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发动了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争

当前位置: &
1950年朝鲜战争为什么爆发?美国人诱发了朝鲜战争(1)
10:23:06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朝鲜战争真相!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朝鲜战争真相!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原苏联国家档案资料有部分解密,关于金日成等人如何策划发动朝鲜战争的经过终于泄露出来。原来侵略者并非「美帝」李承晚匪帮,而是金日成、斯大林。但是由于信息封锁,至今多数人仍沿袭过去的思维模式,认为朝鲜战争是「美帝」挑起的。
刚刚建国一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曾在朝鲜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千千万万的大好青年,永远埋葬在了异国的大地上。为了保卫朝鲜,为了保卫中国,志愿军们无怨无悔地同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整整战斗了三年,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1、朝鲜战争爆发前,中国知情不?
1949年,金日成奔走于莫斯科和北京之间要求合伙发动「解放」南韩的战争。在金日成的殷切要求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朝鲜族的三个精锐师在年初调入朝鲜,编入朝鲜人民军,供金日成调遣。(见鲁南生:《斯大林、毛泽东与蒋介石》)这三个师原来归四野林彪统率,他们曾身经百战。这样一来金日成手下的兵力增加了一倍,而且增加的都是精兵强将。在这种情况下,金日成放胆在日,有计划、有准备地发动了入侵南韩的战争,因为有备而来,一鼓作气三天之内就攻下韩国首都汉城,世界为之震惊。所以,金日成出兵南韩,中国是先是知道的。
2、关于抗美的宣传
朝鲜战争爆发后,当时国内的宣传一致认为是美帝指挥南朝李承晚发动的战争,全国很多城市举行声势浩大的大游行,开大会声讨“美帝国主义”。细想一下,如果是南韩发动战争,他们乘势而来,怎么会三天之内,就丢了自己的首都汉城呢?在当时声势浩大的宣传运动中,人们是不会思考这些问题的,因为那时的人都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当然,现在的绝大多数中国人也是),所以只能跟着反对“美帝”侵略。
3、朝鲜战争死亡人数
朝鲜战争是二战之后最残烈的一场战争,造成了500万人的死亡,(平民死亡300多万,军人死亡100多万)。中国志愿军死亡人数,现在还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很多战士死得悲壮凄惨。志愿军夏天入朝,本想冬天之前结束战斗,没有想到拖了三个冬天,后勤补给跟不上,很多战士冻死。根据美国人写的回忆录提到,曾经有一段时间,志愿军和联合国部队之间的阵亡人数是14:1。在这场战争中除了造成人员死亡之外,还耗费了中国的大量财政开支。1951年中国的财政出支有50%是用在朝鲜战场上。(见毛选五卷P66)
4、失败的第5次战役
1950年冬天,志愿军已经打到朝鲜的三八线,彭德怀主张暂时不过三八线,因为军队损失已经很严重,而毛否定了彭德怀的意见。结果是:仓促发动的第四次战役,并没有取得预想的结果。相反,美军抓住志愿军不具备一周以上连续作战能力的弱点,大举反击,使志愿军遭到入朝作战以来的第一次挫折。不仅损失了5万多人,放弃了刚刚占领不久的仁川和汉城,而且全线被迫后退了100多公里,又撤回到了三八线以北。(见《斯大林、M泽东与蒋介石》P877)第五次战役目标开始决定主要在三八线地区打击敌人,到后来却发展到要打回三七线以南去了。第五次战役开始不久,美军掌握了志愿军的作战规律,利用其机械化程度高和火力强等优势,使志愿军无法发挥运动战的特长。结果,志愿军全线被迫后撤约40公里才勉强阻止住敌人的推进,且损失严重。仅此战役,志愿军就有1.7万人被俘,占整个朝鲜战争中志愿军被俘人员的80%还多。」(见《斯大林、M泽东与蒋介石》P877)
5、谁是朝鲜战争的胜利者?
