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出现不良贷款核销 违规发放贷款领导还能提拔吗

乡镇公职人员拖欠银信部门不良贷款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文章摘要:银信部门治理不良贷款思考 对银信部门治理不良贷款的思考 治理不良贷款,对经济和金融的稳健发展十分重要.对待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良贷款要积极治理. 一、治理不良贷款要收回“真金白银” 银信部门是信贷发放的主体.多年来,金融部门对发展……
篇一:银信部门治理不良贷款思考 对银信部门治理不良贷款的思考 治理不良贷款,对经济和金融的稳健发展十分重要.对待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良贷款要积极治理. 一、治理不良贷款要收回“真金白银” 银信部门是信贷发放的主体.多年来,金融部门对发展地方经济进行了大力支持,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银行贷款的大量呆滞,形成了很大一部分不良资产.当前的许多事例表明,在治理不良贷款上,只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肯下功夫,花力气,一些不良贷款是完全可以盘活收回的.因此,对治理不良贷款,要少一些自欺欺人的虚招,多一些有针对性的工作,只有在治理不良贷款中收回“真金白银”,不良贷款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二、完善贷款发放程序 信贷投放是否符合法规规定的程序,是控制不良贷款产生的重要环节.这里要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科学确定贷款投放对象.在金融法制不健全、不完善时期,规定的贷款发放程序不少是流于形式,并由此产生了大量不良贷款.鉴于此,《商业银行法》第四条规定,“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商业银行依法开展业务,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贷款通则》对发放贷款的对象和贷款程序作了详细规定.只有认真贯彻这些要求,才能有效地防止不良贷款的产生. 二是健全和完善金融法规,规范贷款发放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规范贷款发放行为,才能防止不良贷款的产生.当前,除了要严格执行《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外,规范贷款发放行为还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要注重借款人取得贷款的合法性,即借款人贷款必须是投向国家扶持的产业;第二,要注重贷款发放的公开性,即银信部门要为筹资者的筹资活动创造“阳光工程”,使筹资者由地下较劲为公开借款;第三,要注重贷款发放的公平性,即在发放贷款问题上,不论筹资者的身份、地位如何,只要企业有发展前景、产品有市场、有效益,诚实守信,按时还本付息,都一律平等对待,给其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三是要充分发挥本单位法律部门在治理不良贷款中的作用.要让本单位的法律部门积极参与治理不良贷款工作,具体指导信贷发放和清收不良贷款中的法律事务,防止信贷决策和治理不良贷款中出现法律盲区而导致信贷风险的形成.同时,要加强对信贷员的法律培训,使其清楚对到期后存在各类风险的贷款,能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保全金融资产,包括扣收、催收、申请支付令、行使代理权、撤销权、抵销权、申请债务人破产、追究违约责任、诉讼、保全诉讼时效,做到“追偿一批、起诉一批、保全一批、执行一批”,把风险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这是防止不良贷款产生的又一道屏障,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 三、创新治理不良贷款的各项机制,加大对不良贷款的治理力度 治理不良贷款,需要不断创新治理不良贷款的各项机制,给其注入新的活力.如果对治理不良贷款成效显著的人没有奖励措施,对违规发放贷款和治理不良贷款不力的人轻描淡写、不了了之,那只会打击治理不良贷款的积极性.因此,银信部门在治理不良贷款中,不但要把治理不良贷款中允许的行为规定定得明明白白,把不允许的行为规定定得清清楚楚,并广而告之,使广大员工遵循,而且还要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一是健全监督机制,防止决策者出现违规行为.针对部分金融机构同级监督约束的效果不甚理想的现状,金融机构的上级领导和纪检监察部门要监督约束所属机构的信贷决策者的贷款发放行为,认真对待群众反映的违规发放贷款和治理不良贷款不力的信息,对违法乱纪行为一经查实就要坚持从法纪上、行政上、经济上严肃处理不手软,这种警戒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二是健全清收组织体系,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各基层行社要成立清收不良贷款领导小组,组建清收专职队伍,将资产经营部定位为经营部门,实行专业清收;三是创新清收激励机制,激发清收工作活力.要将不良贷款的清收管理纳入全行(社)经营目标考核范围,打破清收不良贷款“干好干坏一个样”现象,构建新的激励机制,对清收人员实行清收效益工资制度,多劳多得;四是全面拓宽清收范围,清除治理不良贷款“死角”.既要对不良贷款本金和表内外应收未收利息进行清理和收回,又要把虽还没有到期但已经显现风险苗头的这部分贷款也作为治理的对象和内容.同时,要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贷前、贷中、贷后的检查和风险防范,严防新的不良贷篇二:清积公职人员不良贷款对策 清积公职人员不良贷款对策 在省、市联社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场集中清理 国家公职人员贷款的战斗已经打响.