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开发区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革,再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中国网专访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翁杰明
中国网专访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翁杰明
位于两江新区的江北区四通八达
位于两江新区的北部新区一景
中国网重庆9月27日讯(记者程圣中)重庆今年的高温天气刚刚结束,以长江嘉陵江为轴线的1200平方公里土地却在疾速升温。
这里是两江新区,国务院批准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承载着改革开放由沿海向内陆推进、经济发展由外需向内需转型的国家战略。在国家吹响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进军号角的重要时刻,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成立。
“如果你错过浦东滨海,那一定不要错过两江新区!”如果你收到友人这样的邀约不必惊讶,自两江新区今年6月18日挂牌以来,平均每天有超过10亿元人民币在这里抢滩。
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日新月异的两江新区随时在刷新着世界的目光。出租车司机笑称“两江新区每天都得更新地图”,看起来似乎并不是玩笑。
作为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的目标是2020年实现GDP60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重庆。两江新区已扬帆远行,它被寄予厚望的是,如何领航中国驶出区域经济改革的深水之区。
1                
文章来源: 中国网
文明上网 登录发帖
版权与免责声明康养+水环境中冶华天再造内生新引擎
12月12日,《中国中冶康养产业技术发展报告》《中国中冶水环境治理技术发展报告》蓝皮书发布会在马鞍山举行。
康养产业和水环境治理既关乎民生福祉,又关系国家大政方针,因此两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备受行业内外关注。12月12日,《中国中冶康养产业技术发展报告》《中国中冶水环境治理技术发展报告》蓝皮书发布会在马鞍山举行。发布会聚焦中国中冶在康养产业和水环境治理产业的发展定位和战略布局,同时站在行业高度明确提出两大产业领域技术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对于中国中冶抢占产业市场先机、履行央企社会责任、服务福祉民生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抢抓机遇布局新兴产业为了顺应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迎合消费需求多样化、个性化趋势,我国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凭借60多年的技术积淀,中冶集团把在冶金等工业领域对“水电气”的技术优势延展到民用市政领域,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技术突破为驱动,积极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大举向康养产业、环境与新能源、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大型主题公园建设、智慧城市、美丽乡村、规划与咨询等领域发力,全力抢抓新兴产业市场机遇,抢占制高点,做新兴产业的领跑者。为了进一步提升在康养产业和水环境治理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领先优势,中冶集团审时度势、顺势而为,统筹康养产业和环境能源两大领域,于日在中冶华天成立了“中国中冶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中国中冶水环境技术研究院”。“人民健康福祉、生态环境优美是国家的牵挂,是政企的责任,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康承业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中国中冶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中国中冶水环境技术研究院”将进一步发挥技术引导和服务职能,持续提升中冶集团在康养产业、水环境治理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市场占有率,用强大的科技实力为“领跑者”的实现提供强劲动能,争当康养产业与生态文明有机统一的排头兵。服务民生助力健康中国作为当前我国乃至全球经济的朝阳产业,康养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新兴业态、经济发展方向的代表之一,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甚至被誉为全球未来的“兆亿产业”,市场吸引力巨大。中国中冶将康养产业作为自身业务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之一,采用“研究院+康养投资平台”的双创模式,以PPP、EPC、投资运营等模式,在生命健康产业示范区、医养综合体、高端医疗旅游示范区、智慧养老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健康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占领康养产业发展的市场先机。