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一次小区楼下溧水中医院庆丰小区店的一男生 在小气打坐 我也在哪里晒太阳 他就不打坐了 一直盯着我看 还笑

1月20日小年夜更新——————————&br&相信每一个走出抑郁症的人都会有同感,格外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总觉得如果自己没有加倍的回报或者替别人着想,结果总会是失去。&br&这是后遗症,极度的不安全感,我在努力的调整,总会更好的。&br&小年夜啦,感谢大家的点赞和评论,今天在单位拍宣传照,结尾添照片一张!!给大家拜年啦!!!心情好点哦,好好过年,好好团聚!&br&—————————————————————&br&&br&&br&想了很久,决定不匿了,近一千个回答,我只想把自己的这段经历晒出去,跟现在美好的自己,做一个对比,也告诉大家,抑郁症痊愈后的人生,会多么美好。(有照片为证!!!)&br&&br&&br&我是在十六岁那年,被确诊为抑郁症的,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学校,不懂事的自己,丑陋本性的同学,我遭遇了诬陷,校园暴力,垃圾班主任又踩了一脚,一个人默默坐在后门的角落,没有人理睬,只有无尽的嘲讽和作弄,具体过程我不想详述,我只能说那段时间很黑暗,很丑恶,我渐渐精神恍惚,开始自残,用疼痛来麻痹自己。&br&&br&人生最美好的年纪,我回忆起来,却是一片阴暗。&br&&br&十年前,在我们的三线小城市里,还没有专业的心理医生,我家人带我辗转几家医院,一位穿着军装又套了件白大褂的老爷爷,貌似和蔼的问了我很多莫名其妙的问题,比如说我看电视时,电视里的人有没有跟我说话,照镜子时,镜子里的人有没有和我交谈……又是一大堆的测试卷子,然后很严肃的告诉我家人,赶紧带孩子去大城市,住院治疗,看好她,随时都会自杀。&br&&br&其实我脑子里,一直想的都是那老爷爷脸上,好大一块老年斑哦。&br&&br&我休学了,家人全天候陪伴,无数次我站在我家窗口,感觉如果一跃而下,那该是如此的痛快。&br&&br&可是我没机会,我爸妈看着我,我爸那么大年纪一男的,像抱婴儿一样的把我抱在怀里哭,失声痛哭,我是家里的独生女,死也要考虑周全我的父母,否则他们也会死。&br&&br&我爸妈始终没有把我送去医院住院治疗,并且,在我吃药控制略有好转后,坚持把我送回了原来的学校,原来的班级,原来的座位。&br&&br&我至今不敢确定,这样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对还是错,这样的猛药用在我身上,救了我,但用在别人身上,也可能是更惨烈的后果。&br&&br&我在初返校时,父母与学校达成了协议,我不用参加任何的室外活动,包括课间操和体育课,因为我不敢暴露在阳光下,我惧怕别人的目光,我必须得缩成一团保护自己。我可以一天不喝水,因为上厕所要从我角落的座位走到前门,那样的一段路,走过去会杀死我。我莫名其妙会发抖,会痛哭,会颤抖着弄伤自己,会抱着自己躲在角落里。&br&&br&后来,坚持到了文理分班,我以为全校都知道我是个病人,但是到了新班级,发现大家都很友善,即使是原本的老同学,也似乎没人记得我的事情,我渐渐的开始和第一个人说话,有第一个朋友,然后,慢慢的越来越多。&br&&br&期间,在我有大把的时间思考问题时,我改掉了自己身上很多不好的习惯,也因为抑郁症自带的敏感多疑,反而学会了遇事再三思考,宁愿委屈自己,绝对不给别人添麻烦,总会把前前后后考虑周全,而替周围人省时省力,解决了不少问题,很容易原谅别人,只要周围人对我有一丁点的示好,我就受宠若惊,恨不得十倍百倍的回报。这种习惯延续至今,导致我从来不会拒绝任何人的要求。&br&&br&我上了大学,父母把我高中时期所有的东西全毁了,毕业照都没留下,告诉我忘记过去。我是个正常人。&br&&br&我真的越来越好,大学期间,我不停的交朋友,我害怕孤独,我总是喜欢一大堆人喜欢我,和我在一起。我小心翼翼和周围人相处,我从不责怪任何人,我太怕了,太怕自己一个人了。&br&&br&之后的人生,我成了一个善交际,懂世道的人,没有人相信我曾经有过那样一段黑暗的日子,他们都认为我的人生一帆风顺,所以才会是现在开朗,活泼,爱笑爱哭的姑娘。&br&&br&知道我现在从事什么职业吗?&br&&br&我是一名警察,一名讲故事的宣传警。&br&&br&我站上了很多很大的舞台,上过央视,参加过全省全市的很多比赛,得到很好的名次,我从未怯场,我自信乐观,我觉得自己棒极了。&br&&br&上天是公平的,一生的苦难只有这么多,等你和着血泪,咬牙挺过去后,会发现之后的人生,耀眼的炫目。&br&&br&我的父母以我为荣,我也以我为荣。&br&&br&此答案,致十二年前,那个弱小哭泣的自己,我是多么想告诉当时的她,别怕,你会比任何人都要优秀,这段经历是意想不到的财富,小姑娘,可以哭,但哭后,记得自己站起来!&br&&br&附现在照片,我很幸福。&br&&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src=&/v2-c72e761e74a8eb7d9c3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c72e761e74a8eb7d9c3e_r.jpg&&&br&&br&&im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200& src=&/v2-d52fb0ffadea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d52fb0ffadea5_r.jpg&&&br&&br&&img data-rawwidth=&719& data-rawheight=&1280& src=&/v2-b149d4a0199ff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9& data-original=&/v2-b149d4a0199ffe_r.jpg&&&br&&img data-rawwidth=&1816& data-rawheight=&2448& src=&/v2-5ed602eeacc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16& data-original=&/v2-5ed602eeaccd_r.jpg&&&br&&br&没什么能阻止你笑的灿烂!&br&永远相信,前方有惊喜在等你!!!!!
1月20日小年夜更新—————————— 相信每一个走出抑郁症的人都会有同感,格外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总觉得如果自己没有加倍的回报或者替别人着想,结果总会是失去。 这是后遗症,极度的不安全感,我在努力的调整,总会更好的。 小年夜啦,感谢大家的点赞…
&img src=&/50/v2-1af2ac7eaa8018f_b.jpeg& data-rawwidth=&392& data-rawheight=&5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2&&&p&一篇旧文。&/p&&p&上班途中,读到一篇《跳楼者王自梅》,又一个因为股市而跳楼的人。然而时代的泡沫中,生命的消失,好像已经不能再触动人心。短暂围观后,大家又迅速回到股市的开停涨跌之中去。&/p&&p&死亡变成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我们不关心在他们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决定结束生命时的他们的处境是什么样,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在想什么,时光如果倒流是否有办法可以阻止这一切的发生。这些并不重要了,至少在这个时代。&/p&&p&一切的变化实在太快了,因为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所以只能选择匆忙地加入到财富创造的洪流中去,心的感知力渐渐迟钝,导致无论身处哪个阶段,我们都开始感到疲惫不堪,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张无形的手,早已将我们包裹住,很难躲得掉。&/p&&p&我的疲惫感始于2012年夏天,因为经常熬夜,作息变得毫无规律,生活渐渐失去控制,无力感随之而来,往前的每一步都好像是被推着向前。从去年春天开始,情况愈发严重:长期情绪低落,经常忘东忘西,害怕电话和微信,无力思考,不想出门,正常的社交也成为压力,晚上睡不着,白天很想睡,容易没有缘由地崩溃大哭,总觉得眼下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时常陷入在回忆里,看不见未来,想停却又停不下来。&/p&&p&时间一天一天在流逝,但我做什么都很难再体会到快乐,对一切事物都难以提起兴趣,也很难从曾经喜欢的事中找到乐趣。黑暗里开始对自己产生厌恶,开始自我攻击,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像周围的人一样正常生活,为什么还要让最亲的人担心,我就像一辆脱轨的火车,好像永远也找不回来时的路。面对无法进行下去的工作,好希望有个坚定的声音告诉我,你一点也不适合,别再继续下去了。&/p&&p&而当我开始对照网上流传的抑郁症状,我也变得更恐惧,害怕自己陷入到虚无中去,失去了原本的生命力。去年七月,开始长时间地失眠、晚睡,身体变得非常难受,连最简单的生活都无法应付,在一个近乎临界点的时刻,我决定去医院看医生。拿号,排队,等待,医院是一个陌生而冷漠的环境,很少能看见其他人脸上的笑容。在和医生简短地沟通后,做了测试,被诊断为中度,然后医生开药,过程简约地有些可笑。就这样,然后呢?&/p&&p&曾经以为抑郁症离我很遥远,却不曾想到原来这么近。第一次了解抑郁症是因为“走饭”,一个年轻的姑娘。她在微博上写,“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那时就想,抑郁症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的原因呢?毕竟,它不是癌症。&/p&&p&在开始吃药之后,情绪得到控制,不太容易胡思乱想,睡眠也渐渐好转,但药物的副作用似乎加剧了思维的退化,喜怒哀乐的正常情感我也很难再感受到。不久后,罗宾·威廉姆斯、翻译家孙仲旭先生、打工诗人许立志先后因抑郁自杀离世,这样的新闻让当时的我更加难以自拔,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些看起来善良和温暖的人会被“选中”,并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我想知道抑郁是怎么一回事。一切真的会如愿好起来吗?如果永远好不起来,我们该怎么面对?&/p&&p&后来我去台湾旅行,开始练习瑜伽,试图借由一些事情,忘记抑郁这件事。常常是某一段时间神经不再那么紧绷了,然而某一刻又发觉所有的努力似乎并没有什么用处,回到原来的环境里,一切依旧。后来我知道一个词,叫做“习得性无助”,也知道当人放弃了自己的力量的时候,抑郁不请自来。&/p&&p&去年十月,我开始见心理咨询师,学会的第一件事是停止自我攻击,她让我学会观察和记录自己情绪的变化,情绪产生的情境,当时的思维活动,以及思维背后由来已久的核心信念。后来知道这是认知治疗,基本思路是:“当你抑郁或焦虑时,你是在用一种非逻辑的,消极的方式进行思考,你不可避免地是在以一种自己打击自己的方式在行动。”在意识到那些错误却根深蒂固的信念时,要学着慢慢地改变。&/p&&p&这个过程有点像重新发现自己。