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道路监控的工作内容梳理怎么写和建设方案怎么写

应用方案下载
XX市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更新时间 11:04:48
第一章 项目建设的目的与意义
1.1 项目建设背景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XX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加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城区面积快速增长,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道路交通变得复杂,城市车辆管理内容也不断增加,因而城市车辆的安全监控管理的任务就日趋繁重,城市车辆统一监控管理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是任务更重了,另一方面是要求更高了。面对现实,面向未来,城市车辆管理需要变革、需要创新,而实现对城市车辆的&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是XX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依托。
1.2项目建设依据
(1)&国家计委、建设部联合制定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2)&国家和地方现行各种工程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
(3)&广东省价格协会《信息系统工程造价指导书》2007版
(4)&《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5)&《关于强制推广应用带有卫星定位功能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通知》粤安监[2009]69号
(6)&省安监局在日在全省安全监管工作会上的讲话
(7)&广东省地方标准《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通用技术规范》DB44/T 578-2009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3 项目建设目标
XX市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是: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电信集成技术、空间信息技术、GPS/GIS/GPRS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多种数字技术的集成,并通过技术集成,达致服务集成,从而实现城市车辆管理的动态化、数字化、网络化和空间可视化。通过广东省地方标准《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通用技术规范》DB44/T 578-2009的应用推广及多个基础数据库等建设,使XX市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成为&数字XX&的基础工程和重要组成部分。
1.4 项目建设原则
1、资源共享、标准统一原则
在XX市二十多年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XX市积累了丰富的信息化资源,这些资源是XX市能够高效率、高水平地建设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的基础条件。
XX市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首要考虑的是在资源共享方面,信息平台将可以充分利用XX市现有交通部门、公安应急系统和各GPS运营企业建立的监控平台现有软、硬件技术和设备。利用及共享这些已经建成的软硬件资源,可以实现加快车辆安全监控管理建设进度、控制项目投资成本要求。
在标准统一方面,为了保证车辆安全监控管理工作与其它相关部门的无缝隙沟通,保证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与其它交通部门、公安应急系统和各GPS运营企业建立的监控平台的互联互通,必须坚持以下几个方面原则。
1)开放性设计。在系统方案设计中,充分体现开放性要求,为其他部门共享该系统的硬件设备和数据体系提供良好的基础。在功能上,将会按照权限设定,向其它部门和社会开放,同其他部门形成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使其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2)统一标准及指标。在系统的设备选型、标准采纳、指标设定上,保持与已有资源的统一连贯,使新建系统与已有系统在技术体制上充分满足互连互通的要求。
3)规范性、标准化是一个大型系统建设的基础,也是系统与其他系统兼容和进一步扩充的根本保证。因此,对于XX市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来说,特别是涉及各部门之间的数据管理和交换,系统设计和数据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工作是极其重要的,是系统开放性和数据共享的要求。在系统建设之前应有明确的统一的数据采集规范、数据制作规范、数据库结构规范和质量标准。整个系统遵循的规范标准应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广东省地方标准《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通用技术规范》DB44/T 578-2009为依据。
2、规范制度原则
通过整合流程,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分工、管理权限,完善车辆安全监控管理市局指挥中心和区监控中心的管理权限,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以规范化方式减少多头管理、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使城市车辆管理新机制在制度化、规范化基础上运行。
3、易用性原则
在保证软件功能的前提下,软件设计要符合不同的人群需求,特别是终端操作软件的设计,应具有人性化的界面效果,方便实用的查询功能,高效便捷的操作方式。
4、条块结合原则
为保证车辆安全监控管理问题及时、快速得到处置,发生的问题原则上由各区交通部门处理。确有困难的,由市里统一协调处理。
5、全民参与原则
克服其他城市系统封闭循环的缺点,坚持开放性,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社会、志愿者队伍以及居民的监督作用,动员群众广泛参与车辆安全监控管理,充分利用热线电话、网站等反映、监督城市车辆管理问题。
6、因地制宜原则
充分借鉴其它城市车辆管理经验,结合XX市的实际情况,在全面完成安监部门统一工作要求基础上,注重实效,侧重解决本地区城市车辆管理突出问题,力求在车辆安全监控管理模式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力争有所创新,建立示范模式。
7、先进性原则
在系统的总体设计上,借鉴各类系统的成功经验,同时注重考虑同类系统的建设教训,在技术上,要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且成熟的技术,使得设计更加合理、更为先进。要充分考虑XX市车辆安全现状和特点,在注重系统的实用性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在软件的开发思想上,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标准和面向对象的理论来设计,保证系统的先进性。
8、安全性原则
由于整个系统所涉及的数据大多属于政府的内部资料和1:500空间地理信息,这些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系统应遵循安全性的原则。本系统在设计时将安全性问题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防止外部非法用户访问网络;二是防止内部合法用户的越权访问;三是意外的数据损害。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在设计时就考虑了系统安全性,一是网络分为核心内网、办公内网、外部应用网和Internet网四部分,核心内网存放上述所有业务数据,并提供全网的数据访问服务,系统需要经过严格的身份认证、防火墙认证,达到较高级别的逻辑隔离,核心内网主要包括市指挥中心、区监控中心的核心数据库,形成对上述数据第一层保护;办公内容特指市指挥中心和区监控中心的办公人员和操作人员,这些人员可以访问到系统的所有授权信息,包括1:500的大比例尺地图数据,形成第二层保护;外网应用网特指通过VPN方式互联的本区内的政府办公网络,这些网络可以连接到区内各社区,网络仅用于传输城管业务数据,不传输1:500大比例尺地图数据,形成第三级数据保护;最后是Internet网,在政府门户网站、面向公众公布车辆安全监控管理的成果,接受公众的投诉等。
9、可扩充性原则
面对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系统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设备都应具有非常好的系统扩充性,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主干网络设备应能平滑升级,所以在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设计中应保证系统结构模块化,软硬件平台可以积木式拼装。
10、稳定性原则
一般稳定性是指系统的正确性、健壮性两个方面,由于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是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且系统管理的数据量大,数据的使用并发性强等,这些特点对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系统在提交之前应该反复测试,把错误减少到最小程度,保证系统的正常的运转;另一方面,系统必须有足够的健壮性,在发生意外情况下,能够很好的处理并给出错误提示,并且能够得到及时的恢复,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11、开放性原则
信息平台的开放性可以说是系统生命力的表现,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够兼容和不断发展,才能保证前期投资持续有效,保证系统可分期逐步发展和整个系统的越来越完善,系统在运行环境的软、硬件平台选择上要符合工业标准,能够较为容易地实现系统的升级和扩充,以适应后续工程和适应有关政策法规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1.5 项目建设规模
1、地域范围
实施车辆安全监控管理的地域范围一期工程为市指挥平台;二期工程为各区部门的监控平台;三期工程为整个XX市交通部门的监控平台、公安应急系统和GPS运营企业建立的监控平台等全覆盖连通。
2、管理对象
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广东省地方标准《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通用技术规范》DB44/T 578-2009行业标准和《关于强制推广应用带有卫星定位功能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通知》粤安监[2009]69号确定的九大类行业车辆(包括出租车类、公交车类、物流车类、危运车类、长运车类、工程车类、旅游车类、教练车类、校巴车类)为主,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全市五个区共涉及约46718台车辆需要安全监控管理,其中禅城区约12530台(包括出租车1450台、物流车3500台、公交车800台、危运车850台、长运车280台、工程车3800台、旅游车300台、教练车800台、校巴车750台);其中顺德区约11605台(包括出租车1055台、物流车3800台、公交车700台、危运车750台、长运车220台、工程车3500台、旅游车280台、教练车600台、校巴车650台);其中南海区约10400台(包括出租车800台、物流车3500台、公交车700台、危运车700台、长运车200台、工程车3000台、旅游车250台、教练车600台、校巴车650台);其中三水区约6853台(包括出租车206台、物流车2800台、公交车170台、危运车700台、长运车200台、工程车2300台、旅游车120台、教练车450台、校巴车600台);其中高明区约5330台(包括出租车200台、物流车2200台、公交车250台、危运车100台、长运车100台、工程车1500台、旅游车80台、教练车400台、校巴车500台)。系统在设计上为今后扩展到五年以上,随着各区车辆的不断增长预留充足的空间。
