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户投资款涉及险种可以提存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金吗

1.公司应对保险业务按险种进行分类核算;(1)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分为:财产损失保险、责任;(2)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分为:普通人寿保险、年金;(3)再保险公司的业务分为:分入保险业务和分出保;公司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对保险业务;2.保险业务实行按会计年度结算损益和按业务年度结;按会计年度结算损益,即实行一年期结算损益,保险业;按业务年度结算损益,
1.公司应对保险业务按险种进行分类核算。
(1)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分为: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等。
(2)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分为:普通人寿保险、年金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等。
(3)再保险公司的业务分为:分入保险业务和分出保险业务。
公司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对保险业务实行进一步分类核算。
2.保险业务实行按会计年度结算损益和按业务年度结算损益两种办法。除长期工程险、再保险等业务按业务年度结算损益的外,其他各类保险业务应按会计年度结算损益。
按会计年度结算损益,即实行一年期结算损益,保险业务的各项收支,不分业务年度,均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并确认当期损益。
按业务年度结算损益,即实行多年期结算损益,年限根据业务性质确定。非结算年度的收支差额,全额作为长期责任准备金提存,不确认利润,并于次年转回滚存到结算年度终了时结算损益。
二、保费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1.保费收入,应在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
(1)保险合同成立并承担相应保险责任;
(2)与保险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公司;
(3)与保险合同相关的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
2.保费收入按保险合同规定应向投保人收取的金额确定。
三、保险准备金的核算
1.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公司由于已经发生保险事故并已提出保险赔款以及已经发生保险事故但尚未提出保险赔款而按规定对未决赔案提存的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期末提存,同时转回上期提存数,计入当期损益。尚未转回的未决赔款准备金应作为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
2.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指公司对一年期以内(含一年)的财产险、意外伤害险和健康险业务在会计期末,按规定从本期保费收入中未到期责任部分提存的、以备下年度发生赔款的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期末提存,同时转回上年同期提存数,计入当期损益。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作为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
3.长期责任准备金,是指公司对长期工程险、再保险等按业务年度结算损益的保险业务,在未到结算损益年度之前,按业务年度营业收支差额提存的准备金。长期责任准备金期末提存,同时转回上年同期提存数,计入当期损益。长期责任准备金应作为长期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
4.寿险责任准备金,是指公司对人寿保险业务为承担未来保险责任而按规定提存的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期末提存,同时将上年同期提存的寿险责任准备金加当期因被保险人转入而增加的寿险责任准备金,减当期因被保险人转出而减少的寿险责任准备金后的余额转回,计入当期损益。寿险责任准备金应作为长期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
5.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是指公司对长期性健康保险业务为承担未来保险责任而按规定提存的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期末提存,同时将上年同期提存的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加当期因被保险人转入而增加的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减当期因被保险人转出而减少的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后的余额转回,计入当期损益。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应作为长期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
6.保险保障基金,是指公司按规定提取的保险保障基金。保险保障基金从保费收入中提取,计入当期损益。保险保障基金作为长期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
7.总准备金,是指公司按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准备金。总准备金应作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
8.存出(或存入)分保准备金,是指公司的再保险业务按合同约定,由分保分出人扣存分保接受人部分分保费以应付未了责任的准备金。存出、存入分保准备金通常根据分保业务账单按期扣存和返还,扣存期限一般为12个月,至下年同期返还。
四、外币业务核算
1.有外币业务的公司,可采用外汇分账制的核算方法,也可采用外汇统账制的核算方法。
2.采用外汇分账制的公司,应设置“货币兑换”科目。各种货币之间的兑换及有关外币账户的联系均通过“货币兑换”科目核算。
3.采用外汇统账制的公司,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人民币记账。除另有规定外,所有与外币业务有关的账户,应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也可采用业务发生当月月初的汇率折合。月份终了,各种外币账户(包括外币现金以及以外币结算的债权和债务)的外币月末余额,应当按照月末汇率折合为人民币。按照月末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与原账面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分别情况处理:
(1)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开办费;
(2)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借款产生的汇兑损益,在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计入该项在建固定资产成本;
(3)除上述情况外,均计入当期损益。
第三章 会计科目
━━━┯━━━━┯━━━━━━━━━━━
序号 │ 编号 │会计科目名称
───┼────┼───────────
│ │一、资产类
1 │ 1001 │ 现金
2 │ 1002 │ 银行存款
3 │ 1101 │ 短期投资
4 │ 1111 │ 拆出资金
5 │ 1112 │ 保户质押贷款
6 │ 1121 │ 应收利息
7 │ 1122 │ 应收保费
8 │ 1123 │ 分保业务往来
9 │ 1124 │ 坏账准备
10 │ 1131 │ 预付赔款
11 │ 1141 │ 存出分保准备金
12 │ 1142 │ 存出保证金
13 │ 1191 │ 其他应收款
14 │ 1201 │ 物料用品
15 │ 1211 │ 低值易耗品
16 │ 1301 │ 待摊费用
17 │ 1402 │ 长期债券投资
18 │ 1601 │ 固定资产
19 │ 1602 │ 累计折旧
20 │ 1606 │ 在建工程
21 │ 1609 │ 固定资产清理
22 │ 1701 │ 无形资产
23 │ 1711 │ 长期待摊费用
24 │ 1801 │ 存出资本保证金
25 │ 1811 │ 抵债物资
26 │ 1901 │ 待处理财产损溢
│ │二、负债类
27 │ 2101 │ 短期借款
28 │ 2102 │ 拆入资金
29 │ 2111 │ 应付手续费
30 │ 2112 │ 应付佣金
31 │ 2121 │ 预收保费
32 │ 2122 │ 预收分保赔款
33 │ 2131 │ 存入分保准备金
34 │ 2132 │ 存入保证金
35 │ 2141 │ 应付工资
36 │ 2142 │ 应付福利费
37 │ 2143 │ 应付保户利差
38 │ 2145 │ 应付利润
39 │ 2146 │ 应交税金
40 │ 2149 │ 其他应付款
41 │ 2151 │ 预提费用
42 │ 2161 │ 未决赔款准备金
43 │ 2162 │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44 │ 2171 │ 保户储金
45 │ 2201 │ 长期责任准备金
46 │ 2202 │ 寿险责任准备金
47 │ 2203 │ 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48 │ 2211 │ 保险保障基金
49 │ 2221 │ 长期借款
50 │ 2231 │ 长期应付款
51 │ 2241 │ 住房周转金
│ │三、所有者权益类
52 │ 3101 │ 实收资本
53 │ 3111 │ 资本公积
54 │ 3121 │ 盈余公积
55 │ 3131 │ 总准备金
56 │ 3141 │ 本年利润
57 │ 3151 │ 利润分配
│ │四、损益类
58 │ 4101 │ 保费收入
59 │ 4102 │ 分保费收入
60 │ 4103 │ 追偿款收入
61 │ 4109 │ 其他收入
62 │ 4201 │ 摊回分保赔款
63 │ 4203 │ 摊回分保费用
64 │ 4211
65 │ 4212
66 │ 4221
67 │ 4222
68 │ 4223
69 │ 4301
70 │ 4302
71 │ 4303
72 │ 4311
73 │ 4401
74 │ 4402
75 │ 4403
76 │ 4404
77 │ 4411
78 │ 4421
79 │ 4422
80 │ 4424
81 │ 4431
82 │ 4432
83 │ 4441
84 │ 4451
85 │ 4461
86 │ 4462
87 │ 4471
88 │ 4501
89 │ 4502
90 │ 4511
91 │ 4512
