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孩子早恋的开学考试成绩

孩子成绩下滑罪魁祸首是啥|成绩_新浪育儿_新浪网
孩子成绩下滑罪魁祸首是啥
  孩子 注意力 提升
  共 2000字,建议阅读时长 5分钟
  我表姐家的小儿子才9岁,就已经成了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了。
  上课的时候,据老师说,这孩子很少认真听课超过5分钟,要么招惹一下同桌,要么拿着两根铅笔当小人打架,要么拖着腮帮子发愣……
  回家写作业的时候,更是要命了,不但很多题不会,毛病还特别多:一会上厕所、一会喝水、一会偷吃零食……反正40分钟能完成的作业,非得磨蹭一两个小时。
  前几天学校有开学考试,这孩子数学直接考了个25分。班主任每星期都给表姐发微信或者打电话,让多对孩子上点儿心。可结果呢?表姐对孩子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也用礼物鼓励过,可就是没多大改变。表姐经常说,自己都快得焦虑症了……
  像表姐家孩子的这种状况,确实非常普遍,家长们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孩子的这些变现有没有潜在危害呢?家长们又如何帮孩子解决呢?
  为此,优妈特意咨询了“家长必读讲堂”特聘教育专家、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罗静。
  罗老师说:当孩子上课走神、写作业不认真时,很多家长都会说孩子“笨”“不乖”“不听话”,对孩子充满了唠叨、责备,甚至打骂。可实际上,孩子的这些表现恰恰是缺乏注意力的表现。
  注意力缺乏,不但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对今后的性格、人际关系都产生深远影响。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成绩会越来越差
  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是有顺序和时间安排的,几乎不会因为某一个学生没注意听而倒回去再讲一遍。所以说,如果孩子经常在课堂上走神的话,落下的内容会越来越多,课下根本补不回来。
  而且随着孩子年级越来越高,课程难度和老师讲课的速度只增不减,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会越来越吃亏。一旦孩子感觉自己落下太多,怎么努力都追不上时,就会萌发厌学和抵触情绪。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成为问题儿童的几率更大
  据国外研究机构称,如果孩子长期注意力不集中、坐立不安、小动作多的话,可能会造成“感统失调”。有的孩子不太注意个人卫生,连理发、刷牙、洗澡这样的事都很讨厌做;有的孩子脾气会变得固执、古怪,动不动就闹脾气,而且经常跟人打架,惹是生非。
  长此以往的话,这些孩子不但跟家长、老师关系不好,跟伙伴之间也处不好关系,因而人际关系特别差,缺乏融入集体的能力。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容易自卑
  注意力本身不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但是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成绩差、脾气不好、跟同学关系差,会经常招来家长、老师的批评指责。
  长时间出于大人的批评指责中,会对孩子的内心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让孩子变得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出现怯懦、悲观、胆小等问题。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危害还是很大的。
  下面是罗静博士提供的:儿童多动症诊断标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家孩子情况投票。方框表示多选,圆圈表示单选。
  儿童多动症诊断标准(ICD—10)
  (全部填完后,一定要点击绿色“投票”字样确认)
  这些日常行为,对孩子注意力损害最大,可我们却经常做
  优妈有次带着女儿小优,参加幼儿园的创意拼图活动,就是用胶水把一堆小贝壳、瓜子、豆子等粘在纸板上,拼成各种图案,再用手指蘸颜料点缀,最后看谁做的有创意。
  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孩子们在做,有的把豆子撒得到处都是,有的把胶水一下子挤出一大坨,有的手上、衣服上蹭的满是颜料,有的甚至在偷吃瓜子……虽然看起来乱糟糟的,但是孩子们都在认真、努力地去做,并且玩得兴致勃勃。
  可是没过多久,旁边的好多妈妈有点耐不住性子了,先是在在一旁提醒孩子:“你用贝壳拼一条鱼多好看”“瓜子壳可以当树叶的”“你用手蘸点颜料,拍个蝴蝶”……
  当妈妈们在一旁焦急地指点时,有几个孩子明显不知所措了,既想按妈妈说的做,但是又不明白妈妈说的到底啥意思,就停在那里不知道该干嘛。
  有几个妈妈更着急了,直接上手帮孩子弄了:“宝宝怎么这么笨呢,你看,这样拼就像条鱼了吧?”“你先画个树干,再这样把瓜子粘上去”“来,跟妈妈一样,用手蘸一点颜料”……
  这时候,很多孩子都怯生生地站在了妈妈身后,看着妈妈帮自己弄。从孩子们的表情里,很明显看得出,他们的兴致已经没有刚才那么高了,有的孩子左顾右盼,跑去给别人捣乱去了。
  明明是孩子们的创意拼图活动,最后都快成妈妈们的竞技场了。
  孩子的注意力,可以说是天生的,并且需要在后天的独立游戏、学习中不断强化,不断锻炼。但是,家长们却常常以“爱”“关怀”“帮助”的名义,不断剥夺着孩子锻炼的机会,不断打扰着孩子的注意力。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在孩子认认真真垒积木的时候,家长跑过去问:“你在弄什么呀?跟妈妈说说呀?”
