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雨润桂府谁收购了集团现状怎样?会不会被碧桂园收购?各地的房产项目最终会怎样

【图文】碧桂园:寻找爱因斯坦的E=mc2地产重力场-联合新闻网
碧桂园:寻找爱因斯坦的E=mc2地产重力场
编辑:中国房地产报
让并购搭建起连接产品的能力与场景,是碧桂园已经开启的商业新模式,这种可扩充性的商业模式指向的目标蓝图清澈明白——场景复兴,万物生长。中房报记者 赵春林 长沙报道市场上永远充斥着见风是风、见雨是雨的“羊群”公司。市场也存在着一批懂得辩证法、知道季节轮回的“头雁”公司。后者在商业世界里,审时度势,敏感敏行,做着的是从一个场景到一个场景的延伸。碧桂园是其中的一家。让并购搭建起连接产品的能力与场景,是碧桂园已经开启的商业新模式,这种可扩充性的商业模式指向的目标蓝图清澈明白——场景复兴,万物生长。当所有的场景都汇聚在一起,一个爱因斯坦式的E=mc2新时代也随之而出。在一个冬日的午后,阳光箔片般把万物都照得亮堂。与黎晓林有关并购、场景与生长的谈话就这样展开。他的身份是碧桂园集团副总裁、湖南区域总裁,是一位集团战略执行者和开拓者。“你们看到的我们正在进行的并购、合作开发等发展形式,是碧桂园根据国家经济形势、房地产行业发展态势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进行研究推演之后选择的战略,合作、并购和创新都是未来方向。”黎晓林解答着记者的提问。速度上的技能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对一些房企来说是压力,对碧桂园来说,更多的是动力。中国房地产报:除了介入雨润地产的消息,1月18日,碧桂园集团湖南区域与湖南省内4家房企签署并购合作协议。如此大举并购,如何确保合作项目顺利实施?黎晓林:合作理念和平等对待是合作的先决条件,碧桂园与合作方之间彼此尊重核心利益。我们的合作伙伴拥有优质的资源,碧桂园要做的,正是激活土地价值,带来产品效率的提升和资产变现能力,盘活存量资产,共同加快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的有效去库存。中国房地产报:这样大动作并购合作,动机和动力是什么?黎晓林:从行业来看,2015年以来,房企拿地的模式在发生变化,过去房企拿地以招拍挂为主,如今并购企业或项目的比重在明显加大。房地产业面临转型和调整的风口,合作开发、并购已渐成行业大势,这种由双方共担风险的合作形式越来越受欢迎。房企热衷收并购项目,一是可以避免招拍挂市场上的土地高溢价,大大缩减土地购置成本,缓解自身资金压力;二是被并购项目部分已处于开发过程当中,前期繁琐的开发流程已完成,能够有效提高项目周转速度,缩短工期;三是可以共享资源,利用被并购企业或项目的当地认可度和政府便利性,实现项目的快速去化,达到资金的及时回笼,并完成企业品牌在新进区域的快速进入,推动规模扩张,也有利于提高项目的可信度和性价比。中国房地产报:你们很多并购发生在三四线城市,都做了怎样的考量?黎晓林:就碧桂园而言,本身我们拥有众多的三四线城市客户,更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2015年湖南区域更是取得了年销售1万套的新突破,销售金额超过了70亿元。碧桂园产品经过不断改进,已经很受他们的欢迎。所以说,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对一些房企来说是压力,对碧桂园来说,更多的是动力。此外,碧桂园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也让碧桂园既能看到三四线城市的机会,又能很好地把握机会。在成本可控的基础上,碧桂园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超高性价比的住宅。比如碧桂园针对三四线城市的高端业主开发了“劳斯莱斯”系列高端产品,将产品做出差异化,成为当地豪宅标杆。