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哪些方式可以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王安庞代表: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王安庞表示,朔州紧扣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质量提升“两大任务”工作主题,突出“五大重点”,打造“五个基地”不断开创了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新华网太原1月31日电 “报告对‘十三五’时期和今年的工作作了安排部署,特别是在今年严峻复杂的形势面前,进一步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主要任务。”山西省人大代表、朔州市委书记王安庞在日前举行的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朔州代表团全团会议上表示。王安庞表示,朔州紧扣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质量提升“两大任务”工作主题,突出“五大重点”,打造“五个基地”不断开创了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项事业的新局面。朔州市被确定为工信部“绿色转型试点市”、国家发改委“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农业部“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市”和“晋北煤化工基地骨干市”。“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按照全省‘两会’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省委‘五句话’总要求和‘六大发展’总方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确保‘十三五’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王安庞说。(完)
扫描二维码查看手机版新闻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把网页分享到朋友圈。&当前位置: & 生态文明 > 内容
中共重庆市委
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发布人:管理科1 发布日期: 阅读次数:次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重庆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全国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当前正处于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节点,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重庆生态文明水平,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现就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牢牢把握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能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换取所谓的金山银山,决不能以影响未来发展为代价谋取当期增长和眼前利益,决不能以破坏人与自然关系为代价获得表面繁荣,决不能对环保突出问题束手无策、无所作为,对苗头性问题疏忽大意、无动于衷的底线,按照五大功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市一体化、区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的要求,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优化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坚持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中突出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问题导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和服务,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优良的生存发展环境。
坚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好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导、组织、协调和推动作用,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生态资源、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规范和引导全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行为,激发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全民共建生态文明的基本格局。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文化引领,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持久动力。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科技创新,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技术成果,依靠科技进步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培育重庆特色的生态文化,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坚持依法保护、依法治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更加注重法治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增强全体人民特别是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加强生态文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工作,依法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依法打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格局更加优化。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产业发展格局、生态空间格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进一步强化;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
——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和布局持续优化,各类资源要素科学配置。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稳步提高。完成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节能降耗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任务。升。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污染防治水平不断提升,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环境安全得到保障。构建长江、嘉陵江、乌江生态屏障,干流水质不低于上游地区来水水质,重要支流和城市水体水质好转,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安全。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制乡镇(含撤并乡镇)以上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石漠化得到有效治理。
——生态文明法治水平进一步提高。地方法规体系更加健全,执法监管能力明显提升,环境司法保护取得新进展,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众合法环境权益得到依法维护,形成更加良好的生态文明法治环境。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系统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红线、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和损害赔偿等制度不断健全。完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优化行政监督管理方式和手段,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和更多运用市场机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生态文化日益深厚。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文化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全社会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不断增强,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依据五大功能区域功能定位,发挥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作用,科学定位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空间格局保障。
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注重各规划功能的衔接,保持规划的连续性和约束性。都市功能核心区注重完善城市功能,适度扩大服务业、交通和公共设施空间,适当疏解人口,优化产业结构,精细化城市管理,提升现代都市形象。都市功能拓展区有序拓展城市空间,“组团式”规划布局,产城融合发展,扩大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交通、城市居住等建设空间,建成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新区坚持“四化”同步发展,城乡统筹先行,扩大先进制造业、城市居住等空间,充分利用山脉、河流、农田形成的自然分割和生态屏障条件,建设“组团式”、网络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业集聚区和现代山水田园城市。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按照“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布局,科学引导人口相对聚集和梯度转移,注重涵养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和养老等服务业,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