为扎实抓好 集中清理工作,向上级、向县委政府、向全县人民、向闻喜信合交好答卷,近日,笔者组织办公室有关人员通过系统查询、调查了解、与贷户交谈、倾听群众反映等方式对 公职人员贷款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了一些存在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国家公职人员贷款中 存在的问题反映在方方面面.一是行政行为,私贷公用.一些乡镇、行业、单位、农村在资金紧张时以个人名义贷款填补,事后无人过问,时间一久领导更迭,成为说不清、理不顺的呆账;二是从事第二职业,形成债务纠纷.比较普遍的现象是贷款投资入股坐分红利,所从事的行业破产本利两空,合伙人之间关系破裂争吵不休;三是借冒名贷款,现金为他人使用.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亲戚、朋友、战友、同学、同事、邻居、关系要好的人之间,而其中不乏赖债、赔本、遗忘之辈,使自己有苦难言;四是为他人担保贷款,贷款人缺乏归还能力.过去的担保仅为证明身份而已,既无正式担保合同,又未明确连带责任义务,而且大多数失去法律效力,而今贷款人逍遥法外,担保人叫苦无门;五是村干部贷款, 其中多为在职的书记、村长,是新农村建设的功臣和骨干,不论是贷款自用、为他人提供担保、还是“私贷公用”,政府不愿在他们身上施加压力,怕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六是信用社内部违规,使清理不能正常进行. 如发放贷款不合规、结息不衔接、质押贷款到期不扣收、抵押贷款到期物品不处置等问题,致使集中清理工作出现波折. 对于以上问题,闻喜县联社具体研究、科学分析、合理处置、认真对待.对于“私贷公用”问题,原则上以借款合同为准绳,但也要考虑实际情况,有关行政部门要克服“新官不理旧账”的思想,主动出面查清事实,必要时可运用审计手段解决,尽可能减轻贷款人负担;凡属于个人名下的贷款,无论他人使用还是存在纠纷,本人均应无条件的积极偿还,至于与他人的官司纠纷,可借集中清理的东风通过司法部门理顺,司法部门应予以积极支持;在担保贷款方面,虽然大多数失去法律时效,但债务存在是事实,信用社的贷款不能不清收,担保人的责任不可推却,不过我们在追究担保人的同时也应当毫不忽视对借款人施加压力,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达到预期目的;村干部的贷款清收是我们集中清理工作的附加组成部分,也必须引起重视,无论理由如何都必须积极清理,政府部门首先要放下包袱,做好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多数村干部是党的好干部,他们也是通情达理的;至于信用社方面存在的问题,联社党委已引起高度重视,正在一件件落实、一项项处置、一个个解决,他们表示,问题发生到哪里处置到哪里,发生在谁的头上处置到谁的头上,绝不姑息迁就,同时欢迎 国家公职人员和广大群众投诉、举报.篇三:会宁县2014年金融工作总结 全县2014年金融工作总结及 2015年金融工作总体思路 2014年,我县金融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会宁”的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及地方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力度,充分发挥金融助推器作用,强化协调服务,创新工作思路,切实维护金融稳定,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努力推动地方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 一、金融运行基本情况 我县目前已形成了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甘肃银行)、农村信用社(会宁县农村信用社合作联社)、村镇银行(会宁会师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兴民小额贷款公司)、信用担保公司(金信通、宇达信用担保公司)等种类齐全、功能互补的金融管理和服务体系.全县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57个营业网点,从业人员近400人.其中:存款类金融机构8家,营业网点57个(城区24个、乡镇33个). (一)金融运行相对平稳,信贷规模持续扩大.2014年,根据市政府下达我县的信贷增量计划,及时将任务分解到各金融机构,加强调度,全县经济金融运行保持良好态势.截止12月底,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7.22亿元,同比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亿元,增长12.8%.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796086万元(其中包括财政性存款16233万元),同比增长14.74%;贷款余额为474671万元,同比增长22.22%;存贷比为59.63%.全县实现保费收入9825.05万元,增长11%. (二)合理引导信贷流向,支农力度不断增强.县人行出台了《2014年会宁县信贷增长指导意见》和《关于金融支持会宁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提升信贷政策的导向力和执行力.各金融机构把支持全膜种植增收、草畜产业富民、工业经济强县、文化旅游兴业等“四大产业体系”建设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发放“四大产业体系”建设贷款11.72亿元,发放支农再贷款3亿元.涉农贷款余额为393804万元,较去年增长92745万元,增长31%,占全县贷款余额的82%,为推动“三农”经济增长、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重点项目加快实施.积极与国开行、甘肃银行、农行、农村商业银行、农发行、会师村镇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衔接,探索支持途径,融集信贷资金,为我县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资金保障,促进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2014年县域金融机构和融资公司为我县重点项目融集资金12.988亿元,实现了许多大项目当年立项、当年融资、当年开工建设的预定计划.