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手机版有人听说过吗

前市大盘下跌幅度较大,主要是沪深300大跌所致,昨天已经说得很明确,上看压力还要防技术性回撤,回过头看看,深小创的走势则相对好于上证指数,除了其有上涨的技术性需求外,沪深300个股其实很多都已经不易买入。
上市包装,原本是股市初始阶段一个正能量术语,即上市公司在股票上市时的形象设计和推介,以便投资者全面正确了解公司、认识公司,进而认同公司,愿意成为公司的投资人。
昨日起,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受理客户申请交易编码,这意味着原油期货的投资者开户工作正式启动。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包括海通期货、新湖期货在内的部分期货公司昨日已完成首批境内客户开户。
14日,停牌两周的希努尔公告,由雪松控股间接控股的广州雪松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雪松文旅”)以约42亿元的对价,协议获得约2亿股公司股份,从而成为新的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由此变更为张劲。雪松文旅的入主还触发了全面要约收购义务,其为此另需准备约23.57亿元资金。
沪深两市周三早盘延续分化格局,沪指震荡走低,创业板指则率先翻红。金融股跌幅居前,中国太保、中国人寿跌逾3%。
权重股中机构林立,他们的对手盘未必就是散户,很可能是多如牛毛的“其他机构”。这些机构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打提前量,动作最快的机构也许已经开始减仓了。
高铁总里程的不断延长对所经过城市的房价会带来什么影响,有哪些城市的房价因此而成为估值洼地?
上海证券信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Copyright 2004 Shanghai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820-0277 地址:中国上海 浦东杨高南路1100号 E-MAIL:新都退进入退市整理期 卖盘大量堆积 壳股炒作警钟长鸣
来源:中国证券报
  新都退进入退市整理期的首日,从整体交易情况来看,换手率仅有0.08%,投机资金赌反弹的情况并未出现。根据一季报显示,新都退目前股东户数为2.31万。业内人士表示,这些资金在退市整理期的30个交易日内大概率无法退出,要解套只能寄望大股东回购或公司重新上市。分析人士指出,新都退的退市意味着退市正逐步走向常态化,这也为许多借售卖资产、忽悠式并购重组保壳的ST公司敲响警钟。借壳需求减少叠加监管打击炒壳行为,已经让壳市场生态发生重大变化。  退市股炒作热度大幅降低  5月24日,新都退正式进入退市整理期。开盘后,其股价即出现一字跌停,在7.16元的跌停价上有大量卖盘堆积。卖方出手心切,但接盘者却寥寥无几。龙虎榜数据显示,当日买入量最大的前五家席位全部为营业部席位,其中没有机构身影,买入最多的为东莞证券东莞横沥中山路营业部,买入额为233.06万元;紧随其后的是华鑫证券洛阳体育场路营业部,买入额为221.61万元。  从交易情况来看,整体换手率仅有0.08%,交易情绪普遍较低,投机资金赌反弹的情况暂时还未出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欣泰电气退市程序启动后,投机资金频频进场寻找抄底机会。首个复牌日尽管股价全天封跌停,欣泰电气依然成交超过4000万元。在深交所、券商等纷纷进行风险提示后,复牌以来的3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逾11.77亿元。期间不断有多笔大单在集中竞价阶段撮合成交,吸引资金跟风买入,制造出现从跌停飙至涨停的情况。  &退市股的炒作并不鲜见,很多事先被套住的大资金为了解套,会通过制造交易假象吸引零散资金进入,一旦有人接盘就迅速撤离。很多投资者不明就里,进场寻求抄底机会来博反弹,但往往是割肉惨痛离场,更有甚者成为接盘侠后再也解不了套。&一位私募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  上述人士指出,从新都退交易情况来看,尚未出现投机炒作的情况,一方面是公司退市预期非常明确,另一方面是在退市整理期,交易所为避免经验不甚丰富的个人投资者误买,设定了一定的买入门槛限制。此外,这也从侧面反映投资者更加成熟和理性,随着退市常态化的推进,退市股炒作热度会大幅降低。  低价&抄底&赌重组风险高  根据一季报显示,新都退目前股东户数为2.31万。