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代战争中,现代青年怎么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

2015年第71期 戴旭:“互联网+战争”催生第七代战争---党建网
当前位置:&&>&&>&
2015年第71期 戴旭:“互联网+战争”催生第七代战争
&&&&来源:学习活页文选:
  “互联网+战争”催生第七代战争
  网络把世界连为一体,开辟第六维空间——心理空间,无形之心被无形之网推举、放大为战争制胜的新高地。在“网”“心”交织的变形空间中,大国战略博弈的主要样式已转向第七代战争——“信息思想战”。
  由意识形态冲突、常规军事力量的“械斗”和各种网络攻击构成的混合战争,弥漫当代军事现实。急速变化着的战争形态,已全面冲击和超越自海湾战争以来相对固化的“信息化”概念。关于战争和反战争的知识系统亟需升级、更新。军事革命不是一声发令枪,而是一个历史阶段中的一场跨栏长跑。
  美国掉入网络时代陷阱
  眼下,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如美国、老欧洲国家、俄罗斯,都在和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作战。近代史上的这些老列强联手出击,几乎总是所向披靡。但是,这一次它们动用了除核武器以外几乎所有的先进武器,甚至动用了古老国家体系中的其他力量,来对付一个崛起仅一年多的“伊斯兰国”,但是战争规模、范围不是越打越小,而是正好相反。
  美国已经掉入比越南战争更凶险的陷阱之中,这是因为今天已进入网络时代。当年,它撤出战场就可以摆脱灾难,现在,它端坐家中也无安全感可言。自二战后就在引领危险的战争新潮流的美国,终于把世界带到了一个连它自己也不认识的战争时代面前。
  “IS成了恐怖飓风,在全球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极端分子。他们正在摧毁国家、社会和文化组织,变成了自纳粹以来最危险的仇恨中心。”美国雅虎网站说,“IS兴起,利比亚,也门血腥的内战,‘基地’组织在中东不断爆发的战争中复活,这些都是失败的‘阿拉伯之春’的组成部分,这也是奥巴马对外战略记录中最黑暗的部分。”
  而“阿拉伯之春”的所谓革命,在美国是被视为网络时代成功的新战争样式而全力实施的!
  从军事角度看,这难道不是美国在信息化军事革命基本完成后,按照常规战争思路在新技术时代遭遇的新难题吗?形象一点说,它造了一辆性能优异的山地越野车,但是,在山的那一边,它开进了未知的沼泽地。
  “互联网+战争”水到渠成
  冷战结束后美国乘胜追击,开始实施对前社会主义地区和其他地区的“民主改造”——即征服世界的帝国行动。在此进程中,世界军事变革呈现动态性的连续突变,由此塑造了今天世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生态。人类战争悄然开始新的全面进化。
  在美国战略思维调整,全面推行新征服理念期间,西方从机械化到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持续跃进,实现国家技术和新工业形态转换,同时也带动世界技术、经济、政治、军事领域发生巨变,使得这一时期的世界战争形态呈现出具有复合特征的“多形态”化:既有传统的军事型战争,也有嬗变中的文化型、经济型战争,还掺杂了原始的非国家组织的恐怖型战争。
  历史规律又一次显现:当一种核心技术全面取代上一代技术,成为世界主宰的时候,国际格局就将发生巨变,直接表现就是世界范围的战争。蒸汽机时代欧、美对亚洲的入侵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内燃机时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在,计算机时代到来了。世界格局变化剧烈,国际形势空前激荡,表现在军事上,是一幅世界战争史上罕见的情景:在同一个时空中同时并存多类型战争——这是各参战方所拥有的物质实力和政治主张决定的。这种现实使得现代战争的规划者无法依照单一的制式化战争思路,组建任务和职能单一的军事体系。
  美国以文化战略为主,经济和军事战略为辅,成功肢解了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阵营,接着以冷战中积蓄的新军事势能,发起海湾战争——掀起以精确制导武器为特征的“信息(其实是传感器)化”军事革命,又以内部瓦解、外部干涉的新模式发起科索沃战争。进入21世纪,美国文化和军事的两只战争手交替挥舞,搅得世界周天寒彻。
