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问一下,现在怎样找到哪家网上贷款真实可靠靠,的房地产公司上班?

我的图书馆
&&第一章 总论& &
本章大纲:
(一) 会计概述
(二)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三)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四) 会计要素
本章重点难点以及重要知识点:
本章重点和难点主要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会计要素。
新点:本章今年无变更
本章出题类型为客观题。一般考试分值为0—2分。近两年未出题,但却是整本会计教材的基础。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
1、会计主体
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的范围。
重点:会计主体同法律主体不同。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往往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2、持续经营
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重点:只有设定企业是持续经营的,才能进行正常的会计处理。例如: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确定计提折旧所采用的方法等,都是基于企业是持续经营的。
3、会计分期(会计期间)
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重点:由于会计分期,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递延、预提、待摊等会计方法。在我国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制。一个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止。同时要求企业提供中期财务报告。
4、货币计量
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重点:会计核算采用统一的货币量度,但是为了弥补货币量度的局限性要求企业采用一些非货币指标作为会计报表的补充。在我国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如以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提供给境内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1、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它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它包括真实性、准确性、可验证性。
(2)相关性原则
(3)可比性原则
它是强调不同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要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为此,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将尽量减少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余地。同时要求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选择会计政策。
(4)一贯性原则
它是指企业前后各期会计政策要保持一致,不准随意改变。
一般只有两种情况下可变更会计政策:一是有关法规发生变化要求企业变更会计政策;二是变更后能够更恰当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5)及时性原则
(6)明晰性原则
2、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
(2)配比原则
(3)历史成本原则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此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涉及本会计期间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涉及几个会计期间的应作为资本性支出。
3、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1)谨慎性原则
它是指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谨慎性在本书的很多地方都有表现,例如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等以及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或者跌价准备。
(2)重要性原则
要注意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判断。
(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这里形式是法律形式,实质是经济实质。例如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作为资产和负债同时确认,以及销售收入的确认的时间等都体现了此原则。
(三)会计报表要素
定义: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的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重点:它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它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它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定义:是指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重点: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它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3、所有者权益
定义: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重点: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能返还给所有者;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的分配。
注意: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其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合称为留存收益。
定义: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重点:这里强调的是“日常活动”,对企业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获得的经济利益,不属于企业的收入。
它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其中:营业利润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利润。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本章教材错误更正:第13页第2行“三是让渡资产使用权,主要表现为对外贷款、对外投资或者对外出租等”。根据收入准则,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其中让渡资产使用权主要指让渡资金和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而取得的其他业务收入,对外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不属于收入要素范畴。
历届考题及分析:
一、 单项选择题
1、导致权责发生制的产生,以及预提、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的运用的基本前提或原则是()。(1999年考题)
& &A、谨慎性原则 B、历史成本原则
&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解析:由于会计分期,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递延、预提、待摊这样的会计方法。
二、 多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要求的有()。(2000年考题)
& &A、鉴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发布实施,对原材料计提跌价准备。
& &B、鉴于利润计划完成情况不佳,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原来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改为直线法。
& &C、鉴于某项专有技术已经陈旧,将其帐面价值一次性核销。
& &D、鉴于某项固定资产经改良性能提高,决定延长其折旧年限。
& &E、鉴于某被投资企业将发生重大亏损,将该投资由权益法核算改为成本法核算。
解析: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改变。该原则是企业会计政策在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在下述两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一是有关法规发生变化要求企业变更会计政策,二是改变会计政策后能够更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选项“A、C和D”符合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的要求。选项“B和E”不符合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的要求。
三、 判断题
1、如果某项资产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使是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也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2000年试题)
解析:如果某项资产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使是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也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关于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的理解方法& && &第1章
由于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这一节中,有许许多多的原则,请问一下如何区分清楚?因为我以前每年考试每逢遇上这些原则的问题的时候,就束手无策,再由于历年来的考试都是考这些原则的应用的问题,我对这些问题就比较难明白,请老师指点一下好吗?& &
关键是理解内涵,还要在以后各章的学习中不断的去运用它&&
└书中总共谈到了13条核算时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你可以分为三大类去理解。
&&第一类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客观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第二类是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第三类是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这些原则的学习不仅要理解其基本含义,还在以后的具体会计要素的学习中要回过头来联系思考,理论联系实际,你最终会熟练掌握这些原则的。
第二章 货币资金及应收项目
一、本章大纲
(一)货币资金
(二)应收票据
(三)应收账款
(四)其他应收项目
二、本章内容的主要修订和变化
1、对企业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应收款项、企业的预付账款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无望收回情况下提取坏帐准备的处理(35页)
2、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帐准备时,收到部分偿还货款,对余下部分应收账款账龄的处理(38页)
3、采用个别认定法计提坏帐准备(38页)
三、本章重点难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重点掌握《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的有关规定;掌握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掌握应收票据的计价原则;掌握应收票据取得、收回和转让的账务处理;掌握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及账务处理;掌握应收账款的确认和计价原则;掌握应收账款发生和收回的账务处理;掌握坏账损失核算的备抵法;熟悉坏账损失的确认条件。考生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货币资金内控有关规定;其他货币资金核算的内容和坏账核算的备抵法等。本章考题为客观题,一般分数不高。
(一)货币资金
1、现金短缺、溢余的处理。首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查明原因后,分别处理。
现金短缺:
& &&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 && &贷:现金
& && &借:其他应收款——××(应负赔偿责任的个人)
& && &其他应收款——应收赔偿款(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
& && &管理费用——现金短缺(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
& &&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 && &现金溢余:
& && &借:现金
& &&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 &&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 && &贷:其他应付款——××(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部分)
& && &营业外收入——现金溢余(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
2、备用金。除了增加或减少拨入的备用金外,有关备用金支出不通过“备用金”科目核算,而是直接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
3、其它货币资金。包括以下明细科目:○1外埠存款(采购用,只付不收);○2银行汇票;○3银行本票;○4信用证存款(信用证保证金);○5信用卡存款;○6存出投资款(存款证券公司用于短期投资);○7在途货币资金。
4、货币资金管理规定。主要注意现金的使用范围、库存现金的限额,另外,不准“坐支现金”。
(二)应收票据
1、计价。应收票据按面值入帐。对于带息票据,应于中期期末和年度终了计算利息,并增加应收票据的面值,同时,冲减财务费用。日利率=年利率÷360。
贴现息=票据到期价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
贴现天数=贴现日至到期日实际天数-1
贴现所得金额(P1)=票据到期价值-贴现息
财务费用=账面价值-P1(如果P1大于账面价值,则冲减财务费用,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带息票据的贴现中)