其中,深圳长城汇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及旗下管理的两只私募产品共持有4930余万股,占比11.48%;深圳翰明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555万股,占比为10.6%,此前翰明投资无偿让渡的3664余万股,由重整投资人泓睿投资有条件受让。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年前停牌前夕,新都退由于借壳华图教育消息刺激,连续15个交易日走出一字涨停板,不过该利好随着公司停牌戛然而止。停牌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新都退成交额激增10倍,当天成交8500万元。  &这些资金在退市整理期的30个交易日很大概率退不出来,如果要解套的话只能期待大股东回购或公司重新上市。&华南某大型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根据新都退公告和相关制度规定,公司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的起始日为日,退市整理期为30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日,公司股票在退市整理期间的全天停牌不计入退市整理期。因特殊原因向深交所申请股票全天停牌的,累计停牌天数不超过五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个交易日,交易所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此外,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退市整理期业务特别规定》的相关规定,公司承诺股票在退市整理期间,将不筹划或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等重大事项。一位券商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理论上讲老三板上的退市企业都有重新上市的预期,而事实上仍有不少退市公司仍处在挣扎边缘。  &目前来看,退市后重新上市的案例很少,能否重新回归主板,关键还在于企业后续持续经营能力,及是否有资质较强资产方介入推动公司成功资产重组。&该券商内部人士指出,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公司重新上市的预期,低价&抄底&赌重组预期风险比较高。  市场投资风格发生转变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日前指出,w88125w88top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重要基础性制度,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优胜劣汰、提高w88125w88top质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业内人士指出,新都退进入退市程序,意味着退市正在逐渐走向常态化,显示出我国资本市场不断走向成熟。事实上自2001年退市制度建立起,两市总计退市公司仅有90余家,年均退市率约0.35%。&新都退案例可以说是退市常态化的先兆,壳公司正面临比之前更大的退市风险,这也给炒壳、赌重组、押宝暂停上市的投资者敲响了警钟。&某私募机构副总经理指出。  事实上,4月以来,壳公司股价一直跌跌不休。Wind数据统计,4月份至今共有52只ST和*ST股票的涨幅为负,占比约65%。其中,11只股票出现&闪崩&跌幅超过40%,23只股票跌幅在30%以上。  4月14日以来,ST概念板块持续下行,截至5月23日收盘,跌幅已达20%。事实上,就在深交所对新都退依法作出股票终止上市决定的隔天,ST概念板块下跌1.21%。从个股来看,许多壳公司遭杀跌。  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投资风格已经发生转变,以往受追捧的&壳资源&、概念股频频遭遇抛售,股价大多跑输大盘,而一批业绩优良、分红稳定的&白马股&逐步吸引资金集结。  他表示,今年以来证监会加强监管,严打&炒壳&,一些缺乏业绩支撑的壳股遭遇惨烈杀跌。&IPO提速后与借壳上市的时间差已大幅缩短,加上目前并购重组审核趋严,不但严查收购资金来源,且对企业资质的审核逐渐向IPO靠拢,令借壳方望而生退,&该基金经理表示,&借壳需求在减少,叠加监管打击炒壳行为,壳市场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  新都退的案例也为A股保壳行为敲响了警钟,目前*ST昆机、*ST钒钛等公司已被交易所要求暂停上市。