92 │ 4513转回未决赔款准备金 转回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转回长期责任准备金 转回寿险责任准备金 转回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利息收入
投资收益 汇兑损益 营业外收入 赔款支出 死伤医疗给付 满期给付 年金给付 退保金 分出保费 分保赔款支出 分保费用支出 手续费支出 佣金支出 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费用 利息支出 保户利差支出 其他支出 提存未决赔款准备金 提存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提存长期责任准备金 提存寿险责任准备金 提存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93 │ 4521 │ 提取保险保障基金
94 │ 4601 │ 营业外支出
95 │ 4701 │ 所得税
96 │ 4801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附注:公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设下列会计科目:
1.公司如有经国务院特批对外进行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以前投出的目前尚未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可以增设“1401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2.公司如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券投资提取投资风险准备,可以增设“1403投资风险准备”科目。
3.公司拨付所属分公司的营运资金,可以增设“1404拨付所属资金”科目,所属分公司收到公司拨入的营运资金,相应增设“3103上级拨入资金”科目。
4.公司如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以前发放的目前尚未收回的贷款,可以增设“1501贷款”科目,并相应增设“1502贷款呆账准备”科目。
5.公司与所属分公司之间、各分公司之间的往来结算业务,可以增设“内部往来”科目。
6.公司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可以单独设置“1193备用金”科目。
7.采用外币分账制核算外币业务的公司,可以增设“2251货币兑换”科目。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生活休闲娱乐、34保险企业会计等内容。 
 保险会计分录大全_财务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有关保险业会计分录保险会计分录大全 一 货币资金 1.收到投资者投人的现金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在注册资本...  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 .借: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5.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 . 属于筹建期间的, 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借:固定资产...  保险业务会计核算办法 第一章 基本承保业务的核算 第一节 保费收入的确认 一、...说明:①保险公司已收到保费,但原保险合同尚无成立,则不能 确认保费收入。②原...  财产保险行业会计分录大全_财务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保险行业主要会计分录参照表 保险行业主要会计分录参照表 一、 涉及资金类 1、提现 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  系统往来划拨单 D 总公司支付保险监管费的会计分录: 借:预提费用--上交监管费 贷:银行存款 应附原始凭证: (1)付款申请书; (2)支票存根、银行回单 (3)监管 ...  保险业财务与商业会计和工业会计的主要区别保险企业会计与商业会计和工业会计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区别性, 具体特 点如下: 一 “未了责任准备金”的提存 保险公司保...  保险业会计实务大全查看数: 812| 回复数: 10|
00:41 [p=18, null, left]一货币资金 [p=18, null, left]1.收到投资者投人的现金 借:...  计提工资社保会计分录 例如公司本月实发工资为 20000 元,参加社保人 员为 5 人, 社保参保基数 2000 元,养老保险企业 承担 18%, 个人承担 8%; 生育保险企业...  最新财产保险行业会计分录大全_财务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最新财产保险行业会计分录大全_财务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财产保险...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半年度报告摘要_焦点透视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1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1.2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半年度报告全文,报告全文同时刊载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及本公司网站。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1.3 本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四十八次会议于日审议通过了本公司《2012年半年度报告》正文及摘要。应出席会议董事14人,实到13人,董事王成然因公未出席会议。
  1.4 本公司2012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
  1.5 本公司董事长康典先生、首席财务官陈国钢先生、总精算师龚兴峰先生以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孟霞女士保证《2012年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2公司基本情况
  2.1 基本情况介绍
  A股简称
  A股代码
  601336
  A股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H股简称
  新华保险
  H股代号
  H股上市交易所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
  北京市延庆县湖南东路1号(邮政编码:102100)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12号新华保险大厦(邮政编码:100022)
  国际互联网网址
  http://www.newchinalife.com
  电子信箱
  ir@newchinalife.com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王洪礼
  86-10-
  86-10-
  电子信箱
  ir@newchinalife.com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12号新华保险大厦13层
  2.2 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
  2.2.1 本报告期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
  单位: 人民币百万元
  主要会计数据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
  65,351
  57,812
  13.0%
  保险业务收入
  55,950
  50,662
  10.4%
  营业利润
  1,565
  2,073
  (24.5%)
  利润总额
  1,508
  2,050
  (26.4%)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904
  1,775
  7.3%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1,948
  1,444
  34.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3,046
  30,837
  7.2%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末增减(%)
  总资产
  469,004
  386,771
  21.3%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股东权益
  34,934
  31,306
  11.6%
  主要财务指标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基本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元)
  (34.4%)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稀释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元)
  (34.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基本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元)
  (18.4%)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5.72%
  13.13%
  不适用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5.85%
  10.68%
  不适用
  加权平均的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10.60
  16.23
  (34.7%)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末增减(%)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元/股)
  11.20
  10.04
  11.6%
  2.2.2 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 人民币百万元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投资处置损益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56)
  非经常性损益的所得税影响额
  少数股东应承担的部分
  (44)
  2.2.3 其他主要财务及监管指标
  单位: 人民币百万元