1.6 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市统一指挥平台、安全生产监督平台、交通管理平台、公安管理平台、建设管理平台、教育管理平台等。
一是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充分共享,构建一个统一、开放的综合信息平台。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利用XX市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交通监控平台、公安应急系统、各GPS运营公司监控数据共享平台等企业资源及其它行政和公共资源,构建技术统一、内容丰富的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通过对各区城市车辆行驶进行统一标准监控和精确定位,以及对车辆发生的事件进行分类,完善信息采集体系,实现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的采集精确化,传递网络化和监督、管理实时化。
二是实行监督与指挥协调双轨同步运作,指令分散执行的管理格局,创新车辆安全监控管理机制。形成集中统一指挥、分散实时监督、实时传递、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车辆安全监控管理长效机制。
三是统一标准,拓展功能。按照广东省地方标准《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通用技术规范》DB44/T 578-2009统一车辆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标准,使该平台按总体规划顺利扩展覆盖到所有企业、行政部门和管理领域的功能。
四是提高公共服务能力。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公共管理运行效率,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为市民提供快速、优质、高效的车辆安全监控管理综合服务。
五是为构建&数字XX&,建设高效政府打下坚实基础。
1.7 项目建设周期
整个项目分为三期工程进行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先搭建市指挥平台和区监控平台,后覆盖全市GPS终端产品与九大子平台互连,先平台核心功能建设,后互连扩展功能建设。一期工程(市指挥平台、核心功能)在2010年启动,2010年6月前建成并投入运行,二期工程(区监控平台、核心功能)在2010年底建成投入运行,三期工程(互连扩展功能、覆盖全市)在2011年底建成投入运行,三期在全覆盖基础上进行功能拓展,完善&数字XX&基础性工作。
1.8 项目建设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车辆安全监控管理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城市车辆管理中&政府迟钝、失灵&的问题,建立了城市车辆管理的长效机制。车辆安全监控管理新模式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技术相结合,达到技术集成、服务集成,进而再造城市车辆管理流程,真正做到了问题发现及时、任务派遣准确、问题处置高效,极大地减少了&热点&、&难点&等各种问题的产生,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投资和居住环境,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以及市民生活需求,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管理效率和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车辆安全监控管理新模式为维护城市公共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解决了市民参与城市车辆管理的机制问题,便于接受群众监督,促成了全民共同管理车辆的格局,从而极大地激发市民参与城市车辆管理事务的热情。
经济效益:车辆安全监控管理新模式有效整合了各种信息资源和管理资源,具有技术集成、服务集成的强大优势,从而优化管理程序、缩短管理环节,由此将会大幅度降低管理成本,有力推进管理节约型和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节约成本的具体体现:节省日常办公费用;降低车辆安全等日常管理维护成本;减少日常各管理部门对车辆安全管理巡查人员支出;可减少非正常支出;可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相较于传统管理模式达到同样管理水平所需的投入,每年可望节约大量资金。
1.9 项目建设意义
建设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不仅可以提高城市车辆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形象,实现城市车辆管理流程再造,提高行政效率和执法依据,提升城市管理的观念和理念,还可以节约车辆安全管理成本,所以建设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是非常必要的,并且符合省安监局的安全生产要求。而且在现有软硬件技术条件下,基于XX的经济发展现状,建设XX市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在技术经济指标上完全可行的,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的。
第二章 项目建设需求分析
2.1 XX市信息网络建设现状
根据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建设要求,通过行政部门,对全市相关几十家单位的网络现状、监控平台、数据结构、职责架构、现有业务系统等进行系统、全面需求分析,并对XX政务网建设情况、XX运营商现状、XXGPS运营商监控数据等进行详细阐述。
2.2 XX市政务网建设情况
XX市信息产业局初步建成以XX市政府数据中心为核心的政务网网络。包括市府大院外网以及连接五个行政区和院外单位的城域网络。上连省政务外网,下接区政务外网,横联市领导班子,已形成一个省--市--区-镇(街道)四级政务网网络平台。网络覆盖:市府大院院内单位、院外单位以及5个行政区,共计150个市直接入单位;五个区、行政镇、街道、行政村都已连接;局级单位都已接入;商业银行中农行、中行、建行、工行等都已接入;10家大型医院都已接入;政务网骨干线路租用广电线路(其中南海为自建),骨干带宽1000M,各联网单位接入带宽100M,互联网出口为电信2条100M线路;市直属单位使用裸光纤传输。政务网网络拓扑图如下图:
2.3 运营商现状
在XX市车辆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项目中,车辆的行驶状态传输线路、服务器托管、监控中心建设、无线信息采集以及视频监控都将与运营商合作。其中无线信息采集以及视频监控都将采用无线数据传输网络,即移动通信数据传输网络。目前移动通信数据传输网络主要采用了两种核心技术: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网络和CDMA(码分多址)网络。下面就中国移动XX分公司、中国联通XX分公司、中国电信XX分公司相关情况作一简单阐述。
2.3.1 中国移动XX分公司
?& 网络覆盖:
XX移动网络覆盖了XX所有的行政区,网络人口覆盖率99.24%,城区达到99.71%,国道覆盖率99.80%,城区主要道路覆盖率99.71%,高速公路实现100%。
?& 网络和通讯相关设备:
SGSN(GPRS Service Support Node& 爱立信设备 当前软件版本为R6,平台WPP 6.5 R22C04,SunOS 5.8);
GGSN(GPRS Gateway Support Node );
CMNET设备(Cisco Catalyst 6509 三层交换机);
DATACOM (extreme 3804 交换机 /JUNIFER ISG1000 防火墙).
一、VPN无线接入
无线接入VPN解决方案:
1.集中式无线接入网络:核心设计思想是以电子政务专网无线VPN为基础核心,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中的无线数据网络接入,即车辆GPS终端信息采集器与车辆安全监控信息平台软件之间通过电子政务专网无线网络所分配的独立用户组端口连接。
2.分布式无线接入网络:核心设计思想是在车辆GPS终端信息采集器和车辆安全监控信息平台之间建立独立专用的无线传输网络,由车辆安全监控平台与电子政务专网的接口通过有线连接,进行信息交互。
二、短信平台
XX移动为XX市政府部门开通了统一的短信平台,由信息产业局对各局级单位的短信平台进行统一的管理,该短信系统接入了政府OA系统,可通过不同的账号登陆OA系统进行短信发送。目前开放的用于短信发送的专线带宽为2兆(可根据需求扩展),短信网关IOD处理能力为667条/秒,暂时限制的发送频率约为30条/秒。
三、GPS定位平台
现有定位分为MPS与GPS,MPS(移动基站定位)技术成熟、成本低,精度约15~50米,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成熟、成本略高,精度约2~5米。GPS定位平台现以移动公司GPRS或者EDGE作为GPS扩展应用的传输通道。现时移动公司GPRS覆盖率为99.9%,EDGE覆盖率为90%,计划年内全网覆盖EDGE(PS:目前各移动运营商均没有提供GPS定位的平台,只是通过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开发应用。)
四、视频传输
视频传输方式分别为EDGE方式和WIFI方式,两种方式均需要在移动公司建设前端视频服务器通过远程自行管理。计费形式有VPN租用费用、专线租用费用及终端(短信、彩信)等三种方式。GPRS实测最高速率为60kbps,主要应用在较低帧数需求的视频传输;Edge实测最高速率为236.8kbps(按手机下行使用4个TS计算),视频传输可达18-25帧/秒;3G理论最高速率:8.4Mbps,传输无帧数限制;
2.3.2 XX联通公司
?&网络覆盖:
XX联通网络覆盖了XX所有的行政区,现有基站700多个,信号覆盖率99.5%。
一、VPN无线接入
无线接入VPN解决方案:
CDMA 1X启用VPDN专线,CDMA 1X最高速率153.6kb/s;可采用VPDN方式直接接入客户专网,最大限度确保网络安全。
二、短信平台
中国联通XX分公司拥有专用的GSM短信中心平台,系统容量充足;CDMA短信中心平台则是全省各个地市共用,也是系统容量充足;支持长短信的下行,当短信内容超过140个字节时,可分割成多条短信下发。
三、GPS定位平台
C网GPS定位,定位服务器,GPSONE技术,精度达5~10米;G网提供GPRS数据传输,精度达15~20米。
2.3.3 XX电信公司
一、视频平台-(全球眼)
XX电信全球眼业务从2005年起已XX全市开展和推广,正在使用的全球眼监控点数量4203个。如今在无论是基于XX全球眼共享平台的公网型应用还是基于客户专网型应用都有广泛的使用。对于共享型全球眼现时大量用于公安特种行业监控、商贸连锁、消防安全、制造企业等;对于专网型全球眼业务则主要用于社会治安(平安城市)监控。
对于全球眼的租赁业务,主要是针对社会治安(平安城市)监控项目,现在该类项目合计摄像头数量为3279个,合同金额共计1.7亿,服务年限为5~8年。分布在禅城、南海、顺德、三水部分镇和村、道路的社会治安卡口和重要地点。XX电信网络遍布五区,线路基本可在全市各区各镇全覆盖。
视频平台按照视频图像展示的方式可分为模拟结构、数模结构、数字结构。对于模拟结构和数模结构方式由于需要将前端视频图像直接传送到平台中心,因此只能通过光纤传输方式;对于数字结构方式,由于模拟视频信号在前端已经通过数字编码转换成数字信号,因此可采取多种网络传输技术实现与视频平台的连接,包括VPDN组网、同城互联、MPLS-VPN等,接入方式可以为ADSL或光纤。
从服务方式来看分为系统集成(代建)和租赁两种方式,从平台使用及管理方式来看分为专网平台和公网平台,其中公网平台投资少,性价比高,适用于地点分散,对图像质量没有特殊要求企业、商铺和行政管理部门,包含ADSL线路和全部监控前端设备的月租费用230-380元/点,采用光纤传送方式每点月租750-1050元。
二、呼叫中心
XX电信呼叫中心外包业务可以提供以下外包方式:
?&硬件外包:即提供呼叫中心硬件措施(坐席除外,如IVR资源,会议室、培训室等呼叫中心配套措施等)出租。
?&坐席外包(含本地和远程坐席),提供平台资源。坐席产地、坐席设备、话务代表出租。
?&系统集成:提供呼叫中心系统集成和建设。
