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分析法的分析对象是2016国际收支平衡表表中哪一类账户

《国际金融》主要介绍国际收支、外汇市场、外汇理论与政策、国际货币体系等内容,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课程主要以讲授为主,并辅之以案例分析、测验巩固来让学生熟悉国际金融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金融交易的基本操作方法和金融风险及其管理。
国际金融,就是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联系而产生的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 国际金融由国际收支、国际汇兑、国际结算、国际信用、国际投资和国际货币体系构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譬如,国际收支必然产生国际汇兑和国际结算;国际汇兑中的货币汇率对国际收支又有重大影响;国际收支的许多重要项目同国际信用和国际投资直接相关,等等。国际金融作为一个学科可以分为两个构成部分:国际金融学(理论、体制与政策)和国际金融实务。前者包括: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外汇管理、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体系、地区性的货币一体化以及国际金融协调和全球性的国际金融机构等。后者的内容则包括:外汇交易(包括国际衍生产品交易)、国际结算、国际信贷、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银行业务与管理等等。
国际收支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国际收支即“一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债务和收益的交易以及债权债务的变化”。国际收支一般按一年、半年或一个季度计算。一国的国际收支不但反映它的国际经济关系,而且反映它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以来,国际收支的主要问题是:许多国家国际收支不平衡,各国为调节、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常常产生许多矛盾和斗争。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是经常现象,要做到收支相抵、完全平衡十分困难。但是,无论是逆差还是顺差,如果数额巨大且又长期持续存在,都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各国政府大都会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力求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一国采取措施往往会引起其他有关国家相应采取对抗和报复行动,从而减弱或抵消该国调节措施的作用。而且,有时调节国际收支的办法又同发展国内经济的要求背道而驰。譬如提高利率,若恰逢经济复苏时期,这一措施就会大大影响经济的恢复;而经济复苏受阻,又会影响国际贸易的增长。一国的国际收支与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有所区别。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国的货币资金收付行为,国际收支平衡表则是将一国一定时期(一年、半年或一个季度)的国际收支情况分别按不同项目编制的记录和统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综合反映一国同外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资金往来的全面情况,因此各国都很重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工作。
国际信用是国际货币资金的借贷行为。最早的票据结算就是国际上货币资金借贷行为的开始,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现代国际金融领域内的各种活动几乎都同国际信用有着紧密联系。没有国际借贷资金不息的周转运动,国际经济、贸易往来就无法顺利进行。国际信用主要有:国际贸易信用、政府信贷、国际金融机构贷款、银行信用、发行债券、补偿贸易、租赁信贷等。国际信用同国际金融市场关系密切。国际金融市场是国际信用赖以发展的重要条件,国际信用的扩大反过来又推动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按资金借贷时间长短可分为两个市场,一是货币市场,即国际短期资金借贷市场;二是资本市场,即国际中长期资金借贷市场国际金融市场中规模最大的是欧洲货币市场,这个市场上的借贷资本是不受各国法令条例管理的欧洲货币。在欧洲货币市场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欧洲美元,其次是欧洲马克。此外还有亚洲美元市场。欧洲货币市场是巨额国际资金的供求集散中心,它和由其延伸出来的其他众多国际金融市场及离岸金融市场,将世界各地的金融活动都纳入庞大的金融网络,使借贷资金的国际化有了更深入的发展。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分析2010年至2014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关键词:、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摘要: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综合反映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收支结构及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为制定对外经济政策,分析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经济因素,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提供依据,并为其他核算表中有关国外部分提供基础性资料。本文通过分析中国2010年-2014年国际收支平衡表来汇总部分信息,并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评价。总结观点达到学习进步的作用。