  增减变动(%)
  投资资产(1)
  452,910
  373,958
  21.1%
  总投资收益率(2)
  1.8%
  2.2%
  不适用
  已赚保费
  55,763
  50,707
  10.0%
  已赚保费增长率
  10.0%
  (5.1%)
  不适用
  赔付支出净额
  3,488
  3,731
  (6.5%)
  退保率(3)
  2.7%
  2.4%
  不适用
  1.投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等,亦含独立账户资产,比较期间数据已按本期财务报表的披露方式进行了重分类。
  2.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投资资产均值。
  3.退保率 = 当期退保金/[(期初寿险、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余额+期末寿险、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余额)/2]。
  2.2.4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说明
  本公司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简明合并财务资料和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列示的截至日止6个月期间的合并净利润以及于日的合并股东权益并无差异。
  §3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作为一家全国大型寿险公司,本公司通过遍布全国的分销网络,为个人及机构客户提供一系列寿险产品及服务,并通过下属的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和运用保险资金。
  除另有说明外,本节讨论与分析均基于本公司合并财务数据。
  3.1 主要经营指标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保险业务收入
  55,950
  50,662
  总投资收益(1)
  7,302
  6,808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904
  1,775
  上半年新业务价值
  2,338
  2,372
  市场份额(2)
  9.8%
  9.0%
  保单继续率
  个人寿险业务13个月继续率(%)(3)
  90.6%
  92.4%
  个人寿险业务25个月继续率(%)(4)
  89.4%
  89.1%
  总资产
  469,004
  386,771
  净资产
  34,942
  31,313
  投资资产(5)
  452,910
  373,958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股东权益
  34,934
  31,306
  内含价值
  56,150
  48,991
  客户数量(千)
  25,716
  27,111
  个人客户
  25,654
  27,052
  机构客户
  1.总投资收益=货币资金、定期存款、债权型投资及其他投资资产的利息收入+股权型投资的股息及分红收入+投资资产买卖价差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资产减值损失。
  2.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来自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数据。
  3.13个月保单继续率:考察期内期交保单在生效后第13个月实收保费/考察期内期交保单的承保保费。
  4.25个月保单继续率:考察期内期交保单在生效后第25个月实收保费/考察期内期交保单的承保保费。
  5.比较期间数据已按本期财务报表的披露方式进行了重分类。
  3.2 业务分析
  3.2.1 寿险业务
  今年以来,本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强化价值引导,积极探索业务模式创新,推动价值与规模均衡发展,稳步提升经营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上半年,本公司业务收入保持增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业务品质保持稳定。
  本公司上半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59.50亿元,市场占有率为9.8%,较2011年同期的市场占有率提升0.8个百分点,位列中国寿险市场第三位。
  1、按渠道分析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个人寿险
  55,045
  49,890
  其中:
  保险营销员渠道
  23,030
  18,791
  首年保费收入
  5,851
  5,374
  期交保费收入
  5,198
  4,907
  趸交保费收入
  续期保费收入
  17,179
  13,417
  银行保险渠道
  31,393
  30,731
  首年保费收入
  15,355
  17,624
  期交保费收入
  3,236
  4,705
  趸交保费收入
  12,119
  12,920
  续期保费收入
  16,038
  13,107
  财富管理渠道
  首年保费收入
  期交保费收入
  趸交保费收入
  续期保费收入
  团体保险
  55,950
  50,662
  (1)个人寿险业务
  ①保险营销员渠道
  2012年上半年,本公司保险营销员渠道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30.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6%。其中,首年保费收入58.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9%;续期保费收入171.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0%,上述两项增长主要得益于本公司采取以“价值”为核心的均衡发展路径,持续推动业务结构调整,重视发展价值较高的长期期交产品。同时,公司继续强化续收团队拓展新单业务的能力,通过续收团队取得的首年保费收入达到1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2%。
  2012年上半年,本公司保险营销员渠道继续全面推广“按客户需求做保险”的销售方针,队伍规模保持稳定的同时注重队伍建设,人力结构不断优化。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公司保险营销员人力为20.7万,较2011年末增长2.5%;其中,绩优保险营销员人数约3.0万名,较2011年末增长20.0%。
  ②银行保险渠道
  受上半年市场环境及银行理财型产品竞争等因素影响,银行保险渠道延续行业性下降趋势。面对行业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本公司银行保险渠道实施结构调整策略,坚持业务模式战略转型,稳固了市场地位。
  2012年上半年,本公司银行保险渠道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13.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其中,首年保费收入153.5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9%。在短期期交保费产品向长期期交保费产品的调整策略推动下,报告期内来自交费期为五年或以上产品的首年保费收入占银行保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88.7%,较上年同期增长9.0个百分点。续期保费收入160.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4%,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本公司近年来坚持加大期交产品的销售力度。
  ③财富管理渠道
  本公司于2010年4月成立财富管理业务部,为中高端客户提供保险保障产品和财富管理服务。财富管理渠道不断探索创新经营模式,在优质客户积累、绩优队伍建设方面奠定了基础。
  2012年上半年,本公司财富管理渠道实现保险业务收入6.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9.0%。其中,首年保费收入4.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
  (2)团体保险业务
  2012年上半年,本公司团体保险业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9.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2%。
  2、按险种分析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保险业务收入
  55,950
  50,662
  传统型寿险
  分红型寿险
  51,883
  47,316
  万能型寿险
  投资连结保险
  0(1)
  0(1)
  健康保险
  3,115
  2,530
  意外保险
  1.上述各期间的金额少于500,000元。
  2012年上半年,本公司共实现保险业务收入559.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4%。其中:分红型寿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518.8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占整体保险业务收入的92.7%,仍是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健康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1.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1%,占整体保险业务收入的5.6%;其他类型寿险共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9.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7%,占整体保险业务收入的1.7%。
  3、按地区分析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保险业务收入
  55,950
  50,662
  5,425
  4,941
  5,054
  4,607
  4,245
  3,711
  3,761
  3,225
  3,638
  3,582
  3,090
  3,082
  3,082
  2,961
  2,653
  2,598
  2,286
  2,173
  1,953
  1,868
  35,187
  32,748
  其他地区
  20,763
  17,914
  55,950
  50,662
  2012年上半年,本公司约62.9%的寿险业务收入来自我国北京、广东、河南、山东、上海、湖北、四川、江苏、湖南、河北等经济较发达或人口较多的地区。
  3.2.2 资产管理业务
