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所的职能的职能和作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培养学生初步知道如何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能够准确认识有关税收作用的理解能力; 3.情感...) 对策 【注意】 注意区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
2、一般应如何解决各市场失灵问题? 市场失灵是市场...3、区分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公共...2、试述减税政策的财政职能作用。 优化资源配置 ...
(四)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三个层次: ...财政分配一般具有非营利性 区分:一般经济活动与财政...理解和掌握国债的概念,作用,国债的发行方式及偿还的...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1.初步的掌握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 运行的实践能力。...学生在预习的 基础上归纳财 政的三个作用。 PPT 展示, 结合学生 的发言和 (...
从以下角 度加以区分: 第一,社会制度和财政类型不...资金的作用; 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公共性财政, 国债...3、 “两个比重”逐步上升,中央财力有所增强 由于...
3、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4、财政...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其基础性作用,在具备充分竞争条件...如何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提高资源配置的总效率...
3、财政收入规模的上限指标要受三个因素制约:一是(...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购买性支出...2.简述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 3.简述单式预算向复式...
3.参考图 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答: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经济职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财政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
(P14)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8-10、财政的 3 大职能?(P26-29)(1)资源配置...财政补贴可以改变供给结构的作用,是通过改变企业购进...
财政学作业(选择、判断题) 导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认为,英国杰出的古典经济...( 3、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保险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 4、按世行标准...财政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的税收基本要素中,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A.纳税人B.课税对象C.税率D.纳税环节;2.政府支出乘数的大小是由下列哪个变量决定的?(;A.边际消费倾向B.政府支出率C.政府支出弹性D;3.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避免国际重复课税的;A.低税法B.扣除法C.豁免法D.抵免法;4.政府全部预算收支必须经过立法机关审议,并
财政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的税收基本要素中,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C.税率 D.纳税环节
2.政府支出乘数的大小是由下列哪个变量决定的?(
A.边际消费倾向 B.政府支出率C.政府支出弹性 D.政府支出变动率
3.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避免国际重复课税的方法是(
A.低税法 B.扣除法C.豁免法 D.抵免法
4.政府全部预算收支必须经过立法机关审议,并采取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这体现了政府预算的(
A.完整性原则 B.统一性原则C.可靠性原则 D.公开性原则
5.如果从宏观角度分析财政支出效益,一般采用(
A.机会成本分析法 B.成本效益分析法
C.最低费用选择法 D.时间价值分析法
6.一般来说,不易转嫁税负的税种是(
A.增值税 B.消费税C.营业税 D.所得税
7.当宏观经济出现严重衰退时,最适当的政策搭配是(
A.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 B.扩张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
C.紧缩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 D.扩张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
8.衡量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的指标中,“财政支出水平”是指(
A.财政支出/GNP B.财政支出/GDP
C.财政支出增长率/GDP增长率 D.财政支出增长额/GDP增长额
9.政府征收污染税的行为是在履行(
A.资源配置职能 B.调节收入分配职能C.稳定经济职能 D.发展经济职能
10.下列税负转嫁形式中,一般认为最典型、最普遍的形式是(
A.前转 B.后转C.消转 D.税收资本化
11.从鼓励投资的角度上说,效果最好的增值税类型是(
A.生产型增值税 B.交换型增值税C.收入型增值税 D.消费型增值税
12.最能体现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预算是(
A.经常性预算 B.资本性预算C.增量预算 D.零基预算
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的相对规模的变化趋势是(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14.下列有关“市场购销法’’的表述最恰当的是(
A.投资者中途变现的可能性小 B.仅适用于各种期限的上市公债
C.不利于维护公债的市场价格 D.业务成本低
15.如果以税基流动性大小作为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划分财政收入的标准,最适宜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税类是(
A.流转税 B.所得税C.财产税 D.行为税
