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可以抽烟吗吃肉吗

吃肉夹馍碰见和尚,现在的和尚都能吃肉了么
[img]http://pic.itiexue.net/pics/_64.jpg[/img]
吃肉夹馍时居然接连撞见三桌和尚,其中一桌刚好坐我们旁边,听见那边点了哨子面和肉夹馍
[img]http://pic.itiexue.net/pics/_65.jpg[/img]
手拿肉夹馍
[img]http://pic.itiexue.net/pics/_67.jpg[
吃肉夹馍时居然接连撞见三桌和尚,其中一桌刚好坐我们旁边,听见那边点了哨子面和肉夹馍手拿肉夹馍低头不语吃肉夹馍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和尚本来是可以吃肉的?和尚戒律什么时候开始的
和尚本来是可以吃肉的?和尚戒律什么时候开始的
  和尚原本是可以吃肉的。佛经《戒律广本》写得很明白:佛教没有吃素的规定。佛家禁止吃的,是“荤”。这个荤,不是我们现在的概念,指鸡鸭鱼肉一类的动物食品。我们现在讲的荤,佛教叫做“腥”,而不叫“荤”。佛经里荤字不读hun,要读成xun,熏的意思,指气味熏人的蔬菜,“荤乃蔬菜之臭者”。《梵网经》讲得更具体:“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辛”,荤就是这五种蔬菜。荤字从草头而不从肉旁,说明荤的原始意义,是植物而非动物,至于荤为什么从植物变成了动物,三言两语说不清,以后单独介绍。佛教认为吃了荤,耗散人气,有损精诚,难以通于神明,所以严加查禁。  和尚可不可以吃肉,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搞一概而论。佛教分为大乘与小乘。大乘是一心度人,以自度为度人手段,所以什么肉都不能吃。小乘但求自度不求度人,允许吃三种“净肉”(“三净肉”为“一我眼不见其杀者;二不闻为我杀者;三无为我而杀之疑者”)。对于“比丘患病者”,即生了病的和尚,实行人道主义政策,特殊照顾,什么肉都可以吃。如今,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的洋和尚,中国蒙、藏、傣等少数民族的和尚,都允许吃肉。  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算是最可爱的一个。他笃佛教,自称“三宝奴”。想当和尚,想得几乎发疯。竟然先后四次,擅离职守,跑到同泰寺,把身子舍给庙里,去当和尚。一个皇帝,自动放弃一切合法权益,连身体都舍掉,变成了同泰寺的庙产,当然不会再管朝廷的事。可是当时,没有副皇帝,可以在皇帝不能履行职责时,依法代行皇帝的职权。那时又不兴临时任命代理干部,萧衍不驾崩,谁也不能当皇帝。“国不可一日无君”,事情简直麻烦透了。满朝文武,不知开了多少大会小会,进行过多少紧急磋商。讨论来,研究去,惟一的办法,还是只能把皇帝赎回来。于是马上从国库提出现款,找同泰寺洽商有关购买事宜。同泰寺有利可图,当然进行配合。终于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用等价交换的办法,把萧衍收购回来。立即恢复他的人身主权,让他继续担任领导职务。萧衍坚决舍身,怎奈级别太高,还是身不由己。仅仅有利于同泰寺,一次又一次地创收。假如不是无限忠诚于佛教事业的萧衍,换成别人这样做,那只能认定是为了得回扣。  萧衍手不释卷,一部《大般涅经》,烂熟于心。经书里规定:“戒杀生”。萧衍想,学活用,干脆不准吃肉!肉不能吃,看你杀生还有什么用?一经决定,立即行动。紧急传旨:臣民提倡吃素。和尚一律不准吃肉。天地神明祖宗,享受和尚待遇。何谓和尚待遇?即祭祀天地神明祖宗的供品,不准再用三牲猪头,统统改成面粉做的猪头猪肉。金口一开,一呼百诺。一时,素食者“天下户口,几去其半”。  可见,和尚不准吃肉,完全是萧衍从“不杀生”的观点演化出来的规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页:1/1页&&
相关阅读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白居易确实很后人留下了很多经典的作品,而且白居易在他的诗歌当中还有一副关心天下苍
  李世民与李唐宗室冲突,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一个皇帝的为了巩固政权要采取一系
 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丰县人
 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形象地反映了封建帝王独霸天下的贪婪与狰
