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来教育上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日08:27&&&来源:
【字号 】&&&&&
E-mail推荐: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既与时俱进、鼓舞人心,又立足现实、切实可行,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充分认识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时代背景
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并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经验。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基础上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大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考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认为有必要从新的实际出发,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目标基础上对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朝着党确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从2002年到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多美元增加到5400多美元,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世界第五位跃居第二位,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粮食连续9年增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传统产业不断改造升级,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得到很大完善。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实现重大突破,创新性国家建设成效显著。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人民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显著,农业税全面取消,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3元增加到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476元增加到6977元;城乡就业持续扩大;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建立,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加,消费结构快速升级,衣食住行用条件显著改善,城乡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总的看,这10年,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这10年,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对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各项要求,预计一些目标可以提前或如期实现,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就业更加充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等。
(责任编辑:杨丽娜(实习)、赵晶)
相关专题? ? ?
热点导航[新闻热词][社区互动]
&&&推荐新闻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热帖排行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 ? ? ?|
?基础|||会议|||文献|||事件|||专题|||图集|||视频|||政务公开 ·
· 详细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哪些主要成就?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韶山乡发布时间:日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
&&& 一是实力小康: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不变价)61193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1.4%。实现财政收入5.4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财政人均收入达5656元;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60.6%。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28.7%,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培育城市,高新区列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1.2%。红色旅游加速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和城市扩容提质,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化率达到47.1%。
&&& 二是民生小康:城乡居民收入越来越多。201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4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253元;人均储蓄存款39867元,高于32000元的小康目标。居民住房越来越宽敞。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50.4平方米,高于32平方米的小康目标。交通出行越来越方便。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城乡一体化纯电动公交,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达100%。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在全省实行 12 年免费教育,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成为全省学前教育示范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8.1%,平均受教育年限达9.9年。医疗卫生文化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参合农民乡镇卫生院住院费用起付线外全免,每千人拥有病床数达4.81张。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6.66平方米,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保障水平越来越提高。农村居民安全饮水比率达100%,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城乡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达16.3%,城乡居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五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00%。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达100%,社会养老成为全国示范。
&&& 三是生态小康:积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强招商引资项目评审,坚决不上污染项目。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水平。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突出,所有乡镇都成为国家级生态乡镇,成功创建省两型示范综合片区,成为全省首个绿色GDP评价改革试点市。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单位GDP能耗达到0.505吨标煤/万元,城镇污染处理率达到92.4%,超过小康目标值1.5%,空气质量达标率达98.3%,超过小康目标值3.2%,地表水质达标率100%,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2%,超过小康目标值3.7%,森林资源蓄积量增长率达4.9%,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46.5%、51%,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
