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三个区分开来正常宗教活动,非法宗教活动

如何准确区分正常的宗教活动、非法宗教活动和邪教活动
我的图书馆
如何准确区分正常的宗教活动、非法宗教活动和邪教活动
如何准确区分正常的宗教活动、非法宗教活动和邪教活动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报日 12:08
邪教与宗教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明晰地界定和区分邪教与宗教、特别是邪教与非法宗教活动的关系,既能够解决现实理论问题,也有助于基层办案单位正确执法。本文作者结合近年来各地宗教工作的实际,以及在打击邪教、制止非法宗教活动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厘清宗教与邪教、特别是邪教与非法宗教活动关系的若干关键性要素,并就进一步保护和管理正常的宗教活动、引导和深化宗教领域反邪教工作、防范和处理邪教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关于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信仰是个人的私事,但宗教活动却是广大信教群众参与的具有公共性的社会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政策规定范围内进行。“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宗教事务条例》,“合法”的宗教活动,也即所谓“正常”的宗教活动,一般指在合法的场所、按规定的程序、由合适的人员主持的宗教活动,即“信教公民的集体宗教活动,一般应在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有宗教活动场所或者宗教团体组织,有宗教教职人员或者符合本宗教规定的其他人员主持,按照教义教规进行”。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是正常的宗教活动。非法宗教活动及其与邪教的联系缺乏正常宗教活动构成要件的其他各种形式的宗教活动都可以称为非法宗教活动,具体而言,它又可分为非法活动方式、非法传播方式、非法活动场所、非法活动主持者以及非法行为等。非法宗教活动在目前法律规定或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界定难、处置难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各种非正常的或非法的宗教活动在全国各地大量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为宗教渗透和邪教滋生提供了条件。在打击和处置邪教时,有关部门极不容易将非法宗教活动组织和邪教组织区别开来,因为二者确实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第一,其活动地点都是擅自设立的,没有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和登记;第二,其主持活动的人员都未取得国家和宗教团体认可的资格;第三,信众都是经过介绍并经一定宗教仪式而加入的;第四,都有某种“经典”作为信仰的理论依据;第五,都有敬畏和崇拜的对像;第六,其活动都有较为固定的仪式或程序;第七,都认为自己在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而不是信仰的异端和邪教;第八,一般都在活动中获得一些新的心理体验;第九,都认为有了这种信仰才使生命有了意义,生活有了希望,恐惧和烦躁心理有所减轻,在祛病强身方面有明显的功效;第十,在参加组织或活动的目的上,一般都认为有信仰比无信仰更有利于自己。“信教”总是好事。非法宗教活动与邪教活动的区别非法宗教活动是相对于合法正常宗教活动而言的,在实际工作中,法律上的合法宗教活动也包括了整改后的非正常的宗教活动。而邪教与之则有本质上的区别。参与非法宗教活动的信众是我们的基本群众,对待他们主要是做耐心的思想教育工作,动员他们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过宗教生活。政府或适当增设宗教活动场所,满足他们宗教生活的需要。对邪教活动则是依法给予坚决打击,追究组织者的法律责任。对执迷不悟的参与者,则要组织他们在政府设定的场所学习转化,这种教育学习带有强制成分。因此,需要将二者区别开来,从细微处查找邪教的蛛丝马迹。经过我们初步的梳理,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见下表)。非法宗教活动与邪教活动的区别
日,由湖北省咸宁市政府防范办,咸宁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联合举行的“全市基督教反邪教工作会议”在咸宁市通山县举行。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电话(010-)或微博(),微信(cngospel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以下试题来自:
问答题非法宗教活动界定的具体内容有多少种?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 正常宗教活动是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的符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法规、条例、规章的宗教活......2.问答题 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的符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法规、条例、规章的宗教活动。国家依法保......3.问答题 要抓住典型案例,采取公开审判方式,及时在各种媒体上发布信息,公开处理、大力揭批。及时编写贴近实际、灵活生动的典型案例......4.问答题 宗教极端势力极力歪曲、利用宗教,对伊斯兰教教义教法进行极端解释,鼓吹宗教极端主义并向教徒灌输,向社会散布。尤其是把&ld......5.问答题 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是歪曲教义,企图通过暴力手段推翻现有社会政治秩序,或者通过暴力来支持信仰、生活方式、法律体系的观点......正确区分正常和非法宗教活动、民族风俗习惯、宗教极端思想的界限——“去极端化”专家谈之五日期: 18:10:40&&&&&&&&来源:&&&&&&&&作者:李春玲&&&&&&&&】&&【】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混淆正常宗教活动、非法宗教活动、民族风俗习惯以及宗教极端思想的界限。本报邀请了新疆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曾和平、地力木拉提·吾守尔,助理研究员任红,就如何正确区分正常宗教活动、非法宗教活动、民族风俗习惯以及宗教极端思想的界限进行解读。
  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地力木拉提:民族风俗习惯,就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民族的共同喜好、习尚和忌讳,包括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文化娱乐民俗四个方面,有稳定性、民族性、地域性、使用性、变化性、融合性的特点。
  民族风俗习惯中也掺杂着一些宗教的因素,比如说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小男孩在六七岁时要进行割礼仪式,这就具有宗教的礼仪;给亡者过乃孜尔,也具有宗教礼仪。现在这些都变成了民族风俗习惯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说,宗教和民族风俗习惯,有些方面还是有紧密联系的。