XX电信为市行政服务中心提供的&12345&呼叫中心,采用电信投资全外包的方式(硬件+本地坐席外包+管理外包),该中心的话务人员由电信提供和统一管理,整个平台坐席容量60个,在用36个,年租费超过200万。
三、固网租赁
XX电信可以提供ADSL/光纤等线路接入,DDN,SDH,IP-VPN等多种网络技术的组网业务租赁服务,帮助客户组建256K-1000M带宽的安全、可靠、可管理的专用网络。
四、IDC相关服务内容
分为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
1.基础服务包括
?&主机托管
?&带宽出租
?&服务器出租
?&虚拟主机出租
?&IP地址出租
?&电力资源出租
2.增值服务包括:
?&安全防护
?&流量监测
?&负载均衡
?&存储备份
?&异地容灾
?&系统集成
?&远程维护
?&代理维护
2.3 GPS运营商监控数据现状
目前XX市行业车辆粗略统计,约下表所示:
2.4项目建设必要性
在全省冶金机械风工商贸行业安全监管工作及推广应用带有卫星定位功能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工作会议上明确表态,截止2009年年底。我省21个地级市基本上都有市级或在交通局、或在公安局、或在运输企业、或在运营商装有一个或多个GPS监控平台,各市在现有监控平台的基础上,通过调研,由八个部门共同研究,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监控平台作为市及监控指挥平台,该平台能够满足接收本市其他企业平台和终端上传实时数据,确保向本市、公安、安全监管和省级监控平台上传实时数据,并达到数据信息共享。
1.实施车辆安全监控管理是城市发展趋势的需要
当代城市发展的理念和实践面临着变革与创新,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以下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在城市发展中,体现以人为中心,出现从以人、财、物等&硬件&为管理重点转向以知识和学习等&软件&为管理重点的柔性化趋势;二是在城市发展中,出现把管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建立在数字化、自动化基础上的管理数字化趋势;三是在城市发展中,出现不断完善民主制度、扩大市民参与、增强管理透明度的管理民主化趋势。在这&三个趋势&中,信息化管理尤为关键。以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城市管理突破口,藉由信息化管理内在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和透明性等要求,推进城市发展资源优化整合,管理流程科学再造,管理主体多元参与,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深化改革&&是提高城市发展水平的有效手段。
2.实施车辆安全监控管理是城市发展走向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GPS终端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的优化运作,要求城市车辆管理手段不断更新。随着城市容量不断扩大,市民对城市交通、环境、居住等质量要求日趋增强,网络化管理和动态调控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迫切要求城市车辆管理必须从定性变为定量、静态变为动态、单一变为综合,滞后变为实时,以增强管理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3.实施车辆安全监控管理是创新城市发展模式的新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XX必须站在当代技术的前沿来改变城市的发展手段。借助&科学技术&这个第一推动力,从管理工具和手段的变革来引发管理模式的变革。通过建立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促进城市车辆管理手段创新,以此为新动力,实现城市车辆管理模式的创新,形成协同工作、运转高效的车辆安全监控管理新模式。
4.实施车辆安全监控管理是建设&数字XX&的重要基础工程
&数字XX&是为了全面推进XX市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整合政府、人文、社会、空间、环境、经济、科技、教育等信息资源,最终建立涵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交通管理、社会管理、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综合集成应用平台。&数字XX&建设将涉及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基础数据的建设和共享将更是重中之中。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是全市唯一的涉及多部门覆盖全市的信息系统,其基础数据库、数据共享平台、硬件平台、车辆安全监控专网等部分建设,是&数字XX&基础数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是&数字XX&的重要基础工程。
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
4.1 系统总体框架
在初步分析项目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系统的总体框架需求图如下:
系统总体框架需求图
针对上述总体框架需求图,设计的系统总体框架图如下:
系统总体框架图如下:
系统总体框架图
系统的总体框架主要由网络与硬件基础设施、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应用层、等4个部分组成,同时考虑标准规范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系统采用多层开放式架构。整个系统建立在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基础上,自下而上构筑了网络和硬件层、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应用层,各层都以其下层提供的服务为基础。网络和硬件层网络和硬件层是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系统涉及的网络主要包括XX党政机关计算机专用网络(简称党政机关专网)、移动通信网、互联网等。系统涉及的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与存储备份系统、大屏幕、机房及监控中心系统等。
4.1.1数据层
数据层是系统数据存储和管理的中心,由业务数据库组成。包括工作流管理库、多媒体文档库、共享查询库、系统维护库、GPS轨迹库等子数据库。
4.1.2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包包括出租车子平台、物流车子平台、公交车子平台、危运车子平台、长运车子平台、工程车子平台、旅游车子平台、教练车子平台、校巴车子平台、数据交换平台、企业GPS数据接口平台等。实现接收、处理各GPS公司企业向业务逻辑层各平台提交的数据
4.1.3应用层
应用层包括市统一指挥平台、区交通监控平台。应用层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使市、区两级平台可以清晰、轻松看到经过业务逻辑层分析、处理后的各种车辆的相关信息。
4.1.4标准规范体系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充分参考各种国家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在技术上和管理上提供标准化依据。标准规范体系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数据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数据标准化是指针对空间数据及相关业务数据标准化体系的建立;管理标准化是指制定城市车辆管理各个相关负责主体的工作规范、企业考核标准等以健全日常工作体系。
4.1.5信息安全体系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各层次的安全措施和安全技术手段,通过软硬件技术和安全管理手段以保证系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运行。通过机房管理、内外网隔离、CA认证、数据加密、权限控制等安全机制实现对数据和信息的合法化访问。
4.2 系统网络总体设计
4.2.1总体设计
XX市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网络由无线数据传输网络及有线数据传输网络系统两部分组成。无线数据传输网络主要应用在GPS车载终端信息传输。有线网络主要由市指挥中心网络、各区交警监控网络、企业分布式服务器网络与服务器的通信网络与信息共享、数据交换网络组成。系统安全包括存储备份系统(包括备份服务器、存储设备、备份设备、备份软件等),信息安全系统(包括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等)、软件权限管理系统、数据加密技术等方面。
总体网络拓扑结构图
4.2.2网络系统设计
4.2.2.1网络体系设计
XX市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网络体系划分为区交通监控中心、市指挥中心网络部分。
4.2.2.2区交通监控中心网络
监控中心网络主要承载核心业务数据、实时交换数据、时间处理与反馈数据和控制数据等等。
4.2.2.3市指挥中心网络
指挥中心网络和主要承载综合业务数据汇总、数据挖掘等。
4.2.2.4网络系统详细设计
根据XX市车辆监控管理相关部门连接情况,设计了详细网络拓扑结构,分别如下图所示:
详细网络拓扑图
4.2.3系统设计
4.2.3.1核心层设计
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的核心主要是数据核心和网络核心:
a)&数据核心
根据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的需求分析,区交通监控中心存放各GPS企业提交的车辆数据信息、统计报表等数据,市指挥中心把各区交通监控中心存放的数据汇总。
为保障车辆安全监管信息平台运行安全分别对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系统服务器实行双机热备,确保车辆监控系统核心业务的正常使用,避免单点故障。
为保障数据的海量存储和数据安全,对重要数据GIS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备份。
b)&网络核心
网络核心是车辆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的骨干,依托于电子政务网络的丰富网络资源,依靠机房中心高性能的核心交换机,以双核心、双链路的组网结构来实现车辆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对高可靠性的需求。实现市指挥中心与区交通监控中心之间数据交换资源共享。
4.2.3.2网络管理设计
网络管理主要是对市指挥中心的车辆监控系统服务器组进行管理和车辆监控系统网络正常运转进行管理,网管软件是车辆监控系统网络正常运行的必备的工具,通过网络管理软件不但能够及时发现网络的问题,对网络的变化做出迅速的相应,而且可以通过网络管理工具对整个网络进行优化,达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目的。
利用网络管理系统提供的专业管理功能,中心网络管理员可以实现对整个网络从物理链路到业务层次上的集中管理,进而提高网络的可管理性和运行的稳定性,从而简化网络管理流程,提高管理员的工作效率,网络管理系统还将帮助车辆监控系统网络降低网络的运行成本。
针对XX市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用户的上述网络管理需求,采用机房中心统一的网管软件,采用的网络管理软件实现以下网络管理功能:
1、基于管理框架
便于管理系统各功能模块间进行信息的共享和数据交换,能与所有管理体系中的其它管理工具和模块进行集成,作为整个管理系统的支撑平台。
2、模块化设计
包含了一组提供不同管理功能的管理工具,各管理工具即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通过集成共享管理信息。在网络设备管理层,通过选择集成在其管理框架上的不同网络设备模块,网络管理员可以管理网络中的任何网络硬件设备。在服务和业务管理层,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管理模块实现网络容量规划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计费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功能。这种模块化设计保证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管理需求构建最符合要求的管理系统,节省用户的投资。
