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超山猫”海军直升机驾驶员的海军型和陆军型的最新版本是什么?

502 Bad Gateway
502 Bad Gateway
JSP3/2.0.14拒绝访问 | junshi.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junshi.)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44d9e-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查看: 31506|回复: 37
直升机大全(其实一点都不全,还有什么大家帮加上来呀)
中国:Z-5 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 概  况   Z-5是中国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在前苏联米-4基础上发展的中国的第一种直升机。1958年1月开始仿制,1959年仿制型Z-5原型机试飞。1963年定型并转入批生产。随后,对Z-5进行了大量的发展和改进工作。  重大发展和改进项目有:用金属旋翼桨叶代替了钢梁木结构旋翼桨叶,提高了旋翼的使用寿命和全机的飞行性能;将座舱内活动副油箱改为机身两侧外挂副油箱,增加了座舱的有效空间;在机身地板上增加了一个650毫米×900毫米的大开口,便于吊升或投放货物。同时将手摇绞车改为电动绞车;将3千瓦发电机改为6千瓦发电机;将燃油箱改为薄壁软油箱;固定式氧气设备改为活动式氧气设备,减少了飞机的结构重量;改进了总距-油门操纵把手,在平原地区起飞使用小行程,在高原地区使用大行程,使进气压力显著增加,可保证在1500米高原上正常起飞;在旋翼大梁内充气,并装有压力信号器,能及时发现旋翼大梁裂纹;大大延长了直升机和旋翼的翻修寿命。  通过一系列改进后,Z-5最大平飞速度由185千米/小时提高到21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由140千米/小时提高到170千米/小时;动升限由5500米提高到6000米。  Z-5是一种多用途直升机,可用于空降、运输、救护、水面救生、地质勘探、护林防火和边境巡逻等。可在昼夜复杂条件下飞行。可运11名全副武装伞兵(超载可运15名)。可载1200千克轻小型装备或货物(超载1550千克)。救护时可运8名担架伤员和1名医护人员。可外部吊运1350千克货物。总体布局 单旋翼带尾桨式布局。装有一台活塞7型发动机,旋翼有4片桨叶。水平尾面在尾梁末端。四轮式不可收放起落架。双座驾驶员座舱。复式操纵系统。  旋翼系统 旋翼左旋(仰视),4片桨叶,铰接固定。混合式结构桨叶由钢管梁和包有胶合板及蒙布的木质架组成,平面呈矩形。翼型为变厚度 NACA230M翼型和NACA230翼型。桨叶前缘装有液体防冰系统。  尾桨是三桨叶推进式,在飞行时可操纵变距。桨叶平面形状呈梯形,无扭转,前缘有液体防冰系统,并包有不锈钢的前缘包铁。1966年后,改为玻璃钢桨叶。桨叶用带有4个孔的钢接头固定在桨毂上。  动力装置 一台气冷式星型14缸活塞7发动机,装有传动机构离合器和带有导向装置的轴流式冷却风扇。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250千瓦。  机身 机身是由机身中段、尾梁和斜梁3部分组成的半硬壳铆接结构。机身的前部是发动机舱。中段为容积16立方米左右的机舱。机舱有2个入口,1个入口位于后部,2扇舱门分别固定在机身的两侧,关闭后构成机身的后部。这个舱门是往机身内装载装备和其它大型货物用的。另一个入口位于机身左侧壁上,是供人员进出和空投跳伞用的。  座舱 驾驶员座舱位于机身前上部,舱内安装有2副座椅和复式操纵系统,座舱有2扇滑动侧门以及与机舱相通的舱口。  着陆装置 为四轮式。前起落架机轮可自动定向、无刹车机构,机轮尺寸为400毫米×150毫米,装有油液-空气缓冲支柱。主起落架呈角锥形,具有油-空气缓冲支柱和尺寸为700毫米×250毫米的带刹车的机轮。  系统 机上装有两套液压系统,即主液压系统和应急液压系统。供给操纵系统的液压助力器混合使用。主液压系统一旦失效,应急液压系统便自动开始工作,以便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电气系统包括一台ZF-6发电机和一个12-HK-28蓄。座舱有通风加温装置。驾驶员座舱前风挡玻璃有电防冰装置。旋翼桨叶及尾桨桨叶均装有液体防冰系统。另外还装有空调系统、灭火系统、氧气系统及空降、救护装置等辅助设备。  照明系统有着陆灯、滑行灯、航行灯、桨尖灯、编队灯、驾驶员座舱的照明设备等。  机载设备 装有一套能保证在夜间及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的驾驶-航行仪表和动力装置的监测仪表。  无线电设备主要有CT-1无线电台、WL-5无线电罗盘、WG-2A无线电高度表、JT-5A机内通话器等。外形尺寸  旋翼直径            21m  旋翼桨盘面积          346m2  尾桨直径            3.6m  机长(旋翼和尾桨转动)      25.015m  机身长(无旋翼和尾桨)      16.79m  机高(总重7250kg、旋翼轴处)   4.4m  机身最大宽度          2m  前起落架横向轮距        1.53m  主起落架横向轮距        3.82m  前后轮距            3.79m  后舱门(高×宽)         1.6m×1.86m  座舱容积            16m3重量及载荷  空机重量            5121kg  最大起飞重量          7600kg  正常起飞重量          7250kg  燃油重量            1110kg  最大商载            1000kg性能数据(标准大气、正常起飞重量)  最大平飞速度(高度0~1000m)   210km/h  巡航速度            160~180km/h  最大爬升率           4.3m/s  动升限             6000m  悬停高度(有地效)        2000m  最大航程(标准油箱)       520km  续航时间(标准油箱)       3h40mZ-8 昌河飞机工业公司/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概  况   Z-8是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和中国昌河飞机工业公司研制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机,1976年开始设计,但1979年至1984年中设计工作中止。然后重新起动研制工作。第1架原型机于日首次试飞,第2架原型机于1987年10月试飞。型于19**4月8日取得型号合格证。19**8月5日开始交付使用。日通过最终设计评审。Z-8是单旋翼带尾桨式多用途中型直升机,在标准状态下有较大的功率储备,具有飞行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飞行安全,操纵容易,使用维护方便,应急时可在水面起降等特点。Z-8直升机有广泛的用途。作为民航客机,内部宽敞舒适,是一种理想的机种;加装设备后,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如地质勘探、测绘、建筑施工、森林灭火和架设高压电缆等。在高原地区可执行边防巡逻、运输、通信、联络、指挥等任务,还可作救护机使用。增装(或换装)搜潜、攻潜、反潜机动和作战联络用的全套设备后,可作为反潜直升机使用。 旋翼系统 由桨毂和6片矩形胶接金属桨叶组成。主桨毂为铰接式,由上下六臂星形板组成,用来安装6片桨叶,并与主减速器的旋翼轴构成一个整体,桨毂上还装有挥舞铰、轴向铰及带液压减摆器的摆振铰。尾桨由5片全金属桨叶构成。  动力装置 装3台涡轴6型发动机。2台在主减速器前,1台在主减速器后。3台发动机功率由主减速器传递给旋翼和尾桨。在海平面国际标准大气下,发动机单台最大应急功率1156千瓦,并有20%的功率储备。传动系统的传递功率为3072千瓦。机内主油箱由3组8个软油箱组成,总有效容积为 3900升,位于货舱地板下面的密封油箱舱里。座舱内可携带辅助油箱,使燃油总容积达到5800升。燃油箱和燃油舱都有通气系统,每组油箱都有一个重力加油口,位于机身左侧。  机身 机身为半硬壳式水密铆接结构,底部呈船形。机身包括驾驶舱、机舱、尾斜梁、传动平台、船体和水平安定面6部分。  座舱 驾驶舱有正、副驾驶员座椅,其前后上下均可调整。驾驶舱正前面各有1块大面积电加温防冰霜夹层硅酸盐玻璃,视界良好。左右两侧各有1 个可应急抛放舱门,其上有1个滑动的活动窗口,供驾驶员在复杂地形着陆时观察用。  机舱位于机身中部,可装载各种货物。机舱右前侧有一个高1.5米,宽1.2米的滑动舱门。左侧有一个高1.12米,宽0.58米的应急抛放舱门,供机内人员在紧急情况时迅速撤离飞机用。两则共有8个可抛放窗口。机身后部有1个液压作动筒操纵的尾舱门,铰链在地板上,作为装载跳板,货物或 1600千克的可由此开入货舱。空中飞行时,可通过液压电磁活门操纵,由左右液压作动筒作动,将尾舱门打开到水平位置用于空投。货舱地板上有1个1米 ×0.8米的货舱口,供外部吊挂钢索及反潜型吊放声纳用。外吊能力为500千克。机舱作为客舱使用时可载运27名乘客,左侧有5排3人座椅,右侧有4排3 人座椅。根据任务需要可增装12个活动座椅,共载39名乘客。执行救护任务时,座椅可沿机身内侧折叠,安放15副担架,载运15名伤病员。驾驶舱与机舱的通道有1个可折叠的空中师座椅。机舱内有隔音设备,以降低舱内噪音水平。  着陆装置 由起落架、尾撑和水陆两用短翼、浮筒构成。前起落架可以转向,并装有定向锁定机构和防摆振装置。前、主起落架都装有双腔油-气减震器,各减震器下装有规格相同的两个机轮,采用低压轮胎。主起落架机轮上装有液压操纵的盘式刹车装置。用于着陆时保护尾梁的尾撑,安装在尾梁下部。  机身底部具有船体外形。在机身左、右侧起落架附近各装1个水陆两用短翼浮筒,它由整流的短翼和具有船体、气、水动性外形密封的浮筒组成。每个浮筒的容积为1.425立方米,以保证直升机的漂浮能力和水面稳定性。在海上使用,当飞机滑门打开时,为防止水进入座舱,配备一块舱口挡板,飞机可在水上起飞降落、水面悬停、救生和水上滑行等。  系统 机上装有两套独立的主液压系统,即左、右主液压系统,工作压力为176.5×105帕。各有一个额定流量为21升/分的增压泵。此外还装有1套辅助液压系统和1套应急液压系统,工作压力为112.8~137.3×105帕,各有1个流量为6升/分的电动泵,保证自动驾驶仪、伺服装置、机轮和旋翼刹车装置、救生绞车和尾舱门的工作。左右两个容积为8.9升的液压油箱供给以上4套液压系统的用油。  通风加温系统可使在外界大气温度为0℃时,机舱内维持20℃,驾驶舱15℃;当外界大气温度为-30℃时,客舱和驾驶舱均维持0℃。热空气引自发动机压气机。  防火系统由3个独立系统组成,分别用于保护3个发动机舱。每个系统都有1套火警探测系统和1个灭火系统。  电源有两个发电系统,即交直流混合供电系统:28.5伏直流发电系统,由3台9千瓦起动/发电机供电;115/200伏、400赫的三相交流发电系统,由一台9千伏安的交流发电机和1台2.7千伏安的变流机供电。  机载设备 由HZX-1航向姿态系统、大气数据计算系统、发动机仪表、其它辅助仪表、信号显示及警告装置等组成。仪表设备能在昼夜和各种复杂气象条件下,以及在飞机飞行包线内显示飞行航向、飞行恣态、飞行速度、驾驶情况及发动机等系统工作情况。装有一套KT-8A四通道自动驾驶仪,以控制飞行姿态的稳定。通信设备包括53#机内通话器,506型甚高频双频段电台和TDT-1型短波单边带电台。导航设备包括WL-7无线电罗盘,264无线电高度表和XS-6信标接收机。
