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美国地缘格局局:为什么以色列无法摆脱战争的宿命

凤凰号出品
以色列地缘格局
以色列的战争宿命
(⊙_⊙)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ID:diqiuzhishiju在中东地区,由于奥斯曼帝国在近代的瓦解,释放出众多阿拉伯国家,中东呈现出阿拉伯国家群雄割据的态势,而以色列的出现无疑是二战后中东局势最大的变化,这不禁令人想到十字军东征。 文明的冲突....虽然以色列的国土面积狭小,却占据诸多方面的地缘优势,加上域外大国的支持、强大的组织与动员能力,使这个西方文化与利益背景的异教徒高科技国家占据着中东的核心地带,并在数次中东战争中取得胜利。然而战争并没有停止,这里似乎重复着千百年来的宿命。身处其中的选手或只是历史的玩偶,毕竟中东是世界大国的必争之地,以色列则是中东的必争之地。从中东到黎凡特中东是欧亚非三洲之间的枢纽,其形状也如十字路口一般,陆地和海洋相交错,并伸向不同的方向。十字路口正中心的新月沃地,则兼具区位与水源优势(水源意味着人口,在此格外宝贵),自然是中东的核心,也是各方争夺焦点。 中东——黎凡特然而新月沃地的肥沃程度还不足以对周边形成压倒性优势(和中国相比),新月本身也被广阔的沙漠分割成东侧的美索不达米亚和西侧的黎凡特。两者之间也没有强固的联系,以至在历史上,两者往往难以统一,或者分别被其他帝国所占据,叙利亚沙漠就成了很好的缓冲带。 新月沃地东西两段——米索不达米亚与黎凡特——卫星图 新月沃地东西两段——米索不达米亚与黎凡特——灯光图历史上,独立兴起于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并一统新月沃地的国家屈指可数,如巴比伦帝国: 没错儿,就是我,尼布甲尼撒大帝而统治黎凡特的代表则是同一时期(约公元前一千年)的以色列王国。虽然这是很久远的事了,然而这并不妨碍现代以色列人认为自己是回到故土复国,并为自己祖先的丰功伟业感到无比自豪。 没错儿,就是我,所罗门王 不认识所罗门王,至少认识我吧。。当周边更大的地缘板块崛起时,新月沃地的先发优势就成为了四战之地的劣势,这里开始被欧亚大路上的众多帝国轮番统治。巴比伦和犹太人的国家消失在历史之中,犹太人更是流散到世界各地,这里的标签也变成了阿拉伯,直到现代以色列国家的出现,犹太人成功复国。 历史上染指新月沃地的帝国们而黎凡特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状况——相对孤立且内部地形破碎,使其要么在战乱中保持分裂,要么成为帝国的一部分,今日的以色列、叙利亚、黎巴嫩等独立板块正是奥斯曼帝国解体的结果。虽然以色列具有科技和美国援助的优势,但并不能突破这一地缘局限,他无法把手伸得太远,甚至整合黎巴嫩叙利亚也是不可能的,他的异族身份更是巨大的限制(不然也不会得到西方国家的额外支持)。 破碎的中东从黎凡特到以色列以色列是黎凡特地区(新月沃地西段)的一部分,黎凡特地区事实上是东非大裂谷在西亚的延伸——西亚裂谷带,裂谷两侧山地拦截地中海的水汽,形成众多短小河流,使得这一段地中海海岸没有被临近的沙漠所吞噬,并成为文明的基础。由于裂谷带的存在,黎凡特地区虽然狭窄,地形变化却极其复杂,山夹着水,水夹着山,形成了大量较为独立的山谷、河谷、沿海平原、湖泊、盆地。黎凡特在北端与幼发拉底河相接近,其他方面则被沙漠与海洋包围,如果黎凡特出现强大的国家,周边的地理障碍则是很好的屏障,以色列正是这样的国家。 西亚裂谷带的山山水水这样复杂的地形如同微缩版的小世界,在很小的面积内包含着不同类型的地域和经济模式。在沿海平原——山地——河谷——山地这样复杂的地形排列中,诞生了不同类型的城市:沿海商业城邦、山间农业区、内陆农业区、贸易中转站等各种。 沿海平原——山地——河谷——山地以色列首都(事实上的首都)特拉维夫、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约旦首都安曼,颇为迥异的城市,在此地离得如此之近。 特拉维夫——耶路撒冷——约旦河——安曼这样狭窄又复杂的地带,想要统一起来是颇为困难的,现代以色列国家也只是占据了不到一半的海岸。以黑门山为分界线,形成了夹在西亚裂谷中的两个流域,他们分别流向南方和北方。以色列和约旦拥有南方,叙利亚和黎巴嫩则拥有北方。 一个“完整的”以色列,由于南面有沙漠的保护,而东面的约旦又实力弱小(只拥有一半的约旦河谷,且河水大部分被以色列在上游就抽走了,剩下的国土就主要是沙漠了),以色列主要的临近对手就只剩下叙利亚-黎巴嫩,双方在黑门山周围的复杂山地中反复进退,双方长期争夺的戈兰高地也正是在此。在中东地区,虽然以色列国土狭小,然而他所在的西亚裂谷带本质上就是一条狭长的沿海绿洲,周边为沙漠海洋所包围,有着充分的缓冲区,一旦以色列控制完整的裂谷带南半段,就形成了以色列与叙利亚对峙的局面,而叙利亚现在还在内战的煎熬之中。。 