3、高系统强壮性
管理软件自身具有良好的系统强壮性,符合XX市车辆监控中心网络用户对管理系统高可用性的要求。
4、优秀的规模可扩展性
管理服务器不但支持单机中央处理模式,也同时支持多服务器分布式处理模式,并能实现从中央处理模式向分布式处理模式地平滑过渡。可保证网络管理系统能适应用户网络规模的增长。
5、高容错性
管理系统中的管理工具都支持双机主备工作方式,当主管理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备用管理服务器可以接管主服务器的管理职能,保障管理系统的不间断运行。
6、支持多种网络和设备管理标准
在网络层支持SNMPv3管理标准。
7、提供安全认证和用户分权的管理机制
管理员首先需要登录才能使用管理系统对网络进行管理,这样就保证了只有拥有合法授权的管理员才能使用管理系统。同时可以利用管理系统的管理员分权机制,定义每一个登录的管理员所拥有的管理权限,进一步确保每个管理员只能管理他职责范围内网络资源。
4.2.3.3IP地址规划设计
一、规划原则
IP地址规划应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及可扩展性原则,采用先进的网络编码技术,保证信息交换的效率和质量,既要在相当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同时也充分考虑现期工程的可实施性,为了更加便于记忆和管理,在本项目的建设中,网络IP地址规划采用统一的IP地址分配方式,保证IP地址的唯一性。具体来说,IP地址规划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可扩展性:IP地址的规划与划分应该考虑到城域网的业务飞速发展,能够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即要满足本期工程对IP地址的需求,同时要充分考虑未来业务发展,预留相应的地址段;
唯一性:一个IP网络中不能有两个主机采用相同的IP地址;
简单性:地址分配应简单、易于管理,降低网络扩展的复杂性,简化路由表的款项;
灵活性:IP地址的分配需要有足够的灵活性,能够满足用户不同的联网需要;
连续性:连续地址在层次结构网络中易于进行路径叠合,大大缩减路由表,提高路由算法的效率;
高效性:IP地址的分配必须采用VLSM技术,充分合理利用已申请的地址空间,保证IP地址的利用效率,采用CIDR技术,减小路由器路由表的大小,加快路由器路由的收敛速度,也可以减小网络中广播的路由信息的大小。
二、IP规划
1.规划交换机各VLAN的IP地址
网络中的服务器、客户机都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交换机的各个端口,因此规划交换器各端口的IP地址是规划整个内部网IP地址的关键。
每个子网中,交换机各端口起到网关的作用,为了让网关IP地址有规律,交换器端口IP地址的主机标识都取&254&,或者取每个网段的最后一个可用地址。
2.规划服务器IP地址
服务器或通过接入层交换机接在主干网,因此与所接的交换器端口处于同一网络,即服务器IP地址的网络标识与所接端口的网络标识是相同的,因此服务器IP地址的规划只需对主机标识规划就可以了。
3.规划客户机IP地址
客户机与所接的交换器的端口处于同一网络,其IP地址的规划也只需对其主机标识进行规划即可。在具体规划时,应尽量考虑使主机标识体现内部网中客户机的某些特征,如所属的行政单位或所在具体物理位置等。
4.网络设备IP地址
同系统内部各个终端一样,内网系统的网络设备同样需要通过IP地址来进行定位和标识。为了对网络设备进行管理,对每台网络设备都要赋予一个IP地址。
在对网络设备进行IP规划和分配时,一方面需要考虑在全网范围内,每台设备IP地址的唯一性,另一方面需要考虑系统的设备安全性。根据网络设备的数量和扩充性分析,建议采用同各个单位不同网段的IP地址作为内网网络平台(设备)的IP地址。
4.3 系统总体性能设计
4.3.1系统总体性能
采用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硬件、软件以及系统设计方法,设计的系统能够完全满足实际性能需求。
1、系统要具有海量数据存储和管理能力,支持6TB以上的总数据量及60GB以上的空间数据量的存储和管理。数据库结构设计良好,具有迅速的数据检索能力。
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最先进的GIS平台软件,最先进的备份软件,最先进的存储备份硬件设备(光纤阵列、光纤交换机、光纤光盘库),精心设计了数据库、GIS应用开发系统、存储备份系统,确保系统具有良好的海量数据存储和管理能力,能够完全满足实际性能需求。
2、系统要具有良好的并发响应能力,整体响应性能在5s以内,正常情况下并发访问量应不小于500。
3、系统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1000个用户并发访问时,系统仍能稳定运行。
4、系统要具有完备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能对登录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并跟踪用户的操作,进行安全审计。
5、系统具有良好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服务器组采用了集群模式。
6、系统数据交换充分考虑了XX市应用现状,完全符合政府现有的数据交换体系。
7、系统文本信息交换的响应时间小于3s,采用领先的消息中间件对数据交换进行管理。
8、采用GIS技术和工作流技术,通过后者进行系统管理和维护,从而保证了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能适应日常业务变更的需求,实现了&零代码&方式的系统管理和维护。
9、系统GPS定位精度优于10米。选用质量、性能良好的车载终端,并采用最先进的GPS定位技术,确保了GPS定位精度优于10米。
4.3.2系统可靠性
系统的的可靠性指在运行中的可靠程度,一般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来衡量。包括整个系统的MTBF,各个子系统的MTBF等。为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建设中需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服务器系统的可靠性。业务受理应用服务器和城市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器等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所有的业务处理和GIS信息处理都依赖主机进行,如果主机出现了故障,那么整个系统就瘫痪了。在服务器系统中使用集群技术,多台服务器进行集群部署,这样,当一台或若干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服务器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2、系统软件的可靠性。除了服务器系统的可靠性以外,系统软件的可靠性也非常重要。系统建设采用当前业界最成熟和稳定的的中间件产品进行应用服务。
3、完善的数据备件和恢复机制。整个应用系统的核心就是数据,数据的安全检查是最重要的。XX市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实施完备的数据备份策略和恢复机制,充分保障系统数据安全。
4、网络的可靠性。网络的可靠需要网络设备和网络链路两方面的可靠保证。系统中关键的网络链路和网络硬件都使用了集群设备(如集群防火墙和集群交换机)。
5、存储系统的可靠性。使用SAN通道存储器来存贮数据,它是目前可靠性较高、同时也是性能较优的一种存储系统解决方案。SAN是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的英文简称,它是一种通过光纤集线器、光纤路由器、光纤交换机等连接设备将磁盘阵列、磁带等存储设备与相关服务器连接起来的高速专用子网。存储设备组成单独的网络,大多利用光纤进行连接,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可以任意连接。
6、系统安全保证。系统的安全性设计给系统的可靠性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4.3.3系统运行性能
系统的运行性能主要是指系统的数据容量、并发用户数、计算机处理业务的速度等要求,除了保证系统使用初期的性能要求之外,特别需要采取一些技术措施保证在系统运行时能不断的进行性能优化和调整,使得系统在数据量增长、业务规模和复杂度上升之后,性能可以继续达到最优化,以满足业务不断增长的需求。
为了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性能,需注意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环节。一般提高系统性能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网络系统。首先需要考虑到网络系统,这是数据流动的直接通道,也是影响系统性能最大的可能因素。考虑到系统今后可能还会有其他相关的应用系统,在系统中心采用高背板交换机和路由器,内部局域网采用100M/1000M的信息交换网络。
2、服务器系统。服务器系统是影响数据访问请求或操作的直接因素。在服务器上应主要注意二点:(1)因为现在大部分集群系统都为主备应用方式,因此,如数据服务器主机为双机系统,应充分考虑单台主机CPU处理能力是否满足系统的要求;(2)主机的存储系统是影响主机系统性能的瓶颈之一,本方案采用SAN光通道I/O存储方式,可满足大数据量快速存储和访问的需求。
数据库系统的考虑,这是系统性能的核心,所有的数据处理和访问操作几乎都与数据库系统有关,推荐的系统虽然可以自已动态配置部分运行参数和内存使用分配,但这往往是较保守的配置,只能满足一般的应用需求,不能最有效、最大化地利用主机系统的硬件资源,需要DBA对其进行调整和优化。
对于应用软件系统,将主要采用多层计算体系结构,应用终端往往只与应用系统连接,因此,应用服务系统的性能是整个系统性能影响因素的重要一环,是提高系统响应速度的直接表现。系统灵活采用B/S或者C/S的体系架构,从而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运行性能。
4.3.4系统可扩展性
系统的可扩展性也是衡量系统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XX市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是一个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系统,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和提高,保持长期的系统运行活力。因此,系统的可扩展性至关重要。为了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在建设时需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
在系统的体系架构设计上,建议系统采用多层开放式架构进行构建,采用具有良好可扩展性的GIS平台和消息中间件,使系统从体系架构上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服务器系统留有可扩展的CPU、RAM及存储硬盘的扩展余地;在应用服务系统的主机平台上,今后随着车辆监控区域的扩大,系统的应用服务器应可进行动态扩展,以满足日益扩展的服务和应用请求;在数据库系统上,应对并发访问和请求的用户数,留有了一定的余地,系统的用户扩展不会影响系统的应用性能。
在今后的系统扩展中,还需要与其他相关的政府应用系统或其它车辆监控相关专业业务系统进行连接和集成,采用标准的XML文档访问格式进行数据交换,可使用Web Service接口或基于组件方式的EnterpriseServices服务进行系统应用集成。
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可扩展性要求,使整个系统在网络、硬件、软件、数据等各个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从而保证了系统能够满足软硬件升级和业务发展的需要。
1、网络可扩展性
XX市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在网络及硬件配置上充分考虑了可扩展性要求,便于系统进行网络升级和硬件设备添置。
网络系统在其规模、应用范围和服务内容都将随着XX市市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而不断扩展。
网络规模的扩展:包括网络的地理分布、接入设备和用户的数量;联网设备都预留了多余的端口,能够保证接入设备和终端的可扩性。