战争是否取得胜利的标准是甚么呢?这要看战争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金日成:策动这场战争的目的,十分明显是要在南韩建立统治。或者用他的话来说是「解放」南韩,是要用武力统一朝鲜半岛。而结果呢?花了三年时间,朝鲜死亡了无数人,最后的结果又回到了三八线,南韩还是在李承晚的领导之下。
中国:联合国通过决议谴责中国是侵略者,中国在全世界受到孤立,在那以后美国有理由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中国也失掉了「解放」台湾的机会。中国志愿军被俘人员是2.08万,是美英两国战俘的4倍还多。在战俘遗返时,中国战俘有1.6万人不愿返回中国,(占被俘总数的三分之二)。(数据见《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唯一的收获是落下了敢与美帝叫板的名声(当然这也只是针对中国老百姓宣传的)。
美国人:捍卫了南韩的主权,但也没有推翻金日成政权,损兵折将,又回到战争爆发前的状态。
苏联人:没吃亏,相反还卖了不少武器。直到60年代,中国还在偿还苏联的军火费。
日本人:占了大便宜。在战争中接了美国不少定单,建立了经济崛起的基础。
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是一个相当出名的设计作品。今天的建筑系学生,在学到当代纪念碑设计的时候,恐怕都会接触到这个设计范例。在中国,有不少介绍美国的文章,都提过到青草坪上,刻满了阵亡者姓名的这个黑色花岗岩墙。一方面,人们当然是被它别具一格的设计思想和表现手法所吸引;另一方面,人们也好奇地注意到,纪念碑的设计者林璎是当时刚二十出头的一个华裔女孩,她当时还是建筑系的大学生。更何况,她和中国似乎有著丝丝缕缕的关系,追根溯源,她原来是中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的夫人林徽音的一个远亲。这样,就有了一点传奇色彩。也使美国越战纪念碑的在中国的知名度,远远超出了建筑系大学生的范围。可是,在中国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这个著名的越战纪念碑近旁,还有一座与中国关系更为密切的战争纪念碑,那就是美国的朝鲜战争纪念碑。
这实际上不止是一个纪念碑,而是一个小小的纪念园区。走进这个园区,首先相遇的,是19个与真人尺度相仿的美国军人雕塑群。这些不锈钢雕塑是写实的。大家都知道,以写实的战士塑像作为战争纪念碑的组成部分,这已经是一个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设计手法,似乎了无新意。可是,这个纪念碑以最传统的设计方法入手,却能够赋予参观者一种特殊的感受。作为对一个设计作品的分析来说,它的突破点在哪里呢?朝鲜战争纪念碑的设计者,并没有按照通常的做法,把这些雕塑集中在一起,而是将他们一个个拉成散兵线,撒开在一片长满青草的开阔地上,“搜索前进”。他们头戴钢盔,持枪驱前,表情显得非常紧张。它和一般纪念碑设计另一个不同之处是,这些塑像都没有高台底座。他们不是高耸的英雄,而是普通士兵。他们的脚就结结实实地踏在这片开阔地上。这么一来,士兵脚下的这块土地就自然地融入,成了雕塑群的一部分,战场也就因此而被生生地移进了这个纪念园。
当烈日炎炎,当狂风扫过,当暴雨倾注,当皑皑冬雪覆盖在这片开阔地和士兵们的身上,这时,设计者甚至将整个气候和环境都引了进来,成了这个雕塑群最真切的背景和注释。于是,战场的严酷和士兵危在旦夕的生命,作为一个战争片断,整体地走进了纪念园。传统的写实群雕就这样被新颖的设计思路所突破,产生了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感受。按照建筑界的行话,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作品。南面是一座黑色的花岗岩纪念墙。在这座墙上,还隐现著浅浅蚀刻的许多士兵的脸部,这些形象不仅是写实的,甚至可以说是真实的。因为所有这些脸部,都是根据朝鲜战争新闻照片中美军各个兵种的无名士兵的真实记录,临摹刻摹的。纪念墙的花岗岩是磨光的,开阔地的塑像群因此而映射在墙上。随著我们的脚步移动,两组形象便流动地,互为背景地融合在一起。战场的引入,新闻照片的应用,都表明著设计者在刻意寻求一个历史真实的感觉。而正是设计者的这个追求,让走入纪念碑园区的我们,不无困惑。
我们当然是困惑的。因为我们从小唱著“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长大;我们熟读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看了无数遍电影《英雄儿女》;哪怕是在美国打工,我们只要一张嘴,都会不假思索地唱出《上甘岭》的插曲。在我们出生出世长大成人的每一天,我们最崇拜的艺术家们,就是以他们最卓越的才能,以最优美的旋律,最动听的歌喉,向我们讴歌这场战争和战争中的英雄。以致我们在一生中有过多次痛恨自己生不逢时,没有生在朝鲜战争的前十八年,没有最后一次赶上报效祖国的机会。我们根本不需要思考就能推出天经地义的逻辑:我们的父辈跨过鸭绿江,就是“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至于为什么要跑到鸭绿江那头去“保卫”,是因为唇亡齿寒。美帝国主义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挑起朝鲜战争,就是要利用朝鲜半岛作为“跳板”,企图将刚刚诞生一年的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就象要杀死一个天真的婴孩一般。为此,我们的爱国主义绝不是干巴巴,而是血肉丰满的。既充满对侵略者的仇恨,却又伴随著诗意无限的对祖国的热爱。这与我们青少年时代的浪漫和激情实在很合拍。
就象《上甘岭》的主题歌《我的祖国》一样,“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柔情,和“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的激昂,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浑然一体,天衣无缝。因此,我们向来不认为自己接受过什么说教,那是一种已经化为血液流淌在胸中的感情。这样的感情是如此难以割舍,它不仅会伴随我们从小到大,而且也会伴随我们越洋过海。我们就这样毫无思想准备地突然“踏入敌阵”,走进了美国朝鲜战争纪念园区,蓦然面对“行进”在朝鲜战争的开阔地上的,那19名疲惫艰难的美国士兵。我不由自主地说,这就是被我们打败了的“美国野心狼”了。关于这些美国士兵,园区内只有一句短短的碑文:“我们的国家以它的儿女为荣,他们响****唤,去保卫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国家,去保卫他们素不相识的人民。”在读到这段碑文的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眼中穷凶极恶的“美国鬼子”,却也是美国人民心中的“英雄儿女”。我们停在这只有一句话的碑文前,不由有些发愣,就愣在“保卫”这个词上。美国兵千里迢迢去朝鲜,他们凭什么言称“保卫”,他们又究竟去保卫了什么?