这一系列产品推出后,获得了市场强烈的反响,销售火爆。中国房地产报:并购后的项目运作结果好吗?黎晓林:衡阳碧桂园、怀化碧桂园、碧桂园·南城首府这3个项目都属于近一年来的并购项目,在品质提升、市场认可度方面取得明显提升,3个项目销售总额已经超过30亿元。尤其是我们2015年与湖南五江集团合作的怀化碧桂园项目一期,更是创下了开盘2小时劲销8.6亿元的销售佳绩。中国房地产报:这也是促成碧桂园与五江集团接下来进一步合作的原因?黎晓林:五江集团董事局主席肖安江曾对外表示,下定决心和碧桂园合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实际接触后对碧桂园的优秀专业团队的认可和超强操盘能力的信任。所以,在1月18日的签约会上,五江集团继续与我们合作,在怀化碧桂园项目一期合作开发278亩的基础上,又续签了二期434亩,并将其娄底项目交由我们合作,这是碧桂园首次进驻娄底。同时,长沙主城区的第四个项目,也是碧桂园在长沙地区的第七个项目——碧桂园·公园壹号正式落地,并获取了常德的第二个项目,这都是与当地优秀房企并购合作的结果。中国房地产报:去年莫斌总裁说,抓住长江中游经济带发展机遇,湖南每一个城市都要建碧桂园。你完成得怎么样?黎晓林:我们在2016年一开局就同一天在湖南签下4个城市4个项目,这也意味着,不到6个月的时间,碧桂园在长沙主城区的项目就由1个增加到了4个。也就是半年左右时间,碧桂园集团湖南区域从13个项目快速扩张到了20个项目。目前,湖南省内还有不下10个并购合作项目正在洽谈之中,2016年湖南区域计划新增10~15个项目。届时,碧桂园在湖南的项目数量将超越30个。2015年,我们完成了160万平方米建设用地的储备,本次签约的成功,又将为我们带来165万平方米的建设用地。今后,碧桂园还将在湖南沿“一点(长沙市)两线(武广线、沪昆线)”聚焦深耕,确保湖南的14个市州,每一个市州都布局有3个碧桂园项目。钱从哪来?一家开发商试图照搬碧桂园的模式,在小城市发展,最终以失败告终。原因很简单,它没有碧桂园才有的核心优势。中国房地产报:我注意到,2015年碧桂园集团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在三四线城市的投资额不断加大,包括湖南。资金充裕吗?黎晓林:说实话,碧桂园不缺钱,我们湖南区域根本不用考虑钱的问题。只要是看中了的好项目,碧桂园就投钱,新项目在集团正在排队。2015年,虽然湖南区域只投入了10多亿元,但将带动各方撬动上百亿元的投资。2016年,碧桂园在投资和销售方面将会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确保在湖南的领先地位。在融资方面,碧桂园屡次尝试创新。不仅联袂国内领先的金融服务机构汇联金融服务控股有限公司,而且引进金融巨头中国平安等多种低成本融资渠道,双方有机会在包括投资、理财、基金、资产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这些使得碧桂园融资成本同比出现了大幅度降低。中国房地产报:并购合作之后项目多出了一方,成本能控制得好吗?黎晓林:不但是能够低成本融得到资金,更重要的是,碧桂园具备一些其他开发商无法企及的核心竞争优势,能更好地控制成本,必要时能加快建造速度。碧桂园奉行快速开发、快速周转的策略,开盘一周、一个月的销售状况往往占据了这个项目总体销售成绩的重要部分。一般而言,购置土地的3个月后,碧桂园就能开工建设,5个月之内就能开始预售。对于以大盘模式见长的碧桂园来说,稳定而充足的客源是其保证销售的重要因素,因此受到当地购房者的认同,也给了碧桂园信心。一家开发商试图照搬碧桂园的模式,在小城市发展,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原因很简单,它没有碧桂园才有的核心优势。碧桂园有完善的产业链,设计院和建筑公司,家具、地板、石材的供应商,园艺公司等一应俱全。中国房地产报:怎么卖出产品呢?