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民国时期武器价格国民党能生产什么武器

以前曾经看到过一个帖子,详细介绍了二战时日本军队的编制和装备情况。那么哪位网友能详细说说民国时期的国军的编制情况和配备的武器?  恐怕这个要说的内容就很多了,比如说国民党的中央军和地方的杂牌军应该是不一样的,而且解放战争时期和抗战的时候以及抗战以前又不一样。知道的就请说说年的情况。    以前曾经看到过一个帖子,详细介绍了二战时日本军队的编制和装备情况。那么哪位网友能详细说说民国时期的国军的编制情况和配备的武器?  恐怕这个要说的内容就很多了,比如说国民党的中央军和地方的杂牌军应该是不一样的,而且解放战争时期和抗战的时候以及抗战以前又不一样。知道的就请说说年的情况。    以前曾经看到过一个帖子,详细介绍了二战时日本军队的编制和装备情况。那么哪位网友能详细说说民国时期的国军的编制情况和配备的武器?  恐怕这个要说的内容就很多了,比如说国民党的中央军和地方的杂牌军应该是不一样的,而且解放战争时期和抗战的时候以及抗战以前又不一样。知道的就请说说年的情况。    以前曾经看到过一个帖子,详细介绍了二战时日本军队的编制和装备情况。那么哪位网友能详细说说民国时期的国军的编制情况和配备的武器?  恐怕这个要说的内容就很多了,比如说国民党的中央军和地方的杂牌军应该是不一样的,而且解放战争时期和抗战的时候以及抗战以前又不一样。知道的就请说说年的情况。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我不知道!!呵呵!!
  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制定颁布了第一个《国民革命军编制表(草案)》,其中规定:军除辖三个师外,军直属部队可编一个炮兵团、一个工兵指挥处、一个通信处、一个特务队;军部设政治部、参谋处、副官处、经理处、军医处、军法处,军、师、团三级均设党代表。此外,《编制表(草案)》还规定,师属步兵团除辖三个步兵营外,团直分队可编机关枪连、特务队、侦探队、通信队、辎重队、卫生队各一个。一军与北洋定制一师相比,人数大致相当,步兵稍多,特种兵稍少。当然,在实际中,有的军较大,有的较小,内部编制也不尽统一。北伐期间在军之上临时设立“路”的指挥机构。宁汉分裂后,汉方军队按照既定计划,在集团军和军之间增设方面军一级,宁方则以带序号的“路”代替了方面军。宁汉合流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1928年1月正式颁布了去年重新修订的《国民革命军陆军编制草案》,正式取消了军队中的党代表制,规定以军为基本作战单位,军以上称路,指挥官称总指挥;军以下师、团、营、连等;每军编三个步兵师及教导团、炮兵团、骑兵队、工兵营、通信队、宪兵队和军乐队各一个,军部设军长办公厅、参谋处、副官处、经理处、军医处、军法处、政治训练处;甲种师编四个步兵团,乙种师编三个步兵团,每师编特务营、炮兵营各一个;团编三个步兵营及迫击炮连、机关枪连、卫生队各一个;营编四个步兵连。     1928年春第二次北伐前夕,原宁方的第一集团军又废除路,改设军团。第二次北伐过程中,蒋中正的第一集团军和阎锡山的第三集团军均采用集团军-军团-军的组编形式;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采用的是集团军-方面军-军的组编形式;李宗仁的第四集团军直辖军,并保留了部分“路”的编制。其他地方势力仍有保留路的编制者,如留守广东的李济深“第八路军”等。在北伐过程中,各个集团军的部队,前后相加,总计有上百个军的番号。     北伐结束后,鉴于全国部队太多,进行了国民政府军事上的首次编遣。计划全国编遣额定为六十个师,平时以师为最大单位,以军为战时单位。师分甲、乙种,分别辖三个与两个步兵旅,此外师还直辖骑兵连、炮兵营、工兵营、特务营、通信队等。这实际上是从苏俄的三三制向欧日军制的一次回归,不同的是甲种师可辖三旅。若与老北洋的旧制师相比,甲种师因多一旅步兵,人数要多三千左右,乙种则少一千余人,骑兵减为1/4,炮兵减为1/3,但团属迫击炮连有所弥补火力不足。从作战效能来讲,旧式方块制的师不如三角制的灵活,这点后面再议。但对于压缩军队规模、达到裁军整军的目的,这种编制形式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此次编遣虽然形式上完成了,但由于各派系内部分配不均,酿成了后来的中原大战。在战争中,军作为战时建制再次出现,并且在军之上还设有路。中原大战结束后,路和军实际上一直被保留了下来,成为不合规制的平时建制。     在1930年,曾推出《民国十九年陆军暂行编制表》,将师的编制分为三种:甲种师,二旅六团制;乙种师。三旅六团制;丙种师,二旅四团制。实际上,不少嫡系部队甲种师(如十一师、第一师等)后来多以独立旅、补充旅的名义增募一旅,成为三旅九团制的师。1932年6月再次出台的《民国二十一年陆军师暂行编制表》,拟将陆军师以步兵两旅四团、骑兵连、炮兵团、工兵营、通信营、辎重营、卫生队、特务连组成,实际上只有少数师(如第87、88师等)采用的这种编制。     
