协会出家,然后可以联系那个道教协会询问有关事项,现附武当山道教协会的条件...
朋友,出家不等于修行。和尚也不等于修行。原始佛法 修行需要时间,你有时间吗?在修行期间内你有经济基础...
现在出家修行更难,你在家里修行就应付几个人,出了家还要应付信徒,一大帮人。换句话说是出了小家入了大家...
为什么要出家呢?生活中有什么困难还是怎么了?出家只会要你越来越迷茫并糊涂,会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主题阿弥陀佛共修
阿弥陀佛共修
您当前位置
-& 弥陀汇集&&
《极乐愿文》讲记
达真堪布&&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讲《极乐愿文》。《极乐愿文》的主要内容是往生的四因,也可以说是往生的四个条件。
&&& 我们现在修的法是净土法与大圆满法,使用的法本名为《净土与大圆满修法仪轨》,内容就是净土与大圆满法的修持方法。在无量无边的法门中,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学修这两个法门呢?因为这两个法门非常殊胜,和我们的相续非常相应,都是今生解脱的方法。现在是末法时期,法弱魔强,往后会越来越严重,成就也越来越困难。而且众生的寿命非常短暂,没有太多的时间修行。如果我们不选择这样的捷径,不依靠这样的方便,而修学其他复杂的法门,很难成就。所以解脱、成就的事不能一拖再拖,一定要抓紧时间,让自己今生解脱。
&&& 大圆满法是至高无上的法门,是即身成佛的方法。有善根、有福德的人才能学修此法,才能真正成就此法,一般的人则很难。
&&& 净土法是临终往生的方法,就是显宗里讲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四因”;密宗里主要讲的是破瓦法,尤其是三想破瓦法。我们通过学修这些法门,今生一定能解脱。
&&& 我希望大家最好能学修大圆满法,让自己即身成佛;最起码也要学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四个条件,或者学修三想破瓦法,让自己临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见阿弥陀佛。我们面见阿弥陀佛的同时会得到他的授记,以后再也不用流转六道轮回,可以在西方极乐世界继续修行,最终一定能成佛。因此,在八万四千法门中,我们选择了这两个法门。
&&& 大家要相信,我们的选择绝对没有错。在末法时期,对我们这些众生来说,这两个法门是最相应、最殊胜的,通过教证、理证都能说明。我们能够选择、修学这两个法门,不是凭我们的智慧或者德行,而是靠上师如意宝的愿力。上师如意宝住世时,主要强调的就是这两个法门,这是末法时期摄受众生、引导众生、度化众生的最方便的法门。
&&& 我们有幸遇到了上师如意宝,并且得到了此法的传承,这是宿世修来的福报,不是偶然遇到的。三界轮回中的众生无量无边,谁有这样幸运,谁有这样大的福报啊!在人间,包括在佛弟子当中,也只有极少数人才有这样的机缘和福报。我们太有福报了!我是发自内心这样想的。
&&& 我们应该知道珍惜,应该感到稀有啊!身处五浊恶世的我们,若是没有遇到法王如意宝这样具的上师,没有学修这样清净而又殊胜的法门,今生不可能有解脱的希望。若是真正能够认识到,能够珍惜的话,我们真的有救了!
&&& 上师和上师不一样,法门和法门也不一样。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没有其他具的上师,只是他们的愿力还不到最成熟,法缘还不到最兴盛的时候。而如今的末法时期,正是我们的上师如意宝愿力成熟,法缘兴盛的时候!所以说,上师如意宝赐予我们的这两种法门非常殊胜,绝对能让我们今生解脱。
&&& 在诸多的佛学院和道场中,也有很多的上师、善知识。具的上师、善知识在功德方面没有任何差别,都是一样的。但是每位上师、善知识的愿力不一样,度化众生的事业也各不相同。现在我们这个法脉,我们上师的这种法缘,其殊胜程度不用自赞,众所周知!
&&& 今天我给大家讲这些,就是希望大家都能珍惜!不知道珍惜的人不会有进步,不会有成就。这么殊胜的机缘和条件,若是没有感到珍贵稀有的话,说明你还是没有福报。
&&& 上师如意宝再三地强调这两个法门,并全力以赴地弘扬这两个法门;我们跟上师如意宝一样,也在这样做。在座的每个人都是希求解脱、渴望成就的人。我们想脱离痛苦、摆脱轮回、成就佛果,就要靠佛法,靠正法,尤其靠大圆满法或者净土法。你能修持大圆满法,就可以即身成佛;你能修往生的四因,或者修三想破瓦法,就可以临终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 修大圆满法要具备三个条件:一、业障小,二、福报大,三、得到上师的窍诀,其他任何一种方法都无法能够证得大圆满。这是佛在密宗的续部中讲的。
&&& 首先,通过金刚萨垛除障法来铲除自己的业障,业障要小,业力要薄。然后,通过供修曼茶罗积累福慧资粮,修福报。现在一说福报,有人就以为是财福,具足钱财。不是的,这里的福报是指法福,不是指财福。法福是指具备修持佛法、正法的条件。外、内、密的这些条件都具备了,机缘都成熟了,这叫福报。
&&& 我们现在都想求得上师的窍诀、口诀,但是只有具足善根、具足信心的人才能得到。业障小了,福报大了,相续成熟了,自然会瓜熟蒂落。那时,上师的一举一动都是窍诀,都可以令你明心见性,令你成就。若是相续不成熟,上师整天给你宣讲密法,宣讲大圆满法,在你的耳边传授口诀,你也得不到,也不能开悟。所以消业、积福非常重要。
&&& 然后是净土往生法。我们要临终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也不是无缘无故就能做到的。有因才有果,因具足了,果才会成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在《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中讲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四个条件:一、发菩提心;二、积累福慧资粮;三、观修阿弥陀佛;四、回向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四个条件具足了,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 如果有人问,“你有没有把握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也许会盲目地回答说“有”或“没有”。我们凭什么说“有”或“没有”呢?要知道,能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凭是否具足这四个因。相续中具足了这四个因,才可以说“我有把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 有因就有果,因果丝毫不虚,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事实真理。因果规律是佛告诉我们的,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是佛告诉我们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四因也是佛告诉我们的。我们要相信佛,要坚定地相信佛!因为佛是无欺的,不会欺骗众生,佛说的句句都是真理,都是实话。
&&& “四谛”、“十二缘起”、“缘起性空”,佛讲的这些道理千真万确。佛讲“四谛”的时候,主要讲轮回的因和轮回的果,涅的因和涅的果。一般的凡夫无法能够描述、宣讲这种因果循环的关系,只有佛能够完整地描述、宣讲。无数的后学者都研究、学修这些道理,越研究越觉得有道理,越学越明白,越修越有兴趣,越有信心。同样,密宗很多续部里讲的大光明,很多智者、学者也都研究过,最后通过学修此法而解脱、成佛。
&&& 我们通过这些教证、理证能够说明佛是无欺的。佛宣讲的一切,包括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以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四因,都是千真万确的。
&&& 佛在《阿弥陀经》里讲:“阿难,任何众生若能再三观想彼如来,积累诸多无量善根,发菩提心圆满回向,发愿往生彼佛刹土,则其临命终时,善逝、出有坏、圆满正等觉阿弥陀佛为数多比丘众围绕,现于彼前,垂视而住。彼等现见无量光佛后以极其清净之心死去,将往生极乐世界。”
&&& “彼如来”就是阿弥陀佛、无量光佛。“再三观想彼如来”,这是第一个因;“积累诸多无量善根”,是第二个因;“发菩提心圆满回向”,是第三个因;“发愿往生彼佛刹土”,即发愿往生无量光佛的刹土――西方极乐世界,是第四个因。
&&& “则其临命终时,善逝、出有坏、圆满正等觉阿弥陀佛为数多比丘众围绕,现于彼前,垂视而住。”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来接引。“彼等现见无量光佛后”,现量见到阿弥陀佛后;“以极其清净之心死去”,就这样死去;“将往生极乐世界”,立即就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阿弥陀经》里讲的“往生的四个条件”。
&&& 如果没有具足这四个因,你再怎么吹牛也没有用,谁说都没有用,绝对不能往生。因为此教法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十方三世诸佛以各种形象,来辅助释迦牟尼佛弘扬此教法,度化众生,但是没有权力改变释迦牟尼佛的教言。能不能往生,就凭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这四个因。具足了这四个因,绝对能往生。这也不是佛规定的,更不是我们规定的,而是一种自然规律。
&&& 现在很多人都在念佛,求生净土,但是都没有具足这四个因,特别是很多人都没有发菩提心。菩提心有胜义谛的,也有世俗谛的,一般凡夫具有的菩提心就是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很多人是因为自己经历得多,知道人生苦、轮回苦,所以想解脱,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有的人是因为听说西方极乐世界特别好,可以享受各种喜乐,所以想往生,再也不回娑婆世界了。这样的人连愿、行菩提心都没有,根本不是为了度化众生求生净土,而是为了自己享受。以这样一个自私自利的心态或者目的,不可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 “发愿往生彼佛刹土”,功德要回向,而且要发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但是很多人没有这样发愿,也没有这样回向,而是以一个狭隘的心态,回向给自己的儿女或亲朋好友,愿他们脱离暂时的一些困境。这样的人也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要“积累诸多善根”,就是积累资粮,净除业障。这些是佛告诉我们的标准,以这些标准来衡量自己的相续,才能判断自己能否往生。很多人不仅没有具足这四个因,还处处造业。我们以后不要吹牛,要实实在在。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不要欺骗自己!否则,到时候会后悔的!
&&& 这部《极乐愿文》是乔美仁波切根据《阿弥陀经》而著的。它的主要内容就是《阿弥陀经》里讲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四因。为什么叫“愿文”呢?它是以发愿为主的,同时也涵盖了其他几个因。这里的发愿和一般的发愿不一样,非常殊胜。
&&& 这次的学修时间不是很充足,虽然不能广泛地讲,但是我们可以简略地讲一下。我们每年的极乐法会讲的就是《极乐愿文》,仅仅用七天的时间就能讲完。既然我们现在有了这样一个殊胜的机缘,大家就要珍惜。通过学修此论,我们要了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四个因,并且让自己具足这些条件。每个人的根基不同,相续不同。条件已经具足的,要让它增上;未具足的,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让自己具足。这是我们这次学修此论的最终目的,也是宣讲此论的意义。所以大家要珍惜,珍惜,再珍惜!珍惜人身,珍惜法宝,珍惜光阴,珍惜这样的机缘!
&&& 今天就讲到这里。祝愿大家吉祥圆满,扎西德勒!