16.“免费搭车”现象通常是指公共物品的(
A.效用不可分割性 B.消费的非竞争性C.受益的非排他性 D.生产的非效率性
1.财政活动的主体是(
A.企业 B.纳税人 C.社会组织 D.政府
2.下列各项中,能使财政发挥“自动”稳定作用的是(
A.财政投资 B.增加税收 C.累进所得税制 D.发行公债
3.提出财政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的经济学家是(
A.瓦格纳 B.马斯格雷夫 C.鲍莫尔 D.罗斯托
4.下列不属于财政职能的是(
A.资源配置职能 B.调节收入分配职能C.稳定经济职能 D.国际收支平衡职能
5.下列财政支出中不适于采用成本――效益法进行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是(
A.只具有经济效益的财政支出 B.只具有社会效益的财政支出
C.有形效益的财政支出 D.可用货币度量效益的财政支出
6.具有有偿性、灵活性特征的财政收入形式是(
A.税收 B.权益转让 C.政府收费 D.公债
7.税收基本特征的第一位属性是(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效率性
8.税收制度的核心要素是(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源 D.税率
9.按照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适用税率越低,种税率称为(
A.边际税率 B.累进税率 C.累退税率 D.定额税率
10.居住国政府对本国纳税人在国外得到减免的那部分所得,同样给予抵免待遇,这种做法被称为(
A.税收抵免 B.税收饶让 C.税收豁免 D.税收扣除
11.从弥补财政赤字的各种手段带来的经济效果看,最佳的手段是(
A.增加税收 B.向银行透支C.动用历年节余 D.发行公债
12.既可以给投资者提供中途变现可能性,又有利于维护公债的市场价格的公债偿还方法是
A.分期逐步偿还法 B.抽签轮次偿还法C.市场购销偿还法 D.以新替旧偿还法
13.反映政府介入经济社会生活的范围、规模和程度的财政范畴是(
A.税收 B.国债C.政府预算 D.财政补贴
14.当政府支出与税收同时等量增加时,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是(
A.对国民收入起扩张作用 B.对国民收入起紧缩作用
C.对企业投资产生扩张作用 D.对居民储蓄产生紧缩作用
15.在我国分税制体制中,不属于中央与地方两级政府共担的支出是(
A.基本建设投资 B.行政管理费C.支援农业支出 D.国防费
1.在考核军事、政治、文化等项目的财政支出效益时,应采取的分析方法是( )
A.机会成本分析法 B.成本效益分析法 C.平均成本分析法 D.最低费用选择法
2.既承认所得来源国的优先征税地位,又不要求居住国放弃对本国居民国外所得的征税权,这种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是( )
A.扣除法 B.豁免法 C.抵免法 D.税收饶让
3.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的划分依据是( )
A.政府预算编制形式上的差别 B.政府预算编制内容上的差别
C.预算编制能否直接反映其经济效果 D.预算作用的时间长短
4.按照我国《预算法》的相关规定,经理地方国库业务的是( )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工商银行 C.中国建设银行 D.中国银行
5.按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的是(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关税 D.房产税
6.如果医院是政府办的,但办医院的成本是通过病人支付医疗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医
疗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的组合是( )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7.“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指的是公共物品或服务的( )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受益范围的层次性 C.受益的非排他性 D.消费的非竞争性
8财政支出弹性是指( )
A.财政支出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 B.财政支出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G财政支出增长额/财政收入增长额 D.财政支出增长额/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
9.在应纳税所得额级距的临界点附近,会出现税负增加超过所得额增加的不合理现象的税率是( )
A.定额税率 B.比例税率 C.全额累进税率 D.超额累进税率
10对服务报酬征收个人所得税时,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对一次取得的应税所得额超过一定数额时加成征收,这个数额是( )
A.10000元 B.20000元 C.40000元 D.50000元
11.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其收入划分的做法实际属于( )
A.分割税额 B.分割税率 C.分割税种 D.分割税制
12.用来描述财政支出增长规律的是( )
A.拉弗曲线 B.拉姆斯法则C.菲利普斯曲线 D.瓦格纳定律
13.以公债市场的存在作为其发挥政策作用前提条件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再贴现率 C.再贷款率 D.公开市场业务
14.若某国国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8,该国政府2009年的财政支出较2008年增加了100亿元,则该国2009年的国民收入将增加( )
A.80亿元 B.125亿元 C.500亿元 D.800亿元
15.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相应采取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这属于( )
A.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B.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C.稳中有紧的货币政策 D.“内在稳定器”
16根据财政支出的机会成本分析法,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需满足的条件是( )
A.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与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之和最大
B.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
C.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
D.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
