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分类工作怎么做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我国全面推行信访诉求依法分类处理
日08:31&&来源:
原标题:我国全面推行信访诉求依法分类处理
国家信访局2日对外公布《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规则》总结提炼了推进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的经验,进一步明确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程序,确保该项工作进一步落实落地。
国家信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恩玺表示,《规则》适用于各级行政机关对信访诉求的分类处理,但已经、正在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解决的除外,旨在贯彻诉访分离的要求。对属于职责范围内的诉求,有权处理机关应当根据诉求的具体情况,按照依法履职程序、适用其他法定程序、适用信访程序三类程序处理。
张恩玺表示,《规则》规定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对信访诉求进行登记甄别,负责转送至有权处理机关。行政机关是否受理、拟采用何种途径受理以及法律依据都要明确告知信访人,以避免出现信访事项在多个部门之间“踢皮球”或故意拖延扯皮。
《规则》规定,对信访人提出的诉求,同时可以通过诉讼解决的,行政机关在受理前可以告知诉讼权利及法定时效,引导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不得以信访人享有诉讼权利为由免除履行自身法定职责的义务。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本来应该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其他法定途径解决的问题涌入信访渠道,造成信访渠道不堪重负,不利于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为此,我国于2013年开始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基本厘清了行政体系信访与司法体系信访的界限;2014年下半年开始推进依法分类处理工作,进一步在行政体系内部厘清信访与其他法定途径的界限。
据了解,目前,37家中央部委已制定依法分类处理清单,由国家信访局汇编后下发,并在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30个省份的省直部门出台了细化清单,26个省份出台了分类处理工作规程,大部分省份已经在市县层面推开了这项工作。《规则》出台后,各地各部门的分类处理工作机制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张恩玺表示,下一步,国家信访局还将通过召开现场会、开展专题培训、跟进督导检查等工作,确保落实落地。(记者 靳昊)
(责编:陈卓凡(实习生)、陈羽)
快递立法 破解成长的烦恼
国内最高规格的快递行业专题性法律文件《快递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日前公开征求意见,主要从个人信息、人员保障、绿色安全、消费者权益四方面对快递业加以规范和约束,尤其在强化寄递实名制、防范个人信息泄露等方面着墨较多。征求意见稿对于完善飞速发展的快递行业监管体系,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朝阳警方侦破利用POS机诈骗钱财案
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向商户推销POS机(销售终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再以银行推出每月刷10万元可免手续费活动为由诱骗商户,换上提前做了手脚的“新POS机”,当商户使用这台“新POS机”刷卡时,所有银行卡存款全部进入嫌疑人账户。目前,警方已核破案件5起,涉案金额50余万元。依法分类处理群众诉求清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依法分类处理群众诉求清单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3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国家信访局出台《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
19:4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2日消息(记者刘会民)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明确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各级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在此基础上,国家信访局近日出台《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明确各级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对信访诉求分类处理的工作要求。
  “信访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一段时间以来,信访工作职责边界不清晰、受理范围不明确的问题,导致一些本来应该通过其他法定途径解决的问题涌入了信访渠道,其结果就是信访渠道不堪重负,而其他法定途径的作用却没能得到充分发挥,不利于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按照中央要求,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家信访局会同国务院法制办,牵头中央部委开始推进信访诉求依法分类处理工作。
  国家信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恩玺表示:“行政体系内部的信访问题如何解决?如何进一步在行政体系内部厘清信访与其他法定途径的界限,也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截至目前,已经有37家中央部委公布了依法分类处理清单,26个省份出台了分类处理工作规程。张恩玺介绍,为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各地各部门做好这项工作,本次出台的《规则》明确了信访工作机构和有权处理机关的职责分工,“专门信访工作机构负责将信访诉求转送至有权处理机关,而有权处理机关要负责明确处理诉求的法定途径,并适用相应程序办理。”
  按照依法分类处理工作流程,信访工作机构对于已经、正在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解决的诉求,不予受理,并告知向有关机关提出;属于分类处理范围的信访诉求,则转送交办到有权处理机关。
  对于专门信访工作机构以外的行政机关来说,如果信访诉求属于本机关职责范围,则本机关为有权处理机关,应当受理。
  对涉及多个行政机关或者涉及多个法定程序的重大、疑难、复杂诉求,专门信访工作机构可以组织有关行政机关协商合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工作分工,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由专门信访工作机构会同法制工作机构提出方案,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对于有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依法分类处理工作规定,拖延扯皮,造成严重后果的,专门信访工作机构可以根据职责权限提出追责建议。