其中:向国开行申请到位城区供水一期项目贷款6000万元;向甘肃银行申请到位基础设施项目贷款2.16亿元;向农行申请到位基础设施项目贷款3500万元;向甘肃会宁商业银行申请到位基础设施项目贷款3000万元;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到位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贷款2.088亿元;向农发行申请到位土地收储项目贷款2亿元. (四)创新运用金融产品,民生金融稳步推进.全县各金融机构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落实各项惠民金融政策,为我县民生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行、农商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以下岗职工、返乡务工人员、大学生创业等为主要支持对象,支持在种植、养殖、餐饮、零售业等多个领域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分别发放下岗再就业贷款4833万元、大学生创业贷款5320万元,帮助750名下岗失业人员、725名大学生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9659万元. (五)银政银企合作良好,融资渠道延长拓宽.定期召开各金融机构联席会议,加强督查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金融机构发展遇到的问题.加大对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力度,县政府对支持力度较大、服务效率高的金融机构进行奖励,提高金融部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热情.农发行、农商行、农行分别召开了银企对接会;县政府和市工商银行签订了银政企战略合作协议.2014年累计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7.74亿元,较去年增长2.09亿元,增长36.99%,占全县新增贷款的24.3%.银行支持重点企业85家、贷款资金7.58亿元,其中,农商行给33家企业贷款22970万元;甘肃银行会宁县支行给35家企业贷款30790万元;邮储银行会宁县支行给13家企业贷款4978万元;农行会宁县支行给19家企业贷款16030万元;建设银行为裕丰粮油、永鑫食品等发放企业贷款2950万元;会师村镇银行给2家企业贷款1000万元.企业资本市场融资取得突破性进展,陇郁香粮油公司和军怀建材公司在甘肃省股权交易中心成功融资1000万元,风斗沙塑胶公司在新三板上市已进入证还灸诤私锥,西雁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q版成功挂牌上市,建立了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六)开展金融创新实践,服务质量有效提升.自2013年4月我县开展农村金融创新试点县以来,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结合本行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地推行了以信贷富农、信用惠农、服务助农、支付便农、保险护农为主要内容的“五农”工程,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水平和质量.在信贷富农上,积极落实惠农信贷政策,发放妇女小额贷款0.8亿元、双联惠农贷款1.63亿元、牛羊蔬菜贷款3.26亿元、农耕文明贷款980万元.结合甘肃省支持草食畜牧业发展贷款贴息政策,县政府出台了《会宁县金融支持草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金融办、农牧局、农商行、人保财险公司创新实施草畜产业保证保险贷款,按1:30的放大倍数向经营草畜产业的个人和合作社发放贷款.创新“三权”抵押贷款,农商行发放以土地流转为抵押贷款980万元.在信用惠农上,创建信用村10个,累计创建信用村15个,评级授信农户106720户,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达到6.79亿元.在服务助农上,农行和农商行在全县累计设立惠民金融便民服务网点303个,村级覆盖面达98.8%.在支付便农上,布放atm机72台、pos机451台、安装转账电话446部.2014年农商行新设立“三农”服务终端机10台,总数达到58台,辐射行政村188个,覆盖农户4.7万户,服务人数20.28万人,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在保险护农上,积极落实农业政策保险,完成玉米、马铃薯、冬小麦3种作物投保88.23万亩,完成能繁母猪投保11819头,奶牛投保6323头,总计实现保费收入1960万元,累计赔付1104万元.同时,把保险作为“新农合”、“新农保”的有益补充,人寿保险公司实施农村小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农村群众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 (七)建立“打非”工作机制,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县上成立了打击处Z非法集资活动领导小组,建立了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小额贷款公司日常监管,规范投融资中介公司运行,发放宣传单3000份,有力防范了非法集资活动,维护了全县金融安全稳定.我县没有发生1例非法集资活动.同时,针对历史积淀的大量不良贷款严重削弱了农商行的支农实力,篇四:关于印发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及行政事业单位公职人员拖欠银行不良贷款工作方案的通知篇五:不良典型材料 不良典型材料 591万元,完成省社全年3,600万元的238.6;清收隐性不良贷款48,816万元,完成省社全年任务9,200万元的530.6;清收票据置换不良贷款1,850万元,完成省社全年任务1,000万元的185;抵债资产处置变现1,103万元,完成省社全年任务1,000万元的110.3.