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时间

学习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河北正定中学石朝华050800;有关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相关内容在近几年全国和各省;在分析此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区分历史上的“土地革;第一,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范围;第二,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时间;西壮、瑶、苗、侗族地区,贵州苗、布依、侗族地区,;第三,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对待富农政策的问题;第四
学习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河北正定中学
050800 有关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相关内容在近几年全国和各省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诸如2001年全国春季高考选择题和2003年全国高考选择题、2003年和2005年的江苏卷的选择题、2003年和2004年广东卷的选择题等均涉及此问题。下面我们就此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在分析此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区分历史上的“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运动”这两个概念。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教材对这两个概念的表述可概括为:土地革命,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土地改革运动,指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党领导的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 第一,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范围。全国大陆统一后,大约有3.1亿人口(其中农业人口2.6亿)的地区面临着实行土地改革的严重任务。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6月30日公布实施。土地改革分三批从1950年冬到1953年春在3000万农业人口地区进行,一般是依解放时间先后,由华东、中南、到西北西南(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地区除外)。由此可知,建国后的土地改革主要集中在汉族居住的地区。 第二,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时间问题。人教版教材对此问题的论述是这样的:“??到1952年底,除少数民族外,全国已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至此,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这里我们会产生一个疑问:到1952年底,我国少数民族的土改还没有完成,那为什么说“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我们知道我国封建土地制度一般认为确立在战国时期,而且这种土地制度主要是在汉族居住的地区实施,距今已经2000多年,而少数民族地区在建国以前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九章《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指出:有些少数民族保留着农奴制度,如藏族、傣族等;有些少数民族处在奴隶制,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还有些少数民族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原始公社的残余。只有个别少数民族在建国前是封建土地制度如回族、壮族、满族等,但这些少数民族的封建土地制度存在时间比较短,而且只是个别地区。人民政府这样做,即是当时的既定计划――少数民族暂时不进行土地改革,又尊重了少数民族的现状,维护了民族团结。所以课本上表述为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而少数民族地区的土改从1950年到1961年根据解放时间先后、工作基础好坏、发展阶段不同,分期分批地进行。其中年完成了社会经济结构与汉族基本相同的内蒙古西部蒙古族地区,西北回族地区,新疆维吾尔族地区,广西壮、瑶、苗、侗族地区,贵州苗、布依、侗族地区,湖南苗族地区,云南白族地区土改,1955――1961年完成了处在奴隶和农奴制阶段的四川彝、藏族地区,甘、青两省藏族地区,云南傣、哈尼族地区,西藏地区土改。对处于原始公社末期阶段的云南景颇、傈僳、独龙、怒、布朗、佤、基诺、德昂及东北鄂伦春、鄂温克,还有部分黎、瑶和拉祜族的70万人口不进行系统的土改,而是以建立生产文化站形式,在国家帮助下,依靠本民族群众,团结本民族上层领袖人物,采取示范和说服教育的办法,逐步改造原始落后的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和文化事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总之,截止到1956年3月,我国3500 多万少数民族中已有2800多万人口基本完成了土改,另有420万人口正在土改, 只有300多万人口到1961年完成土改。至此,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土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第三,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对待富农政策的问题。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采取了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这和人民解放战争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不同,当时是限制富农,基本做法是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减少土改运动的阻力,有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更有利于发展农村的经济。正如毛泽东在日,致电邓子恢等大区军政负责人,提出是否可以暂时不动富农,“不但不动资本主义富农,而且不动半封建富农,待到几年之后再去解决半封建富农问题”。另外,《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272页指出:“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更能孤立地主,保护中农,防止乱打乱杀;二是缩小打击面。政治上更主动;三是有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 第四,土改后人民政府为什么对农业进行互助合作和社会主义改造。首先,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大量土地,但是这种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难以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工业建设和城镇、工矿区的发展,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1953年比1952年增加660多万人,比1949年增加两千多万人,国家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求急剧增加,可见这种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的弊端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从1952年7月至1953年6月,国家收购的粮食比供应的商品粮少20亿公斤,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再次,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土地改革完成之后,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是“趁热打铁”,紧接着土地改革就开展农业互助合作。1951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建国后第一个《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对当时党领导农业互助合作的各项问题都作了正确的规定,会议分析了土改后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劳动互助的积极性,会议认为要克服农民分散经营的困难和局限,使广大农民富裕起来,使农业生产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又必须提倡农民的互助合作运动,进而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最后,我们在学习和复习中注意把建国后土地改革运动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的“双减双交”土地政策、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1953年农业合作化、从1958年到1978年的人民公社化体制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当今国家取消农业税等问题联系起来,形成专题知识体系,以提高历史学科能力。 通信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正定中学 石朝华老师(收) 邮编:050800 电子信箱: 手机:()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中学教育、30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等内容。 