17.当政府需要紧缩经济时,一般可选择的公债发行措施是( )
A.扩大长期公债发行量 B.扩大中期公债发行量 C.扩大短期公债发行量 D.停止公债发行
1.在中国历史上,政府文件中最初使用“财政”一词的年份是(
A.1640年 B.1726年C.1840年 D.1898年
2.下列关于外部效应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成本或效益
B.外部效应就是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成本或效益
C.具有外部效应的商品或劳务只能是供给不足
D.外部效应可以精确计量
3.政府矫正外部效应除了征收污染税外,还可以采用的财政手段是(
A.发行国债 B.发放财政补贴C.发行地方债券 D.加收滞纳金
4.私人物品的特征有(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受益的非排他性C.消费的竞争性 D.消费的非竞争性
5.国家征税凭借的权力是(
A.财产所有权 B.财产的处置权C.政治权力 D.经济权力
6.财政收入的相对规模是指(
A.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B.财政收入与居民收入之比
C.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 D.财政收入与企业收入之比
7.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被称为(
A.赋税人 B.负税人C.扣缴义务人 D.纳税人
8.最后一个单位税基适用的税率被称为(
A.超额累进税率 B.全额累进税率C.边际税率 D.名义税率
9.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提高价格的方法,转移给商品或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的税负转嫁方式是(
A.逆转 B.顺转C.散转 D.消转
10.具有为投资者提供中途变现可能,并有利于维护公债市场价格的公债还本方式是
A.到期一次偿还法 B.分期逐步偿还法C.市场购销偿还法 D.抽签轮次偿还法
11.一般来说“金边债券”是指(
A.政府债券 B.金融债券C.企业债券 D.民间债券
12.衡量一个国家外债期限结构是否合理的国际警戒线是(
A.长期外债占全部债务余额的20% B.长期外债占全部外债余额的20%
C.短期外债占全部外债余额的20% D.短期外债占全部债务余额的20%
13.关于平衡预算乘数的表述,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A.它是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税收的同时等额变动量之间的比率
B.它是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政府支出的同时等额变动量之间的比率
C.平衡预算乘数的数值永远是1
D.平衡预算乘数的数值是不确定的
14.在政府间税收收入划分中,各国政府的一般做法是(
A.对于在地区间分布不均匀的与自然资源有关的税种划归地方B.将进出口关税划归地方
C.将税基流动性大的税种划归中央D.将税源广流动性小的税种划归中央
15.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财政手段是(
A.税收附加 B.政府间转移支付C.累进税制 D.税收转嫁
1.我国的预算年度是(
A.四月制 B.七月制C.十月制 D.历年制
2.我国现行商品税制的核心税种是(
A.消费税 B.关税C.营业税 D.增值税
3.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实施转移支付时,同时也要求下级政府拿出相应的资金,这种拨款称 为(
A.一般性拨款 B.选择性拨款C.配套性拨款 D.非配套拨款
4.财政支出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它的分类标准是(
A.支出的控制能力不同 B.支出的目的不同C.支出的收益范围不同 D.支出的性质不同
5.将外债划分为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的分类标准是(
A.按照偿还对象的不同划分 B.按照偿还期限的不同划分
C.按照偿还责任的不同划分 D.按照债务类型的不同划分
6.农村义务教育所需资金的承担者是(
A.社会集资 B.农民个人C.国家财政 D.银行贷款
7.国家凭借资产所有者身份取得的财政收入是(
A.税收 B.公债C.国有资产收益 D.政府收费
8.政府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发行公债时,公债的利率与票面价格相联系固定不 变,认购者根据固定的利率及对未来金融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就成交价格进行的投标方 式被称为(
A.收益拍卖方式 B.价格拍卖方式C.竞争性出价方式 D.非竞争性出价方式
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收支划分的方法通常采用(
A.统收统支 B.分级包干C.包税制 D.分税制
10.政府向公共设施使用者收取使用费时,依据是使用者的(
A.收入状况 B.能力状况C.受益状况 D.财产状况
11.在各级政府预算和单位预算成立之前,对预算编制、审核和批准的过程进行的检查监督是(
A.事前监督 B.事中监督C.事后监督 D.专项监督
12.按照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标准,应由地方政府承担的职责是(
A.国防 B.消防C.外交 D.航空
13.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是(
A.低税法 B.扣除法C.豁免法 D.抵免法
14.描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反比关系的曲线被称为(
A.拉弗曲线 B.菲利普斯曲线C.洛伦兹曲线 D.收益曲线
15.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负责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机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 D.财政部
16.公债累计余额占当年GDP的比重是(
A.公债负担率 B.公债偿债率C.公债依存度 D.居民应债率
17.下列关于政府支出乘数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政府支出乘数越大,国民收入增量越大
B.边际消费倾向越小,政府支出乘数越大,国民收入增量越大
C.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政府支出乘数越大,国民收入增量越大
D.边际储蓄倾向越小,政府支出乘数越小,国民收入增量越小
18.被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评价财政经济性支出效益的方法是(
A.“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B.最低费用选择法C.机会成本分析法 D.“公共劳务”收费法
19.下列商品课税中,税负最容易前转的是(
A.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大的商品的课税B.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