  任红: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之间虽然有联系,但是也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族风俗习惯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各民族生活方方面面,它比宗教信仰更具有广泛性。像伊斯兰教是由多个民族共同信仰的,教义教规都是一样,但是这些民族风俗习惯却有很大的不同;二是一种宗教自形成以后,它的教义教规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比如说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都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它的教义和教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是风俗习惯就不同了,它会随着各个民族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随着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不断地发生变化。比如我们饮食的习俗、穿衣打扮的习俗,有可能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地变化。
  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曾和平: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和自治区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第一是对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的尊重,第二是对少数民族节庆习俗的尊重,第三是对少数民族婚育习俗的尊重,第四是对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的尊重,第五是对带有一些宗教色彩的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
  地力木拉提: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一是对民族感情的尊重,不能简单地把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宗教活动等同起来,更不能以宗教事务管理作为借口,对少数民族比如像割礼仪式,不应该过多地加以限制或者管理,因为它毕竟已经成为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部分;二是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演化规律必须要尊重,要积极地挖掘传承和弘扬民族风俗习惯中有益的因素,推动民族的风俗习惯与社会的发展进步相适应;三是提倡移风易俗,推动民族风俗习惯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相适应。
  任红:长期以来,境内外的“三股势力”对新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破坏和渗透,大多数都是从文化领域,特别是针对民族风俗习惯进行一系列的渗透和破坏活动。比如说他们不断地去强化泛化阿拉力、阿拉木的概念,它原本是伊斯兰教法的专业用语,阿拉力的意思就是合法的,阿拉木就是不合法的。那么清真这个词汇传统上来说,就是新疆的穆斯林,它是在饮食领域中饮食习俗的范围之内所使用的词汇,但是现在这个词汇却被“三股势力”无限地放大扩大,而且还出现了所谓的清真的拖拉机、清真的衣服、清真的暖瓶,甚至出现清真的马路的说法。“三股势力”针对民族风俗习惯的这些渗透活动,最终带来的结果就是消灭一个民族的文化,阻碍一个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所警惕和防范。
  用法律手段遏制非法宗教活动
  任红:正常的宗教活动,必须要在核准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和政府宗教部门所认定的场所内进行,比如说信教群众在政府认定的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的礼拜、诵经,还有布道、受洗、过宗教节日等等,它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我们在界定非法宗教活动的时候,要把握两个原则,首先它是属于一个宗教活动的范畴,其次它是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比如说有些穆斯林群众,他没有经过政府的许可,私自去沙特进行朝觐,还有一些社会人员,没有经过政府的允许,私自开办教经班、教经点。目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它到底是宗教问题还是政治问题,有一些群众分不清楚。利用宗教或者打着宗教的旗号,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我们主要是看他做什么,只要是违法犯罪行为,它就不是宗教问题,利用宗教宣扬、传播民族分裂,宗教极端和暴力恐怖思想,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这些就是宗教极端活动。
  地力木拉提:宗教的长期性决定了宗教活动的长期性,有宗教活动,就有合法的和非法的宗教活动,所以我们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首先通过法律的手段,对非法宗教活动进行制止;其次要掌握政策和策略,特别是要善于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对不同对象、情况、问题,需要通过不同的政策、方法来区别和对待。
  任红:首先,要在全社会建立起一个共同参与治理非法宗教活动的长效机制;其次,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及时地去发现、查处非法宗教活动;第三,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思想宣传教育,让广大信教群众真正地分清楚合法和非法宗教活动;第四,不但要对非法的宗教活动进行依法治理,而且还要采取一些疏导措施,尤其是对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生活的需求,要适当地去满足,来挤压非法宗教活动生存的空间。
  调动全社会力量挤压宗教极端思想生存空间
  任红:宗教极端主义宣扬三种言论和思想。第一,宣扬神权政治论,宣扬除了真主之外,不服从任何人和任何政府,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推翻世俗政权,建立一个伊斯兰教法统治的神权国家;第二,宣扬宗教至上论,主张以古兰经和圣训来作为衡量判断一切是非的标准;第三,宣扬异教徒论,把所有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都称为异教徒,对所谓的“异教徒”采取恐吓、孤立手段,甚至用极端残忍的手段去残害。
  地力木拉提:宗教极端主义有三种特性:一是有强烈的政治性,以建立宗教统治为目标,篡改宗教的教义;二是有强烈的排他性,恶意发挥宗教教义当中具有排他性的内容,煽动宗教狂热,激化民族矛盾;三是具有强烈的暴力性,采取绑架、暗杀、爆炸、暴乱等反人类的暴力恐怖手段,达到他们制造民族对立、分裂祖国、推翻党的领导的政治目的。
  曾和平:宗教极端主义的做法是偏激极端的做法,它完全有悖于宗教对人对事要中庸,宽容的态度和观点。所以宗教历来主张中庸中道,而不是偏激和狂热。而宗教极端主义的偏激的观点和暴力的手段,完全背离了宗教的本意,所以把宗教极端主义,同正常的宗教分离开来,有利于我们去正确的认识宗教和对待宗教,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去团结广大的信教群众。
  地力木拉提:要把宗教极端主义和正常的宗教分离开来,一要形成全社会万众一心的强大力量,去挤压宗教极端主义的生存空间;二要在宗教工作方面下功夫;三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以现代文化冲击宗教极端思想;四要善于使用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方法,积极引导群众,增强非法宗教和合法宗教的辨别能力。
  任红:我们在堵的同时,也要去做疏导的工作,在坚持适度、可控、有序的原则前提下,适当地去满足信教群众的正常宗教生活需求,让他们通过正常渠道获取正确的信仰。(本报记者朱玉整理)责任编辑:卢倩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除数和被除数怎么区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