&&& 四是和谐小康:平安和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全市将&平安韶山&&法治韶山&作为地方名片精心打造,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切实加强矛盾纠纷化解和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和&基层法治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一直位于全省前列,保持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全省&平安县市区&称号,社会安全指数达95.8%。
上一篇:[ 10-11 ]
下一篇:[ 10-11 ]人人文库美如初恋!
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1课题名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研究课题批准号题级别重点课题课题拨付经费5万元学科分类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史课题鉴定时间2009年2月课题负责人邬志辉东北师范大学主要成员王景英、秦玉友、张培赵、岚周霖、牛利华、安晓敏2第一部分理论探讨与主题词界定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讲,当一个概念进入某一历史时期的话语系统时,其实映照着特定的社会发展进程与思想阶段,词语的增生与转化也是社会价值观的微妙呈现。小康社会的相关思想从古代就开始了,我们当下的社会又站在新的历史高度赋之于新的内涵。作为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小康社会的概念、内涵、指标、特征、发展阶段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途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国人对小康理想的追求可以上溯到古代,历经几千年的演化,小康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作为一种社会思想的小康理论无论从形式和内容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与深化,并逐渐从最初的一种对理想社会的构想变成了我们正在经历着的社会历史现实,已从古人对理想生活的一种渴望发展为现实的国家政策,众多古今的学者及国家领导都对小康的内涵进行了阐释。(一)古代小康社会思想的起源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民劳篇里,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①意思就是只要老百姓努力从事生产劳作,就渴望过上温饱有余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强盛,四方安定。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先秦时代,这当然是一幅理想的社会生活图景。事实上,它也是几千年来老百姓孜孜以求的社会目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各自表达了对小康的理解和阐述,尤以儒家为典型代表。儒家创始人孔子认为小康社会是与大同社会相对应的一种社会状态。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礼运篇记载了孔子与其学生子游的谈话,孔子曰大道大行也,天下为公。选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不出于身,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而孔子理解的小康社会存在于夏、商、周时期,他描写的小康社会的景象是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①程俊英M上海古籍出版社,3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①从上述孔子对小康社会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很多方面与孔子眼中的大同社会存在着不同。概括的说,他认为小康社会是天下为家,是人类社会刚刚迈入私有制时代时一个靠礼、义等国家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来维持秩序的社会。而大同社会是最高理想社会,没有犯罪,没有骚乱,更没有战争,人们过着和平安定的生活。在孔子看来,小康社会是人类在追求最高理想社会过程中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退而求其次的一种现实的追求,是人类社会向大同社会行进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态。儒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孟子也曾提出小康社会的构想。他提出实行井田制,为百姓置恒产,使之安居乐业,还曾经设计了一个小康的标准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所设计的是一个仅涉及到了衣食这样初级目标的温饱型的小康模式,是一种美丽的田园生活图景。东汉末年,何休作春秋公羊解诂,他糅合了礼记关于大同、小康的描绘,并将其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系统性的三世说,由衰乱世至升平世再至太平世,以此来论证不断进化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由乱到治,由低级到高级,由野蛮到文明,由落后到进步。在他这里太平世也就相当于大同社会,升平世则相当于小康社会。宋代的洪迈在夷坚甲志五郎君中提出然久困于穷,冀以小康以后,小康就成为人们摆脱贫困、追求富裕的现实愿望。后来的学者都是从王道仁政方案出发,研究改变现实、实现小康的问题。因此,同朝的朱熹认为,只要有像禹、汤、文、武、成王、周公那样的大贤实行王道仁政,小康之世就可以达到,而且千五百年之间不无小康。在朱熹的眼里,像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开元盛世等繁盛时期都应该算是小康社会。不满于现实的知识分子往往在文学作品中表达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南宋康与之的昨梦录等都以生动的笔调,描写了自然经济条件下怡然自乐、万民怡怡、计口授田,以耕以蚕、信厚和睦的小康图景。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萌芽和封建制度的危机,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启蒙思想家以颂古非今的方式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黄宗羲歌颂古之君授田以养民,提出了均田的设想认为不应实行君主专制,而应公其非是于学校,主张工商皆本以富民。这就使对小康的追求隐约有了一种现代化①戴圣礼运M中州古籍出版社,4的文化意蕴。清代的学者蒲松龄也向往小康,他在聊斋志异中写到妻言,,自君去后次日,即有车徒贲送布帛菽粟堆积满屋。云是丁客所赠。又婢十指,为妾驱使"。杨感不自己。由此小康,不屑旧业矣。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而上下内外求索。洪秀全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描绘了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的人间天堂。很明显的是在追求一种大同化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从孔子到洪秀全都在描述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虽然并没有对小康社会的具体衡量指标、具体概念进行界定,也没有一个详细的时间计划,只是一些描述性的语言来概括想象中的小康社会,而且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的社会理想无不带有空想的成份,是难以实现的,但是都体现了对和平安定、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古代小康社会思想体现了这样一种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特殊的表达方式以人际关系的诚信与和谐,社会道德伦理发展水平作为判断社会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准。