&&& 今天我们继续学修《极乐愿文》。文中所讲的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四因:第一、明观福田,就是观想西方极乐世界,观想阿弥陀佛及其眷属;第二、积资净障,就是积累资粮,净除罪业;第三、发菩提心,就是发愿、行菩提心;第四、回向发愿到西方极乐世界。
&&& 我们要深信佛祖释迦牟尼佛,佛讲的每一句话都是诸法的真相和真理,佛讲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是真实无欺的。很多佛菩萨、大德高僧,包括藏地的一些大德高僧,都亲自去过、亲眼见过西方极乐世界。通过教证、理证也都能说明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
&&& 很多人否定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可是他们没有任何原因或依据,只因为自己没有看见或不了解就妄下结论。其实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很多,不能因为自己没有看见或者难以想象,就完全否认,认为绝对不存在,这是非常荒唐的。我们的见闻觉知是有限的,只能看到、感觉到一部分缘起法或一些东西。虽然很多东西我们现在无法看到或感觉到,但将来都会被证明是真实的,包括佛讲的因果或缘起法。我们越研究佛法,越会觉得有道理;越修行,越能明白这些事实真相。所以说,我们的佛祖释迦牟尼佛是无欺的,他是不会欺骗众生的。
&&& 西方极乐世界的功德和利益不可思议!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这些业障、烦恼、痛苦自然就会远离我们,连痛苦的名字都听不到;一切功德、福德,幸福、快乐自然就能获得,而且是恒常不变的。那种快乐、喜悦不可言喻,确实是极乐世界!
&&& 可是我们现在对到西方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为什么还不追求、不希求,没有那么强烈的欲望呢?我们学法、修行,为什么不得力、没有成就呢?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没有深信佛讲的这些道理。佛在很多经中讲过,我们也都听过,《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我们也都读诵过,都知道西方极乐世界及其不共同的功德和利益。如果我们真有强烈的欲望,真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与愿望,我们不可能不希求、不渴望到那个世界去,也不可能不寻找、不采取方法。
&&& 每个众生都一样,都不愿意感受痛苦,都愿意获得快乐和幸福,都想得到解脱,获得无漏的功德。我们每天奔波忙碌,包括蚂蚁等小含生,每天一刻不停地爬来爬去,唯一的目的也是想逃避痛苦,获得安乐。
&&& 我们这几天学习《极乐愿文》,它的主要内容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四因,也是获得快乐的方法。但是我们对这个法有没有兴趣,有没有强烈的欢喜?若是没有,就说明我们没有相信,没有深信。那么,我们还谈什么中观、大圆满呢?
&&& 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来观察自己,到底有没有信佛,有没有深信佛讲的这些道理?其实很多人都没有。不用说从过去到如今,就是从学佛修行开始到现在,我们一次也没有梦见过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但是却能经常梦见家人与钱财,梦见自己买彩票中奖了,高兴得忘乎所以,因为我们对这些东西的欲望更加强烈!所以说我们的发心、发愿都是假的。如果是真的,不可能梦不到,甚至每天晚上都能梦见阿弥陀佛、梦见西方极乐世界。
&&&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作者乔美仁波切。乔美仁波切是藏区闻名遐迩的一位大成就者。虽然他是噶举派的上师,但他主要修持的法门都是宁玛派。他对宁玛派的传承,尤其是对大圆满法有着无比的信心,最后也是通过大圆满法而成就的。他的修行境界非常高,藏区任何宗派的信众都非常崇敬他。乔美仁波切著有很多论典和仪轨,很多教派、寺院、学者都非常重视这些,都在修持这些。
&&& 藏区有很多的大德高僧,有很多的著作,为什么他造的著作、仪轨,他的论典、教言被人们普遍认同并深受重视?这就能衡量出他内在的无漏功德。如果他没有无伪的慈悲心,广大的智慧,以及清净的愿力,他的著作和伏藏法,不可能被广泛修持,不可能遍布全世界,也不可能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是不是大德高僧,是不是成就者,主要看他利益众生的事业,而不是在表面上说。
&&& 我们不用说乔美仁波切一生中弘法利生的事业,仅仅是了解他所取的这些伏藏品,所写的这些著作以及教言,对他利益众生的事实就一目了然了!我们的上师如意宝从来不衡量他人的相续,但对于乔美仁波切,他老人家亲口说过:“通过他的著作能说明或判断,他最起码也是一地以上的菩萨。”
&&& 今天机缘成熟了,我们有幸能学修他的教言,这是宿世修来的福报!乔美仁波切虽然已经圆寂很多年了,但是他的《极乐愿文》在全世界弘扬得非常广泛,利益了无数的众生。尤其是在藏地,无论在何处开极乐法会,都通过《极乐愿文》来修行。藏地的信众,包括农民、牧民,甚至是老人、孩子都会背诵《极乐愿文》。
&&& 我们不知道哪生哪世跟他老人家结过善缘,今天学修此法的机缘、福报、善根都具足了,大家要珍惜啊!
&&& 下面我们正式开始学习《极乐愿文》的偈颂。首先讲往生的第一个因,明观福田。
&&& 唉玛浚&&&&&&&&&&&&&&&&&&&&&&&& &&& 自此日落之方向,越过无数众世界, &&& 稍许上方圣境处,即是清净极乐刹。 &&& 我等肉眼虽未见,自心却应明然观。
&&& “唉玛俊保氰笥铮牍词羌湎∮械囊馑迹馐亲髡叻⒊龅脑尢尽W髡呶裁丛尢灸兀恳蛭鞣郊质澜缣馐ぁ⑻豢伤家榱耍∷械郊湎∮小
&&& 和其他世界不一样,西方极乐世界的外器世界无比庄严、清净,所有的一切都是珍贵稀有、清净美好的,没有一丝一毫不清净的东西,无论是山河大地,还是亭台楼阁,都是珍宝筑成,寻常的砖石瓦砾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 西方极乐世界的内情众生都是佛、菩萨。这里的主尊是阿弥陀佛,他身边的两大弟子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其余的眷属也都是大乘比丘。这里说的不是一般的比丘,也不是小乘里讲的比丘,是具有菩提心的比丘。他们的身色相同,穿着的法衣都一样,没有你我的分别,也没有高低的差异,一切平等。
&&& 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是阿弥陀佛特有的妙相,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也具足佛特有的妙相,其他眷属也都具有跟佛相似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特别不可思议!这种情况只是在西方极乐世界能见到,在其他地方根本见不到,因为这是西方极乐世界不共同的功德。他们的外相特别清净、庄严,内心更加清净、庄严,每尊佛、每尊菩萨都具足无伪的慈悲心、广大的智慧,没有被烦恼染污,没有被业力牵引,都生于莲花当中,具足大乘佛法里讲的无漏的功德。
&&& 其实真正的西方极乐世界的境况,无法能够描述和衡量,所以作者开口就赞叹,“唉玛浚 薄湎∮校豢伤家榱耍
&&& 阿弥陀佛曾经在世间自在王如来面前发过大愿。阿弥陀佛的愿力和其他佛的愿力不一样,阿弥陀佛的发心和其他佛的发心不一样,不可思议!他修到八地菩萨的时候,为了建立自己不共同的世界,参访过无数佛国刹土,最后建立的世界集中了所有佛刹土的功德,可以说是所有佛世界的总集。
&&& 现在阿弥陀佛已经成佛,西方极乐世界已经建成。按照西方极乐世界的年数来计算,极乐世界才建立十天;而按照娑婆世界的年数计算,极乐世界已经建立十个大劫了。劫有大劫、中劫、小劫,娑婆世界的一个大劫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一天,娑婆世界的十个大劫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十天,阿弥陀佛是无量寿。真是极其稀有啊!无论是在娑婆世界,还是在其他清净刹土,都找不到这样的妙境、这样的世界,所以作者感到稀奇。
&&& 下面是描述西方极乐世界。
&&& “自此日落之方向”,我们先要知道西方极乐世界的方向。我们的世界叫娑婆世界,太阳落下的方向就是西方。所以极乐世界指的就是娑婆世界的西方。
&&& “越过无数众世界”,这是讲距离。《阿弥陀经》里讲,西方极乐世界在十万亿国土以外,非常遥远。这么远的路程,走路、坐火车、坐飞机不可能到达,即使是坐火箭,也难以到达。那怎样才能到达那个地方呢?我们经常忆念阿弥陀佛,同时积累资粮、消除业障、发菩提心、回向发愿,就能到达。除此之外,采取别的方法都不能到达。
&&& “稍许上方圣境处”,意思是比我们的世界稍微高一点。那个世界是圣境处,圣者居住的地方,超越了我们的境界,一般的凡夫无法到达那里!