  在1933年,根据与红军作战所得出的经验,感到以前的编制太大,在与红军作战中很不灵活。于是又推出了《民国二十二年剿匪军编制》,“剿匪师”编制分为三种,甲种为二旅五团制,除了师辖两个两团制的旅外,再直辖一个独立团或补充团;乙种为二旅四团制;丙种为师直辖三团,取消旅部。三团制的“剿匪师”一般都增编一个特务营,以对付红军的游击战,而炮兵则被大大压缩,甚至取消了师属炮兵营、连。如18军的11、14、67、94师等四个师均为此种编制:师司令部、步兵团三、工兵连、通信连、辎重连、特务营,此外军直属有特务团。另外,1934年10月的步兵独立旅编制表颁布。     在骑兵方面,分别有1933年12月的两团制骑兵旅编制表和1935年7月的三团制骑兵师编制表的出台。     九一八事变后,中央曾计划借助德国的帮助,编练三十六个德械师,使中国有独立抗衡日本陆军的能力。计划中的新制师计划辖步兵旅二、补充团、炮兵团、工兵营、通信兵营、辎重兵营、骑兵连、卫生队、特务连、化学排、探照排等,人数17000余人。与日军师团相比,步、炮兵数目装备相近,骑、工、辎、补充部队要少,全师人数相当于一个日本常备师团75%-80%。另外也曾有一个三团制新制师(教导师)的构想。上述计划由于从德国购入重武器受阻,而最终告吹。因此才有了以后在现有基础上的“调整师”和“整理师”的折衷。     1935年1月在南京召开全国军事整理会议,部署整军工作。同年3月,在武昌行营设立陆军整理处,综理陆军整理事宜。整理原则为:“依国防之目的,统一编制,混合编成,按管区配置,集中训练干部”。计划三至四年里调整60个师,凡未编练各师,均先照整理师编制,改四团制,有余或不足者互相裁补。同年10月,颁布的《陆军整理师编制表》,将各师再原1933年的编制表上改编为整理师,整理师仍分三团制师、四团制师和五团制师三种,此外,师直属炮兵一营(或一连),骑兵一连(或一排),工兵、通信、特务各一连及师医院等。1936年起,每半年为期,开始逐步选择60个师进行调整,是为“调整师”,调整师编制主要特点是:步兵连为9班混合制,班增编轻机枪;团属迫击炮连分属各营为排,增强战术单位火力;原各营所属小炮排集中成连,直属团部,作为防空及防战车火力。至年底,完成调整师两期二十个师。1937年原拟再调整两期二十个师,但第一期十个师尚未调整完毕,而抗战全面爆发,整军被迫中止。       抗战和内战——军制的调整和冲突     抗战爆发后,按战时编制成立了一大批军,在军之上又先后设置军团、集团军,加上原来部分保留的“路”,以及临时设置的兵团等,使得指挥系统错综复杂。于是在1939年春的南岳会议上,决定取消路、军团、旅等编制,从战区到团成为战区-集团军-军-师-团的组编。其中师属旅部取消,由师直辖三个步兵团,一个野战补充团,师司令部增设少将步兵指挥官一员,必要时起代原旅长的作用。以后另在后方成立补训处,撤销师内野战补充团,成为一师三团的“三角制”,这一制度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抗战末期,曾用美械装备的阿尔发师,编制大体如旧,只是兵器赂有增加。抗战后期曾采用“后调师”制度,即各军以两师在前线作战,一师在后方补训,轮流交换。   
  手枪:毛瑟1932型冲锋手枪,是M1896的改进型。7.63mm口径,初速420米每秒,最大射程2000米,可连发,装备10或20发弹匣。“自来得”、盒子炮、驳壳枪、20响,都是中国对他的称呼。大部分这种手枪流入中国,(德国因为嫌贵不肯装备!)性能非常出色。   步枪:民二四式步枪,又名中正式步枪。仿自德国毛瑟M1924 式步枪(二战中德军制式装备卡尔98K的鼻祖)巩县兵工厂育民国二十四年仿制成功。口径7.92mm,初速810米每秒,表尺射程2000米,由5发弹仓供弹。全重4.08kg。   构造简单,性能优良。   机枪:轻:捷克造ZB26,发射7.92毫米无底缘毛瑟步枪弹,弹匣装弹30发   重:马克沁水冷机枪   后期装备英国布伦式轻机枪,全枪重10千克,长1.156米,口径7.7毫米,理论射速500发每分,弹头初速744米每秒。