&&表是各项国际交易的记录,因而从每笔交易和从借贷总计来看总是平衡的。但国际交易所引起的事先无法达到平衡。这里说的国际收支平衡不是指平衡表上借贷总计的平衡。
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是各国重要经济目标之一。本国经济中许多因素,诸如生产波动、产业结构变动、金融动荡、物价升降等,都能影响这个目标的顺利实现。国外经济、政治、金融状况的变化也能产生不利影响。为避免和抵消这些影响,需要调整。这不仅为了使国际收支能保持基本上平衡,而且也为本国、物价的稳定以及本国对外支付能力的增强创造条件。在制定适当的政策措施以调整国际收支时,要对表作全面的分析,并把国际收支与国内经济统一起来考虑。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情况进一步加剧,长期以来的双顺差格局给我我国经济带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也给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带来了不良影响,还增加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而且很容易使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产生贸易摩擦,进而阻碍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阻碍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至2014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状况
国际收支总差额
经常项目差额
占国际收支总差额比重
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
占国际收支总差额比重
货物贸易方面
服务贸易方面
资本和金融项目方面
证券投资方面
2010年至2014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2010年至2014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宏观分析
五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对比
贸易收支差额
经常账户收支差额
资本和金融账户收支差额
综合账户差额
国际收支差额
国际收支状况
2010年至2014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服务贸易分析
参考文献: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七、论述题;1、试述199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国际收;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各账户之间有什么关系?;3、试论述国际收支的三种主要调节方法;4、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构成状况;5、测定国际收支赤字和盈余的方法有哪些;八、综合题;1、假设某年A国与其他国家共发生了以下15笔国际;(1)A国某公司对B国某公司出口一批价值为280;(2)A国某公司从C国进口
七、论述题
1、试述199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中国际收支平衡表标准组成部分两大账户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各账户之间有什么关系?
3、试论述国际收支的三种主要调节方法。
4、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构成状况。
5、测定国际收支赤字和盈余的方法有哪些。
八、综合题
1、假设某年A国与其他国家共发生了以下15笔国际经济交易:
(1)A国某公司对B国某公司出口一批价值为280万美元的机械设备,后者用其在A国某商业银行的美元存款支付这笔进口货款;
(2)A国某公司从C国进口一批价值50万美元的小麦货款系用A国某公司在C国某商业银行的美元存款支付的;
(3)B国人在A 国旅游观光花费20万美元,A国某国际旅行社将其美元外汇存入其在国外的商业银行账户上;
(4)A国人在C国旅游观光花费30万美元,C国某国际旅行社将其美元外汇存入其在A国的某商业银行账户上;
(5)A国某进口商租用D国的油轮共支出30万美元,付款方式是使用A国某进口商在D国某商业银行账户上的美元存款;
(6)A公司将其某项专有技术出售给B国某公司,后者用100万美元的产品抵偿这笔款项;
(7)A国某公司购买B国的有价证券共获得收益20万美元,存入其在B国某商业银行的账户上;
(8)A国政府用其外汇储备50万美元和相当于50万美元的粮食向F国提供经济援助;
(9)E国某国际企业以价值800万美元的机械设备向A国投资开办合资企业;
(10)A国某公司用500万美元购入D国某家上市公司股份的51%,D国股票的卖方将其美元外汇收入存入其在A国某商业银行账户上;
(11)B国某投资者用其在A国某商业银行的20万美元的短期存款,购入A国某公司发行的10万股普通股;
(12)C国某投资者用其在A国银行的短期存款;购买A国某公司长期债券30万美元;
(13)B国中央银行用其在A国某银行的美元外汇存款从A国国库购入相当于50万美元的黄金;
(14)B国中央银行用B国货币从A国某商业银行购入相当于50万美元的A国
货币,后者将这笔B国货币收入存入其在B国商业银行的账户上;
(15)B国政府将与100万美元等值的特别提款权调换成A国货币,存入其在A国商业银行的账户上。
试编制出A国在该年度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3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一、填空题