这是一场跨越了半个地球的战争。我们也想到,在有著信息自由法的美国,政府不可能对于这样一场战争,向他们的士兵和家属隐瞒重大历史情节。这个朝鲜战争纪念碑是在日才揭幕的,远在1982年揭幕的越战纪念碑之后,那么,在经历了对越战的不断重新认识之后,美国人在建立这个朝鲜战争纪念碑的时候,为什么还能够保持整整半个世纪的自信,坚信这样一个远征是正义的呢?这时,我们才意识到,这是我们此生第一次站在这样一个位置上,站在交战双方的边界。我们感到奇怪的,不是上面的这段碑文和疑问,而是我们怎么直到站在这个“敌营”的纪念碑前,才第一次产生这些疑问,我们怎么直到今天,才想到有必要了解和知道,我们当初战场上的敌人,他们又是怎样看待和解释这场战争的。
6、“自由不是无代价的”
很难在纪念碑上直接找到彻底的答案,因为这个纪念碑园区的文字非常少。除了上面这段碑文,另外,就只有一句话的碑文了,那是用银色的字,镶镌在一座同样简洁的黑色花岗岩纪念碑上的。纪念碑座落在一个圆形的水池中。它是整个朝鲜战争纪念碑的主题:“自由不是无代价的。”虽说提到“自由”这样一个“主旋律”,可是整个设计基调仍然是低沉的。和越战纪念碑一样,它强调的仍然是“代价”,是战争对于生命的摧残。因此,作为对主题的诠释,在围起这个水池和纪念碑的石块上,我们看到刻著参与朝鲜战争的联合国军的伤亡记载:阵亡美军54246,失踪美军8177,被俘美军7140,受伤美军103284。我们从未接触过这些战争数字,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它的分量。在这些数字里,我们也发现了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无知。我们一向以为,在朝鲜战场上,美军只是打著“联合国军”的旗号而已,战场上都是“美国狼”。而从以上数字表明的事实,与我们原来的印象差异很大。美军在联合国军中的比例,远远低于我们的想象。我们于是想知道,当年志愿军的敌人,究竟是些什么国家。我们终于找到了这个园区的最后一点文字。那是当年所有加入联合国军,参加朝鲜战争的国家和提供医疗支持的国家的名单,他们是:希腊,法国,埃塞俄比亚,丹麦,哥伦比亚,加拿大,英国,泰国,瑞士,南非,南朝鲜,菲律宾,挪威,荷兰,新西兰,卢森堡,印度,意大利,澳大利亚和比利时。
7、只有三八线依旧
我们一向被告知,中国人民必须打这场战争,不打就会亡国。我们一向被告知,连美国高级将领也承认,他们在朝鲜“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现在我们才知道,当时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五星上将奥玛尔·布莱德利确实说过类似的话,但是,他的原话是,假如因为朝鲜战争,“我们就打入中国的话,那么,我们将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在一个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一场错误的战争。”这段话和我们原来理解的意思,实在差得太远了。
我们读完这段历史的史实,就再也没有兴趣探究在三年的朝鲜战争之后,到底是谁把谁逼到谈判桌前,争了这最后的一口气。因为,基本事实在是太简单了:战争之前,是和平,是国际公认的,南朝鲜和北朝鲜也承认的,划分它们边界的三八线;战争之后,恢复了和平,维持了同一条三八线。
三年的时间,唯一被改变的,是上百万生命的丧失,几百万人致残,无数和平的家庭被毁坏。我们从华盛顿回来,从一大堆照片中,抽出一张装进了镜框,放在桌子上。照片的上端窄窄的一条,是那座黑色的纪念碑,隐隐可以看到那句有关自由与代价的碑文,照片的大部分是纪念碑下的水池,水池里,一只飞来的野鸭正静静地享受著和平温暖的春日阳光。
8、三八线是条什么线?它是“国际公认”的
朝鲜半岛南北政权的政治分治线吗?
答:非也!叁八线是1945年8月由美国提出,以朝鲜国土北纬叁十八度线作为美、苏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临时分界线,三八线以北为苏军接受日军投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
叁八线是一条受降临时分界线,仅此而已。说这条线是“国际公认”的朝鲜南北的政治分治线,没有任何国际法依据,而且不为朝鲜半岛南北双方政权所承认。换言之,叁八线具有约束苏美军队的意义,却没有约束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意义。
中国领导人决策出兵参战的前提是“美国军队越过三八线”,而不是“韩国军队越过三八线”,这是原因之一。而美国军队率先越过三八线,是打破这个约束的始作俑者。
原苏联国家档案资料有部分解密,关于金日成等人如何策划发动朝鲜战争的经过终于泄露出来。原来侵略者并非「美帝」李承晚匪帮,而是金日成、斯大林。但是由于信息封锁,至今多数人仍沿袭过去的思维模式,认为朝鲜战争是「美帝」挑起的。
朝鲜和韩国之间的战争,很难被称作是侵略战争
9、朝鲜战争是北方侵略了南方吗?
答:朝鲜战争是一场以民族统一为目的的内 战,没有“侵略”不“侵略”之分。正如中国国共内 战既不能说国民党侵略了共产党,也不能说共产党侵略了国民党,美国内战既不能说南方侵略了北方,也不能说北方侵略了南方一样。只有美国军队的行动,称为侵略才是名符其实。
10、联合国是否有权利干预朝鲜内战?
