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喇嘛教是佛教吗和佛教是不是两回事

藏传佛教的禁忌发布日期: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信息中心字号:[
]  (1)藏传佛教的佛事禁忌
  西藏的佛教徒往往把佛看成向众生指明究竟真理的先驱者。所以,佛与佛教经典(法)被认为是造就福慧资量之根。诸恶除制于根,就能产生利乐一切有情之善行。因此,在西藏,无论是金属制作的佛像、佛经、佛塔、佛殿,还足木雕、塑制、绘制的唐卡以及大小各异的彩绘坛城等,一旦经由具足功德的上师、活佛大德以及僧团开光,统统视为佛的真身,需保持经常上供颂偈,庄严观修。
  一般人需要接触某一僧人大德法师时,必须尊重僧伽礼仪;禁止在佛前或殿内吸烟、饮酒或酒后进殿;更不得喧哗、放屁,越穿僧队;佛像经典不能够随意搬拿,更不可放在床凳及坐垫上;灯水镜乐和香花果食等供品类、宝瓶铃杵与腰鼓曼达等法器类、坛城面具与彩缎法具类等,禁忌乱动摆挪,更不得对之近面喘气使供品受污;在集体念经或喇嘛修诵时,禁忌瞪眼或直视久看喇嘛的脸;举行法会期间,禁忌越过僧人队列和与喇嘛攀谈闲聊;高僧大德处,禁忌谈论与佛教有关的文物生意,禁止用庙中文物作成交谋利之言论和行为;执行公务或采访期问,未得允许之前,禁忌在殿内或僧团中间摆放采访器材,也不能直接与喇嘛和主持访谈;代表政府向僧团发布施时,一般应先持香熏排污气——转香后再进殿发放或委托僧人发放。接触高僧大德时,首先应献哈达以示尊敬,哈达只许献在手中,忌献在脖子或头上;高僧互为拜献,也在手中交换。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敬献,须先致至高敬礼,然后躬身献于手中,绝不能把哈达献在领导人的脖子上,这是对领导人的一种不敬。只有父母或长辈、师傅给自己子女、晚辈或徒弟哈达时,才能挂在脖子上。
  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而与各地文化融合,形成形状和大小各异的佛塔文化。当我们处在佛塔周边时,禁忌取用信徒献在佛塔上的任何供品;在塔前诵经或磕长头、绕塔,禁忌拥挤和争抢先行,应循序而进;路过寺庙、佛塔以及玛尼堆、经旗杆时,都应按顺时针方向绕行;对塔前烧施的桑烟,禁忌扔投污食或其他物品;手中的转经筒不得逆时针方向转动和打开筒盖等;寺庙以内,禁忌吸烟等不净行为。藏文、汉文或其他任何文字中带有佛法内容的字纸都应妥善保护,禁忌撕碎抛弃,更不得作卫生纸用;禁忌携带佛像、佛经以及有关法物上厕所等。
  (2)与藏传佛教有关的民俗禁忌
  杀生是整个佛教禁忌的主要内容。而西藏由于地处青藏高原的地理现实,宰杀牛羊又是维持生活所必需,很难禁忌。雪鸡的羽毛色彩艳丽,被认为是贤劫千佛之灵鸟,杀一只雪鸡,就有毁千佛之罪,因此,当地特别忌杀雪鸡。
  天葬。西藏一直把老鹰视为神鹰,有的地方还认为是无量光佛的一种化身。天葬时,请喇嘛念经并请有经验的天葬师,按照仪轨将整个尸体肢解,骨头砸碎,和起来喂老鹰吃,表示死者最后还把自己仅有的肉身布施给了其他生灵,必获无量功德;而且神鹰还能把他的灵识带到极乐世界,从而摆脱轮回之苦。其他民族对这种葬礼方式一般很难理解,但从西藏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从佛教思想来看,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自然行为。民俗文化中,禁忌围观天葬和伤害神鹰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因而西藏自治区政府已明令禁止参观和拍摄天葬活动,禁止猎杀和伤害鹰鹫。对天葬师赠送给我们的任何物品,不能产生厌恶或疑念;尤忌讳在采访或与天葬师交谈时,有不符葬礼仪轨和不尊重其人格的各种言论。
  在西藏南部峡谷地区,山高谷深,加上气候炎热,鹰鹫很少,因而多采用水葬,将尸体肢解喂鱼。但在多数藏区,水葬只足经济条件十分困难者才采用。有名望的大活佛和高僧采用塔葬(建灵塔),一般活佛、高僧和社会名人采用火葬。恶性传染病患者和重大罪犯,死后只能挖坑掩埋,不立墓碑,以示惩处。还应该说明的是,西藏的门巴族和夏尔巴人虽也信仰藏传佛教,却不流行天葬。夏尔巴人和僜人多实行火葬,门巴族和珞巴族多实行水葬。
  藏族婚姻,也有许多讲究,几乎各地区都有不同的婚礼方式。在一般情况下,男女双方相爱,除了解家庭经济状况等外,还要观察双方的属相是否对合,双方家庭供奉的护法神是否相合,若发现家中供奉不一、属相不合时,一般双方父母不会同意他们交往,更忌结婚。僧尼出家以后,均需起教名,不再沿用俗名。多年患病或家庭不和等常遇灾难之男女老少,除正常治疗外,也有请喇嘛做法事并改换名字的做法;改名以后则禁忌称呼前名,否则会令人不快。
