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佛教与中国文学pdf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下面哪一项属于文类方面的影响

我的电子书佛教对中国文学的主要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5年06期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主要影响
【摘要】:佛教对中国文学的主要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其中包括作家思想及创作的影响,进而必然影响到文学作品的创作,文学理论的发展,不仅影响了作家文学,也波及到民间文学。1、具有文学性的佛典与佛典翻译文学,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义净、鸠摩...
【关键词】:
【分类号】:I2【正文快照】: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主要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其中包括作家思想及创作的影响,进而必然影响到文学作品的创作,文学理论的发展,不仅影响了作家文学,也波及到民间文学。1、具有文学性的佛典与佛典翻译文学,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义净、鸠摩罗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煜;[J];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02期
卢红霞;;[J];科学大众;2008年06期
新力;[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年06期
孙昌武;;[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3期
;[J];内蒙古社会科学(人文版);1995年06期
曹艳春;[J];天中学刊;2003年03期
高文强;[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金英;;[J];语文学刊;2007年S1期
谭桂林;[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01期
谭桂林;[J];求索;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颐武;;[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谢冕;王光明;白倩;;[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谭桂林;;[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高楠;;[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年度][C];2010年
王立;;[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年度)[C];2003年
曾令存;;[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6)[C];2007年
;[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5)[C];1999年
关山;;[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赵慧;;[A];闻一多研究集刊(纪念闻一多诞辰100周年)[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杨志;[N];文艺报;2005年
邢晓芳;[N];文汇报;2000年
记者 袁晞;[N];人民日报;2006年
郑永晓;[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本报记者 王玉 实习记者 吴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纳光舜;[N];中国民族报;2006年
詹达;[N];光明日报;2006年
深圳商报记者 张贺敏;[N];深圳商报;2006年
黄文山;[N];文艺报;2006年
;[N];中国旅游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志强;[D];复旦大学;2005年
刘金柱;[D];河北大学;2004年
俞晓红;[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陈南先;[D];苏州大学;2004年
张克;[D];武汉大学;2005年
东方乔;[D];河北大学;2003年
叶辉;[D];复旦大学;2004年
田广文;[D];山东大学;2005年
祁伟;[D];四川大学;2007年
黄洽;[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项波;[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刘安平;[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张美芬;[D];青岛大学;2006年
钟军;[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银星;[D];湖南大学;2008年
罗海波;[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艾尼瓦尔·买提赛地;[D];喀什师范学院;2007年
李晓静;[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王志钢;[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韩林;[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比较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比较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1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比较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比较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比较文学 一、选择题 1、下面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比较文学所具有的作用(A) A??比较文学研究创造了“世界文学”的时代。 B??比较文学使文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更扩大了。 C??比较文学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学的共同规律。 D??比较文学研究能使各民族增强相互了解。 2、下面哪一项是法国学派的特点(?B?) A??法国学派重视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 B??法国学派重视具有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 C??