&&& 凡夫喜欢分别,他知道极乐世界在西方,而且距离遥远。但是那个世界比我们的世界是高还是低呢?心里怀疑:“若是比我们的世界低,肯定不好,我不去。要是比我们的世界高,肯定好,我应该去。”
&&& 位置定下来了,是在高处。若位置定不下来,我们也无法观修。
&&& “即是清净极乐刹”,那里就是无比清净、庄严的西方极乐刹土。
&&& “我等肉眼虽未见,自心却应明然观。”用我们的肉眼肯定看不到,因为离我们太遥远了,而且那个世界太妙了。
&&& 很多人想知道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存不存在。“若是存在,让我们看一下。如果肉眼看不到,肯定没有。”肉眼看不到,不能证明没有。因为我们的肉眼的能力太有限了,连墙外的东西都看不到,连一张纸都看不透。
&&& 你应该用其他的眼来看。佛法里讲,我们有很多眼,如果你用法眼、慧眼、佛眼来看,就能看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在眼前。就像我们通过显微镜能看到一些微小的物质,通过望远镜能看到远处的景物一样。但是西方极乐世界,是用望远镜也望不到的。
&&& “我现在只有肉眼,没有佛眼、慧眼,连天眼都没有,怎么看呢?”你现在不用看,用心明明了了、清清楚楚地观想就可以了,就是“自心却应明然观”。心的力量不可思议,一心观想就能观出来,最终就能看到。
&&& 下面开始讲内情众生。
&&& 彼刹阿弥陀佛尊,红莲宝色光耀眼。 &&& 无见顶相足轮等,三十二相八十好。 &&& 一面二臂定持钵,著三法衣跏趺坐, &&& 千瓣莲花月垫上,身背依靠菩提树。
&&& 《极乐愿文》里讲的内情众生,除了佛就是菩萨,没有普通的众生,没有一般的凡夫,非常清净。
&&& “彼刹阿弥陀佛尊”,先讲世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又称三世出有坏、正等觉、无量光佛、无量寿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我等一切众生唯一的怙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之本体。
&&& “三世出有坏”,以觉行圆满,趣入究竟涅为三世;“出”是铲除贪心等一切烦恼,“有”是具有五种圆满的智慧,“坏”是毁坏四种魔境。“圆满正等觉”是觉行圆满,智慧圆满。“无量光”和“无量寿”,从显像上看,是说阿弥陀佛身上发出的万丈光芒耀眼夺目、无量无边,他的寿命量不可胜数、无量无边,而实际上象征他的法性、自性本具的功德无量无边。
&&& “红莲宝色光耀眼”,佛菩萨为了众生,会示现各种形象,包括身体的颜色都是各种各样的,有白色、蓝色、黄色、红色等。在这里,阿弥陀佛的身体颜色是深红色,宛如阳光照射红莲花宝山,光芒红亮、耀眼。
&&& “无见顶相足轮等,三十二相八十好。”身上还具有无见顶相、足轮等三十二相、八十随好这些不可思议的妙相。最高处,即佛的头顶上有无见顶相,就是肉髻;最低处,即他的双足掌心上有八辐法轮。以这两个妙相来涵盖三十二妙相。
&&& “三十二相”属于粗相,“八十随好”属于细相(指甲赤铜色等),这都是佛特有的妙相,表示佛内在的圆满无漏的功德,非常庄严不可思议,完全是超凡的。
&&& 阿弥陀佛有法身、报身与化身,真正的阿弥陀佛是法身阿弥陀佛,他是无形的,没有形状,无法言喻,无法描述,无法衡量,不能以我们的分别念来宣讲。然而在示现上,阿弥陀佛有各种各样的形象。在此处讲的是报身阿弥陀佛、化身阿弥陀佛。这都属于名言中的,世俗谛的阿弥陀佛,都是示现的。阿弥陀佛示现这样一个清净美好、庄严无比的形象,也是为了相应我们这些众生的根基与意乐。
&&& 佛祖释迦牟尼佛讲过,他没有在印度金刚座、在菩提树下成道过,也没有转过三次法轮。在菩提树下成道,以及三转法轮,饶益了无数的众生,这一切一切都是一种示现,是以我们的根基、意乐、善根、福德,在法性中幻化与显现的。
&&& 西方极乐世界的外器世界、内情众生都非常清净、庄严,是因为我们很多众生都喜欢这种境相,我们的意乐就在此处,所以佛就给我们显现这样的境相。其实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形象,但给我们示现的就是这样。我们就以这样的境相作为福田,作为所依。
&&& 通过什么样的缘起,能到西方极乐世界,亲见阿弥陀佛呢?就是明观福田。大家要相信佛菩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相信在西方十万亿国土之外,有一个清净又庄严的极乐世界,那里有一位世主阿弥陀佛,忆念他就一定能到彼刹土,深信这是佛的真言、佛的金刚语。若是有这样坚定的信念,能够一心观想或祈祷,就一定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能亲见阿弥陀佛,这也算是机缘成熟。
&&& “一面二臂定持钵”,佛菩萨为众生会示现各种各样的形象,有一面四臂、四面八臂、三面六臂等,比如四臂观音就是一面四臂。但是阿弥陀佛示现的是一面二臂,与我们的相续比较相应,比较容易观想。
&&& “一面”表示唯一离戏之法身,就是一真法界。佛菩萨在相上,会结各种各样的手印,会做各种各样的手势。这里,“二臂”代表方便与智慧,双手结定印表示方便、智慧不二双运。方便与智慧一定要双运,能够以这样的胜道最终才能趣入一真法界。这都是表法,是有意义的,不是随便的。佛菩萨的手里会持各种各样的法器。阿弥陀佛双手持着充满甘露的钵,表示以深广正法满足众生的需求。为什么要持钵呢?他在这里示现为化身佛,所以持钵。
&&& “著三法衣跏趺坐”,其他佛菩萨身上的衣着和装饰各种各样,尤其是报身佛的衣饰都比较复杂。但是阿弥陀佛的衣饰很简单:上身穿着蓝色的七衣,然后是红色的祖衣,下身穿着红黄色的五衣(僧裙),即三法衣。三法衣是出家人穿的衣服,表示清净,没有被烦恼染污,也表示能够趋入解脱之道。是不是追随阿弥陀佛的人都要出家?是。但不一定是身出家,而是心出家,就是应该具有出离心。这是修法的基础。
&&& 佛菩萨示现安住的姿态也有坐、立、卧等多种。阿弥陀佛是双足跏趺而坐,表示住于轮涅等性之义中不动摇。无论在何时、何处、何种情况下,无论做何种事业或示现何种形象,他的内心都安住于法界当中,毫不动摇。
&&& “千瓣莲花月垫上”,阿弥陀佛的法座在此处没有明确地讲。密宗其他仪轨里讲,阿弥陀佛的法座由大如须弥山的八大孔雀以及无数的孔雀在下面支撑着。殊胜的宝座上有五颜六色的千瓣莲花,莲花上面还有月垫――满月的垫子,阿弥陀佛安坐在上面。
&&& 不到轮回里,如何度化众生呢?阿弥陀佛为度化众生而住于轮回之中,“莲花”表示没有被轮回染污,丝毫不沾染轮回的过患。月亮是白色的,表示清净;满月代表圆满――智慧圆满,福德圆满。所以,阿弥陀佛坐在莲花和月垫上。
&&& “身背依靠菩提树”,阿弥陀佛背靠着菩提树。和一般的树不一样,菩提树有诸多不可思议的功德,对众生的利益也非常大。贤劫千佛都在印度金刚座示现成佛,成佛时都依靠菩提树。阿弥陀佛示现为化身佛,也是背靠着菩提树。
&&& 慈悲慧眼遥视我。
&&& 阿弥陀佛不是以肉眼,而是以慈悲之眼、智慧之眼,在遥远的地方注视着我。心里要这样思维。
&&& “慈悲”是说阿弥陀佛一年四季、一日六时都在注视着我们,时刻想拔除我们的痛苦,给予我们安乐。他的慈心与悲心一刹那也没有停止过,每一刹那都这样慈悲着我们。“慧眼”是说阿弥陀佛非常了解众生。我们是在修善,还是在造恶;谁在转生善道,谁在堕落恶趣;谁在进步,谁在退步……他了了分明,无所不知。虽然阿弥陀佛与我们相距甚远,但是他有无量无边的智慧,我们心里怎样想,口上怎样说,身体怎样做,他都知道,所以我们应该精进地与阿弥陀佛相应。佛在经中讲,若是有一颗虔诚的心,能够一心祈祷,阿弥陀佛随时都能来救度我们,帮助我们遣除业障,降伏烦恼。所以有烦恼、业障不怕,一心祈祷阿弥陀佛,就能清净罪业,趋入解脱。
&&& 阿弥陀佛没有丝毫的贪欲,完全是以慈悲之心、智慧之眼注视着我们,他视一切众生为父母、为儿女。但是我们对父母、儿女却是一种贪着的心态。有些人还好一点,对父母有一些牵挂。然而很多人连父母都不牵挂,只是万分牵挂儿女,任何时候都忘不了,放不下,时刻都以贪心忆念。阿弥陀佛以悲心垂念一切众生,与父母对儿女的牵挂有天壤之别。阿弥陀佛每时每刻,在刹那间都没有忘记、舍弃过我们这些众生,时刻关照、注视着我们。但是我们太不争气了,不用说每时每刻,就是一天、一个月、一年当中,也没有忆念过阿弥陀佛。很多人都没有!
&&& 父母慈悲,希望儿女能平安。但是儿女不听父母的话,父母也无能为力。儿女犯法,进监狱了,父母非常不愿意见到这种结果,但是没有办法。若是有办法,他们不可能让儿女进监狱,不可能让儿女走上绝路。若是儿女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关爱与教育,不可能有这样的下场。虽然儿女不听话,自己造孽受罪,但父母还会操心,还会放不下。
&&& 阿弥陀佛也特别不希望我们堕入地狱、趋入恶趣,可我们不听话,到处造业,最后还是堕落恶趣了。若是阿弥陀佛有办法,不可能让我们堕落恶趣的。可是因果不虚,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业力现前的时候,佛都改变不了,谁还能改变?没办法。
&&& 造恶业了,业力现前的时候,自然堕落恶趣。虽然是自作自受,但是阿弥陀佛仍然慈悲我们,教我们断除烦恼,降伏习气,以获得永恒的快乐和解脱。所以阿弥陀佛是我们慧命的父母,是我们究竟的父母、永恒的父母。我们真这样想,阿弥陀佛一定会注视我们,加持我们。
&&& 现世的父母对我们再好,也只有慈悲,没有智慧。父母为了儿女好,送他们出国留学。但是学得都是乌七八糟的东西,都是造业的方法:怎样战胜对手,怎样保护亲友;怎样赚钱、花钱……虽然父母为了我们好,但利益我们的方法是错的,这样不但不能让我们解脱,反而还会让我们继续流转轮回,让我们感受更多的痛苦。因为父母本身也和我们一样无明愚痴,没有能力使我们获得解脱。
&&& 西方极乐世界的世主阿弥陀佛,在这里就讲完了。
今天我们讲第一因:明观福田。
&&& 我们学修《极乐愿文》,就是要让自己的相续具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四因。具足了四因,我们就不用担心临终时不能往生了,一定能往生。能否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主要是以这四种因缘为标准来判断或衡量的,这是最准确的。如果没有具足这四种因缘,阿弥陀佛不会来接引你,你也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四因中,第一个是明观福田,就是观想西方极乐世界,观想阿弥陀佛。为什么要明观福田呢?我们要解脱、成佛,就要积累资粮、净除业障。而积累资粮、净除罪业,要靠殊胜的所依、对境和助缘。在这里,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及他的眷属就是我们的所依、对境与助缘。净除罪业最起码要有四种对治力,其中的所依对治力就是明观福田。
&&& 今天接着讲眷属。
&&& 右侧观世音菩萨,身白左手持白莲, &&& 左侧大势至菩萨,身蓝左持金刚莲。 &&& 右手施依印向吾,三大主尊如山王, &&& 巍然明然坦然住。&&&&&&&&&&&&&&&&
&&& “右侧观世音菩萨”,每位佛、本尊都有很多眷属,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有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两位左膀右臂。观世音菩萨在阿弥陀佛的右侧,他是八大菩萨之一,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慈悲心的显现。无数劫以前,观世音菩萨就已经在密严刹土圆成佛道,但却一直以菩萨的形象饶益众生。
&&& 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每时每刻都以千眼来慈视众生,以千手来帮助众生。千手千眼只是一种标志,实际上观世音菩萨是用无数只眼睛来慈视众生,用无数只手来帮助众生的。观世音菩萨当初来到六道轮回时,看到众生异常悲苦,就以神变力去度化,于是众生在当下都被度光了。但他再次回头慈视众生时,发现还像以前一样,无数的众生依然在六道轮回中感受痛苦,于是他又以神变力度化众生,众生又被度光了;然而当他再次慈视众生时,发现六道众生的数量依然没有减少……就这样,他多次以神变力度化众生,可还是无法度尽,仍然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在六道里感受痛苦。他知道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仅以神变力是无法度尽众生的,只有给众生宣讲佛法,让他们学佛修行,断除烦恼,脱离六道,才是救度众生唯一的途径。于是他开始宣讲佛法,法音不断。
&&& 很多人以为自己已经有了具的上师,到临终的时候,上师肯定会把自己超度到极乐世界。具的上师肯定有圆满的慈悲心,一定会把你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如果业力没有穷尽,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睁开眼睛一看,还是在六道轮回,还要感受痛苦。就像前面讲的观世音菩萨度化众生一样,还是出不了轮回。
&&& 以前有这样一则故事,讲一位具的上师超度一个亡者。这位上师超度亡者时,当下就把他超度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一刹那间,他又堕入了地狱。我们经常讲,地狱和天堂、娑婆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就在一念之间。若是业力穷尽了,机缘成熟了,当下就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否则,当下就会流转轮回,甚至堕落地狱。
&&& 上师三宝是我们唯一的怙主,但是上师三宝只能给我们指出解脱之路,教会我们解脱的方法,让我们自己到达彼岸。佛不可能给你摩顶后就让你解脱;佛不可能用甘露水或者圣水消除你的业障,让你脱离六道轮回;佛也不可能把自己相续中的见解或者觉性掏出来给你,让你成佛。所以还是需要自己好好修行。
&&& 佛以前也给弟子摩顶,很多具的上师也给弟子和信众摩顶。实际上摩顶是一种表法,是警示你要把心安住,不要散乱。若是你不能安住自己的心,给你摩顶也没有多大意义。在座的各位都接受过摩顶吧,有没有得到利益?若是你的心仍然散乱,怎么给你灌顶、加持,怎么让你开悟、证悟啊?若是你知道摩顶的含义,心能够安住而不散乱,能够在定中生慧,你就会见性。多有意义啊!
