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达非尼中国有吗药店有售吗?

网店“聪明药”下架 微信朋友圈仍有售
来源: 作者:马灿 
金羊网讯 记者马灿报道:高考在即,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考出好成绩,想尽办法给孩子购买补品。近日在网上销售的“聪明药”吸引了众多家长。17日,记者调查发现,“聪明药”属于处方药,不能在药店或网店售卖。经媒体报道后,相关网店已全部下架“聪明药”,但是微信朋友圈里仍有销售。有律师表示,无证卖药要追究刑事责任。
“聪明药”微信朋友圈里仍有售
连日来,有媒体曝光了某购物网上售卖“聪明药”的情况。所谓“聪明药”,是一种使中枢神经兴奋或抑制的西药,包括利他林、莫达非尼等。该药宣称新型益智、考生必备、提高记忆专注力。其中散装药片每粒13元,原封瓶装60粒540元。店家宣称该药品专为增强记忆力、专注力和精力设计,可帮助人的大脑保持高峰状态,以完成繁琐的学习或工作任务。
17日,记者登陆上述网店,在“产品目录栏”里没有搜索到“聪明药”。该网店负责人称,上面不允许卖,“聪明药”已全部下架,相关内容也全部删除。
但是,记者发现在微信朋友圈内还存在不少卖“聪明药”的微店。在微信朋友圈内介绍“聪明药”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聪明茶”“提神醒脑丸”等中草药保健品,主要成分包含“红景天”“鱼油”等等;另外一类则是从海外代购的西药——莫达非尼和利他林,声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很多国家的大学生为了提高成绩都在使用,甚至有些工程师和科学家也在服用。
属处方药,精神药物副作用极大
记者了解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发布保健食品消费提示,提醒广大考生不要盲目食用保健食品。国家食药总局从未批准过具有补脑、提高智商等功能的保健食品,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千万不可相信个别不法企业的虚假宣传。国家批准的改善记忆、缓解体力疲劳、增强免疫力等功能的保健食品不适用于补脑、提高智商、缓解脑力疲劳。同时,有些保健食品原料不太适合考生使用,且产品有规定的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及食用量,消费者购买时要仔细查看。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考生如感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不要盲目食用,以免延误病情。
广东省中医院梅教授表示,从报道的情况来看,网上销售所谓的“聪明药”其实是“莫达非尼”和“利他林”两种药物,前者有助提神,常用以治疗嗜睡症;后者多用于治疗过度活跃症,两种药物通常要医生处方才可获得。目前没有研究证明服用这些药物可变聪明,反而长期服用会出现焦虑、头痛、失眠,甚至神经错乱等副作用。
律师:无证卖药要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网上售卖药品,广东强邦律师事务所陈世军律师表示,个人或企业销售药品,有严格的审批条件。如果没有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货值(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药品)金额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编辑:竹叶清
对《网店“聪明药”下架 微信朋友圈仍有售》表态
对《网店“聪明药”下架 微信朋友圈仍有售》发表评论
·····
·····
·····
全国两会 百名企业家建言2016两会
机器人秘书读两会 中超揭幕战
供给侧改革 史上最萌美人鱼
奥斯卡颁奖典礼 小李夺奥斯卡奖
·&&·&&· &&··
· ···· ··· ··
··········
·····网上有商家卖“聪明药” 多为海外代购 售价百元10粒_新浪四川_新浪网
  网上有商家卖“聪明药” 多为海外代购 售价百元10粒
  据了解,目前所说的“聪明药”主要指莫达非尼和利他林两种药物,主要用于对抑郁症、持发性嗜睡和多动症等疾病的治疗。
