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竞聘自我评价评价是越精确越好吗

<body onclick="for(var i=1; i
欢迎访问劳达分支站点
上海分公司
北京分公司
深圳分公司
广州分公司
山东分公司
上海劳动律师事务所
<div class="m" onmouseover="for(var i=1; i
<div class="m b10" onmouseover="for(var i=1; i&
<div class="m" onmouseover="for(var i=1; i
岗位评价是越精确越好吗?
&&& 很多企业管理者对管理的科学性十分迷信,并认为越精确的办法就越科学。表现在岗位评价上,就是盲目迷信要素计点法,认为要素计点法比其他岗位评价方法更加科学,不管具体情况如何,都要求采用要素计点法来进行岗位评价。那么,岗位评价果真是越精确越好吗?要素计点法果真比其他评价方法都先进吗?
  基于众多人力资源咨询项目的运作实践,我们认为岗位评价只能具有相对的科学性,并不是越精确越好,应根据应用的具体环境选择评价方法。
   一、岗位评价结果只具有相对科学性,过程的科学性应该更受关注
   每一个公司在正式采用岗位评价方法之前,对岗位的评价工作就已经存在。比如,老总常常会根据某一个岗位的重要程度和该岗位员工的表现、以及对公司的贡献来确定他的收入,或者公司在新设立岗位的时候由负责人直接确定岗位报酬的基准。这些基于直接判断的岗位评价方法存在很多问题:
   1. 岗位的重要程度和该岗位员工的表现没有区分。岗位分析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基础工作,它是人员选择、业绩考核的依据,因此,对于员工价值的评价首先应该基于对岗位的评价。
   2. 对岗位的评价是零散的。由于没有把岗位评价工作当成一项独立的工作,对岗位的评价是在岗位增加、或有显著改变之后做出的,因为没有对所有岗位的一次性评比,对于那些工作性质在逐步变化的岗位就存在评价误差逐步积累的可能。另外,由于岗位评价是零散的,因此也造成岗位评价结果的相互对比性差。
   3. 对岗位的评价是直接的、内在的,组织内的其它成员不能看到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因此,他们对评价的结果缺乏认同性。一方面,岗位的价值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应该是一种综合的、系统的评价,直观评价会受到光环效应等认识上的偏见的影响,以至无法做出有效评价;另一方面,每个人都会高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低估薪酬水平,缺乏客观的标准会加剧这种倾向,从而导致员工的不公平感。
   4. 对岗位的评价是基于个人的。对岗位的评价往往由主要负责人作出,但是,它对于岗位价值的认识可能并不全面,尤其当公司比较大时更是如此。但公司比较大时,由对岗位熟悉的人做出判断也有问题:如何维持标准的一致性,如何保证这个过程中没有机会主义的考虑?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岗位评价方法就是针对上述缺点提出的,它根据岗位分析的结果(职务说明书),设计一定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标准,集合有代表性的多个评价人的意见,对岗位价值的关键因素如工作的性质、强度、责任、复杂性以及所需的任职资格等因素的差异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的活动。因此,岗位评价的评价人、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是岗位评价的三个关键要素。
   目前国际通用岗位评价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岗位排序法、岗位分类法、因素比较法、要素计点法等。但是岗位评价方法能够消除岗位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达到完全科学的程度吗?这实际上是很难达到的,就目前来说,岗位评价只能提供相对科学的、对于岗位相对价值的比较结果。岗位评价的科学性受到下述因素的制约:
   1. 岗位的确定性。岗位的不确定性有两个来源:一是岗位职责本身就存在模糊性,比如秘书工作,其职责受个人能力和被信任程度的影响,会有比较大的差异;二是岗位职责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如果进行岗位或组织结构的调整新设的岗位,职责被调整的可能性会更大。
   2. 工作分析的有效性。受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工作分析只能是采用满意原则,不可能对工作进行事先的精确的描述,同时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对于岗位的任职资格的描述只能具有参考价值。
   3. 岗位评价因素的科学性。岗位评价因素是在对多个企业的薪酬确定原则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代表了一种一般性的理解。针对具体的企业,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但是我们往往不可能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针对具体企业的因素及其权重,而只是简单地用我们的判断来代替。这也不可避免地限制了评价的科学性。
   4. 评价人对岗位的认识程度和对评价因素的理解程度。受评价人所在岗位的限制,对岗位的认识不能十分全面,如果被评价岗位中有新设立的岗位时,就更是如此。
   5. 评价人的公正性。由于评价人绝大部分来自于企业,每个评价人在评价岗位的时候不能不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这也为评价引入了误差。
   受上述因素的限制,岗位评价只能追求相对的科学性。这时候,岗位评价的另一目的就变得更加重要:通过岗位评价让员工感受到科学性。
   为什么说让员工感受岗位评价的科学性是有价值的呢?这是因为岗位评价首要的用途就是确定薪酬。在薪酬设计的原则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它必须满足内部公平性要求。作为确定薪酬重要依据的岗位评价,如果能够让员工感受到岗位评价的科学性,也就增加了员工对岗位评价结果应用的信任程度,实际上也增强了员工对薪酬体系的接受程度。
   员工对岗位评价科学性的感受主要来自于岗位评价过程中一系列环节的严格控制:
   1. 岗位评价的参与人必须包括公司各层级的员工。岗位评价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应该按一定的比例来组成,以便充分反映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意志。同时,普通员工代表应该选择那些对公司认同度较高、资历较老、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员工,因为他们不但可以比较准确地评价岗位价值,还可以通过他们的影响将岗位评价的过程进行有效的宣传。
   2. 岗位评价的标准有严格的界定。在对岗位进行评价的时候,制订科学的标准,不但有助于真实地判断岗位的价值,也有助于统一参与者的评价结果。
   3. 对评价委员会进行培训。由于参加评价的人员大部分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进行相关的培训,让他们了解评价的目的、方法、标准等有助于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4. 岗位评价的结果处理有严格的方法。为了消除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避免因为操作者的个人原因导致的偏差,采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比如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控制方差范围等有助于结果的科学性。
   5. 岗位评价环境的设计和过程的严格控制。保证岗位评价时环境的正式性、不受打搅、时间控制和环节控制,有助于引导参与者从公司的利益出发进行公正、负责地评价,同时,它也有助于加强评价结果的权威感。
   二、岗位评价的方法各有特色,并不存在最佳方案
   1. 岗位评价法的种类
   这几种岗位评价方法按照量化的程度、评价的对象和比较的方法等可以进行比较。
   2. 岗位评价法之一:岗位排序法
   岗位排序法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一种岗位评价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整体性的岗位评价方法。岗位排序法是根据一些特定的标准例如工作的复杂程度、对组织的贡献大小等对各个岗位的相对价值进行整体的比较,进而将岗位按照相对价值的高低排列出一个次序的岗位评价方法。
   排序时基本采用两种做法。一、直接排序,即按照岗位的说明根据排序标准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进行排序。二、交替排序法,即先从所需排序的岗位中选出相对价值最高的排在第一位,在选出相对价值最低的排在倒数第一位,然后再从剩下的岗位中选出相对价值最高的排在第二位,接下去再选出剩下的岗位中相对价值最低的排在倒数第二位,依此类推。
   岗位排序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容易操作、省时省力,适用于较小规模、岗位数量较少、新设立岗位较多,评价这对岗位了解不是很充分的情况。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些不完善之处,首先这种方法带有一些主观性,评价者多依据自己对岗位的主观感觉进行排序;其次,对岗位进行排序无法准确得知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关系。
   3. 岗位评价法之二:岗位分类法
   所谓岗位分类法,就是通过制定出一套岗位级别标准,将岗位与标准进行比较,并归到各个级别中去。岗位分类法好像一个有很多层次的书架,每一层都代表着一个等级,比如说把最贵的书放到最上面一层,最便宜的书放到最下面一层,而每个岗位则好像是一本书,我们的目标是将这些书分配到书架的各个层次上去,这样的结果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价值的岗位分布情况。因此,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很好的书架,也就是岗位级别的标准。如果这个标准建立的不合理,那么就可能会出现书架中有的层次挤满了很多书,而有的层次则没有书,这样挤在一起的书就很难区分出来。
   岗位分类法的关键是建立一个岗位级别体系。建立岗位级别体系包括确定等级的数量和为每一个等级建立定义与描述。等级的数量没有什么固定的规定,只要根据需要设定,便于操作并能有效的区分岗位即可。对每一定等级的定义和描述要依据一定的要素进行,这些要素可以根据组织的需要来选定。最后就是要将组织中的各个岗位归到合适的级别中去。