  信访诉求分类处理后,为解决信访人不清楚自己诉求应该找谁办理的问题,张恩玺表示,将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引导群众主动按照法定途径提出诉求。二是对群众不清楚诉求怎么办理,仍然找信访部门解决的情况,只要不是涉法涉诉问题,我们先按照‘大口进’的原则纳入进来,再由有权处理机关在甄别、会商的基础上分类处理。通过这些工作,信访诉求都是按照应该适用的程序处理,最后的结果是一致的。”
国家信访局;分类;信访诉求
这一年下来,刘军在信访局律师接待室的值班时间共两个半月,“接待多少人记不清了,大概五六百人次,有时一天就接待了20人。”  “(律师接访)还可以化解矛盾”,刘军说,“比如有个刑事案件当事人要公安机关立案,但公安机关不立案,他来上访,律师要向他解释清楚为什么公安机关不能立案。
国家信访局:四大举措推动网上信访落地落实,12月13日,全国网上信访基层应用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针对如何着力推进网上信访落地落实,范小毛强调全国信访系统下一步要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通过满意度评价倒逼诉求化解。
今天,国家信访局在其官网发布《国家信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信访事项实地督查工作的意见》,对督查组的职责任务和工作行为作出具体规定。据了解,自2013年以来,国家信访局先后组织11批次、53个督查组、抽调522人次,分赴30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地督查了444件信访事项。
视频推荐
点击排行如何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信访局立规矩|信访诉求|分类|信访部门_新浪司法_新浪网
  原标题:如何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 国家信访局立"规矩"
  新华网北京8月4日电(于子茹)日前,国家信访局出台《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进一步明确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程序,增加可操作性,确保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进一步落实落地。国家信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恩玺对此作了详细解读。
  分类处理,让解决诉求的法定途径更加清晰
  记者:《规则》较近年来的相关文件有何不同,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对群众带来哪些影响?
  张恩玺:从总体上看,《规则》和国家信访局出台的其他规范性文件都是推动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和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的重要举措,都是对《信访条例》相关规定的进一步细化和明确,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信访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实行依法分类处理后,解决诉求的责任主体更加明确、法定途径更加清晰,群众对照各部门公布的分类处理清单,就可找到解决诉求的责任部门和途径,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反映诉求;行政机关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理顺了信访途径与其他法定途径的关系,完善了工作机制和程序,提升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依法解决群众诉求;从长远来看,也有助于培育整个社会的法治思维,形成群众按照法律规定的途径和程序反映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导向。
  记者:《规则》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张恩玺:《规则》第二条规定,本规则适用于各级行政机关对信访诉求的分类处理,但已经、正在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解决的除外,贯彻了诉访分离的要求。同时,针对实践中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解决的事项把握不准的问题,采用列举+兜底的方式列明了刑事立案处理事项、不服行政复议决定事项、达成有效仲裁协议事项以及其他等四种“依法应当”的情形。
  对于“可以”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解决的情形,《规则》并没有排除在适用范围之外,主要考虑“可以”的情形在未经审查前,能否真正进入诉讼、仲裁、行政复议途径尚不明确。有些诉求既可以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解决,也可以通过行政程序解决。只有先将“可以”的情形纳入《规则》适用范围,登记甄别后,再根据情况进行处理。这样更有利于准确甄别,减少误判,有利于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记者:依法分类处理的程序又是怎么样的?
  张恩玺:对属于职责范围内的诉求,有权处理机关应当根据诉求的具体情况,按照三类程序处理:第一类为依法履职程序。对属于申请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履行保护人身权或者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应当依法履行或者答复。第二类为其他法定程序。对属于《信访条例》以外的其他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调整范围,能够适用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设定程序处理的,应当适用相应规定和程序处理。第三类为信访程序。对不属于以上情形的,适用《信访条例》规定的程序处理。
  拿“信访程序”当“依法履职”不可取
  记者:《规则》中对“申请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履行保护人身权或者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的诉求,为什么要强调有权处理机关必须履职?
  张恩玺:在工作实践中,一些负有法定职责的行政机关对信访人举报违法行为要求查处的诉求,往往以没有具体履职程序为由,用信访程序代替做出信访答复,出现了被法院判决没有依法履职而败诉的案例。做出这样规定,既能促使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又实现了与《行政诉讼法》的有效衔接,能减少行政机关被诉、败诉的法律风险。
  记者:实行分类处理后如何督办?
  张恩玺:《规则》规定了专门信访工作机构可以督办的六种情形:(一)应受理而未受理的;(二)应适用信访程序以外其他法定途径办理而未适用的;(三)未按规定的期限处理的;(四)未及时在国家信访信息系统中录入相关信息和材料的;(五)未按规定反馈交办事项相关情况的;(六)其他需要督办的情形。
  厘清责任避免“踢皮球”
  记者:实行依法分类处理后,如何避免出现信访事项在多个部门之间故意拖延扯皮?如果转送、交办有权处理机关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或者几个部门之间因由谁处理引发争议,如何解决?有无强制措施或惩罚手段?