3、到期不能收回应收票据。未贴现的,由“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已贴现的,借记“应收账款”,贷记“银行存款”或“短期借款”。
(三)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通常应按实际发生额计价入账,计价时还需要考虑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两个因素。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入账金额的确认有总价法和净价法可供选择,我国目前会计实务中采用总价法。应收账款的计价和入账金额的确认可参见下表。
& && &商业折扣& &&&现金折扣
含义& &&&指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或针对不同的顾客,在商品标价外给予的扣除。& &&&指企业(债权人)为了鼓励客户(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客户(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
表达方式& &&&如:5%,10%,20%。& &&&如:2/10,1/20,n/30(即10天内付款折扣2%,20天内付款折扣1%,30天全额付款)。
应收账款入账金额的确认& &&&企业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按扣除商业折扣以后的实际售价(即发票价格)予以确认,发票价格计算如下:
价目表销售价格& & ×××
减:商业折扣& & (×××)&&
发票价格& && &&&×××& &&&总价法& &&&净价法
& && &&&将未扣除现金折扣的金额作为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并确认为收入,企业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在发生的当期作为财务费用处理。& &&&将扣除现金折扣的金额作为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并确认为收入,客户超过折扣期限多支付的金额于企业收到账款时,作冲减财务费用处理。
会计核算:
1、交易发生时
2、在现金折扣期限内收到货款
3、超过现金折扣期限收到货款&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我国目前在会计实务中所采用的是总价法: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借:银行存款
& &贷:应收账款
在存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应收账款采用总价法核算时,购货方取得的现金折扣作为一种理财收入,冲减财务费用;应收账款采用净价法核算时,购货方所放弃的现金折扣视为销售方获得的收入(提供信贷),冲减财务费用。
(四)坏账及其核算
1、企业应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酒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2、坏账损失的核算
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两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企业采用备抵法进行坏账核算时,首先应按期估计坏账损失。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等。
(1)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期末按应收账款余额一定比例计算的金额为本期坏账准备期末贷方余额。
(2)账龄分析法:其原理与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一致,是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的具体化。
(3)销货百分比法:按本期赊销金额一定比例计算的金额为本期坏账准备计提数。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通常有账龄分析法、余额百分比法、个别认定法等。企业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或根据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都应当在制定的有关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目录中明确,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按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处理。在采用账龄分析法、余额百分比法等方法的同时,能否采用个别认定法,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某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与其他各项应收款项存在明显的差别(例如,债务单位所处的特定地区等),导致该项应收款项如果按照与其他应收款项同样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将无法真实地反映其可收回金额的,可对该项应收款项采用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运用个别认定法的应收账款应从其他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中剔除。
四、历年考题评析
& & 年份/ 分值/题型&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单项选择题& &&&-& &&&-& &&&1
合计& &&&-& &&&-& &&&1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情形中,不违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货币资金(试行)》规定的“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原则的是( )。(2002年考题)
A、由出纳人员兼任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B、由出纳人员保管签发支票所需全部印章
C、由出纳人员兼任收入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工作
D、由出纳人员兼任固定资产明细账的登记工作
在存在现金折扣和商业折扣的销售中,应交的增值税是否应同时存在折扣?& && &&&归属:『注会会计』 第2章
·& &&&回复(来自中注协)&&
└在商业折扣的情况下,企业的实际销售收入通常就是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因此应交的增值税应按实际销售收入计算,而不存在折扣的问题。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应交的增值税中是否存在现金折扣应视购销双方的约定而定。
第三章 存货
一、本章大纲
(一)存货取得和发出的计价及核算
(二)存货的期末计量
二、本章内容的主要修订和变化
1、 在存货范围中明确指出包含委托代销商品(40页)
2、 存货范围中商品的定义的变化(40页)
3、 对投资者投入的原材料的账务处理补充了贷方科目“资本公积”(44页)
4、 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时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不包括暂估入账的材料的计划成本(54页)
5、 期末对“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余额必须处理,无论是否经过批准,即期末“待处理财产损溢”不存在余额(书本P60页)
6、 对“存货跌价准备”减计的转回的前提(65页)
7、 销售部分存货时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66页)
三、本章重点难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重点掌握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掌握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掌握用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和零售价法计算期末存货和本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掌握存货的期末计价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特别是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的确定)。考生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和零售价法和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等内容。
(一) 货核算范围和确认
1、存货的概念: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和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商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物料。
2、存货的确认:存货的确认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3、企业存货的范围包括材料、商品、在产品、委托加工存货、委托代销存货、在途存货。特种储备物资、涉及诉讼中的财产、购货约定和在建工程物资都不属于存货的范围。
(二)取得和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
1、购入和加工取得存货成本的构成: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1)存货的采购成本。 一般包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以直接归属于存货采购的费用。商品流通企业存货的采购成本只包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在发生购货折扣情况下,买价是指扣除商业折扣但包括现金折扣的金额。
(2)存货的加工成本。存货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3)存货的其他成本。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2、其他方式取得存货的成本
(1)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按照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2)接受捐赠的存货:捐赠方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同类或者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3)接受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债方式取得或以应收款项换入的存货,按照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涉及补价的,考虑补价的影响。
(4)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补价,作为实际成本。涉及补价的,考虑补价影响。
(5)盘盈的存货:按照相同或同类存货的市场价格作为实际成本。
3、存货发出的一般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后进先出法;存货发出的简易计价方法包括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和零售价法。特别是简易计价的方法考试中更为重要,每年必然有考题,要着重掌握:
(1)计划成本法:计划成本法是指日常的会计处理,会计期末要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的科目,将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调整为实际成本。相关公式:
a.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成本差异
b.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
c.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d.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发生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可按存货的类别确定,不能使用一个综合差异率。
(2)零售价法
相关公式:
a.成本率=(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初存货售价+本期购货售价)
b.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售价总额×成本率
c.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三)存货的期末计价
1、存货期末盘点与盘盈盘亏的处理
对于盘盈和盘亏的存货要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查明原因后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其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盘盈:经批准冲减“管理费用”科目;
盘亏:属于定额内损耗、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经批准计入“管理费用”科目;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存货净损失,经批准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2、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1)“成本”和“可变现净值”的含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中的“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以及销售所必需的估计费用和相关税金后的金额。显然,这里的“可变现净值”定义的是需要加工的材料、半成品等,如果没有加工过程的库存商品,可变现净值就是估计售价减去相关税费的金额。
(2)库存商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待出售的原材料统称为待售存货;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为非待售存货。待售存货和非待售存货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的基础是不同的,待售存货本身也由于其有无合同的情况导致估计售价基础的不同。
a.待售存货: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以合同价格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没有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约定的存货,或数量大于合同数量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以产成品和商品一般销售价格的和原材料的市场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b.非待售存货:应当将其与所生产的产成品的期末价值减损情况联系起来,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该材料应当按照成本计价;如果材料价格的下跌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该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价。