   岗位分类法是一种简便易理解和操作的岗位评价方法。适用于大型组织,对大量的岗位进行评价。同时这种方法的灵活性较强,在组织中岗位发生变化的情况,可以迅速的将组织中新出现的岗位归类到合适的类别中去。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不足,那就是对岗位等级的划分和界定存在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主观性。如果岗位级别划分的不合理,将会影响对全部岗位的评价。另外,这种方法对岗位的评价也是比较粗糙的,只能得出一个岗位归在哪个等级中,到底岗位之间的价值的量化关系是怎样的也不是很清楚,因此在用到薪酬体系中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同时岗位分类法适用性有点局限,即适合岗位性质大致类似,可以进行明确的分组,并且改变工作内容的可能性不大的岗位。
   4. 岗位评价法之三:因素比较法
   因素比较法是一种量化的岗位评价方法,它实际上是对岗位排序法的一种改进。这种方法与岗位排序法的主要区别是:岗位排序法是从整体的角度对岗位进行比较和排序,而因素比较法则是选择多种报酬因素,按照各种因素分别进行排序。
   分析基准岗位,找出一系列共同的报酬因素。这些报酬因素是应该能够体现出岗位之间的本质区别的一些因素,例如责任、工作的复杂程度、工作压力水平、工作所需的教育水平和工作经验等。将每个基准岗位的工资或所赋予的分值分配到相应的报酬因素上。
   因素比较法的一个突出优点就是可以根据在各个报酬因素上得到的评价结果计算出一个具体的报酬金额,这样可以更加精确的反映出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关系。一般在下列条件下因素比较法较为适用:需要一种量化方法,愿花大量的费用引入一种岗位评价体系;这种复杂方法的运用不会产生理解问题或雇员的接受问题,并且希望把工资结构和基准岗位的相对等级或劳动力市场上通行的工资更紧密联系起来。
   应用因素比较法时,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薪酬因素的确定要比较慎重,一定要选择最能代表岗位间差异的因素;第二个问题是由于市场上的工资水平经常发生变化,因此要及时调整基准岗位的工资水平。但是由于我国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多种薪酬体制并存;同时国内薪酬体制透明度较低,劳动力市场价格处于混沌状态,因而使用因素比较法的基础数据不足。目前因素比较法在国内基本未得到使用。
   5. 岗位评价法之四:要素计点法
   要素计点,就是选取若干关键性的薪酬因素,并对每个因素的不同水平进行界定,同时给各个水平赋予一定的分值,这个分值也称作是“点数",然后按照这些关键的薪酬因素对岗位进行评价,得到每个岗位的总点数,以此决定岗位的薪酬水平。
   要素计点法首先选择薪酬要素,并将这些薪酬要素建立起一个结构化的量表。专家委员会根据这个评定量表对岗位在各个要素上进行评价,得出岗位在各个要素上的分值,并汇总成总的点数,再根据总点数处在哪个岗位级别的点数区间内,确定岗位的级别。要素计点法主要的缺点是操作过程较为复杂,而且提前要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以对要素理解达成共识。
   要素计点法在下述情况下可能是最合适的:工作岗位资料稳定、清晰、完整,工资决策需要明确无误,是采用量化方法所费额外成本物有所值;而排列大量的极不相同的工作岗位的需要使考虑运用一系列通用因素成为必然。
   三、岗位排序法的应用案例
   公司背景:XX贸易公司是某国有大型贸易集团的二级子公司,业务发展稳定,收益良好,员工平均收入远高于市场薪资水平。由于市场环境可能面临比较大的变化,公司的战略出现比较大的调整,因此组织结构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新设置了许多岗位,以加强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与此同时,公司也设计了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以推进组织结构的变革。在公司各岗位说明书编制完毕的基础上,进行了岗位评价,并将以岗位评价的结果为基础设计岗位的薪酬。
   但是,因为下述原因,我们最终选择使用岗位排序法
   1. 进行岗位评价工作的资源有限。由于正处在业务繁忙期,公司部分应该参加岗位评价委员会的业务骨干正在外地出差,无法及时赶回。
   2. 由于组织结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出现了很多新设的岗位,参加岗位评价的员工不可能对岗位性质有充分的了解,而且岗位本身也存在因业务需要进行调整的可能性。
   3. 岗位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薪酬问题,而薪酬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内部公平性问题。一方面因为薪酬水平远高于市场水平,外部公平性几乎不必考虑;另一方面因为是国有企业,要达到将原有薪酬水平拉开的目的,必须让尽可能多的员工参与岗位评价,而这种评价主要是为了比较岗位的相对重要程度。
   4. 岗位数量较少,而且岗位的层次比较清晰,可以明确界定出高层、中层部门经理、主管和普通员工四个层级。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推荐并使用了岗位排序法来对岗位进行评价,并较好地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在岗位评价委员会人员选择、评价考虑因素、评价前的培训和答疑、评价过程控制、评价结果处理等环节采取了严格的控制,并保持评价过程的公开性,保证评价综合了公司内部大多数人的意见和判断,使员工对岗位评价结果有较大的认同度,从而为后续的薪酬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步骤如下:
   1. 完成并整理岗位说明书。岗位有关的信息是通过工作分析获得的。通过工作分析,对岗位进行清晰描述,包括岗位的目的、职责、权限、工作关系、在组织中的位置等信息,同时对岗位所需要的任职资格标准进行分析,明确岗位所需要的教育水平、经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广度和深度等。开展岗位排序前准备好岗位说明书,使得对岗位的排序能够建立在一个比较客观的基础上。
   2. 成立岗位评价委员会。通常对岗位的排序是需要根据多个评价者的意见进行汇总整合。岗位评价委员会中包括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员工骨干和普通员工代表,因为采用排序法,可以允许较多人员的参与,因此在保证合理的组成比例的情况下组织了24人的评价委员会。基本的比例是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员工骨干:普通员工代表=1:1:1.5:1.5,这充分反映了员工的意见,以适应公司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3. 确定岗位评价的考虑因素。尽管岗位排序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岗位的整体价值进行排序的,但也需要参与评价的人员对什么样的值为“整体价值"达成共识。一般来说,可以规定几个标准,例如,承担的责任更大,管理的幅度和范围更广泛,工作任务更加复杂,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更高,教育水平更高,工作经验更多,等等。一般公司从责任因素、知识技能因素、岗位性质(岗位的辛苦程度)、工作环境四个方面进行考虑。选择标准不宜过多,只需选择最为重要的因素。选择因素主要基于两点进行考虑,一是因素必须与工作相关,二是应选择有利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因素。北大纵横项目组根据xx贸易公司实际情况建议考虑如下 四种因素:责任因素、知识技能因素、岗位性质(岗位的辛苦程度)、工作环境,具体因素定义参考因素定义表。
   4. 对岗位评价委员会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岗位职责的培训,对成员讲解各岗位的主要职责,务必要求成员对岗位有基本的熟悉程度;二是要求对排序的标准达成共识,使成员了解岗位评价目的及意义。同时在发给岗位评价委员会成员的岗位评价操作说明中,着重介绍了岗位评价的目的及要注意的事项。
   5. 进行比较和排序。由岗位评价委员会成员依据因素定义对岗位进行排序。本次岗位评价把全有岗位分为四种类型即高层管理者、部门经理、主管、普通员工,岗位排序在同类岗位间进行排序。排序时,首先在排序表中找出同类岗位中最重要的岗位,并在该岗位同一行第二列(初排序号栏)标明序号1;然后再在该排序表中找出其他岗位中最重要的岗位,并在该岗位同一行第二列标明序号2;依此类推排出其他岗位的次序。排完一类岗位后,按以上步骤完成其他类型岗位排序。
   排序时每位岗位评价委员会成员手中备有:因素定义参考、排序表。
   6. 评价者各自检视排序的结果,对其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评价者各自检查排序的结果,对其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然后在排序表“调整后的序号"栏写上经调整后的每个岗位对应的顺序号。
   7. 综合评价委员会成员排序的结果,得出最终的排序。北大纵横根据评价委员会成员排序的结果计算出排序结果。计算过程是将每位评价者对同一岗位评价序号相加后除以评价者数得到每个岗位最终得分,得分越少岗位最终排序越靠前。由于考虑要消除由于岗位评价委员会成员个人对岗位理解不全面而造成对某一岗位结果打分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在计算每个岗位得分时,去掉了该岗位的最高分与最低分。
   四、选择评价方法的主要考虑因素
   总之,岗位评价的方法各有特点,不能一概而论说某一评价方法比其它评价方法更为优越,企业关键得是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评价方法。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分别就各评价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比较,并举例说明了岗位排序法在企业中的成功应用。为了更好地选择岗位评价方法,我们总结了影响岗位评价方法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1. 岗位的稳定性。指岗位随市场环境变化和人员调整而进行调整的可能性,一般来说,新设立岗位的稳定性较差,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环境变化剧烈、业务稳定性差的公司岗位的稳定性也较差。
   2. 岗位职责的清晰程度。岗位职责的清晰程度由两个含义,一是岗位工作本身的清晰程度,比如生产工人就往往具有比较好的清晰程度;二是岗位分析工作是否充分和科学,从而能为岗位评价提供良好的基础。
   3. 薪酬体系的特点。不同薪酬体系的特点不同,从而对岗位评价的要求也不太一样,比如有些薪酬体系强调外部公平,这就要求岗位评价必须具备外部可比性。
   4. 企业文化特征。岗位评价是需要得到员工的接受的,对于老国营企业,化较大的代价进行因素评分法可能是值得的,但是,如果对一家新兴IT企业,岗位排序就足够满足需要了
   5. 岗位数量的多少。岗位数量如果较多的时候,就只能采用相对效率较高的评价方法。
   6. 岗位评价资源的充分性。岗位评价的资源主要指评价委员会成员时间的充裕性,另外还有经费的限制,如果经费充足,最好是选择进行封闭式的评价活动.