 福康安作为乾隆皇帝的近臣,福康安的一生龙宠无限。三个月大被赐官,生前封贝子,死
 张居正是明朝重臣,他对明朝有很重要的作用。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一些,这位大明第
有一回,赵匡胤打了败仗,逃到青龙山。这时,他已饿得难忍,就想寻点吃食儿。一走,见
  薛仁贵作战非常勇猛,并且善用奇兵,屡败北方各族,还曾任安东都护数年管理朝鲜一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
 明成祖朱棣的儿子不多,长大成年的一共只有三个,分别是老大朱高炽,老二朱高煦,老
 从古至今,隋炀帝在我们的眼中,可谓是一个昏庸残暴,好大喜功,骄奢淫逸的皇帝。如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清东陵方面宣布,将全面启动建陵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物修复和保护工
日晚,中南海瀛台涵元殿阴森凄凉,经过了漫长十年的幽禁生活,傀
秦始皇陵墓竟是全球千年古墓鼻祖?近年来在全球出土了众多的神秘古墓,令人没想到的是
  人生大事,生死二字。自远古先民们历经生死后,长生之术就变得火热起来,人们想尽
武则天身后千年以来,&牝鸡司晨&的抨击不绝于耳,直至明清,仍有人为&武曌以女统男
  目前关于湘南僵尸村的说法已经不存在了,但是那个村子却依然存在,虽然有许许多多
顺治陵寝内为何陪葬着17位格格?孝东陵内还葬有十七位格格。她们是京及格格、捏及呢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也产生了很多的皇帝。但是有很多皇帝的墓已经不在了,大多
 千年女尸出土后产下特灵娜,活婴重达14斤堪称奇迹。俄罗斯科学家古鲁夫称,近日他
 我们对慈禧的第一印象是垂帘听政对列强俯首称臣。而在某些领域方面,慈禧身上依然还
中国远古先祖竟是第一批外星人吗?惊天骗局。在众多的神话传说中,神都是至高无上的可
& & & &景陵是康熙帝的陵寝,在清东
  清朝攻城水平还真是一般化,尤其是入关以前的清军,首先满人不重视火器,因为不够
  明朝的火器现在是被传的越来越神,各种言论都层出不穷,比如吹捧的最多就是大明朝
  蒙古地处草原地区,畜牧业是其主要生存方式。蒙古草原自然环境恶劣,为了生存,人
  在清朝的时候,可能有的人认为满清和蒙古的关系好,其实不是这样的,清朝一直提防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至763年),领导者是唐朝将领
  在古代战争史上,大家对长平之战应该不会陌生。战国末期,秦赵两国在赵国的长平一
  古代战争都是以冷兵器为主,而冷兵器时代的交锋都是肉搏战,极其残酷。纵观整个古
  鲁迅先生用&吃人&来形容封建的旧社会来表达其罪恶,其实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真正的
  三国,本来不是女子的天下,但是却不缺少美女和才女。如果悉数三国最幸福的女人,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10位皇帝,从小机智聪颖,很有个性,留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
很多年前曾有这样一部片子,名为《公主嫁到》,把大唐的&贞观之治&搞得是面目全非。
  以量化的身价论人,无论针对男女,总感觉不够尊重,就好比口语里那句表达轻视的话
 李师师是哪个朝代的?李师师生于公元1102年,此时正是北宋末年。这时,正值宋徽
性是人天生的需要,女子也不例外。尽管中国古代的不少统治者对民众实行性禁锢和性封闭
 一、别具风韵的黑玫瑰&&乾隆妃子  黑玫瑰本是和珅陪乾隆皇上下江南时又扬州盐商
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在历史上算是个很成功的女政治家,但至今人们提起他的名字,
对于慈禧,想必大家都非常了解,历史上对其的评价也尤为不佳,她是一个夺权之人,她垂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是非常正常的事,正妻为大,小妾为次,但是在夫妻同房的时候,妻子
汉元帝(前75~前33年),即刘奭,西汉皇帝。汉宣帝子。公元前49~前33年在位
 唐朝时期的人给我们的特点的以肥为美。尤其是被封为唐朝第一美人的&环肥&杨贵妃,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叛乱
