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火,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公司司应该符合哪些标准

扒一扒49家美股上市金融科技公司发展现状:支付型企业占金融业半数!
摘要从业务类型看,美国金融科技公司业务种类多样;从地域分布看,美国金融科技公司呈现区域集中分布和海洋性分布的特点;从业绩水平看,除一小部分公司业绩表现欠理想之外,金融科技公司整体发展稳健且区域发展水平相对均衡。
  今年7月,KBW纳斯达克金融科技指数(下称“金融科技指数”)在美国正式发布,该指数用来追踪那些利用高科技发行金融产品并在金融服务方面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公司的表现。
  金融科技指数囊括49家金融科技公司(FinTech)。百年老店美国运通,评级巨擘穆迪、标准普尔,老牌交易平台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网络支付领军企业贝宝,信用卡霸主万事达卡和维萨,财经媒体巨头汤森路透,金融咨询界大咖邓白氏,信用评分机构费埃哲以及中国互联网金融界尽人皆知的Lending Club等悉数入选。
  本文以业务、地域、业绩为视角分析这49家金融科技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一些公司面临的挑战。
  业务视角
  49家公司主营业务可以分为支付、信息咨询、大数据分析、交易平台、评级、金融软件服务、网络银行及网贷共8个类型,其中支付型企业有18家,信息咨询11家、大数据分析7家、交易平台5家、评级机构3家、金融软件服务商2家、网络银行2家、网贷1家(见表1)。支付型企业的数量几乎占据半壁江山,成为金融科技行业的主要代表。
  图1:美国49家金融科技上市公司总部的地域分布情况
  来源: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盈灿咨询、网贷之家
  1)支付可以细分为电子支付、网络支付、卡片支付以及其它支付共四个类型。电子支付8家,数量最多,但没有一家电子支付公司位于美国传统金融中心纽约州。网络支付是新兴支付工具的代表,有2家公司入围且均位于具有鲜明创新精神的加州。
  2)卡片支付5家入围。3个信用卡支付公司均是美国金融界巨擘。万事达卡和维萨享有盛名,美国运通则是泰斗级企业,该公司当前最大股东是大名鼎鼎的沃伦·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最新持股比例高达15.94%。在巴菲特宣称永不抛售股票的四大公司中,可口可乐一直制造糖水;吉列公司长期销售剃须刀;富国银行扎根传统金融业务,而唯有美国运通不断创新业务,其以包裹快递为起点,历经汇票、旅行支票、旅游服务、信用卡支付、综合性金融等业务模式,在将近166年的发展历程中追求脱胎换骨般的蜕变,这在美国众多百年老店中显得与众不同。作为道·琼斯三十种工业股票的成分股之一,美国运通是美国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生产力进步以及行业成长的方向,将其纳入金融科技指数,无疑是对金融科技长期发展的认可。毫无疑问,美国运通的标杆意义非同凡响。
  3)信息咨询企业有11家入围。美国东北部州(包括缅因州、康涅狄格州、纽约州、宾州、新泽西州及俄亥俄州)共有7家咨询企业入围。美国经济增长的另一极加州没有1家咨询公司入围。东南部州入围的信息咨询公司只有佛罗尼达州的富达,富达的业务版图包括基金发行,这是许多同类型公司不具备的。
  4)专注于大数据研究的公司有7家,纽约州和加州各占2家。明晟的业务是编制指数,与标准普尔相近。Virtu Financial专注高频交易,业务独树一帜,业绩水平上佳。加州费埃哲开发的FICO评分模型被许多网贷机构(例如同样来自加州的Lending Club)运用。
  4)评级机构穆迪和标准普尔均跻身美国百年老店行列,它们在全球金融界能量巨大,特别是穆迪有美国世界金融霸权马前卒的称谓。穆迪创业之初是对美国铁路债券进行评级,时至今日,对各类债券进行评级依然是穆迪的核心业务和最响招牌。伯克希尔哈撒韦是穆迪当前最大股东。标准普尔则以发布标准普尔500指数而饮誉全球金融界。
  5)网络银行有2家入围,分别是恒久银行和BofI控股公司,它们以互联网为业务开拓工具,不另设线下分支机构。根据最新公开数据,诸如富国银行、道富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等美国知名银行均不在这两家网络银行前十大股东之列。相似情况也发生在网贷机构Lending Club上,其前十大股东中同样难觅传统银行的踪迹,而银行控股公司摩根士丹利近期大幅减持LC股票,持股占比从今年3月的9.03%(彼时为第三大股东)下滑到最近公布的2.17%,勉强维持第十大股东的位置。
  简言之,美国有不少金融科技公司的业务比较独特,但也有一些公司的业务内容相近,相互竞争压力明显,这也反映在业绩水平上。
2898゜12132゜2
5516゜12898゜22132゜3
新金融(),中国新金融领域权威门户,是清科集团旗下新金融领域综合服务平台,聚焦互联网金融,同时关注新兴资本市场与金融创新,拥有众筹、P2P两大子领域核心数据库。
Copyright (C) 新金融  京ICP备号
京ICP证100902
京公网安备32号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公司都不见了,而“金融科技”公司遍地开花?