答:没有权利。联合国是一个国际组织,与一个国家的政府有本质的区别,它没有干预一个国家内部事务权利和依据。实际上,《联合国宪章》就明确规定:“不得干涉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内部管辖之事件”。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武装干预朝鲜的决议是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缺席,而美国军队已经先斩后奏率先介入的情况下作出的,开了一个毫无道理的先例,是一个非法决议。
所以从朝鲜战争以后,再也没有“联合国军”名义的军事行动,就是这种方式已为历史进程所否定的反证。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朝鲜南北方政权都没有加入联合国, 都不是联合国成员国,联合国出兵干预,不伦不类,无根无基,没有任何法理依据,本身就是对《联合国宪章》的践踏。
11、在今天这个和平发展的新时代应该多讲如何避免战争,而不应津津乐道于过去的战争。
答:同意!所以说好战必亡的道理应该多讲给战争能力极其强大而自身受战争戗害极少的国家听。忘战必倾的道理应该多讲给战争能力不够强大且自身受战争戗害极多的国家听。
具体地说,军事机器最强大而自身受战争戗害极少的美利坚合众国不应津津乐道过去的战争,而要多听听好战必亡的道理;军事机器不够强大且自身受战争戗害太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需要多多回顾过去的战争,且须多念念忘战必倾的道理。这样才有可能避免战争再起。
12、美国政府只有解决朝鲜问题而没有染指中国的意图吗?
答:中国有句老话:察其言,观其行。美国军队事实上已经侵犯了中国领土(台湾),介入了中国内 战(出兵台湾即介入中国内 战),而且其武装力量已经越过叁八线直趋中国国门,事实上,当年的美军和韩国军队已经抵达中朝边境线,并炮击中国一侧的领土,美机也多次轰炸我国东北丹东等地。“联合国军”总司令已经发出“鸭绿江不是分开中朝两国的天然界线”的叫嚣。
这已经不是意图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这在任何一个国家包括美利坚合众国自己,都绝不会视为一种友好表示而只能认为是不怀好意的侵略行动。
13、中国军队出兵援朝的决策真正原因是什么?
答: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是在中国领土主权受到侵犯,“联合国军”打到鸭绿江边,战火已烧到中国边境城市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侵略凶焰已经直 接威胁到我们的国家安全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是在中国政府再叁警告言之有预有理有节先礼后兵而侵略者仍然置若罔闻肆无忌惮得寸进尺一意孤行的情况下发生 的。
严肃一点的美国学者或军人——既或是与中国军队交过手的美国军人,都不否认中国军队出兵援朝的合理性。
14、中国军队出兵援朝延缓了解放台湾吗?
答:这种说法颠到了因果关系,中国军队出兵援朝在美国军队进占台湾之后,阻碍中国人民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是美国军队。这个因果关系应该不难分清。说朝鲜战争延缓了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尚能说得过去,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耽误了解放台湾则是因果颠倒。
15、朝鲜民 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经济状况不佳,战后发展远不如大韩民国,是否证实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是错误的?
答:没有道理。打个比方,你向银行货款购房,银行是否因此就要对你终生的行为和经济状况负责?你购了房,银行得了利,你后来又把房卖了,银行是否必须为你的卖房行为负责?或者再打个比方,你见义勇为救了一个人,是否意味着你必须对此人此后所有行为负责?如果此人后来成为罪犯,你也必须承担责任?
16、有人说:“中国军队出兵援朝有合理性,但打过叁八线就是侵略。”
这种说法有无道理?答:没有道理。第一、来而不往非礼也,寇能往,我亦能往!第二、除恶务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美英军队直捣柏林为中国军队作出了极好的榜样。至于没有达到这个目的,那是中国军队本事不够,家伙也不行,与该不该打过去没有关系!第叁、叁八线的本质涵义是只有约束美苏的意义,而无约束其它人的意义。
志愿军跨过三八线,到达韩国首都汉城,图为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汉城会师
17、抗美援朝延缓了中国的国际交往,延缓了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
答:此问与第七问一样,属因果颠倒。再者,战争胜利鼓舞了人民斗志,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在近代史上,第一次将军费降到了国家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下,同时还完成了清匪反霸,消灭百万国民党残余部队,进军西 藏完成祖国大陆统一的壮举。
正是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国威,世界才开始正视中国这个东方的大国
应该说抗美援朝促进了新中国的建设。至于对外开放交流,抗美援朝战争为叁十年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安全环境。
没有志愿军将士用枪炮与霸权实现的交流,就没有后来在平等基础上的和平对话。新中国的联合国席位,也是在与美国对抗最严重的时期奉还新中国的。没有“打”开路,就没有“和”临头!
18、有人将德国分治与朝鲜半岛分裂相提并论,有无法理依据?
答:没有!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不光要享受盟国分区占领的待遇,还要接受盟国的强行管制。
日,苏美英法在柏林签署了击败德国、对德分区占领和管制德国的叁个宣言,决定了德国彻底的非武装化和非军事化的问题,明确了盟国有权在德国任何部分或全部驻扎军队及设置民事机构,行使最高权力。
同是也明确了盟国可以采取他们认为对于和平与安全所需要的步骤。
19、有人称,朝鲜战争中苏联占了大便宜,因而中国出兵参战是错误的,此话似乎有理?
答:发此问者智商低,与当今商品经济时代格格不入——这与做生意的道理一样,大本钱挣大钱,小本钱挣小钱,不能因为有大本钱的挣了大钱,我只有小本钱的连 小钱也不挣了。
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出了大力,占的便宜不大,甚至还被人出卖权益,而美国人却占了大便宜,那么是否可以认为中国抗战也是错误的?。
20、美国即然出兵占领了中国台湾,为什么中国不出兵台湾而出兵朝鲜?