  本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始终坚持以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为基础,兼顾管理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在良好的资产配置和有效的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寻求最大的投资组合收益。
  2012年,本公司根据保险业务的负债特性及资本市场的波动周期,积极优化投资组合配置,适当提升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改善净投资收益率,保持投资组合收益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权益类投资方面,受到2012年国内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本公司权益类投资在损益表下整体收益水平出现较大程度的下跌,买卖价差收益为负,并计提了20.16亿元投资资产减值损失。
  1、投资组合情况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投资资产(1)
  452,910
  373,958
  按投资对象分类
  定期存款(2)
  162,927
  122,949
  债权型投资
  212,152
  190,464
  股权型投资(3)
  33,396
  29,051
  -基金
  15,735
  12,077
  -股票
  17,661
  16,974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
  30,875
  21,095
  其他投资(4)
  13,560
  10,399
  按投资意图分类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5,911
  5,529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82,826
  72,876
  持有至到期投资
  156,800
  141,090
  贷款及其他应收款(5)
  207,373
  154,463
  1、相关投资资产含独立账户资产中对应的投资资产,比较期间数据已按本期财务报表的披露方式进行了重分类。
  2、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含三个月及三个月以内定期存款,定期存款不含三个月及三个月以内定期存款。
  3、股权型投资不包括长期股权投资。
  4、其他投资主要包括存出资本保证金、保户质押贷款、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股利及应收利息等,比较期间数据已按本期财务报表的披露方式进行了重分类。
  5、贷款及其他应收款主要包括定期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存出资本保证金、保户质押贷款、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归入贷款及应收款的投资等,比较期间数据已按本期财务报表的披露方式进行了重分类。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公司投资资产规模为4,529.1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1%,增长主要来源于本公司保险业务现金流入。
  截至本报告期末,定期存款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为36.0%,较上年末提高3.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公司增加了协议存款的配置力度,重点配置于5年期及以上定期协议存款。
  截至本报告期末,债权型投资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为46.8%,较上年末降低4.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公司减少了金融债和企业债的配置。
  截至本报告期末,股权型投资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为7.4%,较上年末降低0.4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公司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资产配置策略,控制权益资产仓位。
  截至本报告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为6.8%,较上年末提高1.2个百分点,主要出于投资资产配置及流动性管理的需要。
  截至本报告期末,其他投资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为3.0%,较上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应收利息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增加。
  从投资意图来看,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投资资产主要配置在贷款及其他应收款和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及其他应收款投资较上年末增长34.3%,主要是由于定期存款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增加。
  2、投资收益情况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利息收入
  定期存款利息收入
  3,882
  2,003
  债权型投资利息收入
  4,704
  3,533
  股权型投资分红收入
  其他投资资产利息收入(1)
  净投资收益(2)
  9,172
  6,423
  投资资产买卖价差收益
  (126)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64)
  投资资产减值损失
  (2,016)
  (113)
  总投资收益(3)
  7,302
  6,808
  净投资收益率(4) (%)
  2.2%
  2.0%
  总投资收益率(4) (%)
  1.8%
  2.2%
  注:收益率=投资收益/[(期初投资资产+期末投资资产)/2]
  1. 其他投资资产利息收入包括存出资本保证金、保户质押贷款、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利息收入。
  2. 净投资收益包括货币资金、定期存款、债权型投资及其他投资资产的利息收入、股权型投资的股息和分红收入。
  3. 总投资收益=净投资收益+投资资产买卖价差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资产减值损失。
  4. 仅为半年收益率,未年化。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实现总投资收益73.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3%。总投资收益率为1.8%,较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
  实现净投资收益91.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2.8%,净投资收益率为2.2%,较上年同期增加0.2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定期存款利息收入和债权型投资利息收入大幅度增长所致。
  投资资产买卖价差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资产减值损失合计亏损18.70亿元,主要由于受2012年国内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本公司持有的股权型投资资产公允价值持续下跌,根据公司会计政策,相应计提了20.16亿的投资资产减值损失。
  3.3 合并财务报表主要内容及分析
  3.3.1 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分析
  1、主要资产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货币资金(1)
  29,692
  12,986
  交易性金融资产(1)
  5,634
  5,310
  应收利息(1) (2)
  9,050
  7,743
  应收保费
  2,304
  1,395
  应收分保账款
  保户质押贷款
  2,761
  2,055
  其他应收款(2)
  1,856
  1,124
  定期存款
  164,110
  131,047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82,826
  72,876
  持有至到期投资
  156,800
  141,090
  存出资本保证金
  归入贷款及应收款的投资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1)
  1,000
  在建工程
  2,456
  1,533
  长期股权投资
  递延所得税资产
  独立账户资产
  除上述资产外的其他资产(1)
  7,228
  7,774
  469,004
  386,771
  1. 相关科目不包含投连资产的余额。
  2. 比较期间数据已按本期财务报表的披露方式进行了重分类。
  货币资金
  截至本报告期末,货币资金较2011年底增加128.6%,主要原因是投资资产配置及日常流动性管理的需要。
  交易性金融资产
  截至本报告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较2011年底增加6.1%,主要原因是配置到交易性金融资产中的股票投资资产增加。
  应收利息
  截至本报告期末,应收利息较2011年底增长16.9%,主要原因是收息类投资资产总量增长。
  应收保费
  截至本报告期末,应收保费较2011年底增长65.2%,主要原因是公司保险业务累积增长。
  应收分保账款
  截至本报告期末,应收分保账款较2011年底增长122.6%,主要原因是应收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保账款增加。
  保户质押贷款
  截至本报告期末,保户质押贷款较2011年底增长34.4%,主要原因是保户质押贷款需求的增加。
  其他应收款
  截至本报告期末,其他应收款较2011年底增长65.1%,主要原因是预缴营业税增加。
  定期存款
  截至本报告期末,定期存款较2011年底增加25.2%,主要原因是公司增加了协议存款的配置力度,重点配置于5年期及以上定期协议存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截至本报告期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较2011年底增加13.7%,主要原因是配置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债券投资资产增加。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截至本报告期末,持有至到期投资较2011年底增加11.1%,主要原因是投资资产总量增长。