应用内容的扩展:网络将不仅仅担负数据传输的任务,网络体系设计中已经包括视频和语音服务的加入,能够承载多源的业务。
网络容量的扩展:关键网络接入设备的选型都采用千兆模块,关键网络线路采用千兆光纤,能够满足终端用户的扩充和大容量数据传输。
此外,网络的扩展性还表现在系统具有统一的管理平台,满足各种用户对应用的不同程度的需求,以及逐步升级的发展规划,避免系统性能的闲置和浪费,节约投资。
2、硬件可扩展性
从节约投资的角度,在本项目中采用刀片服务器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展和城市管理业务的增长,可以增加关键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的机器数量,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在SAN存储中,预留了磁盘阵列设备的冗余接口。今后可根据实际需要,再添加一台光纤磁盘阵列作为数据存储扩展。
其他网络设备的选择都可通过扩展模块对设备本身进行扩充,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并能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3、软件可扩展性
系统基础支撑软件的选择,都充分考虑到系统用户增长和硬件升级等因素,选用了性能相对超前、能够跨平台的产品。
XX市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以可扩展性为基本原则之一,系统采用开放性的系统架构和开发技术,选用主流成熟的关键技术,具有良好的平台移植性,能够适应软硬件升级的要求。
系统采用集中的数据存储和统一的应用部署,在市一级与区一级同时搭建业务平台。因此,能够方便地将系统应用扩展到其他城区,不影响原有系统的正常运转。
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引入了&零编码&思想,通过工作流技术,达到流程建模和动态配置的目的。对于车辆监控管理业务流程和用户角色的变更,系统能够通过工作流定制功能方便地完成定制。
4、数据可扩展性
系统数据库组织采用数据库群设计思路,各个子数据库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多个子数据库。这种分支式的数据库群设计使得整个数据库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系统具有强大的地图编辑及部件更新功能,保证了数据内容的可扩展性,系统能够方便地实现数据更新。
另外,车辆监控系统按要求预留与XX市其他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数据可扩展性。
5、系统可维护性
在系统可维护性上,在实施时主要有以下几个具体方法和策略。
在XX市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中,须设计管理维护系统,作为系统管理和维护的专用支撑平台。管理维护系统基于国际领先的GIS平台和消息中间件进行构建。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系统具有极强的可维护性和可定制性。
整个应用软件采用三层或多层的计算体系结构,对业务处理的应用逻辑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大大减少了对系统的日常维护和调整的工作量,也实现了瘦客户/胖服务器的应用处理模式,该体系结构带来的不仅仅是维护工作的减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应用处理能和系统数据的安全性访问,先进平台和技术使用,是真正做好维护工作的有效保证。
在应用系统的设计中,使用了基于组件式应用开发平台,并使用参数表编码、初始化文件设置(XML格式)、统一灵活的授权机制、详细的系统日志及运行监控,以及统一的用户界面及部署风格等来真正从实际应用层减少系统的维护工作量。
对于空间数据,采用空间数据库引擎通过数据访问通道访问空间数据,增强了平台的可维护性。
配合应用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将提供各个阶段的需求和设计说明,并对在实际开发和使用过程中的变更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软件配置和质量跟踪等工作。
4.4 应用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要实现XX市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的宏图,一个集安全性、稳定性、开放性、兼容性、易维护性等特性在内的基础软件平台绝对不可或缺。在对XX市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比较,并结合XX市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的经验,认为采用多层开放式架构的解决方案在成本、兼容性、易维护性等方面相比其他架构的解决方案具有明显的对比优势。
XX市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采用B/S或者C/S体系结构。其中子系统包括市指挥中心系统,区交通监控中心系统。
?&操作系统采用微软的操作系统windows 2003;
?&DBMS采用微软的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MS SQL Server 2005
?&空间数据库引擎采用ESRI的ArcSDE;
?&地图服务器采用ESRI公司的ArcIMS进行开发;
?&采用ESRI的ArcGIS Engine为GIS开发工具,实现客户端对地图的操作;
?&数据库设计:XX市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涉及的数据包括空间数据、业务数据。空间数据主要以城市基础地形图等形式存在。系统运行支撑数据是指系统运行过程中用到的辅助数据和配置数据。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数据库由空间数据库、业务数据库等组成。空间数据库包括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城市部件和事件数据库、地理编码数据库、视频位置数据库等子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包括工作流管理库、共享查询库、系统维护库等子数据库。
4.5 接口设计
车辆监控系统包括了多个系统,并与若干外部系统协同工作。因此,车辆监控系统的接口规范包括了以下内容:
区交通监控中心系统与GPS企业数据接口:本接口实现GPS企业通过TCP或者HTTP等协议,向区交通监控中心系统内的各行业的子平台发送车辆相关数据。
4.6 安全设计
XX市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基础模块类应用软件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建立安全服务体系,从数据、应用和管理等方面保证整体安全;
?&建立综合防范机制,保障系统安全、高效、可靠的运行,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和可用性,避免各种潜在的威胁。
为了保护系统的安全性,系统建设从数据、应用等方面进行&整体、全面&的防护。
1、日志审计记录
XX市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基础模块类系统设计有完备的日志审计记录系统,每个登陆系统的用户所进行的操作信息都会被详细的记录,每项外部访问和连接过程都会被跟踪和登记。严格的日志记录,是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的有效保障。
2、数据库集中存储及管理
XX市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基础模块类的数据库采用集中存储设计,所有的业务数据和业务支撑数据都集中存放在系统核心机房中心,最大限度地将系统的数据置于一个高度可控和安全的环境之中。
3、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
XX市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基础模块类都设计和规划了详细数据备份及恢复功能,系统管理员在可以利用该功能进行日常的数据备份工作,数据出现问题后,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将系统恢复到前一良好状态,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
信息采集系统中设计了人性化的地图数据和业务数据在线同步和恢复功能,保障了信息采集器数据使用安全。
4、数据传送的安全设计
XX市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基础模块类应用软件系统设计详尽的数据发送、接收安全机制。在多个模块数据发送端和接收段设置了数据加密、解密程序,包括信息采集器与信息采集系统服务器端程序间、各桌面窗口程序与用户认证授权平台之间、各子系统调用接口之间等。确保数据在传送过程中不被非法窃取。
4.7 软、硬件系统设计
4.7.1软硬件系统整体设计
&根据粤安监[2009] 69号文件精神,兼顾目前已经安装运营的各GPS企业、运行中的各区监控平台的情况。软硬件系统的整体设计图如下:
4.7.2 硬件设备设计
1、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带有卫星定位功能,具有记录、存储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实时传输车辆行驶方向、速度、时间、里程、位置等状态信息以及图像的数字式电子装置。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主要由如下几部分组成:
&&主机:包括微处理机、数据存储器、卫星定位模块、车辆状态采集模块、无线通信传输模块、实时时钟、显示器、操作键、打印机、数据通信接口等装置。如果主机本体上不包含显示器、打印机、则应留有相应的信息显示和打印输出接口。
&&车速传感器。
&&数据分析软件。
&&定位天线和通信天线。
以及下面的部分或全部模块:
&&车辆控制模块。
&&语音提示模块。
&&图像采集模块。
&&显示模块。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主要有以下功能:
自检功能;
实时时间、日期、驾驶时间和位置的采集、记录、存储和传输功能;
车辆行驶速度和里程的测量(计算)、记录、存储和传输功能;
驾驶员身份记录和验证功能;
信息显示功能;
操作功能;
数据通信功能;
支持多种上报方式(可按照时间间隔、距离间隔或事件)功能;
实时区域,路线的监测、报警功能;
信息输出打印功能。
&&& 定位监控功能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能向运营管理中心发送实时的基本卫星定位数据包所规定的信息,发送时间间隔可在5s~250s内自由设置。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能传送多条定位信息集,每个定位信息集由多个定位信息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采集组成。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并能支持运营管理中心远程对参数进行设置、修改。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能传送多条定位信息集,每个定位信息集由多个定位信息按照一定的距离间隔采集组成。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并能支持运营管理中心远程对参数进行设置修改。定距识别最小距离50m。
速度监控(可选)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能实现按不同路段和不同时段进行速度监控。当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检测车速超过设定速度,并持续设定时间后,对司机进行提示,同时向运营管理中心上报报警信息。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支持运营管理中心远程对参数进行设置和修改。
区域监控(可选)
在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主机上应存储有不少于24个的多边形区域,并能对每个区域进行不同的超速值设定。具体方式由设备商承诺,但必须说明。
当车辆进、出区域,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均应及时向运营管理中心报警,并能对所处的区域进行设定的超速值进行是否超速判断并向运营管理中心报警。