一位投行分析人士指出,借突击保壳,而非通过主营业务改善、新增赢利点等方式改善经营的ST公司将尤为危险。【相关阅读】  强监管引导价值投资回归  5月24日,新都退正式进入退市整理期,与之前的欣泰电气套牢创世翔类似,新都退同样将一家私募&&深圳长城汇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长城汇理)套住,市场预计新都退同样可能面临多个跌停。去年末,创世翔因豪赌即将退市的欣泰电气导致巨额亏损,同时还因操纵市场被证监会处罚。随着监管加强以及市场风格转换,炒壳股、炒概念的打法已越来越不适应新市场生态。  长城汇理&踩雷&  从2014年至今,新都退先后经历了前董事长违规担保、与华图教育重组夭折、大股东债务危机等多个阶段。其中,在2015年公司发布重大资产出售及定增预案复牌后,曾一度迎来市场暴炒,出现连续15个涨停,股价飙涨至10元以上。据长城汇理官网介绍,长城汇理是国内知名的并购基金管理机构及投资机构之一,而其创始人宋晓明开创了w88125w88top并购基金投资模式。  新都退2017年一季报显示,长城汇理旗下共有两只产品进入新都退的前十大股东,其中&长城汇理六号专项投资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六号专项投资)和&融通资本-兴业银行-融通资本长城汇理并购1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简称并购1号)合计持有公司4929万股,持股比例合计11.48%,两只产品分列公司第二和第三大股东。但是,由于新都退的控股股东深圳市瀚明投资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仅为10.6%,低于11.47%,长城汇理也凭借两只产品成为新都退的最大股东,因此在新都退的退市过程中,预计受损较大的是长城汇理。  通过查询历年公告,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长城汇理在新都退的操作始于2014年,并在当年披露的半年报中首次出现。彼时,长城汇理通过旗下产品并购1号持有新都退1588万股,持股比例达4.82%,接近举牌线。  长城汇理另一产品六号专项投资,是在2015年新都退已经处于停牌期时,通过受让的方式承接股份。2015年11月,新都退的外资股东桂江企业有限公司与长城汇理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转让其持有的本公司无限售流通股2198万股。其中,六号专项投资受让2190万股,并于日完成过户手续。按照5月24日收盘数据计算,长城汇理持有的新都退市值仍达到3.52亿元。  价值投资重回资金视野  长城汇理&踩雷&为当前炒壳股、炒概念方式再次敲响警钟。市场生态正处于急速变化期,随着市场监管不断趋严,价值投资重回资金视野,对私募行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上证50今年以来已累计上涨5.28%,而近期中小创指数则大幅下挫,其中中小板指数4月以来已下跌超过5%,创业板指数今年以来跌幅超过10%。  上述资深投资人士表示,今年绩优股、蓝筹股表现更好,如果投资风格转变早,业绩就好,否则就会不好看。深圳一位私募人士表示,未来5到10年市场会告别过去炒题材、炒垃圾股的&玩法&,大中型机构的配置将从题材成长转换为价值型成长。&从今年的市场表现来看,以前的题材、概念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我们的投资组合中更多地配置了联通、茅台等优质企业。现在一些私募机构的风格也正在转变,价值型私募正在增加。&  万和证券指出,我国金融市场的制度变革使A股投资逐渐向价值投资转变。&新股发行速度加快已经导致w88125w88top壳价值迅速下跌,壳价值下降将迫使投资者向价值投资转向&。  业内人士:目前应积极关注优质蓝筹股  近两周偏股型基金连续降仓。有市场人士分析,偏股型基金仓位的下降与基金在抛售中小创有关。业内人士认为,创业板在短期或许还会保持跌势,现在则应积极关注优质蓝筹股。  创业板遭基金减仓  进入5月以来,基金仓位除了在首周有小幅上升之外,之后连续两周均有较大幅度减仓。据银河证券数据统计,日的仓位测算结果显示,样本内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由上周的83.97%下降至80.07%。其中股票型基金仓位下降至80.13%。本周仓位超过90%的基金267只,占样本数量的46%;仓位低于70%的基金160只,占样本数量的28%。与上周相比,高仓位基金数量减少,而低仓位基金数量增加。  市场人士分析,偏股型基金仓位下降与基金抛售中小创有关,近期减仓中小创是基金业内的趋势。