优化资源配置,突出特色发展,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城镇,形成符合五大功能区域功能定位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推动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建成“组团式”城市群,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科学把控开发强度,推进城市与乡村、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处。推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城镇群特色发展,加快生态搬迁,减少人口荷载和对自然环境的人为侵害。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严格的分级分类管控,形成复合型、立体化、网络式的空间格局。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好水面、湿地、林地、草坡等绿色空间。保护好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和大巴山、华蓥山、武陵山、大娄山等自然山体生态屏障圈,建设长江、嘉陵江、乌江三大水系生态涵养带和以高速公路、国省道为主体的绿廊系统,形成市域生态空间格局整体架构。保护好城镇周边山水林田园等多元自然开敞空间,有效分隔城镇,严控城市无序扩张,严禁违法占地和违规建设,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保护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留永久生态空间。
根据五大功能区域资源禀赋、发展定位和比较优势,以产业调整为抓手,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构建技术资本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从根本上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实施五大功能区域产业投资禁投清单政策,强化投资政策分类指引、土地资源分类配置、资源分类保障和资源环境分类约束,促进产业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和集群发展。采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逐步化解过剩产能,鼓励优势企业开展兼并重组。推进大渡口区等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和万盛经开区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江津、潼南、荣昌、忠县等一批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区(园区)和综合示范工程。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建设森林旅游、苗木花卉等林业产业基地。发展生态旅游业,推进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长江三峡和渝东南武陵山著名生态旅游品牌。
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降低土地、能源、水消耗强度。严格土地管理,加强土地集约利用,严格推行开发强度核准,合理开发地下空间,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清理闲置土地,开展国土整治。强化工业节能,推进高耗能行业企业节能改造和能量系统优化,开展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推广绿色照明。加强建筑材料消耗管理,实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加快绿色建材等推广应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进以轨道交通为主的节能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促进节能运输装备广泛利用。抓好公共机构节能,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行动。发展节水农业,实施企业节水改造,强化城市节水,推广节水技术和高效节水产品,推进中水回用,推动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推进矿产资源规模化、规范化开采,加强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
推进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加快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循环型农业,实施示范工程,培行“以旧换再”。开展循环经济试
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水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争取国家布局新能源项目,推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扩大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强页岩气开采中的环境保护。探索建立监测和管控机制,控制工业生产过程等领域温室, 气体排放。强化森林经营,增加森林蓄积量和碳汇量。完善低碳发展支撑体系建设,开展低碳城市、绿色低碳小城镇、低碳社区、低碳产业园区等试点示范工作。
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五大行动,加强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修复,着力削减大气、水等污染物排放总量,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燃煤设施达标治理或清洁能源改造,加强火电、钢铁、水泥、砖瓦等重点行业工业废气治理,推动污染企业关闭或环保搬迁。加强城市扬尘、机动车排气、餐饮油烟和挥发性有机废气污染综合整治,强制城市垃圾、渣土密闭运输。实施重点区域黄标车限行,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推动机动车使用清洁能源,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强车用油品质量监管和提等升级发性有机物防治技术研究,开展空气质量预报,推进区域联防联控和预警预控,积极防范空气重污染。
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有效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和重点湖库整治工作,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推进供水工程和饮用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持续改善饮用水源和供水水质。实施重点区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地表水质量。加快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污水收集管网,推进雨污分流。加强工业园区污染集中治理,实现重点工业企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推进工业用水重复利用和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改造。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开展地下水调查评估,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
(十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持续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县域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设施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运行监管长效机制。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等集中安置点同步规划和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科学编制畜牧业发展规划及其污染防治规划,引导畜牧业合理布局、适度规模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生态家园工程,加快农村清洁能源发展,健全完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合理控制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划定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实施主要农产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区管理。
加强城市规划布局、环境准入控制、社会管理、群众参与等措施,强化源头控制,减少新噪声源产生。加强工业噪声污染防治,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噪声排污许可制度,消除城区规模以上工业噪声扰民污染源。完善施工现场噪声管理制度,严格夜间建筑施工审批,严惩夜间施工违法行为。加强交通噪声源头控制,扩大禁鸣区范围,完善禁鸣标志,优化主城区路网,加快低噪声路面改造。加大广场、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和商业活动噪声污染综合整治力度,强化社区复合型噪声污染监管。
加强林地、森林、湿地保护,提升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质量和管护水平。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防治有害生物。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加强封山育林和森林抚育经营,开展林相改造,提升林分质量。开展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加强水土流失预防和综合治理,推进三峡库区消落区和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加强矿山、水能、林业、湿地、旅游等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污染土壤修复。强化农田生态保护,加大退化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养护和恢复三峡水库流域天然渔业资源。
积极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等自然灾害,提高农业、森林、湿地和其他生态系统、水资源、人体健康、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水平。构建气象、地质、水利、地震、林业等防灾减灾与生态环境风险应急处置一体的防控体系,实现对全市生态环境全覆盖防控和监管。加强生态环境矛盾纠纷排查,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强化受地质灾害威胁区综合治理,确保地质安全。实施环境风险防范全过程管理,建立完善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危险化学品、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规范危险废物管理和利用处置。加快资源能源、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核算能力建设,加强信息共享,建设环保物联网。强化污染防治、环境监测、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设环境应急实训基地。
