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重疾险有必要买吗多买几份吗

《重疾险有必要多买几份吗》评论
- 希财新金融
csai_chenrong&&&&&&
&&&&&&来源:网络转载
&& 重疾险有必要多买几份吗?现代人越来越懂得用保险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重疾险作为健康保险范畴最重要的部分,自然受到了消费者的高度喜爱,那么,重疾险有必要多买几份吗?下面,小编收集了些资料,供您参考:重疾险哪家保险公司好商业重疾险有必要买吗2017重疾险排名及推荐  一、重疾险有必要多买几份吗?  首先,重疾险是可以买多份的。重疾险一般为确诊即可赔付的险种,只有保额的限制没有份数的限制,而且保额...
本文标题:
本文地址:
您也可以后再评价评论
风险提示:广告信息均来自平台方,不代表平台安全性,不构成投资建议!红包、体验金、理财金、大礼包、加息券、满减券、优惠券等都不直接等同于现金。参考收益说明不是收益承诺,不代表最终真实收益。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浅析重大疾病险选购指南上篇 | 重大疾病险买哪个好_什么值得买
保险填坑课堂 篇六:浅析重大疾病险选购(上)
浅析重大疾病选购(上)写在最前面 &&& &免责声明:以下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同意请勿转载或作他用,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值友互相飞砖,活跃气氛!大家好!新的一期填坑课堂又来啦!实在不好意思,近期事情太多同学结婚(收到两枚红色炸弹)、双十一购物秒杀等一系列烧钱的事,把原本要写的文章一拖再拖。自从来到什么值得买后lz又患上了“买、买、买综合症”,现在看来病的不轻啊!好了!好了!不扯皮了!话说前几期的保险填坑课堂受到了很多值友的支持和收藏很是欣慰,评论留言里值友也很积极,在众多评论里有很多值友都把身边或网上得到看到的计划书或产品拿来让lz评估好坏,说实话lz就是上帝也帮不了你,在这个市场上保险公司推出的产品太多了,lz不可能都看全。lz推出保险填坑课堂的目的就是要告诉你怎么选保险的方法,你只有学到方法用于比较你才能发现问题,再来问lz,可能这样lz回复你才有针对性。如果我只是告诉你某个产品好,下次你可能在另外产品中被保险公司埋在坑里了。今天lz以重疾险创始人 Dr. Barnard的一句话来开始今天的主题“我们需要重疾险,不是因为我们会死,而是因为想好好活着。”重大疾病保险,从无到有,时间并不长,中国自从1995年首度销售,至今不过短短的十几年,已成为深受大众欢迎和许多客户首选的保险产品。在国外重大疾病保险也不过才20多年,没有想到吧!&现在保险公司的重大疾病保险种类比较多(一方面是丰富产品满足不同需求,也让一些营销误导行为有机可乘。),有的是主险,有的是附加险,还有的是提前给付型,保的疾病也有所不同,有的是返还型的,还有些是消费型的,在这种状况下如何选择,显然是对客户的考验。重大疾病的保障范围是不是越广越好呢?35种、40种、70种,如果是108种是不是会更好!任何事情都难逃20/80定律,重大疾病里易发和高发的疾病也一样,20%的种类发病率在90%以上,剩下的80%发病率就低得多了。好在2007年颁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下称“《使用规范》”)出台后,大多数保险公司设计的保险产品中都会包含统一的25种,其中前6种重疾(红字)是所有重大疾病保险所必须涵盖的,其它19种保险公司可自由选择,这也是最多发的重大疾病。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多个肢体缺失、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良性脑肿瘤、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深度昏迷、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瘫痪、严重阿尔茨海默病、严重脑损伤、严重帕金森病、严重Ⅲ度烧伤、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严重运动神经元病(渐冻人)、语言能力丧失、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主动脉手术虽然其它19种保险公司可自由选择,但目前不管你买那家保险公司的重疾险,这25种重疾都已经成了标配。在25种重疾之外各家保险公司又自行增加重疾险种类,这样市场上就出现了35种重疾、40种重疾和70种重疾的产品,是不是没有看到过只卖25种的重疾险产品是吧!