法国学派认为各民族的文学没有优劣之分。 D??法国学派最早倡导了无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 3、下面哪一项,与美国学派的产生没有关系(C??) A??第二次大战后,美国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已经不亚于欧洲。 B??在20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在美国兴起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思潮,名为“新批 ??评”。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的强大,美国人认为美国的比较文学已经处于世 ??界的领先地位。?? D??美国学派不满意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论” 4、下面哪一项属于文类学研究的问题(?C?) A??《西游记》在个别情节上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相似之处。 B??孙悟空与神猴形象的关系。 C??《西游记》与《罗摩衍那》在叙述方式和体裁形式上的不同。 D??《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变异问题。 5、下面关于媒介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媒介学研究接受国在接受过程中所受的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媒介学研究文学影响的传播过程。 C??媒介学研究以翻译为主的传播手段。 D??媒介学主要研究媒介者、媒介工具和媒介过程。 6、形象学十分强调对“主观性”的分析,下面对这种主观性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 ??确的。(?A?) A??形象学十分注重对主观性进行分析,因此,形象学就没有什么客观依据可言。 B??在形象学研究中,我们必须把握当时民众的社会心理。 C??一个国家之所以对某一个国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想象,它的文化传统往往起着 ??决定性的作用。 D??在形象学的研究中,一定要兼顾对历史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只有这样,形象学 ??的“主观性”才不至于走向极端。 7.“乌托邦想象”产生的动因是(?C?) A??认为只有本民族的文化才是最优秀的文化。 B??无意识地通过贬低别民族的文化而赞美本民族的文化。 C??对本民族的制度和文化感到不满意,而向往更美好的社会。 D??这样的向往满足了人们的一些梦想。 8、佛教对中国文学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下面哪一项属于文类方面的影响?(?C?) A??佛教里包含着很多神异的故事,这些神异故事有很多被《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所收罗进去。 B??佛教进入中国以后,大大刺激了一部分中国诗人的宗教意识,因此,在诗歌中, ??很多带有佛教意味的诗出现了。 C??佛经变文不仅直接导致了民间说唱形式的出现,而且影响了后来话本、词话等 ??说唱形式的文学的出现。 D??《西游记》中的很多神魔形象都有佛教故事中类似形象的影响。 9、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主题学研究的范围?(?D?) A??具可比性的不同民族的作品之间所包含的人物形象。 B??诗歌中间所包含的意象的相似。 C??相似的故事情节。 D??大致相似的体裁类型。 10、下面有关比较文学的“译介学”的研究对象的说明中,哪一项是正确的。(C) A??译介学就是研究文学翻译和其他翻译作品。 B??译介学就是研究文学翻译中出现的各种变异现象。 C??译介学主要研究一个作品从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从一种文化环境中进 ??入另一种文化环境时所产生的种种变异现象。 D??译介学主要研究文学翻译的语言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原作语言的蕴含。 11、下面所列举的在文学翻译中的词的文化意义不同的几种现象中,哪一种是文 ??化意义增加的例子。(?C?) A??象“阴阳”、“道”、“气”这样一些词,很难在西方语言中找到等价的词。 B??西方人把银河系叫做“MilkyWay”,而中国则把它叫做“银河”。 C??美国的小说《麦迪逊县的桥》,被翻译成中文后,成了《廊桥遗梦》这样一个 ??富有诗意的名字。 D??“狗”在中国往往被用在贬义词当中,而西方通常不带有这样的贬义。 12、比较诗学的出现时期是(?D?) A??比较诗学在亚里士多德以后就有了。 B??比较诗学在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出现以后就有了。 C??比较诗学在中西比较诗学出现以后才出现。 D??比较诗学在美国学派出现以后才出现。 13、下面哪一项属于文类方面的影响(?A?) A??中国以前没有十四行诗,中国的十四行诗是从西方引进的。 B??自从《唐?吉诃德》进入中国以后,“唐?吉诃德”就成为了举止行为可笑的 ??代名词。 C??赫尔岑写作的激情,对巴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D??古代印度人十分富于想象力,这刺激了中国作家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新闻动态News当前位置:& > 杂文
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作者:高秀娟
  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高秀娟
  [摘要]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佛经翻译事业在中国延续千年以上,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总体来说佛经翻译对汉语的影响是积极的,给汉语注入了新鲜血液。本文将探讨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佛经翻译;文字;文学;翻译理论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以及其影响力的扩大,一方面靠僧团的传教,另一方面必须借由佛经的传译以及流通。那么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以及对文人的熏陶,与佛经的翻译与传播关系更是密切。汉魏以后,佛教广泛而深刻地进入文人的生活中。对于中国这般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高度文化的知识层者而言,佛经更具吸引力。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成功地传入中国,其在中国的传播繁荣,自然少不了语言文字的媒介,在隋唐时期更是进入了极其繁荣的阶段。而佛教的意义也只有在语言的转换―――翻译中得以实现,或许可以说佛经翻译成为了佛教文化登陆中国的强有力的武器。
  一、佛经翻译