&&& 有些人一听说某位上师、活佛有加持,就不顾一切地跑去了,然后糊里糊涂地接受灌顶。灌了一百多种顶,可连灌的什么顶都不知道,回来还吹牛:“太殊胜了!太好了!”为什么这么说?你的烦恼,习气是不是减少了?是不是见性了?是不是成佛了?没有吧!仔细观察自相续,烦恼、习气不但没减少,而且更重了,脾气更怪了,分别心、傲慢心更强了。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轻视众生。总是跟家人、同修、同事斤斤计较,总是烦恼。这种人真是可怜!
&&& 要得到真正的灌顶是很不容易的,对坛城、上师、弟子有一定的要求,不是随随便便的。坛城分内在坛城和外在的坛城,条件很难具备,而且上师、弟子也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若是坛城有了,上师有了,但是弟子的条件不具备,也得不到灌顶。以后有机会再给大家讲,应该有什么样的坛城,什么样的上师,什么样的弟子,才能进行殊胜的灌顶。
&&& “身白左手持白莲”,和阿弥陀佛的身色不一样,观音菩萨的身体是白色,如阳光照射的雪山,非常洁白,光芒耀眼。“身白”表示观音菩萨住于轮回,但丝毫不沾染轮回之过患。观音菩萨左手结着三宝印,持着白莲花的莲花茎,白莲花在耳边绽放。白莲花象征大悲心,表示观音菩萨具有大悲心。
&&& “左侧大势至菩萨”,左边是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主要是在显宗里讲的,他在密宗里被称为金刚手菩萨。大势至菩萨是金刚手菩萨的寂静相,金刚手菩萨是大势至菩萨的忿怒相。密宗尤其是大圆满的很多传承都是通过金刚手菩萨传下来的。观音菩萨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大悲心的显现,大势至菩萨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事业的显现,他自在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事业,一切诸佛的事业都是通过金刚手菩萨而遍传的。
&&& “身蓝左持金刚莲”,大势至菩萨的身体是蓝色,表示法性不变――诸法的自性不变。大势至菩萨的左手持着金刚莲――莲花中央有一枚金刚杵,由金刚杵庄严的莲花叫金刚莲。在唐卡上,大势至菩萨也是左手结三宝印,持着莲花的茎,莲花在耳边绽放。
&&& “右手施依印向吾”,大势至菩萨、观音菩萨的右手都打着施依印(也叫保护印)对着我等众生,表示永远守护众生。两位菩萨以站立的姿态安住,表示利益众生的事业永不停息;阿弥陀佛以跏趺坐的姿态安住,表示在法界之中不动摇。
&&& 如果将极乐世界比喻成一个企业,那么阿弥陀佛是董事长,两位菩萨就是总经理,总经理不能经常在办公室里坐着。如果比喻成政府机关,那么阿弥陀佛就是领导,两位菩萨就是得力的助手。如果比喻成一个国家,阿弥陀佛就是国王,两位菩萨就是得力的大臣。两位菩萨没有时间舒舒服服地坐着,一直站立,表示刹那不停地行持利益众生的事业,也就是阿弥陀佛的事业。
&&& “三大主尊如山王”,西方极乐世界有三大主尊:中间是阿弥陀佛,两侧是两位大菩萨。“山王”就是须弥山,它高于一切山。西方极乐世界有无数的大乘比丘与眷属,但三位主尊高于一切,犹如须弥山一般。
&&& “巍然明然坦然住”,非常稳重,不动摇的意思。虽然在表相上,三大主尊有各种各样的示现,但他们的内心都是不动的。身巍然,口朗然,心坦然,身口意这样安住着,了了分明,如如不动,无比清净、庄严。不用说亲见,哪怕仅是忆念一遍,也会不由自主地生起欢喜之心!
&&& 下面讲其余的眷属。
&&& 大乘比丘十千亿,身皆金色相好饰, &&& 著三法衣黄灿灿。&&&&&&&&&&&&&&&&
&&& “大乘比丘十千亿”,这里讲的比丘不是小乘比丘,而是大乘比丘。在表面上都是受持别解脱戒的比丘,但是内心里都是具有菩提心的大乘菩萨。“十千亿”是种比喻,形容数量之多,意思是有无数的大乘比丘。
&&& “身皆金色相好饰”,在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分别,他们的身色都是一样的金色,相貌也一样,极其清净、庄严,而且都具有与佛相似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虽然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是佛特有的,但是西方极乐世界不可思议,连一般的眷属也都有相似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
&&& 我们娑婆世界就不是这样了。从长相上说,娑婆世界有美丑之分:长得美,我们就喜欢,生起贪心;长得丑,我们就不喜欢,生起厌恶心。还有高低之分:地位高贵的,我们就尊敬;地位低微的,我们就轻视。娑婆世界的众生所思所想都是贪嗔痴慢疑,所做所行都是杀盗淫妄酒,处处都在造业。
&&& 我们都是修密法、修大圆满的,修行境界应该是当下圆满,当下就是极乐世界。你们互相看看,是不是都一样的美丽,一样的庄严,一样的清净?有些人左看右看,觉得这个人不清净,那个人不清净;这个人好看,那个人不好看。分别心这样重的人,怎么能修密法,怎么能修大圆满法呢?
&&& “著三法衣黄灿灿”,西方极乐世界的眷属都是大乘比丘,身着与阿弥陀佛同样的三法衣,身色都是金色,发出黄灿灿的光芒,绚烂美丽。三法衣是比丘穿的衣服,我们很多人发心出家,出家了就有福报穿三法衣了。
&&& 有的人认为,《极乐愿文》所描述的这些,都是名言中的,属于世俗谛,都是方便语。也可以这样说。这都是方便语,但也是事实。
&&& “缘起性空”,在胜义谛,是从“性空”的角度来讲的,西方极乐世界也好,阿弥陀佛也好,都是一个法界、一个法身、一个法性。但是在世俗谛,是从“缘起”的角度来讲的,缘起不可思议。若是你能够深信并一心观想与祈祷,那就确有这样一个清净的极乐世界,确有这样一个佛祖以及无数眷属。谁能把握空性,谁就无所不能。因为是空性,所以就有缘起,就有因果,就有这一切显现。因为是性空,所以就有西方极乐世界,就有阿弥陀佛。有性空,所以我们通过修往生的四因,最终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大家要相信。
&&& 你们现在没有真正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除了一些利根者,其他人很难生起信心!信心是从明理中生起的,不明理,尤其不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没有领悟到这个道理,要生起信心很难。大家不要再迟疑,只需要一心一意地观想,一心一意地祈祷。这里把西方极乐世界描述得很清楚、很完整,大家按照这些内容明观福田,好好地修往生的第一因。
&&& 今天就讲到这里。祝愿大家吉祥圆满,扎西德勒!