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活在一个自己构建出来的世界,不去正视自己的真正需求,因为丢掉了自己的方向,所以只是努力做到别人希望的样子,不断自我消耗,尽量维持表面上的正常,但我不快乐。为了恢复意志力,我开始强迫自己坚持一些事,比如跑步,早睡早起,每天一万步,学习炒菜……将一切能做的想做的都付诸实践。&/p&&p&那段时间正好是冬天,广州很暖和,常常是晴天,我最喜欢的事是在阳台上晒太阳,阳光照到心里去,也“扫掉”了心里很多的灰尘。我开始看心理方面的书籍、文章,了解“我”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也开始坚持写日记,观察自己每天身体和意识的状态。日记对我的帮助很大,试图将想法写下来的时候,容易看见思维背后的问题所在。&/p&&p&自我疗愈的几个月中,我发现人要诚实面对自己有多么困难,抑郁可能真的像一条“黑狗”,有可能一辈子陪伴在身边,而抑郁患者的唯一出路是成为自己的治疗师。在《哈利波特的抑郁症》一文中作者写道:&/p&&p&有过抑郁体验的人,在听到“没有人可以拯救你”这句话时都感到扎心的疼,因为依赖关系被拒绝,因为担心永无天日而绝望。在情绪的蛛网中,我们也可以清楚的感知——这不是我喜欢的自己,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但就算拯救者带你去了另一个次元,你还是你。我们真正渴望的并不是逃去另一个次元,而是能像“拯救者”那样去感受“这个”世界。没有人可以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就像没有人可以替我们尝到草莓的甜味。我们真正希望的,是能变成“拯救者”。&/p&&p&当我一直在寻找答案的时候,看到简里里像个朋友一样写“你就是一切的答案”,觉得温暖无比,答案就在我们的心里,就像她说的,“你终究还是会依赖自己的力量,和自己越长越像。”&/p&&p&2014年的最后一天,机缘之下遇见一位心理疗愈师,初次见面就在她的面前哭到无法抑制。她让我看见自己是如何压抑,如何逃避,为什么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以及我该如何一点点重拾自己的力量。&/p&&p&她引导我如何去陪伴内心的小孩长大,建议我去做自己能享受其中的事情,从那些事物里找到内在的力量。在那之后,我开始学习现代舞,坚持练习瑜伽,重新找到自己放松和专注的状态。身体的变化是直接的,容易被看见,一段时间之后就很明显。但心理的变化是缓慢的,反复的,难以捉摸的,大家容易轻视,因此更应该认真对待。&/p&&p&有人将抑郁比作精神上的感冒,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我们羞于向外人道出自己的困境,因为我们不想被别人当成弱者,不想被人说心理素质差,因为‘别人都没事,怎么偏偏我这样呢?’因为‘别人一定会觉得我矫情软弱而讨厌我。’”但事实未必是如此。在最难受的那段时间,身边的朋友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他们都愿意倾听和接纳我,而我又有什么理由讨厌自己?&br&&/p&&p&抑郁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人对真实自己的不接纳和不认同,容易感到自己没有价值,但这个命题并不成立。我们都是带着自己的天赋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应该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建立在这个“相信”之上,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无条件地接受和爱自己。&br&&/p&&p&回头看那段时光,犹如身处地狱,即使是现在,我还能感觉到抑郁情绪偶尔出没。但我不再恐惧或害怕,在练习冥想之后,更容易觉察到情绪的变化,知道幻象总是一击就破,从而努力将意识拉回到当下,回到真实的生活,你会知道一切终将过去。&br&&/p&&p&抑郁的原因可能会有很多,当抑郁来了,我们只有承认它,正视它,面对它,才不会被它吞噬。如果你正处于一个临界点,请记得史铁生曾说过的这句话:“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看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br&&/p&&p&“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如果有轻微的抑郁情绪,或是发现自己的抑郁症状,第一时间去寻求帮助,而不是让自己在黑暗的泥潭里待得太久。毕竟人生苦短,品尝人生的甜蜜,才是最值得去做的事情,希望我们都能在人生这条不归路上成为更好的自己。&br&&/p&&br&&p&愉悦丸子&/p&&p&2015.7&/p&
一篇旧文。上班途中,读到一篇《跳楼者王自梅》,又一个因为股市而跳楼的人。然而时代的泡沫中,生命的消失,好像已经不能再触动人心。短暂围观后,大家又迅速回到股市的开停涨跌之中去。死亡变成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我们不关心在他们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
如果一个人的负面情绪过多,首先想的不是跑步,不是逃避,而是学习思考一下:&br&为什么你的坏情绪会这么多&br&&br&&p&最近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的坏情绪比别人多,好像身边的人都欠他几两黑豆钱似的。&/p&&br&&p&先说说情绪,情绪有很多定义,我觉得比较容易理解的是这个:“情绪来自个体对环境中好的或不好的信息的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strong&它依赖于短时的或持续的评价&/strong&。”(Lazarus,1984)。&/p&&br&&p&也就是说,情绪的产生依赖于个体对他人或事件的评价。而评价往往又基于自我的经验和深层需要。&/p&&br&&p&&strong&也就是说:&/strong&&strong&情绪是自我的体现&/strong&。&/p&&br&&p&自我的体现?如何体现呢?我们正好可以借助一个学员的案例来说明。&/p&&br&&p&因为「突破内向群」的很多学员从来不敢表达愤怒不敢流露情绪,所以我们之前在课堂上一起陪大家学习表达感受,学会释放情绪,所以学员向我提问,希望我解答一下下面这种情况是否应该表达感受和流露情绪。&/p&&br&&p&学员在衣服店上班,某日,正在熨烫衣服的时候,店里的一个小姑娘双手做女鬼状的弯曲,在他眼前抓。学员觉得反感,所以他就表达了自己的厌恶之情,毫不客气地说了一句“你有病吧”,这话一出,对方也生气了,就回复了“就你没病,我们都有病!”。 &/p&&br&&p&一个动作引发一场冲突,虽然学员希望我告诉他该如何表达厌恶,我想说的重点是:学员的厌恶从何而来。&/p&&br&&p&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的外在行为都是由一系列内在因素造成的,他最早提出冰山理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状态,而无意识的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行为和发展。&/p&&br&&p&我们日常所能意识到的就是“她的行为让我反感”。多数人都没有思考过,自己的感受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导致最终行为的。多数人会认为,很简单啊,就是对方的行为让我产生了很不好的感受,所以我指责她很正常。&/p&&br&&p&比如,拿学员的案例来说,&/p&&br&&p&这个学员认为:&/p&&p&我厌恶是因为她不尊重我&/p&&p&因:她不尊重我&/p&&p&果:所以我很厌恶她&/p&&br&&p&看客们,你们也感受到了不尊重吗?还是说感受到了对方的可爱,也或许感受到对方有意走近自己的友好?&/p&&br&&p&可能我们每个人对这件事的感受并不一样。&/p&&br&&p&问题出在哪里?&/p&&p&恰恰出在:“事实”和“解释过的事实”的区别,学员厌恶的原因是学员的“内因”在加工这个外在的事实。&/p&&br&&p&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看看。&/p&&p&&strong&事实:&/strong&女孩双手做女鬼状的弯曲,在他眼前抓&br&&/p&&p&学员的内在是如何加工事实呢?&/p&&p&&strong&学员的处理:&/strong&双手在别人眼前抓是对人的不尊重&/p&&p&&strong&结论:&/strong&她不尊重我&/p&&p&&strong&深层自我体验:&/strong&我是不被尊重的&/p&&br&&p&所以学员恼怒的不是“女孩双手做女鬼状的弯曲,在他眼前抓”的事实,而是“她不尊重我”的结论,更深一层是“被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p&&br&&p&比如,同样为这样的事实,换作另外一个人B:&/p&&p&&strong&事实:&/strong&女孩双手做女鬼状的弯曲,在B眼前抓&br&&/p&&p&B也许会这样加工事实。&/p&&p&&strong&B的处理:&/strong&她在装可爱逗我玩,看来她想和我拉近关系&/p&&p&&strong&结论:&/strong&她喜欢我&/p&&p&&strong&深层自我体验:&/strong&我是被爱的&/p&&br&&p&之所以面对同样的事实,大家的感受极其不同,是因为事实激发了我们内心深处不同的自我体验。&/p&&br&&p&我们可以理解为B把事实解读为“她喜欢我”从而喜悦,也可以理解为,其实B自己接纳自己,认为自己是值得被喜欢的,是充满生命力和喜悦的,所以B能够从他人的行为看到“喜欢”,看到“接纳”。&/p&&br&&p&学员把事实解读为“她不尊重我”从而厌恶,也可以理解为,学员的内心缺乏对自己的接纳,自尊偏低,潜意识认为自己是不被他人喜欢不被他人尊重,所以学员能够从他人的行为看到“不尊重”“不接纳”。&/p&&br&&p&我们在用内心深处已存在的认知来固化思维现实的状况,越是内心封闭的人,越是容易忽视现实而活在以往的认知中。因为现实在变,时刻需要重新翻牌;而以往的思维可以最简单的保护自己。所以,有些人在面对事实的时候,不会认真感受对方此刻的表情、肢体动作、情绪以及对方的需要,而是只针对自己的需要,比如,觉得自己被打搅、不被尊重,而这种需要的满足,其实与该事实没有关系。也就是说,我们时刻在用自己的内心需要投射他人的行为。&/p&&br&&p&&strong&个体内心的低价值感,很容易投射为他人对自己的不喜欢。&/strong&&br&&/p&&br&&p&&strong&我们内心对自己的态度,往往会投射为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进而决定我们对事实的解读。&/strong&&/p&&br&&p&一个喜欢自己的人,会认为他人也喜欢自己;一个看不起自己的人,总是觉得别人的脑门上写着大大的“看不起”;一个认为自己不值得爱的人,总是觉得别人对自己的好和爱都是虚假的、暂时的或者是被蒙蔽的,总是担心对方一旦认识到真实的自己就会不爱自己。这也是为什么爱情中,越是低安全感低自尊、不爱自己的人,越是容易受伤,因为Ta在一遍遍地寻找对方不爱自己的证据,以便证明自己已有的自我体验“我是不值得被爱的”,看看,Ta真的甩了我,我命该如此,我就是总是受伤的那个人。这种情况下,会有好感受和好情绪吗?&/p&&p&&br&&strong&由此可见,多数坏情绪,表面看来,是因为他人的行为引发的,实质上,是因为自己内心造就的。