深圳某基金公司经理表示,由于所管理的产品规定了股票投资比例下限,不得低于80%。所以只能选择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调整投资组合。据称,当前整体的投资组合更偏向于大盘风格,近期减仓了部分中小创个股。  有别于A股的盘面表现,基金市场上的一些投资者正在反向操作,一批ETF投资者近期不断加仓创业板基金。据统计,4月初,创业板ETF场内流通份额为27.63亿份,5月初增加至28.55亿份。而截至5月22日上升到32.49亿份,若以5月22日的净值1.7151元来计算,4月以来累计有8亿多的资金净申购创业板ETF。与此同时,上证50ETF、沪深300ETF等大盘基金,以及投资香港市场的H股ETF等热门题材基金均遭遇资金一定程度的减持。  业内人士分析,创业板ETF遭到加仓,说明有投资者看好未来创业板走势,会考虑分批建仓进行左侧交易。  对走势判断偏谨慎  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5月22日,63家创业板公司总市值跌破5万亿元,平均市盈率为50倍,低于历史均值水平。上海某私募基金经理表示,近期次新股走软有一个深层次原因是新股供给增加,场内有限的存量资金不足以支撑股价持续走高,而监管趋严也导致炒作次新股风险加大。由于重组和定增监管趋严使大量壳资源价值大幅降低,且A股IPO发行节奏在加快,创业板或许还会保持跌势。  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兼股票投资部总经理李权胜表示,对创业板走势还是相对偏谨慎,原因是很多创业板公司基本面偏弱以及估值偏高。同时,有基金公司表示,当前对中小创优质个股的挖掘成为工作重心。鼎锋资产副总经理王小刚认为,如果市场风险偏好不发生较大变化,两年内投资的风向都应该是偏重业绩,而不是偏重&讲故事&。在其看来,中小创整体还会继续&杀估值&。  具体到选股逻辑上,李权胜表示,基于长期投资的角度,估值与公司基本面的平衡是关键,关注核心是所投资w88125w88top的基本面,其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公司在行业里的竞争力,以及公司未来增长的潜力。当然在实际投资中,估值也是需要给予部分考量的,此外还会适当考虑做预期差。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有一些代表新兴产业且在这两年有业绩释放的小盘股已经下跌,但也有些小盘股开始走出不错的上涨行情,这种分化表示小盘股离大底不远,挤泡沫的过程随着一部分优质小盘股的回升,渐近尾声。当前应再次强调价值投资,一些真正有价值的股票,未来会给大家带来较好的投资回报,一些绩差股还有题材股可能还会有下跌空间,因此现在应积极关注优质蓝筹股。
东方园林中标54亿PPP项目;斯太尔董事会取消临时股东大会;
游客86047 问
(<span id="commend_count8)
游客79678 问
(<span id="commend_count6)
游客79678 问
(<span id="commend_count1)
游客36142 问
(<span id="commend_count3)
上海证券信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Copyright 2014 Shanghai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820-0277 地址:中国上海 浦东杨高南路1100号 E-MAIL: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复星的真面目-----汇聚的是成长的力量还是资本的力量
最近复星在各种媒体频频曝光,让人不免怀疑其又有什么新动向
穿过这些媒体表面,看看复星的面目
先来看看新京报对复星传奇的介绍很多大公司都有着明确的主营业务,复星集团的主业是什么?恐怕很难给出准确答案。因为它横跨的领域太广,涉及的行业太多。
与本栏目此前报道的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动辄上百年历史、上千亿美元资产的大公司相比,19岁的复星集团是一家年轻的中国民营企业;但短短19年间,它已积累了322亿元净资产,旗下拥有37家上市公司,成为管理总资产达到1370亿元的多元化企业。
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有多少个曾经如日中天的多元化产业投资集团皆因一步踏错败局收场,复星如何做到了挺立潮头、保持不败?
它为何总能瞄准时机,切入政府向民营企业打开大门的行业?它为何能玩转资本魔方而不被其魔力吞噬?对于复星的成功,董事长郭广昌概括原因是“把握住了政策的脉络、跟上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投资”。