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重视经济水平,事实上也只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个人、家庭和社会才能形成对伦理道德的追求。(二)近代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到了近代,儒家要实现小康理想的旗帜,被资产阶级改良派和改革派思想家重新举了起来。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康有为和孙中山。1.康有为的小康思想到了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康有为为推行其维新变法的主张,从人们易于接受的儒家经学中寻找理论根据,重新举起了儒家要实现小康理想的旗帜。康有为结合了春秋公羊解诂的三世说和礼记礼运篇的小康、大同思想,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依次是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和太平世(大同)。他把封建专制统治下的社会叫做据乱世,把君主立宪制度称为升平世即小康社会,而把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称为太平世即大同社会。然而,康有为的小康大同理论和儒家的大同-小康理论是不同的。在儒家的大同小康理论里,社会的发展是一代不如一代,是从最理想的大同降到小康,再降到礼崩乐坏的封建据乱世。而康有为的小康-大同理论则认为社会发展的前景是日益美好的,小康大同是在未来,人类社会一定会沿着从据乱世经升平世再进化到太平世的过程依次向前发展,最终一定会进入大同社会。人类大同虽然现在不可言,但绝不是永无实现可能的纯粹的空想,今民主之法,大同之道,乃公理之至义,亦将来必行者也。夫论转石流5川之势,则千数百年后,必至太平大同之世,群龙无首之时,公产平均之日。①关于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体现在其大同书中。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周游世界,历时十几载,几易其稿,于1902年写成了大同书。在大同书中,康有为所描述的大同社会实际已经是一个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具有空想性质的社会主义社会。在康有为的理论里,据乱世是指两千年以来的封建专制制度,大同或太平世又是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他所说的小康或升平世就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了。故而他所谓的小康其实就是当时在西方已经成为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这样,康有为就把历史上儒家的社会倒退的大同小康论转化成值得期待的人类社会进步前景的小康大同论了,而他所要在中国建设的小康社会,实际上是一个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并兼有资本主义特点的社会。对此,康有为提出许多使中国摆脱贫穷状况的具有资本主义特色的主张。比如,他认为应发展实业,国家应鼓励百姓以宅与地,抵押借款,以起资本②另外康有为还主张发展股份公司,设立股票交易所,鼓励人们从事股票投资和投机来增值财富。他认为诸董事者,既获一年中商业真实之溢利,又获无量数股票涨落之溢利,虚实并进,化一为二,为无数,故其致富易也。③虽然由于当时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康有为的主张并未按照他的理想付诸实施。但他这些带有资本主义进步思想色彩的主张,是符合中国当时的历史发展要求的。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康有为当时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张是积极的、进步的。但从否定革命的立场出发,康有为的小康思想表现出了对封建社会的严重妥协。康有为认为西方的富强,中国的贫弱和社会政治制度并无关系。中国的封建制度是立国之本,可以通过改良的途径完善,而不可废除。西方的制度虽有可取之处,但未必适合于中国盖欧、美之为美,在其物质之精奇,而非其政俗之尽良善也,吾政俗亦有善者过于欧、美,但物质不兴,故贫弱日甚耳。夫中国数千年之经义、典章、法度,乃积中国数千年无量数之圣哲为之,皆行之久远,宜民宜人者也,国之所以立者在此也。即有一二与时势未协,宜变通者,但当去太去甚,补其未备,而万无尽弃之理。④因此,康有为这时所言的小康社会,在社会政治生活上,要求保留中国二千年的封建典章、制度。在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封建传统文化思想也要占据统治地位。主张定孔教为国教,认为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弘扬孔子思想,他说孔教是中国的国魂,孔教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的教化、纪纲、道揆、法守、礼俗、人心,⑤必须维护而不可革除。所以,康有为这①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上册M中华书局,②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下册M中华书局,③同上.④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下册M中华书局,⑤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下册M中华书局,6时的小康社会,是要求基本保持中国二千年来的封建政治制度的社会。然而,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和封建的上层建筑是根本对立的,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是中国物质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试图通过改良封建制度来实现中国的小康的设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康有为后来忏悔追思戊戌时,鄙人创议立宪,实鄙人不察国情之巨谬也。①总之,20世纪初康有为的小康思想虽然反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但他对小康、大同社会必将会到来的肯定,以及为此提出的改革主张仍然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这些思想对启发中国人民的觉悟、促进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曾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孙中山的小康思想作为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理想中的小康之家是贫富差距小,老百姓普遍安居乐业的一种生活状况。另外实现民主也是孙中山小康思想追求的目标。在同盟会宣言中,孙中山把建立民国作为四大纲领之一,力图通过实现民主共和国,使人民享受民主的权利。孙中山对于实现小康社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在1924年时说我国革命之后,要实行民生主义,就是用国家的大力量,买很多的机器,去开采各种重要矿产。像煤矿铁矿,中国到处皆有我们也用机器去制造货物。工业繁盛,把国家变得富庶,比较英国,美国,日本,还要驾乎他们之上。到了那个地步,中国成什么景象呢我们预先看不到,可以看英国、美国现在是一个什么景象。我们革命成功后,民国统一之后,要建设成一个新国家,一定是要开矿,设工厂,谋国家富足。②可见,孙中山认为实现小康社会的根本选择是兴办实业,走现代化工业之路。他指出我中国地大物博,无所不具,倘能推广机器之用,则开矿治河,易收成效,纺纱织布,有此裕民。谋富国者,可不讲求机器之用欤。③孙中山还主张把实现工业化和实行民生主义相结合,实际上是把强国和富民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工业化上升到了从根本上解决吃饭、穿衣,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的高度。在1918年发表的建国方略中,孙中山先生指出建设者首要在民生,故对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要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设大计划之各式房屋,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④孙中山所提出的走工业化的小康社会之路无疑是当代中国小康社会思想的雏形,然而,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诸多自身弱点,孙中山小康社会理想并没有真正付诸实践。