运营管理中心可以下发指令取消区域监控报警。
线路监控(可选)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支持对车辆行驶的路线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并能自动判断车辆运行是否超速(可以分不同时间段和不同行驶路段进行判断不同的超速值)、进出站点、偏移设定路线、驶入危险路段等。
在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主机上应存储有不少于24条的线路路线,每条线路应是16个或以上点构成的折线。
当车辆偏移设定路线的设定距离持续超过设定时间后,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应及时向运营管理中心报警。
运营管理中心可以下发指令取消线路监控报警。
设备自检功能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在通电开始工作时,应首先进行自检,自检结果上报运营管理中心并在本地显示。
实时时钟、日期及驾驶时间的采集、记录、存储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应能提供北京时间日期和时钟,该日期和时钟被用于为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实现所有功能(记录、输出、显示、数据通信等)标注日期和时间。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应能以年、月、日或yyyy/mm/dd/的方式记录实时日期;应能以时、分、秒或hh:mm:ss的方式记录实时时钟。
车辆行驶速度的测量、记录、存储
事故疑点信息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应能以不大于0.2s的时间间隔持续记录并存储停车前20s实时时间对应的车辆行驶速度值及车辆制动状态信号、记录次数至少为10次;
速度记录单位为km/h,测量范围为0km/h~255km/h,测量分辨率等于或优于1km/h。
行驶状态信息
无论车辆在行驶状态还是停驶状态,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均应能提供实时时间对应的车辆行驶速度信息;
当车速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超过1脉冲/秒并且持续5秒以上时或当车速超过3 km/h并且持续5s以上时,可认为车辆是在行驶状态,否则认为车辆是在停驶状态;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应能以不大于1min的时间间隔持续记录并存储车辆在最近360h内的行驶状态信息,该行驶状态信息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与实时时间相对应的每分钟间隔内的平均行驶速度值;
速度记录单位为km/h,测量范围为0km/h~255km/h,分辨率等于或优于1km/h。
分别输出相当于20km/h、65km/h、100km/h、145km/h的模拟速度信号对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进行测试时,其速度记录允许误差为&1km/h;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安装在测试用车上进行实车路试,在行驶速度恒定在40&1km/h和行驶速度在40km/h~60km/h变化情况下分别进行测试时,其速度记录允许误差为&2km/h;
车辆行驶里程的测量、记录、存储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可以对连续驾驶的时间进行记录,记录最近15天的连续驾驶记录,容量不少于10万条;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应能持续记录从指定统计时间开始的累计行驶里程。车辆行驶里程记录单位为km,行驶里程的测量范围为0 km~999 999.9 km,分辨率应等于或优于0.1 km;
型式检验时,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安装在测试用车上进行实车行驶里程误差测试,当测试距离为5km时,行驶里程允许误差为&0.1km以内。
驾驶员身份记录功能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应能实现驾驶人员身份记录功能,应能记录驾驶员代码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机动车驾驶证证号。
驾驶员代码为阿拉伯数字,其最大长度不超过7位,代码设置方法由使用者根据需要自定,在同一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的信息记录中,某一驾驶员的代码应与其机动车驾驶证证号唯一相对应。
在每次驾车前,驾驶人员首先应确认自己的代码,确认方式由制造商自定。
打印信息输出功能
信息打印只能在停车状态下进行;
从打印开始到每分钟平均车速记录内容打印结束,时间不应超过30s;
打印字符字迹应清晰、规范;
打印字符的高度应不小于2.4mm,宽度应不小于1.5mm;
打印纸上应留有足够的空白位置供驾驶员或其它人员签名及简单备注之用。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至少应能打印输出车牌号码、车牌分类、驾驶员代码、驾驶证号码、打印实时时间、停车时刻前15min内每分钟的平均车速、疲劳驾驶记录(一次连续驾驶时间超过设定时间的所有记录)。
打印内容及格式见示例1。
车牌号码:&&&&&&&&
车牌分类:大型汽车
驾驶员代码:0000001
驾驶证号码:&&&&&&&&&&&&&&&&&&
打印时间:日15时46分30秒
自停车时刻起前推15min内车辆每分钟内平均速度:
15:45&&& 20km/h
15:44&&& 60km/h
15:43&&& 96km/h
&&&&&&& &&
15:32&&& 118km/h
15:31&&& 110km/h
疲劳驾驶记录:
开始时间:& 21:00;&&& 结束时间:& 2:30
开始时间:& 8:30;&&& 结束时间:& 12:21
显示及操作功能
显示器应符合如下要求:
显示字符应笔划完整、清晰规范,在使用中不依靠环境光源也能正确读数;
显示数据参数时字符高度不小于4mm;
在显示信息参数的同时,应以显示或面板标识的方式清楚表示信息参数的名称及单位,字符高度不小于3mm;
显示器在车辆点火开关通电后应处于工作状态;
在恒定的速度下,车速显示值不应频繁变化。
当无按键操作时,主操作接口应有以下信息显示:
通信传输模块(如GPRS/CDMA)的信号强度;
卫星定位状态,指示是否精确定位状态;
实时时钟、车辆的实时行驶速度、行驶方向;
运营商名称或驾驶员代码。
通过操作按键应能实现如下显示:
最近15min内每分钟的平均车速记录;
最近2个日历天内同一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超过设定时间的所有信息记录;
车速传递系数;
运营管理中心与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之间的收发信息(最近20条,如营运管理信息);
设置参数类信息;
呼入、呼出通话记录(最近10条)。
其它显示参数由制造商根据客户需要自定义。
操作按键设置应能满足使用要求,并应在对应的位置标出各按键名称;
仅使用面板按键应不能对速度、时间、里程等原始信息进行修改、删除。
数据输入输出功能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能够通过通信接口,向运营管理中心或外部设备输出至少包含如下内容的信息:
实时时钟;
事故疑点信息;
最近360h内车辆行驶速度信息(记录间隔为1min,信息为每分钟内的平均速度);
对应实时时钟的车辆行驶里程信息;
车辆识别代号、车牌号码、车牌分类;
驾驶员代码、驾驶证证号;
车速传递系数;
最近360h内历史轨迹信息(记录间隔为1min,时间、经度、纬度、状态);
最近2个日历天内历史轨迹信息;
对于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存储的最近360h内历史信息可按时间段检索和读取。
疲劳驾驶提醒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能够实现不同驾驶人连续驾驶时间超过国家法规规定的时间的疲劳驾驶判断,及时上报运营管理中心,并声音提醒驾驶人注意。
信息服务功能(可选)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要求具有显示屏或其它显示设备,能够接收运营管理中心下发的消息并显示,同时具备声音提示功能;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能够向运营管理中心上发消息。
语音通话功能(可选)
可以进行呼入和呼出话音通信,并能支持呼叫号码的输入。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应能支持向运营管理中心进行紧急报警;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应能支持运营管理中心远程控制(切断/恢复油路等)功能;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应能支持运营管理中心监听功能(可选);
带图像的自动拍照并支持紧急自动拍照(拍照的方式-间隔、图片幅数)(可选)。
设置维护功能
基本参数设置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应能通过规定的通信接口,实现对其参数和信息的输入、设定、存储。
远程参数设置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应能支持运营管理中心对其参数进行远程查看、设置、修改。
控制终端状态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应能支持运营管理中心控制其复位、恢复出厂设置。
视频图像功能(可选)
支持外接图像或视频采集设备。
语音输出功能(可选)
支持文本转语音提示功能。
系统扩展功能(可选)
应支持扩展流媒体等接口。
整体性能要求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应具备以下性能要求: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及固件应设计为7&24h持续稳定工作,在正常运行时无须外部干预;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支持断点续传,在网络恢复正常时能及时将通信网络故障期间存储的重要信息重新发送至运营管理中心;
可靠性: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最低为:3000h;
可扩展性:应能支持USB和RS232/RS485外部数据通信接口;
可维护性:支持远程设置和配置。
卫星定位模块
接收灵敏度
卫星定位模块(不含天线)的接收灵敏度优于-120dBm。
卫星定位天线增益应大于30dB。
卫星定位模块所确定的车辆位置与实际位置的偏差不大于15m。
位置信息更新频率不小于1Hz。
首次定位时间
冷启动:从系统加电运行到实现捕获时间不大于120s。
热启动:实现捕获时间不大于20s。
无线通信传输模块
应能支持基于通用GSM、CDMA或TD-SCDMA等多种无线通信网络传输机制下的通信模式,如SMS、GPRS、EDGE、CSD、CDMA-1X等之一种或多种。
通信模块的误码率或误块率等无线信道质量参数应符合YD/T 1214、YD/T 1050、YD/T 1367等通信行业标准的要求。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应同时配置以下标准接口:
主模式USB(通用串行总线)标准接口,可以挂接至少一个USB外设;
标准RS232C(或RS485) DB9针接口,如非DB9针接口,需选配DB9针接口的转换器;
预留扩展其它功能附件的数据通信接口,以便能输出位置或其它系统信息,并接收其它外部设备所获取的状态信息;如外接视频图像采集设备、营运小汽车计价器设备等。
在具备上述通信接口的基础上,本标准不限制同时使用其它通信方式。
电源电压适应性
在按表1给出的电源电压波动范围进行电压适应性试验时,试验后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各项功能均应正常。
电气性能试验参数&&&&&&&&&&&&&&&&& 单位为伏特(V)
标称直流电源电压&电源电压波动范围&极性反接试验电压&过电压
12&10~16&14&0.1&24
24&20~32&28&0.2&36
36&30~48&42&0.2&54
耐电源极性反接性能
在表1规定的标称电源电压极性反接试验下,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应能承受1min的极性反接试验,除熔断器外(允许更换烧坏的熔断器)不应有其它电气故障。
耐电源过电压性能