在不同的时期,复星会拿不同的国际大企业作为榜样。它的下一个目标,是效仿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进军保险业,打造管理资产超过万亿元的金融帝国。9月15日,复星宣布将与美国寿险巨头保德信在中国筹备设立一家合资寿险公司。这次复星把握好脉络和时机了吗?
不同时期树不同榜样
复星希望在5-8年内成功地向巴菲特模式转型,成为一个与伯克希尔·哈撒韦相似的“领先的投资控股公司”
一个哲学系毕业生,加上三个遗传工程学毕业生,凑在一起能够做什么?郭广昌和梁信军、汪群斌、范伟四人给出了一个奇妙的答案——能够诞生一家中国最大的民营投资集团,管理上千亿元的庞大资产。
郭、梁、汪、范都是复旦大学毕业,郭毕业于哲学系,其余三人毕业于遗传工程学,他们现在的身份分别是复星集团董事长、副董事长、总裁和联席总裁,成为《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的常客,身家从数十亿到上百亿不等。
他们白手起家创建的复星集团,在中国民营企业中也是一个异数。这家公司似乎什么都在做,且行业跨度之广令外界“摸不着头脑”。豫园商城、复地集团、招金矿业、分众传媒、雅士利、红星美凯龙、FolliFollie……这些知名度颇高的企业,都与复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或为复星控股,或为复星参股。
从1992年创立至今,复星横跨生物制药、钢铁、房地产、信息产业、商贸流通、金融等多个领域,复星目前投资过的项目超过140个,直接、间接控股和参股的上市公司多达37家(截至2011年7月底)。
复星对自己的定位,正在由综合性产业集团向着投资集团悄然转化。
在不同的时期,复星会为自己树立不同的榜样。粗略统计,这家公司曾经期望成为中国的通用电气、内地的和记黄埔、打造中国特色的黑石集团或凯雷……最近被复星高管们频频挂在嘴边的是巴菲特,希望复星在5-8年内成功地向巴菲特模式转型,成为一个与伯克希尔·哈撒韦相似的“领先的投资控股公司”。
郭广昌今日的梦想是“十年之内,复星要管理万亿元资产”。而19年前,郭广昌和他的创业伙伴们走出复旦校门时,上亿元对他们而言,都是“难以想象的财富”。
起步3年赚够一亿元
1992年,郭广昌与复旦几位留校的师兄弟一起下海创业,1年赚了第一个1000万,3年赚到1个亿。
1992年,郭广昌、梁信军、汪群斌在复旦大学团委任职。他们都是复旦毕业留校,彼此先是师兄弟、同学关系,后又成为了同事。合计一番后,他们决定集体下海。
当年郭广昌已经考过了TOFEL和GRE考试,还向亲戚借够了钱,原本打算出国留学,但是眼看着上海变成投资和创业的热土,他改变了主意。
“当时我们遇到了杨浦区的科委主任,他跟我们讲,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个人可以办企业了。”于是郭梁二人决定“一起出去做点事”。梁信军日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描述下海动机。
1992年11月,郭广昌与梁信军等人成立了广信科技咨询公司,为一些公司做市场调查,启动资金3.8万,这就是复星的前身。
他们被称为“三无创业者”:无钱,无经验,也无商科背景。依靠蹬自行车大街小巷寻找客户,太阳神、乐凯胶卷、天使冰王等诸多品牌当时都成为了他们的客户。到1993年6月,广信成立不到10个月,公司已经赚到了第一个100万。
汪群斌说,通过广信赚的钱不算多,但让他们开始了从学生、老师向商业人士的转变。
1993年,广信更名为复星,业务主攻房产销售和生物制药。试水房产销售让复星在当年年底就赚到了第一个1000万。1995年,通过乙肝诊断试剂,郭广昌和他的创业伙伴赚到第一个亿元。
这期间,复星并非始终一帆风顺。1994年前后,保健品行业异军突起,大量保健品发家的富豪似乎一夕之间冒了出来,例如乐百氏的“生命核能”、太阳神、三株口服液、昂立一号……这些品牌激活了中国的快速消费品市场,也诱惑着下海试水的创业者,包括郭广昌和刚刚起步的复星。
“那时候做医药,觉得发展太慢了,就考虑保健品。”汪群斌说。复星推出了一款“高科技”的保健品——咕咚糖,一种不含蔗糖的糖果。最终复星在这里面亏了上百万元后退出,迅速调整方向,坚定发展生物医药。
1998年,复星实业上市,郭广昌认识到资本魔力,此后他寻找各种投资机会,打造出复星发展模式。
复星在保健品的失败中并非一无所获,郭广昌等人意识到,失败缘于对保健品行业的商业模式了解不够透彻,同时缺乏人才储备,执行力不够。而在进入一个行业之前,要经过充分调研,考虑项目底线,进入之后如果“此路不通”就及时退出,这也成为复星日后投资不同行业的准则之一。