1、“货币―价格机制”与“价格―现金流动机制”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2、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包括______和______。
3、______是国际收支成功调节的核心。
4、造成内外均衡冲突的根源在于______。
5、按对需求的不同影响,国际收支的各种调节政策可分为 ______政策和______政策两大类。
6、在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被称为______。
7、货币论认为,国际收支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______对______的调整过程。其重要贡献之一是从开放经济角度把货币供应的来源分为______和______。
二、 单项选择题
1、进出口商品的供求价格弹性是( )。
A.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对其供求数量变化的反映程度
B.进出口商品的供求数量对其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
C.供给对需求的反映程度
D.需求对供给的反映程度
2.休谟机制的理论基础是( )。
A.货币数量论
B.凯恩斯主义
C.货币主义
D.理性预期
3.用Dx表示一国出口的需求价格弹性,用Dm表示一国进口的需求价格弹性,则马歇尔―勒纳条件可以表示为( )。
A. Dx+Dm>1
B. Dx+Dm<1
C. |Dx|+|Dm|>1
D. |Dx|+|Dm|<1
4.根据货币分析法对货币需求函数Md的假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y与Md之间呈正比例变化关系
B. P与Md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C. I与Md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D. E(P)与Md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5.下列哪一项是60年代以后形成的国际收支理论( )。
A.价格―现金自动调节理论
B.弹性分析方法
C.吸收分析方法
D.货币分析方法
6.从局部均衡(贸易项目)方面来考察国际收支的理论是( )。
A.吸收分析法
B.弹性分析法
C.货币分析法
D.资产市场分析法
7.根据货币分析法,下列关于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那一个描述是错误的( )。
A.如果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能够不受干扰的进行下去,从长期来讲,货币市场的不均衡以及国际收支赤字或盈余会最终消失
B.在持续的经济增长条件下,货币需求超过国内货币供给的结果是国际储备的流入
C.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流动,对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国家和非国际储备货币国家的影响是对称的
D.在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的不均衡可直接由汇率自动的改变而得到纠正,不需要国际间货币和国际储备的流动
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流入本国的净资本增加会导致实际汇率( )。
D.上升或下降
9.关于吸收效益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下列的哪一个描述是错误的( )。
A.物价上涨先于工资的提高,从而使物价上涨转变为企业家利润
B.物价上涨使收入从固定货币收入集团转移到社会的其他集团手中
C.物价上涨使实际收入的一个更大部分转变为政府的税收
D.在收入从低边际吸收倾向向高边际吸收倾向移动的情况下,贸易差额得到改善
10.下列关于货币分析法的政策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国际收支的失衡本质上是货币失衡
B.国际收支的失衡是永久性失衡,所以政府必须采取措施调节
C.一个国家在不变动汇率的情况下也能对国际收支的失衡进行调节,其方法就是采用国内货币政策
D.贬值仅仅是国内信贷收缩的一种替代品
11国际收支失衡是指( )。
A.国际收支顺差
B.国际收支逆差
C.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
D.贸易收支逆差
12.J曲线效应是用来描述经常项目的( )。
A.贬值的效果
B.升值的效果
C.先贬值,后升值的效果
D.先升值,后贬值的效果
13.货币分析法将国际收支视为( )。
A.货币现象
B.实物现象
C.货币和实物现象
D.其他现象
14.在吸收表达式B=Y-A中,B代表( )。
A.国民收入
C.贸易差额
15、认为货币贬值会改善贸易收支,但要有条件的是(
A、“物价―现金”流动机制
B、弹性分析理论
C、吸收分析理论
D、货币分析理论
16、米德冲突说明,一国如果要同时实现内外均衡,就必须同时使用下列哪两种政策(
A.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移政策
B.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C. 支出调整政策和货币政策
D. 支出转移政策和财政政策
17、根据蒙代尔的搭配法则,下列那一种政策应着眼于稳定国内经济,而另外哪一种政策则应用于稳定国际收支( )。
A. 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移政策
B. 支出转移政策和支出调整政策
C.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D.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18、下列哪一位经济学家开创性地提出了“两种目标,两种工具”的理论模式( )。
19、要实现N个经济目标,必须至少具备N种政策工具,称为( )。
A.丁伯根法则
B.蒙代尔的政策指派理论