  有专家解释,一些多动症患儿服用“利他林”之后,“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明显改善了,成绩也自然有了显著的提高”,而莫达非尼“是一种中枢兴奋药,能让服用者保持清醒和警觉”,这两种药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被放大宣传后,“聪明药”一说由此得来。
  记者在某大型网络购物平台检索发现,有两家商户在出售“聪明药”。其中一家月销量209笔、商品售价102元(10粒)的商户描述称,“聪明药”的作用有:“清醒”、“关注学习”、“提高记忆力”,适用于“公务员、高考、嗜睡、多动症”。
  同时,商家在“图文介绍”中称,该商品“没有副作用,不会上瘾”,并表示“轻微拉肚子”、“头晕”都是过量服用导致,“吃着无效的说明你体力透支了”。此外,商家还提醒称“评价请避开敏感字眼,购买商品的名字一律用‘宝贝’称呼”。
  记者以购买者身份联系商家后获悉,商家出售的“聪明药”正是“莫达非尼”,货源来自海外代购。商家表示,这款药品“大部分人服用后半小时生效,持续时间4到12小时”,强调药物“适合专心学习使用”。
  另一名月销量显示“206笔”的商家介绍,自己出售的“聪明药”也是美国进口,散装13元一粒。该商家介绍称,药品的配方有“提高大脑记忆力和理解力”的作用。记者询问:商品评论中,有买家反馈称“头痛”、“犯困”是什么原因?对方回复称,“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产生的效果也有差异”。
  但记者检索发现,该商家所出售的这款“聪明药”,目前仅是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认定的一款“膳食补充剂”。
05-17 07:27|分享
05-17 07:19|分享
05-17 07:18|分享
05-17 06:57|分享
05-17 06:27|分享
05-16 12:07|分享
05-16 06:37|分享
05-15 06:32|分享
05-14 14:20|分享
05-14 07:16|分享
新浪地方站“聪明药”百元10粒 专家:长期服用有副作用
  “聪明药”热传售价百元10粒 专家:长期服用有副作用
&&& 近日,据韩媒报道称,在韩国的首尔江南区一带,家长为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给孩子注射1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84元)一针的“聪明针”。在此之前,韩媒报道称,为了能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不少学生家长会给孩子服用“聪明药”。
  “聪明针”和“聪明药”在国内是否也出现过?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国内也有不少家长通过多种途径寻找、购买这类“聪明药”。此外,在微信朋友圈中,多篇文章宣传称,这种“聪明药”可以“提升认知力和注意力”,是“智力药丸”。
  这种“聪明药”的成分是什么,真的如宣传中所描述的可以“提升认知力和注意力”吗?通过哪些渠道可以购买,随意服用这种“聪明药”是否会有副作用?对此,北青报记者展开调查。
  家长圈中热传“聪明药” 宣称可“提升注意力”
  “聪明针”近期在韩国“风靡”。据韩媒报道,许多韩国家长不惜花费巨款为孩子注射“聪明针”,此举被曝光后引发争议。而此前,韩国还曾流行服用“聪明药”,宣称这种药可以“让学习好”。
  “聪明针”、“聪明药”在国内是否出现?北青报记者检索发现,近期微信朋友圈中多篇文章曾提到“聪明药”。有文章宣称“学生、科学家都在吃”,有文章描述称,“聪明药”可以“显而易见地提升认知能力和注意力”,是“智力药丸”,并表示“这种药物表现出来的副作用非常小”。
  同时,在贴吧中还有网友发帖描述“吃完利他林(聪明药)提高专注力的感受”,称吃了“聪明药”后“很清楚地能感受到专注力,十分强劲有力”。但也有文章质疑称“聪明药”仅是针对多动症患儿的一种药物,提醒家长勿信“聪明药能提高学习成绩”的谣言。
  曾服用过“聪明药”的刘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高考前,自己的姨妈听朋友说“这种药吃完了不犯困,可以集中精力”,就从朋友那里拿来了一盒给她吃。“吃了药也并没有觉得变得多精神,反而还有点犯困,还会有心慌、焦虑的感觉,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管用。”刘女士回忆称。
  引发争议的“聪明药”到底是什么?目前,是否有人公开售卖这种有争议的药物?
