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太多了造了太多罪孽……

恐怖主义——文明人类的第九大罪孽作者:徐迅雷
那一天,我在家收看凤凰卫视直播,通宵未睡,半夜急切将妻子唤醒;那一天,我的一位朋友家里因洪水过境,院墙被冲垮了,在搬砖头修葺;那一天,小布什探访佛罗里达州一所小学,与孩子们朗读《我的小山羊》……那一天,是日,美国,不,人类遭遇了最大的恐怖袭击。
19个恐怖分子劫持了美国4架民航客机,将客机变成“战斗机”,对美国的标志性建筑进行恐怖袭击:两架客机先后撞击纽约曼哈顿世贸中心双子塔;一架撞击美国国防部的五角大楼;还有一架原计划袭击美国国会或白宫,但在宾夕法尼亚州坠毁。
北塔南塔,双子塔倒塌的烟尘,笼罩了整个人类世界。直接死亡人数近3000人——他们都是平民百姓。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亿美元。那矗立着的钢结构的残骸,让我联想起中国的圆明园遗址。
9·11恐怖袭击,迄今整整10年。十年不过是一瞬。今天,在双子塔倒塌的地方,在那个“归零地带”,耗资30亿美元的新世贸大厦正在重新拔地而起。旁边是大型纪念馆,地上地下,最独特的是两个“双子塔脚印”的设计,那是方形之池,四周水幕下注,让你想起永远的双子塔。每年到了9月11日,在遗址旁边,都要举行纪念活动,诵读死难者的姓名,前后两个小时,没人做声,更没人离去。近三千死难者的名字,按死难地点分类,镌刻在铜板上,他们不仅仅是美国人,而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曾喆是来自中国的死难者。“妈,现在外边很乱,我没事,我去救人!”9·11那天,母亲岑娇娴接到儿子曾喆最后一个电话。15岁随父母从广州移民美国的曾喆,是一位急救志愿者,他恰好在距离世贸中心仅两个街区的纽约银行工作。在第一时间,他冲向被恐怖袭击的现场;他救护伤员的镜头,凑巧被福克斯电视台拍摄到并播出。没想到大楼很快倒塌,曾喆被彻底掩没……“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在关键时刻冲入浓烟滚滚和正在倒塌的房屋,他知道那里有许多人需要他的帮助。”
十年来,美国人民没有忘记曾喆。纽约曼哈顿唐人街一条马路上为“曾喆路”;一辆救护车命名为“曾喆号”;纽约银行一个会议室以曾喆名字命名,并创立了曾喆基金会。
爱与人性,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美国新泽西州芭芭拉女的丈夫查克尼克,9·11恐怖袭击那天,正在双子塔南塔上班,疏散240个同事后不幸遇难……失去挚爱的芭芭拉,写下500多封寄往天堂的情书,感人肺腑。
恨与反人性,同样也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恐怖主义,就是“恨”的主旋律。恐怖主义将对国家的“恨”、对社会的“恨”投射到无缘无故的普通百姓身上,让生灵涂炭。极其荒谬的是,本·拉登把恐怖主义等同于“圣战”。在我看来,恐怖主义是文明人类的第九大罪孽,而且已经发展为最大的罪孽。1973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获得者、奥地利学者康拉德·洛伦茨,获奖前写下了名著《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中译本由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书中论及人口爆炸、生存空间遭到破坏等八大罪孽。40年过去,这八大罪孽尚未消弭,又增添了第九大罪孽——恐怖主义。文明人类已不仅仅拥有八种“非人性化事件”,这些由文明人类所犯下的罪孽,不仅危及人类现代文明和文化,而且使全人类面临毁灭的危险。洛伦茨如果活到今天,一定会同意我的看法。现代恐怖主义的兴起,正是这三四十年的事,进入新世纪,以9·11事件为标志,恐怖主义登峰造极。恐怖主义、恐怖活动深刻影响了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
洛伦茨强烈地告诫人们,要提防那些源于“伪民主学说”的误区和错误行为——“伪民主”和真民主有着本质区别。人类的行为,如何受到种族史发展的影响?在何种程度上受到种族史发展的支配?洛伦茨以自己的学识进行了独到的阐发。尽管读者可能会因此而对人类未来的前景产生一些负面的印象,可是洛伦茨本人却对人类未来的机遇持乐观态度,并希望通过《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一书,为减少人类面临的危险作出贡献。