黎晓林:近年来,碧桂园实践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模式,通过三级授权,总部、区域、项目根据角色定位切分各自权责,总部重点着力核心管控点,区域营销体系自主安排业务操作。包括长时间拓客、开盘时期多个区域互相支援等策略,强调产品、拓客、销售手段和广告“四位一体”紧密结合,强调通过大数据分析、营销前置来保证后期产品能适销对路。站在未来生活场景供应“劳斯莱斯”级产品“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碧桂园”。紧随其后,“碧桂园已进入了管理3.0时代”。中国房地产报:碧桂园并不打算降低发展速度,但大规模的并购合作之后,管理能跟得上吗?黎晓林:未来的房地产行业,将呈现创势整合、两极分化的态势。从百花齐放到群雄并起再到做大做强,碧桂园的每一次经营转变都带来了新的飞跃。碧桂园自2015年起已正式实施3年规划中的“锄弱扶强”计划,搭建总部、区域、项目三级管控平台,对内部区域进行划分、整合,管理完善、发展潜力巨大的区域将合并弱小区域,区域层面将有更大的自主权。区域聚焦一个省份甚至一个城市,朝一城多个碧桂园甚至一镇多个碧桂园的方向发展。用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的话概括,就是“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碧桂园”。同时,碧桂园已进入了管理3.0时代。我们与当地优秀房企并购合作,合作理念和平等对待是合作的先决条件。其次是充分的交流,通过沟通发现双方的需求,解除顾虑,最终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互助,成就双赢。合作项目都是由碧桂园操盘经营,碧桂园利用产品、资金、品牌、营销的优势,把项目做成功,就能树立自己的信心,获得对方的信任,这样才有合作的大前提。碧桂园向来视人才为第一财富,高度重视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科学管理,造就队伍超强的执行力。碧桂园会在区域打造一个强大的平台,为各个项目在产品实现、销售实现、物业服务及客服管理方面提供强力支持。同时区域要求在每一个地市州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把当地的发展和项目的发展紧密结合,作为团队自己的事业来经营,结合当地的市场做大做强。中国房地产报:你看好小城镇建设吗?黎晓林:房地产现在进入到需求深化的层次,碧桂园根据客户的需求,对产品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和升级。除了满足现在客户的需求,还着眼客户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我们形象地简称为“劳斯莱斯”。“劳斯莱斯”如何让碧桂园品牌在越发激烈的竞争中突围,如何降低三四线库存,值得各界期待。目前,实施城镇化已具有十分突出的战略意义。碧桂园作为中国城镇化的先行者和实践者,极其看好城镇化的巨大潜力,有能力、有信心成为其中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雨润彭埠地块被收购释放哪些信号?专家称,房地产业洗牌加速并购潮或将到来 日 08:48:44 住在杭州网
  雨润集团债务缠身正等待被收购一事,近日在业界引发了不少热议。
  回顾去年以来的杭州地产行业,停工、项目并购的消息可谓屡见不鲜。雨润事件只是其中的一折戏。
  随着房地产业的转型升级进入新常态,大规模并购或将是一种趋势。未来优胜劣汰的速度将会加剧,最终很可能只剩下几家寡头。
  雨润集团债务缠身
  雨润彭埠地块被远洋收购
