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诵经几年烦恼习气还在怎么办

问:念佛、读经好几年,烦恼习气仍在怎么办?
问:念佛、读经好几年,烦恼习气仍在,对往生还是没有把握,请问怎么办?
答:功夫不得力的原因何在?佛教我们做的,没有做到;佛教我们不能做的,偏偏去做,结症就在此地。所以,儒家教导我们“克念作圣”,念是妄想、杂念,你能克服妄想、杂念,你就是圣人。凡夫为何不能作圣人?就是克服不了妄想、杂念。念佛必须放下万缘,而你没有放下。执著里最严重的是我执,说得粗显就是自私的念头。起心动念为自己,这个念头不能克服,就是作圣最大的障碍。
佛法将“善、恶”的标准,订在为我就是恶,为人就是善,这当中有道理。“为我”是增长我执,就是增长自私自利的念头。这个念头是六道轮回的由来,只要有这一念,轮回境界就现前,就不能超越,所以为我是恶。几时能把我、私的念头断了,做到“无我”,六道轮回就没有了。若再把分别断了,于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不分别,十法界就没有了,就住一真法界。
我们今天功夫不得力,最重要的关键就是有我、私,就是不知道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如果你知道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你会爱人如己,你会以真诚、慈悲处事待人接物,你不会糟蹋人,也不会欺负人,因为欺负人、糟蹋人是欺负自己、糟蹋自己。
道理明白之后,真正功夫从何处下手?一句佛号把分别、执著念掉;分别是所知障,执著是烦恼障,一句佛号能破二障。我们虽然天天念佛,念了几年,而功夫没有用在破障上,因此功夫不得力,生活不自在。
我、法二执破一分,就得一分轻安,就开一分智慧;能破二分,就得二分自在,就开二分智慧。确实身心世界一切放得下,真正觉悟“三心不可得”、“万法无所有”,才是世尊所说的“无依道人”。因此,修行要着重效果,效果在破障,效果在开智慧。
最要紧的,还是要把自私自利的念头断除,断不容易,先要能淡薄、能放下。别人喜欢的,我们给他;别人用夺取、霸占的,我们也给他,欢欢喜喜,绝不在意。如果还有一念不平之心就错了,你还有“所有”。其实这都是一场空,谁要就给谁,你就会得自在,你才能自在往生,没有障碍。20-013-1224
問:念佛、讀經好幾年,煩惱習氣仍在,對往生還是沒有把握,請問怎麼辦?
答:功夫不得力的原因何在?佛教我們做的,沒有做到;佛教我們不能做的,偏偏去做,結癥就在此地。所以,儒家教導我們「克念作聖」,念是妄想、雜念,你能克服妄想、雜念,你就是聖人。凡夫為何不能作聖人?就是克服不了妄想、雜念。念佛必須放下萬緣,而你沒有放下。執著裡最嚴重的是我執,說得粗顯就是自私的念頭。起心動念為自己,這個念頭不能克服,就是作聖最大的障礙。
佛法將「善、惡」的標準,訂在為我就是惡,為人就是善,這當中有道理。「為我」是增長我執,就是增長自私自利的念頭。這個念頭是六道輪迴的由來,只要有這一念,輪迴境界就現前,就不能超越,所以為我是惡。幾時能把我、私的念頭斷了,做到「無我」,六道輪迴就沒有了。若再把分別斷了,於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不分別,十法界就沒有了,就住一真法界。
我們今天功夫不得力,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有我、私,就是不知道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如果你知道盡虛空、遍法界是自己,你會愛人如己,你會以真誠、慈悲處事待人接物,你不會糟蹋人,也不會欺負人,因為欺負人、糟蹋人是欺負自己、糟蹋自己。
道理明白之後,真正功夫從何處下手?一句佛號把分別、執著念掉;分別是所知障,執著是煩惱障,一句佛號能破二障。我們雖然天天念佛,念了幾年,而功夫沒有用在破障上,因此功夫不得力,生活不自在。