今年5月之初,人类迎来了一个号外好消息:本·拉登被打死在巴基斯坦!本·拉登是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幕后总策划人。上帝要谁灭亡,必先让其疯狂。不是不报,10年后时机终于来到。这位美髯公,是世上心貌最分裂的人,谁能想到那温文尔雅的容貌下,是最恐怖最歹毒的心;当年他把波音客机变成战斗机,有多变态多疯狂。美国总统奥巴马说:“击毙本·拉登是美国反恐行动上的重大成就。”
恐怖主义,永远是人类的公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恐怖大亨本·拉登之死,引发了中国狭隘民族主义者的言论甚嚣尘上。诸多中国愤青,竟然为“恐怖大亨”拉登大肆招魂,说他“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在他们看来,拉登是世界英雄,而美国才是恐怖主义!他们逢美必反,认为美国才是“真正的恐怖主义”。真是匪夷所思。不过这些嘴巴上的爱国主义者,没有能力在实际行动中为拉登招魂。越来越拥挤的思想空间和生存空间,让中国愤青失去判断是非的能力。
看看中国官方的说法:恐怖主义是国际社会公敌。中国也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中国历来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并积极参与国际反恐斗争。中方主张,国际社会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是人类最大的一种“病态行为”。其危害套用席勒在《钟》一剧中关于火的威力所说的一句台词:“放纵它,会多么可怕!”恐怖主义之外,人类文明有着“潜冲突”,这是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文化间有差异,文明间有冲突,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文化文明都是冲突的。文化有交融,文明能融合——这才是人类和而不同、和谐生存的希望所在。就像那世贸大厦双子塔残存的钢材,约有八分之一运到了中国上海,进入了宝钢的炼钢炉……
后9·11时代,恐怖、恐怖主义、恐怖主义行动,以及十年反恐行动,都深刻影响着人类世界。在这个小小的地球村,没有人能置身于世外桃源。别的不说,乘坐飞机,更为严格的安检,包括不能随身携带超过100毫升液体上飞机,就是那以后的规定。9·11就这样深刻影响了世界,影响了人类,影响了人心。
然而,本·拉登式的恐怖主义贼心不死。9·11后成立的美国国土安全部日前说,“获得具体、可信但未获确认的情报,恐怖分子将在9·11事件十周年纪念日期间袭击美国”。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在“后9·11时代”,重建世界安全新秩序是多么的艰难。消除贫困和不公,促进文明对话,从源头上杜绝恐怖主义的滋生,殊为不易。睿智人类需要新的设计与构想。就像新世贸大厦的建设,放弃了“钢结构”——原来的世贸大厦双子塔,主体使用钢结构,平常很强大,可是一旦遇到高温就融化了、脆弱了;重建时,恢复使用混凝土结构。
而人心、人性和理性的重建,更是一个极艰难的过程。
恐怖袭击一天,反恐战争十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9·11独立调查委员会较快就拿出了调查报告,中译本《“9·11”委员会报告:美国遭受恐怖袭击国家委员会最终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是个权威版本。该报告分为13章,全面介绍了9·11恐怖袭击发生的过程、美国有关部门在袭击事件后所作出的反应,详述了“基地”组织产生、发展以及策划的一系列恐怖事件,以及美国有关部门此前十年来在打击恐怖主义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在我看来,美国应该就9·11之后的十年反恐,拿出一个新的详实报告。
9·11十周年的第二天,恰逢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团聚,温馨,和谐,离不开安宁的环境。按照洛伦茨的“驱力”理论,爱与恨,都是人类的驱力,那么你选择哪一种?!