&<<点击关注劳达微社区《岗位分析与岗位评价》
岗位分析与岗位评价
岗位分析与岗位评价岗位分析的操作岗位分析是一项技术性很强、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要做好它是不容易的;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其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个阶段:第一是准备阶段。这阶段主要是设计调查方案,规定调查的范围、对象和方法。具体做法如下:1.根据岗位分析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相关基础数据和资料,设计岗位调查时间和调查方案;2.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宣讲岗位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取得员工的理解、信任与合作。3.制定计划,根据岗位分析的任务和程序进行分解,以便逐项完成,并对岗位分析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岗位调查的内容和具体的实施步骤及方法。 第二是调查阶段。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调查方案,对各岗位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调查通常是面对面的访谈和问卷的调查,还可以结合资料分析、现场观察、关键事件、工作日记、小组讨论等方法,广泛、深入地搜集有关岗位工作的各种数据和资料。第三是分析整理阶段。这阶段是岗位分析的关键环节,是对岗位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初步整理出岗位说明书。岗位分析并不是简单、机械地收集和积累某些信息,而是要以正确、开放和创新的思路与观念,对各个岗位的特征和要求作出全面考察,创造性地提出各岗位的主要成份和关键因素,并在深入分析和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岗位说明书。 第四是反馈总结阶段。这阶段主要是对岗位分析的初步结果进行反馈与修正,最后形成完整的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的内容必须经过不断地反馈与修正,才能把工作的误差降到最小。有些企业往往忽略这阶段的工作,导致岗位说明书的内容存在漏洞或不合理,容易引起其他工作的混乱和员工的不满。由于接下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如果为了简便和节省时间,草草完成岗位说明书的编写,就会像一座大厦的地基没有夯实一样,是很危险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要注意总结岗位分析调查工作中的问题和经验,以便于在适当的时间进行调整和修正。岗位说明书的编写及其误区:(一)岗位说明书的编写岗位说明书,也称工作说明书或职务说明书,是岗位分析的结果,也是企业重要的人事文件之一。它是对岗位分析工作所作的书面记录。其核心内容是岗位职责描述和任职资格要求两部分。岗位职责描述部分解决的是本岗位人员必须做哪些事情;任职资格要求部分解决的是从事本岗位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但是,岗位说明书并没有固定的格式和内容。其格式可用表格,也可用文字描述;内容除了两大核心部分之外,还可辅之以其他信息,如岗位的名称、编号、所属部门、所属科室、上下左右关系、考核办法、责任的大小及其失误的影响,等等。总之岗位说明书应以简洁实用、重点突出为好。 以管理类岗位为例,其说明书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五部分:1.基本资料部分。包括岗位名称、岗位性质(如管理类岗位)、所属部门、所属科室、岗位编号等,还可增加工资等级、工资水平、定员人数等,视具体情况而定。2.上下左右关系部分。包括直接上级、直接下级和平行协调关系三方面。有的企业把这部分也归人基本资料部分。为直观明了起见,以分开为好。3.岗位职责部分。即逐项列出任职者的工作内容,本部分是岗位说明书的重点。有的还增加一栏,说明本岗位在本企业中的责任相对重要程度及其失误的影响,并予以量化。4.考核办法部分。包括考核的指标及其权重、晋升和转换的岗位等。有的企业由于出台了具体的考核办法,就将本部分省略。为了让员工在明确工作职责的同时,清楚自己努力的目标,应尽量在此加以说明。5.资格条件部分。可细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任职者的思想、心理、身体、知识、能力等素质要求;二是任职者所需的最低学历、工作年限、工作经验(从事过的岗位)、职称要求等;三是任职者所需的培训要求(应说明培训的内容、方式、时间等)。此外,还可增加一栏备注部分,以方便个别岗位的需要。(二)岗位说明书编写的误区1.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岗位说明书的编写既是落实岗位责任和确定任职资格条件的过程,也是组织目标层层分解的过程。以人为本的组织,就必须尊重员工,了解员工的需求特点,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在组织目标实现的同时,使个人的目标也得到满足。编写岗位说明书的过程,可以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责任以及自己在企业中的作用,同时也是企业了解员工工作情况和工作期望的大好时机。可惜很多部门主管都像在应付作业一样草草完成,没有借此机会与员工进行交流,在以后岗位说明书的应用过程中,也就容易出现员工不理解、不利用、不执行的情况,使岗位说明书变成可有可无的摆设。2.人力资源部门总揽岗位说明书的编写工作。岗位说明书应主要由各部门的主管负责,人力资源部为其提供格式和方法,并予以适当的指导和审核。如果由人力资源部代行其事,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编写岗位说明书的本意。3.一劳永逸,长期不改。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企业中部门的职能及相应岗位的工作内容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尤其是网络时代中的新兴行业更是如此。如果岗位评价的价值能进行及时修正,就会很快过时。一般而言,至少也要每1~2年修改一次。因此,要求岗位说明书的格式简洁实用,重点突出,项目不要过多。在进行岗位职责描述时,要注意措词既明确又通用,内容应详略得当,不要写得太详细,也不能过分简单,以实用为准。4.岗位说明书以现任人员为准。岗位分析针对的是岗位,而不是人。岗位说明书描述的只能是岗位本身具有的特性,与本岗位的任职者元关。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老国有企业,常常根据现有人员的情况来制定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标准,使岗位说明书偏离了它本身的特点,缺乏客观公正性。因此,在编写岗位说明书时不能过多掺杂现有任职者的身影。一般都要按照岗位本身的要求进行编写,为避免岗位评价的价值岗位评价,又称职位评估或岗位测评,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对岗位的责任大小、工作强度、所需资格条件等特性进行评价,以确定岗位相对价值的过程。它有三大特点:一是在一个企业中,岗位名称很多,人们常常需要确定一个岗位的价值,比如想知道一个财务人员与一名营销人员相比,究竟谁对企业的价值更大,谁应该获得更好的报酬。为了协调各类岗位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就必须进行岗位评价,使岗位级别明确。通过评价,可以明确各个岗位的门类、系统、等级的高低,使工作性质、工作职责一致,把工作上所需资格条件相当的岗位都归于同一等级,这样就能保证企业对员工进行招聘、考核、晋升、奖惩等管理时,具有统一尺度和标准。同时,岗位评价还可以使员工与员工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对报酬的看法趋于一致和满意,各类工作与企业对应的报酬相适应,使企业内部建立一些连续的等级,从而使员工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晋升途径,便于员工理解企业的价值标准,引导员工朝更高的效率发展。另外,岗位评价是岗位工资的重要基础,可以更好地体现同工同酬和按劳分配的原则。虽然有人认为网络时代的企业组织变化越来越快,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岗位构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认为岗位评价和以岗位为基础的付酬方式不合时宜,应代之以以技能为基础的付酬方式,以能力为基础的付酬方式,或以绩效为基础的付酬方式。但从实践看,目前最常见的薪酬形式仍然是结构工资制。它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工龄工资、学历工资和绩效工资等。岗位工资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技术难度最大的部分。因此,岗位评价依然有它存在的价值。如果在设计薪酬体系时,把岗位评价与技能评价、绩效评价有效地结合使用,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岗位评价的操作对于岗位评价的操作,一般有四种方法,即排序法、分类法、要素评分法、要素比较法。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要素评分法,也称要素计点法、点值法等。美国有60~70%的公司采用这种方法。我国政府从90年代初开始,在国有企业中大力提倡岗位技能工资制,与之相配套确定岗位等级的方法就是因素评分法。现在就以因素评分法为例,说明岗位评价的操作步骤。1.岗位评价是以岗位分析为基础的,因此,必须先进行岗位分析和编写岗位说明书,然后对岗位进行分类,因为以下步骤都是按不同岗位类别分开进行的。按企业具体情况,可以分成管理类、技术类、生产类、营销类等。2.在分类的基础上,慎重选择各个类别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体系,并对各个指标进行定义。这一步非常关键,也是最难的。所谓的评价指标,是指在评价中用一些固定的词或词组来代表一定的评价内容,如工作责任、工作强度等。除了一级指标外,评价指标还可以有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等。而一组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并能较完整地表达评价要求的评价指标就组成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的。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而一组评价指标体系相对应的权重就组成了一组权重体系。一组指标的权重(Xi)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0指标体系与权重体系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岗位评价和薪酬支付的公正与否,必须进行慎重选择。各个类别的岗位评 价指标体系与权重体系是不一样的。以管理类岗位为例,其指标体系与权重体系可如下设计:(本例中只分为两个级别)3.确定各岗位类别的评价分数,如以1000分为总评分数,然后进行层层分配、赋分。