  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中说:“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的强人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和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在人类刚刚进入21世纪时,全球也不过只有3.6亿网民,但在今天,这个数字已经突破了20亿。网络语言、网络文化、网络经济……世界已经在美国之后鱼贯进入网络时代。
  “互联网+战争”于是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如果把初始的冷兵器时代战争算做第一代,当下世界的战争形态正在进入第七代。热兵器时代、蒸汽机半机械化时代是在陆海二维平面空间进行;内燃机机械化立体战争开辟陆海空三维立体空间;核武器时代,洲际导弹开辟第四维太空空间;电子信息化时代开辟第五维电磁空间;当前正在发生着的第六代信息、网络化革命,除覆盖前五大空间之外,还将开辟思想或心理空间等六维空间,诞生第七代战争。
  从“沙漠风暴”到“网络风暴”
  正如核爆炸发生在临界点被突破一样,美国在完成网络化社会转型之后,其战略思维也瞬间发生了“核裂变”——它发现了网络时代思想无国界的现实引发的世界无政府主义。
  美国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说:“我们正在创造一个新世界,人人都可以进入这个世界,而不必考虑由种族、经济力、武力、出生地而来的特权或偏见……”想想看,这“新世界”宣言对于激情澎湃渴望革故鼎新的青年人有着怎样的号召力?而青年人正好是网络的主要使用者,是“赛博空间”虚拟世界的主要“居民”。
  美国正是看到这一时代巨变即将在现实世界引发的政治地震和海啸,顺势而为,制造了一场又一场“颜色革命”。美国国防部委托兰德公司写过一份美国全球软实力的战略报告,明确提出要在世界各地扩张网络连接,特别是要连接到那些不喜欢美国思想观念的国家,通过网络向世界发起思想进军。
  2009年11月,美国网络安全公司发布报告《近在眼前:走进网络大战的时代》认为,大国正积蓄力量,以利用网络控制战争。备战网络战争的国家,以美国、以色列、俄罗斯和法国最积极。报告称“全球已经进入网络冷战的时代”。话音刚落,2010年突尼斯发生“茉莉花革命”,军队还没有从茫然无措中回过神来,政权已改换门庭。美国媒体说“它立即创造了历史——突尼斯成为阿拉伯世界首个通过公民暴动推翻其领导人的国家,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网民,这得益于突尼斯先进的现代通信基础建设、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移动网络的数字化”。
  从1991年“沙漠风暴”到2010年“网络风暴”,从军事意义上物理传感器的信息化战争,到政治意义上心理传导性网络化战争,在20年的时间里,“战争”的外观和本质都发生了巨变,再也无法削足适履地被传统军事概念所包括。
  今天,世界已在一张“网”中。军事领域的变化已经发生。从以传感器为核心以电磁空间为边界的电子、信息战——我称之为“电信战”,到以网络为核心以心理空间开辟为特征的网络、心理战——我称之为“网心战”,我们关于战争和反战争的认知体系,亟需升级换代。
  “网心战”目标“攻心为上”
  如果说第六代战争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的话,第七代战争的基本特征是“网络”化。网络化是信息化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信息则是网络空间的填充物。
  物理或地理疆界的消失——网络时代来临前,世界各国被陆地、海洋等地理边界隔离着,军队的任务就是戍边守关。但是,网络实现了全球的“天堑变通途”,地理国界在现代国防范畴中已名存实亡。从蒸汽机开辟海洋,内燃机开辟空天,到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开辟电磁空间和心理空间,人类公共物理空间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社会空间已事实上紧密结合在一起,世界形成真正的“联合体”。
