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为止面临三大危机,光棍危机会引发叛乱吗、养老危机、就业危机、这三大危机看来一时半会也解决不了,请问这么

老龄化算啥 这才是中国最可怕危机?就在5年后!
来源:政商内参
作者:佚名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末,中国大陆男性人口70079万人,比女性多3376万。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100,7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则高达206:100,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人口学者、高级统计师姚美雄判断,光棍危机可能于2020年后全面爆发。
  9月30日,《第一财经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光棍危机2020年或全面爆发:单身男性上千万》的文章,该文称,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末,中国大陆男性人口70079万人,比女性多3376万。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100,7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则高达206:100,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人口学者、高级统计师姚美雄判断,光棍危机可能于2020年后全面爆发。
  文章中表示,我国的出生人口男女比例已经连续30多年超过107的最高警戒线。过去20年来,中国出生性别比一直高于115,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失衡最严重的国家。
  但有关中国遭遇人口危机、光棍危机的说法,业界却存在不同评判。
正方:光棍危机严重
  是什么造成性别失衡?
  据《成都商报》报道,15年后,每100个20岁的女孩周围,将环绕着118个同龄的追求者。据此估算,1990年出生的男性,将有六分之一始终单身,2000年出生的男性,会有七分之一孤独一生。可以说,他们是这个危机的最大受害者。
  而按人口学专家易富贤的估算,以22-60岁的男性人口对应20-58岁女性人口,姑且定义男性人口超过女性的那一部分为“光棍”,那么2010年之后,中国的“光棍”数量快速攀升,2022年超过2000万,2028年超过3000万,到2041年将超过4000万。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原本比较平衡和稳定的人口性别天平出现了严重的倾斜?人口学者黄文政、梁建章认为,出生性别比失调是性别偏好、生育数量限制和胎儿性别鉴定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后果。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去掉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会出现男女比例失调。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当年出生性别比为116.9,其中第一胎出生性别比为107.12,第二胎就飙升至151.92,第三胎更高达160.3。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第一胎的出生性别比基本正常,越往后就有更多的女胎被选择性堕胎,从而推高了出生性别比。
  怎样应对光棍危机?
  男性比女性多3376万人,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将来会有3376万名男性找不到对象呢?我认为,实际情况将比这个数据更严重。这是因为,女性一般比男性更长寿,如果考虑到女性老人多于男性老人这一事实,那么,在70岁以下的人口中,男性数量比女性数量多出不止3376万人。
  长期的性别比失衡将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首先,男性过剩会对一夫一妻的婚姻家庭制度会形成强大的冲击,婚外恋、第三者插足将增多,离婚率将持续上升。其次,未婚男子越来越多,必然会导致卖淫嫖娼现象更严重,骗婚、买卖婚姻、性犯罪会增加,性病、艾滋病等会更泛滥。
  有一位网友说:“男人成为光棍并不是因为性别比例失衡,而是因为他们缺乏吸引异性的东西。就算一个60岁的老人,条件很简单,有辆高级轿车,有间三室一厅的房子,只要他愿意,我就不信他找不到20岁的老婆!”这位网友的观点似是而非。
  按照这位网友的逻辑,老龄化程度再高也不可怕,只要你到老时有几百万美元,还怕养老问题吗?如果你没有几百万美元,那就怪你自己没有本事,不能怪老龄化程度太高。再引伸开来,人们不要再抱怨社会治安差了,要怪就怪自己武功不够高,如果你是武林高手,那些歹徒敢打劫你吗?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男女比例基本平衡,那么,如果男人找不到对象,确实应该怪这个男人不够优秀,对女孩缺乏吸引力;然而,在性别比严重失衡的情况下,男多女少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就算所有的男人都特别优秀,也总是有几千万个男人找不到对象!