“当前,我国康养产业发展存在政策碎片化、产业链不够完整、基础设施不完善、康养产业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中冶华天副总经理李惠莹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这一背景下推出《中国中冶康养产业技术发展报告(2016)》,对于中国中冶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占领行业制高点、成为行业领军者尤为重要,“我们也希望通过康养产业蓝皮书的发布能够引领全社会共同关注、思考康养产业发展的问题、困惑与模式,预测康养产业发展的前景与趋势。”在我国首个国家级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中冶华天正致力打造“中冶·北戴河新区国际健康城核心功能区”,以高端、智慧、生态低碳的复合型新区开发为主题,构建势能与动能有机结合的国家级医疗健康产业体系。此外,在深圳大鹏区等地也正积极打造一批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相融”,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四位一体”,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国际健康服务社区。技术创新大做“水”文章在水环境治理领域,中国中冶已有超过50年的发展历史,尤其是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展市政污水处理业务、本世纪初开展市政污水BOT业务以来,围绕水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与突破。为了将水环境这篇文章做得更深入、更透彻、更精致,中冶集团于今年6月依托中冶华天组建成立了“中国中冶水环境技术研究院”。“实际上这个研究院就是一个重要的支点,它的使命就是发挥一个支撑、撬动的作用。”中冶华天首席专家、水环境技术研究院院长程寒飞向记者介绍,“根据规划,研究院的发展是以水质的节能高效保障、水生态及环境安全为目标,重点围绕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水环境生物生态技术、水处理节能工艺与装备技术进行研发、研制,以黑臭水体治理与生态修复、节能高效水处理装备、‘互联网+水环境技术’为抓手,形成水环境诊断医院、微生物工厂、水生植物工厂、节能高效水处理装备和新材料等产业技术,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打造出具有中国中冶特色的低成本、高标准、高技术、高质量‘一低三高’的水处理品牌。”截至目前,中冶华天运营管理的20多家水务公司和多个黑臭水体及河道湖泊治理运营公司,日处理黑臭水、污水规模达300多万吨,拥有近百条河道治理与维护业绩。中冶华天副总经理詹茂华表示,“凭借丰富的工程经验、全面的专业布局、特有的技术创新、优秀的技术研发团队、先进的核心装备产品、优质的运维服务、多元的投融资渠道等优势,中冶华天已经在城市水环境治理方面签订了多个项目,总合同额达到近50亿元。”
---------------------------------
关注中国企业报微信公众号ID:zgqybnews
经济进退、行业冷暖、牛企动静、观察者发言,关于财经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四川阿坝州构建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 再造旅游发展新引擎
央广网成都10月23日消息(记者贾宜超)10月23日,四川阿坝羌族自治州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隆重举行,现场签约投资类合同项目14个,投资金额达到65亿元。记者从推介会上获悉,拥有九寨沟、黄龙等众多世界级旅游景区的阿坝州正抓住红原机场通航契机,全力构建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再造旅游发展新引擎,打造“全域、全时、多元、多平台”景区的阿坝旅游升级版。
据悉,围绕“投资阿坝˙共享机遇”的主题,阿坝州有针对性地集中推出有市场前景、富有吸引力的投资合作项目68个,投资总金额176亿元。其中:文化旅游项目23个,投资金额87亿元;现代服务项目26个,投资金额74亿元;现代农业项目4个,投资金额3亿元;绿色工业项目15个,投资金额12.8亿元。
在本次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现场签约的14个投资类合同项目、投资金额达到65亿元。其中,文化旅游类项目6个,投资额42.3亿元;农业类4个,投资额2.85亿元;新能源项目1个,投资额13亿元,其它类项目3个,投资额达6.78亿元。
据了解,阿坝州旅游、文化等资源非常丰富,拥有九寨沟、黄龙等众多世界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加快阿坝州旅游转型升级,阿坝州抓住红原机场通航契机,全力构建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再造旅游发展新引擎,打造“全域、全时、多元、多平台”景区的阿坝旅游升级版。
为做好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推介,会前,阿坝州充分利用传统及现代电商平台对外推介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旅游资源、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招商政策。阿坝州文旅公司通过图文展示、资料发放、线下互动、二维码扫描关注“阿坝旅游微官网”等方式集中展示和宣传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旅游资源及主题线路产品。“阿坝旅游网”整合阿坝州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链资源,建立O2O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让旅行社及终端游客足不出户了解阿坝,认识阿坝,走进阿坝。此外,还通过展架、台卡等方式展示了阿坝州的特色资源产品,通过现场扫描关注,让参会嘉宾和客商积极参与线上线下互动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