**市农村信用社清非工作取得了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得益于办事处领导的重视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主要做法是: 一、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打好“清非”这一仗,政府部门领导重视是关键.市办领导多次向市政府主管领导汇(转载自: 千 叶帆 文摘:乡镇公职人员拖欠银信部门不良贷款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报“清非”工作,从省社下达的任务到具体实施方案,都向市政府领导讲得一清二楚,取得了市政府领导对该项工作的全面了解和高度重视.市政府领导在“清非”工作中,既亲自挂帅,又亲自出征.按照省政府第59次常务会议及全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市政府由主管副市长亲自挂帅主持召开了全市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牵头成立了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市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市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打响了全市清收不良贷款的第一场战役.之后,市政府又主持召开了全市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第二阶段工作会议,会上印发了《王恩卿副市长在全市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第二阶段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及《**市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第二阶段工作意见》,采取了得力的清收措施,多策并举出奇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多策并举是打好“清非”这一仗的好方法, 1、组成强有力的清收小组,异地交叉清收.为保证清收目标的顺利完成,成立了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督导组,组长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担任,成员由市政府金融办、市公安局、市检查院、市司法局、市法院、市监察局、农村信用社等单位领导组成.各县(市)区成立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小组,由政法委、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监察局和农信社等单位,清收小组交叉到异地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异地交叉清收就很好地解决了“人情网”和“裙带关系”的不良贷款,使清收工作打开了局面,收到了很好效果. 2、明确“清非”目标,落实清收责任.清收不良贷款是一场硬仗.打赢这场硬仗靠的是真刀真枪,要有真功夫,任务必须落到实处.市政府把各级清收任务纳入各乡镇街行政考核指标体系.细化工作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制,将清收目标层层化解落实到乡村直至每个责任人,对因工作失职,导致本乡镇没有按期完成清收任务出现重大问题的,坚决执行问责制.确保在清收过程中,领导必须亲征,作风必须扎实,效果必须明显,扎扎实实地推进农村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工作.3、严肃纪律,奖惩分明.虽然政府对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基层信用社给予清收小组在精神上的鼓励,他们除给清收小组提供食宿、报销移动电话费等生活上的方便,派专车协助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外,办事处对现金形式收回的不良贷款,给予清收小组工作人员按清收比例支付一定的清贷手续费.去年,**办事处积极落实省社清收不良贷款文件精神,实行支付收贷手续费政策,2006年通过奖励清收不良贷款1208万元,支付收贷手续183万元.充分调动了清非小组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各清收小组在工作期间,做到了严肃纪律,按照“清收方案”有关规定,按程序操作,依法清收,合规办理.认真履行职责,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阶段的清收任务. 4、采取“三停五不”措施,大力清收公职人员贷款.当前**市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正处于关键阶段,清收公职人员拖欠及担保形成的不良贷款工作事关改革的成败.截止去年末,由于全市涉及公职人员拖欠及担保逾期贷款金额达3千余万元,由中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牵头,与中共**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市人事局、**市财政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中对涉及的国家公职人员采取“三停五不”措施有关问题的通知》(铁市纪发[2007]2号),并印发了《**市清收公职人员不良贷款执行“三停五不”处理通知单》,对拖欠全市农村信用社有逾期贷款或为他人担保贷款逾期的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坚决实行“三停五不”措施,直至还清贷款、担保贷款本息或重新办理有效抵押手续为止.“三停五不”期间,由贷款人(或担保人)所在单位发放生活费. 