但是他的理论为后人探索富国之路指明了道路,对以后我国进行①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下册M中华书局,②孟庆鹏编M团结出版社,③广宇主编下卷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④孙中山第1卷M中华书局,7小康社会建设也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三)现代小康社会的新构想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和江泽民两代领导人都对小康社会的内涵进行了构想。邓小平将小康理解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江泽民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国内众多学者则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学科视角解读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1.邓小平的小康思想现代小康社会概念最早见之日邓小平和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谈话。当时中国提出的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引起了世人瞩目,当大平正芳问及中国现代化的具体构想时,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①这里,邓小平用小康来概括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目标,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日,邓小平在同日本首相中曾根的谈话中进而明确提出小康社会,并称它为新概念。邓小平解释小康同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与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构想时预言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②随后,小康一词开始在社会上流传,并为人们耳熟能详。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对小康的思考不断深化,大大丰富了其内涵。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小康列为三步走的第二步目标。党的十三大和十四大都充分肯定了邓小平的构想,并在党的文件中正式表达出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完成中国社会由贫穷到温饱的转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完成中国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第三步是到21世纪50年代基本完成现代化,力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新概念引发出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1987年,我国提前3年实现了第一步目标1995年提前5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随后在1997年又提前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到2000年,我们顺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至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发展任务和目标,则表明我们对小康社会的理解已达到了新的境界。2.小康社会思想的新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8到2000年,我们顺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同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了一个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即我们从上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将分、2050三个阶段,逐步达到现代化的目标。新三步走是对原有的三步走战略的进一步展开。2000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规划十五计划时又明确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更加精辟地全面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体系和精华,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加快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十六大以后,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对各地贯彻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有许多报道各种学术报刊上发表的有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讲话和文章也不少,大家对全面小康社会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袁振国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均0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这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总揽全局,把握21世纪初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六个更加),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发展。全面小康的全面性表现为一是它的全局性,即小康目标是全社会、全民族的综合发展目标,是长远战略目标二是它的全体性,即小康不是部分地区而是全部地区的小康,不是部分人而是全部人的小康三是它的全面性,即不仅是经济上的小康,而且是政治民主、科教发展、文化繁荣、生活质量全面提高、人的全面发展的小康。乌东峰认为小康社会是社会结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不断地进行自我改革和自我完善的社会模式。从发展目标来看,党的十六大报告确定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从发展战略来看,把中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概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特色。①他在参考我国国情和国际上通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后,将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一是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准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2020年达到18000元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四①乌东峰小康之发轫N20039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六是城镇化率达50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八是大学入学率20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为95以上。①贺铿从范围和标准两方面对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进行了比较。从范围看,总体小康水平侧重点在解决温饱,提高物质文明的水平,全面小康社会除了物质文明建设,还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相对于基本小康,全面小康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从标准看,全面小康有新的标准,比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要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000美元,符合世界银行2000年关于世界各国收入水平四类划分标准的中上收入国家的水平。