(3)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规定
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存货项目计算。如果存在着存货数量多、单价低等情况,存货跌价准备也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算。
(4)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
每一会计期末,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净值计算出的应计提的准备,然后与“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进行比较,若应提数大于已提数,应予补提;反之,应冲销部分已提数。
四、历年考题评析
年份 / 分值 / 题型&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单项选择题& &&&3& &&&2& &&&2
多项选择题& &&&-& &&&2& &&&2
合计& &&&3& &&&4& &&&4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发生的原材料盘亏或毁损损失中,不应作为管理费用列支的是(   )。(2000考题)
A.自然灾害造成的毁损净损失
B.保管中发生的定额内自然损耗
C.收发计量造成的盘亏损失
D.管理不善造成的盘亏损失
[解析]自然灾害造成的毁损净损失应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
2、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乙种原材料5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1200元,增值税额为1020000元。另发生运输费用60000元,装卸费用20000元,途中保险费用18000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4996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4吨。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2000年考题)
A.6078000 B.6098000 C.6093800 D.6089000
[答案] C
[解析]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60000×(1-7%)+=6093800元。
3、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计划材料成本每吨20元,A材料6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总额为102000元,增值税额为17340元。另发生运杂费1400元,途中保险费用359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5995吨,运输途中合理损耗5吨。购进A材料发生的成本差异(超支)为(    )元。(2000年考题)
A.1099 B.1199 C.16141 D.16241
[解析](40+)-9元。
4、某零售企业采用零售价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该企业本月月初存货成本为3500万元,售价总额为5000万元;本月购货成本为7300万元,售价总额为10000万元;本月销售总额为12000万元。该企业月末存货成本为(   )万元。(2001年考题)
A.2100 B.2145 C.2160 D.2190
[解析]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售价总额×(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存货成本)/(期初存货售价+本期购货售价)×100%=(-12000)×()/()=2160万元。
5、某股份有限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20×0年12月31日库存自制半成品的实际成本为40万元,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要费用为16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8万元,该半成品加工完成后的产品预计销售价格为60万元。假定该公司以前年度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年12月31日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  )万元。(2001年考题)
A.0 B.4 C.16 D.20
[解析]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40-(60-16-8)=4万元。
6、甲公司期末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数量为10吨。该原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与乙公司所签合同约定的20台Y产品。该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Y产品20台,每台售价10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将该原材料加工成20台Y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额为95万元。估计销售每台Y产品尚需要发生相关税费1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本期期末市场上该原材料每吨售价为9万元,估计销售每吨原材料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1万元。期末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   )万元。(2002年考题)
A.85 B.89 C.100 D.105
[答案] A
[解析]期末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20×10-95-20×1=85万元。
7、某商业批发企业采用毛利率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2002年5月,甲类商品的月初成本总额为2400万元,本月购货成本为150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为4550万元。甲类商品4月份的毛利率为24%。该企业甲类商品在2002年5月末的成本为( )万元。(2002年考题)
A.366 B.392 C.404 D.442
[解析]甲类商品在2002年5月末的成本=-(×24%)=442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对于下列已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的存货盘亏或毁损事项进行处理时,应当计入管理费用的有(  )。(2001年考题)
A.因收发计量原因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B.因核算差错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C.因定额内损耗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D.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E.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毁损净损失
[答案]ABCD
[解析]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毁损净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2、 下列项目中,应计入工业企业存货成本的有(  )。(2002年考题)
A.进口原材料支付的关税
B.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制造费用
C.原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D.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净损失 
[答案]ABC
[解析]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净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运费的增值税抵扣率是10%,还是7%?& && &&&归属:『注会会计』 第3章
·&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
└准予计算进项税额抵扣的货物运费是指在运输单位开具的货票上注明的运费和建设基金,不包括其他杂 费。课本第87页第16行,运费的增值税抵扣率为10%,应改为7%。当然,此处也有其特殊因素,因为例10是1995年发生的业务,1995年是运费的扣税率是10%,1998年才改为7%。 会计教材错了,沿用10%一直未改。
&&销售折让与商业折扣的区别& && &&&归属:『注会会计』 第3章
销售折让与商业折扣的区别?不太理解。
·& &&&回复&&
└1、商业折扣是指在销售商品时,因为购买的量比较大直接给予客户价格上的减让。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按实际销售价格确认(即原销售价格减商业折扣)。
&&2、销售折让是指企业因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销售折让可能发生在企业确认收入之前,也可能发生在企业确认收入之后。发生在收入确认之前的销售折让,其会计处理相当于商业折扣。 销售折让一般冲减主营业务收入。
&&捐赠原材料是否确认增值税& && &&&归属:『注会会计』 第3章
在税法中捐赠原材料应视同销售,交纳增值税,接受方可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按进项税额抵扣。而在教材第44页中则指出“企业接受的原材料,按确定的实际成本,借记‘原材料’科目,按未来应交的所得税,贷记‘递延税款’科目,按实际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科目”,为何分录中不包括可以抵扣的增值税呢,如果按税法规定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那么应交增值税账户余额就不正确了。请问到底如何核算呢?
·& &&&回复(来自中注协)&&
└对于原材料的捐赠问题,《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中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存货的成本,如果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应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确定;如果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应当参照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确定。而按税法的规定,只有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并经批准的才能允许抵扣。因此,书中所给的核算只是在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下的会计处理。如果接受捐赠方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经税务机关批准可以抵扣的,则可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存货价值、可抵扣的增值税以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该存货的入账价值。因教材篇幅所限,不可能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规定的所有会计处理均在教材中逐一介绍,因此,我们也建议考生按教材每一章最后所附的“涉及的法规”去查阅相关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第四章 投资
一、本章大纲
(一)短期投资
(二)长期股权投资
(三)长期债权投资
(四)投资的期末计价
二、本章内容的主要修订和变化
1、上市公司向关联方出售股票、债券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69页)
2、贷方的股权投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77页)
3、成本法改权益法时,追溯调整的股权投资差额与追加投资形成的新的股权投资差额要分别摊销(83页)
三、本章重点难点
(一)短期投资
1、短期投资的成本是指取得短期投资时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但不包括已经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和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2、短期投资持有期间获得现金股利和利息,已登记为应收的冲减应收,没有登记为应收的冲减投资的成本。
3、短期投资期末计价是指期末短期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价值。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的方法。短期投资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按投资总体、投资类别或单项投资计算并确定计提跌价准备。
4、短期投资处置收入与短期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损益,同时结转已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二)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确定和取得后成本的再确定
1、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
(1)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不包括已经宣告尚未领取现金股利,不包括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所发生的评估、审计、咨询等费用。
(2)由于增加被投资单位股份,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按追溯调整后投资账面价值(不含股权投资差额)加上追加投资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长期股权投资新成本
(1)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按原投资账面价值作为新投资成本;
(2)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经股权投资差额调整后的投资成本作为新的投资成本;
(3)分回投资前的利润冲减成本形成新成本。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
1、成本法核算特点是
(1)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一般保持不变;
(2)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
(3)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和现金股利超过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之后产生累积净利润的部分,冲减投资账面价值;