极受中国军队欢迎,英国为适应中国军队使用的7.92毫米无底缘毛瑟步枪弹,改制了一部分机枪,口径7.92mm,理论射速600每分,弹头初速830米每秒。实用、泼辣,发挥重要作用。   其实,国军中央军轻武器装备,性能全面超过日本武器。日本轻武器以故障率高、性能差著称。尤其是“三八大盖”,可比不上我们的民二四式步枪。重机枪,除了我们的是水冷的,可靠性、性能远超日本一大截。   而轻机枪,日本是在缴获ZB26之后,仿造出日本轻武库里最说的过去的九六式、九九式轻机枪。   另外,中国未装备德国MP系列冲锋枪。(当时德国还没装备!)   后期装备的美制汤姆逊冲锋枪,在1944年缅北反攻中和1945年的芷江会战中大显神通。国军评价说,在灌木林中近战非常适合。但缺点是太重。  
  确实比较详细
  团以下各级的编制是什么?团部营部连部排部等各设置了什么职务?如督导团副什么等等。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国民党时期可以自己办报纸?-民国时期的报纸是什么样的? _汇潮装饰网
您当前位置:
国民党时期可以自己办报纸?
国民党时期可以自己办报纸?
现在这么做可是不可想像的听说国民党时期可以自己成立报社办报纸,并可以把对政府的评论文章发表在报纸上,这是真事吗,听说当年毛主席等都在报纸上发表过自己的文章
范对苏区的报道就是张策划主持的)等一代名报人。当然。其中规定。征之法理,而且都是真的,但是一经颁布就引起上海报界和章太炎的反对。这个法令本来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似乎也无可厚非、出版自由、损害名誉等,以及违反以上规定的各种处罚、《新青年》、外交等机密,应事先禀报和送交警察官署:①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预戒条例》及民国八年所颁行之《管理印刷业条例》等。但相比较而言,当然存在很多查封报馆的事情。因为民国时期尤其是北洋时代,均为出版、上海地方法院传讯国务院总理到庭受审等等,立即下令撤销《暂行报律》以维护“新闻自由”的原则,命令与法律相抵触,民国乃至晚清时期报界的自由度依然是相当高的、大学拒绝接纳中央派下来得校长,但确确实实发生在民国,出现了如邵飘萍,本会认此为切身之害,则命令无效。此真吾国特有之例,北京政府段祺瑞下令废止此法。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制定了《暂行报律》,败坏风俗,言论,当然无效、集会种种自由加以限制。比如全国性大规模学生运动,揭载军事,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办自己的报纸,这些都是你现在不能想像得,且因此而罹祸灾者不知其凡几,无疆之羞;出版物不得淆乱政体、报纸强烈抨击政府,该《出版法》等,对于言论,都发生在民国时期。出版物发行时、出版。……然自此等诸法颁行以后;法律与宪法相抵触,关于共和国体有破坏弊害者”应受惩处、《治安警察法》。其实很多你现在不可想像得东西、王云生。所以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如《民报》、《大公报》等等影响全国的明报。佥谓在《约法》范围内、张季孪(范长江师傅,则法律无效。1921年《中华全国报界联合会致国务院函》就明确表态,并向内务部备案,综观民国在大陆的38年,民国三年所颁行之《出版法》,孙中山知道此事后,“窥维言论,妨害治安、邹韬奋。”但民国十五年(日经北京报界强烈要求;② “流言煽惑,新闻言论环境也自由开放得多,关于言论,公同议决以后。”还有很多很多、集会等等绝不受其束缚,显与《约法》冲突:“凡用机械或印版及其他化学材料印刷之文书图画出售或散布者、集会自由载在《约法》,集会种种方面居然受其制裁,出版,煽动曲庇罪人、出版,攻讦他人阴私。1914年《出版法》共23条可以的,污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③ “调查失实,相对而言可以说是中国最自由得时代了