  藏族人在13、25、37、49、61、73等虚岁时,处在本命年,也是厄年,一般不出远门,禁忌参加娱乐活动,尤其忌讳参加婚礼或葬礼活动。藏族人平常在家中做饭时,禁忌用勺子尝味,尤忌用勺子直接喝水后将剩下的水再倒人缸中,以免因给护法神的供水不净而导致灾难。吃饭、喝茶、喝酒,一般忌讳大口猛喝和发出响声,而且忌讳自己去取用,应由主妇酌人。喝茶、喝酒时不能只喝一杯,认为一杯成仇人,须喝三杯以上才吉祥。家中供奉的佛堂,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观看,以免触怒神佛而带来灾难。西藏一般禁忌借他人衣帽,尤其寡妇、鳏夫之衣帽。若必须借用,则需在借和还时先熏香去污,否则会带来晦气。借用别家扫帚后,归还时只能当面摔在地上,切忌直接递人人家手中。三个对藏传佛教的错误认识
洛桑陀美仁波切
这些年来藏传佛教弘法非常的广大,世界各地都有藏传佛教的高僧、寺院、禅修中心等等,现在密法也非常受欢迎,许多人喜欢学密法,认为密法成就快。但对于刚接触藏传佛教和密法的人来说,对一些问题认识比较混淆。藏传佛教和密法(资料图)1.认为藏传佛教就是密法。许多人听到藏传佛教就联想到密法,并把藏传佛教等同于密法,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佛法分为小乘、大乘和金刚乘,密法是指金刚乘,而大乘和小乘又可以并称为显宗,因此佛教又可分类为显宗和密宗。藏传佛教以密法而闻名,这是因为在藏地,修行者普遍修行密法而取得较高的成就,但不能把藏传佛教等同于密法,藏传佛教不论是哪一个教派,都有显宗及密宗的完整的理论和修持方法。它的教义原则是“外修声闻戒”,“内修菩萨戒”、“密修金刚禅”。藏传佛教学习和修证的处所分为讲道院和修道院两种,也有综合者。藏传的寺院都有规定学制。并建立一套从显到密完整的闻、思、修程序,我们格鲁派更是强调先显后密、显密圆融,所以我们要正确理解藏传佛教。2.认为皈依了上师就是学密法。上师为古代印度人或一般修行者对其师之尊称。藏传佛教对具有品德高尚、堪为世人轨范者之尊称上师,上师是无上尊贵老师的意思,是善知识的意思。有的人认为皈依上师后,上师所传的法都是密法,自己修的法也是密法,但又知道密法对于修行者的要求很高,戒律很严格,如果不能做到,自己会有危险,所以有些担心、害怕。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皈依是进入佛门的标志,皈依了上师,是说明进入了佛门,成为了一个佛教徒,皈依上师后是要跟随上师修学佛法,这时是仅取得了一个佛教徒的资格,上师给其传的法也是基础的佛教,不是密法,密法是以灌顶为标志的,只有当弟子各方面的条件具备时,上师认为符合密法规定弟子的要求,才会进行灌顶,传密法。刚入佛门,修四加行,是修学密法的基础和准备,并不是说四加行就是密法。3.显宗基础没有打好,直接修密。密宗之所以成就快,是因为在出离心、菩提心、缘起正见的基础进行修行的,密法有很多更方便,更快捷的方法能够迅速积累福报资粮。修学密法必须建立在显宗的基础上,宗喀巴大师说过,光修显宗,虽然慢一些,时间长一些,但可以成佛,但不经过显宗,光修密宗是无法成佛的。修密的弟子是宝藏,是法器,各方面的条件都很严格,如果自己的条件没有达到就修密,确实很危险,不但弟子危险,上师也一样有责任。小乘佛法的戒行和大乘显宗的慈悲的善行是修行密法的基础,也是修行密法成功的必然条件,正如罗扎大成就师说:“若无慈悲和正见,只念烈性咒语,死后会变成邪恶的精灵。”(文:洛桑陀美仁波切)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点击关注“腾讯佛学 ”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佛学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佛学”,获取更多佛学资讯。
[责任编辑:airyzha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浅谈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区别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浅谈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区别
&&佛教文化 作业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喇嘛教明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