所以lz认真的告诉你,一个重疾险产品能保障40种左右的重疾险种类应该就可以了,基本上90%的重疾都已经涵盖。至于那些有70种或70种以上的重疾产品,多数是保险公司为了迎合越多越好的客户心理,给你个高大上的感觉(处女座除外),也不排除是一种重疾分拆成几种重疾。其实多出这么多种类的保障,保费必然也会转嫁到客户身上,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的。当然,如果保费只相差几百元左右或在你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那么就选保障范围最多的那个重疾险(前提是其他保障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既然说到羊毛出在羊身上,lz就来说说重疾险产品的类型,这就引申出为什么同样是重疾险产品,保费为啥相差很大的原因。最简单的重疾险就是单纯定期重疾险,纯消费型。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没有发生重疾,保费消费掉不返还的。消费型定期重疾由于保障时间短,保费纯消费,故多数客户不是很喜欢,所以机智的保险公司推出了能返还保费或保额的重疾险产品,这种类型的重疾险被设计成80岁左右返还保费或保额。买的保险能在有生之年拿回本金或保额还是不错的,至少交的保费没有浪费掉,多数客户都是这么想的。但好景不长,客户发觉返还的时间还是太长了,于是保险公司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适时推出了每几年返还生存金的重疾险,并在80岁左右还能返还保费或保额。但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客户对重疾险的期望也在提高,于是重疾险开始了72变的变化。含生存金的重疾险把每三年返还生存金的变每二年返还,保障年龄也有了多种选择从70岁、75岁、80岁、88岁或终身,轻症和重疾险结合使产品更加全面,和分红结合变身为分红型重疾险,和投资结合变身为万能型重疾险......停!好了!说了那么多只是想告诉你一点,你所想到的每二年能拿生存金、又能分红、并包含轻症保障,还能在70岁退还保额等等好事也都是要付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你的重疾险保费必然很贵。每增加一个保障功能,保险公司就要向你收取这个功能的保费,在你没有产品做对比的时候你是不知道的保费贵了还是便宜了。同样是10万重疾,含生存金、分红、70岁领取等功能的产品保费有可能是单纯终身重疾险保费的2倍!买重疾险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图个保障吗?在发生重疾风险时能获得最大保额。lz认为那些打着什么生存金、分红、投资等噱头的都不是你的菜。除去那些华而不实的功能后你才能以最少的费率买到最多的保额。能用6000元办的事就不要用1万元去做啦!&在看完以上二段文字后,如果你手里正好有已经购买的重疾险合同,那么翻开合同来看看关于重疾险保险金理赔的保险责任条款。关于重疾险理赔条款,lz作为保险代理人以前真心没有很注意过,自从自己的同事发生了一起保险理赔纠纷后,才让lz对自己所代理的重疾险责任条款认真关注起来。下面是4家保险公司关于重疾险理赔的责任条款(只看紫色字部分,红字是重点)。来!来!来!真正和保险公司扳手腕的时候来了&,都是读过书的人,自己心里评判一下哪家公司的条款最好理解?条款1、“如果被保险人在等待期后首次发病并经专科医生首次确诊患有任何一项符合我们第7 条约定的重大疾病,我们将按照本附加合同的基本保险金额给付“重大疾病提前给付保险金”。我们给付“重大疾病提前给付保险金”后,本附加合同终止,主合同基本保险金额按给付的重大疾病提前给付保险金等额减少;主合同约定的各项保险责任及保险单上载明的现金价值按减少后的基本保险金额确定。当主合同基本保险金额减少至零时,主合同终止。”条款2、“自保险合同生效之日起(保险合同复效的则自最后一次复效之日起)因意外伤害原因,或自保险合同生效之日起(保险合同复效的则自最后一次复效之日起)180天后因意外伤害之外的其它原因,被保险人初次发生本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本公司按照保险金额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本合同效力终止。”条款3、“(1) 在本附加合同保险期间内,若被保险人于等待期满后首次出现本附加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的的症状或体征,并且按本附加合同对于重大疾病的定义和诊断标准被初次确诊为患有本附加合同所列的重大疾病,则我们按本附加合同的基本保险金额乘以下表所示比例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本附加合同终止;若被保险人因意外事故而患有本附加合同所列的重大疾病,则不受等待期的影响。