答:又是一个低智商问题。谁规定了别人打我头我也只能打他头的道理?德国轰炸英国的脑袋伦敦,邱吉尔却在打量人家“柔软的下腹部”。
同理,美国人卡中国人脖子,中国人就朝踢美国人的裤裆狠命一脚!而相对于美军举世强大海空军相比,美国陆军却是相对“柔软的下腹部”,而当时中国海空军极为薄弱,只有陆军可与美国陆军一较高低,为何我们要用短处去碰美国人的长处?
所以从军事的角度讲,出兵朝鲜是上上上策,强攻台湾才是下下策!
21、有人占了中国的外 蒙古,中国为什么不出兵?
答:中 共接过的是蒋先生的破产家业,同时也承担了蒋先生留下的债务,当然是能清理多少算多少。发此问者用心险恶,决心要把中国置于美苏两强双股叉的夹击之中,与他们宣称的爱国宗旨背道而驰,九分无知,十分混蛋!出此计者,当斩!
埋葬牺牲的志愿军官=官兵们
22、中国军队在韩战中伤亡大于美军,所以美军是胜利者!
答:不胜其理!即或此说前提成立,推论仍属荒谬。苏德战争德军伤亡低于苏军,是否可以认为德军是胜利者?
越南战争越南军民伤亡200~300万,美军伤亡30余万,美国人是否敢说自己是胜利者?
评价战争胜负的首要前提是战争的目的达到与否及达到的程度。另外,中朝军队面对的是整个“联合国军”和韩军,做算术题时决不能忽略这些被加数。
23、毛主席送儿子上前线是镀金。
答:很好!既然这是个天大的好事儿,将来再有战争或抗洪救灾之类的好事情时,建议首先安排出此语者自己或其儿女到炮火下或洪水中去镀它一金,或烈火焚身,或洪水没顶,我一定为你再塑金身。
有此意者先到留言簿处报名,我将吐血向有关部门推荐,且一定在媒体上对你大肆炒作,你绝不至于象毛岸英那样长时间默默无闻无人知晓!
24、为什么要用志愿军名义,是因为中国人胆小不敢向美国宣战!
答:幼儿智力问题且有睁眼瞎之嫌!美利坚合众国正规军劈头盖脑挨了一顶臭揍,明知出招者乃货真价实训练有素的中国正规八路,却仍然忍气吞声不敢堂而皇之宣战接招,不光是胆小,且已气短。
至于中国人为何使用志愿军名义,那是中国人高兴。坦坦荡荡磊磊落落,谁也无权说叁道四——关键是说叁道四也不管用。
25、中国军队有苏联撑腰,胜之不武!
答:中国军队将美国军队从鸭绿江赶回叁八线,基本上凭的是手中的“万国牌武器”。苏式武器是运动战后期四五次战役才开始陆续装备部队,苏联空军只掩护清川江以北部分交通线,且大规模参战是在五一年夏季以后,而此时战场大格局已经奠定。
苏联真正开始援助志愿军的时间很晚,前期的胜利完全是靠中国取得的,图为苏联援助的火箭炮
另外,我不明白:蒋先生的军队有美国家伙撑腰,为什么打不赢共军?
顺便说一句,美国有联合国壮胆,却被迫与人议和,和之无脸!
26、中国军队打人海战术,胜之不武!
答:战争是一种资源较量。各打各的资源,穷人的资源是人,富人的资源是钱——钱能买来“火海战术”。中国军队在“火海战术”下还能集中和机动优势兵力打歼 灭战,是战争指导艺术高超的体现。
中国军队战略上是“人海战术”,战术上是“小兵群战术”,对此,前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马克斯韦尔-泰勒将军对中国军队有 极高评价。
27、“联合国军”是一支维持和平部队吗?
答:不是!维持和平部队有其特定涵义和规范。
联合国成立之时,就有设有军事观察员,并逐步形成了维和部队,在1956年建立第一支联合国维和部队时,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曾经提出了着名的维和叁原则:第一,维和行动不得妨碍有关当事国之权利、要求和立场,需保持中立,不得偏袒冲突中的任何一方;第二,维 和行动必须征得有关各方的一致同意才能实施;第叁,维和部队只携带轻武器,只有自卫时方可使用武力。
人们把这叁项原则概括为中立的原则、同意的原则和自卫 的原则,并称之为哈马舍尔德叁原则。朝鲜战场上的“联合国军”的决策和行动不符合其中任何一条。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关于[原创]揭秘朝鲜战争究竟是谁发动的?的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共有0人参与&评论有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精彩图集推荐谁是元凶?谁是赢家?史料揭秘朝鲜战争始末
赵妍 许婉容
[导读]一股朝鲜战争热似乎俨然已成为颇具商业价值的“历史”,“朝鲜战争”题材作品畅销背后,是人们对这段历史关注、困惑和进一步解密的期待。日,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恶魔猫”海军陆战队中队宿舍,队员在搜索明星照。墙上贴着三千多张明星照。 Fotoe 供图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有关那一段历史的“解读”纷至沓来。根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从今年1月起至今,国内出版有关朝鲜战争的作品已达9本,而其中美国作家贝文·亚历山大的《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中国学者沈志华的《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珍藏版)、《最寒冷的冬天2:一位韩国上将亲历的朝鲜战争》已经在短短数月重复印刷多次。而朝鲜战争纪实文学作家叶雨蒙甚至在近期一气推出了《朝鲜战争全景纪实》五部。除了出版书籍之外,媒体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密集报道。《博客天下》、《南方人物周刊》、《南都周刊》等等都推出了专门的封面报道,而许多媒体也以各种专题的形式报道了朝鲜战争。全国各级电视台制作的历史节目更是不计其数。一股朝鲜战争热似乎俨然已成为颇具商业价值的“历史”,“朝鲜战争”题材作品畅销背后,是人们对这段历史关注、困惑和进一步解密的期待。作为曾经一度的敏感问题,有关朝鲜战争的历史研究在国内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开始涌现。