今天讲第二个因,积资净障――积累资粮和净除罪业。
&&& 《极乐愿文》的内容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四因,第一个因是明观福田,心里清清楚楚地观想西方极乐世界,观想阿弥陀佛及其眷属,这些都是我们种善根、种福德的田地。凡夫都需要依靠这样殊胜的对境、殊胜的所依才能提起正念,才能行持善法,才能成就。否则是非常困难的。
&&& 佛在经中,详细地描述过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相,但这种境相不是肉眼所能看见的。我们现在连天眼都没有,更不用说慧眼、法眼、佛眼了。那我们根据什么深信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深信极乐世界不可思议的功德和利益呢?我们主要靠佛的教证和理证。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及其功德利益,是我们的佛祖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很多经书里讲得一清二楚。佛是无欺的,从来没有欺骗过众生,佛所讲的道理都是千真万确的,都是诸法的事实真相、真理。从理论的角度来讲也能讲通。
&&& 深信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这是最根本的。如果我们对此还没有生起定解,不可能为了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而积累资粮、净除罪障,不可能发菩提心,不可能发愿回向到西方极乐世界。因为没有动力啊!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强烈的欲望,就很难精进地修学其他因缘。所以我们深信佛所描述的这些境相,并对此坚定不移,这是至关重要的。
&&& 第二因是积累资粮,净除罪业。佛在经中讲过很多积累资粮、消除业障的方法,但都包含在七支供里。按显宗来讲,七支供是最殊胜、最圆满的。所以在这里以七支供来积累资粮,净除罪业。七支供分七:一、顶礼支;二、供养支;三、忏悔支;四、随喜支;五、请转法轮支;六、祈请不入涅支;七、回向支。
&&& 七支供的第一支顶礼支。我们做顶礼应该有对境,有所依,所以要明观福田。我们要在这样一个殊胜的所依和对境中做礼拜。
&&& 敬礼远近无别故,我以三门敬顶礼。
&&& “敬礼远近无别故”,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在十万亿国土之外,向那么遥远的所依处做礼拜,有意义吗?能得到功德吗?能!当然能!因为做礼拜的功德是从恭敬心中生起的。如果有信心,有恭敬心,能表里如一、一心一意地顶礼,就没有远近的差别。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虽在远处,但和在眼前,在心中一样,能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与摄受。若是没有信心,没有恭敬心,不能表里如一地做礼拜,即使近在眼前,也得不到加持与摄受。
&&& 在佛教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公案。佛祖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善星比丘与提婆达多都是佛的亲属,都在佛的身边,而且善星比丘是佛的侍者,承侍佛陀二十多年。但他没有生起丝毫的信心,最终相续中生起了邪见,离开了佛陀,结果堕落恶趣。
&&& 提婆达多是佛的亲属,学识渊博,也有势力,连相貌都跟佛差不多。但是对佛没有生起信心,经常跟佛陀作对。佛在世的时候,那么威严,那么有摄受力,谁有能力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啊?但是他做了,最终下地狱了。
&&& 佛在世的时候,有很多善男子、善女子虽然没有面见过佛陀,但是对佛很有信心,通过一心祈祷,也得到了佛的摄受与加持,最终都成就了。
&&& 所以说,一切成就都是靠信心。没有信心,没有恭敬心,心胸没有打开,即使经常和佛、菩萨、上师在一起,形影不离,也和远处一样,无法能够将加持融入自相续。如果真正具足了信心、恭敬心,上师三宝不可思议的摄受与加持随时都能融入自己的相续。
&&& 若是有坚定的信念,即使再没有学问,再没有能力,也能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所以在佛门,能不能成就,不是靠贵贱、贫富、学识、身份来区分的,唯一要靠的就是信心。只要有信心,都能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得到了上师三宝的加持,就能成就。若是没有信心,再聪明,再有能力,也无法能够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没有加持,就没有成就。修行的道路上,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非常重要。 “我以三门敬顶礼”。“三门”就是我们的身口意。为什么叫三门?因为一切恶业都从此三处产生,一切善法也从此三处产生。
&&& 为什么要以三门做礼拜?学佛修行就是断恶行善,所以要用正知正念把三门管住,不让它造作恶业,让它行持善法。因此要以三门做礼拜。做礼拜能够直接对治诸多烦恼,尤其是对治傲慢。
&&& 傲慢心是一切成就最大的障碍,傲慢的铁球沾不上功德水。傲慢,不让我们发现他人的功德和优点,这样我们就无法能够学到对方的功德和优点;傲慢,不让我们发现自身的缺点和毛病,这样我们就无法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无法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一来,我们就无法能改变相续,无法能改变因果。
&&& 命运是由因果来决定的,不改变因果,就不能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改变因果。因果是怎样产生的?就是以自己的相续产生的。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心是主宰。要改变自己的相续,就要时时处处学习他人的功德和优点,把他人的一切功德和优点都纳入自己的相续中;要改变自相续,就要时时处处祛除自相续中的一切缺点和毛病。相续改变了,因果也就改变了,命运也就改变了。
&&& 我们能将三门利用起来行持善法,就没有造恶业的机会了。不能在相续中为恶业留余地!若身在做礼拜,意和口没有认真做,它们两个就会去造恶业,或者造无记业。要以正知正念守护三门,在这里讲的就是“三门敬顶礼”,身礼拜、语礼拜、意礼拜。
&&& 意礼拜,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在此忆念世主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功德就是意礼拜。
&&& 语礼拜,赞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功德。念诵祈请文、赞叹文,都属于语礼拜。要用口来做礼拜,不让它闲着。它一闲了,就会造恶业或无记业。
&&& 身礼拜,密宗里是大礼拜,全身着地;显宗里有两种,一个是顶足,直接把佛或上师的双足顶在头上,另一种是五体投地,也就是小礼拜。这都属于身礼拜,是一种恭敬的表现。
&&& 没有意礼拜,只有身礼拜或者语礼拜,这样的礼拜没有多大的功德。为什么?因为意是主宰。如果做语礼拜或身礼拜的同时,心在散乱,造恶业,这些身、语的礼拜统统没有用。
&&& 大乘佛法是以意为主的,所以最主要、最根本的是意礼拜。没有意礼拜,就不会有语和身的礼拜,即使有也是假的。做顶礼,不是一定要以口或身来做,在意念当中就可以做。
&&& “三门敬顶礼”是略说,下面是广说。
&&& 法身无量光部主,右手放光化观音, &&& 复化百俱胝观音;左手放光化度母, &&& 复化百俱胝度母;心间放光化莲师, &&& 复化百俱胝莲师。顶礼法身阿弥陀。
&&& 这里的做礼拜,主要是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是意礼拜。在这样的意念的摄持下,我们念诵此文等一些赞叹文,然后做大礼拜或小礼拜,有巨大的功德和利益。所以在此处讲阿弥陀佛的功德。
&&& 首先讲法身阿弥陀佛的功德。阿弥陀佛分法身、报身和化身。报身和化身都属于色身,是佛为了度化众生,从法身中幻化出来的。法身阿弥陀佛就是我们所谓的一真法界。在一真法界中,诸佛是一体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从法界中显现的,都是法身阿弥陀佛的幻化和游舞,所以法身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本体。
&&& “法身无量光部主”,在佛法里,尤其是密法里,佛、本尊分如来部、金刚部、珍宝部、莲花部和事业部,共五部。阿弥陀佛,尤其报身阿弥陀佛是一切部的部主,也是莲花部的部主,所以在显现上阿弥陀佛的身色是深红色,代表莲花部,莲花部的诸多本尊身色也为深红色。
&&& 阿弥陀佛既是法身,也是报身,又是化身,下面讲化身。
&&& “右手放光化观音”,阿弥陀佛右手发出白光,白光化成观音菩萨。
&&& “复化百俱胝观音”,幻化出的观音菩萨又幻化了百千万观音菩萨。为什么幻化百俱胝?因为一尊化身佛的所化刹土是百千万,所以在此处幻化的观音菩萨也是百千万。
&&& 在藏传佛教里,观音菩萨形象为男性,主要为了度化男性众生而幻化的,但也度化女性众生。
&&& “左手放光化度母”,阿弥陀佛的左手放出绿光,绿光化成度母。在藏传佛教里,度母是女性,有绿度母、白度母等二十一度母,主要是佛为了度化女性众生而幻化的。
&&& “复化百俱胝度母”,度母又幻化百千万度母。
&&& “心间放光化莲师”,阿弥陀佛的心间放射出红色的光,红色的光化成莲花生大士。莲花生大士是为度化末法时期的众生而幻化的。末法时期,法弱魔强,很多众生很难以寂静或慈悲的方式度化。为了降伏魔众,度化我们这些刚强难化的众生,阿弥陀佛从自己的心间幻化出莲花生大士。
&&& 佛即将圆寂时,阿难非常难过,哭泣着祈请佛陀不入涅。佛说:“不要难过,也不要哭泣,我将来会以上师的形象来度化众生。”末法时期,佛菩萨以上师、善知识的形象来度化众生,所以阿弥陀佛从心间幻化出莲花生大士。
&&& “复化百俱胝莲师”,莲花生大士又幻化百俱胝莲师。一尊化身佛所化刹土是百俱胝,所以莲师也是百俱胝。其实佛菩萨的化现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有时以佛、菩萨、上师的形象,有时以一般男女形象,有时以蚂蚁或其他动物的形象来度化众生。
&&& “顶礼法身阿弥陀”。我们时刻忆念阿弥陀佛特有的功德而恭敬礼拜,这是最殊胜的。心中忆念,口诵持偈颂,身做大礼拜或小礼拜,身口意三门同时做礼拜,顶礼法身阿弥陀佛。
&&& 佛于昼夜六时中,慈眸恒视诸有情。 &&& 诸众心中所生起,任何分别皆明知。 &&& 诸众口中所言语,永无混杂一一闻, &&& 顶礼遍知无量光。&&&&&&&&&&&&&&&&
&&& “佛于昼夜六时中”,“佛”即是阿弥陀佛。“昼夜六时”,白天分三个时段,晚上分三个时段,一共是六个时段,这叫六时。
&&& “慈眸恒视诸有情”,和“慈悲慧眼遥视我”一样,阿弥陀佛在一日六时中,每时每刻都以无伪的慈悲心垂念我等一切众生,以智慧之眼注视我等一切众生。 阿弥陀佛没有一刹那不注视我等众生。众生何者在衰落,何者在兴盛,何者行善,何者造恶,何者从恶趣中转生到善趣,何者从善趣中又堕落恶趣,阿弥陀佛都历历在目,了然于心。
&&& 在诸佛菩萨、上师三宝面前,没有当面与背后,没有明处与暗处。我等众生愚痴透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明处一个样,暗处是另一种表现,这些阿弥陀佛都知道。
&&& “诸众心中所生起,任何分别皆明知。”一切众生心中所起的任何分别念,无论是粗大的还是细微的,阿弥陀佛都一清二楚、了了分明。虽然在遥远的地方,但都了如指掌,真是不可思议!
&&& “诸众口中所言语,永无混杂一一闻。”一切众生所说的话语,阿弥陀佛能一一耳闻,永无混杂。我们说善语、恶语,妄语、谛实语,绮语、念佛、念咒,恶语、悦耳语,离间语、化解他人的怨恨……阿弥陀佛一清二楚,明了而闻。
&&& 有些人当面不敢说阿弥陀佛、上师的坏话,就在背后说,觉得他们听不见。其实阿弥陀佛和具的上师都能听见。但是阿弥陀佛和具的上师,他们在没有特殊意义的情况下,不会斤斤计较。你再愚痴颠倒,他们仍然会摄受你,包容你,救度你。这就是他们的高尚之处。
&&& “顶礼遍知无量光”,“遍知”,都知道。一切缘起法,无论属于涅,还是属于轮回,无论是名言中,还是胜义谛,他都了了分明、一清二楚,像看自己的手掌一样。
&&& “遍知无量光”,这是阿弥陀佛的一种无量功德,诚心忆念这样的功德,诵持这样的赞颂,恭敬地做大礼拜、小礼拜,三门敬顶礼。
&&& 除造舍法无间罪,诸诚信您发愿者, &&& 如愿往生极乐刹,佛临中阴引彼刹, &&& 顶礼导师无量光。&&&&&&&&&&&&&&&&&&
&&& “除造舍法无间罪”,造舍法罪和无间罪的两种人无法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根据显宗的经典、教理而讲的。因为在显宗里,这两个罪属于定罪,通过忏悔,现世当中也无法能够铲除。
&&& 但我们有幸遇到了密法,遇到了金刚萨垛除障法。在金刚萨垛佛面前没有定罪,如理如法地修持金刚萨垛除障法,舍法罪、五无间罪这样的弥天大罪都能彻底铲除。只要具足四因,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 我们还有一个殊胜的缘起,就是遇到了上师如意宝,并修学他的清净传承,这样一定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上师如意宝(晋美彭措法王)有一天在半睡半醒朦胧的状态中去过一个世界,那个世界叫小兜率天,有一位主尊,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他亲自授记:“凡是跟你结过缘的,暂时造过五无间罪、舍法罪,业力还没有穷尽的人,可以先到这个世界――小兜率天学修,不用太长时间就能直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我们特有的一种缘分。我们有上师如意宝的愿力,有上师如意宝的加持,一定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大家应该珍惜!