&/strong&&/p&&br&&p&&b&而客观地说,每一件事都有其具体情境,我们可以从当事人具体的表现来理解每一件事的意义。&/b&比如女孩怒气冲冲地在自己脸前抓,那是一回事;女孩挑逗地抓,又是一回事;女孩调皮地抓,又是一回事。但是,说起“在脸前抓”,大家一定会产生各自的解释,造成每个人不同的本能反应,甚至是一种无意识。&/p&&br&&p&一友给我说过一个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p&&br&&p&她去看望她的大姑子,正好是新苹果上市的季节,酸甜的苹果味甚是诱人,她就买了苹果带去了。结果她的婆婆对她的态度变得很差,搞得她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因为大姑子刚做完手术不方便吃这么酸的水果,她的婆婆觉得她就是刻意和她们过不去。&/p&&br&&p&她委屈极了,因为她真的不知道大姑子不能吃苹果啊。&/p&&br&&p&然而,她的婆婆先对事件做了解释,她对儿媳的敌对投射为儿媳和他们过不去,所以产生了敌对的坏情绪。&/p&&br&&p&&strong&一个生活过得糟糕的人更容易愤怒,一个优雅的人更容易对他人宽容,开心的人更容易接受他人,悲伤的人更容易远离他人。&/strong&&/p&&br&&p&深层自我隐藏在无意识中,如果我们不去发现它、体察它、纠正它,它就会像一个看不见的开关,随时开启我们的情绪化反应,随时让自己感受到他人的不友善,感受到来自他人的伤害。我们往往是先感受到不好,然后才情绪化,而不好的感受又来源于我们对事实的认知过程。这种倾向于负面的解释,多数来自于我们内心没有满足的部分,内心恐惧的部分,也可以称之为“创伤部分”。然而,这些创伤不是今天才有的,甚至它早就存在于我们的无意识中,也可能在幼年期已经构成了我们人格的一部分,然后时刻影响着我们现在的感受,决定着现在的行为,成为我们未曾知晓的命运主宰。&/p&&br&&p&&strong&荣格曾说过:所谓命运,只是你未曾觉察的自己。&/strong&&/p&&p&&br&未解吗?并非如此,我们成年后具备了较强的思考力和控制力,所以我们可以逐渐完善,前提是“想要修补漏洞,就要先发现漏洞”。&/p&&br&&br&&p&&strong&面对一件事,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步骤,来意识自己的情绪&/strong&&br&&/p&&br&&p&1 我听到或者看到了什么(对于外界事实或者环境的注意过程)&/p&&p&2 对于我所听到或者看到的,我给予了什么解释?&/p&&p&3 对于我所作出的解释,我产生了什么感觉?&/p&&p&4 对于这些感觉,我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p&&br&&br&&p&&strong&1 我听到或者看到了什么(对于外界事实或者环境的注意过程)&/strong&&/p&&br&&p&比如你刚到新公司,某同事抬头看了你一眼,没有说话,马上低头工作&/p&&br&&p&这是你所看到的。&/p&&br&&br&&p&&strong&2 对于我所听到或者看到的,我给予了什么解释?&/strong&&/p&&br&&p&不同的人可能马上做出不同的解释:&/p&&p&A:他真忙,忙得没时间理我;&/p&&p&B:他可能不太喜欢我,不想理会我;&/p&&br&&p&其实,真正的解释可能是这位同事平时就是很害羞的人,看到新同事,也不知道怎么说话,所以就埋头工作了。&/p&&br&&p&所以,切记切记:&strong&在看见事实的时候,不要第一时间做解释!我们要学会在1和2之间留下时间,因为很多人都没有给予观察事实和解释意义的空白时间,总是依据经验在第一时间就做出解释&/strong&。&/p&&br&&p&很多人之所以容易陷入情绪恰恰是因为他容易快速对事件做解释,这个解释往往来自于以往某个经验,比如以往有个同事和自己相处不太愉快,自己一看见他或者他一看见自己,就彼此不说话,只顾低头工作。然而,一个同事一个事件其实不足以变成我们内心对其它事件自动化地反应,这样的反应一定是我们深层自我价值感、自我接纳度的一个流露。即:自我的体现。自我价值感低的人看到他人的行为往往会先做出“我不招人喜欢”的解释。&/p&&br&&p&如果你常常因为看到别人的行为就产生坏情绪的话,学习把自己变成空白人,没有经验的空白人,如同婴儿,对世界充满的是好奇,而不是解释和评价。不要急着做解释下评价,去尝试和同事说话,发现他的情绪、性格,你会发现之前轻易对他的行为做的解释可能是错的。&/p&&br&&br&&p&&strong&3 对于我所作出的解释,我产生了什么感觉?&/strong&&/p&&br&&p&如果你总是轻易对事情做解释,也就是做完第2步,就很容易进入第3步,这时候认真关注一下,基于自己做出的解释,你产生什么样的感觉:&/p&&br&&p&可能会:&/p&&br&&p&认为同事不打招呼是不喜欢自己,那么就会感到自己被拒绝;&/p&&p&认为同事不打招呼是他很忙,那么,我们就会些许同情他;&/p&&p&如果了解到同事不打招呼是因为他很害羞,那么,也许你就会主动地表达友好;&/p&&p&......&/p&&br&&p&&strong&这个地方要注意:多反思不同的解释产生的不同的感觉,尝试换个角度思考&/strong&&/p&&br&&br&&p&&strong&4 对于这些感觉,我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strong&&/p&&br&&p&如果你惯性地做了解释,产生了感觉,那么进一步思考一下自己的感受,会有助于我们识别自己的情绪。&/p&&br&&p&比如,如果我们认为同事不打招呼是不喜欢自己,感到自己被拒绝,对于这样的感觉,我们可能会感到恐惧,恐惧自己以后在公司不被欢迎。而恐惧,恰恰是我们内心的深层不安全感的流露,从而开启自我防御。&/p&&br&&p&我们也可能感到厌恶,厌恶拒绝自己的人,也就是眼前这个同事。从而,我们会否定他。&/p&&br&&p&我们也可能感到愤怒,觉得他不友好,从而冲突他。&/p&&br&&p&我们也可能感到孤独,有意地规避对方,以免再次处于“不被搭理”的境地。&/p&&br&&p&可见,即便是同样的“被拒绝”,每个人对“被拒绝”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采取的防御机制也是不同的。&/p&&br&&p&无论恐惧、厌恶、愤怒还是孤独,这时候都应该停下来反思一下,这种情绪是不是你常常选择并且很熟悉的一种。&strong&经常伴随你的,一定会是你的主导情绪&/strong&。&/p&&br&&p&&strong&每个人的主导情绪不一样:有的人是快乐,有的人是愤怒,有的人是厌恶,有的人是恐惧。所谓主导情绪,恰恰是我们多年形成的深层无意识的那部分在起作用,它总是在第一时间让你惯性似地把事件做出解释&/strong&。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我们就在把自己的无意识投射给了对方和事件。比如我们内心深处那种“不被喜欢”的低价值感,我们很容易觉得他人不喜欢自己。我们在他人身上投射了自己的自我。&/p&&br&&p&这种投射其实是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转移到了别人身上,误以为别人才是那个不友好的人,这种投射会强化我们不被喜欢的现状,但是却可以让我们维持“同事不友好,我也不想友好”的假象,无意识部分又用事实强化了我们的“不被人喜欢”。&/p&&br&&p&经常用这四个步骤发现自己的认知模式和情绪反应模式,发现自己的主导情绪,发现主导情绪背后的自我困境,是否接纳自己,是否爱自己,是否尊重自己,从而调整自我。&/p&&br&&p&其实,在这4个步骤中每一步,我们都有可能对自己做出调整,都有机会让我们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重新接纳自己、尊重自己、理解他人,变成情绪稳定的人。&/p&&br&&br&&p&&strong&over~&/strong&&/p&&br&&br&原文:&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jM5MDA1NTY2MA%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c4ce3e4a3f9017721bff326%26chksm%3Dbe473fab23a48bb26e768e8b70bfd5df9bec277bfe549%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为什么你的坏情绪比别人多&i class=&icon-external&&&/i&&/a&&br&作者:贝加&br&&br&~~~所谓命运,只能你未曾觉察的自己~~~
如果一个人的负面情绪过多,首先想的不是跑步,不是逃避,而是学习思考一下: 为什么你的坏情绪会这么多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的坏情绪比别人多,好像身边的人都欠他几两黑豆钱似的。 先说说情绪,情绪有很多定义,我觉得比较容易理解的…
&img src=&/50/f3ab3d3f59e4a93223ae_b.jpg& data-rawwidth=&413& data-rawheight=&27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3&&&p&&b&1. 怎么修习正念?&/b&&/p&&p&正念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修行方法。也就是说,既是鸡汤,又给勺子。作为生活态度的正念,强调非评价、耐心、初心(带着赤子之心看世界)、信任、不用力追求、接纳、放下和仁慈。通过这样的生活态度,在苦乐交融的人生中,让自己的生命丰富而充盈。&/p&&p&这样的生活态度不仅是一种认知领悟,也是一种能力。要获得这种能力,需要修行正念。&/p&&p&作为修行(“修行”完全是习惯用法,如果你看不惯,你也可以自动用“练习”代替)方法的正念,就是让你通过关注呼吸、关注身体的体验,来训练大脑专注当下,对经验保持开放和觉察的能力。这些方法包括打坐、行禅、身体扫描、正念瑜伽等。这些方法类似于健身馆内的经典训练项目,只是它们锻炼的不是肌肉,是大脑。那是不是只有这几种方法可以修习正念?那当然不是。在生活中,你只要能刻意地对当下保持觉察和关注,就算是正念的一种修行。&/p&&p&现在最流行的是正念减压课程(MBSR),由卡巴金老师创立的,每天需要一个小时的练习,为期8周。麻省医院的正念减压中心是MBSR的发源地,网址:&/p&&p&&a href=&/?target=http%3A//www.umassmed.edu/cf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enter for Mindfulness&i class=&icon-external&&&/i&&/a&&/p&&p&另一个正念中心在牛津大学,由马克威廉姆斯在正念基础上创造的正念认知疗法(MBCT),主要针对抑郁症患者。这是他们的中心网址:&/p&&p&&a href=&/?target=http%3A//oxfordmindfulness.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xford Mindfulness Centre&i class=&icon-external&&&/i&&/a&&/p&&p&另外,这个网址有很多正念的线上资源,有兴趣可以看看。&/p&&p&&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indfulness - Stress Reduction&i class=&icon-external&&&/i&&/a&&/p&&p&已经有很多关于正念的书被翻译到中国来。