市政府主要领导切实把农村信用社“清非”工作纳入了议事日程,摆上了重要位置,这样就形成了以市、县、区及乡、镇政府为核心的一条龙的垂直领导,在“清非”工作上有部署、有检查,有监督的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 二、加大奖惩力度,落实清收目标.为确保完成省社年初下达的清非计划,**办事处加大了清非工作的奖惩力度,他们从完善 考核机制,挖掘清收潜力入手,逐级落实清收目标,将清收指标层层分解落实,按照省社清收不良贷款管理办法,将清收情况与干部业绩、工资报酬挂钩,奖励提成与专职清收人员同工同酬,全辖职工每人拿出工资的60与清非指标完成情况挂钩.对责任贷款,实行了限期清收,在限期时间内未收回的,只发放400元生活费,其他收入用于赔偿责任贷款,调动了干部职工清收的积极性.对1996年前形成的不良贷款实行目标清收,1996年后形成的不良贷款,明确第一责任人并分层次落实责任,实行责任清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尤其是对2003年以后形成的不良贷款,进行逐笔追查限期收回,仅昌图联社2006年收回责任人贷款16笔,金额9万元. 三、采取多策并举,坚持依法清收.**市农村信用社在清收不良贷款工作中得益于依法清收.这不仅加大了清收力度,也保障了清收任务顺利完成.他们主要是在清收中紧紧依靠当地公检法的密切配合和有力支持,加强与司法部门沟通联系,加大依法清收不良贷款工作力度.一年来,共起诉案件222件,全部胜诉.依法执行案件180起,对赖账不还或有诈骗行为恶意逃废农村信用社债务的一些“赖债户”、“钉子户”,法院执行局对拒不偿还贷款的贷款户,实行了依法拘留.西丰县振兴镇兴学村贷户杨某1996年在振兴信用社贷款7000元,该贷户去年收入在20,000元左右,信用社信贷员多次上门催收,该贷户拒不偿还贷款,给信用社清非工作带来了难度,西丰县振兴信用社在摸清贷户详细情况后,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后,该贷户仍然拒绝偿还贷款.面对这种情况,信用社及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执行局将该贷户进行了依法拘留,在强大的法律震慑下,该贷户偿还了信用社贷款本息12,640元.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对那些赖债户、钉子户、观望户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清河区联社与政府清收小组密切配合,以宣传为先导,以政策攻心为武器,以法律清收为保障,多法并举,多策并用,采取“重拳出击”的策略,以现金方式清收政府关联类及内部员工不良贷款196万元,清收不良贷款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贷户邵某在清河区第二人民医院工作,于2000年在红旗信用社贷款4.2万元,清河联社清贷办多次对其清收,该贷户以无力偿还贷款为由,拒不还款,多次说服教育,仍然没有效果,清贷办依法对其进行起诉,拍卖了该贷户的门市房,偿还了贷款本息46,342元,通过与司法部门强强联合清收,全市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在法院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通过法律手段打开了清收不良贷款工作的良好开局,贷户还款意识大大增强. 四、采取强有力措施,清收内部员工不良贷款.打铁先要自身硬,现在正处于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关键阶段,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事关改革的成败.在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中,针对全市农村信用社员工贷款及担保不良贷款涉及的人数多、额度大、性质严惩等实际情况,办事处领导强调要“压里圈”,加大清收全市农村信用社内部员工贷款和有牵连贷款.采取“重拳出击”的策略,加大清收内部员工贷款工作力度.办事处领导对信用社内部员工及员工担保有牵连不良贷款在每个县(市)区联社进行了抓典型,对隐瞒漏报,严重违规的信用社主任和相关人员实行了责任追究;各县(市)区联社对农村信用社内部员工及员工担保有牵连不良贷款情况进行了张贴通报,公布于众.办事处主管纪检监察工作的李晓涛同志亲自带领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人员在年前深入西丰亲自找欠款员工所在单位及本人进行谈话,限期归还.对暂时无法偿还员工拖欠的贷款和担保及有牵连贷款,采取了诉讼保全,查封其财产,通过法律形式进行清收,直至还清贷款本息为止,对恶意拖欠贷款不还的或涉嫌违规行为的坚决追究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依法提请公安机关强制清收.办事处清收督导工作组在半年月的时间里取得了很大成绩,在摸清了西丰县联社员工牵连贷款情况的同时,还清收回贷款本息152万元.收到了较好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五、清收不良贷款工作几点体会: (一)清非工作是农信社长远生存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及政策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不良贷款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生存发展的桎梏,清非工作已迫在眉捷.如果对清非工作视而不见,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果就会前功尽弃,信合人洒下的辛勤汗水就会付之东流. (二)清非工作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前提.农村信用社改革专项票据兑付要求贷款占用形态必须真实、合规,新增不良贷款占比不得超过贷款增长比例,不良贷款、抵债资产及已置换到账外的不良资产要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其中已置换不良资产处置率不得低于80,清收化解不良资产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全市专项票据置换不良资产累计处置与考核兑付尚有一定差距. (三)政府支持是清非不可缺少的动力源泉.