百姓苦战争宿命以色列能够在阿拉伯人的汪洋大海中建国是很不容易的,犹太人很早就在这里大量购买土地并大量移民(以及犹太人武装组织,这也是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尽量在更多的土地上形成事实占有和人口优势。犹太人用尽各种附加优势,也算是在阿拉伯人的土地上强行建立了一个形状曲折的国家(巴勒斯坦和他相互曲折着)。 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基本就奠定了今天的疆域。。建国之日即是开战之时,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加上之后的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取得了不断的胜利(有些也很凶险),每一次战争都逐步扩大自己的地缘优势,这也使得以色列的地缘需求大致得到满足。 虽然在军事上击败了周边所有的阿拉伯国家,然而以色列面临的真正威胁在于内部整合以及外部大国的支持。虽然巴勒斯坦在第一次中东战争就被占领,成了一个没有国土的“国家”,但约旦河西岸以及加沙仍有大量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距离一个犹太人以色列还很远(况且生育率也比不上),以色列所制造大量难民及强行推行犹太人定居点(占领所有好的土地)更是引来国际社会的普遍声讨。 约旦河西岸定居点 联合国裁以色列定居点违法,这次美国没有反对,投了弃权票,令以色列颇为不爽半个多世纪过去,以色列的周边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曾经短暂的团结的阿拉伯世界消失不见了,不同国家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在转向不同的方向,中东大国(土耳其、沙特、伊朗)参与到新月沃地的战乱之中,背后还有世界级强权。在这个过程中,战乱、社会动荡与国家的重组相混合,削弱了以色列的邻近对手(如叙利亚),但这是否有利于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的长久和解?尽管以色列保持着军事优势和充足的缓冲区,并在中东的分裂中找到不甚牢靠的盟友,但是却无法感到安全。就像公元前的以色列故国以及数百年前的十字军王国一样,他的安全本质上基于中东的分裂与远方帝国的支持,END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ID:diqiuzhishiju 扩展阅读 我团更多观察文章,戳这里:埃及地缘格局 | 从文明的摇篮走向文明的木乃伊叙利亚地缘格局 | 迷失在历史中的新月沃土伊朗地缘格局 | 世界上唯一成功的山地文明丝路古城 | 叙利亚战火中的帕尔米拉古城土耳其地缘格局 | 一个梦想称霸欧亚的海峡王国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地球知识局标签:地缘政治学
责任编辑:郭福红
相关阅读:
 |  |  |  | 
版权所有 国家数字文化网 Copyright (C) 2007 CCR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单位: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以色列地缘格局 | 以色列的战争宿命
首席战略官
在中东地区,由于奥斯曼帝国在近代的瓦解,释放出众多阿拉伯国家,中东呈现出阿拉伯国家群雄割据的态势,而以色列的出现无疑是二战后中东局势最大的变化,这不禁令人想到十字军东征。文明的冲突 ....虽然以色列的国土面积狭小,却占据诸多方面的地缘优势,加上域外大国的支持、强大的组织与动员能力,使这个西方文化与利益背景的异教徒高科技国家占据着中东的核心地带,并在数次中东战争中取得胜利。然而战争并没有停止,这里似乎重复着千百年来的宿命。身处其中的选手或只是历史的玩偶,毕竟中东是世界大国的必争之地,以色列则是中东的必争之地。从中东到黎凡特中东是欧亚非三洲之间的枢纽,其形状也如十字路口一般,陆地和海洋相交错,并伸向不同的方向。十字路口正中心的新月沃地,则兼具区位与水源优势(水源意味着人口,在此格外宝贵),自然是中东的核心,也是各方争夺焦点。中东——黎凡特然而新月沃地的肥沃程度还不足以对周边形成压倒性优势(和中国相比),新月本身也被广阔的沙漠分割成东侧的美索不达米亚和西侧的黎凡特。两者之间也没有强固的联系,以至在历史上,两者往往难以统一,或者分别被其他帝国所占据,叙利亚沙漠就成了很好的缓冲带。
阅读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地缘格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