此后的复星顺风顺水,以至于被媒体称之为“复星神话”。这一切得益于复星“舞步”对政府节奏的精准合拍。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医药分销体系改革,政府允许民间资本参与药品分销,复星在这一背景下进入医药领域;1998年中国停止福利分房政策后,复星成立了复地集团负责房地产业的开发投资;2002年、2003年复星抓住了大上钢铁的机会;2004年金价极低的时候,复星投资了招金矿业;2007年正是矿价疯涨之际,复星成功收编海南矿业……
复星主要业务板块——医药、房地产、矿业、钢铁、零售——都恰好踩准了最佳时点,在这些行业刚刚向民营资本敞开之际,或者这些行业刚刚从谷底开始上行之际,复星恰到好处地进入,发展,壮大,上市。
复星被认为是借助两个大势进行投资,一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二是大部分行业的增速高于GDP增速。汪群斌一语道破复星多年来投资项目的不败“秘诀”:“第一要看行业,行业本身是否有比较高的成长性,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行业增长率是不是高于GDP。”
1998年,复星实业作为上海第一家民营企业上市,这也是复星系第一家上市企业,募集资金3.5亿元。郭广昌认识到资本“四两拨千斤”的魔力,此后他寻找各种投资机会,通过股权投资参股或控股一家公司,再以此为基础向外扩张,通过推动这些企业早日上市,实现了资产的几何级数增长,这就是复星的发展模式。
用郭广昌的话来说,就是“持续地发现投资机会、持续地优化管理、持续地对接资本市场”。
“复星系”急剧膨胀
资本魔方屡试不爽,去年复星的投资组合里有6家公司实现IPO,共募资96.1亿元,带来22.6亿投资回报。
有人归纳了一套“复星式发展模式”:强势资本、低点介入、整合增效、上市融资、快速扩张。
“复星系”急剧膨胀的财富,大致可以整理出如下一个脉络:在通过咨询、房地产、医药行业分别赚取了第一个100万、1000万和一亿之后,复星完成初始资本的积累。等到复星实业上市,资本又一次实现了飞跃式扩张。达到一定规模后,再通过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发行债务等融资渠道获得更多资金,实现下一轮并购,并购后的公司通过整合提高效益,推动尽快上市,或者配股融资,或者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获得新的资金,再投资新的项目。犹如滚雪球,复星的规模越来越大。
在复星的几大产业领域——医药、矿业、钢铁、零售无不重复了这一轨迹。例如,复星与国药集团合作成立国药控股,进而控股国药股份、一致药业;帮助国药控股2009年香港上市,募集资金87.3亿港元。至今复星国际还有该公司34%左右的股份,目前市值约179亿港元。
2002年,复星首先控股豫园商城,再联合豫园投资招金矿业,招金矿业上市,募资25亿港元,后黄金价格飙升,复星的投资获取丰厚回报。
2003复星并购南钢股份:首先是由复星出现金,南钢集团出资产,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复星控股。然后复星进一步以现金增资,南钢集团则以拥有的上市公司南钢股份的股权增资。经过这样的安排,复星不仅控制了上市公司,还缓解了出资压力。后复星又通过南钢联合唐山建龙间接参股宁波建龙。
2007年复星重组海南矿业,迅速重组增效扭亏为盈,今年6月底,复星亦公告称,正考虑可能将海南矿业分拆,并于上证所独立上市。
这一“复星式”资本魔方屡试不爽,最近的例子是:去年复星的投资组合里有6家公司实现IPO,共募资96.1亿元,为复星带来22.6亿的投资回报。2011年年初至今复星亦有6家企业上市,还有一家公司已通过发改委审批,只待募资。
为确保风险控制,对于任何投资项目,复星集团董事会的决策七人组每人都有否决权。
复星能够走到今天,凭借的不仅仅是资本魔方,更多是实业经营和资本运营两条腿走路。
“我是一个很小心的人。”郭广昌在很多公开场合说。
汪群斌总结复星为什么能在波诡云谲的投资市场胜多败少,用了一句话“考虑底线,控制风险”。
在复星集团董事会,决策七人组中除了四名创业者,还有三位重要人物:秦学棠(负责法务)、丁国其(负责财务)、吴平(负责人力资源)。这些具备专业背景的董事们,能够为复星的项目决策提供专业意见。
为了确保风险控制在最低,董事会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一票否决制。
“我们做项目决策要从四个角度来看:第一、这个项目有没有发展前景,有没有竞争力;第二、财务角度是否比较好,有效益;第三、从法律角度来看,有没有法律和政策风险;第四、从团队角度来看,做这个项目的团队是不是有竞争力。”汪群斌告诉记者,复星董事会的一票否决有双重含义,“上述四个方面有任何一个条件达不到我们不做,董事会内部有任何一个人不同意我们不做。”
有媒体曾如此描述复星投资决策的形成:在项目投资前,他们甚至会为此到证监会、发改委去问一遍,“有这么一个东西,假设要上市,能不能获批,有什么障碍?”