我向大家推荐的第一本书,当然是卡巴金老师的《正念》,就是这本&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368163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正念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p&&p&我已经决定把我的膝盖献给这本书的翻译雷叔云老师了,他完全翻译出了禅的飘逸清静的味道。至于卡巴金老师,我早就给他跪下了。&/p&&p&还有一本书,是马克.威廉姆斯的《改善情绪的正念疗法》,针对抑郁的。语言没那么优美,但是书中有很多关于正念的操作性指导语,值得一看。书在这里:&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406280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改善情绪的正念疗法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p&&p&如果你能找到台湾版的《正念疗愈力》,是卡巴金写的关于MBSR的非常详细的操作手册,语言同样很优美,也值得一读。&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正念療癒力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p&&p&除了读书,各地的寺庙常常有一些坐禅的体验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培育正念的,你也可以参加。&/p&&p&当然要坚持每天打坐并不容易。我自己从北京参加完卡巴金老师的正念培训以后,回来每天打坐25分钟,坚持了一个半月逐渐搁下了。过了一段时间,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精神没打坐那一段清明,效率也不够高,人不够安定,于是又重新捡起来。现在除了偶尔有特别忙的时候,每天打坐25分钟,我觉得非常有帮助。&/p&&p&正念修行必须亲力亲为,你没法让人代替。你也不能跟人说,你去练习练习,把体悟到的事情告诉我一声就行了(虽然我前面写的文章好像做了类似的事)。&/p&&p&有没有哪篇文章或者哪本书,读了能让你立刻顿悟?对不起,这个真没有。&/p&&p&&b& 2. 正念是一种宗教思想吗?&/b&&/p&&p&正念发源于佛教传统,尤其是禅宗的思想和修行方法。卡巴金老师自己修的是曹洞宗。但是学习正念压根就不需要佛教知识,我也不太懂。“曹洞宗”之类的名词我都是百度来的。就像学习瑜伽不需要去了解印度文化,学习正念也不需要你先了解佛教。当然,你仍有可能因为学习正念对佛教有亲近,就像你可能因为学习瑜伽对印度文化有好感一样。但本质上,正念与宗教无关。这也是为什么正念会在科学界流行的原因。西方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正念,主要是当作一种主流的减压方法。&/p&&p&总之呢,一种好的思想或方法,来自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确实好用。&/p&&p&&b& 3. 正念强调接纳、顺其自然,是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意思么?&/b&&/p&&p&不是。这个问题我得好好说说。我发现身边有很多人,接触了一些佛教或者道教的思想,变得特别消极,觉得什么都无所谓。他们觉得这就是佛家或道家的“无为”。这种空虚的状态,在佛教里叫“无记空”,这不是真正的“空”,是“空虚”。&/p&&p&正念中,无论“空”、“无为”或者“不执著”,都不是说你不能有目标,而是说不要让你的整个人生价值都依赖于某个特定的目标上。好像当上CEO迎娶白富美人生就有价值,否则人生就没价值。这就是一种“执念”了。在正念看来,人生的价值无处不在,你活着,就是最大的价值。&/p&&p&另外,正念强调的接纳,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放弃那些明显无效的控制企图(这又是另一种执念),不逃避,不扭曲,看到事情的本来面目,再来想能做些什么。在接纳基础上的行动,常常更有效,更能引发真正的改变。&/p&&p&同时,正念强调自我探索,也珍视与人的联系。这与“无为”把自己孤立的状态很不同。&/p&&p&最近发表在“Psychology
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表明,正念的练习能够让人更加仁慈,更愿意帮助别人。更难能可贵的是,研究中实验者故意安排了很多人对需要帮助的人冷眼旁观,造成责任分散的社会效应。做过正念练习的人更不容易受这种社会效应的影响。他们更愿意根据自己的判断伸出援手,而不看周围的人怎么做。与人之间的联系自然会激发我们努力工作和生活,为他人和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而这种奉献本身就是意义的来源。&/p&&p&&b& 4. 正念强调觉察和感受,是说不要想太多的意思吗?&/b&&/p&&p&不全是。觉察和感受,是我们与这个世界、与自我最真实的联系。正念反对的是完全脱离“现实”的无谓思考。&/p&&p&那会不会扼杀创造性呢?人难道不应该想点离开“现实”更远的事情吗?比如人生意义之类的问题?&/p&&p&正念判断思考或行动好坏的标准,是它们都应该是“有序”的,彼此之间有着有机的联系,又能形成一个整体。而你的思考或行动应该符合这种秩序。现实并不只是我们看到或听到的东西,这种联系和秩序,这种隐含的结构,才是“现实”。所以如果一个人在思考中发现和创造一种秩序,或者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中,就是好的状态。另外在正念看来,好的秩序都是自然浮现出来的,不需要你费力思考。&/p&&p&&b&5. 接纳自我是放弃改变吗?&/b&&/p&&p&不是。应该说,接纳自我是放弃无效的改变,也就是放弃对完美自我的执着。只有接纳自己的缺陷,你才不会执着于它,。你才会对自己说:“好吧,既然缺陷在所难免的,不如让我们把目光转开,看看生活中还有别的什么。”,
你才能真正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p&&p&另外就像刚才说的,接纳自我是接纳自我的本来面目,只有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你才能知道哪些改变是可行和有效的,才能更好地改变和成长。&/p&&p&对大部分人来说,从不接纳到接纳,本身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改变。因此,可以说,有时候接纳本身就是一种改变,有时候它是更好改变的开始。&/p&&p&&b& 6. 正念不是鼓励人体验生活的丰富性吗?为什么又要强调清静简单的生活?&/b&&/p&&p&正念鼓励人体验生活的丰富性,但生活的丰富性不是夜生活的丰富性。&/p&&p&热闹的感官刺激会暂时让体验丰富,但是人很容易适应这些感官刺激,他们会变得迟钝,会追求更强烈的感官刺激,从而被这些刺激绑架。&/p&&p&正念认为,丰富性的来源不是感官刺激有多强烈,而是我们对世界和自身有多敏感,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这些体验。世界本就很丰富,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呼吸练习中,体会空气经过鼻腔的感觉,就是很丰富的信息。另外,正念中有一个经典的吃葡萄干的练习,就是通过注意吃葡萄干的每一个细节,来体验它的丰富。&/p&&p&强调清静简单的生活,是为了让我们对世界保持足够的敏感。如果我们变敏感了,生活自然会在我们的觉察中变得丰富起来。&/p&&p&&b&7. 修行正念是为了幸福快乐吗?&/b&&/p&&p&不是。修行正念其实不为了什么。如果你一定要抱着太执着的目的,反而会妨碍修行。正念所修的,就是让世界按它的本来面目呈现,然后让我们以世界本来的样子去面对它。但是修行正念常常会带来更平和的心态,这会带来幸福快乐。(这也是为什么不能目的性太强,目的性强了,你就很难平和了。)&/p&&p&所以说,幸福快乐是修行正念的副产品,但正念修行本身不是为了这个。&/p&&p&&b& 8. 正念为什么能帮助人看清真相?&/b&&br&&/p&&p&当你急着改变时,你的愿望会扭曲事实;当你急着改变又无法改变时,你的焦虑会扭曲事实;当你想要逃避时,你的恐惧也会扭曲事实。在专注接纳的状态,人更容易接近现实。&/p&&p&&b&9. 怎么坚持正念修行?&/b&&br&&/p&&p&从北京学习正念回来,我也很快放弃了,觉得每天打坐真是一个苦差事。不过我现在又在每天坚持了。MBSR要求人们给自己一个承诺,承诺自己会践行一个周期的正念练习。我自己的感觉,如果没有人监督,承诺和践行比较累,也有压力。我现还在坚持打坐的原因,是我把正念当作一个挺好的休息方式,确实打坐以后,我发现心情会变得更平静。这样,逐渐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就像喝茶看电视一样。&/p&&p&我自己的感觉,任何事情,如果把它当作苦差事,都很难坚持。但是如果你把它当作有趣的事情,一种生活习惯,它没那么重要,却反而真的能够陪伴你。&/p&&p&另外关于正念练习的时间,我觉得量力而行。我是每天25分钟左右。如果你觉得时间长了,也可以10分钟或者15分钟。这就像体育锻炼一样,跑马拉松是锻炼,小区楼下散步也是锻炼。&/p&&p&前一段时间我带&a href=&/people/38f7f6a09f3& data-hash=&38f7f6a09f3&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李松蔚& data-tip=&p$b$38f7f6a09f3& data-hovercard=&p$b$38f7f6a09f3&&@李松蔚&/a&
老师去佛学院参观禅堂,和那边的师父聊起坐禅,那边师父说,他们有一种“方便禅”,就是方便我们这些在家人修行的。我问坐多长时间,他说45分钟起步。我和李老师都默默地低下了头。原来我比“方便禅”还方便一半。不过我觉得挺受益的,就够了。&/p&&p&&b&10. 还有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留给你问,如果我知道,我在评论区回答你。&/b&&/p&&p&多谢大家的陪伴,关于正念的话题,我们就先讨论到这里了。&/p&
1. 怎么修习正念?正念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修行方法。也就是说,既是鸡汤,又给勺子。作为生活态度的正念,强调非评价、耐心、初心(带着赤子之心看世界)、信任、不用力追求、接纳、放下和仁慈。通过这样的生活态度,在苦乐交融的人生中,让自己的…