文明人类,应该深刻反思反省自己,从而最终齐心协力杜绝各大罪孽!(完)
(作者徐迅雷系杭州《都市快报》首席评论员,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客座教授,浙江省杂文学会副会长,杭州市政协委员)
(《“9·11”委员会报告:美国遭受恐怖袭击国家委员会最终报告》,美国“9.11”独立调查委员会著,赵秉志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定价85.00元)
(《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奥地利】康拉德·洛伦茨著,徐筱春译,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定价13.00元)
编辑: 杨日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思想浪潮: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徐筱春译.pdf25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8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一章  生命系统的结构
特征与机能障碍
背 景 知 识
年 ,查理 士
达尔文发表了他的 《物种起源》
为划时代 的杰作 。书中辟有专 门章节论述 了“本能”与“遗
传 ”的概念,同时提 出了大量 的证据,证 明适应是“自然选
择 ”(适者生存 )的结果 。“适者 ”并非许 多人所误解 的最强
壮、最大个或最具攻击性者,而是指那些最适合于在它这
个物种所存在的特定环境 中生存和繁殖的个体。在
起源》出版十多年之后,达尔文又连续出版了对现代心理
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两部著作:《人类 的由来及性选择》
年)和 《人类和动物的表情》
年 )。这 两 部著作
《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进一步 阐释 了“自然选
择”在人和动物进化上的作用,而且提出了人类与其它动
物在种系及心理发生上 的连续性 的问题 ,并 由此导致 了
现代“比较心理学”。在
《人类 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中,达
尔文提出了著名的 “人猿 同祖论”,并且花了相当的篇幅
论述“人类 与较低 等动物之心理 能力 比较 ”。他 写道:“尽
管人类和高等动物之 间的心理差异是 巨大 的,然而这种
差异只是程度上的,并非种类上的。我们 已经看到,人类
自夸 的感觉和直觉 ,各种感情 和心理能力 ,如爱、记忆、注
意、好奇、模 仿、推 理等等 ,在低 于人类 的动物 中都处于一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知识点 & “(22分)20世纪上半期,出现了两次世界...”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22分)20世纪上半期,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材料一: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因为它还被协约国用来证明它们向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结果,它激起了一场热烈、持久的争论;这场争论不仅导致了数以千计的文章和著作发表,还导致了一批批、总计达6万多份文件的出版;所有这些都促成双方继续争论谁应对战争负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由于存在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民主和法制不健全且遭随意破坏,许多人无辜遭到迫害……军队的损失十分惊人。第一批被授予红军元帅军衔的5人中有3名被处死,15名集团军司令中13人被杀。总共有4万多名高、中级军官遭迫害。 ……这场历时多年的大清洗给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斯大林后来不得不承认:“在进行清洗时犯过严重的错误。”&&&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并运用所学知识,从背景、性质的角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说法是否得当,并请指出当初某些人宣扬这一说法学术以外的目的。(10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斯大林模式”,并分析其对苏德战争的影响。 (12分)&
本题难度:容易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0-浙江温州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22分)20世纪上半期,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材料一: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款明确指出...”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22分)20世纪上半期,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材料一: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22分)20世纪上半期,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材料一: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款明确指出...”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与“(22分)20世纪上半期,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材料一: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款明确指出...”相似的题目:
1943年北非战争结束后,美英联军下一步的重大行动是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西西里岛登陆在易北河与苏军会师进行柏林战役
“英国不想为捷克斯洛伐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英国这一主张是哪种政策的体现?&&&&和平政策投降政策战争政策绥靖政策
下列能够体现“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这些霸权主义现象的是①巴黎和会&&&&&②华盛顿会议&&&&&&③慕尼黑协定&&&④《联合国家宣言》①②③②③④①②④①③④