同时,对二级评价指标进行分档、定义、赋分,每个指标一般都分为5档,如最低学历可分为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各档之间必须层次分明,清晰可辨。4.从二级指标开始,根据所给的定义和赋分标准进行评分,确定每个岗位在每一指标上的得分,指标最好有几个人分工进行评分,以避免过多的人为偏差。5.先汇总二级指标分数,再汇总一级指标分数,最后得出每个岗位的总得分。然后进行高低排序,按照一定的归等归级标准(如分10等,每隔××分一等;每等分15级,每××分一级),分别得出各类别岗位的具体等级。6.将评分及归等归级结果进行反馈,对存在明显偏差的,应通过小组讨论,结合专家评分法,进行重新打分,给予适当调整。 7.最后还要在不同等级之间进行对等规定,如第一等第10级自第二等第1级,依此类推,使岗位评价的结果形成一个相互衔接的完整体系。在不同类别之间,也可进行类似规定,如可以规定在同一等级上,技术类人员的工资标准可略高于管理类人员。结束语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都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操作难度比较大,同时又是意义非常重大的一项基础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实施时应非常慎重。同时,它们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必须给予适时的修正。只要把这个基础打好了,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切工作都可以做到有根有据,规范化的管理就可以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企业如何组织岗位评价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在我国的很多企业中,人力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相应合理的报酬和回报,很多企业在工资上存在“该低的不低,该高的不高”等不合理现象。这种现状极大地削弱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乃至整个企业的竞争力。科学地进行岗位价值评估,已经成为建立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岗位评价正是通过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评估出企业中各个工作岗位的相对价值,有了相对价值,再根据人力资源市场薪资水平和公司收入的实际情况,就可以相对合理地确定员工的薪酬结构和水平。具体来讲,岗位评价是在岗位描述的基础上,对职位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比如岗位对企业的影响、职责范围、任职条件、环境条件等)进行评价,以确定岗位相对价值。岗位评价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准备阶段清岗。理顺公司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确定参加评价的岗位。完成职务说明书。通过问卷调查法、资料分析法和访谈法等方法进行工作分析,确定每个岗位的职责、任务、权限、协作关系任职资格和工作环境等基本内容,撰写职务说明书。确定岗位评价方法。目前管理界常用的岗位评价方法有四种:职位排序法、职位分类法、因素比较法和要素计点法。根据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并结合客户的实际,比较通用的是要素计点法,即因素评分法。该方法挑选并仔细定义影响职位价值的共同因素,即付酬因素,比如该职位对企业的影响、职责大小、工作难度,对任职人的要求,工作条件、工作饱满程度等。组织专家依据各种因素,针对不同岗位进行评估打分,从而得出岗位的相对价值。确定评价因素。根据公司业务的实际情况确定岗位相关的因素,一般可以分为岗位的责任因素、需要的知识技能因素、岗位性质因素和工作环境因素等,每个主因素又可划分若干子因素。给出每个子因素及不同得分档次详细的定义描述,同时确定各个因素在总分中的权重。确定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的素质及总体构成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岗位评价工作的质量。专家组可以来自公司内部,也可以来自公司外部,但必须对公司业务和内部管理有一定的了解。一个好的专家组成员必须能够客观地看问题,在打分时能尽可能摆脱局部利益。专家小组的成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岗位评价的结果。其次应考虑专家在员工中是否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样才能使岗位评价最后的结果更具权威性。确定标杆岗位。因为参与评价的岗位可能分属不同的业务板块,每个岗位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又可能不相同,所以对岗位价值的衡量也就大不一样。这时候,如何使每个岗位的工作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可衡量性,就需要建立一个参照系,而标杆就是这个参照系。也就是说标杆岗位是衡量其它一般岗位相对价值的尺子。第二,专家组的培训阶段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岗位评价的效率、确保岗位评价的效果。对专家组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和岗位设置思想的培训。使他们对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针对岗位评价本身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介绍为什么要进行岗位评价、岗位评价的方法、为什么要选择评分法、岗位评价的流程、岗位评价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岗位评价的结果与薪资结构的关系等。培训时,应强调岗位评价针对的是岗位而不是人。岗位评价结果是建立薪酬体系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全部依据,从评价得分到最后的薪酬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此之外,应重点向专家们解释评价表的因素定义和权重,使各位专家清楚各评价因素的含义和评分分级的标准。标杆岗位试打分。专家组对照职务说明书,对标杆岗位的不同因素分别进行打分。因素得分乘以权重之后加总,可以得到岗位的总分。通过对标杆岗位的试打分,专家组成员可以基本上熟悉岗位评价的流程。同时,还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解释,消除专家组成员对评价表中各项指标理解的过大差异,建立合理的打分标准。打分过程中,如果某岗位的某因素的得分离差过大,则说明大家对该岗位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需要重新打分。标杆岗位的打分结束后,专家组要对“标杆岗位”的得分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投票选出若干大家公认结果不合理的,并重新进行评价。大多数专家一致认为标杆岗位的得分能够符合公司的价值取向后就可以进入正式评价。第三,评价阶段在取得标杆岗位分值表后,对照职务说明书并以标杆岗位的得分为标准,专家组对其余岗位进行打分,期间要同步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第四,总结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对岗位评价得分进行排序和整理,得出各个岗位的相对价值得分,以便进行综合分析。至此,整个岗位评价结束。在进行岗位评价工作时,有以下问题需要特别注意:1、管理层,特别是第一领导者的重视以及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岗位评价成功的必要条件;2、专家组的选择至关重要;3、评价过程中既要强调专家独立性,又要强调建立专家的相对统一、合理的评判标准认识,避免太大的偏差;4、针对不同的岗位,应确保评价标准的一致性;5、岗位评价结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公司感觉到内部薪酬分配失衡时,或是经过一段时期的迅速发展及新工作产生以后,或是在经历了大范围的工作职能重组之后,或是在岗位职责发生较大面积调整时,就应该进行岗位评价。同时,公司应注意修改过时的评价机制。岗位评价制度建立一、专案目的:1. 修订现行岗位说明书2.评估各岗位相对贡献度3.建立岗位评价机制4.奠定薪资制度建立的基础5.建立职等职级架构二、执行流程:【第一阶段】 工作评价目的 → 成立工作评价委员会 → 标竿职位的遴选 → 确认评价因素与点数【第二阶段】 修订现行岗位说明书 → 拟定岗位评价手册 → 岗位评价委员训练【第叁阶段】 价试评 → 试评结果讨论修正 → 正式岗位评价进行 → 岗位评价技巧辅导【第四阶段】 诣 评点差异讨论 → 将评点转换成职级 → 建立职等职级表 → 确认职位职级表叁、理念精神:应用科学化的客观评量方法,选定适合企业属性的岗位评价因素,据以评定出各岗位对组织的贡献度与价值。四、项目产出:1.岗位说明书2.工作条件与规3.岗位评价手册4.职等职称对照表5.岗位评价委员培训6.职等制度架构五、实际效益:藉由岗位评价制度的建构完成,可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聘雇、绩效评估、薪酬管理及人才培育系统的基础。同时,透过岗位评价作业的执行,可建立组织内对各岗位评价的共同标准。岗位评价的五大原则岗位评价是一项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活动。也就是说这项活动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还要触及许多学科的专业技术知识,牵涉到很多的部门和单位。为了保证各项实施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岗位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靠性,在组织实施中应该注意遵守以下原则。一、 系统原则所谓系统,就是有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及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其中各个要素也可以构成子系统,而子系统本身又从属于一个更大的系统。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二、 实用性原则环境评价还必须从目前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实际出发,选择能促进企业生产和管理工作发展的因素评级因素。尤其要选择目前企业劳动管理基础工作需要的评价因素,使评价结果能直接应用于企业劳动管理实践中,特别是企业劳动组织、工资、福利、劳动保护等基础管理工作,以提高岗位评价的应用价值。三、 标准化原则标准化是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现代企业劳动人事管理的基础,也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标准化的作用在于能统一技术要求,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劳动成本。