  今年9月,雨润与融创同时发布声明,称此前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在落实过程中,发现完成潜在交易涉及冗长且费时的审批程序及需要准备复杂的文件,所需要的时间过长,经双方友好协商决定不继续进行潜在交易。
  雨润地产究竟是个什么来头?对于许多杭州人来说,听到&雨润&这个词首先联想到的是&火腿肠&,对于雨润地产普遍比较陌生。
  查阅资料发现,这家大本营在江苏的企业早在2002年就涉足房地产,12年来项目已经遍布全国60个城市。
  再回头看看雨润拍得的杭政储出[2014]23号地块,去年9月,23号地块直接成交,由江苏地华(雨润)以总价41877万元竞得,折合楼面价10721元/平方米。这也是雨润集团限购解除后的首次拿地。
  据了解,杭政储出[2014]23号地块,可建面积虽然仅4万平方米,但地处城东新城核心区域,紧邻火车东站,并能享受包括港龙城、华润万家、彭埠地铁站等在内的周边配套,就地块的潜力和价值而言,雨润彭埠地块无疑算是城东核心区内少有的宝地。
  据知情人称,当时就有媒体曾报道,雨润地产深陷三四线城市死循环,其被指&东施效颦&碧桂园,地产开发专业性不足,并被曝面临严重的资金问题。
  今年6月,远洋地产与雨润集团签署合作意向协议,远洋地产拟收购雨润集团持有的杭州彭埠项目公司的全部股权,作价约为人民币4.42亿元。通过此次收购,远洋地产获得该地块的土地使用权。
  如今,远洋彭埠新项目定名远洋&万和四季。主打100-140平方米纯改善户型,预计12月开盘。
  收购、并购案例屡见不鲜
  原因是外来大鳄盲目拿地
  其实,近几年被收购的案例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企业进入杭州时地价正处于高点,对企业运作产生一定难度。
  西溪海港城位于文一西路与荆长大道交叉口。根据余杭区土地出让记录,项目所属地块余政储出[2011]24号地块于2011年5月由浙江纽蓝顿实业有限公司和兰信投资有限公司联合竞得,楼面价达5833元/平方米,溢价率超300%。
  随后,由于资金问题,海港城停工近三个月后被来自北京的方正集团旗下的北大资源集团收购,同样被收购的还有海港城开发商在杭开发的另一个项目浙商财富中心。
  去年10月,中粮地产从河北天成处接手了杭政储出[号住宅地块和杭政储出[号商业地块。这两宗地块均为原热电厂地块,总体量共30.71万平方米,购地总金额26.95亿元。而在2013年,河北天成以18.9亿元拿下杭政储出[2012]72号宅地。也就是说,入杭两年,河北天成已投入45.85亿元拿地。
  2013年10月,三联经过26轮激烈竞价,以4.24亿元总价摘得江南单元29亩商住地,溢价率高达41%,命名三联&春上。后被杭州中尚联合置业有限公司收购,改名为钱塘玫瑰湾。
  去年底,中交集团和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大股东及其他关联股东签署股份购买协议,收购绿城中国24.288%股份。在这之前,中交集团已收购了升华地产80%股份。之后,未来科技城板块的升华&悦西溪改名为中交&悦西溪。
  除了被收购、并购的企业外,在杭遭遇困境的企业不在少数。有业内人士表示,有一些大鳄在进入杭州市场时,对后市盲目看好,对自身的品牌号召力、卖房能力盲目自信,冒险高价拿地,当市场调整时,很容易陷入尴尬境地,难以动弹。
  譬如海港城项目,当初停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公司资金紧张拖欠了工程公司的款项,以至于出现工人集体停工事件。
  位于钱江新城的中企&御品湾至今仍未能开盘。中华企业自2009年12月逼退绿城,以18206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拿下该项目地块以来,已累计投入金额40余亿元。
  早些年,宁波大鳄雅戈尔曾在杭州两度摘得&地王&,其中,著名的&杭州商学院地块&项目被套多时后,因房价上涨才终于解套;2010年摘得的&申花地王&则始终不能解套,最后只得在2013年退地了事。