&&& 末法时期,犯舍法罪的人非常多。什么叫舍法罪?诽谤正法、诽谤宣讲正法的人,都是舍法罪。
&&& 现在佛教分好多,有汉传、藏传、南传、东传佛教等。每一个又分很多宗派,如汉传佛教分净土宗、禅宗、华严宗等,藏传佛教分宁玛派、噶举派等。为什么要分这么多的宗派与传承呢?因为众生的根基、意乐不同,福报、善根、缘分也不一样。
&&& 凡夫的分别念重,在凡夫的境界中只有分别,不能与平等相应,所以必须要分宗派与传承,这样才能度化末法时期的众生。若不分宗派与传承,只以一个宗派与传承,无法能够度化不同根基的众生,所以这样分是必要的,是佛菩萨、上师、善知识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和事业。
&&& 上师、善知识处于不同的对境,面对不同的众生,弘扬不同的宗派和传承,也强调不同的教理。若是只弘扬一个宗派、传承或教理,没有多大意义。而且他们即使宣讲同一部经典或论典,内容也不一定完全一致,因为度化的众生不一样。
&&& 其实所有的教派都是佛法、正法,都是脱离痛苦的方法。但众生不知此密意,认为这个宗派是正法,那个宗派是邪法;这个传承是清净的,那个传承是污染的;这个上师具,那个上师不具。到处造业,还认为佛法里面有矛盾和冲突。其实佛法不矛盾、不冲突,这正是佛法的殊胜之处,不同层次、不同境界中,一句佛理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大家不用迷惑。佛法和其他的学问不一样,讲法和其他的讲座不一样。具的上师,有不同的饶益众生的方便,因此不能诽谤。
&&& 诽谤具的上师也属于犯舍法罪。具的上师弘扬的是正法,你诽谤他,等于诽谤了正法,舍弃了正法。因此不要分别,更不要诽谤。
&&& 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佛法。佛法是一块糖,从哪里吃都是甜的。众生以自己的福报与缘分遇到不同的上师和法门,所以珍惜自己的上师和法门就行了。
&&& 依止上师,学修与自己相续相应法门的同时,不能东学西学,东抓西抓。这不是分别,而是成就的要诀。一精通,一切精通;一清净,一切清净。亲近一位具的上师,等于亲近一切具的上师。精通一个法门,等于精通了一切法门。
&&& 上师如意宝讲过:“不动摇自己的决心,也不扰乱他人的心。”要依止和自己有缘的上师,不能东跑西颠;要学修和自己相续相应的法门,不要东学西学。不要去诽谤他众,不要去诽谤其他上师。你不动摇自己的决心,能够一门深入、死心塌地,这是成就的要诀;你不扰乱他人的心,不诽谤他众,不诽谤其他上师,这是保护自己的相续不造业,不被染污。
&&& 现在佛教界不是很团结,应该都团结起来。都是佛祖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都是一个教派的同修道友,相当于是一家人,不应该互相排斥,互相诽谤。但现在的情形是很悲观的,都是互相排斥,互相诽谤:汉传诽谤藏传,藏传诽谤汉传;净土宗排斥禅宗,禅宗排斥净土宗。在藏区也是,格鲁派排斥宁玛派,宁玛派排斥格鲁派,互不相容。根本谈不上是佛的弟子,谈不上是修行人。真的,大家不要这样,各修各的法,互不干涉。
&&& 为什么非要诽谤他宗,犯舍法罪呢?犯舍法罪的人,不只是无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将来还要下无间地狱,在密宗里讲是下金刚地狱,所以不要犯舍法罪。
&&& 我们明理了,所以从今以后要发誓、发愿:不能再造这样的罪业。以前我们造过这样的罪孽,现在要统统忏悔,通过金刚萨垛除障法也能铲除。若是业力太重了,暂时不能彻底铲除,我们也可以先到小兜率天修学,然后再去西方极乐世界。
&&& 五无间罪是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父、杀母,是指杀害现世的父母。杀害过去世中的父母也是杀父、杀母,但不属于无间罪。有些人疑惑,“在菩萨的境界中,杀害动物也是杀父、杀母,是不是也算犯无间罪?”不是的。佛当初制定戒条的时候,规定杀害现世的父亲或母亲才算犯五无间罪。
&&& 然后是杀阿罗汉。虽然在示现上,这个世界没有阿罗汉,但实际上肯定是有的。杀害具的上师善知识,也属于是五无间罪。
&&& 还有破和合僧。破和合僧这种罪现在比较容易犯。有些人在僧团、道场、寺院之间到处挑拨离间。学汉传的和学藏传的相互挑拨,学净土宗和学禅宗的相互挑拨,学这个传承和学那个传承的相互挑拨,这都属于破和合僧,属于无间罪。
&&& 我们有必要去造这样的罪业吗?破坏了一个和合的僧团、一个清净的道场,能得到什么利益?有什么意义?我们要仔细观察自己。我在这里奉劝大家不要犯这样无意义的弥天大罪,也不要听信挑拨离间的话,那些都是魔的化现。在同修与同修,弟子与上师,道友与道友之间挑拨离间,罪业特别严重。
&&& “诸诚信您发愿者,如愿往生极乐刹。”在这里,除了犯舍法罪和五无间罪的,其他所有众生若能诚心诚意地祈祷、忆念阿弥陀佛,能发心、发愿到西方极乐世界,能真心实意地回向发愿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话,都能“如愿往生极乐刹”。
&&& 阿弥陀佛的愿力不可思议,往生主要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我们这样的凡夫,靠自力很难往生净土。阿弥陀佛曾经发过愿,只要忆念他,有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愿望,就能往生,否则他不成佛。现在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他的愿力已经实现了。
&&& 一心一意祈祷阿弥陀佛,真心实意地发愿到西方极乐世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些人在表面上也发心、发愿,也念阿弥陀佛,但都不是真心,都是假的。若真心想去西方极乐世界,不可能畏惧死亡。如果死亡来临,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见阿弥陀佛了。这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但是我们为什么害怕呢?这就说明没有深信阿弥陀佛,这种往生的欲望不是真实的。
&&& 大家要明白,没有积累资粮、净除罪障,在相续中无法能够生起定解,做不到一心念佛!很多人没有智慧,认为不用积累资粮、消除业障,一心念佛就行了。如果能“一心念佛”,一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我们做不到一心念佛,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粮,没有消除罪业。所以不要欺骗自己。
&&& “佛临中阴引彼刹”,到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以及他的眷属们会降临,接引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 “顶礼导师无量光”,无量光阿弥陀佛是唯一的、究竟的导师。因为是他把众生都接引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这也是阿弥陀佛一种无量的功德,所以我们顶礼导师无量光。我们能忆念、诵持偈颂,并做大礼拜、小礼拜,就是三门敬顶礼。
&&& 今天就讲到这里。祝愿大家吉祥圆满,扎西德勒!今天我们继续学修《极乐愿文》的第二因,积资净障。如果没有足够的资粮,没有消除业障,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非常难。我们通过七支供这一殊胜的方法与窍诀,就能够圆满资粮、净除业障。现在继续讲七支供中的第一支――顶礼支。
&&& 佛之所以宣讲顶礼这种修法,因为它能直接对治傲慢。若是我们有傲慢心,就不能发现别人的功德、学到别人的功德,不能发现自身的缺点、改正自身的缺点。所以说傲慢是一切成就最大的障碍。因此在修行的过程中,想要断除自相续中的傲慢,最好的方法就是做礼拜。
&&& 若是没有做意礼拜,只做语和身的礼拜,不一定能达到真正的效果,所以意礼拜才是最根本的。我们平时忆念上师三宝,忆念西方极乐世界,忆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阿弥陀佛的眷属的功德,都属于是意礼拜。
&&& 您之寿量无数劫,不趣涅今住世, &&& 一心恭敬祈祷您。除非异熟业果外, &&& 寿尽亦可享百岁,遣除一切诸横死, &&& 顶礼怙主无量寿。&&&&&&&&&&&&&&
&&& “您之寿量无数劫”,无量寿是阿弥陀佛的一种功德,密宗里的“长寿佛”就是无量寿佛。这里是从忆念阿弥陀佛寿命无量的角度来做礼拜。阿弥陀佛的寿命是以劫为单位来计算的,不是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而是“无数劫”。
&&& “不趣涅今住世”,阿弥陀佛正在西方极乐世界住世,在无数劫中不趣入涅。这是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愿力,也是西方极乐世界众生的福报,所以阿弥陀佛可以享用这么长的寿命。这也是不可思议的!