我、法二執破一分,就得一分輕安,就開一分智慧;能破二分,就得二分自在,就開二分智慧。確實身心世界一切放得下,真正覺悟「三心不可得」、「萬法無所有」,才是世尊所說的「無依道人」。因此,修行要著重效果,效果在破障,效果在開智慧。
最要緊的,還是要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斷除,斷不容易,先要能淡薄、能放下。別人喜歡的,我們給他;別人用奪取、霸佔的,我們也給他,歡歡喜喜,絕不在意。如果還有一念不平之心就錯了,你還有「所有」。其實這都是一場空,誰要就給誰,你就會得自在,你才能自在往生,沒有障礙。20-013-1224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guoloujiang , 网址: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教孩子的学问
如何学习传统文化
今日搜狐热点通灵佛教网&||||||
达真堪布:做不到不恼害众生就断不了烦恼习气
做不到不恼害众生就断不了烦恼习气达真堪布皈依佛法以后,不能恼害众生。佛法本身是饶益众生的,如果恼害了众生,就违背了佛法,包括对自己的家人也一样。你不能为了修行、为了念佛而恼害他们,一定要照顾好他们。他们高兴了,满意了,这就是饶益众生,这就是佛法!如果你在家里,一进佛堂,把门一关,什么也不顾,家务也不做,孩子也不管,先生下班回来也没饭吃,让他们伤心,让他们烦恼,让他们痛苦,这不是恼害众生了吗? 有的家庭,太太或者先生信佛了,然后家也不像个家,人也不像个人了,家也没有欢乐的气氛了,人也总是闷闷不乐的。这样学佛念佛没有任何功德。这样做已经违背了佛法,所修的根本不是正法而是邪法。这样念佛,这样修行,不能解脱成佛,也别想往生。那我们应该怎样做?把事情都做好,不管是大事小事,不管是家里事还是家外的事,都处理得条理分明,井然有序,整齐干净,让他们高兴、满意,让家庭幸福起来,让家人快乐起来,这就是信佛,这就是学佛,这就是念佛。这样才能了缘了债。 法本身是饶益众生的,是不恼害众生的。让众生高兴,这叫行善;让父母高兴,这叫孝顺。如果总是让父母伤心,烦恼痛苦,然后偶尔给他们买点东西,送点礼物,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也不叫孝顺。你的爱人、儿女、亲朋好友,是与你最有缘分的众生,是最需要你关心、照顾的众生。为他们付出,让他们高兴,这就是善事,这就是修法。所以皈依佛法以后,不能再恼害众生,不能伤害众生,连这个念头都不能有。虽然我们暂时还做不到,但是要尽心尽力做,逐渐做,慢慢做,以后必须要做到,这样才能把佛法融入到自己的相续中。 无论在哪里,无论面对何种对境,都不能恼害众生。如果你恼害众生了,你念佛、诵经、持咒再多,其他的功德做得再多,这也是表面上的。实际上,你的相续已经脱离了佛法,这样你无论做什么都没有用,无法断除烦恼,也改变不了自己的习气。现在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很多人虽然念佛念了很多年,学佛修行了很多年,但是没有一点点的改变,没有一点点的进步,烦恼依旧、痛苦依旧,习气个性依然是那么恶劣,那么顽固。这样学佛没有意义!你自己不转变,周围就不会改变。 你想修正别人,首先修正自己。自己改变了,一切都会改变。把自己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改正了,一切都会好。把自己的心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把自己的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一切都会心想事成。这样做,不会有任何的违缘与障碍,不会有任何的矛盾与冲突。 不恼害众生,这是皈依法以后,我们要护持的戒律。刚开始,让我们一点点也不伤害众生,连这个念头都不能有,是很难的。但是慢慢改,尽心尽力做,总有一天会做到的。}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