  存出资本保证金
  截至本报告期末,存出资本保证金较2011年底增加了1.95亿元,主要原因是公司上市后股本增加至31.20亿元,本公司根据相关监管规定,于报告期内相应增加了存出资本保证金1.95亿元。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截至本报告期末,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较2011年底增长5163.2%,金额增加9.81亿元,主要原因是流动性管理的需要。
  在建工程
  截至本报告期末,在建工程较2011年底增长60.2%,主要原因是公司支付上海市东大名路558号“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商业配套项目7号办公楼”及地下车库的大部分购楼款。
  递延所得税资产
  截至本报告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较2011年底增长6771.4%,金额增加9.48亿元,主要原因是本公司于本报告期判断,未来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应纳税所得额,所以本公司于报告期内确认了由此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9.50亿元。
  2、主要负债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名称
  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
  当期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利润的影响
  交易性金融资产(1)
  5,529
  5,91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
  72,876
  82,826
  9,950
  (2,016)
  78,405
  88,737
  10,332
  (1,744)
  保险合同准备金
  截至本报告期末,保险合同准备金较2011年底增长14.4%,主要原因是保险业务增长和保险责任的累积。在资产负债表日,本公司各类保险合同准备金均通过了充足性测试。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截至本报告期末,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较2011年底增加111%,主要原因是投资资产配置和流动性管理的需要。
  保户储金及投资款
  截至本报告期末,保户储金及投资款较2011年底增加3.0%,主要原因是公司非保险合同累积业务增长。
  预收保费
  截至本报告期末,预收保费较2011年底减少74.8%,主要原因是2011年底预收保费转实收。
  应付分保账款
  截至本报告期末,应付分保账款较2011年底增加216.1%,金额增加0.67亿元,主要原因是应付瑞士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和中国人寿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分保账款增加。
  应付股利
  截至本报告期末,应付股利为2.81亿元,2011年底为0,主要原因是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2011年度分红派息尚未发放。
  3、股东权益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达到349.34亿元,较2011年末上升11.6%,主要由于公司业务规模的增长。
  3.3.2 利润表主要项目分析
  1、营业收入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报告期内变动增减(+,-)
  比例(%)
  发行新股
  公积金转股
  比例(%)
  一、有限售条件股份
  1、国家持股
  990,201,488
  31.77%
  -174,334
  -174,334
  990,027,154
  31.74%
  2、国有法人持股
  471,296,512
  15.12%
  -84,326
  -84,326
  471,212,186
  15.11%
  3、其他内资持股
  486,968,000
  15.62%
  -31,708,000
  -31,708,000
  455,260,000
  14.59%
  其中:
  境内法人持股
  486,968,000
  15.62%
  -31,708,000
  -31,708,000
  455,260,000
  14.59%
  境内自然人持股
  4、外资持股
  859,926,600
  27.59%
  -212,526,600
  -212,526,600
  647,400,000
  20.75%
  其中:
  境外法人持股
  859,926,600
  27.59%
  -212,526,600
  -212,526,600
  647,400,000
  20.75%
  境外自然人持股
  2,808,392,600
  90.10%
  -244,493,260
  -244,493,260
  2,563,899,340
  82.19%
  二、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
  1、人民币普通股
  126,832,000
  4.07%
  31,708,000
  31,708,000
  158,540,000
  5.08%
  2、境内上市的外资股
  3、境外上市的外资股(H股)
  181,735,400
  5.83%
  2,586,600
  212,785,260
  215,371,860
  397,107,260
  12.73%
  4、其他
  308,567,400
  9.90%
  2,586,600
  244,493,260
  247,079,860
  555,647,260
  17.81%
  三、股份总数
  3,116,960,000
  100.00%
  2,586,600
  2,586,600
  3,119,546,600
  100.00%
  1. 比较期间数据已按本期财务报表的披露方式进行了重分类。
  保险业务收入
  本报告期内,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4%,增速高于去年同期,主要原因是公司银行保险渠道首年保费收入的下降趋势有所好转以及公司业务结构优化带来的续期保费增长。
  分出保费
  本报告期内,分出保费同比下降83.2%,且与去年同期分出保费均为负值,主要由于部分分出业务对应的退保减少,致使本公司相应从再保险公司摊回的退保金减少,分出保费(负值)下降。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本报告期内,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同比增长17.6%,主要由于本报告期内健康保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存数的增加所致。
  投资收益
  本报告期内,投资收益同比增加22.4%,主要原因是定期存款和债权型投资利息收入增加。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本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72亿元,去年同期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64亿元,主要原因是配置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债券和股票取得一定的浮盈。
  汇兑损益
  本报告期内,汇兑收益为0.28亿元,去年同期为汇兑损失0.70亿元,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美元汇率下跌,而日美元汇率与去年底相比有小幅上涨。
  2、营业支出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保险合同准备金
  336,057
  293,814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未决赔款准备金
  寿险责任准备金
  318,001
  277,353
  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16,816
  15,465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68,536
  32,481
  保户储金及投资款
  19,298
  18,730
  预收保费
  应付分保账款
  应付股利
  除上述负债外的其他负债
  9,665
  9,898
  434,062
  355,458
  退保金
  本报告期内,退保金同比增加39.4%,主要原因是受市场环境和公司业务规模增长影响,导致寿险退保金增加。
  赔付支出净额(1)
  本报告期内,赔付支出同比下降6.5%,下降主要是由于2002年的一项分出业务开始进入满期领取阶段,从而导致摊回赔付支出增加所致。
  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净额(2)
  本报告期内,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净额同比增加6.6%,主要原因是保险业务增长和保险责任的累积。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本报告期内,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同比增加3.5%,主要原因是业务规模增加及业务结构调整。
  业务及管理费
  本报告期内,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增加13.0%,主要原因是业务规模增加和员工工资及福利费的提高。
  其他业务成本
  本报告期内,其他业务成本同比增加71.1%,主要原因是卖出回购证券利息支出和次级债利息支出的增加。
  资产减值损失
  本报告期内,资产减值损失为20.16亿元,去年同期为资产减值转回2.41亿元,主要原因是受国内资本市场持续下滑的影响,符合减值条件的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权益类投资资产增加所致。
  3、所得税
  本报告期内,所得税表现为所得税收入3.97亿元,去年同期为所得税费用2.75亿元,主要原因是本公司于本报告期判断,未来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应纳税所得额,所以,本公司于报告期内确认了递延所得税收入6.31亿元。
  4、利润净额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9.04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放缓,主要原因是受2012年国内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本公司持有的股权型投资资产公允价值出现持续下跌。
  5、其他综合收益