②赵曜将之归纳为三方面一是总体小康是低标准低水平的小康,人均800~1000美元,属于世界中下等国家收入水平,而全面小康是较高标准较高水平的小康,人均3000美元,属于世界中等国家收入的水平。二是总体小康是偏重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比较全面发展的小康。三是总体小康是不均衡的小康,在城乡、地区和各阶层之间很不均衡,而全面小康是比较均衡的小康,体现了邓小平的共同富裕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另外,他还从消费学的消费类型上对二者加以区别,他指出,总体小康是生存型消费,主要是生活消费,而全面小康是发展型消费,包括教育消费、文化消费、医疗保健消费、旅游休闲消费、各种社会保险消费等。其中教育、文化是智力发展旅游休闲、医疗保健、各种保险主要是体力发展而安居、汽车、生态环境等消费则属于享受型消费,是为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也可称为可持续发展消费。③赵长茂、曹立从时间、空间和质量三个方面对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内涵加以理解。从时间上看,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从起点开始不断向终点趋近的过程。全面小康社会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起点,终点是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基本现实现代化。从空间上看,全面小康社会可以分作空间结构和空间布局两个层次在空间结构上,它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环境等全面发展的目标在空间布局上,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发展比较均衡、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渐缩小,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水平的过程。从质量上看,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由低水平向更高水平趋近的过程。④二、全面建设小康背景下的教育变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就是一个整体地全面地推进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包①乌东峰J20033.②朱剑红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贺铿N2002③赵曜J20031.④赵长茂,曹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N200210括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其中,关键和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与人的文明。其他现代化都通过人的现代化来实现。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力量,又是小康社会的受益者,因此,人既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又是客体。教育问题实际上就变成了人民群众的自身建设问题,而这个问题直接关乎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与成败。于是,整个社会对教育倍加关注。(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企盼教育的加盟小康最先是作为一个经济概念存在的,是指从温饱达到富裕的中间阶段。此时的小康只与经济相联系,其内涵和目标都极其有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社会发展观的更新,小康的内涵经历了一个充实与完善的过程。从世界范围来看,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以一份轰动世界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直接向经济无限制增长的旧有观念提出了挑战,揭示了它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缺乏、人口膨胀、社会邪恶上升和核威胁等给人类造成的困境。法国经济学家索瓦佩鲁(其代表作新发展观中对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实行的赶超发展战略提出了批评,并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新发展观,力图以此来避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人为代价。各国以此为戒,在反思以往的发展举措,并对实践进行纠偏的同时,也逐渐树立了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社会各领域全面发展的观念。人们逐渐认识到,国家的真正财富是高素质公民的产生,教育则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手段。发展的目的是创造环境,以使公民长寿、健康和创造性的生活成为可能。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第一次把人作为重要的发展途径,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教育和人之发展的价值。受国际发展理念的影响,我国结合具体实际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主张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指明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道路,明确了中国社会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两大问题,它的提出为人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重要机遇。我国社会发展观的转变使人们将社会发展的焦点从经济转到人本身,使小康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和人联系起来,并且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作用与价值。在集中精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平崛起的漫长道路上,虽然经济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教育和人文环境等软资源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崛起应是全方位的,应该有丰富的文化维度和内涵①。和平崛起意味着中国不仅要成为21世纪的经济强国、政治强国,而且也要成为精神文化的强国,实现道德和文化的复兴。而我国要实现和平崛起,首先要解决自身内部的问题,完成人力资源的储备,打破对西方文化的精神依赖,建构强有力的文化认同。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培育的主要手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条件下,必然成为和平崛起战略的①陈志瑞J20044.11主要依傍。(二)目前的教育发展现状成绩与不足建国后,我国教育历经多次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发展中的问题仍然存在,如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备,教师队伍的水平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十六大报告指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已成为本世纪前20年我国教育要实现新发展目标。1.基本小康的教育成就(1)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绩是举世瞩目的。