导读: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年味渐浓,整个旧历年年俗随之拉开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我们今天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吝啬,就会说这个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这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对画画和声乐也极具天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园诗和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
  崔鸿是生活在北魏时期的人,他的老家在齐州的清河地区,祖辈人曾经在山东淄博地区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  李贽画像  李贽生于
  晏殊出生于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
  姜夔向来有&痴情词人&之称,这是因为恋与情一向是姜夔作品中频频出现的题材,相
  公西华,别名公西赤,字子华,出生于公元前509年。他是中国东周时期鲁国的学者
  司马相如在文学上的造诣相信没有人会否定,他的代表作品《子虚赋》、《上林赋》都
  日前,小编看到了一个奇葩言论,台湾独派人士洪耀南称李白是突厥人,并且借此嘲讽
  西汉刘向,是皇室的宗亲,因此在朝为官几十年,期间因为上疏弹劾宦官乱政而被免官
  杨维桢是元末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字廉夫,号铁崖。因为喜欢并擅长吹铁笛,他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在泰国,和尚竟然是可以吃肉的 - 简书
在泰国,和尚竟然是可以吃肉的
那一年,我一人一包一护照开始了一段流浪。流浪的首站是泰国。经过多年驴友生涯熏陶,我到一个新地方,去不去景点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观察当地的人,吃当地的美食,记录当地的故事。泰国,我印象中最深的有比女人还女人的人妖,虽然也有丑到爆的,但是言行尽十分温柔,让人无法忘怀;还有海边现炸的小虾,那真是松软酥脆,清香满口,配上泰国的柠檬茶,海风一吹,就觉得自己在天堂了;还有我跟本地人搭讪,跟他们人去ktv唱歌的经历,全程我都是在看,因为他们唱的是泰文歌,我是一句都不懂啊,十分有趣又十分无聊,有趣的是这ktv居然像90的卡拉OK,还是纸质点唱,无聊的是,她们唱的都是啥啊,我都在傻笑;还有就是泰国寺庙很多,随处可见,我跑寺庙里蹭饭吃,饭菜尽十分丰富,菜有肉,汤也是肉汤,好吃的很。是的,泰国的和尚是吃肉的。泰国佛教盛行。在清迈,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佛寺,我那时背着相机到处走,大街小巷的晃悠。有一次看到好多人在树荫下排队,就好奇也去排。不一会儿,就到我了,一个长相十分平和慈祥的阿姨塞给我一碗饭,一个不是很大透明的塑料碗,里面盛满了饭菜。我当时有点发怵,这不会要钱吧,那要多少呢?我看身边的泰国人都很开心的在往前走,就想着不怕,先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吧。继续随着队伍往前走,又有一个阿姨用同样的碗给了我一万萝卜排骨汤。这个我印象十分深刻,因为汤很好喝。继续往前走,有一个和尚出现了,给我们发吃饭用的勺子,一脸的微笑,给人很舒服的感觉,说着什么,我是不懂,但是并没有问我们要钱。我跟大家一样,找了个凳子坐着吃,边吃边惊讶泰国和尚的伙食,又香又好吃,还不戒肉。后来回来找度娘解惑,原来古时候,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时,只是戒杀生。到了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崇尚佛教,自己常常想去出家不做这个皇帝。萧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想着既然不让杀生,那就从源头抓起,杀生不就是为了吃肉嘛,那和尚就不要吃肉了。皇上说话,金口玉言,十分管用。从此,在天朝,佛教信徒就不吃肉了。所以说,出国涨见识,打破固有思维。不出去,不体验,我永远不会知道咱们的和尚还是可以吃肉的啊,只是到了我们这里有了自己的发展路线。
有事请加微信 ,我们可以畅聊人生。中国特色佛教戒律:为何和尚不能吃肉?