日本:MH2000 三菱重工业公司 概  况   MH2000是三菱重工业公司研制的双发多用途民用直升机。1995年下半年该公司宣布项目计划。MH2000主要用途有:旅客和商务运输、新闻采集、执法、搜索救援、紧急医疗救护等。计划总共制造4架原型机,其中两架用于飞行试验,2架用于地面试验。第一架原型机于日首飞,第二架原型机于1996底首飞。计划进行800小时的试验。1997年6月获得日本民用航空局型号合格证。  该机主要是针对日本的旅客运输、民用航空、医疗救护及货运市场研制的。该机单价约370万美元(1996年)。设计特点   旋翼系统 4片桨叶旋翼和10片桨叶的涵道风扇尾桨,旋翼桨叶采用尖削桨尖,尾桨桨叶采用不对称的翼型,桨叶都是用全复合材料制成。  机身 单旋翼带尾梁式结构,主减速器和其他传动机构位于座舱后方顶部的整流罩内,这种布局可减小座舱的内部噪声和振动,采用低噪声的发动机,使外部噪声降低了5分贝。  着陆装置 普通的滑橇式起落架。  动力装置 装两台三菱重工业公司的MG5-100涡轮轴发动机,单台功率为597千瓦,数字式电子控制发动机。抗坠毁油箱位于座舱后部,最大可用油量为1132升。  座舱 2名机组人员,座舱可安装10副或8副朝前的吸能座椅,也可根据需要采用其他布局。在执行搜索救援任务时,可载2名搜索救援人员和担架。驾驶舱两侧各有一扇门。座舱两侧各有一扇大的滑动门。行李舱位于油箱的后面,并有装货舱口。  机载设备 电子舱位于后机身行李舱的后面,可根据顾客的要求来选装设备,其中包括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防撞系统及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外形尺寸  旋翼直径       12.20m  机长(旋翼、尾桨转动) 14.00m  机身长        12.20m  机高(至垂尾顶部)   4.10m  尾翼翼展       3.10m  滑橇间距       2.70m  旅客门宽(每扇)    1.20m内部尺寸  行李舱容积      2.2m3面积  旋翼桨盘       116.90m2重量及载荷  空重         2500kg  最大起飞重量     4500kg  最大桨盘载荷     0.351kN/m2性能数据(最大起飞重量,估计值)  最大平飞速度     280km/h  推荐巡航速度     243km/h  悬停高度(有地效)   2350m  最大航程(推荐巡航速度,标准燃油,无余油) 700km  续航时间(推荐巡航速度,标准燃油,无余油) 4hOH-1 川崎重工业公司 概  况   OH-1是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研制的轻型武装侦察直升机,主要用来替代OH-6D。1992财年日本防卫厅(JDF)授予川崎重工业公司 2250万美元的合同,用于该型机(编号暂定为OH-X)的初步设计阶段。1992年第二季度,日本防卫厅的技术研究部(TRDI)宣布了计划需求。 1992年9月川崎重工业公司被选为合同主承包商,承担60%的工作,富士重工业公司和三菱重工业公司为合作者,并各承担20%的工作。起落架由三菱重工业公司负责,尾部结构、短翼和整流罩由富士重工业公司负责,剩余部分工作由川崎重工业公司负责。日,由这三个公司组成观察直升机工程队 (OHCET),并开始初步设计。1994年9月,向公众公开了直升机的模型。整个项目计划生产6架原型机,其中4架用于试飞,2架用于地面试验。 日,首架直升机出厂,并于同年8月6日首飞。第二架原型机于1996年11月首飞。1996年底该机采用OH-1编号。前两架原型机分别于1997年5月和6月交付给日本防卫厅。日,第三架原型机首飞,在此以前的两架原型机分别累计飞行了30小时和20小时。第四架原型机于1997年2月首飞,同年8月交付。1997财年日本陆上自卫队(JGSDF)订购了3架,2000年开始服役。  日本陆上自卫队需要150~200架,其中包括1997财年订购的3架。  OH-1的目标单价是少于440万美元(1996年币值),接近OH-6D的两倍。研制费用(不包括发动机)至1997年已达到1580万美元。设计特点   旋翼系统 采用川崎重工业公司研制的无铰无轴承4桨叶旋翼系统,8片桨叶的涵道尾桨,采用变翼型桨叶。桨叶和桨毂都是用复合材料制成的。  机身 40%的机身(重量)是用碳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的,有短翼。  着陆装置 不可收放的尾轮式起落架。  动力装置 装两台由三菱重工业公司研制的TS1-10涡轮轴发动机,单台功率为659千瓦,原型机上装XTS1-10发动机。不排除选择现有的发动机。短翼上可挂载一个160升的副油箱。  座舱 两副机组人员装甲座椅串列布置,驾驶员座椅位于前面。驾驶舱装平板式风档玻璃。  机载设备 装有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前后操纵台上都装有大的平板式液晶彩色多功能显示器,并与一条MIL-STD-1553B数据总线相联;平视显示器;旋翼轴上装有与热成像仪相联的传感器;NEC公司的实时彩色电视摄像机和激光测距仪,探测范围是:方位角110°、俯仰角40°;红外干扰发射机等。  武器 短翼下的挂架可载4枚东芝公司的91型轻型短程空空导弹。外形尺寸(近似值)  旋翼直径          11.5m  翼展            3.0m  机身长           12.0m  最大宽度          1.0m  机高            3.8m重量及载荷  空重            2500kg  最大起飞重量        3500kg性能数据(估计值)  最大水平速度        290km/h  作战半径          200km  航程            550km
外形尺寸  旋翼直径            10.690m  尾桨直径            1.860m  机长              13.012m  机高              3.140m  机身长             11.240m重量及载荷  空重              1253kg  最大起飞重量          2200kg  正常起飞重量          2000kg性能数据(正常使用重量,飞行高度1000m,国际标准大气)  不可逾越速度          &261km/h  快速巡航速度          &238km/h  有利巡航速度          &218km/h  最大倾斜爬升率         &9.0m/s  航程              &600km  续航时间            &3.9h  有地效悬停升限(地效高度1.5m,国际标准大气)  &3700m  无地效悬停升限(国际标准大气)  &2930m  使用升限            &5240m
Z-9(直9) 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 概  况   Z-9是中国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按法国的“海豚/SA365N/N1仿制的轻型直升机。日中法两国签订合同,同年10月 10日经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引进专利,在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编号为Z-9。  自1982年1月第一架飞机装配以来,到1992年1月已完成全部生产50架的合同,用户有中国民航等单位。1986年我国开始零部件生产。直9国产化首架样机于日装配成功,日首飞成功。  Z-9的结构重量轻,有效载荷大,巡航速度快,机动性好,操纵灵活,机械部件强度余度大,翻修寿命长。复合材料制成的星形柔性桨毂、旋翼桨叶和尾桨桨叶具有无限寿命,振动小,噪声低,座舱宽敞。  Z-9是一种轻型多用途直升机。基本型14座(包括正、副驾驶员),当装上适当的选装设备时,就可用于人员运输、近海支援、海上救护、空中摄影、海上巡逻、观测渔群和护林防火,还可作舰载飞机使用,可为海上石油开采服务,并可作为专机使用。还可以改装为反坦克型、海上搜索救护型、反潜型、侦察校炮型和通信型等各种军用型。  Z-9型机在设计制造时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和机动性能。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改装为各种用途的可能,机上预留了42项选装设备的位置。在结构设计上充分注意到各种改装的需要,及适应海上使用的能力。起落架性能和飞行性能的选择都充分注意到军用直升机的要求。因此,经过不大的改装即可满足不同用户对直升机的不同要求。目前的主要型别有:  Z-9 基本型,与法国AS365N相同。  Z-9A 它是AS365N的加大功率标准型,该型的部分零部件是由中国制造的。  Z-9B 当前的生产型。日首飞。至日,直9B累计飞行202小时,408个起落。1992年12 月30日获得型号合格证。至1997年12月订货25架,其中22架已交付。Z-9是双发单旋翼带涵道尾桨的通用直升机,两台发动机位于座舱顶棚上、主减速器后面。尾梁两侧装有平尾,平尾两端各有1块垂直端板。装有可收放式前三点起落架。  旋翼系统 星形柔性旋翼桨毂,4片复合材料桨叶。涵道尾桨由一个桨毂和13片模锻的轻合金桨叶组成。  动力装置 采用两台透博梅卡公司“阿赫耶”1C自由涡轮轴发动机,并排安装在机体结构上方的两侧,位于主减速器后面一个完全独立的防火舱里。单台功率522千瓦。在座舱和行李舱地板下有5个软油箱,总油量1140升。另外可在行李舱内加装一个180升辅助油箱。  机身 机身为半硬壳金属蜂窝夹层结构,活动口盖和整流罩均使用复合材料。机身由带地板的座舱、行李舱、尾梁和垂尾等部分组成。地板上有12 个系留环,最大设计承载值为15千牛。地板承受平均分布载荷为6.1千牛/米2。  座舱 座舱和驾驶舱合成一舱。前排右侧为驾驶员座椅,左侧为副驾驶员座椅或乘客座椅。两侧各有1个小门,供驾驶员使用,应急时可抛掉。座舱每侧各有两个铰接式舱门,供乘客使用,应急时可抛放。为便于出入座舱后部,在座舱门后两侧各有一个后舱门。4个可以收进机体内部的脚蹬踏板,位于每侧舱门下。座舱可用面积为4.20米2,可用容积5.00米3。行李舱位于座舱后面,可用容积1.60米3,舱门开在机身右侧。  着陆装置 可收放的前三点式起落架。前起落架为双轮,自动定向,向后收入机身。主起落架为单轮,向后内侧收入机身。双腔油-气减震器。  系统 液压系统有左右两套各自独立的主系统和辅助系统。应急液压系统连接到辅助液压系统上。由主减速器驱动液压泵供油。主系统工作压力为 60×105帕,辅助液压系统工作压力为140×105帕。  Z-9的通风系统为自然通风,通过风挡下面的吸风口吸入冲压空气,通过两排对称的管路送入座舱。从发动机压气机引出高温、高压空气并在引进器内降温、降压后和吸入的外界空气混合一起输入到座舱内来给座舱加温。