C.米德冲突
D.斯旺模型
20、IB曲线左右两边的点各意味着哪种情况( )。
A.失业 通货膨胀
B.通货膨胀 失业
C.充分就业 通货紧缩
D.通货紧缩 充分就业
21、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矛盾及政策搭配,是由哪位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
A、James Meade
B、Robert Mundell
C、Johnson
22、当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逆差的经济状况时,应采用下列什么政策搭配?( )
A、紧缩国内支出,本币升值
B、扩张国内支出,本币贬值
C、扩张国内支出,本币升值
D、紧缩国内支出,本币贬值
三、多项选择题
1、国际收支政策调节主要包括( )。
A、需求调节政策
B、供给调节政策
C、融资政策
D、政策搭配
2、支出转换型政策主要包括( )。
A、汇率政策
B、政府补贴
C、关税政策
D、直接管制
3、从供给角度讲,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有( )。
A、财政政策
B、产业政策
C、科技政策
D、货币政策
E、融资政策
4、引起国际收支长期逆差的结构问题有以下表现形式( )。
A、经济结构单一
B、经济结构落后
C、经济结构老化
D、经济结构雷同
四、判断题
1、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指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能改善。(
2、J曲线揭示:汇率贬值后,短期贸易状况恶化,长期贸易状况改善。(
3、在货币分析法下,超额的货币供给产生的压力会导致经常项目赤字。(
4、根据资产分析法,国内货币需求与本国利率呈负相关关系,与外国利率呈正相关关系。(
5、实际汇率对各种冲击的反应取决于本国和外国的产出水平,取决于净资本流动对冲击的反应程度,取决于本国和外国的贸易与产出的比例。(
6、因为货币错觉的存在,要求人们应更多地关注货币收入而不是关注物价。(
7、弹性论采用的是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8、吸收论含有强烈的政策搭配取向。(
9、国际收支调节的结构分析法的着眼点是国内的供给结构。(
10、根据弹性分析法,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所以会有助于减少国际收支赤字。(
11、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是一种短期分析理论。(
12、弹性分析法强调的是经济社会需求的一面,吸收分析法强调的是经济社会供给的一面。(
13、在金本位制年代,各国政府把对内均衡的实现看得比对外均衡的实现更重要。(
14、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所说的吸收就是通常所说的消费与投资。(
15、价格―现金自动调节机制是一种汇率决定理论。(
16、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可存在于任何经济条件下。(
17、补贴和关税政策属于支出增减型政策,而汇率政策属于支出转换型政策。(
18、“融资还是调整”表明融资政策与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支出政策之间仅存在替代关系。(
19、直接管制属于单独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20、汇率贬值一定会恶化贸易条件。(
21、提高汇率,即本币升值,会使对本国商品的开支转移到对国外商品的开支上,从而恶化国际收支。 (
22、根据“蒙代尔搭配法则”,财政政策应被用于外部平衡,而货币政策应被用于内部平衡。 (
23、根据“蒙代尔搭配法则”,如果短期资本流动对利率差异没有反应,这时适时搭配使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能够实现内外部的平衡。 (
24、财政政策主要指改变政府支出及税收的政策,而货币政策主要是指通过改变一国的货币供给并影响利率来发挥作用。 (
25、直接管制包括关税、配额以及其他限制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措施,是一种可以作用于所有项目的普遍性政策。(
五、名词解释
(1)货币-价格机制 (2)收入机制
(3)利率机制
(4)需求调节政策
(5)供给调节政策
(6)资金融通政策
(7)支出增减型政策
(8)支出转换型政策
(9)米德冲突
(10)丁伯根原则
(11)有效市场分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生活休闲娱乐、外语学习资料、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国际金融习题82等内容。 
 国际金融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新加坡离岸国际金融中心属于( C )。 A.名义中心 B.功能中心 C.基金中心 D.收放中心 2、世界黄金定价中心是(...  国际金融完整考试题库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复习考试题库 模拟试题 1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5×5=25 分) 1、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实体的居民同...  第一章 2.国际收支总差额是( D )2008.1 A.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账户差额之和 B.经常账户差额与长期资本账户差额之和 C.资本账户差额与金融账户差额之和 D....  国际金融练习题 第一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判断题 1、国际收支是指外国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完全系统的记录。X 2、广义的国际收支是一个存量的概念。...  