近十多年教育的发展是空前的,是我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义务教育获得了跨越发展,2000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到2002年底,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我们仅仅用15年的时间就基本上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完成了世界各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建国初期,我国文盲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小学入学率仅有20左右,初中入学率仅有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不足3。农村人几乎都不识字,简单的读写都要求人帮忙。而到2007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了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66,基础教育在校生从不足3000人,人们的受教育机会大幅度增加,对接受教育的要求也由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化。(2)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基本实现大众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基地和知识生产、创新、传播、整合与转化的基地,其作用更加彰显,已由社会的边缘步入社会发展的中心。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数量上看,1949年,全国只有普通高等学校205所,在校生共人2002年,我国高等院校本专科在校生数达到1460万人,是1949年的125倍,是1978年的17倍,毛入学率达到15,步入大众化阶段在学研究生人,招生1949年我国在学研究生规模仅有629人,1978年在学研究生规模是。再到2007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发展到1908所,在校生达到了25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3②。从高校发展水平来看,国家通过211工程和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5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成就L.,2005②袁振国公平的基础N工程建设了一批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高校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累计数均占50以上。2006年全国高校专利拥有量项,国家大学科技园62个。高校还汇聚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90以上研究人员和80以上研究成果,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理论创新、国家和区域战略决策咨询、文化建设上做出了突出贡献。①(3)职业教育获得历史性的突破职业教育承载着满足社会需求的重任,是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价值的高素质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教育。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使职业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从1989年到2001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了4500多万毕业生。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已达到711所,高等职业教育构架已经初步建立。2007年全国初中毕业生中,有810万人升入中职学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有人升入高等职业学校。中央财政在上世纪90年代前,由于财政收入占例小,职业教育主要靠地方、行业投入,中央只有每年5000万元的补助,但进入21世纪后,中央财政投入大幅度增加,从2003年以来中央财政仅支持职教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就投入53亿元。2006年建立了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中央财政直接安排8亿元资助80万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07年秋季,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中职助学金的经费达90多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50亿元,约1200万中职学校的一、二年级学生获得资助。中职学生受资助面达90%以上,高职学生20%以上。2008年,中央和地方用于中职学生助学金数达180亿元。②2.教育存在的不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改造现阶段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状况,对于教育而言,就是要改革比较落后的教育现状,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我国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问题不少,困难很多,要达到十七大提出的目标,需要付出全方位的努力。(1)教育整体发展失衡教育发展失衡是当前制约我国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瓶颈。教育发展失衡既表现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阶层之间的差距,又表现为不同教育类别之间的差距。教育的城乡差距是教育差距的核心,缩小教育差距的关键在于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教育的城乡差距集中表现在教育经费、教师水平、教育质量等几个方面。以义务教育投入为例,2006年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城市比农村平均高350元,城市是农村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城市比农村平均高44元①张力0年我国教育成就和未来展望J200810.②纪娟丽0年职教发展成就辉煌任重道远N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城市比农村平均高399元,城市是农村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城市比农村平均高64元,城市是农村的。再从区域来看,东西矛盾依然存在,中部凹陷问题突出。2006年东部小学生均公用经费,中部仅有,两者相差,西部比中部多东部初中生均公用经费,中部仅有,两者相差,西部比中部多。前五个最高省区和后五个最低省区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小学平均相差,初中平均相差,上海小学是河南的,上海初中是河南的。教育投入的差距造成了我国城乡、区域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条件差距巨大。从生均仪器设备值看,2007年城市小学是农村的,城市初中是农村的。从建网学校看,农村小学比城市小学少百分点,百分点。许多农村学校实验仪器和图书严重匮乏,国家规定课程无法开齐,难以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由于农村大部分校舍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群众集资所建,多数无建筑标准。尽管近年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危房改造和建设,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危房。由于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制约,我国区域之间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条件差距依然明显。从生均设备仪器值看,2007年东部小学是中部的,是西部的东部初中是中部的,是西部的。从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看,2007年东部小学是西部的,东部是西部的东部初中是中部的,东部是西部的。从建网学校比例看,2007年小学西部比中部少百分点,西部比东部低百分点西部初中比中部少百分点,西部初中比东部少百分点。强势群体占有优质教育资源是世界普遍现象,这一现象在中国有加剧的趋势。