在确定投资之后,复星会对纳入版图的企业进行有效整合,这些企业大部分经营效益都有了可观的改善。
以海南矿业为例,在2004年复星开始与海南省国资委谈判收购海南矿业的收购事宜时,这个有着50多年历史、曾被称为“亚洲第一富
铁矿”的海南矿业一度连续亏损8年,露天开采进入后期,冗员众多,管理滞后。
这个项目复星跟进了三年,在赢得海南矿业后,复星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制重组,压缩成本、采购集权,同时非常注意处理员工安置、地方利益等敏感问题。当年年底海矿实现盈利,此后连续效益良好,至今仍是复星重要的利润增长来源。
“投资快感”之后涉险幸存
2002年、2003年投资过热后,国家收紧宏观调控,德隆系因资金链断裂轰然坍塌,复星也被推上风口浪尖。
2002年、2003年正是固定资产投资热时期,复星也是享受到这种“投资快感”的企业之一。从2001年年底到2003年,复星集团及子公司、关联公司在钢铁、地产、零售、医药、金融等多个产业领域进行了一轮密集性投资。
复星在那三年的投资包括:2001年——收购豫园商城13.3%国有股权(2.34亿元);2002年——投资建龙(3.52亿元)、进一步收购豫园商城6.8%股权(1.19亿元)、投资德邦证券(5.01亿元);2003年——投资宁波建龙钢铁(8.25亿元)、合资成立南钢联(16.5亿元)、投资国药控股(5.03亿元)等。
及至2004年,复星集团属下已经有复星医药、南钢股份、豫园商城,以及在香港上市的复地集团四家上市公司,并间接参股多家公司,一个投资控股集团的格局初具形状。
在那几年里,飞速扩张的民营集团不止复星一家,包括德隆系、科龙系、托普系、斯威特系、鸿仪系、朝华系民企群雄并起,有些比复星声势更旺。但随后却是纷纷崩盘,屹立至今的复星算是硕果仅存。
2004年民企的冬天不是一夕降临的,曾有“中国最大民营企业”之称的德隆系一夜崩盘,也将复星推上了风口浪尖。
因国家忽然收紧宏观调控,德隆系因资金链断裂轰然坍塌,当年出问题的还有农凯系、科龙系等,这些企业均曾在资本市场上纵横一时。同样作为民营资本运作高手的郭广昌也成为众矢之的。复星频频被用来与德隆系作比较。
复星此时做了三件事。“第一、外界怀疑我们的竞争力,我们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来做了一份竞争力报告;第二、外界担心我们资金链和资产状况,我们就请国际会计事务所安永做了一份全面系统的审计;第三、我们把公司情况和利益相关者做了充分的、透明的沟通,和银行、和政府、和社会各界。”汪群斌说。
安永的报告显示,截至日,复星集团总资产达到331.3亿元,负债总额228.17亿元,集团资产负债率为68.88%。复星公开承诺当年将资产负债率降低到60%。
账本的公开有助于外界对复星重拾信心,而稳健的投资风格又一次助其渡过难关:资料显示,整个2004年,复星集团从银行及其他财务机构那里借贷的现金净额仅为8.01亿元,相比2005年、2006年这个数字复苏为37.65亿元和39.21亿元,2004年的借贷净额透露了当年复星处境的艰难。所幸当年复星钢铁、房地产、医药三大主业保持了成长与盈利,盈利额分别达10.71亿、5.15亿和2.19亿元。
复星有惊无险,顺利过关。
及时上市融资还债
2007年7月复星国际香港上市,融资128亿港元,公司融得资金将有40%被拿去还债。
在2004年后的两年里,复星收缩战线,并紧锣密鼓谋求整体上市。
梁信军坦承,2004年宏观调控事件,尤其是德隆事件是直接促使复星日后整体上市的诱因。
2007年7月复星国际香港上市,融资128亿港元,是港交所当年第三大IPO。当天复星国际总市值超过646亿港元,郭广昌持股市值近300亿港元。
复星的整体上市又一次“十分及时”,因为就在2006年,复星出现经营现金流量赤字7.26亿元。复星国际亦表示,融得资金将有40%被拿去还债。
这次IPO,复星出售20%的股本换回宝贵的现金,满足了各业务板块持续发展的资金需求。
复星对自己的定位也悄然转化,最初通过多元化产业投资,复星由“制药大王”到“地产巨擘”再到“钢铁大亨”,成为中国企业多元化投资的代表;但从这一年开始,复星开始向投资集团发展,郭广昌提出了新的业务方向——战略投资与金融服务,更好地与基金、资本结合投资产业。
当年复星集团成立了第一个集团直属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复星创富,开始了股权投资+产业投资的方式。随着私募股权投资越做越大,复星创富、复星创业、复星谱润等团队构成了庞大的私募股权平台,甚至出现了争夺同一个项目的数个投资团队都同属复星系的现象。而郭广昌对“自家人抢生意”一事并不在意,他用“郭氏赛马”理论解决这一问题——好马是靠赛出来的。
2009年,复星又走得更远了些,开始尝试资产管理,当年11月复星旗下的复地景业成功募集了5.5亿房地产投资基金。
另类出海借鸡生蛋
聘请美国前财长斯诺做集团顾问,和凯雷合作成立股权投资基金,入股地中海俱乐部,复星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
最近复星的核心词是“国际化”。