  一场只与大佬有关的游戏
  大规模并购整合潮将到来
  对于此类现象,陈焕春认为尚属正常,&行业在遇到危机时会进行整合,从2009年以来,杭州这种整合一直在进行。只是前几年房地产尚有余热,这种现象不是很明显。&
  透明售房市场研究院院长方张接认为,目前房地产行业正处在转型期间,&优胜劣汰的速度将会加剧,最终很可能会剩下几家寡头。&
  房地产业的转型升级进入了新常态,并购或将是一种趋势,整个行业也将加速优胜劣汰,企业业绩分化也将更为明显。一些大型房企自有资金充裕,且有充足的土地储备,较有优势;而另一些房企&主业&不在房地产,只是看行情想进入房产业赚上一票,遇上行业不景气,就很有可能选择主动退出,转让当初拿到的土地或项目。
  专家认为,对并购标的的角逐,一般只会发生在大型房企之间;同时,在强势房企之间,还有一场强强联盟的盛宴。在当下这种大联盟时代,整合是一场只与行业大佬有关的游戏,中小企业除了将项目卖给大房企外,根本无法参与到游戏当中。未来房企想活得更好,只有强强联合这条路可走。
来源: 作者:翁h 编辑:卢一最后编辑:卢一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9。
住在杭州网微信
【推荐作者】
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院长、本网首席评论员
本网总策划、
房地产二十大知名记者
资深记者、
记者部主管
资深记者、
记者部主管
原创记者、
【推荐文章】
【新房上市】
[] &&&&[] &&&&[] &&&&[] &&&&[] &&&&[] &&&&[] &&&&[] &&&&[] &&&&[] &&&&[] &&&&[] &&&&[] &&&&[] &&&&[] &&&&[] &&&&[] &&&&[] &&&&[]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杭州市建设委员会 联合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中金财经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雨润地产告危:地产项目寻找买家 裁员潮来临
作者:杨静&&&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掌门人祝义财被监视居住,雨润集团裁员潮来临,地产项目寻找买家。&&&&雨润路,全长2300米,2002年由“油棉路”更名而来。这是南京首条以企业名称命名的道路,冠名方是靠肉制品加工起家的雨润集团,其总部就落址在雨润路10号。
  过去13年间,雨润路是雨润集团黄金时代的最好见证者。从这里出发,掌门人祝义财带着雨润集团一路壮大,他以强悍闻名,搭股改便车控股南京中商,而后推动雨润食品(1068.HK)登上港交所,建立了“雨润系”庞大集团,并走出国门。
  雨润集团南京总部门口时至今日仍旧挂着的意大利国旗等五面旗帜,就是它国际化的一大标志。伴随产业的扩张,祝义财的个人财富也迅速暴增。2014年胡润百富中国富豪排行榜上,祝义财夫妇财富已增长到315亿元。
  一向刻意低调的富豪祝义财,却在今年再度成为舆论焦点,这次,他惹上了大麻烦。今年3月27日,两家上市的公告陆续坐实了“祝义财被调查”的坊间传闻—检察机关于日起,对祝义财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
  雨润集团曾经的骄傲和辉煌,正为此变得晦暗不明。与2012年辞去雨润食品董事长之职一样,今年6月10日,51岁的祝义财辞去中央商场董事长等职务,试图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以回避负面舆论。
  不过这次,麻烦并不容易摆脱。据时代周报记者调查了解,雨润集团内部正经历大幅度裁员危机,而祝义财近年高歌猛进迅速覆盖的地产版图,正陆续出售项目来摆脱困局。风雨飘摇中的雨润集团,下一步该怎么走?