  从冷兵器到电子信息(传感器)化等前六代战争,都可以归入军事帝国主义的时代范畴——因为这些战争的对阵双方主要是军队,并以军事征服为目的。而第七代战争诞生的时代背景,则是以文化帝国主义为主,经济和军事帝国主义为辅。这就意味着,以“网”“心”为关键词的最新一轮的军事革命,从战争理念、战争思维、战争目标以及战争形态等整个战争体系,不仅与机械化时代的战争截然不同,即使与以海湾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为代表、以“电”“信”为关键词的军事意义上的信息化战争,也有内涵和外延的巨大不同。
  “网心战”主战样式和战略目标是“攻心为上”——虽然这是春秋战国时代就有的理想战争原则,但直到今天才成为有可靠技术保障的战略目标和战争样式。当今网络时代,信息思想战登堂入室,战略目标是争夺人心。人心是基,国家是楼,基不稳,楼难固;国家如“皮”,军队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得人心者得天下,“网心战”因此正在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样式。
  传统战争和军队,主要是地理攻防;而以“网”“心”为关键词的第七代战争,则是伴随着思想入侵,从边防到心防全空间覆盖。第七代战争的基本套路是外部长期渗透,内部瓦解,里应外合,暗战无声。由于新式“木马军团”作用凸显而传统“铁马军团”战略意义的相对易位,网心战的外观体现为前期的“非金属战争”与后期的“金属战争”并重。
  第七代战争战略功能的发挥,概略地可分两个层次:一是“硬控制”。即利用芯片、组件设备,利用网络控制对方的战略设施,搜集对方情报,掌握对方数据(大数据时代);战时则直接攻击对方国家的战略节点,实施网络瘫痪,短时间内摧毁对方抵抗意志;二是“软杀伤”。由网络硬件拓展出政治功能,通过思想攻势,超越军事层面,直接对对方(国家或民族整体、个体)发起意识形态战略战,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平时、战时,一硬一软,前者威慑随时待命,后者攻击不分昼夜。平时与战时界限的消失,是第七代战争最突出的特点。
  靠着网络这种新技术形态、新社会形态和新军事形态赋予的新权力——信息霸权,美国事实上已经建立起信息帝国,这种空前巨大的软实力,整合并加固了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领域里的硬实力。在利用推特等网络社交工具成功操作中东“茉莉花革命”之后,美国已经找到了一种不需要大规模动用传统军事力量,就可以达到战略目的的最好“战争”方法。
  在大国对小国的军事战争中,美国一直摧枯拉朽,但在对非国家政治体如“基地”组织、塔利班、“伊斯兰国”,则陷入苦战,常规军事优势难以体现。美国以文化战略对社会主义阵营的颠覆和对阿拉伯世界的民主改造总体成功,但也遭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反制。通过网络,“伊斯兰国”全球性招募80余国的激进穆斯林,美国、英国和法国都有大批青年参加,使美国大张旗鼓的反恐战争归于失败,同时还深陷自越战之后最难以自拔的泥潭。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第七代战争的来临:“伊斯兰国”利用网络,不仅对西方展开正面的以价值观对价值观的反击,还通过网络招募兵员、募集资金,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双方纯粹的武力差距。
  借助网络平台和路径,软硬兼施双管齐下,第七代战争实现了军争(军队间的战争)、国争(国家间战争)和心争(族群价值观及意识形态战争),及军事、政治、经济三个层次、三种境界的无缝衔接和自然融合。
  (选自日《参考消息》 作者系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空军大校)
网站编辑:马俊戴旭:全球迎第七代战争 应对未来之战刻不容缓_徽网
戴旭:全球迎第七代战争 应对未来之战刻不容缓
  ●&互联网+战争&&&
  倾听未来战争的叩门声
  &&访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戴旭
  本报记者 褚振江
●传统军事概念正在被颠覆,原有信息化的军事内涵被突破,金属武器被植入芯片后正全面&心&智化,而非金属的信仰已在大国或非国家政治力量博弈中,成为战略性武器。
●如果说第六代战争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那么,第七代战争的基本特征就是&网络&化。当今网络时代,信息思想战登堂入室,战略目标是争夺人心。
新形态战争对世界格局的重塑已经开始
记者:网络的兴起及其在战争领域的运用,正使得战争形态变化加速,您认为网络时代的战争或者说未来战争将是什么样的?