根据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这一时期,中国陆续出版了如《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4卷(年)、《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18卷(1992年)、《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卷(年)等多部文献资料集,公布了大量有关朝鲜战争和建国初期中苏关系的中国档案,以及由官方出版的原始档案材料,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写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1988年)、谭旌樵主编的《抗美援朝战争》(1990年)等。而学者广泛引用的师哲回忆录《在历史巨人身边》也在同期出版。随着这些重要文献资料的解密或发表,90年代初陆续出现了一批利用中国最新材料研究中国介入朝鲜战争问题的研究成果。如国内的徐焰的《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齐德学的《朝鲜战争决策内幕》(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张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前夕‘突然暂停’的经过》(《党史研究资料》1993年第1期)、李海文的《中共中央究竟何时决定志愿军出国作战?》(《党的文献》1993年第5期)等;国外发表的郝雨凡、翟志海的《中国决定参与朝鲜战争:对历史的再考察》(1990年);陈兼的《中国通向朝鲜战争之路:中美冲突的形成》(1994年)、张曙光的《毛泽东的军事浪漫主义:中国与朝鲜战争,年》(1995年)等。而俄国最新史料的大量涌现,进一步把国际学界朝鲜战争研究推向高潮。其中很多一部分内容也是关于朝鲜战争的缘起问题的。2003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沈志华的《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被视作对中国朝鲜战争历史研究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此前,沈志华的作品只能在香港发布。该书对各方有关朝鲜战争的叙述均作了详细的回顾,而其所提的“斯大林赞成,毛泽东被迫同意,而中国遭受损失”的观点,时至今日在国内甚为流行。在史迪文·戈德温看来,过去的10余年间已经让最后一种说法走向了主流。“中方的视角已经出现了一种普遍的演变……换句话说就是,冲突的挑起者已不再是美国及其支持的李承晚政权。更确切地说,战争的根源来自于苏联及其支持的北方金日成政权。”(日,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总统杜鲁门(右)为了评估中国出兵参战的可能性,在威克岛与麦克阿瑟将军进行会晤。)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内对“朝鲜战争缘起”的最初观点“美国和韩国是战争的发动者”的消失。也有一些人仍在坚持早先的“正统”观点,比如2001年官方刊物《党的文献》上,张民将所有在分裂朝鲜半岛三八线上寻找战争根源的观点都进行了批评。张民认为,划分仅仅是制造了一条边界,苏联为此只应当承担次要责任。而美国政府必须“对这场战争的发生负主要责任”,因为是它关闭了重新统一的大门并支持了“李承晚”的武装统一政策。而在朝鲜战争爆发50周年之际,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老兵孟朝辉在承认朝鲜内部政治是由国际政治分歧所致的同时,将北朝鲜描绘为“进步的”,寻求“真正是自由独立”形象,而认为南韩反动势力是“帝国主义的奴仆”。美国支持建立大韩民国决定了这个国家分裂,并为战争制造了条件。而在2009年的杨凤安等《我们见证真相》中,孟朝辉也根据上述观点对杨奎松的修正观点进行了批评。(1950年6月,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侵入中国台湾。)美国长岛大学历史系教师夏亚峰认为,许多有争议的问题时至今日依然尚待进一步研究,比如苏联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北朝鲜的决策过程;苏联和朝鲜关系内幕;中国领导人对出兵朝鲜评估;为什么双方要花费18个月的时间来协商交换战俘的规则……另外,有趣的是双方的文艺界也有不同的动向。中国曾经拍摄过大量有关朝鲜战争的影视文艺作品,并且成为时代的重要记忆,如《英雄儿女》、《奇袭》等。90年代,中国曾拍摄一部电视连续剧《抗美援朝》,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这部电视剧拍摄完成以后没有公映。后来冯小刚执导的电影《集结号》里也出现了朝鲜战争的内容,和过去相比,在表现中国士兵英勇作战的同时,也并没有贬低敌对的美军及其盟友方。同时,一些韩国拍摄的关于朝鲜战争的电影如《太极旗飘扬》、《高地战》等也对中国的影视界产生了颇大的影响。在美国一方,虽然在朝鲜战争刚结束的时期,美国产生了一批以朝鲜战争为主题的电影,如《满洲候选人》、《猪排山》等。这些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即“麦卡锡主义”(一种反共的政治思潮),对中朝的形象进行了明确的丑化。不过这些作品大多时代久远,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而从此以后,美国影视作品中的朝鲜战争题材就变得很少,甚至很难寻找,相比之下则是大量的越战题材作品(这几年则是反恐战争)。2009年,传出好莱坞要拍摄电影《长津湖》的消息,这部电影以朝鲜战争时期著名的长津湖战役为主题,一时引发了军事爱好者的高度关注。