显然,为了保证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评价结果的可比性,提高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工作效率,岗位评价也必须采用标准化。岗位评级的标准化就是衡量劳动者所耗费的劳动的大小的依据以及岗位评价的技术方法一特定的程序或形式做出统一规定,在规定范围内,作为评价工作中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岗位评价的标准化具体表现在评价指标的统一性、各评价指标的统一评价标准、评价技术方法的统一规定和数据处理的统一程序等方面。四、 能级对应原则在管理系统中,各种管理功能是不相同的。根据管理的功能把管理系统分成级别,把相应的管理内容和管理者分配到相应的级别中去,各占其位,各显其能,这就是管理的能级对应原则。一个岗位能级的大小,是由它在组织中的工作性质、繁简难易、责任大小、任务轻重等因素所决定的。功能大的岗位,能级就高。反之就低。各种岗位有不同的能级,人也有各种不同的才能。现代科学化管理必须使具有相应才能的人得以处于相应的能级岗位,这就叫做人尽其才,各尽所能。一般来说,一个组织或单位中,管理能级层次必须具有有稳定的组织形态。稳定的管理结构应是正三角形。对于任何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而言,管理三角形一般可分为四个层次: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操作层。这四个层次不仅使命不同,而且标志着4大能级差异。同时,不同能级对应有不同的权力,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而且这种对应是一种动态的能级对应。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管理效率和效益。五、 优化原则所谓优化,就是按照规定的目的,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佳方案。上至国家、民族,下至企业、个人都要讲究最优化发展。企业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中生存,都会有自己的发展条件,只要充分利用各自的条件发展自己,每个工作岗位,每个人都会得到应有的最优化发展,整个企业也将会得到最佳的发展。因此,优化的原则不但要体现在岗位评价各项工作环节上,还要反映在岗位评价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上,甚至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岗位评价是越精确越好吗很多企业管理者对管理的科学性十分迷信,并认为越精确的办法就越科学。表现在岗位评价上,就是盲目迷信要素计点法,认为要素计点法比其他岗位评价方法更加科学,不管具体情况如何,都要求采用要素计点法来进行岗位评价。那么,岗位评价果真是越精确越好吗?要素计点法果真比其他评价方法都先进吗?基于众多人力资源咨询项目的运作实践,我们认为岗位评价只能具有相对的科学性,并不是越精确越好,应根据应用的具体环境选择评价方法。一、岗位评价结果只具有相对科学性,过程的科学性应该更受关注每一个公司在正式采用岗位评价方法之前,对岗位的评价工作就已经存在。比如,老总常常会根据某一个岗位的重要程度和该岗位员工的表现、以及对公司的贡献来确定他的收入,或者公司在新设立岗位的时候由负责人直接确定岗位报酬的基准。这些基于直接判断的岗位评价方法存在很多问题:1. 岗位的重要程度和该岗位员工的表现没有区分。岗位分析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基础工作,它是人员选择、业绩考核的依据,因此,对于员工价值的评价首先应该基于对岗位的评价。2. 对岗位的评价是零散的。由于没有把岗位评价工作当成一项独立的工作,对岗位的评价是在岗位增加、或有显著改变之后做出的,因为没有对所有岗位的一次性评比,对于那些工作性质在逐步变化的岗位就存在评价误差逐步积累的可能。另外,由于岗位评价是零散的,因此也造成岗位评价结果的相互对比性差。3. 对岗位的评价是直接的、内在的,组织内的其它成员不能看到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因此,他们对评价的结果缺乏认同性。一方面,岗位的价值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应该是一种综合的、系统的评价,直观评价会受到光环效应等认识上的偏见的影响,以至无法做出有效评价;另一方面,每个人都会高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低估薪酬水平,缺乏客观的标准会加剧这种倾向,从而导致员工的不公平感。4. 对岗位的评价是基于个人的。对岗位的评价往往由主要负责人作出,但是,它对于岗位价值的认识可能并不全面,尤其当公司比较大时更是如此。但公司比较大时,由对岗位熟悉的人做出判断也有问题:如何维持标准的一致性,如何保证这个过程中没有机会主义的考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岗位评价方法就是针对上述缺点提出的,它根据岗位分析的结果(职务说明书),设计一定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标准,集合有代表性的多个评价人的意见,对岗位价值的关键因素如工作的性质、强度、责任、复杂性以及所需的任职资格等因素的差异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的活动。因此,岗位评价的评价人、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是岗位评价的三个关键要素。目前国际通用岗位评价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岗位排序法、岗位分类法、因素比较法、要素计点法等。但是岗位评价方法能够消除岗位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达到完全科学的程度吗?这实际上是很难达到的,就目前来说,岗位评价只能提供相对科学的、对于岗位相对价值的比较结果。岗位评价的科学性受到下述因素的制约:1. 岗位的确定性。岗位的不确定性有两个来源:一是岗位职责本身就存在模糊性,比如秘书工作,其职责受个人能力和被信任程度的影响,会有比较大的差异;二是岗位职责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如果进行岗位或组织结构的调整新设的岗位,职责被调整的可能性会更大。2. 工作分析的有效性。受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工作分析只能是采用满意原则,不可能对工作进行事先的精确的描述,同时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对于岗位的任职资格的描述只能具有参考价值。3. 岗位评价因素的科学性。岗位评价因素是在对多个企业的薪酬确定原则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代表了一种一般性的理解。针对具体的企业,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但是我们往往不可能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针对具体企业的因素及其权重,而只是简单地用我们的判断来代替。这也不可避免地限制了评价的科学性。4. 评价人对岗位的认识程度和对评价因素的理解程度。受评价人所在岗位的限制,对岗位的认识不能十分全面,如果被评价岗位中有新设立的岗位时,就更是如此。5. 评价人的公正性。由于评价人绝大部分来自于企业,每个评价人在评价岗位的时候不能不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这也为评价引入了误差。受上述因素的限制,岗位评价只能追求相对的科学性。这时候,岗位评价的另一目的就变得更加重要:通过岗位评价让员工感受到科学性。为什么说让员工感受岗位评价的科学性是有价值的呢?这是因为岗位评价首要的用途就是确定薪酬。在薪酬设计的原则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它必须满足内部公平性要求。作为确定薪酬重要依据的岗位评价,如果能够让员工感受到岗位评价的科学性,也就增加了员工对岗位评价结果应用的信任程度,实际上也增强了员工对薪酬体系的接受程度。
员工对岗位评价科学性的感受主要来自于岗位评价过程中一系列环节的严格控制:1. 岗位评价的参与人必须包括公司各层级的员工。岗位评价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应该按一定的比例来组成,以便充分反映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意志。同时,普通员工代表应该选择那些对公司认同度较高、资历较老、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员工,因为他们不但可以比较准确地评价岗位价值,还可以通过他们的影响将岗位评价的过程进行有效的宣传。2. 岗位评价的标准有严格的界定。在对岗位进行评价的时候,制订科学的标准,不但有助于真实地判断岗位的价值,也有助于统一参与者的评价结果。3. 对评价委员会进行培训。由于参加评价的人员大部分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进行相关的培训,让他们了解评价的目的、方法、标准等有助于评价结果的有效性。4. 岗位评价的结果处理有严格的方法。为了消除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避免因为操作者的个人原因导致的偏差,采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比如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控制方差范围等有助于结果的科学性。5. 岗位评价环境的设计和过程的严格控制。保证岗位评价时环境的正式性、不受打搅、时间控制和环节控制,有助于引导参与者从公司的利益出发进行公正、负责地评价,同时,它也有助于加强评价结果的权威感。二、岗位评价的方法各有特色,并不存在最佳方案1. 岗位评价法的种类这几种岗位评价方法按照量化的程度、评价的对象和比较的方法等可以进行如下的比较:2. 岗位评价法之一:岗位排序法岗位排序法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一种岗位评价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整体性的岗位评价方法。岗位排序法是根据一些特定的标准例如工作的复杂程度、对组织的贡献大小等对各个岗位的相对价值进行整体的比较,进而将岗位按照相对价值的高低排列出一个次序的岗位评价方法。排序时基本采用两种做法。一、直接排序,即按照岗位说明根据排序标准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进行排序。二、交替排序法,即先从所需排序的岗位中选出相对价值最高的排在第一位,在选出相对价值最低的排在倒数第一位,然后再从剩下的岗位中选出相对价值最高的排在第二位,接下去再选出剩下的岗位中相对价值最低的排在倒数第二位,依此类推。