**市农村信用社清非工作得到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主管市长亲自抓,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再一次强调:2007年**市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大力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农村信用社清非工作被纳入2007年**市经济工作重要日程. (四)办事处领导既挂帅又出征,采取多策并举、重拳出击等得力措施,是完成清非工作任务的根本保障.清非工作被纳入农村信用社重要指标考核及经营的重要日程.办事处领导亲自挂帅抓清非,加大清收内部员工及担保不良贷款工作力度,做到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门前清”,为做好清非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关热词搜索:拖欠 乡镇 不良贷款
《乡镇公职人员拖欠银信部门不良贷款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总结》由“ddk3d”分享发布,如因用户分享而无意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审计署:农发行5家分行违规处置不良贷款14.83亿|农发行|审计署|不良贷款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审计署:农发行5家分行违规处置不良贷款14.83亿
  2014年第6号公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12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审计署2013年5月至8月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2012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审计了总行及北京、山东、安徽、四川、河南、湖北和湖南7家分行,涉及资产总额7396.17亿元,占全行资产总额的32%。对审计范围内的重大事项作了必要延伸。
  一、基本情况及审计评价意见
  农发行成立于1994年,是直属国务院的政策性银行,设有31家省级分行。据合并财务报表反映,其2012年底资产总额为22930.79亿元,负债总额为22432.83亿元,所有者权益为497.96亿元;当年实现营业收入717.99亿元,净利润142.92亿元。
  审计结果表明,农发行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经济金融政策,加大“三农”发展信贷支持,促进粮棉油市场稳定;不断完善内控和风险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手段,推进精细化管理;深化内部综合改革,努力提升经营绩效,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但审计也发现,该行在存贷款及财务收支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规范问题。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违规发放贷款。2006年以来,总行和山东、安徽、河南、四川、湖北、湖南、河北、浙江、辽宁及吉林10家分行违规放宽贷款条件或未严格对贷款申请资料进行审核等发放贷款共计67.96亿元,其中2012年发生14.33亿元。
  (二)违规处置不良贷款。2008年以来,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和陕西5家分行通过向其他单位提供优惠信贷条件、协调代为偿债等方式,违规处置178户企业的不良贷款14.83亿元,其中2012年发生4.33亿元。
  (三)违规吸收存款。至2013年3月底,山东分行下属5家分支机构超过规定辖区范围吸收企业存款2.84亿元,其中2012年发生1.34亿元。
  (四)违规动用企业保证金。2011年至2012年,山东省陵县支行动用贷款企业缴存的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或贷款风险保证金4586.8万元,用于兑付其他已到期银行承兑汇票等,导致收取保证金的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后形成垫款,其中2012年发生4486.8万元。
  (五)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不规范。具体情况是:
  1.2008年至2013年,总行及北京、四川等2家分行虚列支出、公款私存4043.35万元。
  2.2009年至2012年,山东、河南、四川等3家分行少计收入或递延收益1164.41万元,其中万元。
  3.总行和安徽、河南、四川等3家分行违规列支职工福利性支出2321.88万元,其中.55万元。
  4.2010年至2012年,总行及北京、山东、四川、湖北等4家分行使用虚假发票报销费用184.69万元,其中万元。
  5.2012年,总行在会议费、电子设备运转费中列支旅游、招待等支出207.37万元;2012年至2013年,总行超标准开支会议费115.77万元。
  此外,农发行还存在参加与由本行有业务往来的企业组织付费的海外培训和考察活动、违反财务审批程序列支费用等问题。
  三、审计处理及整改情况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农发行正在组织进行整改,目前已制定完善规章制度15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具体整改结果由农发行向社会公告。审计发现相关涉嫌违法违纪事项,已移送有关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理。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不良贷款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