不过此片原定于朝鲜战争60周年之际上映,但是此时已然毫无消息,甚至没有制作的消息,基本已经确定终止了。独家专访《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作者贝文·亚历山大中国和美国都是战胜国(作者年轻时候在朝鲜战场。 资料图)“一个人如何看待朝鲜战争,正取决于他在的地理空间、文化时期以及冷战史学中身处何处。”美国学者阿兰·米勒特的论断,或许是诸多不同背景作者有关“朝鲜战争”众说纷纭、差异万千的最好解释。近年来,随着各国档案资料的不断解密,以及诸多“亲历者”的口述、回忆,来自各国的有关“朝鲜战争”的学术研究、纪实文学、传记回忆录不断涌现,而美国作家贝文·亚历山大所著的《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美国人的反思》是较早为国人熟悉的一部,该书最早于200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中文版,并在随后的十余年间由不同的出版社多次再版。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之际,《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美国人的反思》再次由新星出版社推出。而在美国,该书史料已被美国国家档案馆永久保存,与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原件同等待遇,被称为是“六十年来最好的朝鲜战争史”。作为朝鲜战争期间为美陆军部派驻前线的战史分遣队队长,贝文·亚历山大长期为美国陆军及美国政府撰写专题报告,同时兼任某些大报的自由撰稿人,如今已被视作美国陆军权威战史学家。在接到时代周报记者的独家专访邀请时,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对曾经的“敌国”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而他对于“朝鲜战争”的诸多观点,也可被视作来自美国的另一种视角。并非“被遗忘的战争”时代周报:我们发现一个特点,就是美国关于越战的影视作品和文艺作品很多,关于朝鲜战争的很少,这是什么原因?贝文·亚历山大:从战争初期到1951年双方进入僵持期,这段时期的局势曾吸引美国的强烈兴趣。但自从和平谈话开始,报纸的头条就少有关于这场战争的了,人们的兴趣也大幅度降低。战争期间,美国也停止了战备状态。因此,只有那些参与战争的士兵以及他们的家人真切地关心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是最不幸的一点,因为到目前为止,在僵持期死亡的美国士兵其实是多于战争初期(1950年6月到1951年6月)。不过既然流血杀戮发生在一座无名的山巅,那么即使美国占领了任何一座山脊似乎都不会改变什么。因此,美国人失去了兴趣。同样的,在越南战争中也并没有反战行动。大部分美国人都误解了这场战争。他们认为我们保卫韩国的目的是阻止共产主义的蔓延。当时正处于冷战最激烈的时期,任何“反共”的行动都是可接受的。时代周报:不过中国大陆有一种说法是,朝鲜战争对美国人来说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因为美国没有打胜,所以不愿意提起。贝文·亚历山大:不,这不是真的。这场战争有时候被称为“被遗忘的战争”的原因正是我在上一个问题的回答中提到的。杜鲁门政府和艾森豪威尔政府都不认为它是失败的。相反他们认为美国是获胜的,因为通过这场战争,美国成功地阻止了苏联势力的蔓延。直至目前,这依然是广泛美国大众对这场战争的看法。时代周报:我们最近因为朝鲜战争60周年,看到了一系列有趣的现象。比如北京大学冷战问题研究专家牛军教授就讲了一个故事,他有一位来自朝鲜的学生坚决认为:“美国和韩国侵略朝鲜,我们成功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所以这是我们的胜利”,这是他在朝鲜受到的教育决定的;而美国今年,奥巴马却向朝鲜战争老兵称: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说,那场战争并非平局,而是一场胜利。作为一个亲历者,在你看来究竟谁赢了朝鲜战争?贝文·亚历山大:两种说法都可以算作正确。朝鲜战争实际上包含了两场战役。第一场战役是由金日成发起的,北部企图占领南部,将其并入自己的统治,成为一个统一的斯大林式国家。美国参与援救韩国,于日成功登陆仁川港口。这是一次关键的战略,完全出乎朝鲜的意料,成功帮助韩国军队逆转了形势。这场战役几乎击垮了金日成的军队,而韩国也摆脱了危机。但接下来,第二场战役打响了。美国决定占领北部,将其与南部合并,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依附于美国。中国非常反对这个行动,因为朝鲜对中国华北平原来说相当于缓冲国的作用。两千年来,它保护中国免受海外侵略者的攻击。中国不愿意失去这个缓冲国。并且他们还有另外的担忧:蒋介石和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希望美国帮助他们重新占领大陆。而如果美军驻扎在鸭绿江,这将方便于他们帮助蒋介石实现战略目标—这是中共所担忧的。事实上,从目前的美方材料看,美国并没有这么打算,但是中共政府不相信美国官员所说的。当时中国宣布称,如果美国军队跨过三八线(南北朝鲜的分界线),他们就干涉这场战争。但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远东军司令,非常渴望占领北部,杜鲁门政府也同意他的想法。因此,美国在1950年10月份占领了北部,中国马上介入。他们将美国军队驱逐出三八线以南,保住了这块战略缓冲位置。朝鲜学生说他们赢得了战争,其实是中国赢得了第二次战争。“朝鲜战争挽救了蒋介石政权”时代周报:中国其实早在十年前就出版过你的《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是中国社会学科出版社出版的,但在该书出版时有一个说明,认为你的书主要是抨击美国决策失误。