&img src=&/50/fcf45b791a273d241a94_b.jpg& data-rawwidth=&294&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4&&有一种普遍的大众印象:人是有力量控制自己的,起码上等人该当如此。有很多课程教人这种「控制」的技巧。它们说服你相信,你之所以不够成功/幸福/有性吸引力,都是因为对自己太放纵。如果你不想就此堕落,你就必须学习自控术。比方说,控制情绪的三种思路、八大技巧、五十条小贴士、两百页屁屁踢。这些知识其实我也讲,但我也不能因此变得志虑专纯,心无旁骛,情绪来了也还是逃不掉。我们必须承认,发生意外会紧张,遇到不公平的事会愤怒,失去所爱会难过,这恐怕是人类的本性,无须努力,也努力不了。至多可以控制情绪的表达节制点,少一点破坏性。比如说,生气就生气好了,但不要挥拳头打人。能收住拳头,就很难得了。&p&人同样也无力操控自己的想法。你无法禁止自己在接下来的一分钟内想到白色的熊,绿色的兔子,或者粉红色的大象。有一些想法会时不时地往脑子里钻(intrusion),还有一类想法更要命,来了就会黏上(obsession),甩都甩不掉。&/p&&p&情绪、想法都不好控制,我们最能控制的貌似是身体行为。对这一点,大多数人都很放心:起码我想动一动胳膊,我就真的可以动胳膊,行为总是老实听话的。但有时,我们发现行为也不那么乖。比如,我今天想写论文,结果我可能玩了一天游戏。一些人可能会辩称:这算不上反例,这只能说明我今天其实「不想」写论文,是司令部的指令前后不一,而非身体抗命不遵。这话有道理,可是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我很可能根本没办法「想」写论文!因此在写论文这件事上,我仍然是无力的。&/p&&p&我在清华接触的大学生,常常会从道德的视角审判这种无力。「是我没有养成努力的学习习惯。」他们说,很羞愧地低着头,觉得是自己不争气。我问他们:「那努力的学习习惯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就很迷惑,好像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p&&p&你看,如果我想买东西发现钱不够,我知道到哪里解决这个问题:去银行取钱,找人借钱,工作挣更多的钱。但是如果我想写篇论文发现「自控力」不够,或者叫毅力、意志力、学习习惯……什么都好,谁能教我该怎么办?读一遍小学《思想品德》课本会有用吗?还是需要掌握一套神秘的方法,照着修炼来补充这种技能点?这些技能点当初忘了分配给我吗?因为爸妈的基因?现在吃药是否还可以补救?&/p&&br&&p&既然我们的主观意志无法为一件事做主,从道德角度施压就没有作用。一个人淋了雨吹了风,感冒了,我们责备他「你好好反省一下,为什么要得病?是不是对自己要求太松懈了?」,这显然可笑。我们太高看自己的「理智」了。再怎么自律的人,也没办法指挥自己的免疫力,让自己不去得病。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而心理学家多年来的工作,则证明了在感知觉、注意、记忆、推理,甚至决策判断等一般被认为「显然该归理智管辖」的领域,理智也管不了那么多。这就不太好接受了。&/p&&p&限于篇幅,这篇文章不打算详细列举上述方面的证据(这方面科普读物很多,最著名的当属诺奖得主卡尼曼教授的&i&《思考,快与慢》&/i&)。对这些结论,不同的心理学家也有不同的理解。乐观者(比如卡尼曼教授)仍然相信「有意识地加以注意」的作用,而悲观者认为人从根本上就无力摆布自己。最极端的一个比喻是:理智就像一个小孩在电玩城里不投币地「玩」赛车游戏。他转动着方向盘,自以为「驾驶」着屏幕上的车辆,事实上只不过是在看一段独立于他动作之外的演示动画而已。他想着:「嘿!我得左转了!」同时,屏幕上的赛车也向左转去。——虚幻的操纵感。&/p&&p&这种猜想当然过于离奇,彻底颠覆了理智自以为是的首脑地位,但也不是毫无道理。无论如何,我们起码要承认:「我」,或者「我」的理智(要么叫做理性,有意识,此刻能觉察到的一切思维活动)的力量远不如想象中的无所不能。尽管有无数大师、无数课程鼓吹,可以有办法帮助你「增强」这种力量,但如果你问我的话,我的回答是:永远别指望「我」能够指挥自己,无论情感,想法,还是行为。&/p&&p&我从很小的时候就感觉到社交很有压力,后来我把社交焦虑作为我博士论文的选题。我几乎研究过现有的一切克服社交焦虑的方法,我一度相信自己可以摆脱这种焦虑。但现在我倾向于认为,我恐怕一辈子都得与它作伴。外人看来,我过得还不错,可以毫无障碍地与人交流,甚至可以讲几百人的课。但那只是因为我对我的社交焦虑已经很熟悉了,我大概知道「它」会给我带来哪些影响,也知道如何让「它」少添点乱。当然,如果它非要给我添乱,也只能由它。所以我会尽量少去人多的聚会,如果非去不可,就找一个人少的角落躲着。这是我和我的老伙伴达成的妥协。&/p&&p&这种态度,跟匿名戒酒会(AA)的总纲有些相符。在这个全世界最著名的对抗酒瘾的组织里,每一个成员首先需要接受:&i&我们对于酒精无能为力(We admitted we were powerless over alcohol)&/i&。这是十二步法(&a href=&/?target=http%3A///%3Fpage_id%3D3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2 Steps &i class=&icon-external&&&/i&&/a&)里的第一步。&/p&&p&最初接触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它太悲观。并且我无法理解,一个对抗酒瘾的组织,为什么从第一句话开始就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后来我慢慢明白过来,这个观点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它只是如实地阐述一个事实而已。一个人相信自己「有力量」对付酒瘾,或者说,他努力「控制」饮酒的行为,但他的努力不过是在从对「失控」的恐惧中获得能量。随着「控制」的时间增长,恐惧越来越弱,想要喝酒的愿望越来越强,临界点的到来只是早晚问题。「控制」本身就包含了「失控」。&/p&&p&之所以对每一个「控制」都加上引号,是因为「控制」只是一个虚构的概念。世界上并没有一种有形的力量,叫做「控制力」。我对你说:「喂,看这里!&b&这里。&/b&」可能你马上看了一眼。这并不是因为我对你施加了「控制力」,只是因为你信任我,决定配合我的指令而已。所以这只是我们双方关系中产生的一次互动,两个人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我忽视了你的付出,洋洋得意地以为自己练就了神功,那么下一次你完全可以不鸟我说的任何话。于是我会发现:&b&我其实对你无能为力&/b&。&br&&/p&&p&对于那个玩游戏机的小孩,他旋转着方向盘,屏幕上的汽车也「好像」收到他的指令一样变换着方向,于是他误以为:「啊哈,就是我在控制!」但是有可能,下一次他再旋转方向盘的时候,发现这辆车不听他的使唤了!如果他能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原来游戏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脾气,不是他说了就能算的,他就可以及时调整与这台机器的关系。例如,投币,就可以哄顺机器陪他好好玩五分钟。如果小孩不能意识到机器是独立于自己之外的另一个存在,他固执地以为「它就该听我的」,他就会不停地折腾那个方向盘,扭动!一次比一次用力!运气好的话他可能会自以为夺回了掌控权,运气不好他就会说:机器坏了。——通常会运气不好。&/p&&p&一个试图自控的戒酒者,痛哭流涕也好,赌咒发誓也好,其状态和折腾方向盘的小孩并没有什么不同。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我们能看到酒瘾背后:他的痛苦,他的隔离,他乱七八糟的家庭关系,他无处诉说的罪恶感……这些更错综的问题或许才是真正的幕后推手。而作为局内人的他如果一再坚持:「我能控制我!只是因为我不够努力!让我再发力试试!」他便只能徒劳无功地捶打自己的脑袋,试图从那里面挤压出某种本不存在的力量来。他的态度非常投入,但我们对于结果不会乐观。&/p&&p&从这个角度来看,承认「无能为力」未必是消极。相反,它可能预示着更加积极的,富有变化性的应对。无力不见得就像一条死狗那样,瘫软在地,任人宰割,它只不过是字面意义上的:&b&没有权力&/b&。这又怎样?这就是一个事实。早点认清这个事实有助于少走很多弯路。就好像天要下雨,我没有权力制止。所以我会带伞。&/p&&p&我没有权力制止我的社交焦虑。这是我跟它现在相处和谐的基础。&/p&&p&当我们说「控制」某物的时候,我们一般会默认这个东西是「我」的一部分。比如说胳膊。我们对胳膊的控制是这样的:中枢神经系统发出来一串指令,连接胳膊的神经收到并执行这串指令,然后胳膊就动了,随心所欲。但有时候,我们&b&貌似&/b&能「控制」不属于「我」的事物,比如,足球运动员潇洒自如地颠球,&b&好像&/b&球变成身体的一部分一样。但他们当然没有神经与足球相连,所以这种控制有别于前一种。&/p&&p&后一种控制依赖于不断的投入、尝试,以及日积月累的磨合。但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前提:我们得先承认这些东西不属于我们,我们才能充分探索并发展与它们的关系。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客体恒常性」的研究演示了这一认识发生的过程:四五个月大的婴儿,会被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彩色玩具所吸引,表现出格外的专注。实验者在婴儿的眼皮底下,以某种方式把东西掩盖起来——用一块小毯子把玩偶盖住,或者把皮球滚到椅子下面。在东西被藏起来之前,婴儿能使自己和玩具联系起来,用手和眼对它们进行追踪,盯着它们,伸手去抱,等等。然而,一旦东西被遮住,婴儿与它们的一切联系顿时停止。并非失去兴趣,只要实验者移开遮盖物,婴儿又会双眼放光地伸出手……问题出在遮盖上,好像这些东西一旦看不见就等于不存在了一样。直到过几个月,十个月左右的婴儿,就能够形成这样的概念:即使看不见,这个东西也还是在那里。再当着他们的面藏东西就没意义了,他们会自己移开遮盖物。&/p&&p&这是一项关键的心理能力的发展,而这项能力意味着什么?&/p&&p&意味着婴儿承认了一个玩具的客观「存在」。在此之前,他当然也关注过这个玩具,也在看也在摸,但对他来说,玩具是他的一部分,确切地说,是「婴儿—玩具」这个大我的一部分。什么属于「我」?什么不属于「我」?这对婴儿是十分模糊的课题。玩具出现在视野里,和脚丫出现在视野里,恐怕并没有显著的不同。&/p&&p&你现在没有看到你的脚丫,但你不会去找。——当然也可以找。你想看一眼它在哪,是什么样的。于是,这里出现了「它」。你去找它的前提是:先把它看成了「它」,一个有别于「你」的,独立的存在。&b&你们&/b&之间才会有互动。如果是「你」不见了呢?比如,发呆走神,你会找么?找谁?这个问题无法回答,因为根本不存在找的对象。你什么都做不了。只有等你下一刻意识到:咦?我刚刚在想什么?这一刻你把「你」和「你的想法」分开来,然后你才能回过神,意识到刚刚有想法经过。&/p&&p&对于大一点的婴儿来说,他能去移开遮盖物,寻找玩具的基础,就在于他把「我」从「婴儿—玩具」的组合里分化出来了。从认识发生论的角度讲,这又是一篇大文章。但重点不在这里,而在于婴儿形成了这个意识:这个东西不是「我」。&/p&&p&只有他意识到这一点以后,他才可以在概念上使用这个东西(我看不见它,但它同样也是一个东西),并且在行为上更好地掌握(去寻找)这个东西。有趣的是,婴儿与玩具在认识上的掌控感消失了(它与我是各自独立的存在),但实际上他和玩具之间玩得更好了。我们甚至可以说,他比以前更能「控制」这个玩具了。而这种「控制」建立在看似矛盾的认识论前提上:我管不了它,它不是我的一部分。&/p&&p&分化带来了更多的灵活性,这是我想说的。&b&当我们承认一样事物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时候,我们之间才能拥有发展关系,辗转腾挪的空间&/b&。《超能陆战队》里,套着怪兽盔甲的弗雷德被敌人抓住了四肢撕扯。快支撑不住的时候他意识到:「被抓住的只是我的装备,并不是我这个人」,于是他得以脱身。表面上我变小了,变得更无力了,但事实上我是变得更灵活了。原来的我「&b&是&/b&」这个东西,而现在的我可以「&b&用&/b&」这个东西。