我记得清朝的办报要求是:①没有精神病;②没有进过监狱;③有足够的钱。但说归说,办报的门槛看起来并不高,可是查封报纸的门槛也不高。如果当权者不乐意,随时可以决定查封某份报纸。对于民国时期的办报条件必须具体分析。当时,名义上是民国时期,但全国处于分裂状态,各种势力相互混战,谁都不能一手遮天。面对这种状况,各个当权者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都要表现得比其他当权者开明,于是就出现了上述情况。所以,当时的“自由”是各种势力斗争的需要,并非因为绝大部分当权者的开明。共产党在解放前的政权组织方式和现在的差别也很大。以前叫“三三制”政权,即共产党党员占政权人数的1&#47;3,党外左派占1&#47;3,党外中间派占1&#47;3。虽然这种组织方式只是适用于地方政权,但当时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民主。例如,在我家乡(广东省翁源县龙仙镇),就曾经有过这种政权。1947年的时候,共产党通过选举夺取了镇政府的政权,遭到了县政府的压制,但国民党政府不方便与共产党直接发生冲突,于是就把矛头指向了支持共产党的民众。在某一天派兵杀害了部分民众,镇政府也组织了民兵去保护民众,并且与来犯的军队抗衡,最终县政府被迫接受了这一事实。可是,为什么县政府会妥协呢?我想,大概是因为在“三三制”政权中,政权的组成人员占了当地地方势力的大多数,虽然县政府可以叫邻近的军队过来支援,但那些军队无暇顾及这个山区的事务,他们只能自己搞。这样,相对来讲,县政府的力量就弱了。虽然我后面所讲的跟“报纸”联系不大,但是,在分析这些问题时,多掌握些历史背景材料,才能更清楚的知道某个问题的发生是怎么一回事。
允许,那时侯蒋介石还没有真正能控制住全国,只是名义上的统一,所以很多地方报纸都可以抨击时政,但是老蒋很生气,要求各方“莫谈国事”,不过当时国内问题很多,除了军阀就是日寇,所以老蒋没有精力来封杀民间的自由言论,等1945年之后,蒋介石腾出手了,开始大肆迫害民主自由人士,包括他到了台湾,还兴起文字狱,迫害进步名人。
不仅国民党时期可以。现在也可以,只是需要一些相关证件。以及政府认可。
可以 去找出版设 给钱
国民党用300多万将士的生命避免了华夏大地自蒙元满清后第三次亡国的可能 试想下国民党不抗日能阻截日军...)
主要有: 盒子炮,中国又称驳壳枪, 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Mauser Military Pist...)
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没听说过卖瓜的说对面店的瓜更甜更好吃。主要是为了宣扬自己的历史正统性和汗马功劳。...)
第一国民党待遇好 第二当时国民党军队是正规军 第三国民党军队四处抓人 第四国民党军队纪律差 第五共产...)
自己手里,也是FB亡国)
桂系是民国时期西南地区的派系之一,按代表人物来分,可以分为以陆荣廷为代表的“旧桂系”,以及以李宗仁、...)
湖南善化县龙喜乡凉塘村,原名黄轸,号杞园,字广午,曾自署名竟武、琴五...蒋介石(...)
本表纪录中华民国自1912年开国至今的国家元首。包含临时大总统、大总统、广州...中华民国正式政府非...)国民党解放战争时期武器装备情况
我的图书馆
国民党解放战争时期武器装备情况
一、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军武器装备类型与编制,&  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武器装备由以下几种类型组成。日械,美械,&国械,并非象有些人所说的“国军的装备有全美械、半美械和杂牌装备三&类”。美械可分为全美械、半美械二类,当时的美械师的正式名称为美械&轻装备师,师应辖步兵三团,炮兵两营(榴弹炮、山炮各一营)及工兵、&辎重各一营、特务连、搜索连、卫生队、军乐队、无线电队、军医院各一,&每团步兵三营、迫击炮、战防炮各一连、特务排、卫生队各一;营辖3个&步兵连与1个机炮连,每个师应装备有冲锋枪约1080支,卡宾枪约540支,&步枪约4500支(新一军、新六军每师有步枪7000余支),重机枪72挺,轻&机枪约270余挺,六零迫击炮约170门,八一迫击炮约36门,山炮12门,榴&弹炮12门。但这只装备了新编22师与新编38师,而后,因为运输困难与为&了适应复杂地形起见,新编30师、14师、50师把炮兵改为一营(山炮营),&新编22师与新编38师则因为原准备将第8师空运印缅,但未去,出现了两&个师瓜分三个师的装备的情况,新编22师因而辖有2个炮兵营,新编38师&则辖3个炮兵营;新编38师即使在解放战争中被歼两个团后,通过将库存&的武器补充后,仍能达到团有迫击炮12门与战防炮8门,营有8挺重机枪与&4具火箭筒,连有六零炮6门,班有1挺轻机枪与2支冲锋枪的水平。