你怎么看待这个说明?贝文·亚历山大:不,并不是这样。我并没有批评美国进攻北朝鲜的举措,因为我觉得美国在鸭绿江的出现对中国是难以接受的,但美国将其视为一项重要的举措,并认为唯一的真正的敌人是苏联。而当时杜鲁门政府确信克里姆林宫并不会干涉朝鲜,因此进攻北部的行动是安全的。我认为这才是错误的想法。时代周报:那么在你看来,朝鲜战争是一场内战呢,还是一场带有道德色彩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呢?贝文·亚历山大:这两场朝鲜战争都被美国和中国人民视为反侵略战争,但这并不是轻易可以解释清楚的情况。第一场朝鲜战争是美国抵抗北部对南部的进攻。但是,当时苏联已经帮助共产党政权在北部建立,而美国支持下的李承晚政权也在南部成立,所以这场战争有些内战的意味。但它更多的是西方和苏联冷战的一部分,因为若不是约瑟夫·斯大林在1945年日本战败后,拒绝朝鲜半岛两部分统一成一个国家,北朝鲜就不会存在。第二场战争主要是中国阻止美国对北部的“侵略”,但美国并不认为占领朝鲜北部是一种侵略。美国对于1945年苏联反对朝鲜统一的决策感到十分愤怒,并认为1950年打败金日成的军队后,他们应该利用好这个机会统一朝鲜,因此美国人认为他们是为正义公平而战。当然中国并不这么看,它害怕失去它的缓冲国,因此觉得这是对美国侵略的反抗。换句话说,我认为中国和美国只是做他们所认为的道德正确的事情。时代周报:有关朝鲜战争的后果,中国历史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朝鲜战争挽救了台湾的蒋介石政权,如果中国不介入朝鲜战争,美国会放弃台湾,因为美国其实对中共的印象不差你认可吗?贝文·亚历山大:毫无疑问,朝鲜战争挽救了蒋介石政权。1950年,在金日成发起朝鲜战争的六个月前,杜鲁门政府官方宣布放弃对台湾国民政府的统治,并表示不会参与中国内战。而美国的所谓“中国游说团”却反对这项决策,他们当中大部分是反共的共和党,他们希望美国帮助蒋介石重新占领大陆。但是共和党的申诉是没有用的,除非北部进攻南部。这场战争一打响,美国第七舰队立马对台湾进行了防御。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杜鲁门政府错误地认为中国是朝鲜战争的参与者,这里有误区。因为假如杜鲁门政府允许中国在美国军队介入朝鲜半岛时,进攻台湾并消灭了蒋介石政权,美国国会的亲国民党团体将会引发一场政治浩劫。这两件事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但是在美国国会的亲国民党团体的鹰派成员的眼中是一回事儿。任何想要了解这个时期美国历史的人需要最先注意这样一个现象:美国认为所有共产主义国家都受克里姆林宫和约瑟夫·斯大林的支配。因此,所有这些国家都是苏联的同盟国。事实上,这个现象只适用于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不适用于中国。1935年,中国政府在长征途中的贵州省遵义会议上已经展示了很强的独立性。从那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不再受苏联的节制。但是1950年的西方国家并不了解这个事实,并且美国认为中国只是克里姆林宫的一个工具。麦克阿瑟失败在于想攻打中国时代周报:中国人对麦克阿瑟这个人物是非常感兴趣的,你的新书也以他为标题。能否谈谈对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还有李奇微、克拉克,这些在二战中闪烁的美国将星,你认为他们在朝鲜战争中的表现如何?贝文·亚历山大:麦克阿瑟完全低估了中国军队的实力。首先,他不相信中国真的会干涉朝鲜战争,如果他们真的干涉了,他们也会迅速被打败。他完全没有预料到中国军队的实力,特别是他们的作战方法。在天空,中国空军无法与美国抗衡,他们也并不试图与之抗衡。这意味着中朝一方不能使用陆地交通工具,因为在白天美国空军的战机可以轻而易举地消灭中朝方坦克和车辆。于是他们转变了作战武器—主要是步枪、机枪、手榴弹和迫击炮—他们把武器背在身上,这样一来,他们可以很灵活地在朝鲜北部的山地区域活动。正是因为这一点,中国取得了迅速的压倒性胜利。这也是美国为什么在1950年末之前就从北朝鲜撤军的原因。而李奇微将军比麦克阿瑟成功多了。他更有效地使用美国军队拥有的武器。他发现中国的供应系统是极其匮乏的,因为他们不能通过高速公路供给战争所需。这一点促使他决定先撤军,直到中国军队资源穷尽时,重返攻势,直到1951年,中国政府发现他们没有办法解决李奇微这种方式的进攻。为了抵抗美国最强的火力攻势(大炮和空军),中国军队转而筑起深沙坑,并用木材和山上的尘土覆盖。这些沙坑几乎不会被发现,如果被发现,也需要用美国最有杀伤力的武器,155mm的重炮才能拆毁。但是这些武器非常笨重,配置到前线不容易。所以中国的沙坑体系是高度有效的防御体系。正是这个体系使朝鲜战争进入僵持期。而克拉克将军在朝鲜战争中扮演了一个代理人的角色,并没有多大的影响。时代周报:麦克阿瑟将军被解职是否在于他过于好战,以及对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渴望?贝文·亚历山大:麦克阿瑟将军被解除远东司令的职务是因为他试图破坏杜鲁门总统针对中国的停战计划。他希望美国进攻中国,但杜鲁门不愿意继续,并决定停止战争。他发布单边最后通牒威胁中国称,如果中国不立刻按照他的主张终止和平的状态,他便将战火扩大到中国大陆。这是麦克阿瑟意欲主导美国外交政策的企图,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杜鲁门将他解职。至于他是否要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们无从得知,但我们确定的是他想要攻打中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鲜发动核战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