条款4、“被保险人于本合同生效(或最后复效)之日起一百八十日后,因首次发生并经确诊的疾病导致被保险人初次发生并经专科医生明确诊断患本合同所指的重大疾病(无论一种或多种),本合同终止,本公司按本合同基本保险金额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被保险人已经领取或本公司应给付特定疾病保险金的,本公司按本合同基本保险金额扣除被保险人已经领取或本公司应给付的特定疾病保险金后的余额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若因意外伤害导致上述情形,不受一百八十日的限制。”以上4段条款是不是条款1和2比较易懂易理解,只要初次发生并由专科医生确诊就赔款。而条款3和4在文字表述上是不是点拗口或迷糊,特别是条款4太像绕口令了!lz都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读过书!“因首次发生并经确诊的疾病导致被保险人初次发生并经专科医生明确诊断患本合同所指的重大疾病(无论一种或多种)”,lz认为“因首次发生并经确诊的疾病导致被保险人”可以去掉了,不就是首次发生专科医生确诊嘛!搞不懂为什么要写的这么复杂,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好了!晦涩难懂的保险条款到底会造成客户什么样的损失?来看看lz同事的这个案例案例的起因:客户于日投保了A公司重疾保险,该产品的重疾等待期是90天,比较巧合的是,客户刚好在等待期后的第91天初诊发现甲状腺结节,而直到两年半后的2012年2月,该疾病才转化为甲状腺癌。结果客户在交了三年保费后遭遇了拒赔。同年客户还购买了另一家B公司的重疾险,该产品的重疾等待期是180天,而实际结果是B公司的重疾险顺利获得了理赔!为什么?为什么?魔鬼就藏在条款里!这两家公司的重疾险条款就是条款2(B公司)和条款3(A公司),因为条款3比条款2多了“症状、体征”这四个字,A公司就认为客户91天去看病就必然推断为90天内有症状而以此拒赔!哪怕确诊的重疾发生在两年后、五年后、十年后,它也可以不赔了!那么如何界定症状、体征呢?疾病都是日积月累,按照这样的逻辑,不管你什么时候得重疾都可以拒赔。唉!有文化加上耍流氓真的天下无敌啊!&由于这不是lz的客户,客户真实情况到底怎么样不是很清楚,所知道的结果就是B公司的理赔没有因为A公司的拒赔而改变,而A公司是死活也没有理赔给客户(可能A公司太大了,要养活的人多)。不过呢!客户91天去看病的确让保险公司很警觉!告诉大家这个案例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值友在买重疾险时多少能留意一下责任条款里关于重疾理赔解释,易懂易理解的条款产品是你的首选。在购买的重疾险里你可能会附加其他保障利益,在这些附加的保障利益中附加保费豁免是一个很重要很实用的附加险。什么是保费豁免?下面摘录百度百科的解释。“所谓保费豁免,是指在保险合同规定的某些特定情况下导致完全丧失工作能力时,由保险公司获准,同意投保人可以不再缴纳后续保费,保险合同仍然有效。失去工作能力意味着收入锐减,如果保单附加了保费豁免功能,就会避免因为失业而带来的经济困难,保费不用您再缴纳,而保单的保障依然有效,包括现金利益的领取也依然有效。所以保费豁免相当于为您的保单再加了一份保险,是保险中一种人性化的功能。”简单的说就是万一投保人在缴费期间发生身故或残疾造成丧失了劳动能力,那么所购买的保险的保费就不用再交了,但是保险利益依然有效。目前市场上附加的保费豁免险主要是豁免身故、全残和重疾,但多数保险公司的重疾险豁免只有豁免身故和全残,能做到豁免身故、全残和重疾的三豁免附加险的公司不是很多。既然是购买重大疾病保险,lz强烈建议一定要附加包含身故、全残和重疾的三豁免附加险(一定要有豁免重疾),这种三豁免的附加险在夫妻交叉互为对方投保重疾险的时候是很有用,一旦一方不幸患上重疾,那么双方的重疾保险合同同时都可以豁免,不在缴纳后续保费。为了能比较直观的了解,lz简单的举个例子。先生和太太在同一家保险公司互相为对方购买了一份重疾险,并附加了三豁免附加险,先生是太太的投保人,太太也是先生的投保人。如果在这二份重疾险保障期间,先生不幸患上重疾,那么先生的那份由太太作为投保人的重疾险就发生了重疾理赔,由于先生又是太太的投保人,太太的那份重疾险是附加身故、全残和重疾三豁免的,所以太太的那份重疾险的保费也被豁免了。三豁免附加险就是保护投保人的。如果是夫妻都投保了重疾险就一定不要忘记为自己和对方加上三豁免附加险,这样极大的缓解客户的缴费压力和利益最大化。重疾险加上附加险后,lz再回到上面的案例说说重疾保险里的等待期,这个对客户来说也很重要的。等待期又称免责期或观察期,多数保险都包含的条款。