我「用」它的方式可以有一百种,当然了,也就可以「不用」。&/p&&p&承认玩具和「我」是两个东西,这很容易;但要承认我的酒瘾和「我」是两个东西,就会困难许多。「别找借口了!」这个社会的主流舆论会这样说:酒瘾是因为你不够自律,抑郁是因为你钻牛角尖想不开,社交焦虑是因为你太在乎别人看法,至于论文没写完?——显然是你懒。所以不要左顾右盼了,没有别的东西,只有你!不管你有怎样具体的痛苦,总会有雄辩的声音说:这只是因为「你」不够努力。&/p&&p&我们可能会卡死在这句话上:&b&一切痛苦都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b&。&/p&&p&问题可能刚好相反:我们只知道努力,才造成许多视而不见的盲区。一个好的领导者管理团队,可以得心应手。他不是湘西赶尸人,不能直接使用某种力量(领导力?)操控团队里的任何成员。但正因为他认识到自己并无魔力,他才会思考其中的规律,各人的诉求,如何调整不同的关系,摸索出好用的经验方法。外人看来,好像他掌握了某种「控制力」一样。而另一个人努力锻炼这种力量,却是缘木求鱼。&/p&&br&&p&医学里有「带病生存」的理念:很多慢性病无法治愈,但一时又死不了。这时候就要调整与疾病的关系(而不是指责自己不够努力),比如,接受终生服药,就可以改善接下来的生活质量。艄公无法指挥风浪,骑手不能钳制烈马,不妨碍他们找到前进的节奏。我们总盼望掌控才能安全,甚至虚构出不存在的「自控力」。——有一天这个希望破灭了,人们不得不放弃对掌控的奢望,这对自恋是沉重的打击。但失望之后,我们才可以向艄公学习。「无力掌控」并不是绝望,不过是承认一个独立存在的对象而已。可能变成敌人,可能变成朋友,取决于「我」与「它」的关系。&/p&&p&而经营这段关系的前提,首先就是接受:我不是不努力,确实是管不了它。&/p&&p&————————&br&&/p&&p&&i&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therapistlsw&/i&&/p&&p&&i&心理咨询相关的原创文章,产量不高,偶尔推送,也许某一篇值得你想一想。&/i&&/p&&img src=&/cb0139aaa84de3e150ffa1537e4abb57_b.jpg& data-rawwidth=&430&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0& data-original=&/cb0139aaa84de3e150ffa1537e4abb57_r.jpg&&
有一种普遍的大众印象:人是有力量控制自己的,起码上等人该当如此。有很多课程教人这种「控制」的技巧。它们说服你相信,你之所以不够成功/幸福/有性吸引力,都是因为对自己太放纵。如果你不想就此堕落,你就必须学习自控术。比方说,控制情绪的三种思路、…
「一万小时定律」并非适合所有领域,即使有很强意志力,也很难在3到4个领域成为世界顶级。&br&问题回答完毕,以下是解释。&br&&br&&b&&u&「一万小时定律」怎么回事:&/u&&/b&&br&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个10000不是确数,不是说你得不多不少正好10000小时。大约可以理解成平均需要10000小时。比如说有研究显示,要达到国际象棋大师级水平,刻意训练的时间从3000小时到25000小时不等,差不多平均6700小时。&br&&br&正如很多知友所言,这个说法来自K. Anders Ericsson的论文《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所以要了解这个说法到底怎么回事儿,应该看看原始论文。&br&这篇论文的题目就明确指出&b&&u&Deliberate Practice&/u&&/b&,也就是&b&&u&刻意的训练&/u&&/b&。&br&其实,在19世纪的时候,就有说法,认为你只要是花足够时间,就能在你花时间的那个领域做得很棒,但是忽略了花时间练习的内容。到了19世纪末,就有人发现,其实如果仅仅是简单的重复,你很可能只是达到一个平台的水平,而不是达到最棒。所以,Ericsson提到了刻意训练这个概念。&br&为了能把刻意训练说清楚,Ericsson把刻意训练和另外两种活动做了对比,玩儿(play)和工作(work)。&br&&ul&&li&玩儿(play)这种活动的特点,是没有一个明确的要实现的目标,你做这件事的目的就是为了内心的欢愉感。所以你每天去打篮球,玩儿的时候也是想要进球想要赢的,但是如果仅仅就是图在场上打篮球时的那份快乐而没有去“刻意训练”的话,仅仅是玩儿10000个小时,你是达不到顶级水平的。同理可得,你上了10000小时的网也成不了网络工程师,看了10000小时的电影也成不了优秀导演或者演员。你说你就靠玩儿着,就把自己玩儿成顶级专家了,那可能性很小。&br&&/li&&li&工作(work)这种活动的特点,存在一定的重复性的劳动,而且往往还存在竞争,所以你在工作的时候可能也有一定压力,这样看上去比玩儿更“刻意”的训练了,那么能不能达到顶级水平呢?你算一下如果一个月工作20天,每天8小时,大约一年2000小时,于是工作5年的人是不是就成为你那个领域的顶尖级专家了呢?也不是。因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还在于它的驱动力在于外部奖赏,也就是你的薪水。你为了你的薪水去工作,当你对目前薪水满意的时候,可能也就失去了进一步突破瓶颈达到更高一个水平的动力。所以,世界上有很多职业运动员,但是他们中的顶尖级专家还在少数。工作10000小时,也不能让你成为顶级专家。&br&&/li&&/ul&&br&接下来就要看刻意训练了。&br&首先,&b&刻意训练的目标,就是要让自己成为顶尖级的专家,要有为此而努力的精神动力。&/b&如果你仅仅是喜欢这种活动,仅仅靠爱好的支撑,而不是以顶尖级专家作为目标,在一些反复的训练之后,你的爱好可能会被耗尽。而刻意训练的过程是常常是痛苦的,枯燥的,可以说是磨练。如果没有足够的精神动力,可能很难坚持下去。刻意训练一个折磨人的原因在于,它迫使你一直处于认知阶段,在这个阶段,你得不停的关注并且努力提高自己的训练效果,而无法进入无意识阶段。&br&&br&那么顶尖级的专家有什么特点呢?他们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超强的决策和执行能力。比如顶尖级足球运动员可以很快而且精准的阅读比赛,使自己出现在最该出现的位置,做出最适合的动作实现自己的想法,为球队获胜做出贡献。顶尖级的医生可以很快从各种信息中找出有用的,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然后给出恰当的处理。&br&有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有两个判断系统,一个是经验系统,一个是分析系统。经验系统可以自主运作,轻松舒适,占用精力少,当然,可能也经常会出现问题;而分析系统需要你对复杂的信息作出处理,并且进行理性的分析,所以需要花费更多精力。经验系统不断的为分析系统提供建议:印象、直觉、意愿以及态度。如果这些建议被分析系统采纳,那么印象和直觉就会转化为信仰,灵感也会相应的转变为自主行为。&br&而我们大家都是“&b&认知吝啬者&/b&”,就是说我们都倾向于省事儿,倾向于靠经验和个人直觉做出判断,我们喜欢利用经验系统,从而可以避开费神费脑的分析系统,减轻认知负担。&br&所以&b&&u&刻意训练就是训练你的经验系统。&/u&&/b&通过训练,你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下行动,并且在相应领域内不用集中精神就能进行更高水平的思考。&br&就好像顶级足球运动员在场上时,机会稍纵即逝,他们的很多判断是直觉判断,但是也非常准,就是通过刻意训练使得自己在这方面的直觉判断的准确性提高。再比如一个年轻医生面对复杂患者或者复杂手术时,会觉得千头万绪,从而出现紧张和压力;而专家级别的医生,就可以凭借自己已经内化到经验系统的临床思维方式,很快的对信息做出分析和判断。&br&这些专家,在经历过刻意训练之后,可以轻松的感知自己所面临的形势,然后找到解决方法。&br&&br&&b&除了认知方面的训练,当然还有大家熟悉的实际行动上的训练。&/b&&br&其实,很多人通过简单的重复训练,都可以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这个水平其实还达不到顶级专家的水平,这只是你通往专家级别道路上的一个瓶颈,大部分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缺乏足够的精神动力,从而不会进一步的刻意训练磨练自己,也就只能停留在这个水平了。&br&比如说你是个业余乒乓球爱好者,在学校里经常可以获胜。这是一个不错的水平,但是,如果没有刻意训练的话,也就只是停留在这个水平了,还算不上乒乓球的专家级水平。&br&所以,&b&刻意训练当然包括一些重复性的训练,但又远不止于此。它需要你以更加严格刻苦的训练来突破水平的瓶颈。&/b&&br&&br&如果从我们所接受的传统教育来看,刻意训练里的认知和行动上的重复训练,倒是可以对应成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和练习了。&br&下图是你进入某个领域后,不断提升自己时所经历的阶段,可以非常直观的表现出前面讲的内容。&br&&img src=&/53e94c19fc865f03ca9832d_b.jpg& data-rawwidth=&594& data-rawheight=&3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4& data-original=&/53e94c19fc865f03ca9832d_r.jpg&&&br&图片来源: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br&&br&&b&刻意训练和普通的重复性训练一个很重要的不同在于&u&反馈&/u&&/b&。&br&通俗的讲就是刻意训练需要有人的指点。试想一下,如果你重复性的训练过程其实都是错误的,那么你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很多专家和普通从业者之间的差别,可能仅仅是某些细节上的,但是很多细节的积累,就表现出水平的差异。&br&阿图·葛文德是2010年“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中唯一的一名医生。他曾经描述,自己工作多年之后,虽然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是总感觉还不够满意,感觉总是突破不了上升的瓶颈。于是,他自己出钱雇了一位资深退休的外科医生,请他在自己手术时在旁边看,然后给出批评意见。结果发现,其实很多细节上自己是有上升空间的。所以他说,很多世界顶尖级的网球运动员尚且有自己的陪练教练,一个医生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教练呢?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反馈的重要性。&br&因为训练的结果,就是把理性判断内化到你的直觉之中,而你自己的直觉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所以就需要专业的老师来给你指出。这个反馈不是表扬,而是非常明确的指出你的问题所在。只有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加以改正,你才可以获得提高。&br&&br&既然刻意训练的要求这么高,那么,要成为顶级专家水平,就要面临很多的&u&&b&限制&/b&&/u&。