“(22分)20世纪上半期,出现了两次世界...”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22分)20世纪上半期,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材料一: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因为它还被协约国用来证明它们向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结果,它激起了一场热烈、持久的争论;这场争论不仅导致了数以千计的文章和著作发表,还导致了一批批、总计达6万多份文件的出版;所有这些都促成双方继续争论谁应对战争负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由于存在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民主和法制不健全且遭随意破坏,许多人无辜遭到迫害……军队的损失十分惊人。第一批被授予红军元帅军衔的5人中有3名被处死,15名集团军司令中13人被杀。总共有4万多名高、中级军官遭迫害。 ……这场历时多年的大清洗给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斯大林后来不得不承认:“在进行清洗时犯过严重的错误。”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并运用所学知识,从背景、性质的角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说法是否得当,并请指出当初某些人宣扬这一说法学术以外的目的。(10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斯大林模式”,并分析其对苏德战争的影响。 (12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22分)20世纪上半期,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材料一: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因为它还被协约国用来证明它们向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结果,它激起了一场热烈、持久的争论;这场争论不仅导致了数以千计的文章和著作发表,还导致了一批批、总计达6万多份文件的出版;所有这些都促成双方继续争论谁应对战争负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由于存在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民主和法制不健全且遭随意破坏,许多人无辜遭到迫害……军队的损失十分惊人。第一批被授予红军元帅军衔的5人中有3名被处死,15名集团军司令中13人被杀。总共有4万多名高、中级军官遭迫害。 ……这场历时多年的大清洗给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斯大林后来不得不承认:“在进行清洗时犯过严重的错误。”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并运用所学知识,从背景、性质的角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说法是否得当,并请指出当初某些人宣扬这一说法学术以外的目的。(10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斯大林模式”,并分析其对苏德战争的影响。 (12分)”相似的习题。人类,你有罪——《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荐读 - 简书
人类,你有罪——《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荐读
若要说起人类文明的毁灭,你可能会嫣然一笑。世界末日这个话题早就过时了,况且人类已经掌握了现代化科技水平,是不可能让自身毁灭的!至少我以前是这么想的。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思想以极大的震撼,甚至可以说,动摇了我的世界观。本书的作者,奥拉德·洛伦茨,是奥地利著名的动物学家,也是现代动物行为学的创始人。(对,人家是研究动物的!)一个研究动物的科学家突然跑出来,公然指责全人类,宣判人类的罪行,这似乎显得有些狂妄和可笑。然而,或许作者正是希望通过这狠狠的一巴掌,让全人类能够幡然醒悟。虽然本书创作时间较早,写于1972年,但在今天,仍然具有时代意义。本书主要论述了人类文明在进几个世纪出现的八大现象。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使得人类对地球以及周围环境的环境的改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与之俱来的是人口的迅速增长,而人口爆炸,又反过来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就人类自身来说,日趋激烈的竞争导致人类恐惧性的忙碌,缺乏独立思考,并在追求速度中迷失自我。
同时,人口聚集使人们变得焦虑,冷漠,情感缺失,以及丧失独特个性。可灌输现在今天又有了新的定义。互联网的普及,意味着人类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获取海量信息,但同时,人们也将阅读代替了思考,人类轻易接受各种渠道的信息,并且很容易相信。当别人在刷微博和朋友圈,你在刷知乎和简书,从而感到有种优越感时,你却没有意识到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在获取大量的信息,然后没有通过大脑的批判性思考。你以为得到了许多感悟,然而这些感悟,对于现实生活又有多大作用呢?避免无知的途径是再创造。当徜徉在信息的海洋中时,如果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就很可能沦为信息的奴隶。
本书中令我深思的观点还有作者对于科技的看法。作者用“对科技的崇拜”来描述当今现状。不可否认,科技自文艺复兴以来便飞速发展,尤其是二十世纪对宇宙的开拓探索,都是史无前例的。对科技的崇拜是否意味着人类自身的毁灭?就像电影《机械姬》一样,人工智能Ava的创造者Nathan不正是妄自尊大的人类的缩影吗?可最终反而被自己创造出来的人工智能解决掉。科技究竟是载渡人类驶向更美好生活的船只,还是人类亲手为自己搭建的牢笼?我不敢下定论,只有时间才会告诉我们答案。
与时间赛跑
最后一点启示是与时间赛跑,与自己赛跑。都是人口爆炸惹的祸!人口剧烈增长而资源有限,势必导致激烈竞争。为了更好地生活(生存)下去,人们不得不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然而这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就是健康。为了一个“更好的”,孩子从小接受精英教育,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为了“更好的”而透支生命。这种赛跑是全人类的,不参与就意味着面对残酷的现实。这就是为什么鸡汤泛滥,人人都活得很累。看看简书上,到处可以发现“努力”,“奋斗”的字眼,无非是给心灵困乏的人一丝慰藉罢了。之所以会心累,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人口爆炸导致的激烈竞争,生活节奏加快,使得人不得不与自己赛跑。当然,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已过,但人口爆炸带来的竞争仍然在持续。我们还是需要为工作为孩子而忙碌,无心去生活。不管怎么说,作者对于人类的未来还是抱有乐观态度的。作者的目的在于给对科技盲目崇拜中的人类敲响警钟,尽可能防止可能导致人类文明毁灭的错误发生。【总结】这是一本这样的书,它不仅让你能有对人类社会现象的更深层次的认识,也使人意识到,怎样在人类这个特殊时代下生活,而不是生存。
Smart is the new sex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罪孽枷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