如果客户买保险后发生自杀行为,要想赔到保险金必须两年后而不是两年内,住院医疗要等30天,重疾险要等90天,为什么呢?因为从统计学来看,如果客户是怀着自杀的念头、或者已经有了要住院、可能重疾的体症,并且为此购买了相应保险打算骗取保费,那么他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或冒着生命风险熬过等待期才能实施行动,这种概率已经小到保险公司可以承担的程度。保险公司没有办法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所以用等待期作为一种技术处理的手段,防止投保人明知道自己身患或将发生重疾保险事故,而马上投保以获得保险利益的行为,是为了防止道德风险,也就是所说的逆选择 。一般情况下,重大疾病保险的等待期为90天、180天、365天(1年),等待期一般是从合同生效日或复效日算起,只适用于第一个保险年度,对于可续保单来说,续保年度一般不再有等待期了。&原则上是在同等保障利益下的重疾险选等待期越短越好的&,90天和180天是重疾险里最常见的,只要心里没有鬼180天的等待期也是能接受的。至于1年等待期的就要看产品好不好了,如果这份重疾险的保障利益绝对吸引人还涵盖豁免、轻症、手术等利益,保费也能接受,那么1年等待期还是值得的,提醒值友注意哦!是涵盖(费用已经算在保险里了)而不是附加(附加是另外收费的)!等待期里要是因意外造成的重疾,这个重疾不受等待期约束可以理赔。如果在等待期里查出或发生重疾风险会是一个什么结果?答案就是保险公司退回所交全部保费(不计利息)。在买重疾险时等待期这个概念在购买的过程是很少会提到的,小白客户更不可能说到这个话题,所以lz提醒对等待期很敏感的值友你需要之前和代理人询问。在了解了重疾险保障范围、重疾险类型、重疾险责任条款、豁免和等待期后,成年人要买多少重疾保额才算适合呢?能算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必然会很昂贵,所以重疾险保险金的用途首先得满足高额费用的支付。再次重大疾病会有一个相对比较长的治疗期,由于患病后断了收入来源,治疗以及后来较长时间的康复期内会额外增加很多高昂的支出,所以在决定购买多少保额的重疾险时就要想到:一是高额医疗费用的补偿;二是弥补家庭经济的支出。那买多少才算适合呢?&下面lz给大家一个参考。值友应该都知道有“五年生存率”这个概念是吧!世界卫生组织在衡量一个国家的医学水平时就用这个,即看患者在患病五年后还能生存的比例。因为患者在患病五年后,如果还活着的话,医学上一般认为他的生存几率与常人无二了。而且越是活得长,再次复发的机率也越低,生存率就更高。lz希望值友用5年做一个保额的计算,思考一下,两个患同样重疾的人,一个虽然不用上班,但是治疗康复中获得了五年年收入的重疾赔付,另一个同样的治疗,但是他要担心房贷、车贷、小孩的教育、父母的赡养、自己生活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这两个人,你觉得哪一个更容易挺过五年?&中国因为健康意识等问题,目前的5年生存率不及美国的一半,lz能找到的最好的数据为35%左右。如果是这样,5年后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还健在。即使这三成幸运的人上班了,因为年龄,身体,心理,人际关系疏远等等原因,收入多半不会跟不生病前那样了,有可能甚至还不如生病前的。你看原本可以累积的财富,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疾,我们失去了很多。所以说重疾险购买时要考虑的不单单是疾病的本身,还有漫长5年的康复治疗期,即年收入10万的,重疾险保额最少也应该是年收入的5倍。好了!定多少保额的答案知道了是年收入的5倍,10万年收入的就要买50万的重疾险保额,但50万重疾险保费可不便宜哦!421的家庭结构负担也很重,再说钱也不是自己印出来的,想买多少就买多少,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怎么破!lz建议长期的终身的重疾险和短期的消费型的重疾险组合购买,比例为6:4或7:3。这样的组合就能以最少的费用获得最大的保障利益,把最有生产力的这段年龄加固保障。“我们需要重疾险,不是因为我们会死,而是因为想好好活着。”——Dr. Barnard拜拜!下期马上再见啦!&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2)
赞16评论20
赞210评论426
赞145评论173
赞196评论138
赞1196评论754
赞541评论447
赞524评论767
赞458评论738
赞535评论324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6种?25种?100种?买重疾险要保障多少种疾病合适?