  网上有商家卖“聪明药” 多为海外代购 售价百元10粒
  据了解,目前所说的“聪明药”主要指莫达非尼和利他林两种药物,主要用于对抑郁症、持发性嗜睡和多动症等疾病的治疗。
  有专家解释,一些多动症患儿服用“利他林”之后,“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明显改善了,成绩也自然有了显著的提高”,而莫达非尼“是一种中枢兴奋药,能让服用者保持清醒和警觉”,这两种药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被放大宣传后,“聪明药”一说由此得来。
  北青报记者在某大型网络购物平台检索发现,有两家商户在出售“聪明药”。其中一家月销量209笔、商品售价102元(10粒)的商户描述称,“聪明药”的作用有:“清醒”、“关注学习”、“提高记忆力”,适用于“公务员、高考、嗜睡、多动症”。
  同时,商家在“图文介绍”中称,该商品“没有副作用,不会上瘾”,并表示“轻微拉肚子”、“头晕”都是过量服用导致,“吃着无效的说明你体力透支了”。此外,商家还提醒称“评价请避开敏感字眼,购买商品的名字一律用‘宝贝’称呼”。
  北青报记者以购买者身份联系商家后获悉,商家出售的“聪明药”正是“莫达非尼”,货源来自海外代购。商家表示,这款药品“大部分人服用后半小时生效,持续时间4到12小时”,强调药物“适合专心学习使用”。
  另一名月销量显示“206笔”的商家介绍,自己出售的“聪明药”也是美国进口,散装13元一粒。该商家介绍称,药品的配方有“提高大脑记忆力和理解力”的作用。北青报记者询问:商品评论中,有买家反馈称“头痛”、“犯困”是什么原因?对方回复称,“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产生的效果也有差异”。
  但北青报记者检索发现,该商家所出售的这款“聪明药”,目前仅是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认定的一款“膳食补充剂”。
  长期服用“聪明药”会导致神经过敏、头疼等症状
  一位三甲综合性医院的神经科医生告诉北青报记者,确实有不少白领、考生家长到医院要求开利他林、莫达非尼这类“聪明药”,但医院一般不轻易开这类药。
  “因为这些药都是处方药,必须要通过医生的处方才能拿到,个人是无法在药店购买的。而且,开药时医生必须要下诊断,而此类药物多为用于治疗抑郁症等。”医生解释称。
  这种药是否真的会使人变聪明,有无副作用?医生表示,目前并没有有力的研究能证明吃了这类药物会变聪明,更多的是适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莫达非尼是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哌甲酯(利他林)是中枢兴奋药。正常人短期服用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但是一旦长期服用这两种药物就会出现神经过敏、焦虑、头疼、失眠等症状,甚至更严重的会出现神经错乱的情况。”医生提醒称。
  未取得相关审批 商家售卖“聪明药”或受处罚
  北青报记者询问一家售卖“聪明药”的商户,是否获得食药监部门相关审批,商家明确表示没有。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韩骁律师告诉北青报记者,“我国严禁个人或未取得相关审批手续的企业销售药品。否则将面临依法取缔,没收违法销售药品及违法所得,并处违法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将构成犯罪。”
  韩骁解释,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药品)货值金额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韩骁补充,《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场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文/本报记者 张雅 实习记者 王天琪
  近日,据韩媒报道称,在韩国的首尔江南区一带,家长为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给孩子注射1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84元)一针的“聪明针”。在此之前,韩媒报道称,为了能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不少学生家长会给孩子服用“聪明药”。
  “聪明针”和“聪明药”在国内是否也出现过?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国内也有不少家长通过多种途径寻找、购买这类“聪明药”。此外,在微信朋友圈中,多篇文章宣传称,这种“聪明药”可以“提升认知力和注意力”,是“智力药丸”。
  这种“聪明药”的成分是什么,真的如宣传中所描述的可以“提升认知力和注意力”吗?通过哪些渠道可以购买,随意服用这种“聪明药”是否会有副作用?对此,北青报记者展开调查。
  家长圈中热传“聪明药” 宣称可“提升注意力”
  “聪明针”近期在韩国“风靡”。据韩媒报道,许多韩国家长不惜花费巨款为孩子注射“聪明针”,此举被曝光后引发争议。而此前,韩国还曾流行服用“聪明药”,宣称这种药可以“让学习好”。
  “聪明针”、“聪明药”在国内是否出现?北青报记者检索发现,近期微信朋友圈中多篇文章曾提到“聪明药”。有文章宣称“学生、科学家都在吃”,有文章描述称,“聪明药”可以“显而易见地提升认知能力和注意力”,是“智力药丸”,并表示“这种药物表现出来的副作用非常小”。
  同时,在贴吧中还有网友发帖描述“吃完利他林(聪明药)提高专注力的感受”,称吃了“聪明药”后“很清楚地能感受到专注力,十分强劲有力”。但也有文章质疑称“聪明药”仅是针对多动症患儿的一种药物,提醒家长勿信“聪明药能提高学习成绩”的谣言。
  曾服用过“聪明药”的刘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高考前,自己的姨妈听朋友说“这种药吃完了不犯困,可以集中精力”,就从朋友那里拿来了一盒给她吃。“吃了药也并没有觉得变得多精神,反而还有点犯困,还会有心慌、焦虑的感觉,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管用。”刘女士回忆称。
  引发争议的“聪明药”到底是什么?目前,是否有人公开售卖这种有争议的药物?