  本报告期内,其他综合收益为19.46亿元,同比由亏损变成收益,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将部分前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投资资产浮亏在本报告期转为资产减值损失。
  1、赔付支出净额=赔付支出-摊回赔付支出
  2、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净额=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
  3.3.3 现金流量分析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股东名称
  期初限售股数
  本期增加/减少限售股数
  期末限售股数
  限售原因
  解除限售日期
  年/月/日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
  974,347,488
  -174,334
  974,173,154
  发行限售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1)
  471,296,512
  -84,326
  471,212,186
  发行限售
  A股网下配售对象
  31,708,000
  -31,708,000
  发行限售
  H股基石投资者(2)
  212,526,600
  -212,526,600
  发行限售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本公司月和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30.46亿元和308.37亿元。本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构成主要为收到的现金保费,月和月收到的原保险合同现金保费分别为545.66亿元和493.04亿元。现金保费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本公司保险业务规模不断发展,保费收入持续增长。
  本公司月和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分别为221.79亿元和188.96亿元。本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主要为以现金支付的赔付款项、手续费及佣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以及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支出等,月和月支付原保险合同赔付款项的现金分别为123.48亿元和98.80亿元,上述各项变动主要受到本公司业务发展及给付的影响。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本公司月和月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负591.15亿元和负480.42亿元。本公司月和月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分别为451.28亿元和784.70亿元。本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主要为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及收到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现金等。
  本公司月和月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分别为1,042.43亿元和1,265.12亿元。本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主要为投资支付的现金、保户质押贷款净增加额以及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及支付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现金等。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本公司月和月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58.43亿元和94.12亿元。本公司月和月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分别为22,413.40亿元和3,303.85亿元。本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主要为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及收到卖出回购金融资产的现金等。
  本公司月和月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分别为22,054.97亿元和3,209.73亿元。本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主要为支付卖出回购金融资产的现金。
  3.4 专项分析
  3.4.1 偿付能力状况
  本公司根据保监会相关规定的要求计算和披露实际资本、最低资本和偿付能力充足率。根据保监会的规定,中国境内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必须达到规定的水平。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已赚保费
  55,763
  50,707
  保险业务收入
  55,950
  50,662
  减:分出保费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227)
  (193)
  投资收益(1)
  9,046
  7,39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64)
  汇兑损益
  (70)
  其他业务收入(1)
  65,351
  57,812
  3.4.2 资产负债率
  退保金
  (8,559)
  (6,139)
  赔付支出
  (3,935)
  (3,776)
  减:摊回赔付支出
  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
  (39,642)
  (37,427)
  减: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
  (487)
  (219)
  营业税金及附加
  (71)
  (92)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3,796)
  (3,667)
  业务及管理费
  (4,540)
  (4,018)
  减:摊回分保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1,210)
  (707)
  资产减值(损失)/转回
  (2,016)
  (63,786)
  (55,739)
  注: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3.4.3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要项目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3,046
  30,837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9,115)
  (48,042)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5,843
  9,412
  1. 包含独立账户资产中相对应的投资资产。
  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利润的影响为资产减值损失。
  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本公司以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对于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本公司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包括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资产的当前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等。采用估值技术时,尽可能最大程度使用市场参数,减少使用与本公司特定相关的参数。
  3.4.4 再保险业务情况
  本公司目前采用的分保形式主要有成数分保、溢额分保以及巨灾事故超赔分保,现有的分保合同几乎涵盖了全部有风险责任的产品。本公司分保业务的接受公司主要有中国人寿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瑞士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等。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分出保费如下表: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变动原因
  实际资本
  27,304
  23,866
  当期盈利及投资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最低资本
  17,199
  15,304
  保险业务增长
  资本溢额
  10,105
  8,562
  偿付能力充足率(%)
  158.76%
  155.95%
  1. 分出保费呈负数主要因为摊回的退保金金额超过当年的分出保费所致。
  2. 其他主要包括汉诺威再保险股份公司上海分公司、法国再保险全球人寿新加坡分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德国通用再保险股份公司上海分公司等。
  3.5 未来展望
  2012年,中国寿险业面临着宏观经济环境、监管政策、行业发展周期等多方面纷繁复杂的变化和挑战。同时,人口老龄化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又给发展中的中国寿险业带来了巨大的潜在机遇。在此复杂而充满不确定性的形势下,中国寿险业正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和盈利模式,开始全面迈入行业性转型发展时期。
  2012年,本公司不断细化和稳步推进各项“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举措,价值成长理念逐步深化,合规经营意识持续强化,公司均衡发展的路径初步确立。同时,本公司积极探索业务模式创新,养老、健康产业开拓取得实质性进展。下半年本公司将进一步优化价值提升路线,完善以价值为核心的预算体系和考核体系,以提升业务绩效,推进年度目标的达成;并稳步推进养老、健康产业等创新业务发展,建立市场领先优势。
  §4 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
  4.1 股本变动情况
  4.1.1 股份变动情况表