(4)具体运用“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和“应确认投资收益”的公式来确定被投资单位分配利润时候的会计处理。
(5)如果属于投资前被投资单位累计盈余分派冲减初始成本的部分,待被投资单位用以后年度未分配利润弥补时,应再恢复原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
2、权益法核算特点是,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随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变动,包括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发生的净亏损以及其他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变动。
重点解决问题是:
(1)要确定股权投资差额,要注意一定在股权购买日确定股权投资的成本与股权投资的差额;
(2)投资企业在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和发生净亏损时,要相应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要注意投资企业因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的调整以投资账面价值减至零为限,即股权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与损益调整等明细账户合计余额减去减值准备后等于零。以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投资企业要在计算收益分享额超过未确认亏损负担额以后再来恢复投资的账面价值;
(3)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其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的处理,包括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被投资单位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调整了资本公积,投资企业要调整股权投资准备和资本公积;被投资单位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更正等调整前期留存收益,投资企业要调整股权投资准备和留存收益;要注意如果被投资单位的调整发生在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之前,要相应调整股权投资成本与差额。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期末计价、减值准备、投资处置
1、长期股权投资期末要按照可收回金额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部分确认投资损失,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出售净价与预计持有和处置中形成的未来现金流量两者之间较高者。
2、投资处置时处置收入与账面价值的差确认为当期损益。
(五)长期债券投资
1、长期债券投资成本的确定:长期债券投资成本是指取得长期投资时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但不包括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要注意实际支付价款中税金、手续费金额较小时可于发生时一次计入损益。
2、长期债券投资的明细科目:面值、溢折价、应计利息、债券费用。
3、长期债券投资损益的确认:当期按债券的面值和适用利率计算应收利息扣除当期摊销的溢价(或加上当期摊销的折价),扣除摊销的债券费用,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即:投资收益=应计利息-溢价摊销(+折价摊销)-债券费用摊销。
4、长期债券投资溢折价的摊销方法:
(1)实际利率法:溢折价的摊销额=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应计利息-债券的每期期初账面价值×实际利率。
(2)直线摊销法:溢折价的摊销额=债券的溢折价/债券还款期限。
四、历年考题评析
年份 / 分值 / 题型&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单项选择题& &&&2& &&&4& &&&―
多项选择题& &&&2& &&&2& &&&―
判断题& &&&2& &&&―& &&&―
计算及账务处理题& &&&8& &&&―& &&&―
合计& &&&14& &&&6& &&&―
注:2001年考题的第1个综合题与本章有关。2002年的第2个综合题与本章有关。
(一) 单项选择题
1、某股份有限公司在中期期末和年度终了时,按单项投资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在出售时同时结转跌价准备。日以每股15元的价格(其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0.4元)购进某股票 20万股进行短期投资;6月30日该股票价格下跌到每股12元;7月20日如数收到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8月20日以每股14元的价格将该股票全部出售。1999年该项股票投资发生的投资损失为( )万元。(2000年考题)
〔解析〕1999年该项股票投资发生的投资损失=(15-0.4)×20-14×20=12万元
2、某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7月 1日将其持有的债券投资转让,转让价款1560万元已收存银行。该债券系 1997年 7月 1日购进,面值为 15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 5%,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期限为3年。转让该项债券时,应收利息为150万元,尚未摊销的折价为24万元;该项债券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余额为30万元。该公司转让该项债券投资实现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2000年考题)
& &A.-36
& &B.-66
& &C.-90
〔解析〕该公司转让该项债券投资实现的投资收益=1560-(-24-30)=-36万元
3、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年3月30日,以每股12元的价格购入某上市公司股票50万股,作为短期投资;购买该股票支付手续费等10万元。5月25日,收到该上市公司按每股0.5元发放的现金股利。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价为每股11元。20×0年12月31日该股票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2001年考题)
〔解析〕期末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是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短期投资成本包括手续费,但不包括现金股利,收到的现金股利应该冲减短期投资的投资成本,所以12月31日的股票成本为585万元(50×11.5+10),市价550万元(50×11),账面价值按市价为550万元。
4、某股份有限公司20×0年4月1日,以1064.5万元的价款购入面值为1000万元的债券,进行长期投资。该债券系当年1月1日发行,票面年利率为6%,期限为3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为购买该债券,另发生相关税费共计16.5万元(假定达到重要性要求)。该债券溢价采用直线法摊销。该债券投资当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2001年考题)
& &B.31.5
〔解析〕该债券投资的溢价=(债券初始投资成本-应计利息-相关费用)-面值=.5--16.5-万元,摊销期为33个月,2000年底应摊销的溢价为13.5万元,应摊销的债券费用为16.5/33*9=4.5应计利息45万元,溢价和债券费用的摊销应冲减投资收益,所以投资收益=45-18=27万元。
5、股份有限公司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下列款项中,不得计入其初始投资成本的是( )。(2001年考题)
& &A.购买价款
& &B.税金
& &C.手续费
& &D.资产评估费
〔解析〕资产评估费应计入管理费用。
6、某股份有限公司20×1年6月1日购入面值为1000万元的3年期债券,实际支付价款为1105万元,价款中包括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50万元、未到付息期的债券利息20万元、相关税费5万元(假定未达到重要性的要求)。该项债券投资的溢价金额为( )万元。(2001年考题)
〔解析〕溢价=-50-20-5=30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投资企业(指股份有限公司)不应确认为投资收益的有( )。(2000年考题)
& &A.成本法核算的被投资企业接受实物资产捐赠
& &B.成本法核算的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 &C.权益法核算的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股票股利
& &D.收到短期股票投资的股利
& &E.权益法核算的被投资企业以实物资产投资发生的评估增值
〔答案〕ACDE
〔解析〕成本法核算的被投资企业接受实物资产捐赠,投资企业不需进行账务处理;成本法核算的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投资企业可能确认投资收益,也可能冲减投资成本;权益法核算的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股票股利,投资企业不需进行账务处理;收到短期股票投资的股利,投资企业可能冲减“应收股利”科目,也可能冲减“短期投资”科目;权益法核算的被投资企业以实物资产投资发生的评估增值,按现行制度规定,企业在会计核算上不确认投资评估增值和减值,因此,投资企业不需进行账务处理。
2、下列情况中,股份有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中止采用权益法,改按成本法核算的有( )。(2001年考题)
& &A.被投资企业依法律程序进行清理整顿
& &B.被投资企业已宣告破产
& &C.被投资企业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限制
& &D.被投资的经营方针发生重大变动
& &E.被投资企业发生严重亏损
〔答案〕ABC
〔解析〕在下列情况下,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中止采用权益法,改按成本法核算:(1)投资企业由于减少投资而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但仍部分或全部保留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2)被投资单位已宣告破产或依法律程序进行清理整顿;(3)原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被投资单位的资金转移能力等并未受到限制,但其后由于各种原因而使被投资单位处于严格的各种限制条件下经营,其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限制。
(三)判断题
1、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可以分为永久性减值和暂时性减值。对于永久性减值必须计提减值准备;而对于暂时性减值,由于其在不久的将来预计可以恢复,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2000年考题)
〔答案〕×
〔解析〕无论是永久性减值,还是暂时性减值,均应计提减值准备。
注:2000年考题中有一个判断题与现行制度不符,故略。
(四)计算及账务处理题
1、 A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于日以货币资金投资500万元,取得B公司40%的股权,并对B公司具有重大影响。B公司成立于日;至日,其股东权益为1250万元,其中股本为1000万元,盈余公积为250万元。
日,B公司按照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追溯调整。因追溯调整影响净利润的数额:1997年度为-120万元,1998年度为-60万元。B公司将其中的15%调整了盈余公积(其中10%为法定盈余公积,5%为法定公益金),其余调整了未分配利润。
B公司1998年度追溯调整前的账面净利润为200万元,1999年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后的净利润为-100万元。
A公司对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平均摊销。
A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法为: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其余作为未分配利润。
(1)编制A公司1998年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2)编制A公司1999年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不考虑所作分录对所得税、期末结转损益类科目的影响。涉及长期股权投资、利润分配和盈余公积时,应写出相关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2000年考题)
(1)1998年A公司应编制会计分录:
①记录对B公司的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②按权益法确认1998年度的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 80(200×40%)
贷: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 80
(2)1999年A公司应编制会计分录:
①根据B公司追溯调整结果调账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48(120×40%)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 48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4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2.4
——法定公益金 1.2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 24
②1998年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调整年初数: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8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0.48
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0.24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4.8
1999年摊销股权投资差额:
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 4.8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4.8
③按权益法确认1999年度的投资收益
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 40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 40
账面余额和账面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 &&&归属:『注会会计』 第4章
第4章投资同步练习单选8答案为什么是40000而不是0?