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强化司法、加强普法,将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纳入法治化轨道。
(十八)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规规章“立改废”工作,全面清理现有法规规章中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不一致的内容。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加快制定、修订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绿化、城市园林绿化、资源能源节约、循环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重点领域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完善地方标准,形成较为完备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十九)加大执法力度。推进独立进行资源环境行政执法,完善生态文明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环境保护、能源监察、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基层执法力量,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生态文明行政执法体制。加大对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生态破坏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法排污拒不作为的依法实施按日计罚,对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排放设施、设备依法进行查封、扣押,对未批先建及未经许可排污拒不改正、通过逃避监管方式违法排污等行为,依法实行惩处。
(二十)强化司法保护。健全完善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建立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推进案件专业化审理。成立环境保护犯罪侦查总队,严厉打击生态环境犯罪行为。严肃查办生态环境领域的贪污贿赂犯罪及渎职犯罪。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行政、刑事责任和有关连带责任。依法推进环境公益诉讼,提升生态环境法律援助水平。引导群众通过司法渠道解决环境纠纷,维护公众环境权益。
(二十一)加强普法教育。深入开展生态法治宣传教育,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纳入普法工作重点,营造全民学法守法良好氛围,增强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意识。将生态法治教育纳入各级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强化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环保主体责任意识,提高从业人员诚信守法、依法经营的环保责任观念。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引导法律服务组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落实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确定煤炭、水、土地等消耗上限。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管理,开展河流源头保护制度试点,加强水源地保护。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新增建设用地实行总量控制,落实耕地数量占补平衡和占优补优措施,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依托重点生态工程补充生态用地数量,确保生态用地适度增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采伐管理改革。探索建立国家公园建设体制,开展国家公园建设试点。
节能“三同时”和验收制度
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为公众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保障。推进各级环保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保监管职责的部门依法公开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按照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要求和区县发展定位,实施差异化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和管理监督干部的重要参考,对保护和改善环境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府予以奖励;对未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到位的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建立完善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问责制和终身追究制,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实行终身追究。
拓展生态文明建设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科技创新和环境经济政策调控,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推进政府购买环境服务,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开展企业节能环保自愿协议试点,对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并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效达到更高标准,以及为改善环境加快转产、搬迁、关闭的给予认定、鼓励和支持。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建立废气、污水和垃圾等污染物排放指标的市场化交易机制,现有排污单位逐步实行排污权有偿取得,新建项目排污权和改建、扩建项目新增排污权原则上有偿取得。设立资源与环境交易所,统一开展资源和环境权益交易。培育壮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碳金融。推动节能低碳和环境标识产品认证,推进政府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认证产品。
再生资源“押金—退款”
内对外开放,以技术资金人才引进和支持企业“走出去”为重点,促进生态环保创新资源向重庆集聚。统筹设立生态文明建设科技专项,加强生态文
行“限塑令”,限制过度包装。推
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加大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现代生态理念紧密结合,不断丰富生态文化内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把生态文明建设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位。各级人大、政协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监督。各级政府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报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情况。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监督检查和效能监察。各级党委、政府督查部门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落实情况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加强日常督查和重点督查。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施行。《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决定》(渝委发
(此件发至市地师级)
{nextpage}
【】【】【】【】
友情链接 全国环保类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重庆市政府网站南岸区人民政府
重庆市政府网
区县环保类网站重庆市巴南区环境保护局
重庆市渝北区环境保护局
重庆市渝中区环境保护局
重庆市江北区环境保护局
重庆市九龙坡区环境保护局
重庆市北碚区环境保护局
新闻媒体类网站南岸报
中国环境网
设为首页 | |
Copyright(c)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重庆市南岸区环境保护局(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技术支持:查看: 1355|回复: 0
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三级箭楼, 积分 125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22 积分
长城币5045
在线时间90 小时
全会提出,“十三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坚持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协同发展、转型升级、又好又快的工作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河北篇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Powered by往期回顾 &