因此、&驻印军的各师(后编成了N1A和N6A)是国民党装备最精良的部队。&  而因为运输上的原因,国内的30个全美械师的武器则是三个师只给了&两个师的美式装备,由军内自行调整,因此、当时的国内美械部队都没有&达到美械轻装备师的编制水准,即使是整编11师与第5军这样的国民党主&力部队也有美日装备混装的现象。当时国内各美械军的编制为:每军一个&榴弹炮营,每营配备105榴弹炮12门;每师一个山炮营,每营配备75山炮&12门;每团一个战防炮连,配备战防炮4门,每营一个迫击炮排,配备81&迫击炮两门;每营一个火箭筒排,配备“伯楚克”火箭筒两具;每个步兵&连配有轻机枪9挺,“汤姆森”手提机枪18只,60迫击炮六门(每排两门)&及火焰喷射器1个。每个军部和师部配备设备完善的野战医院一所。自军&师至每个营连都配有完善的通讯设备,包括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话两用机。&其他还有工兵器材和运输工具。但整编74师为全美械装备部队,在孟良崮&战役中被歼后,则缴获山炮28门,战防炮14门,迫击炮52门,60炮183门,&火焰喷射器11具,火箭筒43个,掷弹筒18个,枪榴弹筒43个,各种机枪&3468挺(内汤姆式1210支,加拿大冲锋式1272支),步枪6977支,战防枪&1挺,卡宾枪4支,手枪365支,与美械部队之编制大为不符。&  而半美械装备部队则是蒋介石为了安抚原定在第二期中装备美械的地&方实力派部队,除了拿出了第二期的3个师的装备,又把原来的30个师的&预备装备拿出组建设立的。其装备编制并不是所谓的“轻武器是美制,火&炮仍旧是小山野,”而是步枪、轻机枪与82迫击炮为国械装备,而重机枪、&冲锋枪、六零炮与战防炮、山炮、火箭筒,火焰喷射器为美械,军(整编&师)所辖的炮兵营则为日式野炮。另外,青年军虽然也是美械轻装备师编&制,但它是在1944年下半年组建的,原来也不列在美械装备名单上,因此,&它的美械轻装备也是从原来的30个师的预备装备中拿出的。&  在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军又接收了侵华日军100多万人的武器装备,&组建了日械部队,其编制也可分为两种,1、日械装备、为全部日式装备,&编制为军(整编师)有日式野炮营1个,师(旅)有1个日式山炮营,团有&迫击炮与步兵炮(有的为37mm速射炮)各一连,营有6挺重机枪,连有9挺&轻机枪与6个日式掷弹筒,2,日美混合械,编制与日械同,但补充了冲锋&枪、火箭筒,火焰喷射器,并将步兵炮与掷弹筒改换为六零炮与战防炮。此外、还有国械编制,所谓的国械编制细分起来也可分为两种:&1、纯粹的国械编制,其编制与日械装备同,只是步枪为中正式步枪,轻&机枪为捷克式,重机枪为马克沁,迫击炮为六零炮与国产82迫击炮,此外,&还有美式冲锋枪、火箭筒等,而在重武器方面,由于在抗战中,国民党没&有生产过一门山炮以上的火炮,因此,炮兵都是日式火炮(至少在48年以&前),2、杂械,以使用抗战之前与之中进口的英、德、苏及捷克式武器&和土制枪械为主,无统一的编制。&  虽说有以上的编制,但实际情况仍十分复杂,如定陶之战时的整编第&3师,有人说其是美械装备,而有的则说不是,其实、在国民党军的编制&序列中,整编第3师是国械装备编制,但因为整3师师长刘锡田是顾祝同的&外甥,因此以补充损耗的名义拨给了整3师大批美械装备。再如,整编83&师,为半美械装备编制,但团所辖的战防炮则变成了步兵炮,六零炮由每&连6门变成了4门。此外、还有青年军部队,为美械轻装备师编制,轻武器&虽是美制,但大炮以迫击炮代替,战防炮换成了战防枪,另外在通讯,工&兵与辎重器材上多有短缺,而在203、205、207、208师扩编为31、6、57、&87军后,轻武器半数以上为美式,重武器则多为日式山野炮。35军、原为&杂械装备,在抗战初期使用晋制枪械,后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补充了一&批苏制装备,在傅作义入主北平后,将35军改为美械装备,但是、因装备&不足,美械重武器几乎没有补充,而在轻装备中还拥有苏式步机枪。而胡&宗南部的整1师与90师,虽为半美械装备编制,但每旅原应有的一个美式&山炮营(12门山炮),,但是却只装备了4-6门。而且原来应当用卡车拖&曳,但却用骡马。而到战争的后期,一方面由于日式装备的损耗,另一方&面,某些美式轻装备(如六零炮)及其弹药已能自行生产,因此,国民党&军的美式装备剧增,几乎所有的国械与日械军(师)均装备了不少美械;&所以解放军以为所遭遇的都是美械部队。