&&原题为:A公司对B公司进行投资截止到1999年年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余额为450000元,1999年末该项投资的减值准备余额为40000元,A公司持股70%。B公司1999年该公司累计亏损700000万元。则1999年末该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余额为()元。
&&(B) 450000
&&(C) -40000
&&(D) 40000
&&正确答案:D
·& && &└该题很重要,大家一定要理解账面余额和账面价值的区别和联系:账面余额-减值(跌价)准备=账面价值。具体作的三笔分录为:
&&1(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450000
&&贷:银行存款 450000
&&2(提取减值准备)借:投资收益 4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40000
&&3(99年末B公司亏损)借:投资收益 41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10000
&&因为账面价值为000-40000,虽然B公司亏损为700000,A公司占70%的股份,计算出A公司分担的亏损为%=490000,但由于A公司为股份公司,仅以出资额为限承担亏损,故冲减长期股权投资410000元。所以长期股权投资各科目余额合计(账面余额)为000=40000元
&&实际利率法& && &&&归属:『注会会计』 第4章
教材第142页“实际利率10.66%”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 &&&这个问题属于财务成本管理的范畴。&&
└实际利率是按“债权面值+债券溢价(-债券折价)=债券到期应收本金贴现值+各期收取债券利息贴现值”,采用插值法计算的。这里的实际利率10.66%的计算过程如下:
&&由于票面利率为12%,债券是溢价发行,说明债券的实际利率要低于票面利率,应往下测试。查现值表,11%的5年期复利现值系数为0.593451,年金现值系数为3.%的5年期复利现值系数为0.620921,年金现值系数为3.790787。
&&按11%测试:8451+897=8
&&按10%测试:8921+787=8
&&用插入法计算,实际利率=10%+(11%-10%)×(8)÷(8)=10.66%
因追加投资,使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是否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在会计处理上是否需要追溯调整?& && &
·& &&&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但在会计处理上应追溯调整。一般来说,会计政策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但采 用追溯调整法的并不一定就是会计政策变更。
&&股权投资差额& && &&&归属:『注会会计』 第4章
会计课本第137页第7行股权投资差额中(000+400000)是2000年的所有者权益吗?这里我不太理解。& &
·& &&&明白了吗?&&
└000+00年初(也就是日)的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4500000是B公司1月1日的所有者权益,减的第一个400000是分发的98年的现金股利(减少所有者权益),加的400000是B公司99年实现的所有者权益.
&&请解释会计冲刺大题2为什么要做这笔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 & 第4章
·& &&&我们可以这样考虑:&&
·& && &在追加投资后,要用权益法来核算,权益法核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投资方A企业对被投资方B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应该等于B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乘以A占B的比例。拿本题而言,在6月25日,华胜公司取得W公司 50%的股份后,加上原来的10%的股份,在W公司占60%的股份,W公司此时的所有者权益为-100+200=2300,华胜公司占W公司净资产的分额为80,若不做我们强调的将损益调整转到投资成本中去的这笔分录,那么,此时的对W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90+,显然*60%=1380,中间的差额40,就是损益调整明细科目的余额。所以应该将损益调整转到投资成本中去。建议大家一定要做这笔分录——如果考试碰到的话。
会计期间中段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 &&&归属:『注会会计』 第4章
5.甲企业日以元的价格购入乙企业70%的股权,并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日乙企业账面资产总额为,负债总额为4000000元;评估后的资产总额为元,负债总额为4000000元。乙企业1999年度实现净利润8000000元,其中,1—6月份净利润为5000000元。日接受现金捐赠40200元。日,乙企业宣告分派现金股利2500000元;3月5日收到应收现金股利的60%。甲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时,资产负债表上“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年末数()元。(设甲、乙企业的所得税率均为33%,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摊销)。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a
·& &&&“投资成本”明细帐年末余额=(000+5000000)*70%=
& &“股权投资差额”明细帐年末余额=期初股权投资差额—已经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
& &=(00000)-( 00000)÷ 10÷12*6=
& &“损益调整”明细帐年末余额=(0000)*70%-%=350000
& &“股权投资准备”明细帐年末余额=140
& &几个明细科目的合计数=+240
溢折价和债券费用的确认& && &&&归属:『注会会计』 第4章
《会计》教材第89页中指出:“当期按债券面值和适用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扣除当期摊销的溢价和债券费用,或当期按债券面值和适用税率计算的应计利息与摊销的折价扣除摊销的债券费用,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为何不扣除“初始投资成本中含的未到期利息”呢?另外该部分所给出的实际利率法计算的例题中,我查年金现值和复利现值系数表计算的实际利率为10.77%,而教材中计算得出的10.66%,这是因为现值系数的精度问题造成的吗,在考试时如因取小数位数问题导致的计算结果不一致会不会扣分呢?
·& &&&回复(来自中注协)&&
└“初始投资成本中含的未到期利息”是指构成债券初始投资成本的债券利息,已反映在长期债权投资的投资成本中,待该部分利息到期时就能收回,因此不属于债券投资的投资收益。债券投资中只有溢价或折价才构成了债券投资收益的调整,因为债券的溢价是为了将来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而事先付出的代价(债券折价是为了今后少得利息而事先得到的补偿),所以应按应计利息扣除溢价摊销(或应计利息加折价摊销)确认债券投资收益。
& &对于教材中所给例题中计算的实际利率为10.66%,而按4位精度小数计算的实际利率为10.77%的问题,就是因为所使用的系数表的精度不一致造成的。在考试时,如果这种类似的题目,一般会给出年金现值系数和复利现值系数,不会造成系数精度不一致。如果计算公式正确而因考生取小数位数问题导致的计算结果不一致在评卷时将不会被扣分。
在《会计》教材第86页的例题中“(4)计算再次投资的股权投资差额”下有一步将按追溯调整法计算的“损益调整”再调整为“投资成本”明细科目,这个分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将它调整进投资成本明细科目?