究竟何为Fintech?为什么巨头们在去年某个时间点不约而同地开始强调这个转变?Fintech这个“舶来品”对于中国企业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市场中真正占据主导地位的并非价格竞争,而是新技术、新产品的竞争,它冲击的不是现存企业的盈利空间和产出能力,而是它们的基础和生命。
&& 约瑟夫&熊彼特
金融业作为信息密集型行业,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革新和大规模应用都曾深刻改变金融业的面貌。从这个角度来看,笔者一直认为&金融科技&是比&互联网金融&更贴切、更有生命力的一个&标签&。
相比&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这个词更聚焦于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并强调它们对于提升金融效率和优化金融服务的重要作用。&根据麦肯锡的数据,2015年,全球投入&金融科技&领域的资金高达191亿美元,是2011年的近8倍。过去5年,超过4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这个领域。在强势资本的支持下,全球已有超过2000家的金融科技公司。
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互联网金融热潮和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金融泡沫相比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需求支撑。截至2015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30亿,是2001年底的6倍。
Fintech(金融Financial与科技Technology的合成词)这个词最早只在美国地区使用较多,直到去年,国内包括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众安保险、宜信等几家巨头开始重新定义自己为&金融科技&公司,这个词才渐渐被国人所了解。&直到最近,Fintech几乎成了所有高端论坛的标配,它成为了最新的热门标签。企业高管、监管领导、学者专家,人人都开始提金融科技。这种星火燎原之势让笔者想起了当初的P2P、众筹、互联网金融&&&在这个&标签&被玩儿坏之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究竟何为Fintech?为什么巨头们在去年某个时间点不约而同地开始强调这个转变?Fintech这个&舶来品&对于中国企业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如何定义Fintech
沃顿商学院给出的临时定义是:用技术改进金融体系效率的经济行业。
维基百科:它是由一群通过科技,让金融服务更高效的企业,构成的一个经济产业。Fintech公司通常是那些尝试绕过现存金融体系,而直接触达用户的初创企业,它们挑战着那些较少依赖于软件的传统机构。&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Fintech并非简单的在'互联网上做金融',而是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发展创新和效率提升。&&京东金融CEO陈生强:京东金融认为,金融科技公司应该定义成,&遵从金融本质,以数据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为金融行业服务,从而帮助金融行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高盛全球金融机构投行副主席John Mahoney:金融科技公司需要以技术为基础,并且专注于金融产品与服务价值链上一部分或多部分,主要包括支付、科技支持型借贷、保险科技、市场结构、资产管理科技和资金筹集。&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董俊峰:主要指互联网公司或者高科技公司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开展的低门槛金融服务。这些服务和银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是颠覆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的本质都是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Fintech的中国意义
一.缓解监管压力
如果从时间上来看,Fintech的说法大约是去年下半年开始被一些企业所引用。而那时,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面临一个最大的变动就是监管环境的变化。
以去年7月,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标志,互联网金融行业开始步入规范化发展的轨道,随后又有多达二十几个监管文件涉及互联网金融的各个细分领域。
在中国,金融机构是牌照式监管,尽管P2P、众筹等创新业态并未明确是否要发放牌照,但从监管的思路和趋势来看,越来越向传统的金融监管靠拢已是大势所趋。
最新的权威解读来自互联网金融协会从业机构高管系列培训(第二期)上,央行人士在发言中首次提到Fintech这个词,并表示,应划清金融和Fintech的界限。Fintech不直接从事金融业务,主要与持牌机构合作。&最近,央行行长周小川与IMF总裁拉加德对话时也提到,&我们鼓励互联网公司发展,但当它们开展金融业务时,在当前的情况下,它们需要遵守现有规则。&只要涉及金融业务就需要牌照或遵照既有规则,这一点已经非常明确了。
那么,回过头再来看看,从前面几位的定义基本也不难看出,虽然同是金融+科技,但金融科技的落脚点在科技,偏重技术属性,强调以及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在金融服务和产品上的应用。&而互联网金融的落脚点在金融,金融属性更强,是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后的升级版、更新版。例如中国式P2P(纯线上的平台除外),基本就是传统小贷业务+线上获取资金的模式。&所以,从符合监管的角度考虑,做一家&科技&公司显然比&金融&公司更安全。&二.增加估值空间&尽管过去几年间,互联网金融行业涌入了大量的资本,但对于该领域的企业的估值一直都没有一个公允的标准。&互联网属性是做流量和用户,不承担信用风险,业务规模与流量和用户成正比;金融属性是指要承担一定的信用风险,风控是核心,规模越大通常风险也越大,要用银行体系的估值方法。不过,在资本市场,显然是前者更讨喜。&用P2P来举个例子,美国市场对信息中介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估值明显高于具有信用中介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估值,扮演信息中介角色的 Lending Club P/S一直高于具有信用中介角色的 OnDeck P/S 数倍。(当然是在LC事件爆发、股价大跌之前)