  女性人口的短缺,能不能通过婚龄差的拉大来解决未来适婚年龄段人口的婚配问题呢?比方说,30岁的男人找不到25岁的女性就找20岁的。我认为,如果性别比失衡仅仅出现几年时间,那么这个办法是可行的;然而,中国的性别比失衡已经持续了30年,女性人口的短缺,是持续性的短缺,而不是在几个特殊年份的短缺。在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性、累积性失衡的情况下,通过婚龄差的拉大来解决婚配问题这种办法是行不通的。
  那么,能不能通过引进外国新娘和跨国婚姻来解决光棍问题呢?确实,现在有些国家(例如俄罗斯和法国)是女多男少,然而,中国现在的人均收入低于俄罗斯和法国。跨国婚姻一般是穷国女子嫁给富国男子,而很少有相反的情况。所以,如果指望通过跨国婚姻来解决光棍问题,毋宁说会加剧这一问题。况且,中国的光棍数量过于庞大,即使俄罗斯和法国的全部多余女性都愿意嫁到中国,也仍然无济于事。
  有人把中国性别比失衡的原因归咎于重男轻女的观念和B超鉴定性别。我认为,性别比失衡的原因,确实也有这两个因素,但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和B超鉴定性别,为何这些国家没有严重的性别比失衡现象呢?所以,中国性别比失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实行全世界最严厉的生育限制政策。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的数据,中国执行一孩半政策地区2000年的出生性别比高达124.7,比实行二孩政策地区的出生性别比高15.7个百分点。可见,二孩政策有助于降低出生性别比;当然,自主生育政策更有助于使出生性别比恢复正常。另外,立法禁止对三个月或四个月以上胎儿的堕胎,既能保护胎儿的生命权,也有利于缓解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
反方:光棍危机的说法严重不靠谱
  对于中国光棍危机将于2020年全面爆发的说法,笔者认为严重不靠谱。
  首先,在男大女小的传统婚姻观影响下,剩女往往多于剩男。一直以来,国人绝大多数持男大女小的婚姻观,即男生愿意找比自己小的女生,女生愿意找比自己大的男生。这意味着进入适婚年龄后,男生的选择余地要比女生大很多。
  以24岁男性为例,其可选择的结婚对象是20~24岁(愿意选择比自己大的话,则可选择的对象更多)女性,从适婚人群数量来看,女性要远远多于男性。
  因此,所谓光棍危机的说法,实在是杞人忧天。
  其次,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逐步推出、人们生育观念逐步趋于理性、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政策出台,性别比将逐步趋于平衡。之所以出现性别比失衡,原因不外有三,一是人们的性别偏好,很多地区还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二是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重男轻女思想;三是非法的胎儿性别鉴定助推了男多女少的格局。
  近年来,受生活压力大、计划生育政策制约等因素影响,人们已经不愿多生孩子,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正逐渐下滑已成为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
  就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问题,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乔晓春表示,“目前,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已放开了&双独二孩&、&单独二孩&,接下来仍需要一步步放开整个计划生育政策。现在是时候放开&全面二孩&了,如果实现&全面二孩&一段时间后还出现人口负增长的情况,就需要取消计划生育政策甚至鼓励生育。”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逐步推出,人们生育观念逐步趋于理性,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政策的出台,性别比将逐步趋于平衡,2020年爆发光棍危机一说,严重不靠谱。
中国人口减少不是坏事
  现在的13亿人已经让中国环境承受力逼近了极限。从新闻报道来看,人们排污的方式已经无所不用其极,有的地方向沙漠排污,有的工厂在草原深处排污,雾霾成了很多中国城市上空的幽灵。就此而言,中国人口负增长相对于中国高度紧张的环境承载力来说,不是什么坏事。
  目前,很多“人口警报论”者往往人云亦云,把人口负增长和经济负增长挂钩。动辄就拿日本人口负增长和经济衰退的问题说事,这其实没有道理。这些年来,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是负数。但是,为什么德国经济没有衰退,反而,逐渐成为欧盟的中坚。可见,人口负增长并不必然导致经济负增长。
  不否认,中国经济的腾飞有人口红利的积极影响。但为什么同样有大量人口的印度,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就没有充分坐收人口红利。印度和中国差不多同时进行市场经济改革,却远远落后于中国。
  所以,廉价的劳动力当然是经济发展的红利,更关键的是,要有把这些廉价劳动力整合进全球合作分工体系中的制度和能力。
  中国既然已经融入了全球合作分工体系,必然会逐渐进化到这个生态链中更高级的位置。依托于廉价劳动力的经济形态,必然会逐渐退出中国,去寻找新的劳动力价值洼地。但经济增长和人口有关,更和制度与民情相关。对于未来,我所担心的不是人口负增长,一个独生子女要养两个老人,而是随着经济发展、福利完善、老一辈家庭财富的积累,一代中国人勤劳致富、艰苦奋斗的精神蜕化。
  当未来,一个年轻人生下来就有好几套房子可以继承,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善后,他们一代人中还有多少人愿意去通过努力奋斗,创造财富,实现人生?一些欧盟国家今日之弊,恰恰就是通过优越的财富积累和优厚的福利制度而让一个社会整体变懒了。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家庭,只要所有人都兢兢业业努力奋斗、工作,养老就不是一个问题。只有在一个懒汉充斥的家庭和社会,养老才会成为问题。
  人口减少可以缓解城市和环境资源压力,可以让有限的公共资源培养更高素质的劳动力,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与价值。争取人们正当的生育权利,不应该功利化地与经济政策捆绑。视人口为经济发展的负担,与视人口为经济增长动力之源,本质都是一样的。一个社会的繁荣与发展,最终靠的是人们的组织行为方式,而不仅仅是依靠人。
(责任编辑:陈彦娇)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中国光棍危机2020年或全面爆发
性别比失衡严重
  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末,中国大陆男性人口70079万人,比女性多3376万。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100,7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则高达206:100,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这也是导致光棍危机的主要原因。
  据调查,现在中国已经出现严重的性别比失衡,适婚男性人口比女性多出数千万。而导致男女性别严重失衡的原因有三个因素,主要受性别偏好、生育数量限制和胎儿性别鉴定等影响。
光棍危机或全面爆发,该如何应对?