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公布过这样一组数据扩招前的1998年,农村青年入大学人数为40万人,占当年招生总数的37%而扩招后的2004年,农村青年入大学人数为230万人,占当年招生总数的51%。农村学生上大学的机会多起来,这个趋势肯定在持续,但农村学生主要分布在层次较低的地方性高校和专科院校,这说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正在从外在的、总量的、宏观的不均衡,转移为隐性的、更深的层面。①也说明我国教育的阶层差距并没有随着教育发展规模的扩张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增多而得到根本改变。教育的城乡、地区、阶层差距容易被人们注意,教育的类别差距却容易被人们忽视。如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差距、研究型高校与非研究型高校的差距、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差距。而形成教育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既表现为资源总量的短缺,又表现为优质资源的不足。在资源不足的同时,我国教育发展还面临着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困境,从而造成了教育的激烈竞争。①杨东平J(2)素质教育未能完全落实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已提出了十多年,并已写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但是当前的教育现状仍令人担忧,推行素质教育的轰轰烈烈仍难抵实施应试教育的扎扎实实。由于优质高等教育的总量不足,在基础教育阶段,地方政府、学校、家长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任何一方都很难放弃对应试教育的执著。地方政府不仅肩负着贯彻国家政策,发展地方经济的职责,而且还担负着维护地方居民利益,提供地方公共产品的责任。尤其是在分权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争夺和维护地方利益的行动取向更为明显。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下,如果地方政府认真地推进素质教育往往又会面临素质教育提升,学习成绩下降的两难困境,将意味着把有限的教育资源拱手转让,既会引起地方居民的强烈不满,甚至会影响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正因如此,地方政府也只能选择对素质教育象征性执行的策略。湖北某县教育行政部门曾于2000年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改革,并为此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政策,内容包括严格限制学生的在校时间,周末和假期不得补课,按国家规定开足音乐、美术、体育课程等,三年之后,伴随着该县高考成绩整体急剧下滑,在县政府及当地民众的强大压力下,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不结束了为期三年的教育实验。①不少地方官员,甚至媒体舆论便继续按升学率论英雄,相当一部分市、县的党政领导仍然在依据升学率来决定校长的去留。这使得学校教育中重学习、轻生活,重智育、轻其他,重动脑、轻动手,重记忆、轻思维,重守成、轻创新的内在教育失衡问题严重,加班加点补课屡禁不止,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依然如故。按分数论英雄打击了一大批中小学生和教师的自信、打击了教师自主教学的积极性。结果是教师纷纷加班加点补课,把晋级评优的希望寄托在学生的分数上,反过来又使得相当一批学生因此而厌学,对教师和学校缺少认同,影响他们进入社会后的可持续发展。从义务教育的整体质量上看,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2007年对浙江、湖北、陕西三省监测统计数据分析,被测小学生和初中生数学学习成绩在数学课程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维度上的合格率均达95以上,但在综合运用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上却表现很差,小学生综合运用合格率只有15,初中生也仅有56。而在高等教育阶段,因为高校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张和教学改革的滞后,大学生的学习内容脱离实际,一本书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培养质量的下降,毕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不强,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再加上高校评价制度对科研水平的过度关注,导致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动力不足,很多改革措施也只能停留在形式上,而忽视内容上的深入及其真实效果。清①吴志宏J20062.15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伤熊事件,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的杀人事件,河北大学学生的炸猫事件等等,虽然我们不能将所有的过错都归咎于学校,但是这些事件的不断发生令人不得不对高等教育产生一次又一次的质疑,我们的高等教育究竟怎么了究竟在培养着什么样的人才无论如何,大学教学改革的迟迟推进,素质教育的折扣实行,难逃罪责。(3)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总数接近中小学为592万人,初中为人。东部小学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全国总数的东部以外省迁入为主,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省内其他县迁入为主。2007年,东部地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中有外省迁入,北京、天津、上海3个大城市高达95以上东部初中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中55从外省迁入,北京、天津、上海3个大城市高中达90以上。由于流动尚无一定规律,造成统计困难,给义务教育管理带来一定困难。加上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进程加快、转学、毕业及高中升学的各项制度也将随着调整,而规范的中小学生管理机制尚未建立。西方官僚经济学理论认为,官僚是自我效用最大化者。对于任何一位官僚来说,由于信息的有限性以及与他人的利益冲突,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按照公共利益来行动。官僚就像经济市场中的消费者和厂商一样,是理性自利的,追求预期收益的最大化。官僚机构以是否能够并且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利益来作为提供公共产品的依据,其出发点既不是公共利益也不是政治家所倡导的国家利益,而是自我利益的最大化。①因此,正如上文所述,伴随分权改革的深入,地方与中央出现了利益的分歧。另外,在相对水平的政绩考核体系下,这种地方利益的存在,必然会导致地区竞争的形成。因为相对水平的政绩考核体系是根据地方政府的政绩排序来度量其产出的大小,地方政府官员只有使自己的各项政绩指标都高于其他地区才能得到政治上的升迁,由此,地区之间的矛盾不断深化,甚至每个地区都会阻止本地区对其他地区发展的正溢出效益。②此种情况下,在处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时,流入地政府就不禁会发出如下自问,这到底是谁的责任是否仅仅为流入地政府的责任流出地政府究竟应如何履行其应有的责任如果由流入地政府承担责任,那么,流入地又会获得什么利益尽管中央出台的两为主政策强化了流入地政府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可是却并未针对流入地政府的利益追求而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因此,自1998年中央政府出台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至2008年城市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实施,虽然其间中央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但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始终不能得到有效解①美威廉姆A尼斯坎南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②夏永祥,王常雄J2006216决。