如果定义为金融公司,那么估值方式也并不难,就是公司持有或者交易了多大的资产量,再加上一些资本溢价就能够得出合理的估值,而从现在这些公司的股价来看,市场更多的倾向于把这些公司当作金融公司。&如果是这些公司以互联网公司或技术公司来估值,这种估值会远远高于目前的这些公司的股价的。这些上市的公司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都在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技术属性,而不是金融属性。
除了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本身更受资本市场青睐外,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互联网或科技属性更强,公司的成长空间和想象空间显然也更大。
例如,不少金融科技公司都在强调&技术输出&是未来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核心技术的输出和应用,企业不用受限于(金融业务)资本金、杠杆率的制约,其成长边际得以大大拓展,进而可以连接更大的生态。
三. 技术驱动创新&当然,更重要的是,从行业的演进来看,过去通过简单复制,缺少核心技术的商业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不管是市场还是资本都越来越看重企业的差异化竞争力和以技术驱动创新的能力。
尤其,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科技在提升金融效率、改善金融服务方面的影响越发显著。对于企业而言,在技术上的投入和创新的能力也将愈发重要。&这也是当初不少人反对互联网金融这种提法,甚至把&宝&类产品、P2P网贷行业、以及后来&一站式理财&平台的发展都称为一种金融创新的重要原因。他们认为,过往不少互金模式、互金产品都只是既有金融产品的互联网化,创新不足。
不管&标签&为何,在最近一年多,我们确实看到了新金融领域发生的一些变化。以大数据风控、机器人理财、区块链应用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业态在中国起步发展,而那些单纯复制商业模式、缺少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加速被淘汰。&东吴证券在其报告中总结称,目前Fintech历经1.0阶段(软硬件销售和服务)到3.0阶段(基于金融牌照+科技直接展业)发展后开始走向成熟,相较互联网金融主要停留在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Fintech全面融入支付、借贷、零售银行、保险、财富管理、交易结算六大金融领域。
中国式Fintech之困
现在有两种极端的误区,一是认为&金融科技&基本等同于&互联网金融&,原因前面已经说明,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二是&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泾渭分明,例如,按照前述央行人士的说法,基本就把两者给完全区隔开了。
按照他说法,基本可以理解为,Fintech是to B,主要为金融机构提供科技支持和服务;而互联网金融则更to C ,直接为消费者、投资者提供服务。这样一分的确更清晰,也更便于监管,但显然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随便看几家巨头公司,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百度金融等,它们的业务就涵盖了支付、征信、资管、甚至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多个板块,它们继提供核心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单自身也从事相关业务。&不过,随着监管方式和监管思路的明确,这些金融科技集团,以及一些正在转型的中小型公司都在慢慢梳理自己的业务条线,以便更符合监管的要求。&除了金融科技巨头之外,一些中小型创业公司随着业务条线的增多也存在&混业&的问题。例如,以P2P业务起家的积木盒子就在前不久成立了PINTEC(品钛)集团,定位为专注金融科技开发和输出、提供智能金融服务的Fintech公司。&此前,积木盒子涉足的多项业务和产品,例如零售信贷板块&读秒&、基金销售平台&虹点基金&、P2P平台&积木盒子&、保险销售平台&麦芬保险&、企业征信平台&企乐汇&、以及智能投顾等都将以子公司的形式在集团内独立运行。&对于这一类的金融科技集团已经很难单纯地把它们用科技或金融的定位隔离开,所以,从监管的角度来看,这种业务交叉的复杂性会让它们的身份在一段时间内存有争议。
但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这些金融科技集团也在极力理清自己的业务条线,每一个子公司只专注一项业务,更容易满足监管的要求或者获取相应的牌照。例如,积木的&虹点基金&、&麦芬保险&、&企乐汇&就分别有基金代销、保险代销以及企业征信牌照,蚂蚁金服的网商银行、芝麻信用、信贷业务等也都获取了相应的资质。
在&互联网金融&这个标签被玩坏之后,&金融科技&、&新金融&、&替代性金融&(Alternative Finance,英国对于金融+科技创新业态的统称)等新的标签层出不穷。&不过,名称是一个代号,并不是一个&避风港&,也许段时间内它会带来身份上的混淆或者美化,但笔者相信只有那些真正以技术驱动的创新、能够影响人们生活的产品才能带领企业穿越时间、历经考验。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11.2.4Fintech(金融科技) 最近很火,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科技公司应该符合哪些标准? - 知乎2099被浏览110390分享邀请回答6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Fintech(金融科技) 最近很火,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科技公司应该符合哪些标准? - 知乎2099被浏览110390分享邀请回答22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应链金融科技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