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丰富了和谐发展理念的内容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通过对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性等方面的论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关键词】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和谐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文明成果的总和,充分体现了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包括较强的生态意识、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完善的生态制度”①。“生态文明的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实现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GDP至上”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了生态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一方治理多方破坏,治理的速度远不及破坏的速度,从总体上看破环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还在加深。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水系污染、江河断流、森林草场锐减等资源的减少和环境的不断恶化。时空性的能源资源短缺和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危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最为重要。这就要求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要改变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暂时的繁荣,转向尊重和关心自然的新文明,逐步实现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进,使人们在良好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我国而言,应当大力推动我国步入“人—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现代文明之路,进而建设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我国目前经济增长诸多问题的需求。一是资源短缺和浪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急于抓经济建设,用高投入、低产出、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去搞物质文明建设,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加剧了我国资源供需矛盾。例如:建国50多年来,我国GDP增长10多倍,但矿产资源消耗却同步增长了40多倍。③二是生态环境恶化。我们经常能听到诸如“走在大街上都不敢深呼吸”、“中国近海生态接近崩溃”、“水污染严重,3亿多人饮水不合卫生标准”等,针对我国生态环境的评价,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因此,要实现温家宝总理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让我们的祖国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的目标,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应当根据长远利益来调整现实利益,不仅对现在的“GDP”负责,还要对将来的“GDP”负责,不仅对现在的百姓负责,更要对后代子孙负责。我们只有做到科学发展,才能够破解发展中的各种难题,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体系的需要。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伴随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也会越来越牢固。长期以来,由生态问题所衍生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生态文明建设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生态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追求将经济、社会、生态的共同发展融为一体的目标,实现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只有推动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进步,才能支撑起我国的文明建设体系。&&&&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对策。&&&&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提高人们的生态文化素养,从而促成公众由被动转化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问题。&&&&一是高度重视公民生态文化心理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各种宣传活动来传播绿色理念,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唤起人们关爱生命的道德良知,培养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二是通过法律法规明确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强化人们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对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加以规约。&&&&三是倡导可持续性的生产方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一方面要根据长远发展目标提倡文明生育,优化人口结构,以适应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要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弘扬生态文明,把保护生态环境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党和政府的生态执政建设。一是党和政府的制度保障。中国在生态建设方面承担着重大的国际责任。“十一五”强调增长质量而非仅看增长速度。“十二五”不提GDP指标,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富程度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尺。全会的决策如果能固化成制度或法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有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二是提高政府机关的生态执政素质。各级政府机关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掌握和支配着公共财政及各种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力量,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树立科学政绩观和民生政绩观,必须把民生问题放在第一。&&&&三是各级党政干部要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动员工作。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加强政策和立法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一是按照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尽快补充修订环境保护法,杜绝生态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二是提高法律监督水平,加大执法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使企业和个人朝着守法的方向发展,形成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协调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三是建立相应的全国统一管理,不受地方、部门利益干扰的监督机构。强化监管地方政府的执法行为,完善并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四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发展循环经济,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济基础。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逐步建立起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高增值的新型生态产业。近年来,我国关于生态文明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十二五”“淡化GDP,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如升华为一种社会制度、并在此制度下支撑的实践活动,无疑会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必须承认,在社会经济转型期,由于旧的体制还没有完全打破,新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党的十六大以来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减轻非生态活动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等方面还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我们做出长期的、更大的努力。(作者单位: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注释&&&&①杨国听:“生态文明应与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并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9期。&&&&②潘岳:“弘扬环境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③民建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过度依赖政府投资&主导经济增长的方式”,《人民网》。&&&&延伸阅读&&&&生态文明的由来&&&&生态文明是指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认识和成果,它是人类文明的最新类型,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最佳演进。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生态文明理念的萌芽(40~60年代)——对资源环境的关注;二、生态文明理念的雏形(70年代)——发展观的思考;三、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8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四、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90年代)——国际战略的建立。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决策。继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后,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生态文明作了专门的论述: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来源:人民网)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