C.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D.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的课税
20.下列有关外部效应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正外部效应是指全部社会效益小于企业或个人的自身效益
B.正外部效应是指全部社会效益大于企业或个人的自身效益
C.正外部效应是指全部社会成本大于企业或个人的自身成本
D.正外部效应是指全部社会成本小于企业或个人的自身成本
1.我国财政支出组成的级次是 (
A.二级 B.三级C.四级 D.五级
2.瓦格纳定律认为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是(
A.不断上升 B.不断下降C.随机变化 D.保持稳定
3.下列关于财政支出的理论模型中,认为政府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偏低的是(
A.非均衡增长模型 B.经济发展阶段模型C.梯度增长模型 D.瓦格纳定律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高等教育、财政学练习题12等内容。 
 财政学试卷 1 5、税收对经济运行的间接调节采取的措施主要 有 A、设置税种 B、调整税率 C、减免税 填空题( 一、 填空题(共 10 空,每题 1 分,共 10 分...  《财政学》试题库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财政学》试题库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 亚当.斯密关于财政支出方面提出的原则是( A...  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财政学》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在以下各种财政收人形式中, ( )不属于强制性财政收入。 A.国有企业收人 B....  A.立法和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C.财政手段 D.强制手段 答案:ABC 7、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 )。 A.政府决策失误 B.政府提供...  《财政学》试题库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财政学》试题库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 亚当.斯密关于财政支出方面提出的原则是( A...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课程考核试卷试卷类别 A √ B □ 使用学期 2016 年 课程名称: 财政学 B 考试时长: 120 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开卷笔试√ 辅助工具:...  财政学考试复习题_公共/行政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复习参考 公共选择是研究集体决策的科学。这有两层含义:一是集体 财政学考试复习题一、简答题 1、 2、 3...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6.部门预算的优点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编制部门预算? 编制部门预算要求各部门必须将本部门所属各司局、 各基层单位...  财政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的税收基本要素中,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B ) D.纳税环节 2.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当前位置:
税收的职能与作用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次
  第一节税收的职能
  一、税收职能的概念
  税收职能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职责与功能。具体说就是税收所具有的满足国家需要的能力,它所回答的是税收能够干什么的问题。
  税收职能的特征在于它的内在性和客观性。
  1、内在性:是指税收职能是税收本质的具体体现,它存在于税收的本质之中,又是税收本质最集中、最具体的体现。
  2、客观性:是指税收职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和外在客观经济条件为转移。
  税收的财政职能是讲经济决定财政的一面,经济是基础,财政是否充裕,决定于经济。而税收的经济职能是讲税收反作用于经济的一面,税收来源于经济,但决不是消极地反映经济,税收政策的好坏,又必然反过来对经济的发展发挥直接的影响。
  二、税收职能的内容
  ㈠财政职能
  1、概念
  税收的财政职能,是指税收具有组织财政收入的功能,即税收作为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手段,能将一部分社会产品由社会成员手中转移到国家手中,形成国家财政收入的能力。
  税收之所以具有财政职能,是因为税收是以国家的政治权力为依据的强制的、无偿的分配形式,可以将一部分社会产品由分散的社会成员手中转移到国家手中,形成可供国家支配的财政收入,以满足国家行使职能的需要。
  税收的财政职能是随着税收的产生而产生的,在税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经历了由实物到货币的演变形式,但始终作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而存在,并将随着国家的存在而存在下去。
  2、特点
  ⑴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由于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向纳税人进行的强制征收,因此,从纳税人看,包括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的一切企业、单位和个人,没有所有制、行业、地区、部门的限制。从征税对象看,征税范围也十分广泛,既包括财产额,还包括对某些特定目的和行为的征税。
  ⑵取得财政收入的及时性
  由于税法中明确规定了纳税义务成立的时间和纳税期限,保证了税收收入及时、均衡库。如流转税以纳税人实现销售收入为纳税义务成立的时间,纳税人只要实现销售收入,不论盈亏与否都要依法纳税;又如纳税结算期和缴款期的规定,对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时间给予了严格的限制,有利于国家及时取得财政收入,以保证财政支出的正常进行。
  ⑶征收数额上的稳定性
  由于税法明确规定了各税种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确定了各税种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相对比例。并且由于税收具有固定性特征,使税收在征收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性。