  网上有商家卖“聪明药” 多为海外代购 售价百元10粒
  据了解,目前所说的“聪明药”主要指莫达非尼和利他林两种药物,主要用于对抑郁症、持发性嗜睡和多动症等疾病的治疗。
  有专家解释,一些多动症患儿服用“利他林”之后,“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明显改善了,成绩也自然有了显著的提高”,而莫达非尼“是一种中枢兴奋药,能让服用者保持清醒和警觉”,这两种药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被放大宣传后,“聪明药”一说由此得来。
  北青报记者在某大型网络购物平台检索发现,有两家商户在出售“聪明药”。其中一家月销量209笔、商品售价102元(10粒)的商户描述称,“聪明药”的作用有:“清醒”、“关注学习”、“提高记忆力”,适用于“公务员、高考、嗜睡、多动症”。
  同时,商家在“图文介绍”中称,该商品“没有副作用,不会上瘾”,并表示“轻微拉肚子”、“头晕”都是过量服用导致,“吃着无效的说明你体力透支了”。此外,商家还提醒称“评价请避开敏感字眼,购买商品的名字一律用‘宝贝’称呼”。
  北青报记者以购买者身份联系商家后获悉,商家出售的“聪明药”正是“莫达非尼”,货源来自海外代购。商家表示,这款药品“大部分人服用后半小时生效,持续时间4到12小时”,强调药物“适合专心学习使用”。
  另一名月销量显示“206笔”的商家介绍,自己出售的“聪明药”也是美国进口,散装13元一粒。该商家介绍称,药品的配方有“提高大脑记忆力和理解力”的作用。北青报记者询问:商品评论中,有买家反馈称“头痛”、“犯困”是什么原因?对方回复称,“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产生的效果也有差异”。
  但北青报记者检索发现,该商家所出售的这款“聪明药”,目前仅是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认定的一款“膳食补充剂”。
  长期服用“聪明药”会导致神经过敏、头疼等症状
  一位三甲综合性医院的神经科医生告诉北青报记者,确实有不少白领、考生家长到医院要求开利他林、莫达非尼这类“聪明药”,但医院一般不轻易开这类药。
  “因为这些药都是处方药,必须要通过医生的处方才能拿到,个人是无法在药店购买的。而且,开药时医生必须要下诊断,而此类药物多为用于治疗抑郁症等。”医生解释称。
  这种药是否真的会使人变聪明,有无副作用?医生表示,目前并没有有力的研究能证明吃了这类药物会变聪明,更多的是适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莫达非尼是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哌甲酯(利他林)是中枢兴奋药。正常人短期服用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但是一旦长期服用这两种药物就会出现神经过敏、焦虑、头疼、失眠等症状,甚至更严重的会出现神经错乱的情况。”医生提醒称。
  未取得相关审批 商家售卖“聪明药”或受处罚
  北青报记者询问一家售卖“聪明药”的商户,是否获得食药监部门相关审批,商家明确表示没有。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韩骁律师告诉北青报记者,“我国严禁个人或未取得相关审批手续的企业销售药品。否则将面临依法取缔,没收违法销售药品及违法所得,并处违法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将构成犯罪。”
  韩骁解释,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药品)货值金额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韩骁补充,《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场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文/本报记者 张雅 实习记者 王天琪
编辑:宓迪
关键词:聪明药;服用;韩媒;副作用;哌甲酯
近日,据韩媒报道称,在韩国的首尔江南区一带,家长为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给孩子注射1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84元)一针的“聪明针”。但北青报记者检索发现,该商家所出售的这款“聪明药”,目前仅是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认定的一款“膳食补充剂”。
20日,澳大利亚新闻网头版爆料一条引起各方关注的社会新闻: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大约超过7%的澳大利亚大学生在“临时抱佛脚”的复习阶段服用一种名为利他林的药物。邓恩博士对此分析说,这正是“聪明药”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副作用,长期服用不仅会导致药物依赖,还会对人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20日,澳大利亚新闻网头版爆料一条引起各方关注的社会新闻: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大约超过7%的澳大利亚大学生在“临时抱佛脚”的复习阶段服用一种名为利他林的药物。邓恩博士对此分析说,这正是“聪明药”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副作用,长期服用不仅会导致药物依赖,还会对人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桂林三金药业获准莫达非尼项目临床试验