在之前的专栏文章中,徐老师用精算的方法,帮我们算出:买定期纯保障性的重疾险,要比买终身重疾更合适。利用好省下的保费去理财,不仅回报更高,操作上也会更灵活。最近,我发现不少小伙伴在选择保障疾病数量上,陷入了选择困难。有保障6种、25种、50种,甚至还有100多种的,该如何选?是不是保障的种类越多越好?不过,价格也相应变贵了。如果用不上,会很浪费。那我们到底该买保障多少种重疾的产品呢?关于这个问题,作为保险产品的设计者,精算师徐老师心中自有答案。056种、25种、42种...买重疾险要保障多少种疾病合适?答 / 徐老师我们去营业厅办理电话卡,能看到有这几样分类。基础套餐:一般使用额度较少,够维持最基本的需求;标准套餐:日常需求基本都能满足;进阶套餐:重度用户往往会选。其实,选重疾险和选购电话卡类似。也可以套用这个结构,分成基础、标准及进阶版三大类。01 . “基础版”:包含6种重疾,预算有限时购买根据保监会的相关规定:重疾保险必须涵盖以下6种重大疾病。(1)恶性肿瘤(2)急性心肌梗塞(3)脑中风后遗症(4)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5)冠状动脉搭桥术(6)终末期肾病徐老师认为,如果预算有限,买包含这6种重疾的保险就够了。因为根据保险公司的统计数据,一旦罹患重疾,有超过95%的概率患的是前6种重疾之一。数据来源:关于大陆重疾险调查报告02 . “标准版”:含25种重疾,徐老师建议购买考虑到买保险就是为了买安心,徐老师通常建议购买25种重大疾病的保险。保监会对这25种疾病给予过统一定义,目前被国内保险公司普遍采用。可作为“标准版”供我们选购参考,而且这25种重疾可以覆盖98%赔案,适合我们普通人。03 . 重疾险“进阶版”:42种重疾甚至更多,注意性价比1)42种重疾产品,费率增加5%左右可接受如果你还想再多保障一些,若费率增加不多,可以考虑适当增加病种到40-50种,费率增加幅度应控制在5%以内。因为根据公开披露的精算报告,42种重疾产品定价所用发生率仅比25种重疾发生率增加5%。所以说,对于消费型纯定期重疾费率增加约5%可以接受,而对于终身重疾费率增加应小于5%。2)重疾种类越多,越要注意性价比部分公司打着产品升级的旗号,把重疾种类从60种增加到80种,实际发病率增加不到5%(可能不足2%),而费率提升5-10%,实质是变相涨价。而那些“100种重疾”的热门产品,徐老师认为,大多是噱头大于实质。我们支付额外保费,却换来一些患病率极低的疾病保障,有些疾病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听过,实在不划算。04 . 一些总结最后,徐老师也为我们总结了挑选重疾保障数量的5点结论,供大家参考。1、6种常见重疾发生率已经占了总的重疾发生率的95%;2、选择25种重疾险是比较理性选择,在费率增加不多情况下,可考虑40~50种重疾险;3、相较于噱头型百种重疾险,省下来的钱可以用来买住院医疗险;4、住院医疗险可以补充重疾险没覆盖到的疾病,保障更全面;5、考虑到高性价比的住院医疗险,建议先配置住院医疗险,再配置重疾险。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zoeyyan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0000步换试驾好礼
预订享1万置换补贴
北汽SUV低至5万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重疾多次赔付值得买吗 - 简书
重疾多次赔付值得买吗
本文为原创,欢迎分享。其它公众号及网站转载必须附上原文链接或文首注明:本文来源于谭省明重疾险一直是讨论的热门话题。现实中不幸的案例也在时刻警醒我们,要有忧患意识。随着商业保险制度的完善,民众的保障意识也普遍上涨。各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然进入白炽化阶段,通过市场的充分竞争,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产品创新。重疾险于1995年登陆中国,至今已经21年过去了,期间也历经过多次创新,但却没有这次改动大。从单次赔付进化为多次赔付,完全颠覆传统重疾险的产品形态,颇似小时候看的动画片—暴龙兽进化,一不小心暴露了年龄,哈哈
每次产品升级,最大的受益方无疑是消费者。产品形态越来越趋向个性化,也满足了不同人群针对性的保障需求。多次赔付重疾并非今年才有,早几年就出现了。只不过最近扎堆涌现,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然而,对于选择困难户来说,连单次重疾都没完全弄明白,现在又来一个可多次赔付重疾,这不是要把人整晕的节奏么。心塞~。别急,小明先生带您一起开挂,请带好安全带,准备出发。