  ㈡调节经济职能
  1、概念
  税收的调节经济职能是指税收在组织财政收入的过程中,改变国民收入原有的分配格局,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的能力。
  2、内容
  税收调节经济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税收对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调节
  在封闭经济状态下,国民收入均衡公式为: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
  总需求=总供给
  投资+政府支出=储蓄+税收
  国家可以运用税收和财政支出手段,直接调节社会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均衡。①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出现总需求膨胀时,国家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减少企业和个人手中的可支配收入,使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下降,从而降低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②当社会总需求严重低于总供给,出现总供给过剩时,国家可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包括免税、退税),增加企业和消费者手中的可支配收入,使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上升,以助于克服经济衰退。
  2、税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
  税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是通过对投资产生影响而实现的。
  ⑴对就税收入进行不同的处理。任何投资者的投资目的,都是要取得收益,如果税收对这些投资收入的处理方式不同,就会引起资本向不同方向流动。如,国家对所有的投资收益征税,但是在计算投资应税收入时,面对不同的投资者或不同的投资方向,对投资者发生的投资损失给予不同的处理方式,即是否允许投资者将投资损失从投资收益中扣除,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预期投资收益,也就必然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方向。
  ⑵对不同的部门和地区实行不同的税收优惠措施。投资者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惟一标准的,这种受利益驱动而引起的资源流动,有时对国家或对整个社会来说不一定有利,也不一定会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这时,就需要国家介入调节,在国家的各种调节措施中,税收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杠杆。税收对部门或地区之间的资源流动的影响,主要在于使部门或地区之间的税负不同,从而引导投资者资本的投入或取出。如,有些行业是私人不愿投资的(如防洪设施),这时可以采取某些优惠措施吸引资本流入,甚至采取负税(补贴)的方式。一些国家的经验也证明,通过财政税收手段,是可以使不发达地区变成发达地区的。
  ⑶不同税种对资本投资的影响是有所不同的。①直接税,主要是各种所得税,直接影响投资报酬率,由于投资报酬率的不同而致使资本流动,影响投资倾向。②间接税,直接影响的是消费水平,通过消费水平的变化来影响投资规模的变化,从而达到影响投资倾向。因此,政府应该充分运用税收手段,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以维持投资水平的合理性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3、税收对社会财富分配的调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的初次分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①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多少,这里的经济资源包括财产、劳动能力、受教育程度等等;②上述资源在市场上的价格。而人们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多少,并不完全取决于人们自己的主观努力,如劳动能力,年幼的孩子和年老的老人基本没有劳动能力,但这与他们本身的主观努力无关,而是一种自然规律。这种由于人们对经济资源的占有不同,而造成的社会财富的分配悬殊,显然是不公平的,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家有必要介入调整,使社会财富的分配趋于公平。但国家调节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不能采取强制行政剥夺的办法,因为私人的合法财产是不可侵犯的,因而只能采取经济手段,如税收手段来影响分配。
  一般来说,在常用的三种税率形式中,由于累进税率具有调节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作用比较好,所以常被各国加以运用。
  第二节税收的作用
  一、税收作用的概念
  税收作用是税收职能在一定政治经济条件下所具体表现出来的效果。
  ⑴税收的作用,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会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条件和政治经济任务的变化而变化。①在生产力水平低的条件下,税收收入规模小,税收的作用也小;②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税收采用实物交纳的情况下,税收作用的范围也小;③在商品经济发达的社会里,税收人事部采用货币交纳形式,税收的作用范围就大大地扩大了。
  ⑵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由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同,税收的作用也不同。如,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可以直接运用税收杠杆,来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税收的作用可以比以往任何私有制社会发挥得更充分、更好。
  二、税收作用的内容
  ㈠组织财政收入,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资金需要
  税收的这一作用是与税收的财政职能相对应的,在任何社会形态下税收都具有这一作用,只不过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机制、财政收支状况的不同,其作用程度也不同而已。在实践中,各国的税收收入在其财政收入中一般均占80-90%左右的比重。因为,在财政的诸多收入形式中,只有税收可以为财政取得、可靠的收入,并且不需要偿还,是国家的永久性收入。
