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应是怎样的发展路径

智慧城市建设,可以形成我国新的增长极
中央统战部信息中心主任&王丕君
&&&&来源:&&&&
我国具有城市演进和城市消费、创新的后发优势,信息化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战略机遇,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发展理念的最佳路径选择。
受我国信息化加速发展和“互联网+”热潮的影响,智慧城市建设正呈现出一股强劲的崛起和推进风潮。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在持续,结构调整仍在转型阶段,而且转型对于大部分企业和企业家来说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因为涉及新业态的谋划、新资源的寻觅、新资本的投入、全新人力队伍的组建等等,对于没有战略思维、与时俱进的创新、良好的人才机制、广泛的资源储备的企业而言,转型无异于重启炉灶、自我革命;而抓住了智慧城市建设,对于中央和地方、国家和省市、国企和民企,则是抓住了一个面向未来的难得机遇,一个可以广泛辐射而极具包容性的百业形态,它孕育着无数的产业,展现的是走向未来的集约、智能、跨界、再生,这是真正意义的转型升级,这也是“互联网+”之所以如此火爆的原因。
所以,谁充分认识到了智慧城市的战略性、前瞻性、包容性、创新性效应,谁就拥有了未来相当长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和若干年的辉煌前景;谁切实地重视了智慧城市科学的顶层设计与建设,谁就能切实地享受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诸多效能和广泛的红利。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总汇与象征,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与推动。智慧城市则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信息化时代城市运营智能化的新形态,是通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空间地理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载体在城市运营方面的全面应用,信息化将覆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相对庞杂的系统工程。
由于城市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信息化在诸多方面的融合应用,使得智慧城市建设必然形成较长的产业链,一方面是传统产业通过信息化实现转型升级,一方面是信息化融合过程中将产生许多新兴产业;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中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相互融合,对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又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将是既有利于传统产业又有利于发展朝阳产业的宏大事业。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100万人口以上的智慧城市建成,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实施全方位的信息化将增加城市的发展红利2.5到3倍。据报道,我国“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投资总规模约5000亿元,将撬动2万亿产业机会。
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必须建设智能化的基础设施,这就必然地形成一系列的新型产业和业态。比如顶端的各种云及云制造;中端如智能水务、智慧电力、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安居;微端的各种应用系统,如各种智能金融、智慧安防、智能楼宇、智能仓储、智能穿戴设备,等等。台湾电子制造企业前几年已经完成了智慧型自动化系统迭代,实现了企业生产的智慧预测;上海世博会、南京青奥会都是综合应用信息化手段建设智慧城市的范例。
智慧城市建设要求构建普惠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比如建设智慧医院、新型的养老产业、便捷以及越来越一体化的新型金融体系、新型的教育业态和文化消费业态,等等,这些都是信息化对传统业态的支撑、融合、衍化中的再升华。比如上海市经信委正在尝试推动的智慧路灯,就是对若干道路管理系统和城市便民系统的一种功能与形态的整合,既解决城市标牌标示过多的问题,也解决市民感知城市功能不便的问题。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利用智慧交通建设,三年间使交通堵塞降低25%,城市污染下降15%。
智慧城市建设一定阶段必将要求加快重点领域的物联网建设,以促进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能源利用的智能化。这就必然会在城市管理、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卫生、公共安全、产品质量等方面形成全面感知、广泛互联的城市智能管理和服务体系,从而形成诸多领域的业态转型,产生出无数与信息化相互融合的新型业态,比如智慧物流、智慧制造、智慧贸易,等等。美国一家研究机构(Forester)预测,物联网技术带来的商业价值是互联网的30倍。
智慧城市建设将有利于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相当一个阶段主要集中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三大领域,它们在总产值中的占比相对较高,智慧城市建设中,对这些行业的借重仍然是十分明显,而且会更强大地推动这几个领域产品的升级换代。过去,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受政策导向、资金流、人才流等因素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现在在推进“四个全面”的过程中,政策的导向决定了政策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都开始逐渐摊平,每一个城市已经不再拥有绝对的全方位优势,所以智慧城市建设,反而将创造一个万马奔腾、竞相争先的景象,可以激发无数城市的创新与发展活力。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在各类学科之间交融、渗透、跨界中不断推陈出新的特点,因此,智慧城市多元化的需求和产业融合,必然会通过集群、协同催生新兴的高新技术,并使高新技术不断升华。
智慧城市建设也将有利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对资金、人才、研发、技术、应用等每一个方面都有不可或缺的强劲需求,使得它必然地与城市关联性较强,它是城市优质资源的多领域分布,有些产业及其产品甚至是城市运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信息产业等,已经成为若干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导向性产业。所以,城市既是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孵化地、试验场,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消费者、推广集散地,智慧城市建设必将促进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关联方的相互协同融合,促进相关企业间的交流与竞争。
综上,我国具有城市演进和城市消费、创新的后发优势,信息化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战略机遇,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发展理念的最佳路径选择。以信息化为基础、平台、支撑、协同、融合、再造的智慧城市建设必将创造我国各级城市发展的黄金机遇,必将促进城市关联各类产业和事业的全面升级,必将形成城市乃至全国性的发展新增长极。智慧城市建设是大势所趋,智慧城市建设值得期待和大力、有效推进。