岗位排序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容易操作、省时省力,适用于较小规模、岗位数量较少、新设立岗位较多,评价这对岗位了解不是很充分的情况。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些不完善之处,首先这种方法带有一些主观性,评价者多依据自己对岗位的主观感觉进行排序;其次,对岗位进行排序无法准确得知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关系。3. 岗位评价法之二:岗位分类法所谓岗位分类法,就是通过制定出一套岗位级别标准,将岗位与标准进行比较,并归到各个级别中去。岗位分类法好像一个有很多层次的书架,每一层都代表着一个等级,比如说把最贵的书放到最上面一层,最便宜的书放到最下面一层,而每个岗位则好像是一本书,我们的目标是将这些书分配到书架的各个层次上去,这样的结果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价值的岗位分布情况。因此,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很好的书架,也就是岗位级别的标准。如果这个标准建立的不合理,那么就可能会出现书架中有的层次挤满了很多书,而有的层次则没有书,这样挤在一起的书就很难区分出来。岗位分类法的关键是建立一个岗位级别体系。建立岗位级别体系包括确定等级的数量和为每一个等级建立定义与描述。等级的数量没有什么固定的规定,只要根据需要设定,便于操作并能有效的区分岗位即可。对每一定等级的定义和描述要依据一定的要素进行,这些要素可以根据组织的需要来选定。最后就是要将组织中各个岗位归到合适的级别中去。
岗位分类法是一种简便易理解和操作的岗位评价方法。适用于大型组织,对大量的岗位进行评价。同时这种方法的灵活性较强,在组织中岗位发生变化的情况,可以迅速的将组织中新出现的岗位归类到合适的类别中去。但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不足,那就是对岗位等级的划分和界定存在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主观性。如果岗位级别划分的不合理,将会影响对全部岗位的评价。另外,这种方法对岗位的评价也是比较粗糙的,只能得出一个岗位归在哪个等级中,到底岗位之间的价值的量化关系是怎样的也不是很清楚,因此在用到薪酬体系中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同时岗位分类法适用性有点局限,即适合岗位性质大致类似,可以进行明确的分组,并且改变工作内容的可能性不大的岗位。4. 岗位评价法之三:因素比较法因素比较法是一种量化的岗位评价方法,它实际上是对岗位排序法的一种改进。这种方法与岗位排序法的主要区别是:岗位排序法是从整体的角度对岗位进行比较和排序,而因素比较法则是选择多种报酬因素,按照各种因素分别进行排序。分析基准岗位,找出一系列共同的报酬因素。这些报酬因素是应该能够体现出岗位之间的本质区别的一些因素,例如责任、工作的复杂程度、工作压力水平、工作所需的教育水平和工作经验等。将每个基准岗位的工资或所赋予的分值分配到相应的报酬因素上。因素比较法的一个突出优点就是可以根据在各个报酬因素上得到的评价结果计算出一个具体的报酬金额,这样可以更加精确的反映出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关系。一般在下列条件下因素比较法较为适用:需要一种量化方法,愿花大量的费用引入一种岗位评价体系;这种复杂方法的运用不会产生理解问题或雇员的接受问题,并且希望把工资结构和基准岗位的相对等级或劳动力市场上通行的工资更紧密联系起来。应用因素比较法时,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薪酬因素的确定要比较慎重,一定要选择最能代表岗位间差异的因素;第二个问题是由于市场上的工资水平经常发生变化,因此要及时调整基准岗位的工资水平。但是由于我国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多种薪酬体制并存;同时国内薪酬体制透明度较低,劳动力市场价格处于混沌状态,因而使用因素比较法的基础数据不足。目前因素比较法在国内基本未得到使用。5. 岗位评价法之四:要素计点法要素计点,就是选取若干关键性的薪酬因素,并对每个因素的不同水平进行界定,同时给各个水平赋予一定的分值,这个分值也称作是“点数”,然后按照这些关键的薪酬因素对岗位进行评价,得到每个岗位的总点数,以此决定岗位的薪酬水平。要素计点法首先选择薪酬要素,并将这些薪酬要素建立起一个结构化的量表。专家委员会根据这个评定量表对岗位在各个要素上进行评价,得出岗位在各个要素上的分值,并汇总成总的点数,再根据总点数处在哪个岗位级别的点数区间内,确定岗位的级别。要素计点法主要的缺点是操作过程较为复杂,而且提前要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以对要素理解达成共识。要素计点法在下述情况下可能是最合适的:工作岗位资料稳定、清晰、完整,工资决策需要明确无误,是采用量化方法所费额外成本物有所值;而排列大量的极不相同的工作岗位的需要使考虑运用一系列通用因素成为必然。三、岗位排序法的应用案例公司背景:XX贸易公司是某国有大型贸易集团的二级子公司,业务发展稳定,收益良好,员工平均收入远高于市场薪资水平。由于市场环境可能面临比较大的变化,公司的战略出现比较大的调整,因此组织结构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新设置了许多岗位,以加强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与此同时,公司也设计了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以推进组织结构的变革。在公司各岗位说明书编制完毕的基础上,进行了岗位评价,并将以岗位评价的结果为基础设计岗位的薪酬。
但是,因为下述原因,我们最终选择使用岗位排序法1. 进行岗位评价工作的资源有限。由于正处在业务繁忙期,公司部分应该参加岗位评价委员会的业务骨干正在外地出差,无法及时赶回。2. 由于组织结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出现了很多新设的岗位,参加岗位评价的员工不可能对岗位性质有充分的了解,而且岗位本身也存在因业务需要进行调整的可能性。3. 岗位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薪酬问题,而薪酬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内部公平性问题。一方面因为薪酬水平远高于市场水平,外部公平性几乎不必考虑;另一方面因为是国有企业,要达到将原有薪酬水平拉开的目的,必须让尽可能多的员工参与岗位评价,而这种评价主要是为了比较岗位的相对重要程度。4. 岗位数量较少,而且岗位的层次比较清晰,可以明确界定出高层、中层部门经理、主管和普通员工四个层级。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推荐并使用了岗位排序法来对岗位进行评价,并较好地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在岗位评价委员会人员选择、评价考虑因素、评价前的培训和答疑、评价过程控制、评价结果处理等环节采取了严格的控制,并保持评价过程的公开性,保证评价综合了公司内部大多数人的意见和判断,使员工对岗位评价结果有较大的认同度,从而为后续的薪酬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步骤如下:1. 完成并整理岗位说明书。岗位有关的信息是通过工作分析获得的。通过工作分析,对岗位进行清晰描述,包括岗位的目的、职责、权限、工作关系、在组织中的位置等信息,同时对岗位所需要的任职资格标准进行分析,明确岗位所需要的教育水平、经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广度和深度等。开展岗位排序前准备好岗位说明书,使得对岗位的排序能够建立在一个比较客观的基础上。2. 成立岗位评价委员会。通常对岗位的排序是需要根据多个评价者的意见进行汇总整合。岗位评价委员会中包括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员工骨干和普通员工代表,因为采用排序法,可以允许较多人员的参与,因此在保证合理的组成比例的情况下组织了24人的评价委员会。基本的比例是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员工骨干:普通员工代表=1:1:1.5:1.5,这充分反映了员工的意见,以适应公司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3. 确定岗位评价的考虑因素。尽管岗位排序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岗位的整体价值进行排序的,但也需要参与评价的人员对什么样的值为“整体价值”达成共识。一般来说,可以规定几个标准,例如,承担的责任更大,管理的幅度和范围更广泛,工作任务更加复杂,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更高,教育水平更高,工作经验更多,等等。一般公司从责任因素、知识技能因素、岗位性质(岗位的辛苦程度)、工作环境四个方面进行考虑。选择标准不宜过多,只需选择最为重要的因素。选择因素主要基于两点进行考虑,一是因素必须与工作相关,二是应选择有利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因素。北大纵横项目组根据xx贸易公司实际情况建议考虑如下 四种因素:责任因素、知识技能因素、岗位性质(岗位的辛苦程度)、工作环境,具体因素定义参考因素定义表。4. 对岗位评价委员会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岗位职责的培训,对成员讲解各岗位的主要职责,务必要求成员对岗位有基本的熟悉程度;二是要求对排序的标准达成共识,使成员了解岗位评价目的及意义。同时在发给岗位评价委员会成员的岗位评价操作说明中,着重介绍了岗位评价的目的及要注意的事项。5. 进行比较和排序。由岗位评价委员会成员依据因素定义对岗位进行排序。本次岗位评价把全有岗位分为四种类型即高层管理者、部门经理、主管、普通员工,岗位排序在同类岗位间进行排序。排序时,首先在排序表中找出同类岗位中最重要的岗位,并在该岗位同一行第二列(初排序号栏)标明序号1;然后再在该排序表中找出其他岗位中最重要的岗位,并在该岗位同一行第二列标明序号2;依此类推排出其他岗位的次序。排完一类岗位后,按以上步骤完成其他类型岗位排序。排序时每位岗位评价委员会成员手中备有:因素定义参考、排序表。6. 评价者各自检视排序的结果,对其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评价者各自检查排序的结果,对其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然后在排序表“调整后的序号”栏写上经调整后的每个岗位对应的顺序号。7. 综合评价委员会成员排序的结果,得出最终的排序。北大纵横根据评价委员会成员排序的结果计算出排序结果。计算过程是将每位评价者对同一岗位评价序号相加后除以评价者数得到每个岗位最终得分,得分越少岗位最终排序越靠前。由于考虑要消除由于岗位评价委员会成员个人对岗位理解不全面而造成对某一岗位结果打分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在计算每个岗位得分时,去掉了该岗位的最高分与最低分。四、选择评价方法的主要考虑因素总之,岗位评价的方法各有特点,不能一概而论说某一评价方法比其它评价方法更为优越,企业关键得是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评价方法。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分别就各评价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比较,并举例说明了岗位排序法在企业中的成功应用。