中国网 .cn  时间:
“宇宙”一词,在英语中,是cosmos,或者universe,其他西方语言也大致相仿。现代英语的cosmos和universe基本同义,两个词的区别在于,前者来源于希腊语,表示“秩序”,与“混沌”(chaos)相对,后者来源于拉丁语的universus,由uni(同一个)和versus(朝向,动词vertere的过去分词)组成,表示朝着同一个方向行动的整体,其引申义,就是全部物质现象的总和。
在我们中国人的哲学里,所谓“宇”,就是天地四方,泛指空间,所谓“宙”,就是古往今来,泛指时间。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空间和时间的总体,简单明了。中国人造词的智慧,比起西方人来,高明得不止一点两点。
更高明的是,依此理论,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宇宙。人是狭义上的空间和时间的总体。
的确有人以宇宙自居的,这个人就是侯景。侯景的一生,那是相当不可思议的,不可思议到必须要用宇宙来形容的地步。成就侯景的不可思议的,则是另一个不可思议的人——南朝的梁武帝。“不可思议”,出自《维摩诘经·不思议品》,是佛教里的名词,而梁武帝正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甚至不客气地说,是一个有些极端的佛教徒。
关于梁武帝对佛教的虔诚,正史上的记载非常详尽,《梁书》说他“笃信正法,尤长释典,制《涅槃》《大品》《净名》《三慧》诸经义记,复数百卷。听览余闲,即于重云殿及同泰寺讲说,名僧硕学,四部听众,常万余人。”他所主持编译的佛经就有数百卷之多,境内修建、供养的佛寺近三千所。“寺”本是古代行政机构的名称,比如光禄寺、大理寺,宦官最初的称呼之一,就是寺人。南北朝时代的佛寺文化在世人心目中落地生根,以至于今天的很多人一提到“寺”首先联想到的是佛教寺院里的僧侣,而不是大理寺里的包拯。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数字只有可能保守,绝没有夸张。南朝的寺院与浮屠(即佛塔),与北朝的石窟与佛像相映生辉,是中国佛教文化古迹上的一对奇葩。
为了将佛教演变为教化万民的一种信仰,梁武帝“以身作则”,于天监十八年(公元519年)在宫中的华林园受菩萨戒,法名冠达。在世俗世界里,他是国家的皇帝,在佛的世界里,他是修行的菩萨,“皇帝菩萨”的称呼,也由此而来。光受戒还不够,他又在皇宫隔壁修建同泰寺(“同泰”一词,取自他的年号“大通”的反语切音),并进寺讲经说法,向万民宣扬佛学思想,即所谓“舍身寺奴”。
第一次“舍身”,发生在普通八年(公元527年),之后,梁武帝又在大通三年(公元529年)、大同十二年(公元546年)和中大同二年(公元547年)三次入同泰寺“舍身”,且一次比一次的时间长,到了第四次,前后长达四十七天。这四十七天里,梁武帝的身份是“菩萨”,梁国在事实上处于无君的状态。他在寺内只穿法服,除此以外的一切物件,一概摒除;他多次举行四部无遮大会(四部,即僧、尼、男女居士;无遮,又称无碍,范围更大,是允许任何人自由参加的法会),讲《涅槃经》和《三慧经》,听众达到数万。
皇帝“舍身”为“寺奴”,国又不可一日无君,大臣们急得团团转,只得凑足钱财为他“赎身”,一共花费了三万亿钱(一说四万亿)。
所以说,梁武帝是位不折不扣的“佛门天子”。批评家们往往喜欢强调他佞佛,抛开意识形态,他对于佛教学说的贡献,对于佛教文化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他在佛学上最为有名的一套理论,是“三教同源说”:佛、儒、道三教,本源是相同的。
佛、儒、道三教之间的对立与争执,由来已久。佛教于汉代传入中原之前,儒、道就有了数百年的争执,佛教从西域传入后,宗教间的冲突在所难免,到魏晋南北朝达到一个高峰。比方说儒佛争论中的礼制问题,僧人觐见皇帝是否应当行士大夫的跪拜礼节,从东晋到刘宋都有过大规模的辩论,跪拜令屡颁屡废,出世的僧人还是占了上风。