在外界大气温度为-20℃时,加温口的气体温度达35℃,可使座舱温度保持 15℃。  直流电源系统的额定电压为28.5伏。由两台功率各为4.8千瓦并联工作并由发动机驱动的起动/发电机供电(每台发动机1台)。应急电源为一个容量为15安时24伏的镍镉蓄电池。  交流电源由2台功率各为250伏安的静变流器供应115伏、400赫单相交流电,经过变压提供26伏、400赫单相交流电。一台主用,一台备用。  机载设备 主要电子设备包括甚高频和高频通信/导航设备,甚高频全向信标,仪表着陆系统,无线电罗盘,应答机,测距设备,雷达和自主式导航系统。选装设备包括:承载能力为1700千克的吊索和承载能力为275千克的绞车。绞车索长90米(或长74米)。外形尺寸  旋翼直径               11.93m  尾桨直径               0.90m  机长                 13.46m  机长(旋翼桨叶折叠)          11.44m  机宽(旋翼桨叶折叠)          3.21m  机身宽                2.03m  机高(至旋翼桨毂顶部)         3.47m  驾驶舱门      高×宽         1.16m×0.53m  前舱门      高×宽         1.16m×1.14m  后舱门      高×宽         1.16m×0.87m  横向轮距               1.90m  纵向轮距               3.61m内部尺寸  最大长度               2.30m  最大宽度               1.92m  最大高度               1.40m  有效容积               5.00m3  行李舱容积              1.60m3重量及载荷  空重(装设备)      Z-9             1975kg      Z-9A             2050kg  最大有效载荷      Z-9             1863kg      Z-9A             2038kg  最大起飞重量      Z-9             3850kg      Z-9A             4100kg  最大吊挂载荷      Z-9,Z-9A           1600kg性能数据(最大起飞重量)  最大允许速度(Z-9)      (总重3000kg)        324km/h      (总重3850kg)        306km/h  最大巡航速度(海平面)      Z-9             293km/h      Z-9A            285km/h  正常巡航速度(Z-9)(总重3850kg) 250~260km/h  倾斜爬升率(Z-9)           7.7m/s  最大垂直爬升率(海平面)      Z-9             4.2m/s      Z-9A             4.1m/s  实用升限      Z-9              4500m      Z-9A             6000m  悬停高度(有地效)      Z-9              1950m      Z-9A             2600m  悬停高度(无地效)      Z-9              1020m      Z-9A             1600m  最大航程 (巡航速度260km/h,标准油箱,无余油)      Z-9              910km      Z-9A             860km  最大航程(带180升辅助油箱)      Z-9             1060km      Z-9A             1000km  最大续航时间(130km/h平飞速度、无余油)      (标准油箱)          4h24m      (辅助油箱)       
5hZ-11 昌河飞机工业公司/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概  况   Z-11是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与昌河飞机工业公司共同研制生产的轻型多用途军民两用型直升机,是我国直升机行业从专利生产、测绘仿制走向自行设计的第一个机种,第一个进行适航取证的直升机机种,也是从开始设计到实现首飞所用时间最短的直升机机种。Z-11在我国直升机飞行史上打破了多项全国记录,它是我国目前出勤率最高的直升机:飞行3700小时、22000个起落、出勤率达85%,夜航7场次、800个起落、飞行120小时、出勤率达 100%。2000年元月,该机进行了高寒试飞,创造了我国直升机飞行史上的多个全国第一:空中续航5个多小时;-38℃下续航2小时;一天转场飞行8小时33分、跨越5℃到-38℃温差、飞行1332千米无任何故障;连续两天转场飞行2470千米,跨越七省无任何故障。  1991年1月,批准立项,正式将该型号直升机命名为直十一直升机,代号为“Z-11”,并任命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为总师设计单位,昌河飞机工业公司为总工程师单位。从此,Z-11研制工作全面展开。日首飞。1997年起开始陆续交付使用。Z-11主要用于教练、缉私、边防巡逻、森林防火、交通指挥、地质勘探、医疗救护、旅游观光、公务飞行、通讯、侦察等。该机正副驾驶员各1名,后座可载4名乘员。旋翼系统 旋翼为3片复合材料桨叶,尾桨为2片桨叶。  着陆装置 固定滑橇式起落架。  机身 单旋翼带尾桨式构型,机身结构上70%部件为复合材料。  动力装置 装1台WZ8D涡轴发动机,起飞功率510千瓦,最大连续功率450千瓦,巡航功率350千瓦。
外形尺寸  旋翼直径            10.690m  尾桨直径            1.860m  机长              13.012m  机高              3.140m  机身长             11.240m重量及载荷  空重              1253kg  最大起飞重量          2200kg  正常起飞重量          2000kg性能数据(正常使用重量,飞行高度1000m,国际标准大气)  不可逾越速度          &261km/h  快速巡航速度          &238km/h  有利巡航速度          &218km/h  最大倾斜爬升率         &9.0m/s  航程              &600km  续航时间            &3.9h  有地效悬停升限(地效高度1.5m,国际标准大气)  &3700m  无地效悬停升限(国际标准大气)  &2930m  使用升限            &5240m    
英国:“海王”(Sea King) 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 概  况   “海王”是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在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的SH-3D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进反潜直升机,该机采用了SH-3D直升机的基本机体和旋翼系统,换装了动力装置,采用一些专用设备。该机一开始就按英国皇家海军要求的先进反潜直升机进行设计,续航时间要长。“海王”的主要任务是搜索和救援,早期空中预警,战术部队运输,撤退伤员,运货和远程转场。陆基通用型是“突击队员”(Commando)直升机。  日生产型HAS.Mk1首飞,至1993年各型“海王”累计飞行达1百万小时。从1969年交付第一架生产型以来,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的“海王”直升机发展了以下几种型别:  “海王”HAS.Mk1 英国皇家海军的反潜型。第一架生产型于日首次试飞。共生产56架,1972年5月交付完毕。  “海王”HAS.Mk2 英国皇家海军的反潜及搜索救援型。该机是HAS.Mk1的改型。第一架生产型于日首飞。共订购 21架。该机装有搜索雷达和深水声纳。  “海王”AEW.Mk2A 该型于1982年中研制成功,供英国皇家海军使用,是舰载预警直升机。根据英国皇家海军的“低空监视任务”工程计划要求,该型仅用11周时间就研制成功。  为执行搜索和目标识别任务,机上设有两名雷达操作员,在实用升限为3050米时,探测目标距离大于161千米,悬停时可进行空中加油,续航时间可达4小时。  “海王”HAR.Mk3/3A 英国皇家空军使用的大功率搜索救援型。该型可容纳2名驾驶员、1名电子设备/绞车操作员和1名装载员/绞车手;最多可载6副担架或2副担架和11名坐着的遇难者,或19名人员。导航系统包括台卡TANSF计算机,该计算机可接收Mk19台卡导航接收机和71型多普勒导航设备的信息输入。机上还装有MEL雷达。第一架HAR.Mk3于日首次飞行,Mk3A于日首飞,6架中的最后一架于日首飞。Mk3A改进了电子设备,采用RNAV-2计算机、91型多普勒、GM9罗盘、SN5000飞行控制系统,HF9000高频电台、STR2000系列的全球定位系统、AR15955/2搜索雷达。  “海王”HC.Mk4 该机为皇家海军“突击队员”Mk2的通用型。  “海王”HAR.Mk5 HAS.Mk5去掉反潜电子设备改成的搜索救援型。  “海王”HAS.Mk5 该机为皇家海军反潜和搜索救援改进型。三批订购总数达30架,日开始交付,至1986年7月,全部交付完毕。  由于“海王” HAS.Mk5采用了新的设备,它可以精确地测出比过去距离远得多的敌潜艇的位置,并可用鱼雷实施攻击。此外,还可以从自己的声纳浮标获取监测信号。“海王”还能处理英国皇家海军的“猎迷”反潜机空投的浮标所发出的信息。该机能长时间在离母舰160千米远的地方飞行。  “海王”HAS.Mk5可容纳4名机组人员,其中,声纳操作员负责监测LAPADS设备。为安装附加设备,后隔框向尾部移动约1.72米,从而扩大了座舱容积。最大起飞重量9525千克。  “海王”HAS.Mk5U Mk5的多用途型,拆除了反潜系统,1995年开始改装,右侧舱门下有登机梯,左侧有凸起的窗。至1997年总计有19架HAR.Mk5和HAS.Mk5改装成该型机。  “海王”HAS.Mk6 大功率的皇家海军反潜型,机头的右下方有大的桨叶天线。Mk6的AQS-902G-DS增强声纳系统代替了Mk5数字式吊放声纳的模拟计算元件,在一个阴极射线管显示器上显示从声纳浮标和吊放声纳传来的综合信息。声纳浸水深度从75米增加到213米。GEC-普莱赛公司的PRT446改进了敌我识别能力。有2个GEC公司的AD3400甚高频/超高频保密通话机。Mk6的机载设备的重量比Mk5减少了227~363千克。  “海王”AEW.Mk7 经过2个阶段改进的AEW.Mk2的改进型。装有新的“探水”2000AEW雷达,联合战术信息分配系统,带彩色显示器的新型中心战术系统。1995年开始用HAS.Mk5的机体改装3架该型机。总计要改装十多架。2000年开始服役。  “先进海王” 该型装有两台罗耳斯·罗伊斯公司的“宝石”H.1400-1T涡轮轴发动机,每台发动机功率为1092千瓦,主减速器具有应急润滑装置和加强型吊架。采用复合材料旋翼桨叶和尾桨桨叶。搜索雷达也有所改善。