  ㈡税收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延伸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税收调节经济更加必要、广泛和深入,税收成为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1、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不仅要求总量一致,还要求结构一致。如果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会出现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如果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则会出现经济萧条和失业。税收对这情况均可以进行调节:一是运用用税收总量调节,一是运用税收政策进行调节。①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一方面增加税收总量加大供给,另一方面运用税收政策限制消费与投资。②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一方面减少税收总量压缩供给,另一方面运用税收政策鼓励消费与投资。
  2、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资源配置是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主要是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市场调节有一定的盲目性,需要国家从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通过宏观调控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⑴调节生产结构。生产结构包括生产力地域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再生产各环节之间关系诸方面。税收对这些方面都有重要调节作用。
  ①从生产力地域结构看,生产力在各不同地区的配置,不仅受自然资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经济协作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税收政策的影响。如果各地区税收政策没有差别,生产力就会涌向客观条件较好的地区,出现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如果在税收政策上根据各地区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客观条件较差地区给予一定优惠待遇,就会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使生产力地域结构更加合理。如我国在西部开发过程中,对西部地区就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
  ②从产业结构看,合理的产业结构,对提高宏观经济效果,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调整产业结构,不外乎两种途径:一是调整投资结构,因为产业结构是由投资结构形成的。通过征税可以引导方向。各种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产业的盈利水平。税收对产业的盈利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税收会减少利润,从而限制某种产业的发展;反之,减少税收会增加利润,从而鼓励某种产业的发展。如我国对农业长期以来实行&轻税&的&增产不增税&的政策,在促进农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调整资产存量结构,改变现有产业的生产方向。过去,我国主要靠对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的行政手段来实现。今后,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除了必要的行政措施外,主要应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来进行。在这方面采取有利于竞争和对不同产业的区别对待的税收政策,可以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
  ③从再生产各环节关系看,正确处理生产与流通的关系,是保证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而生产与流通的关系,又主要表现为工业与商业的关系。税收可以影响工商业的利润水平,对工商业结构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在税收上采取了&工轻于商&的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⑵调节消费结构。税收不仅可以调节生产结构,而且可以调节消费结构。商品的消费结构,除取决于购买者的消费偏好之外,还受商品的比价关系及购买力影响。通过对产品消费课税,即对购买或使用的某种商品课税,可以改变商品的比价关系,影响购买者或使用者的物质利益,改变产品的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例如:有甲乙两种商品,它们的生产工艺、外观功能、生产成本、盈利水平等基本相同,现在若对甲产品征税,使其价格提高,则消费者会转而购买乙产品。
  ⑶调节分配结构。税收在调节生产与消费方面,除了通过调节生产与消费来发生作用外,还可通过控制分配结构,调节积累与消费基金的比例来发生作用。如,通过对个人所得征税,可以控制消费基金的数额。积累基金主要用于购置生产资料,消费基金主要用于购置生活资料。控制了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数额,就可以影响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供求关系,影响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调节收入分配不公
  ⑴调节企业利润水平(级差收入)。现在,每个企业都是相对独立或完全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都实行盈亏责任制或自负盈亏,都要以自己的利润作为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主要来源。因此利润的多少,直接关系到的切身利益,利润水平是否合理,成了能否促进加强经营管理并在同等基础上开展竞争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利润水平,必须能反映企业主观努力的大小,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好坏相适应。如果企业经营管理得好,利润就高,反之则少。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利润水平的差异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如经营管理水平、价格、自然资源、技术设备、地理位置等,其中有很多是客观因素。由这些客观因素而形成的企业利润水平不合的差异,我们一般称为级差收入,它并不反映企业主观努力情况,也不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经营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可能会因为客观条件较差而利润较少,经营管理水平低的企业,则有可能因为客观条件较好而利润较高,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会造成企业之间的苦乐不均,挫伤企业的积极性。因此,为了促进企业公平竞争,保证不同的企业能有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国家有必要对企业的级差收入进行调节,即通过征税,把级差收入集中到国家手中,排队客观因素对企业利润水平的影响。如对由于利用自然资源不同而造成的级差收入,可以通过征收资源税来调节。