又比如道、佛之争,西晋道士王浮撰写了一部《老子化胡经》,说老子出关,往生西方后,才有了佛教。这一说法自然遭到了佛教信徒的不断攻击,刘宋末年,又有道士顾欢撰写《夷夏论》,极力诬佛,两家的争论升级。佛教徒说,佛祖派了三个弟子到中国,一个是孔子,一个是颜渊,另一个就是老子。大家各自意淫,争吵也得不出个结果。
梁武帝颁布《舍道诏》,将佛教推崇到最高的位置,宣布佛教为国教,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裁决。但是他不把儒、道两教一棒子打死,因为他本人在儒、道方面的修养都不低,留下了很多注解孔子、老子思想的著作。他认为儒、道也有不少优点,三教不应对抗,而应融合,彼此作为参照与补充。他常常称释迦牟尼、孔子和老子为“三圣”,也重视儒、道两教的作用,大力开办经学馆,敬重著名道士陶弘景,等等。这些举措,是相当符合他最高统治者的身份的。
梁武帝在三教同源说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很多容易接受的佛教戒律,对今天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开僧人必须吃素之先河。
素食之风于中国,比较有历史。道家的养生之道中,就包含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的饮食理论。文人喜欢搞素食斋禁,有甚于现代的女生瘦身行为,是一种风尚。如果干涉别人的吃素行为,那就可能有坐牢的危险,弄不好还会掉脑袋,更夸张的是,如果在吃素的时候不小心放了一个屁,被人听到了,那叫“坐斋不谨”,也会被砍头。(如此看来,古人玩时尚,可要比现代人喜欢玩的“极限大挑战”刺激多了,搞不好就把小命扔里头)
相对来说佛教就比较人性化了,它有所谓吃“三净肉”的说法,即:一谓眼不见杀;二谓耳不闻杀;三谓不为我杀。只要符合这三个条件,信徒是可以吃肉的。今天很多地方还是如此,不说远的,我有一位泰国的朋友告诉我,泰国的和尚就吃肉。
“荤”的本意也不是肉类,“荤”通“熏”(粤语里这两个字就同音),是指气味熏人的蔬菜,比如葱、蒜、韭菜等(今天不少人,尤其是女生,不喜欢吃这些,说起来也是很有修行潜质的)。“荤”字从草而不从肉,便是明证。
慢慢地人们的思想又有了“进步”。佛教徒相信六道轮回,一切众生,生生死死,因因果果,永远在里头死循环。今生你吃了猪,下辈子你就要做猪被人吃,吃来吃去,都是受苦,太可怜了。(这逻辑实在荒谬。听过一个笑话:有个和尚劝一个杀牛的改行,说你杀牛杀多了,来世要变牛的。结果杀牛的说:“既然如此,那我还是杀个和尚吧,因为我来世想当和尚。”)
梁武帝想治标也治本,就在受戒之前,下一道诏令,干脆规定,僧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吃肉。他自己做得特模范:每天只吃一餐,内容以豆羹米饭为主,没有一点油腻荤腥之物,非常简朴。而且,他还改变早年一度沉湎女色的作风,绝断房事,五十岁后再也未临幸任何女子。
除了食素,寺院撞钟的传统也源自梁武帝。他曾向高僧宝志请教:“怎样才能摆脱地狱之苦?”宝志的回答是:“人的苦痛不能一时消失,但是如果听到钟声敲响,苦痛就会暂时停歇。”(这在心理和生理上看的确有其道理)梁武帝便下诏寺院撞钟,“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寒山寺,就是梁武帝敕命赐建。(宝志是南朝前半期修行极高的僧人,活了九十七岁,据说,他是民间济公活佛的原型)
摘自:《悠悠南北朝》
文章来源: 华夏经纬网
责任编辑: 悠悠
  |  法律顾问:  | 
|     |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电话: 86-1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和尚吃肉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