  亟待生育政策“快步走”
  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的根本原因是因为重男轻女观念在一些人群的头脑中存在,而这种意识遭遇到严格的生育政策限制时,为了能够实现获得男丁的愿望,大多数会通过胎儿性别鉴定和堕胎的方式获得重新选择的机会,而这才是男女性别失衡如此严重的根本原因,如果是人口生育政策放开,甚至是全面放开,那么个人完全可以通过二胎生育或者多胎生育解决这个问题。
  可能有人会担心如果完全放开生育政策,会导致人口数量的剧增,其实这种担心在现代社会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一则是现代人的人口生育观念已经和上个世纪处于生育年龄的50、60年代的人完全不同,他们不再以多子多孙为幸福评判的标准,二则是因为现代社会养育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成本都非常大,即使完全放开也不会有人不顾自己的实际抚养能力而养一大群孩子,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几乎是不可能再出现了。
  因此,无论是从解决“少子化”的角度,还是应对家庭养老的巨大压力和男女性别失衡造成的光棍现象,都应该加快人口政策的调整,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口素质和结构的需求,这不是应急之策,而是应该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战略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不能让社会公共政策的滞后效应在人口结构的调整上继续发挥影响,顺应民意,及时决策,尽早实现人口政策和社会发展的同步,才是服务型政府“倾听民声”的最佳表现。(王仪之)
  性别平等才能化解“光棍危机”
  一场可能的“光棍危机”为何会到来?皆因为生育中的性别偏好,导致了男女出生比例失调。而这种性别偏好,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罔顾性别平等呼声的性别歧视。
  这种性别偏好可谓根深蒂固。在新中国建立前的数千年间,女性始终得不到公正的对待与认定,如今虽然已是二十一世纪,重男轻女的观念仍然大有市场。尤其在生育中,女孩依旧处于不被重视或不被欢迎的尴尬地位。究其原因,除了封建思想残余作祟,也有对女性社会家庭地位的不信任,以及对女性权益主张的不乐观。毕竟,大多数情况下,女性相对男性仍处于弱势,一些父母因此不相信女儿能够主导家庭,有能力为自己养老送终。这种自私的担忧之下,人们自然乐于生男孩而不愿意要女孩。
  对此,全社会应共同努力,提升女性社会家庭地位,促进性别平等的实现,使女性在社会中不必再过分依赖男性,并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和平等的社会能力。当女儿们成为父母心中强大稳定的依靠,性别歧视观念便会逐渐失去市场。
  总之,这一场所谓的“光棍危机”,始自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观念,若想终结这场危机,必须依靠推动性别平等来化解生育中的性别偏好,最终达成男女比例的自然平衡。当务之急是消灭封建思想残余,努力实现性别平等,使每一个人内心都真正认可“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现代生育观念。始于歧视,终于平等,如此“光棍危机”自然会消弭于无形。(侯坤)
别把光棍危机当成“狼来了”
  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直接带来光棍危机,至于间接危害,比如早婚、订婚、婚姻买卖现象增多,导致婚姻错位、代际争夺及婚外情、第三者插足、非婚生育以及同性恋、性疾病、性犯罪等社会现象增加,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则是接踵而至的后果。
  印象中这类警示,近些年频频提出,几年前,人民日报就曾就治理性别失衡发出过“刻不容缓”的声音。但也许认识不足措施不力,以致某些现象严重存在。
  由此可见,现在应该在人为干预性别上明确立法,立法保护胎儿生命权尤其是女性胎儿生命权。再就是适当放开生育限制。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真到了“狼来了”的时候,就会抹黑中国形象。
  (据中国新闻网、国际在线、西安日报、荆楚网等)当前位置 & &
& 5年后中国真会爆发千万光棍危机吗?
5年后中国真会爆发千万光棍危机吗?