  截至日,本公司股份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股
  资产负债率(%)
  92.5%
  91.9%
  1. “有限售条件股份”是指股份持有人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或者按承诺有转让限制的股份。
  2. 本表中“国家持股”指汇金公司及社保基金转持三户持有的股份;“其他内资持股”指首次公开发行前内资股东持有的股份;“外资持股”指首次公开发行前外资股东持有的股份。
  3. 报告期内股份变动的原因是本公司于2012年1月超额配售2,586,600股H股,并因超额配售而进行国有股转持,以及限售股份解除限售。
  4.1.2限售股份变动情况表
  截至日,限售股份变动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股
  中国人寿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
  (105)
  (289)
  瑞士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其他(2)
  (40)
  (238)
  1. 根据《财政部关于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转持有关问题的批复》(财金函[2011]61号),汇金公司与宝钢集团按照发行规模的10%以划转股份的方式履行转持义务。本公司于2012年1月超额配售2,586,600股H股,汇金公司与宝钢集团按照各自在本公司国有股中所占比例,分别划转174,334股和84,326股、共计258,660股至社保基金H股账户,转入社保基金H股账户的股份不再有限售期。
  2. 本公司的四家基石投资者Great Eastern Holdings Limited、Teluk Intan Investments (Cayman Islands) Limited 、D.E. Shaw Valence International, INC 和Longevity Inc.于本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认购的本公司212,526,600股H股于日解除限售。
  4.2 股东情况
  4.2.1 股东数量和持股情况
  报告期末,本公司共有股东9,827家,其中A股股东9,434家,H股股东393家。
  证券品种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最初投资成本
  持有数量
  期末账面价值
  占期末证券总投资比例(%)
  报告期损益
  可转债
  113001
  中行转债
  1,129.33
  11.24
  1,091.53
  18.47%
  45.22
  次级债
  1120002
  11徽商银行债
  389.61
  363.30
  6.15%
  25.42
  600036
  192.24
  16.00
  174.72
  2.96%
  -11.84
  企业债
  1280083
  12马城投债
  160.00
  164.70
  2.78%
  601088
  177.64
  156.56
  2.65%
  -14.10
  002024
  192.63
  18.30
  153.54
  2.60%
  -36.15
  040019
  华安稳固收益债
  130.00
  127.95
  137.29
  2.32%
  600016
  132.91
  21.29
  127.54
  2.16%
  601601
  101.83
  110.90
  1.87%
  21.45
  600739
  115.60
  109.20
  1.85%
  12.94
  报告期持有其他证券投资损益
  3,511.62
  不适用
  3,321.40
  56.19%
  146.17
  报告期已出售证券投资损益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146.43
  6,233.41
  不适用
  5,910.68
  209.26
  1. HKSCC Nominees Limited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所持股份为代香港各股票行客户及香港中央结算系统其他参与者持有。因联交所有关规则并不要求上述人士申报所持股份是否有质押或冻结情况,因此HKSCC Nominees Limited无法统计或提供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最初投资成本
  占该公司股权比例(%)
  期末账面价值
  报告期损益
  报告期所有者权益变动
  股份来源
  1125001
  11农行01
  4,350.00
  4.38%
  4,375.39
  115.93
  24.15
  1105002
  11工行02
  4,195.80
  2.09%
  4,312.31
  103.78
  117.50
  1180164
  11铁道08
  1,936.09
  0.30%
  1,957.89
  43.43
  050502
  05工行02
  1,539.81
  0.78%
  1,616.51
  34.12
  43.56
  1110001
  11兴业次级债
  1,498.50
  2.30%
  1,586.41
  43.62
  67.36
  038018
  03中信债(2)
  1,553.57
  2.80%
  1,496.17
  38.83
  25.59
  1180142
  11铁道01
  1,370.29
  0.22%
  1,431.03
  106.57
  -35.25
  1180148
  11铁道04
  1,294.19
  0.20%
  1,341.97
  34.27
  159901
  易方达深100ETF
  1,503.80
  6.26%
  1,299.92
  -4.75
  87.90
  1180155
  11铁道05
  1,305.23
  0.20%
  1,291.93
  25.54
  -7.73
  报告期持有其他证券投资损益
  68,637.03
  不适用
  62,116.11
  -885.89
  3,673.56
  不适用
  89,184.31
  不适用
  82,825.64
  -344.55
  4,005.39
  不适用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单位:股
  股东名称
  股东性质
  持股比例(%)
  持股总数
  报告期内增减(+,-)
  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
  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
  股份种类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股
  31.23
  974,173,154
  -174,334
  974,173,154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股
  15.11
  471,212,186
  -84,326
  471,212,186
  HKSCC Nominees Limited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1)
  境外法人股
  12.72
  396,924,060
  2,955,960
  Zurich Insurance Company Ltd
  (苏黎世保险公司)
  境外法人股
  12.50
  390,000,000
  390,000,000
  河北德仁投资有限公司
  境内法人股
  126,987,805
  126,987,805
  天津信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境内法人股
  81,454,878
  81,454,878
  世纪金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境内法人股
  78,000,000
  78,000,000
  78,000,000
  Fullerton Management Pte Ltd
  (富登管理私人有限公司)
  境外法人股
  78,000,000
  78,000,000
  CICC Securities (HK) Limited
  (中金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境外法人股
  65,000,000
  65,000,000
  Nomura Securities Co Ltd. (野村证券株式会社)
  境外法人股
  65,000,000
  65,000,00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的说明
  汇金公司持有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43.35%的股份,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境外子公司所管理的境外基金持有中金证券(香港)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中金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2.08%的股份。除上述关系外,本公司未知上述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4.2.2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报告期内,本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5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情况
  5.1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及变动情况
  本公司监事朱南松先生持有本公司股东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49.25%的股份。截至日,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46,865,000股A股。除上述外,本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未直接或间接持有本公司股票。
  报告期内,本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本公司股票的情况无变动。
  §6 重要事项
  6.1 报告期内现金分红政策及利润分配方案的执行情况
  《公司章程》第二百七十三条规定:公司可以采取现金或者股票方式分配股利。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将由董事会根据届时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业务发展情况、经营业绩拟定,在符合届时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的前提下,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十。具体利润分配方案经届时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后实施。公司股东大会对利润分配方案作出决议后,公司董事会须在股东大会召开后两个月内完成股利的派发事项。