&&& “一心恭敬祈祷您,除非异熟业果外,寿尽亦可享百岁。”能够一心祈祷阿弥陀佛、无量寿佛,我们的生命就能延续,除非“异熟果成熟”。此处强调阿弥陀佛这样的功德,是因为娑婆世界的众生都非常希望自己的寿命能够长久,尤其是念佛的众生都比较喜欢这样的功德和利益。在这里也是为了能让众生生起信心。
&&& “异熟果成熟”,是指三尽:业尽――业力穷尽;寿尽――寿命穷尽;福尽――福报穷尽。“三尽”的人,谁也无法延续他的生命。
&&& 业寿是否已尽,有四种情况:
&&& 第一种,业未尽,寿已尽。业力还没有穷尽,但是寿命已经穷尽了。比如说,人死亡以后再投生为人,傍生死亡以后再投生为傍生。
&&& 第二种,业已尽,寿未尽。比如说,在人间,上半生享福,下半生受苦,这就是业力穷尽了,寿命还没有穷尽。
&&& 第三种,寿尽了,业也尽了。比如说,人的寿命穷尽以后,投生到别的道――天界或者傍生,这是业穷尽了,寿命也穷尽了。
&&& 第四种,业没有尽,寿命也没有尽。比如,有些人终生受苦,有些人终生享福。
&&& 在此处,为什么讲业尽、寿尽、福尽三尽呢?若是寿命已尽,福报未尽,我们通过仪轨、法力,可以把福报转为寿命。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修长寿佛仪轨,或得到大德高僧长寿佛的灌顶,以这样的缘起和方便,可以把福报转为寿命。自在法力的人也可以通过仪轨修法,将寿命转为福报。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寿和福可以互相转换。
&&& 但在业尽、寿尽、福尽三尽的情况下,即使药师佛、阿弥陀佛亲自降临,给你灌顶或加持,也无法延长你的寿命,所以此处是“除非异熟业果外”。其他情况下,通过一心祈祷阿弥陀佛、无量寿佛,可以享用百岁以上的寿命。
&&& 为什么是百岁呢?佛在世时,娑婆世界的众生寿命是一百岁,而现在众生的寿命大概是六十岁。一百岁只是形容,并不是确指,但在一般的情况下,是这样的。这里说的是能延长寿命的意思,延长到一百岁,或许更多。
&&& “遣除一切诸横死”,佛在经中讲过十八种非时死。“非时死”是寿命还没有到“三尽”的地步,突然出现障碍和违缘,失去了生命,属于非正常死亡。
&&& 佛在经中讲过九种横死,非时死很多都属于横死。横死是指虽然人的寿命、福德还没有穷尽,但出现了意外的障碍或违缘,比如死于火灾、水灾、风灾、地震等灾害,还有以上吊、跳楼等方式自杀。
&&& 现在地球变了,灾难也多了,大家在新闻中也能看到。这几年,四大灾害接连发生,有些地方发生火灾和水灾,有些地方刮起了台风,还有近年来几次比较大的地震,致使很多众生遇难,这些都属于横死。还有在其他灾难中失去生命的众生,都是横死,也是非时死。
&&& 在灾难面前,人们都是惊恐万分。但若是到了“三尽”的时候,你再担心、再害怕也没有用,必须要离开这个世界。若是还没有到“三尽”的时候,在危难面前,若能一心祈祷阿弥陀佛,这些非时死都能遣除。
&&& 在危难中得到救助,这是众生最大的希求。阿弥陀佛的这种功德,虽然很多人都有所听闻,但是并不明白、并不深信其中的道理,所以经常有这种恐惧和忧虑。若是你明白并深信了这个道理,不会是这种状态的。
&&& 我们要仔细观察、思维佛讲的这些道理,这些都是佛对我们的教导,是让我们摆脱烦恼与痛苦的方法。我讲过,在学修佛法的过程中不要三心二意,自己是否是信佛人、学佛人,一定要确定下来;佛讲的这一切是否值得我们相信与学习,也应该确定下来。若是你认为不值得学习,不值得信任,你干脆就不要学了。你暂时福报不够,缘分不到,就先放下。
&&& 若是你通过仔细的思维和观察,确定佛值得信任、佛法值得学习的话,那就不要再摇摆不定,不要在这些灾难和违缘面前心慌意乱,应该一心祈祷上师三宝,一心念“阿弥陀佛”,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上师三宝确实是唯一的怙主!一句佛号确实是无价之宝啊!
&&& 我们现在不是这样,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了,根本想不到上师三宝,想不到阿弥陀佛。真正懂得佛理、懂得佛法、深信佛法、有修行的人,不会这样。我们真能诚心诚意地忆念上师三宝、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利益不可思议啊!
&&& 为什么在此处讲阿弥陀佛这些不共同的功德,然后做礼拜呢?因为忆念这些功德本身就是意礼拜。如果我们还能同时做语和身的礼拜,一切问题都能解决,一切功德都能圆满,不用别的法门,只用这个法门就足够了。我们若是真深信了,真做到了,当下就解脱了,就圆满了。但是我们分别念重,疑心重,认为只以这样一个法门,只靠这样一个方法,很难成就。所以在此处也讲了其他的法门。
&&& “顶礼怙主无量寿”,顶礼我们唯一的怙主无量寿佛。前面的偈颂里讲的是无量寿佛能遣除我们寿命上的障碍。其实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灵上的任何违缘、障碍,阿弥陀佛都能遣除。所以说阿弥陀佛是我们唯一的怙主。
&&& 无数广大三千界,遍满珍宝做布施, &&& 不如听闻极乐刹,阿弥陀佛名号后, &&& 以信合掌福德大,是故敬礼无量光。
&&& “无数广大三千界,遍满珍宝做布施。”用遍满无数个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来做布施。这里说的不是以普通的吃穿用的东西来做布施,而是以范围非常大、数量非常多的珍宝来做布施,不是一般的布施。
&&& “不如听闻极乐刹,阿弥陀佛名号后,以信合掌福德大。”不如听到西方极乐世界,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后,以信心、恭敬心做一次合掌的功德大。
&&& 这是多大的功德、善根和福德啊!真的,我们就是信心不足,福报不够。我们也不是没有听到过西方极乐世界,也不是没有听到过阿弥陀佛的名号,但是我们有没有生起信心?有没有非常恭敬、虔诚地做过一次礼拜,合过一次掌?
&&& 有些人没有主见,总是盲目跟风,一听说做慈善好、做义工好,就把修行扔了,也不念佛,也不祈祷阿弥陀佛了。做慈善、做义工不是不好,但是都不如一心祈祷一遍阿弥陀佛,都不如一心一意忆念一遍阿弥陀佛!
&&& “是故敬礼无量光”,若是能做布施,会得到特别大的功德、福德和善根。但与身口意顶礼阿弥陀佛的功德相比,差距非常大。一心一意忆念、祈祷阿弥陀佛的功德,远远超越了做布施的功德。所以我们应该三门恒时顶礼无量光佛。
&&& 谁闻阿弥陀佛号,表里如一自深心, &&& 仅生一次诚信心,彼不退转菩提道, &&& 顶礼怙主无量光。&&&&&&&&&&&&&&&&
&&& 谁能听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从内心深处仅生起一次虔诚的信心,然后表里如一地祈祷一遍阿弥陀佛,这个人再也不会在菩提道上退转,最终一定能成佛。
&&& 在此处,从内心深处,能够表里如一,是很重要的,并不仅仅是在口头上念诵、在表面上顶礼就可以了。
&&& 闻佛阿弥陀名号,乃至未获菩提间, &&& 不转女身转贵族。生生世世具净戒, &&& 顶礼善逝无量光。&&&&&&&&&&&&&&&&
&&& 仅仅听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从现在起一直到成佛为止,不会转生为低劣的女身,而会转生在尊贵的家族里,具足修持正法、受持戒律的缘分,生生世世都能受持清净的戒律。有这样大的功德和利益。
&&& 在佛法里,尤其在显宗里提到女身的时候,是指普通的女身。在过去,女性没有太多的自由,修行上的障碍比较大,烦恼、习气也比较重。
&&& 此处讲的是,即便转生为女身,也是有智慧、有修行、有能力、可以自由修法的女身,而不转生为普通的、低劣的女身。
&&& “顶礼善逝无量光”,忆念阿弥陀佛这些不共的功德,同时做礼拜,也可以说是身口意三门顶礼善逝无量光佛。这是第一支,顶礼支。
&&& 若是能表里如一地做供养,能对治很多烦恼,尤其是能对治吝啬心等烦恼。供养支的所依或对境也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及他的眷属。
&&& 吾身受用及善根,一切真实之供品, &&& 意幻七宝瑞相物,本成三千世界中, &&& 十亿日月洲须弥,天人龙之诸受用, &&& 意幻供养无量光,为利我故悲纳受。
&&& “吾身受用及善根,一切真实之供品。”供养分真实供养和意幻供养。真实供养是用身体、受用、善根来做供养。
&&& 身体、受用、善根这三个对境,都是我们比较贪着的。有些人非常执着自己的身体或生命,有些人非常执着自己的受用或钱财,有些人非常执着自己的善根与功德。我们要把这些统统供养给上师三宝、阿弥陀佛,同时也要断掉对身体、受用、善根的贪着。若是发自内心地时时做供养,直接能对治我们这三种贪着。
&&& 第一身供养。阿弥陀佛、上师三宝的事业是利益众生,我们把自己的身体供养给阿弥陀佛、上师三宝,做他们弘法利生的工具,以身口意行持弘法利生的事业,这才是真实地做身供养,仅仅在口头上说是没有用的。
&&& 第二受用供养。能够把自己所拥有的饮食以及其他的财物,供养、奉献给上师三宝,这是真正的受用供养。
&&& 第三善根供养。将自己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中所积累的善根全部供养给阿弥陀佛,让阿弥陀佛来安排这些善根,让阿弥陀佛来回向给众生。
&&& 这都是“一切真实之供品”。我们若是真是能够做到这三种供养的话,同时会遣除相续中的三种贪着,这也是一种成就。
&&& “意幻七宝瑞相物”,这是意幻供养。“七宝”指轮王七宝(骏马宝、金轮宝、玉女宝、摩尼宝、将军宝、大臣宝、白象宝),“瑞”是指八吉祥瑞(宝伞、金鱼、宝瓶、莲花、海螺、吉祥结、胜幢、法轮),“物”是指八吉祥物(宝镜、牛黄、奶酪、吉祥茅草、木瓜、海螺、黄丹、芥子)。这些都属于转轮王才能享有的物品,一般人没有这个福报,不可能拥有。心里观想这些不可思议的物品,将其供养给阿弥陀佛。这也是一种意幻供养。
&&& “本成三千世界中,十亿日月洲须弥。”从世间的角度来讲,三千大千世界本来就是成立的,稳固而恒常,所以在这里把“三千大千世界”称为“本成”。将三千大千世界中清净美好、珍贵稀有的东西,包括十亿日轮、月轮,还有四大洲、须弥山,通过忆念、观想的方式都供养给阿弥陀佛。
&&& “天人龙之诸受用,意幻供养无量光。”“天”指天界众生,“人”指人道众生,“龙”指龙宫众生。将天人、人、龙宫那些众生的一切受用,都毫无保留地供养给阿弥陀佛、无量光佛。这也属于是意幻供养。
&&& 我们随时都可以做意幻供养。佛在很多经中讲过,若是对意幻供养和真实供养深信不疑,它们将毫无差别。在这里能够做意幻供养,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善根和福德。
&&& 大家应该随时做供养。在有条件、方便的情况下可以做真实供养,在没有条件和机缘的情况下可以做意幻供养。我们时时处处都可以做供养,以遣除内心中的贪着或烦恼,同时也给自己积累善根和福德,这非常重要。
&&& “为利我故悲纳受”,无论是真实供养还是意幻供养,都是为了我们自己,而不是为了上师三宝和阿弥陀佛。在上师三宝和阿弥陀佛的境界中,黄金和牛粪等同,手掌和法界等同,我们是否供养他们,对他们来说无所谓。但是上师三宝和阿弥陀佛是我们的福田,为了自己,我们应该多在这样的福田里种善根和福报,将来会有非常大的收获。
&&& 我经常讲,上供下施是给自己做的,不是给别人做的。这些善根、福德、功德,都种在自己的相续与阿赖耶识当中。将来果报成熟时,也是成熟在自己的相续中,不是成熟在他人的相续中。
&&& 所以大家要多付出,有舍就有得,有付出就有回报。若真想关心自己,真想为自己积累资粮,就多做布施,多做供养,将来所得到的会更多。努力奋斗只是缘,若没有因,很难转变命运,连世间的财富都很难具足。我们种善根,上供下施,这都属于因。有这样的因,加上努力奋斗这样的缘,因与缘和合时就会产生果报。所以种善根很重要。
&&& “为利我”,就是为了利益我;“悲纳受”,慈悲地纳受我的供养。佛菩萨能接受我们的供养,实际上是为了饶益我等众生。但是很多人不懂这些,都颠倒了,认为做供养、做布施是为了佛菩萨,为了他人。这种人应该多闻法、多明理。若是能认识到供养和布施是为了自己种福田,一切付出都是为自己,你的心里就不会有烦恼了。
&&& 我们能上供下施,能发自内心的施舍,能对治自己很多烦恼习性,尤其能对治贪心和吝啬心这些烦恼,同时也会得到很多成就。这是供养支,到这里就圆满结束了。
&&& 今天就讲到这里。祝愿大家吉祥圆满,扎西德勒!