多次赔付重疾的出现我个人觉得是个不错的选择。商业保险是一个买卖行为,对被保人的身体健康有要求,假如在孩童时期或者很年轻的时候得过一次重疾,以后想再投保健康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此后留下了保障真空期。刚好多次赔付重疾填补了这样的遗憾。现在的环境污染不降反增,医疗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大病被治愈的机率也越高。在矛与盾的攻坚战中,盾可不能固步自封。刚刚过了而立之年的被保人和刚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未来的路很长,个人觉得配置多次赔付的重疾,在大概率来看会更有用些。业内同仁包括部分砖家,对于多次赔付的重疾不太认可。主要有两种观点1、多次罹患重疾的概率低2、多次赔付的重疾险费率高,不划算多次罹患重疾的概率低这个说法属于比较片面,并没有实际的数据支撑。我也问过一些读医学研究的朋友。比如得了“恶性肿瘤”还会不会罹患“脑中风后遗症”,给出的答复是,即使曾经罹患了恶性肿瘤经治愈后,再罹患其它的重疾比如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所发生的概率和普通人是一样的。它们之间不会因为罹患过某种重疾就降低发生率。还有一点,在主观上我们都会认为重疾就一定是身体内部出现异常而导致的疾病。但重疾险里有部分保障内容是一些外伤所致的伤害。比如”III度面积烧伤、多个肢体缺失、瘫痪、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等“按照这些情况,发生多次重疾的概率是完全有可能的。多次赔付重疾的费率高、不划算和传统重疾险相比,费率肯定会高出不少,大概15%~30%。因为精算模型中已经把多次赔付的概率给算进去了。现在保险公司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也是挺拼的,费率虽然高了那么一丢丢,却没想象中高的那么离谱,看一组对比。
这三款都是市面上打得火热的产品,避免被人群殴,名字就不说了。简单来看,各自的保障责任其实相差不大,身故保障、轻症赔付、轻症豁免、轻症多次赔付这些主流配置该有的都有。费率嘛,已经摆在上面了,我只能说不会差得离谱。发生多次重疾的概率是有的,而且多次赔付重疾的费率不算太高。如果要匹配这类型重疾的话,该注意哪些方面?先了解传统重疾与多次赔付重疾之间最主要的几点差异区别一、传统重疾险赔过一次重疾后合同即终止;多次赔付的重疾,在首次确诊重疾并赔付之后,合同的现金价值为零。即其它身故保障、轻症保障、全残保障统统没有,只剩下重疾保障,且与首次确诊重疾之间需要至少间隔365天,有些是5年。注意点二、多次赔付重疾的疾病执行分组别,少的是2组,多的是3~4组。比如保80种疾病,首次罹患重疾享有全部。但赔过一次之后该组别的其它疾病就不再享有保障。所以疾病怎么分组这个颇有讲究。继续深入
数据来源:北京平安重疾理赔
前面有讲到,每种疾病之间是没有关联性的,即使得过其中一种,再罹患第二种的概率和正常人一样。再看到上表前三项理赔率最高的疾病,如果都放在同一组别,在理赔概率上来看,保险公司可以规避不少风险,如果分别放在不同的组别至少是比较良心的。来感受下【爱相随】与【美泰人生】的疾病分组情况。
【爱相随】
【美泰人生】
这两款重疾险保障责任细看下是差不多的,不过从疾病分组来分析,差异就比较大了。爱相随在A组中,高发的四种疾病就有三种在同一组别。美泰人生高发四种疾病则分布在三组不同的组别中,按照之前的观点,即使少了轻症豁免,我个人依然倾向于美泰人生。注意点三、在保险公司的宣传过程中,有些号称赔3次、5次的。向消费者宣传最高累计赔付XX万,这个时候请吃根冰棍理智一点。所说的累计赔付额度假使1千万也好,也只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我们要关注的是,罹患了重疾,首次最高可以赔多少钱,先别扯后面的,不现实。如何配置产品选择越来越丰富,对于规划人身风险保障也扩大了可选范围,无论产品再怎样的多样化,保额依然是第一考虑要素。假如我们需要50万的重疾保额,大可分别组合,20万的传统终身重疾险(或者20万的定期重疾险)加上30万的多次赔付重疾。这样的话,首次罹患重疾依然最高可以享有50万的重疾保障,而且还有30万的2~3次重疾保障。最重要的是,保费支出至少比单纯的50万多次赔付重疾节省20%,以达到合理分配资金利用率。已到终点站~请带好行李物品准备下车。多次赔付重疾哪款产品值得选,下篇文章见。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小明寻保
传递正确的保险观念,杜绝销售误导,避免利益夸大
个人微信号:xiaowoniu2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业重疾险有必要买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