(责编:宋煦冬)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观点集粹|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宁家骏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路径
作者:ZD至顶网
分类 : 比特网
  有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镇化指数已经超过了50%,飞快建设的城市化道路势必伴随着一些以往很少遇到的问题,也就是俗称的“城市病”,在此背景下,各方一致认为以的手段推动城市建设是可行的道路,这也是智慧城市建设背后的内在逻辑。因此,从2012年起,中国开始进入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
  然而智慧城市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重技术轻服务,一些城市盲目跟风没有明确目标,协调不够、各自为政、体制机制缺乏创新。智慧城市的建设没有放在城市本身的落脚点上,即关注点没有放在为城市和市民服务上等。到底如何建设智慧城市?在国家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的落脚点又是什么?近日,ZD至顶网采访到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宁家骏,畅谈他眼中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思路。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宁家骏
  新型智慧城市指导思想
  如果要探寻智慧城市的建设路径,不妨先来智慧城市建设的衡量指标和建设标准是什么?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这是一个更加精准的指导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宁家骏指出,文件特别提出国家信息化铁三角的理论:能力、应用和环境。能力是核心,应用是牵引,环境是保障,要用铁三角的理论来指导国家信息化的发展,所以这个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思想。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的成立进一步明确了智慧城市总体发展思路,也就是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坚持智慧惠民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这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不过,要实现这些目标并不容易,也不是一蹴而就。
  宁家骏指出,任何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一般来说,城市有五大核心系统,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和治理、城市产业基础、城市公共服务,以及城市发展环境,所以这五大要素要真正形成智慧城市建设,每一个要素都要提升,并且要以更加协调的方式运行。
  用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再回到起初的问题,城市发展得很快,但积累了很多问题,也沉淀了很多数据,在明确智慧城市发展思想之外,如果探究这些问题的关键原因,宁家骏认为,“这些问题其实跟城市存在的信息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有深刻的关系。”也就是数据分散没有整合,他认为,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共享是解决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问题。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第一步要推动政府部门的数据共享,然后逐步推动数据的开放,包括用政府数据的共享和开放带动整个全社会数据资源的共享开放,宁家骏指出,今年国务院正式下发了51号文件,叫做《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这是第一个从国家层面出台的规范政务信息资源必须实现共享的法规性文件,文件明确提出了政务部门用公共财政采集的各种信息,在政府部门之间首先要实现无条件的共享,这一带有法规性强制性的文件,破解了过去各个部门都采集数据却变成了数据部门化、不能够实现共享的难题。
  欣喜的是,现在国家正在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的平台,通过这样一个平台首先建设得是政府信息资源目录,各个部门报自己家底、进行数据目录开放,其他部门需要时通过平台或直接通过部门之间数据交换来现数据的共享,宁家骏认为,它是解决当前大数据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同时也是破除体制上重大难题的关键性突破。
  对此,国发50号文也明确提出三个要求,第一推动大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第二强化应用,第展大数据产业。
  可持续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
  促进信息共享与大数据应用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热点,不过这些应用系统的运营模式也要创新,并且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宁家骏指出,建设智慧城市过去有一种误区,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主要是靠政府自己的力量和财力建设,实践证明这一条路是不能完全走通的,因为智慧城市是一个范围非常广和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而且是一个必须长期持续建设才能够见到明显成效的工程。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必须要坚持政企合作,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来更多的是靠社会化的投入,政府要放开垄断的资源,鼓励社会参与投资、参与建设、参与运行,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才能够把这种建设的模式和运维模式持续下去。
  所以,如果总结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思路,宁家骏说,新型智慧城市要建立起一个信息共享和公共服务的平台,通过它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并且,建设智慧城市首先要做好政府职能转变思路的变化,通过信息化来支撑好职能转变的要求,推动城市发展的创新,打造好创新驱动的整体战略。同时要衔接好互联网+行动计划,把大数据应用引入到城市的管理中,因为新型智慧城市本身就是大数据的重要载体。
[ 责任编辑:段晨濛 ]
论坛 17:08:45
带着朋友和机器人上月亮散步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李铁:智慧城市建设需&拓展发展路径
&&&&来源:&&&&
原标题:智慧城市建设需 拓展发展路径
  提要 中国的智慧城市,只能说是刚刚起步,还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进程:第一,如何通过企业来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第二,如何使碎片化的、分割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变成一个整合性、综合性的发展模式。第三,如何实现企业的跨界经营和管理,来促进利益的分享。第四,如何完成家庭、社区、就业产业园区和城市的整体结合。