最大起飞重量增加到9752千克,从而提高了有效载荷/航程性能,降低了寿命费用。  “海王”Mk41 该型是为德国海军发展的搜索救援型,共订购22架。第一架于日首次试飞。1974年全部交付完毕。  “海王”Mk42 该型是为印度海军发展的反潜型,订购了12架,1974年全部交付完毕。1977年6月又宣布追加订购3架大功率  “海王”Mk42,编号为Mk42A,该机具有拖曳小型舰艇的能力,1980年3月交付完毕。  “海王”Mk42B 该型是“先进海王”型的反潜型,1983年7月印度海军订购20架。该型装有GEC公司的AQS-902声纳浮标信息处理机和战术处理系统;MEL公司的“超搜索者”雷达;HS-12吊放声纳;查尔顿700音响修正装置;马可尼公司的电子支援设备。该型可携带英国航宇公司的“海鹰”远距反舰导弹。  “海王”Mk42C 该型是“先进海王”型的通用运输型。印度海军订购6架。导航系统与HAS.Mk3相似,但MEL公司的雷达由本迪克斯公司的RDR1400CC替代,雷达安装在机头;自动无线电定向仪敌我识别器由印度斯担航空公司生产。  “海王”Mk43 该型是为挪威空军发展的搜索救援型。1972年至1978年共订购了11架Mk43。  “海王”Mk43B 挪威空军搜索和救援直升机。该型是Mk43的改型,加装了本迪克斯公司的雷达,雷科尔91多普勒雷达,R-NAV2台卡公司的Mk32雷达及2000F前视红外探测系统。日开始交付。挪威空军总计购买了3架。  “海王”Mk45 该型是为巴基斯坦海军发展的反潜型,订购了6架,1975年交付完毕。  “海王”Mk47 该型是沙特阿拉伯为埃及海军采购的反潜型,总共采购了6架。  “海王”Mk48 该型是为比利时空军发展的搜索救援型。1976年交付了5架,其中包括1架豪华型高级专机。1994年1月比利时空军与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签订元件采购合同,用来改装这5架直升机。主要改进有:装主减速器应急润滑装置,RDR-1500B雷达,2000F前视红外探测系统,CMA 3012全球定位系统,RNS252导航设备。日全部改装完毕。  “海王”Mk50 该型是为澳大利亚海军订购的Mk1的发展型,总计订购12架。1994年7月,澳大利亚又与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签订改进航空电子设备和机体的合同,合同金额2760万英镑。日改装机全部交付完毕。  截止1997年1月,“海王”和“突击队员”共交付了328架。其中“突击队员”89架。搜索救援型“海王”单价为750万英镑(1993 年)。斯特兰直升机公司&&设计特点   旋翼系统 5片桨叶旋翼系统,复合材料旋翼桨叶和尾桨桨叶,6片桨叶的新型尾桨在侧风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性能。旋翼桨叶可自动折叠。  机  身 与阿古斯塔-西科斯基公司的ASH-3H基本相似。水平安定面在尾斜梁的右边。  动力装置 装两台罗耳斯·罗伊斯公司的“宝石”H.1400-1T涡轮轴发动机,每台发动机最大应急功率为1238千瓦,发动机并排安装在座舱上部。主减速器传动功率为2013千瓦。在地板下面有六个软燃油箱,总油量3714升。座舱内部辅助油箱容量为863升,转场时使用。压力加油口位于右侧,两个重力加油口位于左侧。在发动机进气口处设有平板式防砂保护装置,可选装大气净化装置。  座舱 反潜型可容纳4人组成的空勤组;搜索救援型最多可载22名遇难者,如安装雷达可载18名遇难者;通用型可载28名士兵。可采用装9副担架和2名医务人员或15名高级官员的布局。  座舱的左前方有两块式的登机梯舱门,右后方有货舱门,整个座舱都可加热通风,驾驶舱的舱门和舷窗以及客舱每边的两个舷窗均可应急投放。  系统 3套主液压系统。主液压系统和辅助液压系统均可进行旋翼控制。系统压力为103.5×105帕;流量在压力为87.9×105帕时为 22.7升/分。主起落架、救援绞车、桨叶折叠和旋翼刹车共用一套液压系统,系统压力为207×105帕,流量在压力为186.2×105帕时为41升 /分。电气系统包括两台20千伏安200伏三相400赫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由机上的40安时镍镉电池通过一台变流器提供26伏交流电源,来自两个200 安变压整流器的直流电源为辅助系统供电。  机载设备(反潜型) 用作反潜时,“海王”是一个完整的全天候搜索/杀伤武器系统,能独立地攻击水面船只。为完成反潜任务可装如下各种设备:AQS-902处理机;GEC-马可尼公司2069深水声纳;GEC-普莱赛公司的195声纳;本迪克斯公司的NA/AQS-13B;GEC-马可尼公司AQS-902G声处理和显示系统;MEL公司的雷达;霍尼韦尔公司的AN/APN-171雷达高度表;全球定位系统,路易斯新标记公司的Mk31自动飞行控制系统;AD 3400超高频/甚高频电台、AD 13304超高频归航仪和Chelton 700甚高频归航仪;超级电子公司的D403M超高频电台;柯林斯公司的618T-3高频无线电台;电话联系系统和敌我识别器;航向地平仪;驾驶员控制机动飞行的三通道稳定系统;巡航飞行时的姿态保持、航向保持和高度保持系统;机动飞行到悬停和由悬停到机动飞行的过渡系统;悬停时自动高度控制和平面位置控制系统;以及一个辅助配平装置。  机载设备(非反潜型) 可以安装大量无线电和导航设备,包括甚高频/超高频无线电通信设备,甚高频/超高频归航仪,无线电罗盘,多普勒导航系统,无线电高度表,伏尔/仪表着陆系统;雷达和应答器等,上述设备由柯林斯公司、普莱赛公司、霍尼韦尔公司和GEC-马可尼公司制造。  武  器 可装4枚以上的Mk46、Whitehead A224S或Sting Ray自导鱼雷;或4枚Mk11深水炸弹或1个模拟器;2枚反舰导弹,用于反舰时右侧门边还可安装一挺机枪。旋翼直径 18.90m  桨叶直径 3.16m  旋翼与尾桨中心距     11.10m  旋翼桨叶弦长       0.46m  机长(旋翼和尾桨转动)   22.15m  机身长  17.02m  机身宽  2.16m  机长   (旋翼折叠)       17.42m   (旋翼和尾部折叠)    14.40m  机高(旋翼和尾桨旋转)   5.13m    (旋翼展开但不转动)  4.85m    (至桨毂顶部)     4.72m  机宽(旋翼折叠)    (有充气浮囊)     4.98m    (无充气浮囊)     4.77m  主轮距(减震支柱中心线间) 3.96m  前后轮距 7.14m  座舱门(左)   高×宽 1.68m×0.91m  货舱门(右)   高×宽 1.52m×1.73m  离地高度 1.14m内部尺寸  座舱   长度(反潜型)      5.87m     (搜索型)      7.59m   最大宽度1.98m   最大高度1.92m   地板面积(包括雷达、声纳占有面积)       (反潜型)    12.08m2       (搜索型)    13.9m2   容积  28.0m3  面积   旋翼桨盘280.48m2   尾桨桨盘7.79m2重量及载荷(A:反潜型;B:反舰型;C:预警型;D:搜索型;E部队运输型;F:外挂型;G:专机型)  基本空重:   有翼梢浮筒       5447kg   无翼梢浮筒       5426kg   空重(带典型装备)    A   7331kg    B   7625kg    C   7418kg    D   6082kg    E,F 5582kg    G   6998kg  最大起飞重量       9752kg  最大内部载荷或最大外吊挂重量  3628kg  最大桨盘载荷  0.34kN/m2  最大功率载荷  4.84kg/kw性能数据(最大起飞重量,国际标准大气)  最大允许速度(英国本土使用,海平面)  226km/h  巡航速度(海平面)   204km/h  最大爬升率(海平面)  9.4m/s  最大垂直爬升率(海平面)4.1m/s  实用升限(一发停车)  1220m  最大应急升限(1小时功率)        1065m  悬停高度   有地效       1705m   无地效       1065m  作战半径   A(在战场2小时,带3枚鱼雷)      231km   B(在战场2小时,带2枚“海鹰”导弹)  204km   C(在战场2小时24分) 185km   D(营救20名遇难者)  407km   E(28名士兵)(航程)  556km   F(1814kg外吊挂载荷) 417km   G  1075km  航程(最大标准燃油,高度1830m)     1482km  转场航程(最大标准和辅助燃油,高度1830m) 1742km性能数据(典型中等任务重量)  最大允许速度(英国本土使用,海平面)    272km/h  巡航速度(海平面)     245km
“山猫”(LYNX) 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 概况 “山猫”是装有两台涡轮轴发动机的多用途直升机,是英、法合作生产的3种直升机(“美洲豹”、“小羚羊”和“山猫”)之一。合作协议于 1967年2月提出,日批准。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负责“山猫”的设计领导工作。“山猫”共制造了13架原型机,第一架原型机于日首次试飞。1974年初,“山猫”开始批生产,由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和原法国航宇公司(现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共同承担,英国分担70%的工作量,法国分担30%。法国航宇公司向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提供桨毂、尾桨、桨叶、短翼(海军型)、座舱结构和机身尾段。“山猫”主要有以下型别:“山猫”AH.Mk1 英国陆军通用型。用于执行战术部队运输、后勤支援、为部队运输直升机武装护航、反坦克、搜索和救援、伤员撤退、侦察和指挥等任务。其特点是速度快、机动灵活、易于操纵和维护。总共生产了113架,第一架生产型于日首次飞行。于1984年2月全部交付。其中103架已改装成AH.Mk7,1997年仍有3架AH.Mk1在使用。“山猫”HAS.Mk2 英国皇家海军型,是采用最新技术的双发高性能全天候直升机,是专门为满足能在小型舰只上起落,轻型反潜反舰直升机的要求而设计的。费伦第公司的“海上喷雾器”搜索和跟踪雷达装在改装的机头上。能执行反潜识别和攻击,对水面舰只搜索和攻击,救援和侦察,部队运送,火力支援,通信和舰队联络,以及垂直补给等任务。总共交付60架。第一架生产型于日首次飞行。该型能携带“海鸥”反舰导弹。至1985年末,皇家海军修理厂将全部53架HAS.Mk2机改装成Mk3标准型,至19**全部改装完毕。“山猫”HAS.Mk3 发动机功率加大的英国皇家海军型。装两台罗耳斯·罗伊斯公司的“宝石”41-1涡轮轴发动机,单台功率为835千瓦。“山猫”HAS.Mk3S 英国皇家海军型,日首飞。19**之前由HAS.Mk2改装了50多架。至1997年 11月,英国皇家海军仍有26架HAS.Mk3S在服役。“山猫”HAS.Mk3SGM 英国皇家海军型。该型由HAS.Mk3改装而成,作为阿拉伯海湾巡逻用。共改装18架,装有更有效的冷却系统。至1997年11月,英国皇家海军仍有17架HAS.Mk3SGM在服役。“山猫”AH.Mk3CTS 英国皇家海军型。原型机于19**1月25日试飞。