  裁员危机
  张凯(化名)的失业噩梦,从今年4月份开始。他原先供职的雨润建设集团(亦称雨润建筑集团,以下简称“雨润建设”),是雨润集团食品、物流、商业、旅游、房地产、金融和建设七大产业中最年轻的成员,主营各类建筑项目的施工和管理,其前身是成立于1998年的南京雨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事实上,去年10月,雨润建设就对旗下所有地产项目展开了一轮人员‘优化’,目的是缩减成本,”张凯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说,“当时就有消息说,总裁及年薪制员工未来将降薪30%,普通员工下月工资中降低绩效得分。”
  被降薪了吗?这很快变成雨润建设内部员工的见面问候语,后来大家慢慢都不问—因为降薪已毋庸置疑,裁员带来的恐慌感正慢慢弥漫。他们无所适从,事实上,从2014年底起,雨润建设除少量项目在运作外,其余大部分项目已经处于停建或者半停建状态。
  今年2月,雨润建设发出通知,对单个核减率3%及以上的合同予以通报,单个核减率5%及以上的合同洽谈人予以处罚。罚款金额虽然仅100-500元不等,但这些在案记录却是后面人员“优化”即被裁员的依据。
  彼时的张凯,还很侥幸。作为雨润建设下属某工程公司的老总级别人物,张凯觉得裁员离自己还很遥远,但事态发展很快超出他的预期。
  今年3月,雨润集团旗下建设和地产两大集团合并的消息传出。“雨润建设内部变相裁员进入疯狂状态。”张凯如是说道,在当时,处罚通告满天飞,不少人被强行要求写辞职报告,甚至根本没有赔偿。
  一个月后,两大集团合并文件正式发出。时代周报记者看到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4月21日,雨润地产集团和雨润建设集团人事行政部共同印发了文件,要求建设集团各子公司、分公司分管负责人要在4月25日前完成与地产集团的对接签字工作。
  4月份的这场风波中,张凯被裁。“4月初,就知道自己要被干掉啦,”张凯调侃说,“我的情况要好一点,没有要我立马走人,把年假休完才正式离开。”
  雨润建设的裁员危情,只是雨润集团庞大帝国危机的冰山一角。雨润地产的危机,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发酵。
  现金“奶牛”之殇
  雨润集团现拥有两家上市公司,一家是在香港上市的雨润食品,另一家是在A股上市的中央商场,后者为雨润集团运作商业地产业务的平台之一。目前,雨润地产集团业务主要包含了住宅、旅游和商业、产业四大产品体系,它的前身为成立于2002年的雨润地华实业,实际掌舵人为祝义财。
  2012年,在辞去雨润食品董事长一职后,祝义财将工作重心放在雨润的地产业务上。“祝老板在总部的时候,经常晚上10点还召集高层开会,对旗下的项目进展情况一个一个过,每周开会开到凌晨两三点的天数至少有三天。”雨润集团内部高管李明(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推动雨润地产集团上市是祝义财一直以来的梦想。
  在外人看来,雨润集团涉足地产业务有着先天优势。从雨润食品的财报中不难发现,在雨润集团早期的发展历程中,低价收购国企是其扩张的主要手段之一。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这些被收购的国企,不少是当地政府的业绩“包袱”,故而雨润集团的收购价往往不高,但却借此举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厂房、设备和工人。伴随着城市规划的扩张,这些原先在郊区的工厂面临搬迁,而搬迁后闲置下来的土地就成为雨润集团发展房地产的最大资本。
  随后的漫长岁月里,雨润地产慢慢走出一条独特运营之路——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与房地产协同发展。雨润地产集团运营管理部总经理卞克曾对外介绍,产业地产指的就是最具雨润特色的物流地产。
  2010年,雨润集团曾在全国布局“三三三”发展战略:在全国30个梳城市建设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在300个地级市建设雨润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在3000个县域建设雨润农副产品种养生产基地。
  甚为重要的是,这些采购中心的建设用地中,均包含着不少商住配套土地。有媒体曾曝出,雨润西安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3000亩土地中,就包括9万平方米的星级酒店和28万平方米的配套商业。沈阳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亦然。
  “这就是雨润和当地政府谈判的筹码,”李明说道,“采购中心是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做业绩的。按照雨润集团官方的说法,2013年其完成了物流地产在全国的战略布局。”