  戴旭:网络把世界联在一起,开辟第六维空间&&心理空间,无形之心被无形之网推举,放大为战争制胜的新高地,&攻心为上&古树发新枝。在&网&&心&交织的变形空间中,大国战略博弈的主要样式已转向&信息思想战&。与此同时,各种极端势力趁乱而起,&颜色革命&和恐怖主义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新的安全威胁。这是军事暴力和战争形态在网络时代变异的结果。各国在进行战略博弈的同时,面对人类公敌又不得不合作。于是,传统的国家暴力组织与非国家暴力组织,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开战。传统军事概念正在被颠覆,原有信息化的军事内涵被突破,金属武器被植入芯片后正全面&心&智化,而非金属的信仰已在大国或非国家政治力量博弈中,成为战略性武器。
  混合着意识形态冲突、常规军事力量的&械斗&和各种网络攻击构成的&混合战争&,弥漫当代军事舞台。急速变化着的战争形态,已开始冲击和超越自海湾战争以来相对固化的信息化概念。这种情况下,关于战争和反战争的知识系统亟须升级、更新。军事革命不是一声发令枪,而是一个历史阶段中的一场跨栏长跑。谁在固有的观念前停留,谁就将在那里摔倒。
  全球正迎来第七代战争
  记者:您认为正在发生的和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会是什么样的战争?
  戴旭:进入&互联网+&时代,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旧&页面&被连续刷新,一切都在快速升级、更新之中。如果把初始的冷兵器时代战争算作第一代,当下世界的战争形态正在进入第七代。热兵器时代,蒸汽机半机械化时代是在陆、海二维空间进行;内燃机机械化立体战争开辟陆、海、空三维立体空间;核武器时代,洲际导弹开辟第四维太空空间;电子信息化时代开辟第五维电磁空间;当前正在发生着的第六代信息、网络化革命,创造了第六代战争。它除覆盖前五大空间之外,还将开辟思想或心理空间等六维空间,诞生第七代战争。
  记者:&互联网+&时代,您所说的第七代战争是怎样产生的呢?
  戴旭:网络技术革命催生了&互联网+战争&。人类战争在悄然中已经开始新的全面进化。在人类刚刚进入21世纪时,全球也不过只有3.6亿网民,但在今天,这个数字已经突破了20亿。网络语言、网络文化、网络经济&&世界已经在美国之后鱼贯进入网络时代。战争这个时代的产物,也必然受其影响。
  &互联网+战争&如何改变未来战场
  记者:在&互联网+战争&这一背景下,传统的国家安全增加了哪些新的威胁因素?
  戴旭:主要是世界无政府主义浪潮及&木马军团&和&战争暗物质&的兴风作浪。正如核爆炸发生在临界点被突破一样,美国在完成网络化社会转型之后,其战略思维也发生了&核裂变&&&它发现了网络时代思想无国界的现实正引发世界无政府主义。
  美国正是看到这一时代巨变即将在现实世界引发的政治地震和海啸,顺势而为,制造了一场又一场&颜色革命&。他们一边利用全球化以貌似合法的方式畅通无阻地&深入敌后&,一边以更加便捷的方式,通过网络和手机等客户终端,跨越对方的地理和心理防线,直接摧毁对方的力量基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东、中亚连续发生&颜色革命&的一连串事件已经证明,只为国家间大规模&械斗&准备的常备军,几乎没有派上多大的用场。
  今天,世界已在一张&网&中。军事领域的变化已经发生。从以传感器为核心、以电磁空间为边界的电子信息战&&可称之为&电信战&,到以网络为核心、以心理空间开辟为特征的网络、心理战&&可称之为&网心战&,我们关于战争和反战争的认知体系,亟须升级换代。
  记者:您所说的&网心战&有哪些特点?