装有RAMS4000中央战术系统。机头两侧装有浮囊。从19**4月开始交付,至1997年11月,共有4架在服役。“山猫”AH.Mk5 装有更大功率发动机的英国陆军型。与AH.Mk1相似,总重为4535千克。陆军航空兵订购9架 AH.Mk5。“山猫”AH.Mk7 大功率的英国陆军型。该型为满足GSR3947要求而设计。系统有改进,尾桨转向相反,采用复合材料尾桨桨叶,总重为4876千克。该型采用大功率尾桨,使噪音减小,并改善了大载重时的悬停时间。第一架AH.Mk7于日首 飞。至1987年7月共交付11架。“超山猫” 加大功率的出口海军型“山猫”,与HMA.Mk8类似。“战场山猫” 加大功率的出口陆军型“山猫”,与HMA.Mk9类似。“山猫”HMA.Mk8 皇家海军型。1995年底以前的编号为HAS.Mk8。该型装有被动识别系统。发动机采用加大功率的“宝石”42-200,功率为686千瓦。最大起飞重量增加到5125千克,改进了尾桨控制,采用了英国实验旋翼系统计划的复合材料旋翼桨叶和雷科尔公司的 RAMS4000中央战术系统。此外,还装有MIR-2电子信号监控设备、“海猫头鹰”热成像仪、CAE公司的磁探器、更先进的雷达和导航设备。计划将44架Mk3/3S/3CTS改装成Mk8型机,1995年年中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已交付7架,其它30多架的改装由皇家海军负责,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负责提供改装所需的设备,预计至2003年全部改装完毕。至1997年底,该型机已在10艘舰只上服役。“山猫”AH.Mk9 英国陆军航空型,装有轮式起落架,最大起飞重量达5125千克。此外还装有先进技术的复合材料旋翼桨叶,标准的排气管扩散段。19**11月29日首次试飞。1987年订购16架,1991年开始交付。“超山猫”100系列 HMA.Mk8的出口型,1996年9月开始研制,采用普通的驾驶舱仪表设备,“宝石”42-1涡轴发动机和 360°全景扫描雷达。出口至巴西(Mk21A)、葡萄牙(Mk95)、韩国(Mk99)和德国(Mk88)。“超山猫”200系列 普通的驾驶舱,但采用带全权数字式发动机控制系统的CTS800发动机。最初的演示验证机G-“山猫”采用T800 涡轮轴发动机。日首飞。CTS800发动机是由T800发展而来的,功率增加了30%。“超山猫”300系列 采用6屏电子飞行仪表系统驾驶舱,双余度MIL-STD-1553B和ARINC 429数据总线,新的导航系统和姿态航向基准系统,CTS800发动机和改进的通信设备。至1998年1月,“山猫”共生产了386架,包括2架试验机,但不包括13架样机。总共订购量达393架,其中:英国(234架)、法国 (40架)、巴西海军(18架)、阿根廷海军(2架)、荷兰海军(24架)、卡塔尔警察局(3架)、丹麦海军(9架)、挪威海岸警卫队(6架)、德国海军 (26架)、尼日利亚海军(3架)、葡萄牙海军(3架)和韩国海军(25架)。8架Mk7改装成Mk9的费用为350万英镑(1991年币值),7架Mk3改装成Mk8的费用为2000万英镑(1992年币值),德国 1996年订购的7架Mk88的总费用为1亿英镑。设计特点 旋翼系统 4片桨叶半刚性旋翼和4片桨叶的尾桨。旋翼桨叶可以互换,翼型弯曲、质量递减。每片桨叶由分成两片的双腔不锈钢D形梁与用 NOMEX塑料蜂窝芯充填的玻璃钢后蒙皮胶接而成。桨尖采用成形玻璃钢,前缘50%弦长部分有不锈钢防蚀包条。每片桨叶通过钛桨根接头与挠性臂固定在桨毂上。轻合金尾桨大梁与根部接头是机械加工整体构件,大梁构成翼型前段,前缘有不锈钢包条。后缘结构与旋翼桨叶相同。尾桨桨毂有普通的水平铰和轴向铰,挠性扭杆用以向水平铰内侧传递离心力。每片尾桨桨叶通过外侧扭杆销和6个螺栓的根部凸缘与桨毂连接。通用型和海军型“山猫”的旋翼桨叶可以折叠。海军型的尾斜梁可以人工折叠。“超山猫”和“战场山猫”上装有先进技术的英国实验旋翼系统计划的复合材料桨尖后掠的旋翼桨叶,提高了飞行速度,改进气动效率,减小了振动,转向相反的尾桨改善了控制。传动系统 有3个相互连接的减速器,把动力传到旋翼和尾桨上。主减速器装在座舱上部发动机前,与两台发动机相连,经过两级减速。第一级采用渐开线螺旋伞齿轮和其它齿轮,第二级有直接和旋翼轴固定的齿轮啮合的圆弧小齿轮。传动功率为1372千瓦。机身 普通轻合金半硬壳短舱和尾梁结构。口盖、舱门和整流罩采用玻璃纤维材料。机身前方没有隔壁,视界宽阔。两侧滑动舱门上有大窗口。轻金属硬壳式结构的尾梁支承着垂直安定面/尾斜梁,半平尾在垂直安定面的右上端。平尾前、后缘及尾减速器上的整流锥用玻璃纤维制成。着陆装置 多用途陆军型,采用不可收放的管架滑橇式起落架。每个滑橇后部可装一对可调节的地面移动用轮。可选用浮筒式起落装置。“战场山猫”和AH.Mk9采用不可收放的带有油-气作动筒的前三点轮式起落架,前轮为双轮,主轮为单轮。海军型:采用不可收放带油-气作动筒的前三点轮式起落架,主轮为单轮,前轮为双轮,最大的垂直着陆速度可达1.83米/秒,在甲板上着舰的侧向速度可达0.91米/秒。动力装置 当前生产的型号可选装两台罗耳斯·罗伊斯公司的“宝石”42-1涡轮轴发动机,单台功率为835千瓦,或两台CTS800-4N 发动机,单台功率为995千瓦。“战场山猫”可选装红外抑制的排气管扩散段。在“山猫”AH.Mk1、HAS.Mk2和早期出口型均装两台罗耳斯·罗伊斯公司的“宝石”2涡轮轴发动机,单台最大应急功率为671千瓦。后来的型别装两台“宝石”41-1或41-2涡轮轴发动机,单台最大应急功率为835千瓦,或装两台“宝石”42-1发动机,单台最大应急功率为846千瓦。装有5个内部油箱,重力加油时的有用燃油957升,压力加油时的有用燃油985 升。可在座舱中带2个转场油箱,每个油箱容量为441升。最大有用燃油为1867升。发动机滑油油箱容量为6.8升,主减速器滑油容量28 升。座舱 驾驶员和副驾驶员或观察员的座椅并排安放,座椅前后和高度可调。可选用复式操纵系统。单个向前开的驾驶舱门,两侧有向后滑动的大舱门。从座舱可进入驾驶舱。高密度型布局为1名驾驶员和10名武装的士兵,要人专机型可采用4~7名乘客的布局。系统 两套独立的液压系统,压力为41×105帕。海军型,当安装ALCATE声纳设备、磁异探测器或液压绞车系统时,将安装第三套液压系统,压力与前两套相同。没有气压系统。28伏直流电由发动机驱动的两台6千瓦起动器/发电机和一台交流发电机提供。24伏23安时(也可选装40安时)镍镉电池作备用电源和发动机应急起动电源。机载设备 主设备舱设在机头和座舱后部。各型均装标准的航行灯,座舱灯和驾驶舱灯,机头下可调整的着陆灯,防撞信标,急救包和手提式灭火器。通用型用于执行各种任务的通用电子设备有:GEC-马可尼公司的双余度三通道自动稳定设备;BAe公司的GM9陀螺罗盘系统;台卡公司的战术空中导航系统;台卡公司的71型多普勒雷达,E2C备用罗盘;GEC-马可尼公司的Mk34飞行自动控制系统。近期的陆军型装有:台卡公司的多普勒91和RNS252导航系统,霍尼韦尔/史密斯公司AN/APN-198雷达高度表;柯林斯公司的206A 无线电罗盘和VIR31A伏尔/仪表着陆系统等。“超山猫”装有“海浪”Mk3000或RDR°全景扫描雷达。从1997年起皇家海军型及出口到荷兰的“山猫”装有全球定位系统。武器 执行武装护航、反坦克和空对地攻击任务时,可以携带20毫米机炮,7.62毫米机枪,座舱两侧能安装武器挂架,可挂载各种武器,其中包括:两挺机枪、2个火箭发射器,以及8枚以上的各型空-地导弹,另外在座舱中可载6或8枚导弹。海军型武器包括:2枚Mk44、Mk46或A244S鱼雷,6个海上浮标或2枚Mk11深水炸弹等。“超山猫”可装4枚“海鸥”或2枚“企鹅”反舰导弹,其它武器与标准的海军型“山猫”相同。“战场山猫”可载 2门GIAT公司的20毫米加农机炮,座舱两侧挂2个挂架,每一挂架载2挺7.62毫米机枪;或2个M.159C挂架,每个挂架内载19枚70毫米火箭。
&font size=&5&&&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0, 0);&&国际合作:&/font&&/font&&br /&&br /&&br /&EC120 蜂鸟 &br /&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新加坡航宇公司 &br /&&br /& EC120是5座单发轻型民用和军用直升机,英文名称叫Hummingbird,中文名称叫“蜂鸟”。日开始技术设计阶段(原编号为P120L),其后重新设计了发动机和桨叶,总重量也减少了500千克。1992年10月签订研制合同,1993年1月重新编号为EC120。1993年年中完成设计,1995年初两架原型机的第一架在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开始组装,日第一架原型机首飞。日第二架原型机试飞,1997年6月取得型号合格证。首架生产型EC120于日试飞。&br /&  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负责发展这个项目,并承担全部研制工作的61%,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承担24%,新加坡航宇公司承担15%。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负责旋翼和传动系统,座椅、最后组装,飞行试验及鉴定,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负责生产座舱、着陆系统和燃油系统,新加坡航宇公司负责尾梁、安定面、门和仪表板。&br /&  EC120直升机预计在未来10年内能销售架,至1997年年中,有13个国家订购了50架。截至1998年12月,EC120的参考价为77万美元。&br /&&br /&&&br /&设计特点 &br /&  旋翼系统 球柔性桨毂、3片桨叶旋翼,2级减速齿轮传动装置;8片桨叶的涵道尾桨。旋翼额定转速为406转/分,尾桨为4567转/分。&br /&  着陆装置 滑橇式起落架。&br /&  结  构 旋翼桨叶、尾桨桨叶、滑橇式起落架及大部分机身均为复合材料结构,中机身为金属结构。球柔性桨毂和旋翼轴是复合材料成套件。抗坠毁座椅和燃油系统。&br /&  动力装置 前300架EC120选装一台透博梅卡公司TM319“阿赫耶”2F涡轮轴发动机,单台功率为376千瓦,传动功率为330千瓦。燃油总量为416升。有可能再发展一种装PW 206发动机的型别。&br /&  座  舱 一名驾驶员和4名旅客。行李舱在发动机下面,并和座舱地板平齐,从座舱够得着行李。装有侧门和后门。&br /&  系  统 装有直升机和发动机故障显示器(VEMD),VEMD是一个双余度3模块的数据处理系统,可利用玻璃屏幕来监视性能和维修信息。