·& &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规定,投资企业因追加投资等原因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从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应自实际取得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共同控制或对被投资单位实施重大影响时,按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含股权投资差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
&&因此,该例题首先对原按成本法核算的股权投资进行追溯调整,重新确定了长期股权投资的三个明细科目“投资成本”、“损益调整”和“股权投资差额”的金额。在追加投资时,新的初始投资成本应按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含股权投资差额)加上追加的投资成本确定,而此时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中包含“损益调整”明细科目的金额,因此,必须将追溯调整后的“损益调整”明细科目的金额调整到“投资成本”明细科目。
第五章 固定资产
一、 本章大纲
(一)固定资产概述
(二)固定资产取得
(三)固定资产折旧
(四)固定资产修理与改良
(五)固定资产处置与期末计价
二、本章内容的主要修订和变化
1、 更新改造和因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108页)
2、 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109页)
3、 固定资产的各项后续支出的处理(114页)
4、 投资转出的固定资产要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114页)
三、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涉及较多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特别是日开始执行的固定资产准则,对不同来源取得固定资产的计价、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以及计提减值准备以后价值恢复时的会计处理都做出了一系列细致的规定。考生在复习当中要特别注重基本问题、细节问题。要将固定资产从不同方式取得时的计价一直到不同方式清理的全过程的核算熟练掌握,并考虑与债务重组中以固定资产抵债、非货币性交易、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问题的结合。
(一)固定资产取得
1、购置固定资产,会计分录是: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2、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的核算一般分三步:
购入工程物资时:
借:工程物资
贷:银行存款
投入建设时: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核算过程中还要注意:
(1)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工程物资,减去保险公司和过失人赔偿部分后的差额;工程项目尚未完工的,计入或冲减在建工程成本;工程已经完工的,计入当期营业外收支。
(2)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应进行试运转所发生的净支出,计入工程成本。能够对外销售的产品,其发生的成本计入在建工程成本;销售或者转为库存商品时,按实际销售收入或按预计售价冲减工程成本。
(3)在建工程发生单项或单位工程报废和毁损,减去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保险公司赔偿后的净损失,计入继续施工的工程成本;如为非常原因造成的报废和毁损,或在建工程项目全部报废和毁损,应将其净损失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3、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
4、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资本公积
5、盘盈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6、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固定资产,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涉及补价时,还要考虑补价的影响。
7、债务重组取得的固定资产,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涉及补价时,还要考虑补价的影响。
8、改扩建形成的固定资产,按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改扩建而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支出,减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作为入账价值。
(二)固定资产折旧
1、折旧范围。除下列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①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②按规定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当月不提;当月减少的,当月继续提。也就是说,采用“次月”处理的方法。
2、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后两种属于加速折旧方法。下面列表比较一下年限平均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异同:
折旧方法& &&&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
年限平均法& &&&(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率÷12
年数总和法& &&&(预计使用年限N-已使用年限N1)/[N×(N+1)÷2]& &&&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年折旧率÷12
双倍余额递减法& &&&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12
一定要注意计算月折旧额时所采用的基数,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价-已经计提的折旧总额。
3、企业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预期数与原先的估计数有重大差异,则应当相应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4、企业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果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则应当相应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5、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规定,企业对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也应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计入当期管理费用(不含更新改造和因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
企业因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而对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由原不提折旧改为计提折旧,此项会计政策变更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和其他相关项目。
如果股份有限公司在2001年度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以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代替折旧的,应以未计提减值准备前的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计提折旧,并对计提折旧后的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减值测试,经过上述调整后的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现行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期初留存收益等相关项目。2002年度对原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以上述经调整后的账面价值为基础,并按预计的尚可使用年限重新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此项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数较小,或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6、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时,应将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在此基础上核算经更新改造后的固定资产原价。处于更新改造过程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因已转入在建工程,因此不计提折旧,待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
(三)固定资产的处置
处置固定资产,一般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核算。处置固定资产时,要同时结转已经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R)的最后结转所对应的科目与清理的目的有关:
1、捐赠转出的,以R借记“营业外支出”;
2、抵偿债务的,按应付债务的账面余额(D)借记“应付账款”,R小于D,差额贷记“资本公积”,R大于D,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3、无偿调出的,以R借记“资本公积——无偿调出固定资产”;
4、固定资产的报废,以R借记“营业外支出”。
(四)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
由于损坏、技术陈旧或其他经济原因,导致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我们称之为固定资产价值减值。一旦存在固定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情况,企业应计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以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已经发生减值。
已经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简单地说,减值准备的计提对计提折旧的影响是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对此前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不作调整。同样地,如果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又得以恢复的,也采用未来适用法。
如果条件发生变化,使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则应当转回已经计提的减值损失,但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要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而其他资产的减值准备不必单独列示。
四、历年考题评析:
年份 / 分值 / 题型&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单项选择题& &&&1& &&&-& &&&2
多项选择题& &&&-& &&&-& &&&2
判断题& &&&1& &&&-& &&&-
合计& &&&2& &&&-& &&&4
(一)单项选择题
1、2000年考题中的一个单项选择题与现行会计制度不符,故略。
2、日,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其原价为1230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日,经过检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56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折旧方法不变。2002年度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2002年考题)
〔解析〕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560万元,小于设备的账面净值750万元〔1230-(1230-30)/10×4〕,2002年设备应提折旧=(560-20)÷5=108(万元)。
3、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自营方式建造一条生产线,实际领用工程物资234万元(含增值税),另外领用本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一批,账面价值为240万元,该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格为260万元;发生的在建工程人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分别为130万元和18.2万元。假定该生产线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该生产线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2002年考题)
& &A.622.2
& &B.648.2
& &C.666.4
& &D.686.4
〔解析〕该生产线的入账价值=234+240+260×17%+130+18.2=666.4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支出中,应确认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有( )。(2002年考题)
& &A.使固定资产功能增加发生的支出
& &B.使固定资产生产能力提高发生的支出
& &C.使固定资产维持原有性能发生的支出
& &D.使固定资产所生产的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所发生的支出
〔答案〕ABD
〔解析〕使固定资产维持原有性能发生的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
接收资产捐赠是否需要交纳所得税,为什么?& && &&&归属:『注会会计』 第5章
·& & 对于内资企业,接收现金捐赠不需交纳所得税,其会计处理为“借:现金、银行存款,贷:资本公积——接收现金捐赠”;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需要交纳所得税,其会计处理为“借:原材料、固定资产等,贷:递延税款,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对于外资企业,接受现金捐赠和非现金资产捐赠均须交纳所得税,接受捐赠的现金的会计处理为“借:现金、银行存款,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接受的非现金捐赠的会计处理为“借:原材料、固定资产等,贷:待转资产价值”,年度终了,结转“待转资产价值”科目账面余额“借:待转资产价值,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 &&&归属:『注会会计』 第5章
教材第114页,关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通常的处理方法中指出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单设“1503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科目核算,为什么经营租赁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要计提折旧?