在表1规定的过电压下,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应能承受1min的电源过电压试验。
断电保护性能
当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断电,应自动进入保护状态,断电前存储的信息能至少保持15d。
低电压保护性能
主电源电压低于10V(20V、30V)应自动关闭主电源取电,以保护车辆电源。
汽车点火不影响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工作。
车速传递系数的设定
车速传递系数的设定在以下情况时进行:
新车出厂时;
由授权部门进行周期性检验或校准时;
其它经有关部门授权的特殊情况。
信息安全性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应防止信息被更改或删除,应从终端硬件和信息接口系统两个方面来实现: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内车辆行驶速度、位置、里程、驾驶时间、行驶轨迹等原始信息不能通过外部设备进行任何改写或删除操作;
信息接口系统对车辆识别号、车牌号码、车牌分类、车速传递系数、驾驶员代码、驾驶证号码等重要参数,一般情况下只能读,不能更改或删除。在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初始化调试、校准、维修或其它特殊情况下需对上述重要参数进行设置操作时,需经授权操作。
气候环境适应性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在承受各项气候环境试验后,应无任何电气故障,机壳、插接器等不应有严重变形;其记录功能、显示功能、打印功能等应保持正常;试验前存储的信息不应丢失或改变。
高温工作:在高温+70℃下,工作72h,工作无异常;
高温存储:在高温+85℃下,放置8h,工作无异常。
低温工作:在温度-20℃下,接入0.85倍的标称电源电压正常工作,1h通电,1h断电,持续72h,工作无异常;
低温存储:在温度-40℃下,放置8h,工作无异常。
能承受-40~+85℃的高低温温度冲击,工作无异常。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应承受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93%非冷凝、试验周期为48h的恒定湿热试验,在试验结束前加电测试,工作无异常。
机械环境适应性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在承受各项机械环境试验后,应无永久性结构变形,零部件应无损坏,应无电气故障,紧固部件应无松脱现象,插头、通信接口等接插件不应有脱落或接触不良现象,其记录功能、显示功能、打印功能等应保持正常,试验前存储的信息不应丢失。
振动频率从5 Hz ~300 Hz,扫频速度1otc/min。其中5 Hz~11 Hz频段范围内,振幅为10mm;11 Hz~300 Hz频段范围内时,振动加速度值为50 m/s2,试验应按X、Y、Z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上每个轴向进行8h,工作无异常。
设备应能承受峰值加速度为490 m/s2 ,脉冲持续时间为11ms,除面板外各个面各冲击三次,工作无异常。
抗汽车电点火干扰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在进行汽车点火干扰时,不应出现异常现象,记录功能、显示功能、打印功能应正常。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电磁兼容性要求符合GB/T 6和GB/T 6的规定。
静电放电抗扰度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等级为3级,试验中及试验后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不应出现电气故障,信息记录功能应正常,存储的信息不应丢失或发生变化;在试验中允许显示器和打印机出现功能异常现象,但在试验结束后功能应恢复正常。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等级为3级,试验中及试验后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不应出现电气故障,信息记录功能应正常,存储的信息不应丢失或发生变化;在试验中允许显示器和打印机出现功能异常现象,但在试验结束后功能应恢复正常。
表面抗腐蚀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文字标识用蘸有汽油(90号以上)的干净棉布连续擦拭15s,其文字、图形、标志符号无变化。
2、 服务器
服务器多采用IBM公司的刀片服务器,其性能是影响数据访问请求或操作的直接因素。因此,需要具备以下性能:
高性能:以支持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访问的并发,可配置多个CPU,要求高I/O吞吐率;
高可靠性:以确保各应用于系统以及数据不受破坏;
大存储空间:以存放大量数据,特别是海量的车辆轨迹数据;
扩充性好:可适用未来应用规模的扩大;
高速网络访问:以提高查询和响应的速率,较高的并发性;
较强的处理能力:以进行快速的业务处理;
较强的并发能力:以提供多个用户的同时访问;
4.7.3& 软件系统设计
4.7.3.1市指挥中心系统
市指挥中心系统主要由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组成。可灵活采用B/S或者C/S结构。市领导可在监控端实时查看各区、各行业车辆的GPS信息、车辆状态等数据。
本系统细分为后台业务处理逻辑模块以及前台UI人机交互模块。后台业务处理逻辑模块主要负责处理由各区监控平台上传的各种数据,把数据按行业、按行政区域分类,便于在UI人机交互模块显示、查询、统计。UI人机交互模块负责把市领导需要执行的操作、指令进行人机交互,把服务器处理的结果反馈到监控端。
本系统通过数据统计帮助市领导分析车辆管理问题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可生成各种各样有关车辆管理问题的统计、分析和评价数据图示,使市领导对车辆管理问题发生的类型、区域、频率、时间、规律等方面信息一目了然,使得对车辆管理问题的决策更科学、及时、轻松自如。
4.7.3.2 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接收GPS定位信息并采集车辆状态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定时、定距、或点名上传数据到GPS企业系统。GPS企业系统通过通信网络,把车辆定位信息以及状态信息上传到区/市GPS监控中心,简称为监控中心,由数据共享平台提供各行业车辆的位置和运行轨迹。可以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车辆的实时位置,查询车辆的属性,并重现车辆的运行路线轨迹、查询车辆行驶记录等。
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配置具有调度、管理、报警、监控等功能的GIS应用软件。
?&通信系统:依托移动通信数据传输网络(选择GPRS网络)建立连接监控中心与移动通信网络的专网,实现车辆定位数据和行驶记录的双向传输;
?&GPS车载终端:GPS车载终端安装在各行业车辆上,实现对车辆的GPS定位,并实现车辆与监控中心的数据通信。
2、业务流程
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业务流程图如下:
3、 监控端设计
(一)地图操作
电子地图在整个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电子地图的操作属于本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本系统基于GIS平台软件,实现电子地图的各项操作功能。
地图操作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地图浏览
包括地图放大、缩小,地图漫游,全图显示等地图浏览基本操作。
地图放大:根据需要,缩小地图上的目标。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单击地图,以点击位置为中心放大一倍;一种是圈定放大范围,使圈定的范围变为地图显示范围。
地图缩小:根据需要,缩小地图上的目标。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单击地图,以点击位置为中心缩小一倍;一种是圈定缩小范围,使当前地图范围缩小到圈定范围。
地图漫游:可根据需要将地图显示范围移动到指定位置,拖动时将地图拖动到鼠标放下的位置。
全图显示:将地图某一图层的最大范围作为地图的显示范围。
2.地图编辑
包括图层控制、标注设置、颜色设置、符号设置等。
(1)图层控制:地图数据分层分类管理,可根据需要进行图层控制,自主选择要显示或隐藏的图层,并可对图层顺序进行变换。
(2)标注显示:是将对象某一属性,用文本方式直接显示在地图之上。标注所使用的字体可自由选择。可设置将文字放置在对象的左右或上下,并可以设置与对象的距离。可在文字周围设置背景,使标注更加醒目。
(3)颜色显示:对某一图层可用唯一的一种颜色符号来显示,颜色符号可自由指定。也可对象的某一属性分色显示,同一属性的对象显示一种颜色,不同属性对象显示不同颜色。
(4)符号显示:对某一种属性的对象可选用符号来显示,符号可由用户指定,也可根据对象的某一属性多符号显示。同种属性的对象用一种符号显示,不同属性对象用不同符号显示。
3.地图查询
地图查询包括空间查询和属性查询两种基本类型,具体包括空间定位查询、属性信息查询、空间区域查询等。
(1)空间定位查询:是指根据地物名称(全称或关键字)查询其空间位置,在电子地图上实现空间定位显示。
(2)属性信息查询:是指在电子地图上或地物名称列表上选择地物,查询相应的属性信息。
(3)空间区域查询:是指根据给定的图形区域(矩形、圆、多边形等),查询图形区域范围内的地物属性和空间位置(或图形)特征,并加以显示。
4.地图量算与分析
包括地图上有关地物的坐标、长度(距离)、面积、体积等的量算,以及有关地物的统计分析等。
5.地图输出
包括地图输出打印、地图导出等。可以指定打印范围,设置打印比例,选取打印内容。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某一矩形范围,导出为BMP、JPG等常见格式的图片文件。
(二)车辆定位显示
车辆定位显示是本系统的一个基本功能。
车载终端接收GPS定位信息和采集车辆状态信息,通过移动通信平台定时、定距、越区或点名上传数据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能随时掌握入网车辆的位置和运行轨迹。
监控中心可对处于报警状态和非报警状态的车辆进行隐蔽的跟踪监控。
具体功能包括:
1.车辆位置显示
对不同类型车辆使用不同的符号显示,使之能清楚地区分。对处于不同工作状态的车辆也用不同颜色进行显示。车辆与地物对象有明显区别,反应速度快。不同类型车辆可用不同符号来显示。对某一辆车受理员可自己设置显示。可显示轨迹。车辆实时跟踪中的车辆选择列表列出了当前所有在线车辆及其是否点名、是否显示两种状态,车辆选择中被选中的车辆为主跟踪车辆,主跟踪车辆在地图上用红色标识出来,其它非主跟踪车辆在地图上用灰色标识。
2. 车辆状态显示
用文字方式显示所在点经纬度、车辆的速度、定位时间、车辆运行或所处的状态等实时状态信息(执行任务或是待命等)。
3.车辆参考位置显示
文字显示车辆所处位置的可参照物,如路名、重要单位及附近的建筑物名称等。
4.多窗口显示
对用户数量众多的系统,需要在一台双屏工作站上能监控多个区域、多个车辆。系统提供多窗口监控方式,即多辆车可同时显示在一个窗口内;进一步可开多个窗口装载多幅地图,同时监控不同地区的车辆。并可以分别进行独立操作。
(三)车辆查询
车辆查询功能模块提供了人机交互方式查询车辆的基本信息,系统提供以下车辆查询模式。
1.单车点选查询
根据车牌号能唯一定位环卫车辆、巡查车辆,显示车辆的基本信息,并在图中高亮显示车辆的位置,跟踪车辆的运行轨迹。
2.空间范围查询
空间范围查询是根据空间位置关系进行查询,根据用户选定的网格或划定的空间范围,查看落入范围内的车辆状态及其详细属性。
3.模糊查询
根据车辆的基本属性和状态对车辆进行模糊查询。
车辆的详细属性包括车辆编号、车牌号、车辆类型、司机姓名、司机联系方式等信息。
(四)车辆监控
车辆监控是指监控中心对车载终端的远程控制,包括车载装置工作参数设置、车载装置检测、车辆跟踪等。
1.车载装置参数设置
服务器端程序通过与车载装置进行通讯,遥控设置车载单元的基本工作参数。如中心通信号码、用户代号、发送定位信息的间隔、超速限制值、越界区域值等。当车辆运行超过一定的警戒区域时将自动报警。
2.车载装置监控命令
系统向车载终端发送特定的监视、控制指令对车载装置进行控制,如车载终端初始化、车载终端正常工作检测、锁车电/油路、监听等。
3.车辆跟踪
用户通过在电子地图中拾取关注的车辆,将其设置为跟踪目标,系统能够实时显示车辆的运行路线,并对目标车辆高亮度显示。
4. 车辆行驶记录
通过车辆行驶记录仪中保存的车辆行驶数据,可上传到区/市两级监控中心,以表格、图表等方式显示在监控中心的监控端软件或者浏览器页面上。