来源:经济参考报
  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二所日前在桂林举行莫达非尼项目转让仪式。三金药业董事长邹节明表示,目前莫达非尼项目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临床试验正在进行。  莫达非尼是一种治疗嗜睡症的促醒剂,在民用和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军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市场。这次获得莫达非尼项目将会给三金药业带来一个新的技术支撑点,并可拓展和延伸三金药业的销售市场。邹节明介绍,三金药业与军科院二所于2010年5月开始合作,并缔结了产学研联盟,目前他们已经获得国家新药重大创制科技专项,已成功研发了治疗晕动症的新药生姜总酚软胶囊。  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三金集团的核心企业,主营中成药、天然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是国内最早生产现代中药制剂的厂家之一,也是广西最大的医药企业。桂林三金药业于2009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其自主研发的、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三金片、西瓜霜等产品是桂林市的产品名片。  (何程)
(责任编辑:王洪宁)
11-12-09·
11-12-05·
11-11-04·
11-10-13·
11-10-13·
11-10-11·
11-09-22·
11-08-02·
11-02-25·
11-02-22·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财经媒体封面
财经·大视野
高清影视剧
关注一件事并尽力做好,这种心态是种创业心态
近期热点关注石家庄日报社数字报
第A02版:今日主打
&&&&&&&&&&
考前买“聪明药”?这种做法不聪明
稿件来源:
  ■加拿大一网站仍有“聪明药”在售。该网站称,任何人都可购买。
  ■网络上卖的“聪明药”。
&&考前买“聪明药”?这种做法不聪明&&■医生:这类药属国家严格管制的精神类处方药 不能随意服用&&■专家:要提高成绩,科学备考、科学饮食和良好心态最重要&&中高考临近,网传不少家长为考生网购“聪明药”。这些家长们希望孩子通过服药,在考试前突然变聪明,从而提高考试成绩。“聪明药”究竟是何种药物?真的如此神奇,能在短时间内帮助考生提高考试成绩吗?药品可以随意服用吗?是否会对孩子们的身体造成伤害?记者调查发现,网店的“聪明药”被广泛关注后已经下架,但个别网站仍在销售。教育及营养学专家表示,买聪明药的行为最不聪明,科学备考、科学饮食和良好心态最重要。&&调查&&15日之前网店卖得很火 近几日已全部下架&&近日,网站售卖“聪明药”引起广泛关注。一位考生家长致电本报,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所谓“聪明药”,是一种使中枢神经兴奋或抑制的西药,包括利他林、莫达非尼等。其中散装药片每粒13元,原封瓶装60粒540元。店家宣称该药品专为增强记忆力、专注力和精力设计,可帮助人的大脑保持高峰状态,以完成繁琐的学习或工作任务。考生服用可以提高记忆力,变得更聪明。&&昨日下午,记者走访了石家庄市内神威大药房等多家药店,均无这两种药物售卖。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医院药房也没有这两种药,只有病人有特殊需求时,才会定向采购。&&记者随后登录相关购物网站搜索“聪明药”,并未发现此类商品。一位网店客服人员表示,“聪明药”15日之前还卖得很火,月销量200多件,但是近几日已全部下架,相关内容也已全部删除。&&网上搜索“聪明药”,记者发现加拿大一网站仍有“莫达非尼”在售。这家网站可见“英文药名: Provigil (Modafinil Tablets) 中文药名:莫达非尼片,莫待芬宁,莫达非尼,普卫醒锭,聪明药”等字样。记者尝试联系在线客服,至发稿时止,未收到任何回复。&&30名高考生无一服用 老师表示成绩还要靠努力&&石家庄是否也有考生购买“聪明药”呢?记者调查了30名高考生,他们均表示从未服用过,但这种药听上去很有吸引力。“很想考出高分,上个好大学。如果真的能变聪明,我也想试一试。”一名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考生说。大部分学生家长和老师还是觉得努力学习更重要。&&考生家长王女士称,几个月前曾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过类似宣传。“卖家说这种药从海外代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很多国家的大学生为了提高成绩都在使用,甚至有些成年脑力劳动者也在服用。”这位家长说,他当时很动心,想给孩子买点试试。最终在医生建议下,放弃了靠药物提高孩子成绩的想法。&&一位任教13年的高三年级老师称,听说有学生吃过一些声称营养大脑的保健药品,据学生反映,服用一段时间后并没有什么效果。“平时学习不努力,靠吃药变聪明,突然解出不会的题?