·& && &答:在通常情况下,经营租入固定资产不确认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即企业固定资产账户及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中均不包括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价值。如果企业对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进行改良使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即符合有关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条件的,则因改良而发生的支出可以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由于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未作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其发生的改良支出不能直接计入该项固定资产的价值,因此,《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号财会[2003]10号)规定,对于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作为固定资产,并单设“1503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科目核算,同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至于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能否资本化,应当根据固定资产准则中有关固定资产定义及后续支出的相关规定做出合理的判断。
会计和税法教材有差异吗?& && &&&归属:『注会会计』 第5章
在《会计》教材中计算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时,是以清理收入—清理费用—折余价值—税金计算而得,而在《税法》教材中指出,固定资产转让净收益计算是以清理收入减清理费用,并以清理收入计算营业税和城建税等税金,为何没有扣除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这点应以什么为准?在清理时计算的营业税和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是计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还是计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
& &按《税法》教材,对于固定资产清理净收益的计算是分别计算的,即先确定收入总额为清理收入,然后再确定准予扣除的部分(即转让固定资产的成本,也就是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再扣除费用(清理费用),再扣除税金(应当缴纳的税金及附加),然后再据此计算出清理净损益。而按《会计》教材,固定资产清理所发生的收入和支出均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因此,在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就是固定资产清理的净损益。所以,从这点来说,两本教材的计算方法并没有差异。
& &其次,固定资产清理中发生的相关税费是与所清理的固定资产密切相关的,如果为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类的固定资产,其转让时应当计算营业税等税金;如果为动产类的固定资产,则转让可能需要交纳增值税(现行税率为4%,并减半征收,不得抵扣)等税金。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清理固定资产发生的各项税费均应计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第六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一、本章大纲
(一)无形资产及其期末计价
(二)其他资产
二、本章内容的主要修订和变化
1、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122页)
2、出租的无形资产,相关的无形资产的摊销价值应当计入其他业务支出,并同时冲减无形资产的成本(P122页)
三、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例年考题以客观题为主,内容基本是取得无形资产的计价、期末无形资产的计价等问题。有些年度在综合题中涉及本章内容,例如在合并会计报表当中考内部无形资产交易的处理。
(一)无形资产的定义和确认
1、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的特征有:不具有实物形态; 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是企业使用而非出售的资产;在创造经济利益方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2、无形资产的确认: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该资产获得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产的成本能可靠计量。
(二)无形资产取得的计价
按取得方式不同无形资产取得时的成本确定也不同。
1、外购无形资产以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作为入账价值,其中对于一揽子购入的无形资产,其成本通常按该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公允价值相对比例确定。
2、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无形资产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涉及补价时,考虑补价影响。
3、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但企业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4、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无形资产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的税费作为实际成本,涉及补价考虑补价的影响。
5、接受捐赠取得无形资产
(1)提供凭据的,按其标明金额加相关税费。
(2)没有提供凭据的: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按参照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相关税费;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无形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确定。
6、自行开发无形资产
入账价值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定为当期费用。
7、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
无形资产在确认后发生的支出,应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
(三)无形资产的摊销
1、无形资产的成本:入账价值;
2、开始时间:取得月份;
3、摊销方法:直线法;
4、残值:假设为0;
5、摊销年限:一般为预计使用年限。即:或合同年限、或法律年限、或孰短原则,无规定时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
6、计入管理费用,同时冲减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7、土地使用权是特殊的无形资产,企业购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尚未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按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的期限分期摊销。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商品房时,应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开发成本;企业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项目时,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在建工程成本。
(四)无形资产的期末计价和减值准备
1、企业应定期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至少于每年年末检查一次,对无形资产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进行判断,对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2、当期末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的。按其差额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借:营业外支出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3、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营业外支出
4、当无形资产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应当将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视同为一次摊销。
(五)无形资产的处置
1、无形资产出售
企业应将所得价款与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出售无形资产不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从而出售无形资产所得不符合《收入准则》中收入的定义,而属于利得,所以出售无形资产所得应以净额反映和核算。
企业出售无形资产不通过营业收入核算,其净损益计入营业外收支科目。
借:银行存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
贷:无形资产
营业外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2、无形资产出租指企业将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的使用权让渡给他人,并收取租金,符合《收入准则》中收入的定义。
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租金收入要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发生的与转让有关的各种费用记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摊销出租无形资产的成本时,也记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无形资产
银行存款等
(六)其他资产
其他资产是指不包括在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性质的待摊费用和其他长期资产。
1、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
股票发行费用(减去股票发行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额,从溢价收入中不够抵销或无溢价的)应根据金额大小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在不超过两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计入损益。
2、开办费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计入当期损益。
3、其他长期资产:
其他长期资产的范围包括各种储备物资、银行冻结存款、临时设施和诉讼中的财产等。
四、历年考题评析
年份 / 分值 / 题型&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单项选择题& &&&-& &&&2& &&&2
合计& &&&-& &&&2& &&&2
(一)单项选择题
1、某股份有限公司于日,以50万元的价格转让一项无形资产,同时发生相关税费3万元。该无形资产系日购入并投入使用,其入账价值为3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为6年。转让该无形资产发生的净损失为( )万元。(2001年考题)
〔解析〕无形资产的摊销期按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中较短者,所以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300-300/5×3),转让净损失=120+3-50=73万元。
2、在会计期末,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的差额,应当计入( )。(2001年考题)
& &A.管理费用
& &B.营业费用
& &C.其他业务支出
& &D.营业外支出
〔解析〕在会计期末,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的差额,应当计入营业外支出。
3、甲公司以300万元的价格对外转让一项专利权。该项专利权系甲公司以480万元的价格购入,购入时该专利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法律规定的有效使用年限为12年。转让时该专利权已使用5年。转让该专利权应交的营业税为1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该专利权未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转让该专利权所获得的净收益为( )万元。(2002年考题)
〔解析〕转让该专利权所获得的净收益=300-(480-480÷10×5+15)=45万元。
4、下列有关无形资产转让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2002年考题)
& &A.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 &B.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所取得的收入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 &C.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所发生的支出应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 &D.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所发生的支出应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解析〕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所取得的收入应计入营业外收入;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所发生的支出应计入营业外收支。
&&出租的无形资产是否要提减值准备,如果需要的话,计入“其他业务支出”还是“营业外支出”?& && &&&归属:『注会会计』 第6章
·& & └出租的无形资产所有权归出租方所有,期末应根据相关规定计提减值准备。由于计提的减值准备与无形资产是否出租没有直接关联,所以其不构成出租成本,应该计入“营业外支出”。
&&开办费的处理& && &&&归属:『注会会计』 第6章
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开办费,《税法》教材要求在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而《会计》教材却要求在开始生产、经营月份当月一次摊销,在计算所得税时,此项目是否应作为纳税调整项目?& &