&br /&外形尺寸&br /&  旋翼直径      10.00m&br /&  旋翼桨叶弦长    0.26m&br /&  尾桨直径      0.75m&br /&  尾桨叶弦长     0.06m&br /&  机长(旋翼旋转)   11.52m&br /&  机身&br /&   长        9.60m&br /&   座舱最大宽度   1.50m&br /&   最大高度(滑橇除外)&br /&    至发动机罩   1.67m&br /&    至桨毂顶部   2.52m&br /&    安定面翼展   2.60m&br /&   机高&br /&    全高      3.40m&br /&    至旋翼桨毂顶部 3.08m&br /&    至发动机罩顶部 2.23m&br /&   滑橇间距     2.07m&br /&   滑橇高      0.56m&br /&内部尺寸&br /&  座舱&br /&   长        2.30m&br /&   最大宽度     1.35m&br /&   最大高度     1.25m&br /&  面积&br /&   旋翼桨盘     78.54m2&br /&   尾桨桨盘     0.44m2&br /&重量及载荷&br /&  标准空重      895kg&br /&  最大外挂载荷    700kg&br /&  最大燃油重量    785kg&br /&  最大起飞重量&br /&   内载       1680kg&br /&   外载       1770kg&br /&  最大桨盘载荷&br /&   内载       0.21kN/m2&br /&   外载       0.22kN/m2&br /&  最大功率载荷&br /&   内载       5.09kg/kw&br /&   外载       5.36kg/kw&br /&性能数据(起飞重量1550kg)&br /&  最大巡航速度    232km/h&br /&  爬升率(海平面)   7.2m/s&br /&  实用升限      6035m&br /&  悬停高度(有地效)  3930m&br /&  航程(无余油)    748km&br /&  续航时间(速度120km/h,无余油)  4h12m&br /&&br /&&br /&&br /&&br /&EH101 &br /&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 &br /&&br /&概  况 &br /&  EH101是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和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联合研制的多用途直升机。为研制EH101直升机,两国于1980年6月成立EH工业公司。EH101除能满足两国海军的要求以外,还能执行民用和其它任务。&br /&  1977年春,英国国防部对一系列新型反潜直升机进行了可行性研究之后,对探测设备和性能指标提出了要求。英国海军认为,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的WG34直升机虽然比“海王”直升机要小一些,但有较大的有效载重,于是就在1978年夏末选择了在WG34基础上进行新型反潜直升机的研制,用来替代“海王”直升机。意大利海军虽然把岸基使用看得比舰载使用更重要,但是也有与英国皇家海军十分相似的要求,两国政府便于1980年决定由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和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组织力量进行联合研制。日,两国政府批准了9个月的方案论证阶段,日,宣布了整个研制计划。日,签订了海军型正式合同,两家公司共同承担技术责任。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主要负责EH101民用型的研制,阿古斯塔公司主要负责通用型的研制,两公司联合为各自的海军研制海军型。EH101直升机的部件分别在两个国家由两家公司分别制造,最后在两个国家的装配线上分别进行总装。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主要负责设计前机身和旋翼桨叶;阿古斯塔公司主要负责后机身,桨毂和传动系统,液压系统和部分电气系统。各型别的机体,旋翼及主减速器,飞行控制系统以及公用系统都是通用的。&br /&  EH101目前发展多种型别:按用途主要是海军型,民用运输型和军用型。1987年8月,加拿大海军选择了海军型作为新的舰载直升机。日宣布订购50架(35架CH-148和15架CH-149),目前已取消,改订购AW320。EH101制造了10架预生产型,其中一架用于地面试验。两架基本型PP1和PP2分别于日和同年11月26日试飞,PP2于日在意大利进行噪声测试期间毁坏。PP3是首架民用型结构, 于日首次试飞,试飞高度达4570米。PP4于日首次试飞,该型用作发展海军基本型,也用于机组人员训练,日坠毁,累计飞行了463小时。PP5和PP6分别用于发展英国皇家海军型和意大利海军型,分别于日和同年4月26日首次试飞。PP7用于发展军用型,后部改装成货舱跳板,并于日首次试飞,日由于尾桨距控制失灵而严重毁坏,累计飞行450小时。PP8和PP9用于验证可靠性和维修性,并作为民用型和通用型的验证机,分别于日和日试飞。&br /&  英国订购了66架“灰背隼”(Merlin),其中皇家海军44架,皇家空军22架;意大利海军订购了16架,其中4架反潜型、4架预警型和4架海军陆战队战术运输型(旋翼和尾桨折叠),可能再订购8架(其中6架反潜型,2架战术运输型);日本东京警察局订购了1架通用型直升机;1998年开始向意大利交付。&br /&  英国皇家海军订购的44架“灰背隼”的总费用为15亿英镑(1991年币值),22架皇家空军的“灰背隼”HC.Mk3的总费用为5亿英镑;加拿大原计划订购的50架CH-148/149的总费用为44亿加元(1992年币值),若改选购AW320则只需20至25亿加元。生产投资阶段的费用为2亿英镑(1993年币值)。&br /&  Srs100/海军型主要用于反潜、反舰监视和跟踪,反水面舰船,两栖作战,搜索和救援。其它任务包括:空中预警、垂直补给和电子对抗(电子迷惑,干扰和导弹引诱)。能完全自主地进行昼夜全天候飞行,能在陆基,大、小舰船(包括商船)和油井平台上起降。可在6级海情、任意舰船航向、任意风向和93千米/小时风速时,在3500吨级护卫舰上起降。英国皇家海军准备将EH101海军型装备在23型多用途护卫舰上;还准备在“无敌”级航空母舰、皇家辅助舰队和其它舰船上及陆基使用。&br /&  海军型具有较长的续航时间和必需的装载能力,以满足21世纪扩大的海军战术要求,遥控工作能力5小时,并配备有新研制的先进探测设备及武器。&br /&  Srs300“直升机航班”是民用客运型。&br /&  通用型包括陆军型(Srs 400)和带装货跳板的民用型(Srs 500)及不带装货跳板的海军型(Srs 200)&br /&  具体的型别介绍如下:&br /&  通用型 该型是从PP9发展而来的民用型,第一架生产型Mk500于日出厂,主要用于取适航证,同年6月17日首飞。1996年11月日本东京警察局订购了该型的第2架生产型Mk510,1997年9月首飞,1998年交付使用,这是首次向民用客户交付EH101直升机。&br /&  “直升机航班”(Heliliner) 民用型。PP8是该型的技术验证机,PP3是取适航证的验证机。该型是在通用型基础上发展的民用型,装3台发动机。航程为666千米。可载30名旅客及随身行李。可满足更为严格的民用使用规则要求和在海上油井平台上使用,或在满载旅客情况下按全部A类规则在城市内航线飞行。民用型EH101有2名空勤人员,1名服务员。作为班机使用时,旅客站立距舱顶还有一定的空间,旅客座椅样式新颖,行李舱设在头顶部,有空调、文娱活动室、厕所和厨房。根据订户要求,后舱可改装成后部货舱跳板。&br /&  意大利海军反潜/反水面舰船型 从PP4和PP6发展而来,可从海岸基地和载舰上起飞来攻击水面和水下目标。  意大利海军预警型 意大利1994年透露需要该型机。1995年订购了4架。装有HEW-784空面搜索雷达。雷达天线罩的半径从1.8米增加到3米。其它的航空电子设备与意大利海军的Srs100相似。&br /&  意大利海军通用型 在带后部货舱跳板的Srs400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该型装有前视红外设备(意大利其它的型别都未装此设备),货物吊钩,气象雷达。基本的航空电子设备、电子侦察/电子对抗设备及自卫设备与意大利反潜型相似。&br /&  “灰背隼”(Merlin)HM.Mk1 英国皇家海军反潜型。从PP4和PP5发展而来。将在23型多用途护卫舰、“无敌”级航空母舰、皇家辅助舰队、其它舰船及陆基上使用。最初的生产型RN01/ZH821于日首飞,第2架生产型RN2/ZH822首次装执行任务的航空电子设备,并于日首飞。首批生产了7架,首先用于各种试验和训练,2000年开始装备海军。沙特阿拉伯也考虑采购该型直升机。&br /&  “灰背隼”(Merlin)HM.Mk2 HM.Mk1的改进型,通过装先进的、下一代的反舰导弹,强化了攻击水面舰船的能力。装有改进的传感器和处理设备,增大了传动装置的功率。&br /&  军用型 用于战术运输或后勤支持,从PP7发展而来,后部货舱跳板可直接装载车辆和货物,能空运重达6吨的货物,或载35名士兵。主要为满足皇家海军两栖作战的需要。正在考虑研制旋翼和尾桨折叠的型别。&br /&  “灰背隼”(Merlin)HC.Mk3 1994年5月投标英国皇家空军的型别。为了提高低空作战性能修改了驾驶舱的布局,侧门装有机枪。1995年3月英国皇家空军宣布订购22架。1997年7月完成临界设计审查,同年11月开始组装,1998年第3季度首飞,1999年9月至2001年10月交付。该型机头下方装有能快速装卸的前视红外转台,机头下右侧有加油口。另外装有雷达警告和红外干扰等自卫设备、夜视设备等。相对皇家海军型,其导航设备更先进。&br /&  CH-148和CH-149 原为加拿大发展的型别。现取消。&br /&  AW320 在EH101民用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为满足加拿大1995年初提出的海军作战和搜索救援任务,1997年底加拿大选定该型机。具有着舰能力。由于大量采用民用航空电子设备,因此费用大大降低。加拿大总计订购了15架,用于替代CH-113,于1999年~2002年交付。估计单价比原来的CH-149少40%。&br /&设计特点 &br /&  旋翼系统 五片桨叶旋翼,旋翼桨毂按多路传力路线和破损安全概念设计,由复合材料环绕一个金属芯构成。复合材料旋翼桨叶结构,具有先进翼型和英国实验旋翼系统计划(BERP)的高速桨尖。桨叶通过多路传力路线(包括弹性轴承)与桨毂相连。海军型旋翼桨叶可自动折叠(其它型别可以选装)。海军型旋翼桨叶装有标准的电防冰装置(卢卡斯公司的系统),其它型别也可选装。四片桨叶尾桨,尾桨安装在尾斜梁左侧。尾桨桨叶也装有电防冰装置。&br /&  传动系统 来自3台发动机的功率可直接向前驱动主减速器,所有齿轮均采用夹叉安装,有较大的刚性。外部驱动轴驱动尾减速器。主减速器具有30分钟的“干运转”能力(演示时达到60分钟)。&br /&  机身 各型别均有金属蒙皮的前、中机身。通用型的后机身稍有更改,尾梁较细,以便在机身后部布置装卸跳板/舱门。尾锥和尾斜梁为复合材料结构;海军型的尾斜梁可向前向下折叠,以使平尾右半侧在后机身下面。尾锥下面有小的垂尾。主动减振系统可减少80%传递到机身的桨叶振动。机体在服役期内的大修时间间隔为1000小时,最终计划达到3000小时,机体的寿命将达到40000小时。&br /&  起落装置 可收放前三点轮式起落架,由液压操纵,主起落架为单轮,前起落架为双轮,前起落架可操纵转向。起落架由AP精密液压系统公司及意大利航空和机械制造公司设计并制造。主起落架可收入机身两侧的整流罩内。带有刹车装置。主起落架轮的尺寸为24×7.7,机轮为8.50-10,胎压为6.96×105帕,前机轮轮胎规格为19.5×6.75,胎压为8.83×105帕。