&br&比如前面提到的&b&精神动力的限制&/b&。另外,还有&b&努力程度的限制&/b&。比如有研究显示,要达到训练的强度,在不同的领域,可能需要坚持每天至少1-8小时不等的训练。当然,训练的设计也要科学,还有研究说,某些领域可能每天超过4小时的训练,效果可能不见得会更好;但是如果少于2小时,那么效果就肯定不是最佳了。&br&除此之外,还有&b&资源上的限制&/b&。最简单的例子,像阿图医生那样的情况,前提是他能雇得到高水平的资深退休外科医生来给他反馈。&br&&br&另外,人们在不同领域取得成就的&b&年龄&/b&也各不相同,这和人类的体格发展、智力水平发展有关。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不同的运动,运动员的黄金年龄也各不相同。因此,要在最适合的年龄,达到相应领域的最佳状态,已经很不容易,就更不要说3到4个领域了。&br&&br&所以,意志力其实仅仅是一个方面。如果你是平时下班回家业余时间从事训练,或者仅仅是做这份工作,即使搭上再多时间,也很难达到顶级专家水平。&br&&br&&br&&b&&u&那么「一万小时定律」是不是适合所有领域呢?&/u&&/b&&br&也不是。&br&很多人在关注某件事物的时候,可能更容易被他愿意关注的内容所吸引,而忽略了一些先决条件。在Ericsson论文开头,就提到了在运动、艺术和科学领域,就是说这个理论也是有限定条件的。但是,有很多关于「一万小时定律」的通俗书籍都把重点放在了赞赏刻意训练的好处上,而没有明确指出刻意训练在哪些领域不会产生什么积极效果。&br&200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Daniel Kahneman和Gary Klein合写了一篇论文《Conditions for Intuitive Expertise:A Failure to Disagree》,讨论了关于直觉判断的一些内容。可以说给「一万小时定律」又做了很好的条件说明。&br&Kahneman的文章里认为,假如你所做的事情里,存在着一目了然、始终如一的因果关系,如果你反复做这件事,并且不断从外界获取准确反馈,改进自己表现,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一名专家。&br&所以,&b&存在一目了然、始终如一的因果关系,&/b&也就是「一万小时定律」的先决条件,Kahneman称为“高效”领域。比如医生和消防员从事的活动,就属于这个领域。这也和Ericsson文章是一致的。&br&而如果结果是完全无法预知的,那么就是“零效”领域。比如预测一个人买的股票的价值以及政府远期政策的预计,这都属于零效领域。在这样的领域中,各种干扰因素极多,运气成分很大,就算你下了很大工夫进行刻意训练,恐怕也难成为专家。&br&而在Michael J. Mauboussin的《&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实力、运气与成功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中,则把各种活动归结为实力与运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只不过有些事情实力的成分更大,有些事情运气的成分更大。&br&比如百米短跑就是实力几乎占了100%的活动,而买彩票则是运气几乎占了100%的活动。如果一头是买彩票,一头是百米短跑画一条直线的话,那么其他各种活动根据实力和运气成分的不同,就出现在这条直线的不同位置。所以,刻意训练可以改善一个人的实力,那么越是靠近实力一端的领域中,「一万小时定律」效果就越明显,越是靠近运气一端的领域,效果就越差。比如投资这项活动,其实就比较偏向运气一端,起码想要找个理想的反馈都很难,要说提高投资领域的直觉判断力,似乎就有点不大靠谱了。那么「一万小时定律」的效果恐怕就不是那么理想了。&br&&br&最后,再多嘴说一点,其实,要成为世界级的顶级水平,恐怕只有刻意训练还不够,还得需要一点天赋。&br&不少和「一万小时定律」有关的书籍和文章当中,都过分强调了努力的重要性,好像一个人的表现和他的天赋没有什么关系,你只要花上功夫刻意训练就够了。但实际上,有研究显示,现有的证据,并不支持所谓的“个人天赋对他能否有高水平表现无关紧要”这样的观点;甚至根据不同人的天赋情况,可以更好的预测像国际象棋、音乐等很多领域中复杂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预测在高水平执行者中谁最可能胜出。&br&&b&在那些需要实力的活动上,个人天赋也很关键!&/b&就是说,通过刻意训练,在某些领域你可以达到顶级专家水平;而如果要强中更有强中手,成为世界级大师,恐怕就需要一些天赋了。
「一万小时定律」并非适合所有领域,即使有很强意志力,也很难在3到4个领域成为世界顶级。 问题回答完毕,以下是解释。 「一万小时定律」怎么回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个10000不是确数,不是说你得不多不少正好10000小时。大约可以理解成平均需要10000小…
接受自己的「内向」一面,这句话未免太笼统了。什么叫接受?怎么样做就是接受了?&br&有人说:接受就是不改变了,我就这样,就内向,就社交焦虑。&br&这种理解,当然让人很绝望。所以我理解题主才有此问: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br&&br&我理解的「接受」颇有不同,我写过一篇文章《&a href=&/lswlsw/& class=&internal&&越早承认越好 &/a&》,略有述及。&br&摘抄几段跟本题可能有关的:&br&&blockquote&&p&我从很小的时候就感觉到社交很有压力,后来我把社交焦虑作为我博士论文的选题。我几乎研究过现有的一切克服社交焦虑的方法,我一度相信自己可以摆脱这种焦虑。但现在我倾向于认为,我恐怕一辈子都得与它作伴。外人看来,我过得还不错,可以毫无障碍地与人交流,甚至可以讲几百人的课。但那只是因为我对我的社交焦虑已经很熟悉了,我大概知道「它」会给我带来哪些影响,也知道如何让「它」少添点乱。当然,如果它非要给我添乱,也只能由它。所以我会尽量少去人多的聚会,如果非去不可,就找一个人少的角落躲着。这是我和我的老伙伴达成的妥协。&/p&&p&这种态度,跟匿名戒酒会(AA)的总纲有些相符。在这个全世界最著名的对抗酒瘾的组织里,每一个成员首先需要接受:&i&我们对于酒精无能为力(We admitted we were powerless over alcohol)&/i&。这是十二步法(&a href=&///?target=http%3A///%3Fpage_id%3D3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2 Steps &i class=&icon-external&&&/i&&/a&)里的第一步。&/p&&p&……&/p&&p&从这个角度来看,承认「无能为力」未必是消极。相反,它可能预示着更加积极的,富有变化性的应对。无力不见得就像一条死狗那样,瘫软在地,任人宰割,它只不过是字面意义上的:&b&没有权力&/b&。这又怎样?这就是一个事实。早点认清这个事实有助于少走很多弯路。就好像天要下雨,我没有权力制止。所以我会出门带伞。&/p&&p&我没有权力制止我的社交焦虑。这是我跟它现在相处和谐的基础。&/p&&p&当我们说「控制」某物的时候,我们一般会默认这个东西是「我」的一部分。比如说胳膊。我们对胳膊的控制是这样的:中枢神经系统发出来一串指令,连接胳膊的神经收到并执行这串指令,然后胳膊就动了,随心所欲。但有时候,我们&b&貌似&/b&能「控制」不属于「我」的事物,比如,足球运动员潇洒自如地颠球,&b&好像&/b&球变成身体的一部分一样。但他们当然没有神经与足球相连,所以这种控制有别于前一种。&/p&&p&后一种控制依赖于不断的投入、尝试,以及日积月累的磨合。但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前提:我们得先承认这些东西不属于我们,我们才能充分探索并发展与它们的关系。&/p&&p&……&/p&&p&分化带来了更多的灵活性,这是我想说的。&b&当我们承认一样事物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时候,我们之间才能拥有发展关系,辗转腾挪的空间&/b&。《超能陆战队》里,套着怪兽盔甲的弗雷德被敌人抓住了四肢撕扯。快支撑不住的时候他意识到:「被抓住的只是我的装备,并不是我这个人」,于是他得以脱身。表面上我变小了,变得更无力了,但事实上我是变得更灵活了。原来的我「&b&是&/b&」这个东西,而现在的我可以「&b&用&/b&」这个东西。我「用」它的方式可以有一百种,当然了,也就可以「不用」。&/p&&p&……&/p&&p&医学里有「带病生存」的理念:很多慢性病无法治愈,但一时又死不了。这时候就要调整与疾病的关系(而不是指责自己不够努力),比如,接受终生服药,就可以改善接下来的生活质量。艄公无法指挥风浪,骑手不能钳制烈马,不妨碍他们找到前进的节奏。我们总盼望掌控才能安全,甚至虚构出不存在的「自控力」。——有一天这个希望破灭了,人们不得不放弃对掌控的奢望,这对自恋是沉重的打击。但失望之后,我们才可以向艄公学习。「无力掌控」并不是绝望,不过是承认一个独立存在的对象而已。可能变成敌人,可能变成朋友,取决于「我」与「它」的关系。&/p&&p&而经营这段关系的前提,首先就是接受:我不是不努力,确实是管不了它。&/p&&/blockquote&&br&所以接受「内向」的意思并不是说:&b&你「是」内向&/b&。&br&而只是说:&b&你「有」一个名叫内向的东西&/b&。注意,内向这个名字也是你给它取的。&br&这个东西长什么样子?有什么脾性?跟你什么关系?你们平时处得好不好?它什么情况下温和,什么情况下暴躁?什么情况下完全不受你的控制?不受控制的时候你怎么办?它喜欢什么,害怕什么?给你带来过哪些好处?造成了哪些麻烦?你试过哪些办法跟它一起玩耍?它的反应如何?&br&——能回答出上述这些问题,你的社交焦虑就不再会是一个困扰。
接受自己的「内向」一面,这句话未免太笼统了。什么叫接受?怎么样做就是接受了? 有人说:接受就是不改变了,我就这样,就内向,就社交焦虑。 这种理解,当然让人很绝望。所以我理解题主才有此问: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我理解的「接受」颇有不同,我…
这个答案写于两年前,当时自己还有一小丝丝心虚,虽然抑郁造成的情绪波动已不再反复,但是整个人距离一个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状态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写下这个答案的初衷,是为了给予那些正在经历我曾经的煎熬、挣扎的人们一点建议,以期大家少走弯路,早日康复。我发现,许多身处抑郁状态的人,对于它的病理及一般的治疗恢复流程都很陌生。更甚者,因为信息闭塞,对于“抑郁症”的概念都不了解。所以,今天我重新组织了这个答案,从:①抑郁的表现和病理认知 ②自我调节的习惯与方法 ③答主“痊愈史” 三个角度和大家交流,并且对评论区的提问尽量作出解答。&/p&&p&原答案比较啰嗦,已精简。——————————————分割——————————————&/p&&p&背景:&/p&&p&答主抑郁6年多,从初三开始,大学快毕业才慢慢缓过来。&/p&&p&高中算是荒废了,记忆都是空缺的,不想回忆,也没什么值得回忆的。&/p&&p&大学里状态也是浑浑噩噩,因为抑郁伴生的神经衰弱,能力极差。不过大学学业不如高中紧张,也就这么过来了。&/p&&p&现在完全康复,巅峰状态MAX\(^o^)/。&/p&&p&&b&一、抑郁的表现和病理认知&/b&&/p&&p&