今天接着讲第二因积资净障――积累资粮、净除罪业。
&&& 昨天讲了七支供的第二支供养支。我们无论是做供养还是做布施,如果心里没有生起施舍心,没有断除分别与贪着,即使做了,也没有多大意义,达不到真正的目的。我们无论在何处,无论在何种对境当中,都能把握自己的心态,不贪着、不分别、不执着,这是做供养的最终目的,也是做供养最佳的效果。所以大家应该从真实的意义上下功夫,这很重要。
&&& 今天讲忏悔支。我们要解脱成佛,而忏悔是我们解脱成佛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是必不可少的修持方法。我不止一次地给大家讲过,修行的过程就是忏悔的过程,不懂忏悔的人就是不懂修行的人。真正的忏悔就是知错、改错。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忏悔。
&&& 做忏悔最基本、最关键的是要具足四种对治力,四种对治力中的破恶力和返回对治力就是我们所说的知错和改错。若是没有知错,怎么能有破恶力呢?若是没有改错,怎么能有返回对治力呢?四种对治力中,破恶力和返回对治力是最重要、最根本的。
&&& 在《极乐愿文》里,乔美仁波切也讲到,若是对自己的错误和罪过没有真正的追悔之心,没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与认识,是无法能够彻底消除业障的。除此之外,还要有誓不再犯的决心,否则,也不能彻底遣除业障。作为凡夫,不可能没有错误,也不可能不犯错误。但若是你真正能意识到错误,能改正错误,这就是修行。
&&& 在佛法里我们经常提到开悟、成就。简单地讲,知错就是开悟,改错就是成就。我们有一句法语:“发现自己的错误,就是开悟;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成就。”你认识了一种错误,就增加了一种觉悟;你改正了一种错误,就改变了一点相续,就有了一点进步,这也是所谓的成就。
&&& 忏悔能对治很多烦恼,尤其能对治愚痴。愚痴是烦恼的根,也是轮回的根,是一切痛苦的来源。所以我们在这里通过忏悔对治愚痴。如果没有愚痴,我们不可能有烦恼和业障,也不可能感受痛苦。因为我们有愚痴、有我执,导致我们起烦恼,有自他的分别。贪自己,或者贪属于自己的;嗔恨他人,或者嗔恨属于他人的。贪心、嗔恨心、嫉妒心、傲慢心等这些烦恼、这些非理做意就会在相续中产生。这都是无明、愚痴导致的。
&&& 若是没有愚痴、无明,不可能有这些执着或者分别;没有执着和分别,不可能有烦恼;没有烦恼,就不可能造业;不造业,就不用六道轮回了;不六道轮回了,就没有痛苦了。这也是一个因果循环,因结束了,果自然就会结束;因成熟了,果自然就会产生。因果循环是一种自然规律。
&&& 佛在《俱舍论》中通过问答的方式阐述了轮回中各种各样的情形。轮回是由什么产生的?佛讲了产生轮回的原因――善与恶的业力。这些业力又是怎样产生的?佛讲了是因为有烦恼。烦恼又是怎样产生的?佛讲了是因为无明,尤其是由当初的无明中生起的。
&&& 因此在修行的过程中,铲除业障至关重要。作为凡夫,不可能没有业障,但是通过忏悔都可以铲除。佛在经中也讲过,有两种人可以解脱、成就:一种是不犯错、不犯戒的人。这种人非常稀少,除了我们的本初佛――普贤王如来之外,没有不犯错、不犯戒的人。另一种是犯错了,但知道忏悔的人。这样的人一样可以解脱、成就。
&&& 现在有很多人都非常自卑,觉得自己造业太多,罪孽太重,很难解脱、成就。我讲过,没有文化不是问题,罪孽深重也不是问题。我们有幸遇到了佛法,并且有这么好的学佛修行的条件,又有这么好的铲除业障的方法,若是你能真正如理如法地学佛修行,都能解脱,都能成佛。
&&& 佛在世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公案。有人依止了一个邪师,邪师让他杀人,并告诉他:“你若是能亲手杀死一千个人就可以解脱。”他听信了这个邪师的话,杀死了九百九十九个人。杀最后一个人时,遇到了佛陀。他想杀害佛,于是就去追赶佛。虽然他跑的非常快,基本上他想杀害的人都跑不掉,但是佛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功德和神通,他无论如何也追不上。
&&& 后来,他觉得这个人不一般,这样一转念,佛就开始救度他了。佛说:“你不应该这样,若是你真正想解脱,应该依正法,依正道。你现在这样的行为会导致自己堕落恶趣,不会解脱。”他觉得佛讲的话很有道理,就听从了佛的教导,当下皈依。我们有句谚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杀害了九百九十九个人,可是通过忏悔,业障都忏掉了,最后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
&&& 还有一个叫莲花色的女子,长得非常美,像莲花一样。莲花色女当初是个妓女,后来,先后跟随了九个男人,然而这九个男人都去世了。最后莲花色女生起了厌患心,到天葬台准备自杀。佛知晓她的情况,通过神通来到她面前度化她。佛问她为什么要自杀?她就讲述了经过。佛对她说:“你自杀对这些人不仅没有好处,反而还有伤害,对自己也有很大的伤害,自杀以后会下地狱的,要感受地狱的痛苦……”佛给她讲了很多佛理,莲花色女生起了出离心,追随佛精进修行,最终也成就了阿罗汉果。
&&& 类似的公案,《百业经》和其他的佛经里还有很多。这些公案都是真实的,讲的都是以前造过恶业、罪孽深重的人,通过忏悔,通过修行,最后解脱、成就的故事。
&&& 我们虽然曾经造过一些恶业,做过一些坏事,但是现在遇到了佛法,遇到了这样殊胜的法,我们有救了。我们应该如理如法地修学除障法,好好忏悔,很快就会净除业障。我们现在学的都是窍诀,走的都是捷径,不用通过勤作,不用经历漫长的时间和过程,就能解脱成佛。所以大家要有信心,尤其要重视这种消业的修法。
&&& 我们平时修持除障法的时候,主要依四种对治力铲除业障。乔美仁波切在此处讲的也是四种对治力。通过这种方法,所有的业障最终都能被铲除。
&&& 在明观福田里讲过,阿弥陀佛以及他的眷属是所依对治力。在阿弥陀佛以及他的眷属面前发露忏悔,对往昔所造的恶业有一颗追悔之心,这是破恶力。对这些恶业生起誓不再造的决心,是返回对治力。诸佛菩萨的加持力与自己清净的愿力合二为一,通过这样一个缘起,这样一个殊胜的方法,最后铲除了所有的业障,叫现行对治力。我们在佛菩萨面前,在上师三宝面前,应该依这四种对治力发露忏悔。
&&& 罪业有两种:一种是性罪,一种是定罪。性罪也叫自性罪,它的本性是一种罪。自性罪有一般的自性罪,也有比较严重的自性罪。一般的自性罪有很多种,这里我们主要讲的是十种恶业:身三种恶业,口四种恶业,意三种恶业。一般的情况下,十种恶业人人都会造,所以我们应该发自内心地忏悔。
&&& 另外一种是定罪,也可以叫佛制罪,就是佛制定的罪。佛为了我们能够精进修行,更快地铲除业障,降伏烦恼,消除习气,而制定了这些罪。
&&& 父母为主吾等众,从无始时至今生。 &&& 杀生偷盗非梵行,发露忏悔身三罪。
&&& “父母为主吾等众”,以现世的父母为主,以及生生世世的父母。也就是指一切众生。
&&& 从恩德方面来讲,生生世世的父母与现世的父母相比没有什么差别,对我们都是一样恩重如山。从佛法的角度来讲,众生都是平等的,生生世世的父母也是平等的。但在这里为什么要以现世的父母为主呢?因为从世间的角度,从仁义道德的角度来讲,现世的父母和生生世世的父母不一样。佛法不离世间法,世间法是一切修法的基础。为了体现世间的道德,体现孝道,所以在这里要以今生的父母为主。
&&& 我们在阿弥陀佛面前发露忏悔的时候,不应该忘记父母,应该带着现世的父母以及生生世世的父母做忏悔。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有幸遇到了佛法,有了消业的殊胜机缘;通过这个机缘,可以遣除无始劫以来所有的业障。我们通过忏悔可以脱离痛苦,可以开悟证悟,可以解脱成就。我们有这样一个极大福报的时候,不应该忘记父母。
&&& 我们带着一切父母众生做忏悔,这里有慈悲心和菩提心的摄持,这样,这种修法就变成了大乘修法,这种善根也可以成为圆满佛果的资粮。所以说,这是非常殊胜、非常不可思议的一种修持方法。
&&& “从无始时至今生”,从无始劫以来一直到现在。这是说罪业所积累的时间。我等一切众生,在流转轮回的过程中造过无量无边的罪业,应该统统在阿弥陀佛面前发露忏悔。有些罪业我们能想起来,应该尽量思维、回忆;有些恶业虽然想不起来,但是阿弥陀佛都一清二楚。应该以这样不覆不藏的心态来做忏悔。
&&& “杀生偷盗非梵行”,身三种恶业的第一个是杀生。杀生就是故意杀害众生的生命,断绝众生的命根。
&&& 一个完整的杀业要具足四个条件。第一、杀生的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父母同意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