  戴旭:如果说第六代战争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那么,第七代战争的基本特征就是&网络&化。&网心战&主战样式和战略目标是&攻心为上&&&虽然这是春秋战国时代就有的理想战争原则,但直到今天才成为有可靠技术保障的战略目标和战争样式。人类战争史的大部分篇章是铁血时代的图画,国家决胜在战场,杀伤的是有生力量,争夺的是有形财富;而当今网络时代,信息思想战登堂入室,战略目标是争夺人心。人心是基,国家是楼,基不稳,楼难固;得人心者得天下,&网心战&因此正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样式。
  传统战争和军队,主要是地理攻防;而以&网&&心&为关键词的第七代战争,则是伴随着思想入侵,从边防到心防全空间覆盖。第七代战争的基本套路是外部长期渗透,内部瓦解,里应外合,暗战无声。由于新式&木马军团&作用凸显,而传统&铁马军团&战略意义相对易位,使网心战的外观体现为前期的&非金属战争&与后期的&金属战争&并重。
  第七代战争战略功能的发挥,概略地可分两个层次:一是&硬控制&。即利用芯片、组件设备,平时利用网络控制对方的战略设施,搜集对方情报,掌握对方数据(大数据时代);战时则直接攻击对方国家的战略节点,实施网络瘫痪,短时间内摧毁对方抵抗意志。二是&软杀伤&。通过网络开展思想攻势,超越军事层面,直接对对方(国家或民族整体、个体)发起意识形态战略战,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平时、战时,一硬一软,前者威慑随时待命,后者攻击不分昼夜。平时与战时界限的消失,是第七代战争最突出的特点。
  应对未来之战已经刻不容缓
  记者:新一代战争对中国的传统战略优势带来哪些冲击?
  戴旭:从攻城略地到攻心掠民,中国的传统战略优势在新时代战争中正成为被对手破解的重点。这是继长城被装备有火器的游牧民族突破之后,中国又一次处于无自然屏障可以依赖的境地,同时也使新中国打破核讹诈以后,可能面对被网络讹诈的状态。
  记者:应对未来战争,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做准备?
  戴旭:应对新战争需要器、体、心全面发展,在信仰回归和血性塑造,在新思维引领和新技术掌控中,全面构建中国新型军队。
  如果说20世纪航空、航天通道的开辟只是海洋通道立体延伸,那么,完成于21世纪初的网络、信息化革命,则是前所未有的全新时代。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只要力所能及,军队就应该拥有最精良的装备;但人仍是战争的决定因素,这不仅为我军的历史所证明&&我军发展壮大主要是依靠坚定的信仰、先进的思想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更为当下的战争实践所证明。
  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或者会导致我们&军事上的落后&?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安全形势,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现有武装力量体系和学说的有效性哪些地方需要完善?哪些需要割舍?在网络化多形态混合战争的新军事时代,中国必须也有能力牵住时代的&牛鼻子&。
下次自动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铁血聚合阅读 &
第七代战机
第七代战机介绍
关于 第七代战机 的介绍,暂时空缺。
第七代战机新闻
中国第七代战机想象图,H7系列之初级想象图,做到三同时。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建造,同时试飞,按照中国的国力以及制
造业水平,可在十年内建造完成,我认为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H701可采用等边四进气孔,H702和H703属于无人驾驶小型空空
战机,可同时在地面指...
就几个月前刚爆发的A(H1N1)病毒,按常理讲一场瘟疫也没什么了不得,但问题却没那么简单.在此期间,我们看到了各国外交上的龃龉,经济上的对抗,金融市场的波动,法律上的矛盾关于边境控制争论,政治层面的国与国的互相指责,以及波及全球的恐慌情绪.
虽然这还不被认...
戴旭:全球迎来第七代战争 应对未来之战刻不容缓
来源:解放军报
●“互联网+战争”——
倾听未来战争的叩门声
——访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戴旭
本报记者 褚振江
●传统军事概念正在被颠覆,原有信息化的军事内涵被突破,金属武器被植入芯片后正全面“心”智化,而非金属的信仰已在大国或非国家政治力量博弈中,成为...
众所周知,中国研制作战飞机的惯例是:装备一代,实验一代,预研一代;现在五代机歼-20和歼-31已接近于装备,六代机火龙号已在进行实体研究,而第七代机应龙号,技术论证也已完成。不同于先前的螺旋桨式飞机与喷气式飞机,应龙号是一款全新概念的飞机——空压式飞机。什么是空压式飞机...