  张恩玺:《规则》是按照职责权限来确定信访事项的有权处理机关。按照《规则》规定,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对信访诉求进行登记甄别,负责转送至有权处理机关。行政机关收到转送的或信访人直接提出的诉求应当根据职责范围进行甄别是否是有权处理机关,并依法分类处理。是否受理、拟采用何种途径受理以及法律依据都要明确告知信访人。
  对于可能出现的受理争议问题,《规则》规定,如果有关行政机关认为转送的诉求不属于职责范围,可以向转送机关提出异议,但要详细说明理由。对涉及多个行政机关或者涉及多个法定程序的重大、疑难、复杂诉求,专门信访工作机构可以组织有关行政机关协商合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工作分工,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由专门信访工作机构会同法制工作机构提出方案、分工后,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决定。这些工作环节环环相扣,都有明确的要求,有效避免了诉求在多个部门之间“踢皮球”或故意拖延扯皮问题。
  对于有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依法分类处理工作规定,拖延扯皮,造成严重后果的,《规则》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专门信访工作机构可以根据职责权限提出追责建议。具体追责情形和处理措施在中办、国办印发的《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以及《信访条例》等法规文件中已有明确规定,可以依情形作出相应处理。
  做好信访与司法衔接,确保群众诉求不落入“真空”地带
  记者:可以通过诉讼解决的信访诉求,行政机关是否一概不予受理?依法分类处理中如果出现把矛盾向司法机关一推了之的情况怎么办?如何完善信访与司法之间的衔接,使信访群众不会在过程中掉入真空地带?
  张恩玺:对于属于行政机关职责范围,同时也可以通过诉讼解决的信访诉求,行政机关不能一概不予受理。行政机关对信访诉求是否受理,判断标准是其是否具有相应法定职责。《规则》第六条第二款规定,对信访人提出的诉求,同时可以通过诉讼解决的,行政机关在受理前可以告知诉讼权利及法定时效,引导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不得以信访人享有诉讼权利为由免除履行自身法定职责的义务。按照这一规定,对于可以通过诉讼解决,也可以通过行政程序解决的问题,选择何种途径,当事人具有选择权。即使信访人提出的诉求是可以通过诉讼解决的,只要属于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范围,信访人找到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就要依法履行职责。比如,信访人因邻居建筑物影响其采光,认为不符合日照采光要求,属于违规高层建筑,要求有关机关查处。行政机关在受理前可以引导信访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但如果查处违规建筑属于该机关的法定职责,就不能以此为由不予受理、不履行相应职责。
  一旦出现行政机关不履职的情况,信访人可以依据《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专门信访工作机构也可以根据《规则》进行督办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为了做好信访与司法衔接,确保群众的诉求不会掉入真空地带,《规则》做了整体设计。一是明确对于已经、正在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解决的诉求不适用分类处理。按照中央关于信访与诉讼分离的相关文件要求,这些诉求会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二是对可以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解决的信访诉求先纳入再甄别。按照《规则》第六条第二款规定,只要属于行政机关法定职责范围的事项,信访人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机关都要依法处理,不得以信访人享有诉讼权利为由免除履行自身法定职责的义务。这些规定是衔接、周延的,确保了信访群众的诉求有人接、有人办,不会出现真空地带。
  信访部门不是“收发室”,信访干部不是“旁观者”
  记者:实行分类处理后,信访部门是不是无形中变成了“收发室”,信访干部成了“旁观者”,如何看待信访部门在这项工作中的作用?
  张恩玺:实行分类处理后,信访部门并不是无事可做。信访部门还要在5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依法分类处理的入口在信访部门,对群众提出的信访诉求,信访部门要做好登记、甄别,在规定期限内转送到有权处理机关处理。二是分流导入需要落实。对诉求解决途径明确的,党委政府专门信访工作机构可以提出分类处理的建议;职能部门信访工作机构要负责与诉求的具体办理部门会商确定适用的法定途径,实现准确分流。三是分类处理不是一分了之,对涉及多个诉求、多个途径、多个部门的疑难复杂信访诉求要负责协调,提出解决方案和责任分工。四是对应当受理而未受理、错误适用法定途径、未在规定期限内处理等情形,信访部门要负责督办,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五是对无法导入到其他法定途径或者按依法履职处理的,信访部门要负责兜底解决,比如历史遗留问题、法律法规尚没有明确规定的问题、政策调整产生的问题等,这些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些工作没有一定的法律专业素养和群众工作水平是做不好的。因此,实行分类处理后,信访部门并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任务更重了。
编辑:sf_hexu
24小时资讯排行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司法官方微信和微博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访分类处理清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