  比如孩子在认真玩玩具的时候,奶奶一会喂口水,一会往嘴里塞块香蕉,一会吼一嗓子:“脏!再弄揍你!”……
  孩子的注意力,就这样在我们的“爱”“关怀中”,被打扰地支离破碎。等到上学后,往往就会表现出上课走神、坐不住、写作业磨蹭等问题。
  很多妈妈经常问:“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其实,注意力保护的最佳时机就是学前,一旦过了这段时间,虽然可以纠正,但是相对费力一点。而给孩子注意力最好的保护,就是从小给孩子创造一个不被打扰的环境,让孩子专心致志地玩玩具、垒积木、弄拼图。
  就像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的那样:“除非你被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 教子有方 ---------------
  跟百万妈妈一起,让育儿更轻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教子有方”]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
 考试结束后,孩子的考试成绩很快就出来了。孩子的分数,家长们怎么看呢?有些家长可能会因为孩子成绩的优劣而呈示出喜忧不同的态度;但对于视孩子分数为命根的家长来说,就会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注,甚至采取或奖或罚的行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呢?
中国教育在线小学频道
1-6年级各科试题
图解小升初
托管班乱象
孩子成绩单,家庭和谐“晴雨表”
  分数,总牵动一家老少的喜怒;优劣,只看成绩单上的分数;学习,只为父母脸上的笑容;战争,总在名落孙山之后。现代家庭,基本只有一个“宝贝”,父母的荣耀与梦想都由这唯一的“宝贝”来实现。实现的方式,往往是父母在家长会上拿到一张闪耀的“宝贝”成绩单。很多孩子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紧锁的眉头与开心的笑脸,总是在成绩单面前频繁变换。其实家长也很无奈,面对千顷地里的那棵“独苗”,有时无法享受耕耘的快乐,只能品味守候的恐慌。说到底,这是一场......【】
优秀生哭诉:考差被打出伤疤压力大
平时,爸爸很疼爱我。可要是我考试成绩没有达到他的要求,或者没有达到其他方面的标准:比如,英语考级、钢琴考级、围棋考级……爸爸就会变得与平时判若两人,用冷酷狰狞来形容也不为过,他会一边对我拳脚相加,一边大声咆哮,每次我都会吓得半死。而且,爸爸这种对我“暴力相向”的情况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小的时候我也没想那么多,可现在我都十几岁了,虽说成绩不好挨打是“情有可原”,可是爸爸这种棍棒教育太过激了。现在,我很怕他,从心底害怕......【】
不关注结果,只欣赏过程
有网友说:对于孩子的考试成绩,我历来是不关注的。我很佩服儿子,他是一个出色的孩子,我看他写的作业,考的试卷都是带着一种欣赏的眼光。他写的数学卷子特别干净、整洁,我经常把这样的试卷当作书签。儿子喜欢阅读,写的文章既生动有趣,又充满了真情。所以,我不关注结果,只欣赏过程。我感受着儿子的成长给我带来的无限快乐。一个在非常宽松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个充满了创造性的孩子所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是无以言表的。他无需家长的督促......【】
儿子在妈妈眼里总是最优秀的
 还有网友说:我的儿子在一所小学六年级上学,成绩一直在中游徘徊,特别是儿子的数学成绩更是让我不敢恭维。说出来惭愧,在儿子班里那个经常被数学老师请家长的人肯定是我的儿子,而那个被请的家长肯定是我。曾经有一位知名的心理咨询师问我,你给儿子的将来定的目标是什么?我回答说,只要他能够养活自己就足矣。出乎意外地是得到了她的称赞,说我是众多家长中唯一一个回答得让她感觉到正确的答案。但是我在专家眼里的......【】
考试分数是孩子的隐私
我女儿上小学四年级。四年以来,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此,接送孩子的时候,常常有家长向我讨教教育孩子的方法。我总是把孩子的学习当成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的考试分数也当成孩子隐私的一部分。所以,在孩子的学习上,我除了告诉孩子“如果你需要妈妈的帮助,可以随时提出来,妈妈会很高兴帮你”以外,我并不多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包括从来不问孩子作业做完了没有,考试考得怎么样等等......【】
孩子应该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我想,如果一个做母亲的经常在孩子面前扮演母老虎,她早晚会把孩子吓成惊弓之鸟的。别去在意孩子的考试分数,孩子应该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其实,家庭应成为孩子幸福安宁的港湾,而不是一个惩罚站。特别是孩子考砸了的时候,懊悔悲伤之情流转心中,是最最需要家长抚慰的时候。但有的家长在恨铁不成钢之时,失去了应有理智,也失去了那份父母应有的慈爱。大发雷霆者有之,谩骂打人者也有之。身处苦痛之中的孩子......【】
老师:考试过后吸取教训最重要
在市区一小学的家长会上,班主任温馨提示家长:“对这次期中考试成绩做一说明,平均分96,平均分以下的请家长对照卷子帮孩子找出问题所在。不要过多批评和训斥孩子,能在考试中吸取教训最重要。”这个班主任介绍,期中考试,就是一次检查和校正。通过考试,老师发现教学上的不足,家长和孩子发现学习上的不足,并在今后及时调整,避免再犯。“虽然家长都希望孩子考100分,但客观来说,要求每个孩子每次都考100分,显然是不现实的。拿着试卷......【】
态度在先:成绩与成长相比,成长永远是第一位的
有的孩子擅长逻辑思维,有的孩子擅长形象思维,有的孩子对电子产品感兴趣,有的孩子对花花草草感兴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也不可避免有自己的短板。如果孩子确实尽力了,在自己年龄段里应该知晓的知识也都具备了,家长再过分苛求孩子的分数,比如孩子最好的成绩也只能考到班级第15名,却要求一定要考到前3名,就不可避免会对孩子造成过剩的压力。试问,你想要一个次次考第一,但没有周末、没有朋友、没有兴趣爱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