这种想法不靠谱。”他说。&&说法&&医生:这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的精神类处方药&&“据我了解,目前尚无学生到我院开这种药。”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柴爱军表示,这两种药比较特殊,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的精神类处方药品。病人有特殊需求时,医院才会去订购这种药品。目前没有研究证明服用这些药物可变聪明。&&省二院儿科主任张慧峰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网上销售的所谓“聪明药”——“莫达非尼”和“利他林”两种药物中,利他林属中枢神经兴奋剂的西药制剂苯哌啶醋酸甲酯,是一种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及多动症的神经类药物。“莫达非尼”同样属于处方药,它与“利他林”有类似功能,常用于治疗嗜睡症。&&“它们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的精神类处方药品,即便医院处方也要限量,还需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来决定用药的剂量。”张慧峰说,多动症患儿用药后,注意力集中了,学习成绩自然就提高了。吃药变聪明是一种误解。为让孩子变聪明而寄希望于药物,得不偿失。
&&律师:无证卖药要追究刑事责任&&河北天捷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少辉表示,药品监督管理局及药品管理法规定,网络药店不允许销售处方药。&&“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药品,下同)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张少辉介绍,销售处方药必须具备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和具备相应的执业药师。处方药必须由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且零售药店必须对药方保存两年以上。他建议中高考考生和家长不要迷信“聪明药”,应用科学方法提高成绩。&&支招&&高三班主任:&&科学复习 调整良好心态&&&&&&距高考仅剩十几天,如何备考最科学高效?石家庄市一中高三班主任、英语备课组组长赵力津提出了如下建议:&&第一,多做模拟题。应特别注意的是,做模拟题的时间应和高考学科考试时间相吻合。比如上午9:00到11:30考语文,做语文模拟题时也要尽量选择这个时段,时间上不要错位。&&第二,考试是共同的,错题是不同的,要注意补充自己知识的欠缺。模拟考试分数出来以后,不要关注分数。要关注自己知识的漏洞,用考试带动查漏补缺的复习。整理错题和遗漏的知识,主动找老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第三,不要纠结于难题。不要在很难的题目上浪费时间了,现在要回归基础。高考题中,大部分是基础知识。要记住该记住的知识点,拿到高考题中比较基础的分数。&&第四,练习细致度。不要因为粗心马虎丢分。&&第五,参加考试难免会紧张,尽量在学校复习,有同学和老师的陪伴,有助于降低紧张情绪。&&第六,建立信心。想想过去做的努力,相信能正常获得分数。&&“高考大部分考点是基础知识,难题占比非常少。”赵力津说,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记住知识点、并理解消化后,就能得到比较理想的分数。一些同学觉得高考是决定人生命运的大事,考不好就一切都完了,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高,也不要把成败看得太重,以平常心应对有助于发挥正常水平。此外,尽量保证健康饮食,不要生病。&&&&&&营养专家: &&不盲目进补 要营养均衡&&&&&&“考试之前这段时间,不要盲目进补,避免盲目吃药。考生没有必要为了考试改变日常饮食,保证每日饮食安全、健康、营养均衡即可。”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高强表示,每一个家庭的膳食都是固定化的,一般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如果为了中高考突然改变考生的膳食,可能导致考生在短时间内不能接受,反而弊大于利。&&此外,中高考在夏季举行,考试时天气比较炎热,建议考生多摄入水果、蔬菜和粗粮。及时补充好B族维生素,否则会造成疲倦。早饭应选择优质蛋白和中等碳水化合物。“如果摄入面条、面包等大量碳水化合物,大量葡萄糖迅速融入血液,容易导致考生昏昏欲睡。”&&本报记者 石维 图片为网络截图
Copyright@ .cn, 石家庄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本网邮箱:.cn
联系地址: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13号 联系电话:83 国新网 许可证编号:&&&备案编号 :电子报版权归石家庄新闻网所有,如需使用请与石家庄报业集团网络传媒有限公司联系 联系电话: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莫达非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