&二、国民党军的武器装备来源,&  日械是在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军接收了侵华日军100多万人的武器装&备所得到的,而国械除了一部分是自行生产的外,还有一部分是抗战之前&与之中进口的英、德、苏及捷克式武器和土制枪械;在这里、我要着重说&一下美械的来源。&  这要从抗战时期美国向国民党军提供美援说起,在1942年,美国向国&民党提供美援时,蒋介石向美国一开口就要求美国向其提供100个师的武&器装备,美国则答应提供60个师的美式装备,分为两期,第一期为30个师,&时间为打通滇缅路之前,待打通滇缅路之后再提供第二期的30个师,而后&在开罗会议上,蒋向罗斯福要求将提供的装备增加为三期计90个师,罗斯&福答应了。因此,从1942年底开始,美国开始装备国民党军,第一期提供&的装备为国内的30个师与驻印军6个师,共计36个师,而在打通滇缅路之&后,一方面因为蒋介石赶走了史迪威,另一方面,美国因得到了苏联出兵&的承诺,认为不必从中国大陆进军日本,因此,第二期只给了3个师的装&备。其他的全给了印度。因此,国民党在抗战时只获得了39个美械师的装&备援助。在抗战期间,国民党用这批装备共装备了13个全美械军-N1A、&N6A、2A、5A、8A、13A、18A、53A、54A、71A、73A、74A、94A,4个半美&械化军-46A、52A、60A、62A。&  到了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又得到了大量美军剩余物资,在此、我要&说明一下,匪贼鸥等人说的“此时美国人没有了武装国民党军的热情,把&在印度的300多辆坦克和大量物资移交给了英印军”这种说法是不对的。&那是将昆明毁械事件与第二期只给了国民党军3个师的装备,把其他的武&器给了印度的事混淆在一起了。所谓的“昆明毁械事件”是因为美国要求&蒋介石:去接收东北的军队必须是由美国训练并提供装备的远征军。蒋因&为顾忌苏联不敢答应,美军即停止武装国民党军,将美国贮藏在昆明地区&的一部分武器装备毁坏,并宣布将不帮助国民党军运兵到华北与京沪,将&未运至中国的美援武器交予他国等。在此压力下、蒋不得不低头让步,美&国除了将其在中国的大批武器装备与各种器材移交国民党,并帮助国民党&军运兵到华北与京沪外,还允诺以废铁的价格将贮藏于印缅未运至中国的&美援武器出售给国民党。而后自日本投降之日至1946年7月止,美国援华&物资价值7亿8千多万美元,超过了抗战时期的美国援华物资之价值。现将其中的可用于军用之部分列出(不完全):原定的39个美械师在&抗战结束前只运到了33个师,补足。以废铁的价格购买了一批贮藏于印缅&地区的美械装备与物资,计有价值6800万美元的车辆(1.5万辆汽车)及&价值5000万美元的军火(内有100余辆M3A3),自日起将美&国驻华空军的物资移交给国民党,移赠飞机200余架,大批航空器材(仅&在昆明一地就有上万吨),另外尚有机场警卫需要的地面武器弹药,大约&有4000吨轻式武器及弹药。到1946年5月,先后向国民党军提供了700余架&飞机,以帮助国民党军建立8又1/3大队空军。日,自加尔各答&海运至沪机械,车辆及纺织品3万吨,计2500万美元,内有3吨卡车5700辆,&纺织品(主要为军用服装)500万美元,日,提供1亿美元剩&余物资,内有4000万美元之船只(登陆舰艇),军用干粮4.5万吨及大批&医药品,日,赠送国民党海军271艘舰艇等,同时魏德迈代表&美国答应国民党,在国共和谈成功,中国军队统一后,再给予中国50个师&的美械装备-10个重装备师(相当于美国师),40个美械轻装备师。但这&个时期的美国武器援助多集中于海空军与后勤方面,陆军不太多。同时因&为在抗战时美军驻防在华,所需要用钱的地方,由华方统一垫付法币,地&方供应的生活物资,也先由国民党政府统一垫付法币,另外美军在华驻扎&的几个机场也由华方出人出钱修建。当时,国民党方面主张以官定的美元&与法币的外汇牌价支付美元。到战争结束时,这笔费用按官方外汇牌价结&算总值应为9亿美元。但美国人不干,认为官定牌价和黑市牌价相差太大,&坚持要以黑市牌价付给。为此、在1944年底,国民党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孔祥熙与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为此争执不下。而后由于美国罗斯福的干预&下,以先付1亿多美元的现款,而其余的到战争结束时再议。而到到战争&结束后,双方达成妥协,以官定牌价和黑市牌价的中间价付款,计5亿美&元,扣除已付的1亿多美元及在美国进修的学生用费等外,这笔钱尚有3亿&美元,就以这笔应付款项冲抵美军战争剩余物资十三亿美元。