 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历程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赣南师院文旅学院 09...三、第三段土地制度改革 实行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将土地的所有权与...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_历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_历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关键词:建国后;土地改革;历史作用 建国后的土地改革是指 1950---1952 年间的土地改革运 度,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所有 动。1950 年 6...  (3 ) 19、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 1978 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1)实行土地公有制 A. (1) (2 )(3) (2)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提高了...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土地改革 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地主阶级...  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_高三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高中历史中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变化,适合北京考生 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 1、1950 年土地改革 建国后在新...  建国初期土改运动历史调查调查内容: 1、建国初期( 年)土地改革运动开展的经过(如土改运动是由什 么人或机构发动和领导的?土改运动最初是如何发动起来的?...  建国初期的土地革命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土改最主要的区别是( )。 A.采取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B.没收地主土地C.稳定民族资产阶级D.保护地主_答案解析_2016年_一模/二模...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中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1950年冬--1952年底)
下载积分:2250
内容提示: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中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1950年冬--1952年底)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16:10:5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25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中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1950
关注微信公众号导学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如何理解我国建国初期私人资本主义存在的必要性,1953年后为什么又要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如何理解我国建国初期私人资本主义存在的必要性,1953年后为什么又要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要100到200字左右的小论文形式,字越多奖励的分数越多哦~ˆ-ˆ
毛概老师的题目 同情
与《如何理解我国建国初期私人资本主义存在的必要性,1953年后为什么又要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相关的作业问题
A新民主主义社会建国标志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才是社会主义社会
因为应对社会不同的阶层要有不同的方法.地主阶级毕竟统治了中国上千年.何况不可能一步就位,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建国初还有许多地方没解放,必须一步一步来,就好象东部先富带动其他后富,也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采取“一边倒”等政策.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友好往来.
经济形势:工农业生产下降、物资缺乏、通货膨胀措施: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3、合理调整工商业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基本好转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至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上升表现了战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下跌表现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转变,三大改造的进行.
1.C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2.C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人民迫切希望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的愿望和落后的工业生产之间的矛盾 再问: 不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和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是建国初期哦。。。。 再答: 不是,建国以后,我国的工业生产极端落后,而至于你提到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建国初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将
1、我国建国初期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具体表现: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在新政府的基础上实现平等独立外交,改变了中国半殖民的地位)、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保障了新中国的革命成果,在复杂的国际格局中,不至于处
  尽管后来我们认识到苏联模式有很多弊端,但就当时而言,苏联模式对我国建国初期的中国建设还是有价值的,在恢复国民经济、保证重点建设和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新中国建国之初,政权的稳固是一个重要的步骤,但是由于中国过去工业体系的不完善,我们在重工业领域很多方面均处于一片空白,国防工业非常落后.而在苏联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中国的资产阶级区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即大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前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后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前者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之一,必须推翻(没收官僚资本);后者在中国具有积极作用,必须加以保护(保护民族工商业).中国共产党从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出
不对.建国初期 我国的国营经济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建立起来的.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国家采取的政策是和平赎买.
开始,国家资本主义统购包销 经销代销,再全行业公私合营 和平赎买.
ABCDE全选  新民主主义经济是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份构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经济模式采用的是公私合营,并不存在民族资本主义,基本上是百分之百的公有制经济.而在清末和民国才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期,在新中国建立后基本都被改造了.到了改革开放后,全部采用计划经济的手段被证明效果并不好,所以中国在一些领域引入了市场经济的模式,这并不代表中国在发展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代表生产资料
即便苏联是资本主义国家,那个时候也会被欧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仇视,因为仇视的原因不是意识形态,而是苏俄的扩张政策和霸权主义威胁到了中西欧国家的安全,当时中国也和苏联同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在勃列日涅夫时期也仇视和惧怕苏联,因为其严重威胁到了中国安全. 至于资本主义道路,其实已经在效仿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只是还没有彻底.按照
与印度代表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我初三的,应该对的吧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