国际金融学试题库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国际金融学一、名词解释 1.特别提款...国际金融学试题1 6页 免费 《国际金融学》课程题库 8页 免费喜欢...  国际金融习题含答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国际金融习题 第一章 一、单选题: 二、1.下面哪些自然人属本国非居民?( A.该国驻外外交使节 C.该国出国就医...  国际金融习题参考答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国际金融参考答案第一章 某年日本国际收支平衡表(单位:10 亿美元)请回答: 1.日本该年国际收支差额是顺差,还是逆...  《国际金融》练习题_法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国际金融》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一)第一章 外汇与外汇汇率 1、外汇 2、基本汇率 3、套算汇率 4、买入汇率 ...  《国际金融》复习题及答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国际金融》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 一国货币升值对其进出口收支产生何种影响( B ) A.出口增加...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第二章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第二章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03:07:2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第二章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官方公共微信理论前提/弹性分析法
弹性分析法该理论的前提假定为:①其他一切条件不变,只考虑汇率变化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②贸易商品的供给几乎有完全的弹性。⑧充分就业和收入不变,因而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就是这些商品和其替代品的价格水平的函数。④没有资本移动,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支。在这些假定下,该理论以进出口商品供求的价格弹性为基本出发点考察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即考察汇率变动对进口总值和出口总值的影响。出口总值等于出口价格乘出口数量,进口总值等于进口价格乘进口数量(进出口值均以外币表示)。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 支,取决于进出口商品需求与供给的弹性。假定供给具有完全的弹性,那么贬值的效果取决于需求的弹性。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是 指进出口商品的供求数量对进出口价值变化反应的程度。弹性大,说明进出口商品价格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供求数量;弹性小,则情况相反。一国货币贬值会使出口价格下跌而促进 出口,进口商品价格提高而抑制进口,但这并不意味着贸易收支逆 差会必然减少。因为贸易逆差的减少取决于贸易值,即出口值增加并大于进口值。而出口值增大只发生在出口商品数量的增长率大 于出口商品价格下跌的比率时,亦即出口需求弹性大于1时;进口值减少只发生在进口需求有弹性而大于零时,进口才会减少。这 样,出口值大于进口值,贸易收支得到改善。在进出口供给有完全弹性的条件下,设出口需求弹性为D二,进口需求弹性为及,则两种需求弹性的组合有三种可能性: ①几+及>1 货币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 ②几+D,~1 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不发生作用。 ③Dx+Di
历史背景/弹性分析法
弹性分析法以金本位制崩溃后的浮动汇率制为背景,主要分析了一国当局所实行的货币贬值对该国国际收支差额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在汇率贬值改善贸易逆差所需的弹性条件和汇率贬值对于贸易条件的影响两个方面。这一理论最初由A·马歇尔(Afred Marshall)和A·勒纳(Abba Lerner)提出,以后又由J·罗宾逊(Jane Robinson)和L·梅茨勒(L·Metzler)在20世纪30年代作了进一步的发展。
理论假设/弹性分析法
弹性分析法是以马歇尔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的。有以下假设:1、它只考虑在进出口市场上汇率变化的影响而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包括收入、其他商品价格、偏好等不变),进出口需求曲线本身的位置不变,因而货物贬值的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被抽象掉了。2、所有贸易商品的供给弹性为无穷大,因而按国内货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不随需求增加而上涨,与出口相竞争的外国商品价格也不因需求减少而下降。当进口需求减少时,以外国货币计算的进口商品价格不下降;当进口替代商品需求上升时,与进口商品相竞争的商品价格也不上升。3、假设没有资本流动,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支。4、假设最初贸易是平衡的,汇率变化很小。。
显示方式: |
其它金融业务
共有72个词条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8次
参与编辑人数:7位
最近更新时间: 09:12:25
认领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