  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本公司于日召开的第四届董事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11年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同意将议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独立董事对议案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本公司于日召开的201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上述议案。
  根据上述议案,本公司2011年度实现净利润为278,192.2万元。公司按照中国会计准则下不少于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告中可供分配的当年利润的10%进行股东现金分红,以公司已发行总股本3,119,546,600 股计算,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利每股0.09元(含税),共计280,759,194元。本公司于日发布《2011年度分红派息公告》,宣布实施2011年利润分配方案。
  本公司2011年利润分配方案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和股东大会决议的要求,分红标准和比例明确清晰,决策程序和机制完备,独立董事尽职履责,中小股东有充分表达意见和诉求的机会,其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维护。
  6.2 半年度拟定的利润分配预案、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本公司2012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亦不实施公积金转增股本。
  6.3 重大诉讼、仲裁事项
  报告期内,本公司作为被告、仲裁被申请人的未结重大诉讼和仲裁案件为本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A股)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因本公司委托新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中国民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引发的纠纷(详细内容请参见本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A股)招股说明书第十七节“其他重要事项―前董事长违规事件―针对前董事长违规事件采取的处置措施”),涉及标的金额约为1.7亿元,该案件目前仍在审理过程中。
  报告期内,关于前董事长违规事件引发的资金追收工作涉及的其他诉讼情况,请参见本节“其他重大事项的分析说明―前董事长违规事件涉及的资金追收工作”。
  上述诉讼不会对本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持续盈利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6.4 重大资产收购、出售及企业合并分立事项
  6.4.1 重大资产收购
  2011年8月,本公司与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开发有限公司签署了《上海市商品房预售合同》及《补充条款》,约定本公司向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开发有限公司购买上海市东大名路558号“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商业配套项目7号办公楼”(总建筑面积36,062.52平方米)及地下车库,总价约23亿元。本公司已向中国保监会备案。本公司于日取得该房产的《房地产权证》,并于2012年7月支付完毕全部款项。该房产购买为公司经营过程中正常的资产购置,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重大影响。
  6.4.2 重大资产出售
  根据本公司于日召开的2011年度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本公司拟转让所持有的紫金世纪24%股权。本公司对上述拟转让股权进行了资产评估,并向财政部备案。本公司于日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和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联合挂牌转让紫金世纪的股权,挂牌价格为评估值21.50亿元。截至日挂牌期满日,本次挂牌转让未能成交。本公司已于日及日分别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和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重新挂牌,挂牌价格为20.425亿元。截至报告期末,股权转让尚未完成。转让紫金世纪股权为本公司进一步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的措施,对本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重大影响。
  6.5 报告期内重大关联交易事项
  报告期内,本公司无重大关联交易事项。
  6.6 本公司及本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处罚及整改情况
  报告期内,本公司及本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均未受到中国证监会的稽查、行政处罚、通报批评以及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
  6.7本公司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股权、参股金融企业股权情况
  6.7.1 证券投资情况(列示于交易性金融资产)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单位:股
  股东名称
  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
  股份种类
  HKSCC Nominees Limited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
  396,924,060
  股份有限公司-建信优势动力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5,370,924
  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建信内生动力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4,506,773
  中国-交银施罗德精选股票证券投资基金
  4,247,699
  -银华优势企业(平衡型)证券投资基金
  3,404,527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二组合
  3,345,818
  中国工商银行-国投瑞银核心企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2,893,892
  中国工商银行-招商核心价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2,775,459
  中国农业银行-交银施罗德成长股票证券投资基金
  2,700,000
  中国银行-大成财富管理2020生命周期证券投资基金
  2,699,956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的说明
  上述部分股东属于同一管理人管理,除此之外,本公司未知上述股东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6.7.2 证券投资情况(列示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单位:股
  有限售条件股东名称
  持有的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
  有限售条件股份可上市交易情况
  限售条件
  可上市交易时间
  新增可上市交易股份数量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974,173,154
  发行限售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471,212,186
  发行限售
  Zurich Insurance Company Ltd
  (苏黎世保险公司)
  390,000,000
  发行限售
  河北德仁投资有限公司
  126,987,805
  发行限售
  天津信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81,454,878
  发行限售
  世纪金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78,000,000
  发行限售
  Fullerton Management Pte Ltd
  (富登管理私人有限公司)
  78,000,000
  发行限售
  CICC Securities (HK) Limited
  (中金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65,000,000
  发行限售
  Nomura Securities Co Ltd.
  (野村证券株式会社)
  65,000,000
  发行限售
  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46,865,000
  发行限售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说明
  汇金公司持有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43.35%的股份,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境外子公司所管理的境外基金持有中金证券(香港)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中金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2.08%的股份。除上述关系外,本公司未知上述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6.7.3 持有非上市金融企业股权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未持有非上市金融企业股权。
  6.7.4 其他买卖上市公司股票的情况
  (下转A98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担保提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