复星的国际化并非赴海外收购某个企业,而是希望借助中国消费市场的崛起,将那些对中国充满兴趣而又不得其门而入的国际企业领进门。这一切是基于复星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判断——中国正在从一个全球制造大国转变为全球消费大国和资本大国。也正因此,“奢侈品、消费品和服务业是我们首先会考虑的海外投资行业,比如首饰、衣服、鞋、包,甚至是食物、食品等,都是很好的方向。”梁信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循着这一思路,复星参股了全球最大的休闲度假企业法国地中海俱乐部(ClubMed),成为其最大的股东之一,并帮助其在中国东北修建了亚布力度假村;今年上半年,复星又购买了著名时尚品牌希腊FolliFollie集团9.5%的股份。
复星还曾计划买入时尚品牌PradaSpA的部分股份,但以失败告终。
不过汪群斌认为,最后没有投资成的项目,并不能算是投资失败,“我们的理念是,一个项目如果没有去投资,你就是及格的。”他说,“因为钱还留在手里,以后有的是机会。”
复星“国际化”的另一个举措是引入国际资本。在这一点上,复兴在美国政商界长袖善舞。去年年初,复星获得了大牌说客博格斯(ThomasHaleBoggsJr.)的支持,在华盛顿组织了一场十余人出席的社交晚宴。晚宴上,梁信军向嘉宾们介绍了复星的投资理念。
《华尔街日报》如此描述这次宴会的成果:出席晚宴的嘉宾包括凯雷的创始人之一——达尼埃罗(DanielD'Aniello)。赴宴前,达尼埃罗对复星几乎一无所知。宴会后不久,凯雷和复星合作设立了1亿美元基金共同投资中国。
几乎就在同时,复星聘请美国前财长斯诺(JohnSnow)为公司顾问和公关代表。斯诺深厚的人脉以及声望,为复星高管与美国诸多重量级商界人物的相会相识牵线搭桥,这其中包括美国国际集团(AIG)的CEO本默切。梁信军在去年与本默切有过一次深谈,“如果没有斯诺的引荐,本默切可能连我们的信都不会收。”梁信军说。
复星与外资最大手笔的合作,当属复星与美国寿险巨头保德信联手设立的6亿美元股权投资基金。2010年1月,双方签约,保德信出资5亿美元成为此合伙制基金的有限合伙人(LP),复星出资1亿美元并担任负责投资决策的普通合伙人(GP)。
过去复星的融资渠道不外乎股权融资、上市、海外融资、短期债转长期债、发行债务等方式,和凯雷、保德信的合作,让复星的资金来源又多了一块——管理第三方资产,“借鸡生蛋”。
目前,复星给自己树立的榜样是伯克希尔·哈撒韦。郭广昌试图复制巴菲特模式,让保险业务为复星带来稳定、长期的资金来源。他已开始对保险公司的收购、参股。
效仿巴菲特进军保险业
复星将与保德信在中国筹备设立一家合资人寿保险公司,万亿金融帝国梦面临诸多挑战。
9月15日,复星集团宣布,将与保德信在中国筹备设立一家合资人寿保险公司,这家公司将成为首家中国民营资本与外资合资的寿险公司。这是继入股永安财险之后,复星集团在保险业又下一城,对郭广昌来说,也是复星实践巴菲特商业模式的重要一步。
“产业+投资+保险”是巴菲特的成功模式。在这一模型里,保险是核心业务,承担着巴菲特投资组合中的造血功能,为投资带去源源不断的低成本现金流,带来更多的企业收购或股票投资,更多的回报再带来更多的保险,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复星推崇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也羡慕着巴菲特稳定、长期的资金来源——保险金,试图复制巴菲特模式。2007年,复星投资了永安保险,这家保险公司曾因严重偿付能力危机,面临被保监会接管,复星介入后,花费数年时间助其扭亏为盈,但其规模和盈利能力目前仍未达到复星的目标。
去年复星又寻求收购美国友邦保险,但因对方要价太高而未能成功。
今年7月复星接手新华人寿0.91%的股权;今年8月,复星与保德信合资筹建的寿险公司获中国保监会批复,有望于明年四季度开业。这显示出这家公司在经历几次碰壁后,在保险领域的发展渐渐提速。
但复星的万亿金融帝国梦面临的挑战还很多,中国保险业的一些问题正在近两年发酵。如诚信缺失,保险业务员误导消费者导致的负面影响难以消除;寿险保费的主要渠道为费用率较高的银保业务等。此前大部分合资寿险公司在中国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2010年25家合资寿险公司仅有7家盈利,亏损公司占比达七成。今年保险业集体入冬,保费收入增速下滑,退保量巨大,保险公司投资收益浮亏惊人。
复星能否在这一市场环境下,获得巴菲特式的成功,仍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1767人参与
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甲18号中鼎大厦A座1层102室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证券报官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