轮胎为古德伊尔公司的产品。意大利海军和空军的型别都采用双主轮,所有其它型别的起落架均可选装双主轮。装有FPT工业公司的应急浮包。  动力装置 皇家海军“灰背隼”直升机装3台由英国罗耳斯·罗伊斯公司和法国透博梅卡公司合作研制的RTM322-01/8涡轮轴发动机,单台最大应急功率为1724千瓦,起飞功率为1566千瓦,最大连续功率为1394千瓦。皇家空军的直升机装RTM322-02/8涡轮轴发动机。意大利海军型装3台通用电气公司的T700-GE-T6A涡轮轴发动机,单台起飞功率为1521千瓦,最大连续功率为1327千瓦。意大利海军型还可安装阿尔法·罗梅奥公司/菲亚特公司的发动机。民用型和军用型的发动机为3台通用电气公司的CT7-6涡轮轴发动机(PP3装CT7-6A)。该发动机单台最大及中等应急功率为1432千瓦,最大连续功率为1230千瓦。&br /&  起飞时传动功率为4161千瓦,最大连续功率为3715千瓦,一台发动机停车的最大连续功率为2035千瓦。&br /&  3个油箱分别向3台发动机供油,每个容量1074升,总容量为3222升。可选装第4个或第5个油箱,最大燃油容量5370升。“灰背隼”HC.Mk3可在舱货选装一个油箱,总容量近4075升。装有计算机控制的燃油管理系统。右侧设有压力加油点,最大输油量为682升/分。左侧有3个重力加油点。皇家空军“灰背隼”上装有可拆卸的加油探头。&br /&  座舱 驾驶舱内有1名或2名驾驶员(海军型可由单个驾驶员操作,民用型规定由两名驾驶员操作)。反潜型通常还载1名观察员和声纳系统操作员。意大利海军反潜型的机组人员包括:1名驾驶员、1名副驾驶员和2名声纳系统操作员。海军型安装马西-贝克公司的机组人员座椅,能承受10.7米/秒速度的撞击。民用型可载30名乘客,4排座椅,座椅间距约为76厘米,外加1名服务员,座舱内有厕所、厨房和行李设备(包括头顶的行李架)。军用型可载35名(有座)或45名(无座)武装士兵,16副担架及一个医务小组或等重量货物,外部吊挂载荷时,可载5443千克货物。主旅客舱门/应急出口位于左侧前部,另外在后部座舱的两侧、起落架浮筒上方有应急出口。在右侧中间座舱位置有一大的滑动舱门,上有应急出口。民用型在座舱后面有行李舱,左侧有外部通道。军用型和通用型在座舱后面有装货跳板和舱门。PP1座舱地板的承载能力为9.6千牛/米2。&br /&  系统 装有意大利汉密尔顿标准微型技术公司的空调系统。复式余度综合液压系统,3个维克公司的泵供压。3套系统中的每一套系统额定工作压力为2.07×105帕,流速分别为55.59升/分、60升/分、61升/分。液压系统油箱为活塞载荷加压型,额定压力为0.97×105帕。主电气系统提供115/200伏三相交流电,由两台卢卡斯公司的无刷、喷射滑油冷却的45千伏安发电机供电(若安装卢卡斯公司的桨叶防冰系统,则采用90千伏安的发电机)。发电机由附件减速器驱动,另一台发电机由辅助减速器驱动,第三台发电机为单独驱动的备用交流发电机。当主发动机停车或不用外部电源供电时,采用诺曼兰尔-加勒特公司的辅助电源设备及起动控制系统供电,机上装有火焰探测和灭火系统,还有4个应急救生圈。&br /&  机载设备 海军型和军用型的电子系统以两套MIL-STD-1553B多路传输数据总线为基础,数据总线与飞机的管理系统、电子设备和任务系统交连。皇家海军型装有GEC-Marconi的通信系统。意大利海军型的通信设备由Elmer公司提供。反潜型装有360°搜索雷达。预警型装有360°扫描雷达。意大利军用型装MM/APS-705B搜索和气象雷达。民用型综合系统以ARINC429数据传输总线为基础。管理系统的主处理单元是一台双余度飞机管理计算机,该计算机可对导航、控制和显示实施管理,对性能、安全和使用监测实施计算;还能控制基本总线。其它基本系统有复式双重数字式飞行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军事通信子系统;以及多普勒、惯性、全球定位和其它导航设备。先进的驾驶舱内大量采用彩色阴极射线管,用于飞行导航和系统显示,并采用多功能键盘控制。海军型任务系统的主处理单元是双余度任务计算机,该计算机实施跟踪、探测管理、控制和显示管理,并控制任务总线。飞行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电子自动方向指示器和水平位置指示器。上述航空电子设备符合ARINC700和429标准。供货厂商包括英国航宇公司(环形激光陀螺惯性导航系统),史密斯/OMI公司(自动飞行控制系统),普莱赛/Elettronica公司(PA5015I波段雷达高度表),MEL公司(驾驶员任务显示装置),GEC航空电子公司(大气数据系统),雷科尔/菲亚公司(普勒速度传感器),塞列尼亚/费伦第公司(飞机管理计算机)和利顿意大利公司(LISA-400捷联式航向姿态参考系统)等。&br /&  武器(海军型和军用通用型) 海军型可携带4枚自动寻的鱼雷或其它武器。反潜型机头下部雷达天线罩内装360°搜索雷达,还装有深水声纳,两个声纳浮标分配器,先进的声纳浮标处理设备,雷科尔公司的电子支援设备和外部救援绞车。英国皇家海军型选择了AQS-903反潜系统和费尔雷液压公司的甲板锁。反舰监视和跟踪型将装战术监视和超视距导向目标设备,以便确定目标舰船的位置并将其位置通知协同作战的护卫舰,并且为护卫发射的导弹进行中途制导。在独占经济区执行巡逻任务时,带上适当的雷达,每小时可监测77700平方千米的面积,出动一次可以巡逻两次740千米×370千米的独占经济区。在执行渔业保护和反走私任务时,可以登上水面舰船进行检查。反舰型可携带2枚空-面导弹(意大利海军型为马丁Mk2)和其它武器,攻击重要目标采用反舰导弹,对付走私船则采用小型武器进行威慑。可选装12.7毫米机枪。&br /&外形尺寸&br /&  旋翼直径                  18.59m&br /&  尾桨直径                   4.01m&br /&  机长(旋翼和尾桨转动)            22.81m&br /&  机长(旋翼桨叶和尾斜梁折叠,海军型)     15.75m&br /&  机身长                   19.53m&br /&  机宽&br /&    座舱                   2.80m&br /&    机身全宽(左侧浮筒至右侧水平尾翼)     5.09m&br /&    浮筒宽                  4.61m&br /&    (旋翼桨叶和尾斜梁折叠,海军型)      5.20m&br /&    (同上,但驾驶舱门打开)          5.32m&br /&  机高(旋翼和尾桨转动)             6.65m&br /&  机高(旋翼桨叶和尾斜梁折叠,海军型)      5.21m&br /&  水平尾翼半翼展                2.78m&br /&  主轮距                    4.55m&br /&  前后轮距                   6.98m&br /&  旅客舱门(前,左侧)&br /&    高×宽              1.70m×0.91m&br /&  滑动舱门(中,右侧)&br /&    高×宽              1.55m×1.83m&br /&  行李舱门(后,左侧,“直升机航班”)&br /&    高×宽              1.38m×0.55m&br /&  后部货舱跳板/门(军用/通用型)&br /&    高×宽              1.95m×2.26m&br /&  主旋翼离地高度(旋转)             4.70m&br /&内部尺寸&br /&  座舱&br /&    长度(海军型)               7.09m&br /&    长度(民用/通用型)            6.50m&br /&    最大宽度                 2.49m&br /&    地板宽度                 2.26m&br /&    最大高度(“直升机航班”)         1.90m&br /&    容积(海军型) 29.0m3&br /&    容积(“直升机航班”)          27.5m3&br /&    行李舱容积(“直升机航班”)        3.8m3&br /&面积&br /&  旋翼桨盘                 271.51m2&br /&  尾桨桨盘                  12.65m2&br /&重量及载荷(A:海军型,B:“直升机航班”,C:军用/通用型)&br /&  使用空重(估计值)&br /&    A                   10500kg&br /&    B(近海仪表飞行规则)           9300kg&br /&    C 9350kg&br /&    “灰背隼”HC.Mk3            10250kg&br /&  最大燃油重量(4个内部油箱,总计)&br /&    A                    3406kg&br /&    B,C                  3360kg&br /&    “灰背隼”HC.Mk3            3200kg&br /&  最大燃油重量(5个内部油箱,总计)&br /&    B,C                  4200kg&br /&  使用载荷/有效载荷&br /&    A(4枚鱼雷)                960kg&br /&    B(30名旅客及行李)            2850kg&br /&    C(24名武装的士兵)            3120kg&br /&  最大起飞重量(A、B,C)            14600kg&br /&  最大桨盘载荷(A、B、C)          0.527kN/m2&br /&  最大功率载荷(A、B、C)          3.51kg/kw&br /&性能数据&br /&  最大允许速度(海平面,国际标准大气)     309km/h&br /&  平均巡航速度                278km/h&br /&  最佳航程巡航速度              259km/h&br /&  最大续航时间巡航速度            167km/h&br /&  航程(B,4个油箱,近海仪表飞行规则,有余油) 1129km&br /&  航程(5个油箱,近海仪表飞行规则,有余油)   1389km&br /&  转场航程(C,4个油箱加内部辅助油箱)     2093km&br /&  续航时间                    5h&br /&  过载                      +3g&br /&&br /&&br /&&br /&
