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所有目前最好的理财方式式都是骗人的

理财最常见的五坑三陷阱:都是老骗局和新套路!
手机看热销基金排行分享
来源:三分资色
  二十一世纪,什么技能最重要?理财!在这个时代,如果你不懂理财,你的财富就会因为货币的增发而被稀释,从中产变小康,甚至变无产!所以理财是每个人都必备的一项技能。那么理财什么最重要?规避风险!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理财消费中一些常见的陷阱,保护大家的钱包不被这些“害虫”侵蚀。
  理财消费五大坑 “坑”一:
  信用卡盗刷靠“自救”
  “您尾号为XXXX的信用卡在海外网站消费3998。”许多信用卡用户收到此类短信提示时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信用卡海外盗刷。但当持卡人致电银行要求取消支付时,银行却表示没有权利单方面取消。持卡人只能通过冻结卡片、向警方报案甚至用ATM机取现等“自救”动作证明卡在身边,而后向银行和警方提供护照信息、出入境记录、个人声明等,相关流程繁琐且耗时日久,许多人仍无法完全追回损失。
  应对:当前盗刷事件频发,这是还在不断上演的老骗局。但是相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或条例仍未出台。小财温馨提示:各位提醒消费者,提高个人风险意识,境外刷卡消费时及时保管好卡片和个人信息,并通过向银行申请关闭海外无卡支付、购买“盗刷险”等方式提前预防风险。
  “坑”二:
  存款一不留神变理财
  走进点要求存款,却被客户经理拉着推销,储蓄存单不经意间就买成了、、信托计划、基金专户甚至资管计划等等,而大量此类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投资标的完全不同且结构复杂。部分销售人员在推荐过程中大谈收益避谈风险,甚至出现强制性交易等行为,这类老骗局令许多投资者蒙受不必要的亏损。
  应对:近期监管部门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即将落地,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类资产管理机构的统一监管,有望使得市场上纷繁复杂的理财产品回归简单、透明,打破刚性兑付,遏制资管产品层层嵌套、无序加杠杆等行为。对于投资者来说,也需保持警惕,遇到所谓的高收益产品时切忌盲目跟风,冒险投资。
  “坑”三:
  自动续保强行“被保险”
  原本只买了一年的短期医疗险或,合同到期后,依旧被从账户上自动划走保费,再度“被保险”一年。许多投保人在保险到期后仍会被保险公司以此“套路”来自动续保。
  事实上许多短期消费类保险的服务指南中“隐藏”着这样的条款:“投保人在消费期满日的10天前,未以书面形式向本公司做不续保的通知,且在消费期满日后10天前交足下一期的保险费视为本合同自动续保。”
  应对:面对这类新式“套路”,小财提醒消费者,一定要看清此类条款,如果用户不想续保,一定要向保险公司提出申请,并且专门办理一张交保费的银行卡,避免卡内余额被自动划转而可能引起的长期续保问题。
  “坑”四:
  网贷平台高息为圈钱
  招揽投资者时打着15%以上的预期收益、承诺随存随取,这类新式“套路”让投资者最后却连本金都要“黄”了。
  上海市民小艾去年在一家名为“国诚金融”的网络上陆续投入了百万元,春节过后想要提现却被告知余额被自动滚入下一期产品,要支取只能根据投资金额打上八折、五折甚至三折,小艾的100万元本金要提现将只剩下30万元,尽管已向公安机关报案,但是和他一样在此平台投入了大量金钱的千余名投资者可能都会面临血本无归的境地。
  插个硬广告:财富派A,公募绝对首选工具,上面的基金都是行家帮你精挑细选的,还有牛逼的一键跟投。玩基金就上财富派,点击阅读原文,不妨下载一试。
  应对:伴随着2016年9月网贷新规的出台,关于P2P网络借贷的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在单一平台和多个平台上都设置了投资金额上限。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大量不合格P2P平台的退出,网络借贷也将回归小额分散投资的本位。
  “坑”五:
  现货交易“忽悠”多
  “您对有兴趣吗?我平台提供现货、,开户即送体验金。”近年,民间现货交易平台的电话推销日益泛滥,从到原油外汇,再到如今的票据、、邮币等不一而足。老骗局还在不断上演,新式“套路”又轮番登场。所谓“低门槛、高收益”的创新投资,实则是大量地下平台利用虚拟交易软件炮制出的投资品走势行情,完全不与真实的国际市场行情接轨,通过让投资者大规模亏损来达到骗钱的目的。
  应对:今年初,由证监会牵头,相关监管部门展开了新一轮的交易场所清理整顿,重拳指向此类违法违规骗局,如、原油类商品交易场所涉嫌非法期货活动,邮币卡类交易场所涉嫌市场价格操纵等,诱骗大量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参与投资。
  除了上面提到的理财五大坑,下面这些理财中常见的陷阱你也一定要注意,90%的人会中招!