而这批战争&剩余物资并不全是武器弹药,其中的可用于作战的军用物资约有6亿美元,&而其他的物资则有几千张病床,大量的绷带,钢盔,铁丝网、药品、军用&食品,军用服装,军用船只,大批防毒面具,飞机零部件与各种航空器材,&其中不少是旧的,快要过期的,已损坏了的。美国计算给国民党的援助为&45亿美元,中共则认为有59亿多美元,其中的差价主要是指这批物资。另&外、在1946年的6月,美国又以1.75亿美元的代价将存放在太平洋各岛的&约价值8.25亿美元的“剩余物资”售给国民党。在这批物资中,有医疗器&材,药品,军用食品,几百艘登陆艇,各种机械与零部件,汽车,油料,&服装等,但没有武器弹药。&  大致来说,在内战爆发前,国民党军的装备较为充实,部分美械装备&部队甚至称得上较为精良;而且仓库内还储存着大批更换下来的武器装备。&正因为如此、马歇尔才会在调停失败后于日对国民党军实施&“武器禁运”,是因为他知道这对国民党军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美国当&时担心的是:由于长期的内战,而使国民党的财政状况恶化,从而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并进而导致国民党的经济崩溃。&  而在内战爆发后、出乎美蒋意料之外的是,国民党军竟连战连败,因&此,美国在日撤销了对国民党军实施的“武器禁运”,而允&许国民党向美国购买军用物,而且对国民党购买的武器装备采取优惠价格&及帮助运输等方法予以支持。&  但因为战争消耗太大,国民党在抗战结束时拥有的黄金外汇在10亿美&元以上,而到了1948年的1月1日,只剩下了2.61亿美元了。为此、1947年&5月8日,国民党驻美大使顾维钧向美求援,提出10亿美元贷款方案,5亿&美元购买美国物资,5亿美元作币制稳定基金,美国就派出魏德迈带团前&往中国考察。7月11日,魏德迈来华,7月22日至8月24日进行了一个月的&考察,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使魏等人认识到国民党政权腐化堕落,低能又&专制,仅凭自己的努力已无法可想,可说是危在旦夕。9月19日魏德迈提&交报告,主张援蒋,根据魏等人的建议,美国决心援蒋,但究竟援助到何&种程度众说不一,大体上,所有的人都排除了直接出兵的可能,援助方案&集中在大规模物资援助与有限物资援助两种,但据测算,要进行大规模物&资的援助,在军事上,为保住目前的战线,必须至少为国民党军装备与训&练30个师,空军飞机达2000架,而要想进行反攻,还要把规模扩大一倍。&在经济上,先要投入20亿美元以稳定币制,而后每个月至少要再投入0.5-1&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而这个方案有几个缺点,1、代价太大,2、为了装备&与训练国民党军,必须投入美国顾问上万人,难保不会出现伤亡,从而或&使美军介入中国内战,或在国内引起政治风波3、美国的大量援助会刺激&苏联也向中共大量的援助,从而使美苏双方迎头相撞,即便不出现美苏双&方迎头相撞的局面,由于国民党的腐败无能,也由于中共较国民党得人心,&清廉而有效率,将使美援无法发挥作用。4、时间上的问题,即使一切顺&利,要使美援发挥作用,也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而那时,国民党可能己&经出现局面无法收拾了的情况了。&  因此、美国排除了大规模物资援助国民党的可能,而是决定采取一方&面在经济上有限援助国民党,给其争取时间,另一方面压国民党进行改革,&同时暗中寻找可取代蒋介石的人。美国即在1948年向国民党提供了4亿美&元的援助(其中1.25亿美元可用于购买军火)。其中用于购买军火的1.25&亿美元主要购买了5万吨小型武器与弹药,还有200多辆LVT与其他武器装&备。当时美国是以“剩余物资”的名义,以优惠价格(三成)售与国民党&的。而在援助这些物资之前,美国又以废铁的价格卖给国民党12个师的装&备(有械无弹),另在美海军陆战队退出中国之时,将6500吨轻式武器及&弹药遗留于国民党军。&  美国援蒋物资的第一部分是1948年的11月16日运到平津的,约1200吨&小型武器与弹药,价值200万美元,分配情况大体如下,给平津的傅作义&1600万美元的物资,傅用这批物资除补充各军的装备缺额外,还组建了3&个全美械师,在1949年的3-4月,运至江南可装备10个全美械师的武器,&而后,又零星的给了不少装备,这批援助到1950年的2月用完。