·& && &└该差异属于纳税调整项目,在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该差异属于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关于“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的入帐价值& && &&&归属:『注会会计』 第6章
公司首次发行股票,乙企业已一项帐面原值为100万元,已摊销40万元的专利权抵缴认股款70万元,则B公司接受的该项无形资产应以( )万元入帐。
&&(A) 100& &(B) 60& &(C) 70& &(D) 30
& &正确答案:b& &
·& &&&└我国新的《无形资产》准则规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被投资方应按该项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股本”或“实收资本”等科目。
&&本题B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接受乙企业无形资产,要按照乙企业无形资产账面价值60万元(100-40)入帐。
&&政府特许专营权是否属于无形资产& && &&&归属:『注会会计』 第6章
2.下列各项中,属于无形资产的有( )。
&&(A) 国有企业通过无偿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B) 尚未注册的商标
&&(C) 政府特许的专营权
&&(D) 购入的专有技术
&&(E) 购入的技术资料
&&您的答案:d, e 正确答案:c, d, e
&&解析:本题考核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国有企业通过无偿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无法计量成本,所以不是无形资产;尚未注册的商标,所有权不属于企业,成本也无法计量,所以,也不是无形资产。
&&请问老师,书上121页第六行说:只有支付了费用取得的特许权才能作为无形资产.但这题答案为何还选c?& &
·& &&&回复&&
└特许经营是指特许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支付相应的费用,例如政府的荣誉命名,正式获批的医药产品商标、品牌,都是要有支出的,所以是无形资产
第七章 负债
一、本章大纲
(一) 流动负债
(二) 长期负债
二、本章内容的主要修订和变化
今年本章内容教材没有调整和变化。
三、本章重点难点
(一)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
1、应付账款的核算
(1)应付账款一般按应付金额入账,而不按到期应付金额的现值入账。如果购入的资产在形成一笔应付账款时是带有现金折扣的,应付账款入账金额的确定按发票上记载的应付金额的总值记账。在这种方法下,应按发票上记载的全部应付金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获得的现金折扣,冲减财务费用。
(2)企业将应付账款划转出去,或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直接转入资本公积。
2、应付票据的核算
开出并承兑的商业承兑汇票如果不能如期支付的,应在票据到期时,将“应付票据”账面余额转入“应付账款”科目。
(二)各种税费核算
(1)明细科目设置。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小规模纳税人仅设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
(2)进项税额的处理。进项税额有两种情况:可抵扣和不可抵扣。可抵扣包括三种情况: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劳务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完税凭证,购进免税农产品或收购废旧物资的收购凭证,购进货物的运费单据等,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其会计处理表现为价税分离入账:
借:物资采购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不予抵扣包括:企业购进固定资产、购入的货物直接用于免税项目、直接用于非应税项目、直接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等。其会计处理表现为价税合一入账:
借:固定资产
应付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如果在购入货物时可以抵扣,但其后因情况发生变化变成不予抵扣,则进项税额应该转出。这种情况是:改变了原生产经营用途和发生了非正常损失。会计处理是:
借:固定资产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销项税额的处理。分三种情况:
第一,国内一般销售,应计算销项税额: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第二,出口销售,一般销项税额为零(零税率);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第三,视同销售,包括:企业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销售代销的货物;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投资;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债务重组转出货物;非货币性交易换出货物;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4)小规模纳税企业增值税的核算。
购进货物时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
借:物资采购
贷:银行存款
销售货物时按不含税价格计算应交增值税: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消费税采用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两种方法计征:
(1)产品销售:一是将应税消费品直接对外销售,缴纳的消费税直接计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二是将应税消费品用来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抵偿债务等,参照“非货币性交易”和“债务重组”的有关规定;三是用应税消费品对外投资、在建工程等方面,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计入有关成本。
(2)委托方加工应税消费品。由受托方交货时代扣代缴消费税,其账务处理分两种情况:一是将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应将代扣代缴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消费品的成本;二是将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将按规定准予抵扣的消费税记入“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
3、营业税。
营业税是对外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工业企业经营工业生产以外的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以及转让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按规定缴纳的营业税,通过“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收入(或支出)科目核算;企业销售不动产应交营业税在“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发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其账务处理分四种情况:一是企业销售应税矿产品的应交资源税,记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二是企业自产自用的应税产品应交的资源税记入成本费用科目;三是收购未税矿产品代扣代缴的资源税与其实际支付的收购款一并作为收购矿产品的成本;四是外购液体盐加工固体盐的相关资源税,购入液体盐缴纳的资源税可以抵扣,记入“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的借方;企业加工成固体盐后,在销售时,应交资源税记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
5、土地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按照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征收,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土地增值税”科目核算。对于兼营房地产业务的企业,缴纳土地增值税记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核算。
6、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辆使用税和印花税
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均记入“管理费用”科目,并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印花税直接记入“管理费用”、“待摊费用”科目核算,不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
7、城市维护建设税
企业按规定计算应交的城建税记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核算。
8、耕地占用税
企业缴纳耕地占用税时,将其记入“在建工程”科目,不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
9、其他应交税费
其他应交款的核算范围主要包括应交教育费附加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等。应交教育费附加记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科目;销售矿产品和对矿产品自行加工应交的矿产资源补偿费记入“管理费用”科目;收购未税矿产资源的企业,收购时,按实际支付的收购款项和代扣代缴的矿产资源补偿费,记入采购成本。
(三)应付债券
1、债券的发行价格
债券的发行价格受同期限银行存款利率的影响较大,当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银行利率时,按超过票面价值的价格发行称为溢价发行;当债券的票面利率低于银行利率时,按低于票面价值的价格发行称为折价发行;当债券的票面利率与银行利率一致时,按票面价值的价格发行称为按面值发行。在“应付债券”科目下设置了“债券面值”、“债券溢价”、“债券折价”和“应计利息”四个明细科目。
2、应付债券的核算
(1)发行债券辅助费用的处理
如果发行费用大于发行期间冻结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按发行费用减去发行期间冻结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后的差额,根据发行债券所筹集资金的用途分别进行会计处理:企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专项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在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将发生金额较大的发行费用(减去发行期间冻结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直接计入所购建的固定资产成本;将发生金额较小的发行费用(减去发行期间冻结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属于其他用途的,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如果发行费用小于发行期间冻结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按发行期间冻结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减去发行费用后的差额,视同发行债券的溢价收入,在债券存续期间于计提利息时摊销。
(2)债券发行、溢折价摊销的会计处理
无论是按面值发行,还是溢价或折价发行,均按债券面值计入“应付债券”科目的“债券面值”明细科目,实际收入的价款与面值的差额,计入“债券溢价”或“债券折价”明细科目。
债券的溢价或折价,在债券的存续期间内进行摊销,摊销方法可采用直线法,也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债券上的应计利息,应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按期预提,一般可按年预提。
3、可转换公司债券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企业,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发行以及转换为股份之前,应按一般公司债券进行处理。当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利,将其持有的债券转换为股份或资本时,应按其账面价值结转;可转换公司债券账面价值与可转换股份面值的差额,减去支付的现金后的余额,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企业发行附有赎回选择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其在赎回日可能支付的利息补偿金,即债券约定赎回期届满日应当支付的利息减去应付债券票面利息的差额,应当在债券发行日至债券约定赎回届满日期间计提应付利息,计提的应付利息,按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处理。
4、专项应付款
企业收到的专项拨款作为专项应付款处理,待拨款项目完成后,属于应核销的部分,冲减专项应付款;其余部分转入资本公积。
四、历年考题评析
分值 /题型&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单项选择题& &&&2& &&&1& &&&-
多项选择题& &&&2& &&&-& &&&-
计算及会计处理器& &&&-& &&&-& &&&5
合计& &&&4& &&&1& &&&5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上市公司于 1998年7月 1日接面值发行 20000万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费用略)。该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10%,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股票。 1999年7月 1日某债券持有人将其持有的 5000万元该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股份,转换股份的条件为每20元(面值)债券转换1股,每股面值为1元。假定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符合转换股份的全部条件,该上市公司由此应确认的资本公积为( )万元。(2000年)
〔解析〕上市公司由此应确认的资本公积=5000×(1+10%)-50万元
2、某企业于日对外发行4年期、面值为1000万元的公司债券,债券票面年利率为8%,一次还本付息,收到债券发行全部价款(发行费用略) 976万元。该企业对债券溢折价采用直线法摊销,在中期期末和年度终了时计提债券应付利息。日该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2000年)
〔解析〕该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面值1000万元-尚未摊销的折价15万元(24-24÷4×1.5)+应计利息120万元(1000×8%×1.5)=1105万元
3、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年1月1日折价发行4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公司债券,债券面值为1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10%,发行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博创盛联真实可靠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