  三大陷阱 陷阱一:
  一味追求高收益
  理财指的是对财务进行管理,以实现财务保值、增值为目的;如果想通过理财迅速发财,那是很容易忽视风险,成为被套的对象的。目前市面上的理财平台较多,建议大家还是选择大平台。
  目前,大部分的互联网平台都是信息中介的角色,但是大平台背景可以让我们不用担心跑路和非法集资等问题。此外呢,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的不能兑付,对于品牌,信誉的影响非常大。因此,会更加谨慎为我们展示产品,即使退一万步,出了问题,相信大企业也会尽可能为用户寻求法律等方面的帮助。
  陷阱二:
  实际收益不等于预期年化收益
  很多理财产品是浮动收益,但是会标最高预期收益率进行宣传,误导用户进行购买。比如最高可能是9%,直接对外宣传可以获得9%的收益,而实际用户却无法获得。所以,大家在关注理财产品的同时,要了解这款产品的属性,如果看着高息就往里跳,时间成本可能就会很高,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陷阱三:
  不注意分散风险
  风险一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分散投资,可以用一句俗语概括,“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有资金集中在一个产品中,极易变成家庭理财悲剧,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另一方面是,风险和收益要平衡。用一句圈内老话来概括一下,“高收益一定高风险,高风险不一定高收益”。
  建议大家将资产配置进行不同的配置,银行里存一点,放一点,股市也投资一点,这样可以在保障收益的同时,获得一个更优的回报。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李丽梦&RF13188
相关阅读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
金融界旗下基金交易平台
证监会授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资金同卡进出,银行加密保证
每日爆款 新手专享
新手专享12%约定借款利率
精选产品0费用存取,1元起投7&24小时随时取现,秒到账历史年化收益9%-17.75%500元起投,申购费1折7.8%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180 天可投金额 0 元8.5%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365 天可投金额 0 元7.8%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180 天可投金额 0 元
基金收益排行
最高收益TOP5
最低风险TOP5
最热销TOP5
24小时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排行
这个钱包能赚钱
7日年化收益3.21%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盘点近年来最常见的金融骗局 全都是套路
  近年来,各种金融骗局层出不穷,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骗局还在不断更新中,只是其中很多都是套路。
  理财师就盘点了一些近年来最常见的金融骗局,在此给大家提个醒。
  1、传销骗局
  传销一直都存在,只是现在的传销手段越来越高明,骗局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尤其是互助金融方面的传销骗局,日趋庞大。
  以MMM金融互助平台为例,推荐人被称为经理,他可建立自己的多级网络,如果经理邀请了10个人且这些人都进行了投资,那他就是“十组经理”,以此类推,有“百组经理”、“千组经理”,发展的下线越多奖金也就越多,这无疑就是传销模式。而像这样的传销骗局现在还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
  2、原始股骗局
  近年来,在“无股权不富”的投资理念冲击下,那些所谓的“上市公司”开始以即将上市的名义“融资”,让很多做着“一夜暴富”美梦的投资者频频掉入陷阱。
  以“优索环保”为例,该公司利用企业在上海某地方股权交易市场挂牌的身份,对外宣称是‘上市公司’,并以发行原始股的名义及48%的高收益非法融资2亿多元,涉及上千名投资者。最后,投资者的钱基本都打了水漂。
  3、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又被称之为“拆东墙补西墙”。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并骗取更多的投资。近年来随着中晋、快鹿、e租宝等事件发生,庞氏骗局为更多人所熟知。  以中晋为例,表面看起来相当正规,还在高档写字楼办公,并号称有10%-25%甚至40%的高收益,但背后却是借新还旧,老板大肆敛财,挥金如土。
  而其它涉“庞氏骗局”的很多企业也同样如此。以一句话概括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4、“红包”骗局
  微信“红包”近几年是风生水起,一到各种节假日准有“红包”的影子,甚至转个账也用“红包”。正因“红包”的应用非常广泛,有人开始利用“红包”骗取钱财。
  此前就有市民收到过“朋友”发来的获600元化妆品代金券的微信红包,等该市民想取的时候,对方却要求他输入个人信息(身份证、手机号等)并扫描二维码,依次照做后,该市民却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盗刷。经警方调查之后,才发现扫描的二维码中有木马病毒,而该朋友的微信之前就已被盗。
  像此类利用“红包”进行诈骗的案例不在少数,且花样百出,“红包”骗局也越来越多,防不胜防。
  5、“中奖”骗局
  想必大多数人都收到过类似“恭喜您,中了XX公司XX活动的5000元奖金,请点击:附链接”的短信,虽然很老套,但随着这几年各档综艺节目的兴起,这些短信已经过“改良”,变身各种场外中奖短信,上当的人不在少数。  此前就已有人因收到此类短信并想领取其中的“大奖”,而先后向对方缴纳了5万余元,结果没领到任何奖。
  理财师表示,很多人之所以会上各种金融骗局的当,都是想实现一夜暴富,或是贪图便宜,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被所谓的高收益和中奖所蛊惑。如果投资,还是选择风险和利润都更为均衡的产品,如国债、稳利精选组合投资计划等;如果想挣到更多的钱,那还是脚踏实地,提升个人竞争力,这些才是正道。
  除了以上5种常见的金融骗局外,其它类型的骗局还有很多,且这些骗局还在不断上演,大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护住自己的“钱袋子”。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盘点近年来最常见的金融骗局 全都是套路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理财方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