  我国的人口城镇化率才刚刚达到55%,就开始和高科技、互联网结合到一起了,而那些发达国家在人口城镇化率55%的时候,经历的不是战乱就是传统技术。所以在这么一个时代里,我们面对怎样去运用这些新技术,以及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来帮助我们完成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谈智慧城市建设,确确实实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个人既有一些含含糊糊的感觉,又有一定的疑问。因为每个人从政府、企业、个人角度来看待智慧城市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解读。智慧城市这个概念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定论;作为一个市民怎么样来认识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是不是使我的家庭能更快地智能化,使所有的电器通过一种智慧的方式连接起来?我们的社区能不能发生一些变化,让我们不要去频繁地为家庭的社会服务,为保姆、为装修和小区的整修等各种问题所困扰?我们的就业怎么样和产业融合得更紧密?智慧城市、“互联网+”能不能和实体经济相结合?
  从另一方面看,每个市民都要接受政府的服务,政府的服务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所谓大数据、云计算和每个市民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谈智慧城市的时候,可能更需要互联网,需要智慧的东西给我们提供更丰富的内容,而且这会带动社会出现整体的变化。
  互联网的大企业家们谈到了我们互联网是一种线性的发展模式,就这一个行业在往前猛推,来扩展市场,扩张的速度非常之快。但是它和其他行业之间的整合关系确确实实还有待提高,需要我们更多的考虑商业模式的建立。
  特别是从企业方面来说,中国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企业家这个主题。企业家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企业家通过市场推动,速度非常快,很少有体制束缚、约束。第二,有了利益,企业才能发展,所以企业家效率非常之高。第三,创新过程中企业的推动力量是远远超出政府的,在智慧城市的创新过程中也是如此,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从政府方面来说,重要的是要看政府是不是还站在传统的政府模式上来管理大数据。应有一个整合式的管理模式。到目前为止,我们碎片化的智慧城市强调了社区服务,强调了微博政务,也强调了各种大数据的模式,但是,是不是能和城市的整个社区,和老百姓全方位的需求、市场的需求和政府公共需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恐怕还有非常大、非常广阔的提升空间。
  在城市的治理和管理以及整个智慧城市建设中,创新的推广尤其重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是从大城市的社区;第二是从中小城市。因为当在布局一个特别大的城市的时候,整个系统的建立非常麻烦。而通过小的载体来迅速地植入一些创新的要素,它会通过复制来迅速地推广蔓延,会形成非常好的示范效应,这对我们国家的智慧城市带动创新会有巨大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在很多国家,创新推广方面的经验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小”开始进行广泛的示范。日本、韩国、美国也都如此。希望中国在智慧城市的治理和创新上,两个方式并举,通过企业家为主导的推动,小的社区开始推广示范,最后来影响政府和企业家的结合,也影响中小城市和大城市这种广泛的结合,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的创建体系。
  中国的智慧城市,只能说目前是刚刚起步,还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进程:第一,如何通过企业来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第二,如何使碎片化的、分割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变成一个整合性、综合性的发展模式。第三,如何实现企业的跨界经营和管理,来促进利益的分享。第四,如何完成家庭、社区、就业产业园区和城市的整体结合。
  如果从这四个方面解决了我们智慧城市的发展路径,既借鉴国际经验,又使我们在城镇化率达到中期阶段,就可以通过这个庞大的市场空间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国的智慧城市可能会有一种新的展现。当然,我们希望所有的企业家、地方政府,包括国际合作,能共同地促进,以中国这个大市场来促进样板城市获得成功。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主任 李 铁)
(责编:朱江、孙红丽)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以五大发展理念助推智慧城市建设
您的位置: >
以五大发展理念助推智慧城市建设
  近日,新华网以《以五大发展理念助推智慧城市建设》为题发表文章,称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为主题的“2015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层论坛”在中央党校举行,来自全国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领导、专家、企业负责人等通过主题演讲、圆桌论坛的形式,围绕“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智慧城市建设经验交流”等热点主题展开对话、深入研讨,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群策群力。
  全文: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要解决发展路上的各种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进展如何?下一步将如何发力?近日,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为主题的“2015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层论坛”在中央党校举行,来自全国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领导、专家、企业负责人等通过主题演讲、圆桌论坛的形式,围绕“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智慧城市建设经验交流”等热点主题展开对话、深入研讨,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群策群力。
  建设智慧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市病”成为困扰各个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难题,迫切需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不断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智慧城市应运而生。
  中央党校副校长黄浩涛在开幕式致辞中说:“如何创新性地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和智能技术手段,特别是通过智慧传感和城市智能决策平台,来解决节能环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迫切命题。”“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城市的本质,城市发展目标的定位,城市功能的培育,城市结构的调整,城市形象与特色等一系列关键问题。 ”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伍浩认为,城市记忆着昨天,承载着今天,也创造着明天,它不仅是经济增长和财富创造的大舞台,也是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播的先行者,“工业化加速城市发展,信息化将深刻改变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历史性的机遇,也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马忠玉指出,智慧城市既是承载大数据、“互联网+”落地实践的载体,也是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肥沃土壤,更是实现信息惠民的重要途径。