  庞大雨润地产系的形成,离不开祝义财创造的可复制的方案:通过雨润食品强大的现金流,以往来款的形式将大量资金调配给关联公司无偿使用,以支持系内地产、商业业务的成长。
  按照雨润食品的年报,2005年雨润食品上市至今的10份年报中,其累计获得的政府补贴超过40亿港元,占到10年总利润的46.38%。在媒体统计中,雨润的主要竞争者双汇,其每年获得的政府补助甚至不到雨润食品的1/20。
  依赖政府补贴的盈利模式是雨润食品备受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实上,在2013年,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补贴,雨润食品会亏损超1亿元,”李明称,“集团内部中高层都清楚,雨润食品贡献的账面红利已经达到枯竭。它和物流一样,更多是雨润地产业务的造血机器而已”。
  事实上,雨润食品的运营危机从2012年就已有体现,其业绩从该年起已开始萎靡不振。数据显示,从2012年-2014年,雨润食品营业额逐年下降,分别为267.82亿港元、214.40亿港元、191.58亿港元;净利润分别为亏损6.05亿港元、盈利4359万港元、盈利5677万港元。而在2012年之前的3年里,雨润食品的净利润都在17亿港元以上。
  2014年,雨润食品流动负债净额为18.21亿港元,总借款及融资租赁负债为82.57亿港元,其中54.64亿港元将于2015年年底到期,而同期其现金净额为4.65亿港元。
  伤口撕开
  “造血机器”雨润食品面临运营困境,这也让雨润地产的未来之路变得模糊。毕竟雨润地产在住宅、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多元化扩张,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撑。在外界看来,雨润地产资金链的压力一直是其最大隐忧,十个锅九个盖是其整体运营的常态,它期待以小博大,获得更大收益。
  “雨润地产项目的资金一般都由集团总部统一调拨,但这往往受制于集团的整体资金情况。”张凯透露说,通常资金拨下来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要再拖得久一点的话,地产项目开发周期会拉长。
  雨润地产曾在2014年进行了一嘲全面复制碧桂园”的改革,它希望可以像碧桂园一样在三、四线城市风生水起,要学到碧桂园是如何通过低成本土地、规模化生产、快速销售和业务链整合来把控各个环节的本事,并在保证规模扩张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
  据时代周报记者调查了解,祝义财曾在2014年年初从碧桂园挖了100多人进入雨润集团,从管理方式、团队建设、采购、设计、销售等方面重塑雨润地产。在祝义财的愿景里,雨润地产未来将在一、二线城市占一席之地。
  为了完成这场改革,雨润地产当年成立了华东和华南区域两级公司,并制定了三年规划的目标: 2014年销售收入实现200亿元,未来三年销售达到500亿元,2015年开始谋划上市。到2015年底,要在全国建成50个城市综合体。
  此外,雨润地产立志在运营好商业地产的同时,提升改善型住宅的比例和品质。“星雨华府”是雨润地产在全国推广的地产拳头产品,按卞克的话,“星雨华府”要致力于做当地数一数二的高质量楼盘。
  事与愿违,2015年5月,雨润集团以4.4亿元价格卖掉了位于杭州城东新城的星雨华府项目。在这之前,雨润集团在湖州、沈阳等地的项目也传出消化难的消息。同月的12日,祝义财的全资控股地产公司—地华实业向中信证券等4方合计转让了5330万股中央商场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9.28%,收获约8.17亿元资金。
  上述举措成为了业内对雨润地产资金周转出现问题猜测的两大佐证,外界认为,地华实业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减持。
  祸不单行,祝义财曾放言要在全国所有的综合体内做一个中央商场,不过中央商场日前也被安信证券给予了“地产确认不达标”的风险提示。6月10日晚间,中央商场发布公告,公司董事长祝义财因工作需要,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相关委员会职务;独立董事徐康宁、董事张化桥、公司董事会秘书陈新生也同时辞职。
  南京当地的某银行内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该行依据雨润集团刚性负债的大幅增加对现金流和资金链造成的压力,将降低对其的综合授信。
  “祝老板被监视居住是一个导火索,”李明感叹道,“南京官场的强震对雨润集团的后花园来了个釜底抽薪,雨润地产也像个断了粮的孩子一样,可能会摔得更重。”
责任编辑:cnfol001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微信扫描二维码,体验微行情服务,速查股票、利率、贵金属行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丰盛集团收购雨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