(六)车辆管理
车辆管理模块对各行业车辆进行管理,所有车辆配备GPS车载终端设备,并以车牌号作为唯一标识码。车辆管理包括业务管理和终端自检等功能。
1.业务管理
系统提供业务管理功能,通过表单录入的形式注册、注销入网车辆,对车辆的属性档案进行管理,允许修改及查询。系统将司机基本信息与车辆进行关联,同时能够查看车辆的责任人及其相关信息。主要是进行入网车辆注册和注销,车辆属性修改,车辆查询等。
(1)车辆注册:通过车辆注册功能,可以将各行业进行入网,从而实现对车辆的GPS定位监控管理。
(2)车辆注销:对于报废的车辆,可进行注销,退出GPS监控网络。
(3)车辆属性修改:车辆属性包括:车牌号、车辆型号、颜色、使用单位、司机姓名、投入使用日期、购买日期、生产日期、维修保养记录、油耗记录、是否保险、保险类型、保险公司名称、车辆照片等。有权限的受理员可修改车辆属性。
(4)车辆查询:可按属性查询车辆。
2.终端自检
车载GPS终端具有自检功能,能够接收监控中心发送的指令,进行系统初始化和自检;能够将终端工作是否正常、当前工作状态等参数发送给监控中心。
3.监控统计
监控中心可完成各种报表统计工作,如监控中心与终端通信情况统计、车辆报警求助统计等。
(七)信息服务
能够将监控中心发布的信息广播到所有监控车辆中,信息通过接入天气预报、交通路况等短信增值服务,并将其发布到监控装置中。系统同时能够将有关城市管理的政策法规、工作条例、实时通知等信息发布到监控的车辆中。消息显示在车载终端的液晶显示屏上。也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天气预报及道路交通信息,宣传有关政策法规等。
(八)轨迹记录与回放
轨迹记录与回放功能模块实时记录车辆的运行轨迹,并能够对指定车辆的轨迹进行回放。
1.轨迹记录
可以显示出过去某段时间内车辆的运行轨迹,这段轨迹是根据这段时间内车辆点名时回传的车辆位置描绘出来的,因而在这段时间内点名次数越多,轨迹描绘越细致、准确。
2.轨迹回放
系统能够对车辆在某段时间内的行驶路线进行重现。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对车辆的行车轨迹进行查询,并进行数量统计。系统提供轨迹回放操作面板,允许用户选择目标车辆,以及需要回放的时段。提交后,系统根据时间段从&车辆位置历史数据表&查找车辆的位置信息并以时间排序,在电子地图中模拟显示。也可将这段轨迹保存成地图上的路线。可查询轨迹上每个点当时的状态。
系统通过&车辆位置现时数据表&和&车辆位置历史数据表&来记录车辆的运行轨迹,默认情况下数据定位服务器每5秒钟接收一次车辆位置数据,同时更新&车辆位置现时数据表&,刷新当前时间和当前位置,将原始数据转移到&车辆位置历史数据表&中,并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系统允许用户设置数据更新时间间隔,时间间隔越小,车辆坐标值越多,轨迹描绘越细致、准确。
(九)车辆行驶记录查看
系统能够通过下载车载终端的行驶记录仪的数据,以图表、表格方式显示在系统上。对车辆事故处理,责任认定等方面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十)系统设置
提供系统设置功能,能够对报警声音、自动换图、报表属性、报警监听等进行设置。
报警监听设置包括油耗指数、偏航报警设置、轨迹连线设置等。
4.7.3.3 区交通监控系统
区交通监控系统软件按功能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第二部分是交通事件处理&反馈系统。本系统软件同时部署在五区的监控中心里。
1、区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
本系统细分为后台业务处理逻辑模块以及前台UI人机交互模块。后台业务处理逻辑模块主要负责处理由各GPS企业上传的各种数据,把数据在各行业子平台汇总处理后,在UI人机交互模块显示、查询、统计,同时,把汇总处理后的数据上传到市统一指挥平台。UI人机交互模块负责把市领导需要执行的操作、指令进行人机交互,把服务器处理的结果反馈到监控端。
区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监控端与市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监控端设计功能一致。
2、各职能部门监控平台
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公安管理部门、建设管理部门、教育管理部门、信息产业管理部门,各部门的职责职能不同、管理的车辆也不一样。因此,系统把汇总到的车辆信息按各职能部门管辖的内容分类,在不一样的职能部门,显示不一样的车辆信息,便于各部门根据自身特点对本部门管理的车辆进行细化管理。
3、各行业子平台
各行业子平台部署在区交通监控平台服务器群内,属于后台业务处理逻辑模块。其作用主要是接收、处理由各GPS企业按行业分别上传到各行业子平台的数据。为区各主管部门以及交通部门管理下辖车辆以及处理各种关于车辆的事件、事故提供数据依据。
4、企业GPS数据接口
考虑到各区已有部分车辆已经安装企业另购的GPS终端,为避免重复建设,节省系统、企业成本。各行业子平台提供统一的企业GPS数据接口。各已安装企业另购的GPS终端所在的GPS企业,需要把企业内部涉及本系统的车辆的数据经过处理、格式转换,以符合统一企业GPS数据接口协议的格式,上传到各区交通监控平台。接口可分别设计基于Webservice、TCP、UDP等服务协议的接口协议。
5、交通事件处理&反馈系统
本系统的数据,可作为交通部门处理交通事故的重要辅助依据,使交通在处理交通事故更方便快捷。
本系统通过数据统计帮助区领导分析车辆管理问题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可生成各种各样有关车辆管理问题的统计、分析和评价数据图示,使区领导对车辆管理问题发生的类型、区域、频率、时间、规律等方面信息一目了然,使得对车辆管理问题的决策更科学、及时、轻松自如。同时,本系统可把处理事件的相关信息通过网络传送到市指挥中心。
4.8 各支撑系统
4.8.1 服务器操作系统
考虑系统的高稳定性和安全性,又要考虑到系统的可维护性,所以在服务器上部署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操作系统。
4.8.2 监控端操作系统
考虑系统的性能、易用性,又要考虑到系统的可维护性,所以在监控端上安装Windows Server XP操作系统。
4.8.3 GIS平台系统
在GIS平台的选择上使用ESRI公司的ArcGIS产品,其优势如下述:
1、具有跨平台能力,支持所有主流操作系统
具有良好的跨平台能力,支持所有主流操作系统,比如Windows、UNIX、Linux等。
2、支持主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能够支持主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比如微软的SQL Server 2005,Oracle的Oracle 10g,IBM的DB2等。
3、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读取和导出
能够支持多种不同格式数据的读取,转入转出常用的GIS/CAD图形数据格式,如ArcView的Shapefile,ArcInfo的Coverage,ArcInfo交换格式E00,MapInfo交换格式MIF,AutoCAD的DWG/DXF等;能够将矢量数据转换输出为常用的栅格数据格式,如BMP、JPEG、GeoTIF等。
4、对编程语言和框架的开放支持
支持所有基于组件的开发语言,包括VB、VC、Delphi、PB等;支持常用的开发平台,支持UML建模。
5、支持海量空间数据的组织和管理
提供高效的海量空间数据库引擎。所有类型的空间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影像数据、CAD数据、工程尺寸标注数据等以统一的数据模型由空间数据库引擎进行管理和高效驱动。可支持TB级海量数据。与客户端应用结合紧密,使管理和分析应用方便高效。支持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以解决海量数据一体化存贮管理和分析计算的问题。
6、支持多用户访问同一数据源
支持多用户并发,对客户端的扩展不作限制。并在大数据量情况下响应速度较快。支持长事务处理和历史数据管理,具有空间数据版本管理技术,提供历史数据分析管理功能,可以随时对历史数据进行回溯与分析。
7、提供方便的二次开发能力,以利于系统的发展
具有完善的网络数据模型和较强的网络拓朴分析能力,具有强大的三维表达和分析功能;提供全面基于组件对象模型的组件库,对外提供工业标准的开发接口;可进行快速客户化,具有强大的二次开发能力,并可定制专业模型。
8、主流产品对比
GIS主流产品对比表
4.8.4 数据库软件
数据库软件(DBMS)的选择主要应考虑以下需求:
1、稳定可靠(High-Availability)
数据库保存的是车辆监控系统最重要的数据,是车辆监控系统应用的核心,稳定可靠的数据库可以保证企业的应用常年运行,而不会因为数据库的宕机而遭受损失。如果选择了不稳定产品,经常影响业务生产的正常运营,则实际效果很可能是拖了企业的后腿。无论是计划中(数据库维护等正常工作)还是意外的宕机都将给系统带来巨大的损失。信息系统的稳定可靠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包括网络、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应用软件等几方面,这些因素互相之间又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在企业信息化的选型中要通盘考虑这些问题。在数据库方面主要看数据库要具备灾难恢复、系统错误恢复、人为操作错误恢复等功能,同时要尽量降低数据库的计划内维护宕机时间。
2、可扩展(High-Scalability)
车辆监控系统的应用是不断深入和扩展的,数据量和单位时间的事务处理量都会逐渐增加。如果要求购置一套信息系统足以满足未来若干年发展的需要显然是不恰当的,因为这实际意味着企业要多花很多钱而不能发挥信息设备的最大效能,造成资源的浪费。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企业先购置一套配置较低,功能适用的系统,当未来业务有需要时可以方便的对系统进行扩展,使系统的处理能力逐步增加满足业务处理的需求。落实到数据库就是要选择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及灵活的配置功能的产品,无论是主机系统的内存或硬盘方面的扩展还是集群系统的扩展,都能够被数据库利用,从而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
3、安全性(Security)
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安全性问题不是数据库系统独有的,所有计算机系统都有这个问题。只是在数据库系统中保存着大量重要的数据,而且为许多最终用户共享使用,从而安全问题更为突出。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是否有效是数据库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 数据库的安全控制主要通过用户标识与鉴别、存取控制、视图机制、审计、数据加密等机制完成。
4、丰富的开发工具
无论是优秀的硬件平台还是功能强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都不能直接解决最终用户的应用问题。目前流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大都遵循统一的接口标准,所以大部分的开发工具都可以面向多种数据库的应用开发。当然,数据库厂商通常都有自己的开发工具,例如Sybase公司的PowerBuilder,Oracle公司的Developer 2000,以及微软的Visual Studio。这些开发工具各有利弊,但无疑选择和数据库同一个厂商的产品会更有利于应用软件的开发以及将来得到统一的技术支持。
5、服务质量
在现今信息高度发达的竞争中,数据库厂商完全靠产品质量打动用户的年代已不复存在,各数据库产品在质量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而用户选择产品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定位在厂家的技术服务方面。因为在你购买了数据库系统之后,你面临着复杂的软件开发,数据库的维护,数据库产品的升级等等,你需要得到数据库厂商的培训,各种方式的技术支持(电话、用户现场)和咨询。数据库厂家的服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
6、部署设计
在核心数据库配置上,目前各大数据库厂商都根据服务器4CPU数进行配置,本项目中数据库服务器的CPU数为4CPU,所以理论上数据库配置也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历工作内容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