为了更好地选择岗位评价方法,我们总结了影响岗位评价方法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1. 岗位的稳定性。指岗位随市场环境变化和人员调整而进行调整的可能性,一般来说,新设立岗位的稳定性较差,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环境变化剧烈、业务稳定性差的公司岗位的稳定性也较差。2. 岗位职责的清晰程度。岗位职责的清晰程度由两个含义,一是岗位工作本身的清晰程度,比如生产工人就往往具有比较好的清晰程度;二是岗位分析工作是否充分和科学,从而能为岗位评价提供良好的基础。3. 薪酬体系的特点。不同薪酬体系的特点不同,从而对岗位评价的要求也不太一样,比如有些薪酬体系强调外部公平,这就要求岗位评价必须具备外部可比性。4. 企业文化特征。岗位评价是需要得到员工的接受的,对于老国营企业,化较大的代价进行因素评分法可能是值得的,但是,如果对一家新兴IT企业,岗位排序就足够满足需要了5. 岗位数量的多少。岗位数量如果较多的时候,就只能采用相对效率较高的评价方法。6. 岗位评价资源的充分性。岗位评价的资源主要指评价委员会成员时间的充裕性,另外还有经费的限制,如果经费充足,最好是选择进行封闭式的评价活动.岗位评价指标的选择的原则(一) 实用性选择评价指标时,必须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全面体现岗位劳动的特点,以提高岗位劳动评价的应用价值。(二) 普遍性所选择的岗位评级指标应该是对不同岗位劳动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代表性,而不是仅仅适用或反映个别的特殊劳动。因此,要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确定与企业生产劳动密切相关的具有代表性或共性的反映劳动量及差别的指标。(三) 可评价性评价指标具有可评价性,评价结果才具有科学性,才能体现岗位劳动的差别。因此,所选择的评价指标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采用现有的技术和方法,能按统一的评价标准做出独立的评价,并且能定量化或数量化。(四) 全面性评价指标的全面性是指评价因素能全面反映生产岗位劳动者的劳动状况和劳动量,体现不同岗位的差别劳动,反映出岗位劳动对企业劳动成果的贡献。因此,对影响岗位劳动诸因素的选择即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必须从多方面选择多个评价因素,通过多因素综合评价来实现全面、科学的评价。浅议岗位评价和以岗定薪岗位评价,即岗位价值分析,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明确相应的工作岗位的价值,也即薪酬。以岗定薪,即在岗位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员工的能力和业绩,通过竞聘上岗等形式确定其岗位,并给予其相应岗位的薪酬,同岗同薪,岗变薪变。一、 岗位评价和以岗定薪的必要性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竞争要求的薪酬分配体系,要充分发挥薪酬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新型的薪酬管理体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就显得十分重要,新型的薪酬管理体系是“以人为本”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岗位评价和以岗定薪是新型薪酬管理体系关键环节。
在以往“大锅饭”的分配体制下,实行的所谓的“公平分配”实际上是最大的不公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一个样,挫伤了优秀员工和核心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助长了工作中的消极性,薪酬分配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都没有得到发挥,企业管理陷于困境。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资源,未来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如何极大的调动和发挥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层关心的问题,薪酬分配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越来越为管理者所重视。如何发挥薪酬分配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薪酬刺激的效果是激励员工工作的最基本要素,这也应该是报酬体系中的基础。薪酬分配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的发挥是由薪酬分配制度的公平性决定的,这种公平不是指盲目的平均主义,而是指与员工能力、贡献相对等的分配。要实现这种分配的公平,在制度上要通过岗位评价和以岗定薪来实现。以岗定薪是建立在岗位评价基础上的,不是简单是按职位等级确定薪酬水平。岗位等级是以岗定薪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全面的因素,确定岗位薪酬必须进行科学的岗位评价,就是将所有的岗位按其业务性质分为若干组、职系,然后按责任大小、工作难易程度、所需教育程度、技术高低和创造的价值量大小,通过打分、排序,划分为若干职级、职别,对每一个职位给予准确的定义和描述,制成职位说明书,以此作为确定岗位价值的的依据。完成了给岗位定价的工作,才能实现真正公平的以岗定薪。因此,岗位评价和以岗定薪是现代企业实现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动能的必然手段。二者是相互结合的,不可分离的。二、岗位评价和以岗定薪的实施步骤岗位评价和以岗定薪是一个全面的评价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和实施阶段,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 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精简、高效为原则组成工作小组,明确工作分析的意义、目的、方法、步骤,向有关人员宣传、解释工作的必要性,确定调查和分析对,同时考虑对象的代表性。(二) 调查阶段是通过编制各种调查问卷和提纲,灵活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对各个岗位的工作过程、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对应岗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等主要方面作一个全面的调查,广泛收集进行岗位评价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三) 分析阶段是通过仔细审核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归纳、总结出工作分析的必需材料和要素,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运用打分、排序、分类等方法来确定各类岗位的价值,完成岗位定价工作。(四) 完成阶段的任务就是编制“岗位描述书”,公布“岗位描述书”,竞聘上岗,以岗定薪。三、岗位评价和以岗定薪的实施要和绩效考核相结合如果不建立科学有效绩效考核体系,岗位评价和以岗定薪就成了无本之木、空中楼阁。进行岗位评价和以岗定薪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挥薪酬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来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应该把薪酬与考核挂钩,与贡献挂钩,与员工能力挂钩。这就要求建立科学可行的绩效考核体系,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定期考评,全面了解员工完成工作的情况,发现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使绩效优良者优先评为先进,得到晋升,增加工资;使绩效劣差者,受到降级,降低工资。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成为竞争上岗、人员调整的主要依据.岗位评估薪酬的公平性要求保持外部和内部均公平,但正如公平理论所强调的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内部公平上,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岗位工资制,如何保证岗位工资,即内部岗位价值的公平性,越来越受到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重视,因此作为薪酬的基础—岗位评估显得日益重要。一、岗位评估的作用岗位评估是指通过一些方法来确定企业内部工作与工作之间的相对价值。岗位评估的结果为企业薪酬的内部均衡提供了调节的依据。岗位评估的作用具体讲有以下几点:(一)使员工和员工之间、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对薪酬的看法趋于一致和满意,各类工作与其对应的薪酬相适应;(二)使企业内部建立一些连续性的等级,这些等级可以引导员工朝更高的工作效率发展;(三)企业内部的岗位与岗位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这种联系组成了企业整个的薪酬支付系统;(四)当有新的岗位设置时,可以找到该岗位较为恰当的薪酬标准。二、岗位评估的原则(一)岗位评估的是岗位而不是岗位中的员工;(二)让员工积极的参与到岗位评估工作中来,容易让他们对岗位评估的结果产生认同;(三)岗位评估的结果应该公开。三、岗位评估方法常用的岗位评估方法有岗位参照法、排列法、分类法、评分法和因素比较法。其中分类法、排列法属于定性评估,岗位参照法、评分法和因素比较法属于定量评估。(一) 岗位参照法顾名思义就是用已有工资等级的岗位来对其它岗位进行评估。1、具体流程如下:成立岗位评估小组确定标准岗位岗位分类岗位评价确定岗位价值2、流程产生的动作分析:(1)成立岗位评估小组成立由公司领导、中层领导和人力资源专家组成的岗位评估小组,负责全公司岗位的统计、制定并批准岗位评估方案、执行岗位评估方案;(2)确定标准岗位有两种方法①评估小组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并且容易评估的岗位,对这些岗位有其它办法进行岗位评估;②如果企业已经有评估过的岗位,则直接选出被员工认同价值的岗位即可;(3)岗位分类根据标准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要求等信息,将类似的其它岗位归类到这些标准岗位中来;(4)岗位评价在每组中,根据每个岗位与标准岗位的工作差异,对这些岗位的岗位价值进行调整和评价;(5)确定岗位价值岗位评估小组根据各岗位评价价值,最终确定岗位价值。(二) 排列法排序法是根据各岗位对企业的重要性,从高到低将各岗位予以一一排列。排序的依据,是该岗位整体上的重要程度,而非某些个别组成部分的重要性。