  ⑵调节个人收入差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收入分配上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劳动者个人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合理拉开差距。但是也带来一些问题,就是居民的收入差距逞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正确解决,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而且还会带来社会的不安定。税收作为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不公的最后手段,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个人所得税在这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因为它拥有众多的调节手段,如累进税率、免税、生计费用扣除等手段的运用,都提高了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的有效性;财产税对社会财富的调节作用也较大,如房产税、遗产税、社会保险税等。今后,随着个人财富的增多,这些税种的收入会有较大增长,调节作用会更强。
  ⑶调节地区间收入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的普遍现象。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呈现两个趋势:①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差距扩大了。②二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差距缩小了。但人们直接感受最深的是绝对差距的扩大。所以协调地区之间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意义。在这方面,税收可以发挥积极的调控作用,如给予不同地区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田加快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
  ㈢维护国家主权,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往来
  税收在我国对外经济交往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税收是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工具。税收的权力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每一个主权国家都应该行使这个权力。我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通过税收行使国家主权,争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国际间的经济往来,如对外商在我国取得的收入征税,一方面是遵循国际惯例,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我国经济利益外溢,维护了国家权益。
  2、保护本国经济。通过关税,对进口的不同商品,规定差别税率,体现了国家鼓励和限制的政策,以此来调节进出口产品的品种和数量,达到既保护国内工农业生产,又有利于引进我们所需要的商品的目的。
  3、加强出口商品竞争能力。通过对鼓励出口的商品免征关税和实行消费税、增值税的出口退税,使我国出口商品也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加强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扩大出口,取得更多的外汇收入。
  4、吸引外资。通过涉外税种的各种优惠待遇,吸引外国投资者向我国国内投资,引进外国资本,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㈣税收是国际间斗争与合作的工具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斗争与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在这方面,税收往往成为双方谈判的重要砝码,这尤以关税为最。例如,在我国入世谈判中,关税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而随着跨国经济的发展,各国为了维护本国经济利益,打击偷税,国与国之间在税务方面的合作越来越重要,如税务资料的共享,打击国际避税与逃税等。
  ㈤限制不法经济行为,维护正常经济秩序
  税收深入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趋势在反映信息方面具有广泛性、及时性和可靠性的特点。通过税收收入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所有制结构,可以全面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状况及其发展。同时,税收深入到企业经济核算的各个环节,通过不同税种收入的情况,可以全面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根据这些情况,国家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对国民经济结构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适当的调节。
  另一方面,在现阶段,经济领域里还存在各种各样的不法行为,如违反财经纪律,侵占国家资财,投机倒把,违反工商管理制度,无证经营或越权经营等等,这些行为的存在,会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不利于经济的正常发展。在税收上,通过对纳税人履行纳税情况的检查,对违反税法者给予相应处罚,既可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及时取得,也可以发现企业是否存在非法经营等违法行为。这对维护正常经济秩序,打击违法犯罪均具有重要作用。
备案号:鄂ICP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政的职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