站在巨大的半潜式钻井平台上,37岁的中集来福士技术助理总监杨忠华踌躇满志——场地上正在建造5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第七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杨忠华出生那年,中集来福士的前身烟台造船厂成立。从建造中国第一个座底式海上钻井平台,到中外合资,...
中集来福士技术助理总监杨忠华(中)和他的同事们。
  《致敬!国家工程师》系列报道之八:钻入深海
  站在巨大的半潜式钻井平台上,37岁的中集来福士技术助理总监杨忠华踌躇满志——场地上正在建造5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第七代超深水半潜式钻...
这张图是美帝航发发展和研究图系,可见美国的航发核心机已经发展到第9代,而F22用的F119不过是才第四代。按照X5的逻辑,吧天朝正在研制中、连个等比例模型都没有的所谓WS15(还不如人家F119)拿来说什么赶上美畜,真是笑话。天朝航发水平,也就相当于美畜的第三代而已,在...
当前,美国正准备打造六代机,说实话,他那六代机只能算是五代半或者是标准五代机,而F35只能算是四代半战机。可能有网友对我这样的划分有异议,且看我对七代机综合指标的标准,就可以理解了。七代机综合指标标准如下:
1、动力方面:利用核能小型化,采用核能为动力,取代传统发动机...
按照目前世界上主力战机30年左右的换代周期,现在以f22、f35、j20、t50为代表的5代机刚起步,再过50——60年就能见到7代机的身影了,按照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理论,也许用不了那么久。考虑到科技发展速度限制和各国军备竞赛的需求,我认为6代机可能达不到质的飞跃,仅仅...
宋根本不能算是大一统国家 ,而是五代的延续,是代后周的另一个小朝代,且只存在靖康之变后,南宋不应该再称朝了,而只能称国,因为他是受金策封的,所以
五代十国之后
第六代为后宋朝961至1141年,期间同时存在辽国、大理、西夏
第七代为金朝1141年到1234年,期间...
 众所周知,中国从1977年开始开发代号X-600项目。1985年对一个小型涡轮风扇发动机进行了测试。第一种射程在600公里的巡航导弹于1992年服役,这种导弹被命名为红鸟1号。目前,红鸟系列已经发展到红鸟3号,射程增加到由最初的600公里增加到3000公里。澳...
众所周知,中国从1977年开始开发代号X-600项目。1985年对一个小型涡轮风扇发动机进行了测试。第一种射程在600公里的巡航导弹于1992年服役,这种导弹被命名为红鸟1号。目前,红鸟系列已经发展到红鸟3号,射程增加到由最初的600公里增加到3000公里。澳大利亚防务...
现在关于我国战机的划代有些混乱,说到歼20,有说4代,有说5代的。还有说我们遵循美国划代标准,也有说是遵循苏俄划代标准的。其实我们的划代,是严格遵循中国军方自己的标准的。现在已经确定的划代标准:一代亚音速,代表机歼五。二代超音速,代表机6爷,7爷,8爷。高机动,代表机歼...
中国需要联合欧洲制定下一代飞机设计标准
第七舰队成立于日,其前身是一支地地道道的杂牌部队—麦克阿瑟领导下的西南太平洋海军部队,是当前美国海军最大的前沿部署舰队。目前,第七舰队总兵力达6万人,包括38000名美国海军和220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其主要装备有近60艘舰船及350架战机(主要舰...
众所周知,中国从1977年开始开发代号X-600项目。1985年对一个小型涡轮风扇发动机进行了测试。第一种射程在600公里的巡航导弹于1992年服役,这种导弹被命名为红鸟1号。目前,红鸟系列已经发展到红鸟3号,射程增加到由最初的600公里增加到3000公里。澳大利亚防务...
  众所周知,中国从1977年开始开发代号X-600项目。1985年对一个小型涡轮风扇发动机进行了测试。第一种射程在600公里的巡航导弹于1992年服役,这种导弹被命名为红鸟1号。目前,红鸟系列已经发展到红鸟3号,射程增加到由最初的600公里增加到3000公里。澳大...