首先,即使流入地政府的主要责任不容忽视,但流出地政府的责任也不能逃避责任。可是,两为主政策却并没有对流出地政府的责任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另外,分税制改革后,省级以下政府的财力受到极大削弱,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教育事权与财权上的不对称越来越突出。虽然中央政府的财力得到大大增强,但是在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问题上却大多只替地方政府许诺而不承担任何责任。在这种情况下,由流入地政府承担发展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很可能会有损流入地政府的利益。因此,流入地政府便会形成对两为主政策的抵触,从而导致各种失责现象的出现。其次,如果按照城市义务教育的标准,由流入地政府向农民工随迁子女提供义务教育,将花费当地政府一笔很大的资金。而农民工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虽然投入由流入地政府负担,但是农民工及其子女未来的服务对象却不一定是流入地,这就造成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受益地区的不确定性。在预期收益不确定的情况下,很多流入地政府在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实施义务教育时较为被动。再者,出于地区之间竞争的考虑,流入地政府还会形成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产生排外性。虽然原有的户籍制度有所松动,但是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仍然是外部人,而且农民工就业地点是不固定的,流入地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很难将其当作自己人来对待。所以,流入地政府便会对农民工及其子女产生了排外性。例如东莞市市长刘志庚就曾提出了实施教育券,由流出地政府为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埋单的看法。即使流入地政府迫于上级政府的压力会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采取一定的措施,也往往会采取差别对待的政策,不仅设置了入学限制标准,而且也很难将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民工随迁子女开放。最后,管理的复杂性,也降低了流入地政府的积极性。虽然,自我效用最大化是政府的追求,但是它们追求的并不仅仅是经济利益,便利同样是其效用函数中的重要变量。所谓便利就是在保障既得利益的情况下,官僚机构会尽量减少所付出的努力。因为农民工的流动非常频繁,所以,很难准确地预测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数量,每年究竟有多少农民工随迁子女流入,又有多少流出,都很难掌握,经费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存在较大难度。而且很多农民工子女学校都没有自己的校舍,教学场所并不固定,导致学生就学地域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很多城市至今也没有形成一种能够适合于农民工随迁子女不断流进、流出的学籍管理制度。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教师及管理者水平相对较低,教学设备简陋,教学场地缺乏,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家庭学习环境较差,如何提高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实现与公立学校的均衡发展,同样是个棘手的问题。而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管理的复杂性与政府机构对管理便利的追求又是背离的,因此,一些流入地政府的积极性不高。总而言之,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和户籍制度改革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17子女教育问题将愈发凸显。然而,中央政府的两为主政策却不能触及问题的实质,还只停留于浅层次上的应对,缺少对根本问题的关注。要使问题得到彻底,就应进行基于利益考虑的制度建构,应合理而明确地划分流入地、流出地及中央政府的责任,以相关利益主体的介入来强化对流入地政府的监督。(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要求十六大提出的教育目标充分体现了新的历史时期以教育发展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定信念,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担负着极其庄严而又神圣的使命。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标志,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必然要求。为了充分发挥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这种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必须努力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1.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下的教育发展理念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在某种程度上,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发展状态。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我们应以什么样的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促进发展教育呢民主化、多元化、和谐、创新是最为基本的理念。(1)民主化理念自由是造就良好的个体的核心条件,因为只有在自由中,个体的精神才能获得自主发展,才能获得实现优秀和卓越的机会,缺少自由,人们就无法去寻找正确的生活目的,人们的心灵就永不会被激活起来,个人精神的活跃水平就会被严重抑制,缺乏教育自由将给个人的健全发展带来毁灭性的后果①。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自由,而要保障受教育者的自由,就必须保障教育的民主性。只有保障教育的民主性,实现教育自由,才能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的自由发展。只有保障教育的民主性,教育者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地开展教学活动,才能使教育教学更加符合受教育者发展的需要。如果教育要继续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能够运用智慧和精力去满足个人的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它就必须克服自满和墨守陈规的缺点②,这也要求保障教育的民主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教育发展同样应坚持民主化的理念。从宏观层面上,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应实行民主化,尊重群众的意见从学校外部管理层面上,应实行参与式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社区、家长的作用从学校内部管理层面上,应保障教师和学生的权利,建立学校发展的共同体。(2)多元化理念教育的多元化理念,其理论预设是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其核心理念是推行人①金生鈜J社会科学版,20046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
编号:02308 && 大小:2.94MB && 格式:DOC && 上传时间:
关&键&词: 课题 研究 报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育 发展 目标 指标体系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资源信息
官方联系方式
客服手机:&&& 1:&&&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 && && && && && && &&
copyright@
人人文库网网站版权所有 苏ICP备号-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