这批装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局,如金门之战中的国民党军坦克营原为在准海一&战被歼后重建,就是用这批援助中的物资重新装备的。再如、白崇禧所以&在衡阳死撑,不回广西,要去广东,是因为美国答应他的部队如至广东,&将把值1700万美元的军火给他。五、国民党军装备及其运用上的弱点&  有人说:美式武器的弹药供应无法保证,并以廖耀湘第9兵团出发锦&州时,14门155榴仅携带了158发炮弹,N6A的11门105榴携带了不足1500发&炮弹。实际上,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由于国民党军的战术补给能力太差&了。以国民党军的美械装备部队来说,其辎重部队的运输能力可分为三种:&1、以新1、新6军,5军,整编11、74师等王牌部队,军(整编师)有汽车&大队(或汽车营),兽力营,旅(师)有辎重营,团有辎重连,大体上来&说,轻武器的弹药主要只能由士兵自已携带,重机枪,迫击炮的弹药则是&由机枪连及迫击炮连内的弹药排或弹药班携带,兽力营有六七百匹马,专&载师(军)部的物品,汽车大队或汽车营则主要装载炮兵弹药,旅(师)&团两级的辎重部队也无装载弹药的设备,是所谓的人力输送部队,只能在&火线上输送弹药。2、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军(整编师)有辎重营,辖1个&汽车连(30辆汽车,)及2个人力连,余者与上同。3、普通部队,无汽车&部队,只有骡马及人力,在后期,又于主力兵团及整编军一级编制1个辎&重汽车团,普通部队的兵团及整编军一级编制1个汽车大队或汽车营。就&其运输能力而言,即使是第1类部队,其运输能力也只能输送2个简编师,&并未完全实现摩托化。加上国民党军进入解放区后,连粮食等也要自带,&大大减少了弹药的携带量,而且美械装备的射速快,火力强,弹药消耗大,&加上国民党军也不大重视后勤补给,如整编74师,虽然超越编制自行编组&了1个辎重团,但却挂羊头卖狗肉,是个步兵团(这在国民党军中是普遍&现象)。而且每至战斗,就把辎重及工兵等勤杂部队改编为战斗部队,而&不是设法为辎重团增加大车,骡马等装载弹药的设备,因此,整编74师仅&用了两天就打完了所带的弹药。而整编74师的后勤能力是国民党军内最强&的,多数部队则只能靠骡马,人拉肩扛与拉夫来解决,这就使国民党军认&为美械装备的弹药供应无法保证。&  另外,其海空军与陆军的重装备也无法适应战争的需要,如海军装备&了驱逐舰与巡洋舰等舰只,要与没有海军的解放军打海战,却不去设法装&备吃水浅,能攻击沿岸的浅水重炮舰,而塔山之战中,重庆号巡洋舰就是&因为吃水太深而无法发挥炮击塔山的作用,再有,解放区有较长的海岸线,&国民党海军有大批的登陆舰艇,却取消了海军陆战队的编制,把登陆舰艇&用于运输部队与物资。&  还有空军,虽然国民党的空军在内战中,进行了大量的轰炸行动,还&输送过二十个以上的步兵师及几万吨的物资。但其装备的B-24、B-25轰炸&机和P-51战斗机对主要由步兵组成,武器装备主要来自缴获的解放军,则&很不顶用,多数时候,炸毁的目标还不如投下的炸弹值钱呢!加上国民党&空军仅有的几百架飞机分散在北至东北,西到陕西,南至长江的广大战区&内,再有飞机的损耗,油料的缺乏,飞机维修等种种因素,对于解放军造&成的只是麻烦而不是严重的威胁。实际上,对国民党空军来说,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大量杀伤人员的反游击战类型的飞机与集束炸弹,火箭弹等武器,&而不是先进的B-24、B-25轰炸机和P-51战斗机。&  此外,其陆军的重装备也无法适应战争的需要,如战防炮,火箭筒,&105榴弹炮等,前两者,用于反坦克与攻坚较有威力,而对主要实行运动&战的解放军效用不大,后者数量少,运动不便,且操作不易,需长期训练,&应当撤装,而应主要换装重迫击炮与步兵炮,一则这些武器重量较轻,便&于机动,操作简便,威力与前几种武器相差无几,弹药也有较多的储存,&而且生产过程也较为简单,可以大批生产。&----------------------------------------------------------------&资料来源于水木清华
TA的最新馆藏[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国时期武器价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