NH90 &br /&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欧洲直升机德国公司/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荷兰福克公司 &br /&概  况 &br /&  NH90是由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荷兰四国联合设计、制造的多用途军用直升机。1985年9月,上述四国及英国的国防部长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提出研制一种供五国使用的直升机,叫作NH90。&br /&  每个国家有一个公司参加设计,即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和德国公司,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荷兰福克公司和英国的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这5家公司共同组成NH工业集团,从1985年9月至1986年11月,进行了14个月的可行性研究和预先论证研究,确定了NH90的基本构型。1987年开始进行方案论证,但在同年4月,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宣布退出这项计划。1987年6月,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和德国公司、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和荷兰福克公司正式决定重新开始NH90直升机的论证阶段研究。然后各公司进行了工作分工,并确定了各公司所占工作比例。后来由于1990年初德国的NH90财政预算减少,在当年底对意大利所占的工作比例和对原来的各公司的工作分工作了重新调整。1987年9月至1988年完成了武器系统的论证研究。日签署研制合同。生产5架原型机和一架GTV。&br /&  PT1/F-ZWTH于1993年10月开始组装,日出厂,日装RTM 322发动机首飞。日正式试飞。截至日累计飞行75小时。PT2/F-ZWTI于1996年11月出厂,日首飞。截至1997年12月累计飞行20小时。PT3主要用于核心航空电子设备试验,1998年底首飞。PT4装TTH的任务设备,1999年首飞。PT5装NFH任务设备。GTV主要用于地面试验,日首次试车,截至日累计试车300小时。&br /&  1994年5月研制工作暂停,对所有新的研制项目都进行了严格的费用审查,采用许多现成元件。同年7月研制工作重新开始。1996年6月法国的国防采购计划中包括了NH90,要求2005年首先交付NFH,2011年首先交付TTH(后推迟到2025年),从而打消了对NH90项目的担心。1998年底开始生产。2003年将首次交付荷兰海军。&br /&  NH90目前有两种型别:&br /&  NFH90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护卫舰舰载直升机,主要用于执行反潜和攻击海面舰船任务,另外还可参加防空战,包括对反舰导弹的探测;对舰船进行补给;执行搜索和救援任务;运送部队和人员;布轻型水雷。执行反潜任务时,可以搭载的军舰为中心,在100海里的范围内进行搜潜、识别、跟踪和攻击;执行攻击海面舰船时,具有超视距导向目标的能力。该型具有全天候作战和自卫能力,装有全套任务设备,电子对抗、反雷达及红外保护系统。&br /&  TTH90 陆基战术运输型,主要用于战术运输、空中机动和搜索救援,还可执行运输、侦察、电子战、空中指挥、火力支援、空投货物、布雷、要人接送和训练等任务。可乘坐2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载2.5吨支援物。装有自卫武器。为法国陆军提供的和用于出口的TTH装有后部装载跳板/门。德国陆军要求改装该型,使其能装备反坦克导弹,并且在前线贴地飞行时具有很高的机动性和生存能力。&br /&  海军型将具有自主的反潜能力,并将设计成能全天候及在恶劣的舰船运动环境中使用。有效载重能力将能满足各国执行海军任务的广泛要求。陆军/空军型将装备防御武器并具有驾驶员工作负担小的特点。NH90易损性低、不易被探测、维修简单、出勤率高。在-40℃至+50℃温度范围内具有全天候昼夜作战能力。&br /&  1996年7月确定的总需求量为647架,其中:法国133架TTH、27架NFH;德国陆军120架TTH、空军85架TTH、海军38架NFH;意大利160架TTH、64架NFH;荷兰20架NFH。预计出口将超过600架。&br /&  德国计划2003年开始装备TTH,2007年装备NFH,用来替代2003年退役的“山猫”直升机。意大利从2004年开始装备两种型别。准备在法国建生产线。&br /&  根据1992年9月的协议,NH90的研制费用为13.7615亿欧元(96亿法国法郎)(1998年1月币值)。这些费用由各国政府和各公司提供,其中:法国政府4.2183亿欧元,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1.6124亿欧元;德国政府2.5641亿欧元,欧洲直升机德国公司0.7459亿欧元;荷兰政府0.8944亿欧元,福克公司0.0264亿欧元;意大利政府3.7亿欧元,由于意大利要求对直升机做些改进,1995年10月同意再增加0.5832亿欧元。截至1997年1月,估计已支出75%的研制费用。TTH的出厂价为9000万法国法郎、NFH为1.45亿法国法郎(1995年币值)。647架直升机的生产费用估计达120亿美元(1996年币值)。&br /&设计特点 &br /&  旋翼系统 4片桨叶旋翼和4片桨叶尾桨,桨叶由复合材料制成,具有先进的翼型和弯曲的桨尖形状,钛合金旋翼桨毂,带有弹性轴承。无铰式尾桨。NFH的旋翼桨叶和尾斜梁可自动折叠。旋翼转速为256.6转/分,桨尖速度为219米/秒。尾桨转速为1235.4转/分,桨尖速度为207米/秒。&br /&  飞控系统 4余度电传操纵装置,高阶谐波桨距控制,以使振动最小。该系统由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研制,便于直升机贴地飞行,经受小型武器攻击后能很快修复。&br /&  结构 全复合材料机身,剖面设计成较低的雷达反射截面,结构是按可靠性规则设计的。旋转部件和系统都具有高的寿命。故障自检系统使寿命、可靠性达到最大,并且维护简单。整个设计将具有易损性低,不易被探测到和维护方便等特点。&br /&  着陆装置 满足抗坠毁要求的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前轮是双轮,主轮是单轮。&br /&  动力装置 装两台涡轮轴发动机,可选用英国罗耳斯·罗伊斯公司和法国透博梅卡公司联合研制的RTM322-01/9,单台功率为1566千瓦,或者是通用电气公司的T700-T6E,单台功率为1521千瓦。法国的NH90选定RTM322-01/9,意大利选定T700-T6E,德国仍未最后确定。都采用全权数字式发动机控制系统。传动功率为2524千瓦,一台发动机停车30秒的传动功率为2050千瓦。主减速器具有30分钟干运转能力。&br /&  座舱 1名驾驶员可进行目视飞行和仪表飞行。NFH有3名机组人员:1名驾驶员、1名副驾驶员/战术指挥员、1名系统操作员。TTH90能载2名驾驶员、20名武装士兵或重量为2吨的战术运输工具。&br /&  系统 所有重要系统都是多余度的。液压系统有2个机械驱动的和1个电驱动的泵。电气系统有2组电池和4个通过变压器-整流器供直流电的交流发电机。装有辅助电源设备、应急动力装置及空调系统。&br /&  机载设备 电子系统以两套MIL-STD-1553数据总线为基础,数据总线、直升机管理系统、电子设备和任务设备通过几台计算机交连。NFH装有具有识别能力的360°监视雷达,TTH装有气象雷达。飞控系统包括SFIM/Alenia公司飞控计算机和汤姆森/马可尼公司的微波着陆系统。TTH还装有障碍警告系统。两种型别都装有夜视设备、5个20厘米的正方形液晶显示器、头盔显示观察镜。TTH装有数字地图和前视红外设备。NFH装有声纳、前视红外、磁场异常探测、敌我识别、电子战设备等。另外还装有雷达告警接收机、红外干扰机等自卫设备。&br /&  武器 NFH能携带700千克重的空面导弹、反潜鱼雷,可选装空空导弹;TTH可携带自卫武器。&br /&外形尺寸&br /&  旋翼直径            16.30m&br /&  尾桨直径            3.20m&br /&  桨叶弦长            0.65m&br /&  尾桨弦长            0.32m&br /&  机长(旋翼和尾桨转动)      19.56m&br /&  机身长             15.89m&br /&  机长(NFH,尾斜梁折叠)      13.50m&br /&  机高(NFH,尾斜梁折叠)      4.10m&br /&    (尾桨转动)         5.44m&br /&  机宽(最大)           4.37m&br /&    (主轮挡板间距)       3.63m&br /&    (NFH,旋翼折叠)       3.80m&br /&  水平尾翼半翼展(右侧)      2.55m&br /&  主轮距             3.20m&br /&  前后轮距            6.08m&br /&  座舱门宽            1.60m&br /&内部尺寸&br /&  座舱&br /&   长度(不包括后部装卸货物跳板) 4.00m&br /&   最大宽度           2.00m&br /&   最大高度           1.58m&br /&   容积             18.0m3&br /&面积&br /&  旋翼桨盘            208.67m2&br /&  尾桨桨盘            8.04m2&br /&重量及载荷&br /&  空重(带设备)NFH         6428kg&br /&    (基本结构)         5400kg&br /&  标准燃油重量(有用,NFH)     1902kg&br /&  任务载荷            &2000kg&br /&  最大载荷            4600kg&br /&  任务起飞重量&br /&    TTH             8700kg&br /&    NFH             9100kg&br /&  最大起飞重量          10000kg&br /&  最大桨盘载荷&br /&    TTH             0.41kN/m2&br /&    NFH             0.42kN/m2&br /&  任务功率载荷&br /&    TTH             3.78kg/kw&br /&    NFH             3.96kg/kw&br /&性能数据(估计值,任务起飞重量,国际标准大气)&br /&  最大巡航速度(海平面)&br /&    NFH             291km/h&br /&    TTH             298km/h&br /&  实用升限(TTH)          4250m&br /&  绝对升限(TTH)          6000m&br /&  悬停高度&br /&    有地效&br /&      TTH           3500m&br /&      NFH           3300m&br /&    无地效&br /&      TTH           2900m&br /&      NFH           2600m&br /&  转场航程(TTH)          1204km&br /&  最大续航时间(以140km/h速度飞行)&br /&    NFH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山猫直升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