热点图文信息戴旭:“互联网+战争”催生第七代战争
  “网心战”目标“攻心为上”
  如果说第六代战争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的话,第七代战争的基本特征是“网络”化。网络化是信息化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信息则是网络空间的填充物。
  物理或地理疆界的消失——网络时代来临前,世界各国被陆地、海洋等地理边界隔离着,军队的任务就是戍边守关。但是,网络实现了全球的“天堑变通途”,地理国界在现代国防范畴中已名存实亡。从蒸汽机开辟海洋,内燃机开辟空天,到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开辟电磁空间和心理空间,人类公共物理空间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社会空间已事实上紧密结合在一起,世界形成真正的“联合体”。
  从冷兵器到电子信息(传感器)化等前六代战争,都可以归入军事帝国主义的时代范畴——因为这些战争的对阵双方主要是军队,并以军事征服为目的。而第七代战争诞生的时代背景,则是以文化帝国主义为主,经济和军事帝国主义为辅。这就意味着,以“网”“心”为关键词的最新一轮的军事革命,从战争理念、战争思维、战争目标以及战争形态等整个战争体系,不仅与机械化时代的战争截然不同,即使与以海湾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为代表、以“电”“信”为关键词的军事意义上的信息化战争,也有内涵和外延的巨大不同。
  “网心战”主战样式和战略目标是“攻心为上”——虽然这是春秋战国时代就有的理想战争原则,但直到今天才成为有可靠技术保障的战略目标和战争样式。当今网络时代,信息思想战登堂入室,战略目标是争夺人心。人心是基,国家是楼,基不稳,楼难固;国家如“皮”,军队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得人心者得天下,“网心战”因此正在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样式。
  传统战争和军队,主要是地理攻防;而以“网”“心”为关键词的第七代战争,则是伴随着思想入侵,从边防到心防全空间覆盖。第七代战争的基本套路是外部长期渗透,内部瓦解,里应外合,暗战无声。由于新式“木马军团”作用凸显而传统“铁马军团”战略意义的相对易位,网心战的外观体现为前期的“非金属战争”与后期的“金属战争”并重。
  第七代战争战略功能的发挥,概略地可分两个层次:一是“硬控制”。即利用芯片、组件设备,利用网络控制对方的战略设施,搜集对方情报,掌握对方数据(大数据时代);战时则直接攻击对方国家的战略节点,实施网络瘫痪,短时间内摧毁对方抵抗意志;二是“软杀伤”。由网络硬件拓展出政治功能,通过思想攻势,超越军事层面,直接对对方(国家或民族整体、个体)发起意识形态战略战,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平时、战时,一硬一软,前者威慑随时待命,后者攻击不分昼夜。平时与战时界限的消失,是第七代战争最突出的特点。
  靠着网络这种新技术形态、新社会形态和新军事形态赋予的新权力——信息霸权,美国事实上已经建立起信息帝国,这种空前巨大的软实力,整合并加固了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领域里的硬实力。在利用推特等网络社交工具成功操作中东“茉莉花革命”之后,美国已经找到了一种不需要大规模动用传统军事力量,就可以达到战略目的的最好“战争”方法。
  在大国对小国的军事战争中,美国一直摧枯拉朽,但在对非国家政治体如“基地”组织、塔利班、“伊斯兰国”,则陷入苦战,常规军事优势难以体现。美国以文化战略对社会主义阵营的颠覆和对阿拉伯世界的民主改造总体成功,但也遭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反制。通过网络,“伊斯兰国”全球性招募80余国的激进穆斯林,美国、英国和法国都有大批青年参加,使美国大张旗鼓的反恐战争归于失败,同时还深陷自越战之后最难以自拔的泥潭。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第七代战争的来临:“伊斯兰国”利用网络,不仅对西方展开正面的以价值观对价值观的反击,还通过网络招募兵员、募集资金,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双方纯粹的武力差距。
  借助网络平台和路径,软硬兼施双管齐下,第七代战争实现了军争(军队间的战争)、国争(国家间战争)和心争(族群价值观及意识形态战争),及军事、政治、经济三个层次、三种境界的无缝衔接和自然融合。(作者: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空军大校 戴旭)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所为 有所不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