  我国佛经翻译的历史起于何时?学术界对此尚有不同看法。但至迟,在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时,安世高已开始从事较大规模地译经活动了。此前若无较长的准备和发展过程,译经就不能达到这种规模。而一般认为留存至今最早带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文章,应首推《法句经序》。作序的时间,离最初的译经活动已有相当长年头。据记载佛经翻译大约从西汉末期开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唐朝达到极盛,北宋渐衰,元代已是尾声了。佛教对我国的影响是至深的,佛经翻译对我国哲学、美学、文学、语言乃至整个文化及思想的影响也是深刻而广泛的。
  二、佛经翻译对汉语语言的影响
  佛经大大扩充了我国的汉语文字,梁启对此有过精彩的概述:“或缀华语而别赋新义,如‘真如’、‘无明’、‘法界’、‘众生’等;或存梵音而变为熟语,如‘涅般木 ’、‘般若’、‘瑜伽’、‘禅那’等;其见于《一切经音义》、《翻译名义集》者各以千记;近日本人所编《佛教大辞典》,所收乃至三万五千余语;此语者非他,实汉晋迄唐八百年间诸师所创造,加入吾国语系统中而变为新成分者也;夫语也者所以表观念也;增加三万五千语,即增加三万五千个观念也。”这些词汇,随着历史的发展,有的被逐渐淘汰,有的则为汉语所吸收,成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如“菩萨”、“世界”、“刹那”、“五体投地”、“因缘”、“果报”、 “意识”、 “一尘不染”、 “有缘”、“无缘”等等都是。
  佛教对汉语语法及文体也有着相当的影响。关于这一点,梁启超同样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他提出: 普通文章中所用“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字,佛典殆一概不用(除支谦流之译本);既不用骄文家之绮词俪句,亦不果古文家这绳墨格调;复)倒装句法极多;提挚句法极多;一句中或一段中含解释词;多复碟前文语;有联缀十余字乃至数十字而成之名词―名词中,含形容格的名词无数;同格的语句,铺排叙列、动至数十;一篇之中,散文与诗歌交错;其诗歌之译本无韵。
  佛经翻译对于中国音韵学的影响也是至深的。四声的确立,就与佛经翻译有关。我国最早的韵书是按照“宫商角徵羽”五声排列的,到齐梁时,沈约、周禺页等人才把平、上、去、入正式定名为四声。据陈寅恪说:宫商角徵羽是中国的本体,平、上、去、入是西域输入的技术,平、上、去分别是由于当转读佛经的三声,与印度古“声名论”的三声(SVARA)相符,和入声相配,便成四声了。
  三、佛经翻译对我国翻译理论的影响
  佛经翻译的发展繁荣是和文化的发展繁荣相对应的。在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统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经济强盛发展,文化的各个层面也得以全面的发展,佛经翻译也达到了鼎盛时期。那么在翻译策略及方法上,我们知道佛经翻译初期采取的是归化的翻译策略, 同时佛经翻译在佛教的不断繁荣发展下,其翻译方法亦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中国佛经翻译的最高成就,非唐代玄奘莫属了。佛教史家常把罗什以前的翻译称为“古译”,罗什其后称为“旧译”,而只有玄奘的译经才能美称为“新译”。玄奘确实开创了中国译经史的新风格、新局面。他的译经质量,也达到自有佛经汉译以来的最高水平。梁启超认为:“若玄奘者,则直译意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在翻译技巧上,玄奘已成功地运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运用代词还原法等技巧。在玄奘的译经中,原文已经提到了首位,直译与意译也达到了辩证的完美的统一。这些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于技艺,但到近代严复译《天演论》,提笔写《译例言》时,发出了“译事三难”的感叹。而《例言》破题这句话,一言而为天下法,可能连他自己也想不到,开创了近代意译上的“译学”。钱钟书指出:“严复译《天演论》弃例所标:‘译事三难:信达雅’,三字皆已见此(支谦《法句经序)))。”由此可见我国翻译理论的一脉相承。
  四、佛经翻译对古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是至深的。佛经内容涉及广泛,包括文学、哲学、医药、天文、音乐、舞蹈等等。鲁迅指出:“魏晋以来,渐译释典,天竺故事亦流传世间,文人喜其颖异,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1998: 30)因此它给中国文学提供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给中国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中国文学家创作的与佛教有关的作品中,不少都是极具文学价值的经典作品。
  译经大师康僧会译有《旧杂比喻经》,该经文原文部分摘录如下:
  昔有国王持妇女急。正夫人谓太子:“我为汝母,生不见国中,欲一出,汝可白王。”太子白王,王则听。太子自为御车出,群臣于道路奉迎,为拜。夫人出其手开帐,令人得见之。太子见女人而如下,便诈腹痛而还。夫人言:“我无相甚矣。”太子自念:我母当如此,何况余乎。夜便委国出入山中梦观。时道边有树,下有好泉水。太子上树,逢见梵志独行来入水池浴,出饭食,作术吐出一壶,壶中有女人,在于屏处作家室。梵志遂得卧。女人则复作术,吐出一壶,壶中有年少男子,复与共卧。已便吞壶。须臾梵志起,复内妇著壶中,吞之已,作杖而去。太子归国白王,请道人及诸臣下,持作三人食著一边。梵志即至,言:“我独自耳。”太子曰:“道人当与妇共食。”道人不得止,出妇。太子谓曰:“当出男子共食。”如是至三,不得止,出男子共食已,便去。
  中国古代文学很多题材都来源于佛经中具有文学性的篇章。例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讲述的正是唐朝高僧玄奘历经磨难、向西域求取佛经的艰难历程。陈寅恪对此进行了系统考证。据考证作者吴承恩在创作这部小说是借用了很多佛典里的情节。比如孙悟空大闹天宫出自《贤愚经》、《顶生王缘品》里争夺王位的故事, 沙和尚的很多情节源自《慈恩法师传》,猪八戒来自义净翻译的《毗奈耶杂事三佛制芘诌发不应长缘》等等。因此佛经翻译为古代文学创作提供了不竭的创作题材。
  本文主要探讨了汉译佛经对我国文字、文学以及后世翻译理论的影响。所有这些说明翻译在接纳、吸收外来文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旨在彰显佛经翻译在中华民族文学、文化构建与创新事业中曾经做出的不可或缺的贡献,并借此说明翻译在21世纪正在且一定会对华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2]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张立文主编,向世陵副主编.空境――佛学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杨曾文,方广昌编?佛教与历史文化[C]?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5]张旭?译经文学传统与近代英诗汉译[J]?外语与翻译,2002,(2)?
  作者简介:高秀娟,呼伦贝尔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研究方向:汉语文学。
  出自: 《文学教育?中旬版 》&&&& 2011年1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与中国文学pdf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