1、具体流程如下:成立岗位评估小组确定评价标准实施岗位评价确定岗位价值2、流程产生的动作分析:(1)成立岗位评估小组成立由公司领导、中层领导和人力资源专家组成的岗位评估小组,负责全公司岗位的统计、制定并批准岗位评估方案、执行岗位评估方案;(2)确定评价标准:根据岗位调查资料或岗位说明书做出简洁的、易于对比的岗位描述;确定评定标准;(3)岗位评价评估小组人员对本企业同类岗位的重要性逐一做出评价,最重要的排在第一位,次要的、再次要的顺次往下排列。(4)确定岗位价值将经过所有评估小组人员评定的每个岗位的结果加以汇总,得到序号和。然后将序号和除以评定人数,得到每一岗位的平均序数。最后,按平均序数的大小,由大到小评定出各岗位的相对价值的次序。3、适应范围:生产单一、岗位较少的中小企业(三)分类法分类法是将企业的所有岗位根据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任职资格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将分不同的类别,一般可分为管理类、生产类、技术类及营销工作类等。然后给每一类确定一个岗位价值的范围,并且对同一类的岗位进行排列,从而确定每个岗位不同的岗位价值。1、具体流程如下:成立岗位评估小组岗位分类分层实施岗位评价确定岗位价值确定评价标准2、流程产生的动作分析:(1)成立岗位评估小组成立由公司领导、中层领导和人力资源专家组成的岗位评估小组,负责全公司岗位的统计、制定并批准岗位评估方案、执行岗位评估方案;(2)岗位分类分层①根据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类岗位的作用和特征,将企业的全部岗位分成几个大的类别;②将各个系统中的各岗位分成若干层次;(3)确定评价标准根据每一类别在企业的价值,确定每类的价值范围,然后对同类的岗位进行价值确定;(4)实施岗位评价根据评价标准,评定出不同系统不同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和关系;(5)确定岗位价值岗位评估小组根据各岗位评价价值,最终确定岗位价值。3、适用范围:生产单一、岗位较少的中小企业(四) 评分法评分法也称因素计点法,是目前最流行的岗位评估方法。它要求成立岗位评估小组后,首先确定影响所有岗位的共有因素(这些因素是根据职务分析而确定的)并将这些因素分级、定义和配点(分),以建立评价标准。之后依据评价标准,对所有的岗位进行评价并汇总每一岗位的总点数(分数)。1、具体流程如下:成立岗位评估小组实施岗位评价确定岗位价值确定评价标准2、流程产生的动作分析:(1)成立岗位评估小组成立由公司领导、中层领导和人力资源专家组成的岗位评估小组,负责全公司岗位的统计、制定并批准岗位评估方案、执行岗位评估方案;(2)确定评价标准:①确定岗位评价的报酬要素;②对各评价因素区分出不同级别,并赋予一定的点数(分值)(3)实施岗位评价评估小组人员对所有岗位按照评价标准根据岗位说明书逐一做出评价,得到各岗位的分数;(4)确定岗位价值将经过所有评估小组人员评定的每个岗位的结果加以汇总,然后将汇总除以评定人数,得到每一岗位的平均分数。3、优劣势分析(1)优点: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评定准确性高(2)缺点: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在选定评价项目及定权数时带有主观性。4、适用范围:生产过程复杂,岗位类别、数目多的大中型企业。(五)因素比较法因素比较法不须关心具体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而是将所有的岗位的内容抽象若干个要素。根据每个岗位对这些要素的要求不同,而得出岗位价值。比较科学的做法是将岗位内容抽象成下述五种因素:智力、技能、体力、责任及工作条件。评估小组首先将各因素区分成多个不同的等级,然后再根据岗位的内容将不同因素和不同的等级对应起来,等级数值的总和就为该岗位的岗位价值。1、具体流程如下:成立岗位评估小组实施岗位评价确定岗位价值确定评估因素确定标准岗位2、流程产生的动作分析:(1)成立岗位评估小组成立由公司领导、中层领导和人力资源专家组成的岗位评估小组,负责全公司岗位的统计、制定并批准岗位评估方案、执行岗位评估方案;(2)确定评估要素:即智力、技能、体力、责任和工作条件;(3)确定标准岗位① 选出若干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标准岗位;② 按照各因素对各标准岗位的要求和重要性进行依次排列,形成标准岗位分级表;③ 将标准岗位的现行工资,按前面所确定的五项标准进行适当的分配,编制标准岗位工资表和因素工资分配尺度表;(4)实施岗位评价将评估小组人员对标准岗位以外的各岗位逐项与建立起来的标准岗位工资表和因素工资分配尺度表进行比较,一个要素一个要素地进行判定,找到最类似的相应标杆职位,查出相应的工资,再将各项因素工资相加,便得到该岗位的工资(5)确定岗位价值将经过所有评估小组人员评定的每个岗位的结果加以汇总,然后将汇总除以评定人数,得到每一岗位的平均工资。 如何做好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从事银行人力资源工作,我常会面临这些问题:银行良好的工作环境、优越的工作条件和具有挑战性的薪酬不仅未能促使员工安心高效工作,反而还有人抱怨专业不对口,技术优势无法发挥; 有人认为自己的才能远远超过岗位工作的要求;有人反映岗位工作不平等,薪酬分配不公平,产生种种不满情绪和换岗要求;甚至有些出类拔萃的员工离开了银行。
上述问题反映出在岗人员与其岗位之间的不定因素,即是否清楚我行人才资源需求和能提供的条件支持;是否明确每个岗位都做些什么工作及所处的工作状态;是否明确这些岗位对员工有什么具体要求;是否有办法反映各类岗位间的差异性和重要性的大小,并根据量化的岗位大小来解决绩效考核、工资分配等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 岗位分析(JOB ANALYSIS)和岗位评价(JOB EVALUATION)正是化解这些问题的核心方法。为了掌握一套系统的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方法,我行选择了在这方面极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合益集团(HAY GROUP), 并派本人参加了由该集团在香港组织的为期3天的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研讨会(SEMINAR)。尽管此前,本人对岗位分析和评价有一定的理解,但通过此次培训研讨,仍获益匪浅,尤其是合益特有的岗位评价体系以数值形式来表示各个岗位的相对重要性的大小。那么如何做好岗位分析和评价工作呢?通过学习,并结合广发行的情况,本人认为应处理好以下几点问题:一、正确处理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的关系岗位分析(Job Analysis)是一种系统地收集、分析与岗位有关的各种信息的方法。它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其他所有工作的前提。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建立任职资格制度和岗位等级制度,是人员选拔、薪酬激励、教育培训、员工职业发展等制度的基础和核心。 岗位评价(Job Evaluation)“通常指为了设置支付比例而根据不同岗位(职务)的价值制定岗位等级的一套正式程” (国家科学院,1979)。是通过考查岗位内容和组织结构, 用一套连续、有序、清晰的方式,在一个组织内部确定不同岗位相对重要性大小的方法。它是岗位分析的后续环节,它是科学、合理的银行薪酬体系赖以生存的条件。 而薪酬制度又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它重要部分, 如绩效考核、员工激励等紧密联系。 所以,岗位分析的理念和方法可以渗透到岗位评价中,并通过岗位评价继续渗透到薪酬制度。 因此,岗位评价在岗位分析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各个环节之间架设了一道重要的桥梁!若没有充分理解岗位分析, 岗位评价就失去了基础,也就无从入手。二、掌握岗位分析的内容和程序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步骤,岗位分析有其一套科学的内容和程序。岗位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1)岗位名称的分析。用简练准确的文字对本岗位工作任务进行概括,包括:岗位、职务、职称等项目。(2)岗位任务的分析。任务是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目标而进行的一项活动。当有足够的相关任务时, 一个岗位便产生了。 岗位任务分析,就是要调查研究银行中各个岗位的任务性质、内容、形式,完成任务的方法、步骤,使用的设备、器具,以及工作影响的对象等。(3)岗位职责的分析。职责是职务与责任的统一。 岗位职责的分析,不仅包括对本岗位任务范围的分析, 还包括对本岗位责任大小、重要程度的分析。(4)岗位关系的分析。虽然银行中每个岗位都具有独特的功能,但各个岗位之间又存在一定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岗位关系的分析就是对某特定岗位与其他相关的上下左右各岗位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5)劳动强度和劳动环境的分析。(6)岗位对在岗人员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体力、心理素质等要求的分析。岗位分析是一项技术性很强且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因此在进行岗位分析时必须按照以下工作程序进行:(1)准备阶段:收集有关于岗位的内容或资料及与其他岗位的关系。了解情况,建立联系,设计调查方案,规定调查的范围、对象和方法。(2)调查阶段:运用访谈、问卷、观察、小组集体讨论等方法,对各岗位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3)分析、总结阶段:分析、整理收集资料,并用简明和系统的格式将这份资料表达出来。三、掌握岗位评价的基本要素和原则岗位评价是一项重实践的技术,其目的是使经培训和有经验的评估员对一个岗位与其他岗位相比的大小做出判断。然而,在各种岗位的性质差别相当大且岗位本身经过一般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对各个岗位划分等级大小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掌握一套岗位评价技术,并用数字或代码来表现各个岗位的相对大小是必要的。根据实践经验表明,有三种基本的岗位内容要素是所有岗位共有的并能产生可接受的岗位大小的评价。这些要素是:(1)专门知识(KHOW-HOW):为了履行应负责任(结 果),任职者需要具备适当的知识、技能、经验。(2)解决问题能力(PROBLEM SOLVING):为了利用知识技能取得最终的结果,在岗员工必须处理并解决问题。(3)应负责任(ACCOUNTABILITY):所有的岗位之所以存在是为了实现最终的结果,这种结果必须与组织目标的成绩相联系。岗位评价是评估一个岗位相对于另一个岗位的重要性大小,因此不可能做出绝对精确的测定。为确保岗位间比较的基础公平合理,评估员需掌握以下原则:(一)评价岗位而非评价在岗的人。(二)评价的岗位可能产生的结果应是一般绩效水平。(三)评价的岗位是现有的岗位内容,而非过去的或将来的岗位内容。(四)评价岗位时,不必考虑该岗位现有的工资水平、岗位名称和大小。(五)集体的判断是岗位评价的最好方法。由多位岗位评估成员对岗位予以评价, 最终岗位大小的评价应是多数人一致的意见。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岗位适应度的自我评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