这里我就不赘述国内因为这方面知识匮乏,导致许多人,甚至师长对于抑郁症的奇葩的理解了。典型的现象就是称抑郁的人“思想病”、“想开了就好了”之类。如果你现在处于抑郁状态,周围的人对你的看法如上,那你的情况很不妙。&/p&&p&抑郁症因为本身的消极性,常常伴有比较严重神经衰弱,当时答主的症状是:&/p&&p&&b&1&/b&&b&)情绪低落:&/b&特别容易感伤,有强烈莫名的负罪感。哪怕公共场合,会经常的突然的遏制不住的大哭。&/p&&p&&b&2&/b&&b&)能力下降:&/b&逻辑分析能力、理解力,记忆力等等尽皆被削弱。初中的时候成绩还是很不错的,抑郁之后,一直满分的数学70~80分(满分150),那时候已经进入复习阶段了,都是一些反复的考点,有时候我甚至知道这类题目我做过的,我以前肯定会做的,可是现在力不从心,大脑就像当机了,感觉自己像一具尸体。&/p&&p&&b&3&/b&&b&)行为习惯:&/b&组织语言乏力,更加害怕社交,非常嗜睡且无论多少睡眠都无法恢复精力。&/p&&p&
总之,抑郁的人对于“快乐”是很钝感的,天空是灰蒙蒙的,周遭的空气是凝滞的,风景变得冷冷冰冰,身边的人们来去匆匆却都与你无关,你存活在这个地球上,可是,感觉这个世界已经把遗忘了,你对一切事物感到厌倦。所以,你很沉重,心很累。&/p&&p&
可以说,当你处于一种很压抑的状态很长时间(1~2个月)都没有回到以前正能量满满的状态,你就是抑郁了。这时候你要做的不是胡思乱想、疑神疑鬼,你需要接受自己陷入抑郁的事实,平静下来接受自己现在的状态。虽然抑郁造成心理创伤不断的折磨着你,可是你自己要不断提醒自己,这只是抑郁发作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病理反应而已。&/p&&p&
早期有原始部落对流感不太了解的时候,以为是瘟神降临,用古老仪式驱鬼。从现在的科学角度来看,当然是很滑稽和愚蠢的。&/p&&p&
感冒和抑郁症一样,虽然是小病,各种症状也同样让人不好受。但是抑郁症的麻烦在于各种症状作用在人的精神层面上,不可捉摸,容易造成人的恐慌;且它的痊愈周期比较长(最快也得1~2年),反复的折磨,导致的反复崩溃与绝望又常常使人自我怀疑、自暴自弃。&u&&b&所以,如果你得了抑郁症,请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就当自己得了一个为期1~2年的严重感冒吧,无论承受多大的痛楚,你内心始终要坚守是:痛苦是必经的过程,一切的忍耐终将结束,只是需要一些时间。&/b&&/u&&/p&&p&&b&二、自我调节的习惯和方法&/b&&/p&&p&&b&1&/b&&b&)首先,规避导致你抑郁的根源。&/b&&/p&&p&
生活、学习、人际压力;糟糕的外部环境;因为某事而长期自责……焦虑,失望,惊惧……什么原因导致你抑郁,你自己肯定可以梳理清楚。&b&找到你抑郁的根源,尽最大努力将其从你的生活中剔除。&/b&&/p&&p&
这句话说起来特别简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恐怕很难。为何?如果能够轻易逃离使自己抑郁的怪圈,那么大家也不会因为它的长期侵蚀而生病了。但问题往往不能只看表面,你是否想过:导致你抑郁的根源是否也同时作用于其他人身上?一般来说,偌大的社会环境,把范围放广了去看,真没有什么境遇是独一无二的。你承受的,可能有很多其他人可能也在承受,为什么他们受到的伤害似乎很小,到你这儿却成了灭顶之灾?&/p&&p&
答主当年因为长期自我压迫,最终因为学业压力而抑郁。其实当时成绩在我们那个县中真的算很不错了(每年提前招生+高考清北5~8人,答主稳定年级前20)。不过那时候已经很疯魔,虽然从成绩是从班级中流一步步爬到年级前列,有意思的是从未想过给自己奖励或喘息,一味压榨自己的潜力,最后甚至极端到不断的用自己的短处和别人长处来较劲,每天学习、检讨自己已经成为闭式循环,加之自闭不与别人交流只顾学习,反而成为老师、父母眼中的好学生。当时答主寄宿在人家,不仅和同学老师,和父母接触也很少,变成了一个只有学习学习学习和自我幼稚内心世界的“铁血真汉子”,直到抑郁崩溃后的一段时间,我还不止一次的机械式的尝试回到以前的学习状态,天真的以为自己还能回去。&/p&&p&
大学好长一段时光里,我都中二的沉湎于这辈子最终没上得了清北还有什么意义而自怨自艾,事实上如果我能一直保持全盛状态,能最终考上清北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这是事实,然而人往往很执着,想法比九头牛还要倔强。这就是我性格的原罪:要强,然而却又不知变通。记忆中因为玩具被意外弄坏,老妈怎么安慰我,无论是买新的还是假装暴揍祸首表弟,我都不满足,非得玩具神奇般的自动恢复或者时光倒流好像才能解决问题,认死理,明明知道没有令我满意的可能,一直吵闹,最后被暴打一顿屈服了事。其实上学这事儿也是一样,“上不了清北就是垃圾,人生一片灰暗,没有任何意义”已经不断强化、熔铸在我的潜意识里,只不过这次收拾我的是抑郁,而不是温柔亲爱的老妈。&/p&&p&&a data-hash=&59fcae6ff171& href=&///people/59fcae6ff17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Kaiser& data-hovercard=&p$b$59fcae6ff171&&@Kaiser&/a&
有一篇答案,分析的很详尽,而且特别有意思,大家可以琢磨琢磨。&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作为团队领导,怎样处理好与成员的关系,又把事情做好呢? - Kaiser 的回答&/a&&/p&&p&
一个人的行为不但反映他/她的思维模式,甚至可以折射出其境遇和状态。同样的,你也可以跳脱出来审视自我,分析自己一些行为、反应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愤怒、焦虑、歇斯底里的情绪,念想、执着、不着边际的野望。哪些是高远理想的追求,哪些是因为虚荣作祟的产物。答主从镇小升至县重点,其实内心一度是很自卑的,自卑而要强的心理造成了后来扭曲的学习方式。只不过我当时不可能有这样的觉悟,也意识不到这个问题,以致造成这样严重的结果。&/p&&p&
好像扯远了,其实不然。就拿答主的例子来说,隔绝抑郁源似乎是离开那种学习环境,放松休整一段时间为好。但是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几个月甚至几周不去上课都是不太现实的,而且哪怕请到假了,以我当时那种想法,那种思维模式,休整的时候也不可能做到真正放松。所以,此时隔绝抑郁源釜底抽薪的做法应该是扭转自己畸形的“成功准则”,改变因为自己自卑和倔强要强的性格缺陷,形成的反人性的学习模式和错误目标。&/p&&p&
这里并不是要求大家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以求苟全,而是在抑郁之后要更加警醒,更加深刻的了解自己,自己抑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自己性格的弱点在哪里?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做?接纳真实的自己,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你才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要过什么样的生活。&/p&&p&&b&2&/b&&b&)规律生活作息,养成良好健身习惯&/b&&/p&&p&
精神压抑,身体机能也会受到影响,这个时期更加需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因为这是革命的本钱,一切翻本的基础。&/p&&p&&b&
①&/b&&b&早睡早起,保证睡眠时间,作息规律,绝不轻易打破。&/b&&/p&&p&以习惯为箍,控制生活的节奏,不让抑郁发作轻易摧毁你的生活。&/p&&p&&b&
②坚持跑步或一项消耗性的运动&/b&&/p&&p&发泄的窗口。傍晚运动,有利于失眠的人夜晚更加容易入睡。比如说跑步,不必太剧烈,慢跑甚至慢到只需保持一个奔跑的姿态行进即可,40分钟~1小时为宜。&/p&&p&&b&
③&/b&&b&不要暴饮暴食,摒弃那些影响身体健康的行为。&/b&&/p&&p&警惕“七宗罪”。&/p&&p&&b&
④拒绝“嗜睡&/b&&b&”&/b&&/p&&p&以答主的经验来看,不是夜晚和午睡,其他时间都要克服嗜睡的冲动。抑郁的人总有想睡的欲望,觉得睡一觉醒来好像就能恢复活力,变回曾经的自己。答主曾经有一段时间呆在家中只管睡觉,甚至连睡三天三夜,然而一点用都没有,反而变得更加萎靡和封闭。额外的睡眠是无效的,不妨把时间利用起来,走出屋子,做一些有利于康复的事情,使自己能够更早的好起来。&/p&&p&&b&3&/b&&b&)交流、沟通,融入外在世界&/b&&/p&&p&
如果你做一个调查就会发现,抑郁的人大多数是内向的,他们往往觉得自己很有想法而忽视了和他人的交流。其实害怕交流潜在的原因还是担心暴露出自己问题,沉湎于自己的小世界是很难发现自己真正问题所在的。&/p&&p&&b&
①学会倾诉&/b&&/p&&p&身边得有至少一个你可以倾诉所有事情的亲密挚友,至少一个,一个你可以无话不谈的对象。当你崩溃的承受不住时,不应该一个人蜷缩在宿舍或者家中,你需要有一个对象,可以一股脑儿倾诉你当时的所感所想,一个可以倾听、安慰你的人。父母也行。&/p&&p&&b&
②社交活动&/b&&/p&&p&尽量避免长时间一个人呆着的情况,参加活动并尽量尝试开口与人交流。别以为社会、别人就是你想象的那样,时刻保持与外界沟通,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p&&p&&b&4&/b&&b&)尝试冥想&/b&&/p&&p&
网上关于如何冥想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不赘述了。主旨即在百无聊赖之余,失眠之时,避免胡思乱想,取代之模拟一个可以让自己放松场景,有利于稳定大脑机能。&/p&&p&&b&5&/b&&b&)根据状态重新定位、悦纳自己&/b&&/p&&p&
抑郁之后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下降了。因为这是伴随抑郁的一个长期的症状,你要及时适应自己的方面的变化。&/p&&p&学习、工作、生活你都会感到力不从心,这时候你应该及时察觉并消除由于能力下降而产生的焦急、自责的情绪。不必苛求自己,也不要总是拿以前的自己和现在比较。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做到无愧于心就够了。&/p&&p&&b&三、答主“痊愈史&/b&&b&”&/b&&/p&&p&
答主打小充满激情,活力满满,曾NNN多次由电视媒体,口传等听说某某自杀,一度嗤之以鼻,十分不能理解为什么好端端的人为什么要自杀?好死不如赖活着,世界、生活这么美好,哪怕把我做成“人彘”我特么也不想去死啊!&/p&&p&
后来抑郁了,各种死法都想过,想的最多的就是怎么死了而且能最小限度的不让老爸老妈伤心。可是我打小我就怕疼,其实也怕死,但是活着实在太累太煎熬。就像美食家没了味觉,画家盲了眼睛,蹲坑时间过长永久麻了两条腿拖着是累赘锯了又舍不得。&/p&&p&
初三抑郁了还撑了一个多月,铺天盖地的考试袭来从优等生突然秒变差生,学习不下去且以前的知识不断混淆遗忘终于把我击倒崩溃。当时年轻,周围的人也没有懂抑郁症的,倒腾几个月才终于知道去治疗。答主江苏人,当时去的是南京脑科医院,第一次是父母陪着去的,心急火燎还碰上了医托,被坑了一道。辗转在脑科医院接受诊断与治疗后回家还意气用事的不遵医嘱,因为听专家讲治疗需要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山小区中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