07:07:30&&出处:&&
编辑:万南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10-08][10-07][10-05][10-04][09-30][09-28][09-28][09-28][09-24][09-23]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光棍危机如何化解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总人口为137462万人,男性人口70414万人,女性人口67048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2(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51。按总人口性别比的105.02计算,约有3000多万男性人口将面临“打光棍”的局面。此外,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自2009年以来出现连续第7年下降。
3000多万男性将打光棍的说法不是始于今日,而是时间久矣。但是,面对这种说法,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这只是理论值,不值得大惊小怪。另一种则提出,需要重视,并希望各方面献计献策,解决中国的光棍危机。可以看到,无论这两种观点多么不一致,真正的光棍是不可能大规模出现的,因此,光棍危机只是一种预测,甚至是调侃。
不认为中国有光棍危机的主要理由是,那只是人口统计中的数值,真正到现实生活中则存在差异,因为,现在的这个统计数值若体现在生活中,也还有二三十年的时间,即这一批现时统计的男女差异的人长大成人后才会有男女性数量上巨大的不对等。而且,即便有这样的差异,现实中的男女婚配或搭配,并不全是“一对一”的关系,还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实现婚姻的对等。所以,没有必要把将来可能发生的危机放到今天来忧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不过,也有人认为,光棍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机会,需要未雨绸缪想出办法来解决。早就有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解决中国男性偏多的光棍危机的多种办法,其中一种方法是现在全面开放生育,这种开放并非是可生二孩,而是想生多少就生多少,但是,这恐怕远水救不了近火;另一些办法或措施又涉及“政治不正确”而陷入掐架和娱乐之中。
例如,实行共妻即一妻多夫制、性工作者合法化,以及承认同性婚姻。前不久,浙江一大学教授用经济学原理提出解决方案,其一是收入低的男人可以几个人合起来找一个老婆;其二是同性婚姻合法化,两者都可能缓解3000万光棍问题。然而,观点一亮出,马上陷入嘴上群殴,加上众所周知的原因,话题来不及展开便胎死腹中。
可以理解和猜测的是,这类方式显然不符合当前的政治正确。然而,政治正确其实包含了引申义和潜藏义,即政治正确未必在事实上和现实中是正确的,但是为了政治大局,人们必须要认定它正确。例如,不许歧视黑人和少数民族等。当然,在现阶段来看,一妻多夫、性工作者合法化,以及承认同性恋婚姻显然难以为社会所容纳,中国多年的意识形态和制度都认为这些措施不妥,也不见容于当下的社会,因此是不可能为解决光棍危机做出贡献的。
只不过,在现实中,个别地区存在的一妻多夫制和地下性工作者的频频出现提供了一些线索,当光棍危机的弊端和不稳定远远大于开放这类禁忌所产生的后果时,是否可以从利弊权衡的角度予以考虑。不过,在当下的中国,这好像不是“草食者”所要考虑的,而是“肉食者”的责任,尽管中国历来有肉食者鄙的说法。
当然,也有符合政治正确框架的解决办法,一个是“错峰婚姻”,一个是移民婚姻。“错峰婚姻”借鉴的是错峰出行,原理是一样的,就是让适婚年龄的男女错开适婚峰值年龄结婚,即让一些男性正常的结婚年龄推迟10-20岁,到35-40岁才结婚,如此,就可以错开女性的供不应求,而在某一时段大致满足男女婚配的平衡数量。
如果男性延后10-20年甚至更长时间,到了大叔级阶段再结婚生子,将会在事业上和经济上取得可以承受婚姻的经济基础和成熟的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在理论上好像是一种较好的模式。可是,实施这种方式有一点底气不足。让适婚年龄段的男性谁不结婚谁结婚没有充足的理由,总不能抓阄来让一部分男人成为大叔后再结婚吧?志愿的另当别论,但志愿的又会有多少呢?所以,这个办法其实不靠谱。
剩下一个比较靠谱的,就是移民婚姻了。既然中国缺少女性,就鼓励男性眼光向外,或利用政府和民间机构从国外引进女性,娶回外国女子做老婆。中国男人虽然在一些发达国家不存在优势,或者说那里的女性不太瞧得上中国男性,但是,在其他一些二三线国家还是蛮有吸引力的。一则中国已经发展了,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二则中国男人其实相当优秀,无论是谋生的本领还是顾家的特性,以及服从老婆的处事原则(耙耳朵),都会是相当有吸引力的好丈夫候选人。如果政府再配以合适的移民婚姻政策,不愁中国男人娶不上老婆。同时,异国婚姻还能改善后代的人口素质,完全值得尝试。事实上中国多地已经有很多这种形式的跨国婚姻了。
如果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条条道路通罗马,3000万光棍的说法应当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评估或虚拟现实,并非真正的现实,因为完全有各种措施来化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棍危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