您的位置:&>&&>&
再造发展新引擎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字体:&&]
  10月26日,郴宁(郴州至宁远)高速羊角脑隧道左线导洞全线贯通,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在岩溶喀斯特地质构造中凿出一条近3000米的高速公路。
  羊角脑隧道是湖南高速公路建设的一个缩影。3年来,湖南数万筑路大军攻坚克难,先后开工建设了37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三湘四水延伸,中部交通枢纽的宏伟蓝图日渐变为现实。
  高速公路建设,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助推湖南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跨越的新引擎。
  湖南气魄:3年开工37条高速公路
  10月28日,一个令湖南人振奋的日子。
  随着省委书记周强一声令下,全长175.4公里的龙吉(龙山至永顺)、永吉(永顺至吉首)两段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建设。至此,全省高速公路在建里程达3860公里,居全国第一。而在2008年,湖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仅为1403公里,排全国第十五位、中部倒数第一,国家规划的23个出省通道,20个“大门紧锁”。本该优先发展的高速公路,却因总量不足、路网不全、密度不够、等级不高,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匹配。
  打开中国地图,湖南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湖南通则中部通,中部通则全国通。湖南决策层审时度势,以打造“中部交通枢纽”的气魄,编就了“五纵七横”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将一批重大项目提前到“十一五”实施。
  日,是一个值得湖南人铭记的日子。这天,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在衡阳、湘潭、怀化三地宣布:京港澳高速复线衡武段、岳潭段及怀通高速开工。至此,全年开工建设18条高速公路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2009年,湖南又先后有15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今年计划开工的10条高速公路,已有4条开工,其余6条也具备了开工条件。
  3年开工37条高速公路,将原有的建设规划整整提前了20年实施,不仅在湖南历史上前所未有,在全国也独一无二,有专家称其为“湖南速度”。
  湖南速度:好与快的辩证法
  37条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3860公里,对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发展任务十分繁重的湖南来说,是一场硬仗。
  “哪里有需要,就在哪里出现。”承担施工管理任务的桂武、汝郴等公司,在全省率先提出“全天候服务”理念。
  桥梁施工中,桩基成孔后,需监理单位、设计方、施工方、业主等在场共同验桩,才能进行下一工序。一旦验桩不及时,十几米深的桩孔便会积水,严重影响工程进度。为确保及时验桩,南岳公司组成专门班子,24小时待命。
  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长冯伟林认为:“‘湖南速度’不是以牺牲‘好’为代价的‘快’,而是‘又好又快’,在‘好’的前提下实现‘快’的发展。”“质量”二字,在省交通厅党组书记陈明宪心中分量最重,陈明宪一有空就下工地、上路面。他告诫大家:“没有质量的速度是危险的。”
  邵怀(邵阳至怀化)高速雪峰山隧道是公认的控制性工程。施工单位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战胜了地质结构复杂、强风化板岩落水易软化、断层多极易引发坍塌等困难。6.95公里的雪峰山隧道,实现了10项技术创新。
  统计显示,湖南省高速公路在建项目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0%。
  湖南现象:发展驶上快车道
  近年来,湖南省40条(段)在建高速公路,总投资达2562亿元,不仅带动钢材、水泥、工程机械等相关产业960多亿元,还创造了200多万个就业岗位。
  在高速公路建设的“湖南速度”背后,是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湖南现象”。2008年,湖南GDP跨入“万亿俱乐部”,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增幅排名全国第九;2009年,GDP增幅达10.25%,在中部名列前茅;今年前三季,GDP增幅达14.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个百分点。
  在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的同时,人们深切感受到高速公路带来的“三湘巨变”:日,常德至吉首高速公路通车,不仅结束了湘西州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还标志着省会长沙与13个市州全部实现高速连接,全省基本实现“4小时经济圈”。
  不断延伸的高速公路,正以强劲之势,助推湖南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主办:湖南省人民政府 承办:湖南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1[河北新闻联播]河间:再制造产业启动发展新引擎
24小时排行榜
编辑:刘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发展新引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