  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鹏认为,城市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智慧城市是高质量城市化的重要途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优化社会管理、普及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认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智慧城市的兴起,是全球信息化发展高级阶段的产物,也是我们城市信息化建设发展高级阶段的产物。
  建设智慧城市要立足国情,符合中国现实需求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先要解决“怎么看”,才能明确“怎么办”,要认清我们当前所处的位置。
  黄浩涛指出,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还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存在着试点失范、政出多门、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网络安全隐患风险突出、思路不清盲目建设等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伍浩认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首先要搞清它的定位、目标和重点,放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进行综合考量。“要坚持需求牵引,效果为先,经济适用,把老百姓满意度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巡视员兼副局长秦海指出,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必须有宏观的眼光和微观的细致,明确它的区位优势、发展优势和比较优势,这样才能使智慧城市更加贴近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贴近于民生。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会长、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王彤认为,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当前国家面临的发展阶段的现状,离不开以人为本和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必须立足国情,不能照抄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和做法,也不能眼睛只单纯盯着高科技的硬件措施,“要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尽快补齐以往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弱项。”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单志广提出了“中国特色智慧城市”的概念,认为中国智慧城市核心是要解决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现实需求问题,而不是学国外看起来非常花哨的所谓数字化场景。
  王家耀认为,智慧城市建设要直面现实,要坦诚面对、正视我们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由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客观性,不能离开数字城市谈智慧城市,要充分认识到智慧城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目标任务,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建设智慧城市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十三五”时期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
  伍浩介绍,国家发展委下一步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进一步深入研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大数据等城市发展和管理带来的重大变革,以智慧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抓手,大胆改革和创新,大力推进各领域智慧应用,助力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公共服务。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使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取得实质性进展,让城市感知更加透彻,让城市管理更加精准,让城市运行更加智慧,让发展更加安全,让人民更加幸福。
  秦海指出,中国现在的智慧城市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必须实现四个方面的结合:与十八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五大理念相结合,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相结合,与现在的信息通讯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相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在圆桌论坛上,王家耀、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卢卫、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泛华集团董事长杨天举、中信国安城市运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成波围绕五大理念与智慧城市的关系分别谈了自己的理解。
  王家耀认为,智慧城市首先要解决思想思维上的创新问题,要根据当前的“互联网+”战略、大数据战略等国家战略背景调整我们的思维方式;同时,要解决好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运营方式创新等问题,否则就有可能“穿新鞋走老路”。卢卫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涉及“三多”——涉及部门多,各种元素多,利益冲突多,必须注重协调,和谐一致,配合得当。他提出了两个解决问题的角度:一是政府、企业、网民、市民等要定位好、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二是城市要做好产业协调、企业协调等,不能做一些这个城市根本不适合做的东西。易鹏认为,当前智慧城市如果开放的情况下,首先要明确政府的边界,要破除既得利益的门坎、稀释既得利益的比重,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其次要明确大数据的边界,“如果我们什么行为都被人监控了,生活多恐怖”;另外还要选好开放的角度,要用市场角度把数据资源挖掘出来,用得更好。杨天举认为,智慧城市是一个大概念,涵盖生态城市、绿色城市、低碳城市等,需要“大家同唱一首歌,一张蓝图画到底”。成波认为,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要打破部门利益、实现数据共享,最终要解决的是人的思想问题,要从多个角度让共享相关方共同看到共享之后能够达成什么样的好效果,推动问题一步一步解决。
新闻来源:新华网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号
(浏览本网页面,建议使用IE7以上版本浏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