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职业规划金融风险咨询这个工作怎么样,职业发展路径如何

毕马威上海的咨询ITA岗位的待遇、发展以及发展路线如何? - 知乎8被浏览4740分享邀请回答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 个回答被折叠()南开大学优秀校友访谈报告——金融、政府、国企、跨国公司、私企众多师兄师姐倾力奉献,为你指点就业迷津
我的图书馆
南开大学优秀校友访谈报告——金融、政府、国企、跨国公司、私企众多师兄师姐倾力奉献,为你指点就业迷津
&【强烈推荐大家打印本文阅读,其中涉及了几乎大家所关心的所有金融经管类的就业方向】
& & & &昨天去泰达参加了经院研究生就业交流会,偶然看到了这份融通南开校友访谈报告,十分惊喜。但这么好的访谈报告,只见到纸质版,而未见在网上传播,调查组的心血和 校友们的殷切话语不能惠及更多的南开人,实在遗憾。故经访谈组成员同意,将访谈报告分享于此。希望无论是刚入校的学弟学妹、或是准备跨入职场的高年级同学、或是已进入职场师兄师姐,都能从中有所启发~ & & & & & & & & & & & & & & 南开大学融通基金会2012 年优秀校友访谈与调研实践活动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Y 刘婧莹 朱晓萌 张 弯 张远明& (2012 年11 月)南开大学融通基金会在2012年举办了南开大学优秀校友访谈实践活动。共选拔出经济学院8名同学,分为两组,利用暑假时间,赴京、津、沪、穗、深等地,与身处政府、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四大、咨询、私募、国企、跨国公司、私企、财经媒体等经济金融领域的72 位优秀校友展开了历时近两个月的面对面访谈与交流,汲取海量资讯,感受校友风采,引发触及心底的思考。他们从对前路一知半解的青涩学生到顶尖行业精英,从一步步艰难的抉择到一次次在岔路口的华丽转身,从南开出发后,他们发生着怎样的故事,又走过了怎样一条充斥着挑战与荆棘的道路?征战多年后再回首,他们对师弟师妹们有着怎样犀利中肯的建议?我们是否可以效仿其走过的轨迹、或是选择属于自己的一条职业康庄大路?内心的问号还远不止这些,通过访谈,我们对南开学生的校园及职场规划和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深度剖析,提出了更深层的疑问,对经济金融相关行业进行了系统整理,予以简介绍和前瞻,整合提炼了校友庞大数量的关于在校规划、择业、乃至人生的独到见解和精辟言论…… 部分受访校友简介首先,我们摘取了此次访问行程中十余位典型代表性的校友,综述其履历背景及职业信息,以便大家简略了解我们采访对象的年龄、行业、地域等覆盖范围,有已经从南开毕业30 余年的长者,也有80、90 年代的精英,亦有21 世 迈入南开园求学的师兄师姐…… 他们有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脑库”掌门人李罗力师兄、平安银行党委书记王骥师兄天津滨海海胜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振忠师兄、上海城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安红军师兄、国泰君安证券公司咨询部总经理谭晓雨师姐、天津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王志勇师兄、工商银行总行信贷管理部信贷制度处副处长刘超师兄、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处长庞锦师兄、启明创投的于佳师姐、银监会合作部非现场监管三处副处长陈国汪师兄、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分所税务部合伙人马源师兄、海航商业控股有限公司总裁、长青资本创始合伙人王志国师兄、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助理董阳阳师兄等。(关于他们的介绍,详见后文附录) 校友谈南开学生&&& 校友们以在各个行业的杰出成就无时无刻不在铸造着“南开 牌”,将南开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之精神传承延续,展现着昔日南开学子在职场上强劲的竞争力。仰视前辈,反思自己,现在,到我们了。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紧张,我们该如何把握方向,努力奋斗,适时出击呢?又将如何延续辉煌,甚至超越前人,书写新的历史呢?首先,让我们来聆听行走江湖多年、职场经验丰富的师兄师姐们对近些年南开学生的评价: & 1、踏实、勤奋,南开学生走的比较稳&“知中国,服务中国”一直是南开人恪守心中的准则,母校的教育使得南开学生都有着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愿意为社会扎扎实实地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南开学生的优点,这份踏实和坚持也使得南开学生能够走的比较远。有力的数据 是,在2012 年度中国高校通用就业力排行榜中,南开大学名列第二,仅次于北大。这份数据的背后,反映了南开学生怎样的核心竞争力?走出校园多年的校友们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们频频提起的是“踏实”、“好用”。如何理解呢?由于受南开深厚的底蕴、扎实的学风以及天津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的影响,南开学生的特点总体上来说是踏实和勤奋,在校园里,无论是周末还是节日,你总能看到自习室里有很多同学在埋头苦学。工作后的南开人,表现出来的普遍素质是严谨细致,这使得他们成为很多公司的骨干力量,相比于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学生,南开人一般能在企业中沉下心做事;相对于其他财经类学校,南开学生又有更独立、更综合的想法,因此对企业来说很“好用”。 & 2、低调、保守,南开学生难以走的更高&&& 校友们对清华、北大和南开学生在校园中的表现提出了这样的看法:“清华北大学生更为活泼,视野更开阔,更富有冒险精神,更有闯劲。南开学生则更多地关注具体事务,比如考个好成 、获得奖学金,然后上研究生,按部就班地度过大学。有的时候则表现为:不够饥饿,缺少一种战斗力。”这种在校园里就体现出来的区别在职场里反映得更为明显,南开学子在就业时推销自己的力度不够,过于保守和低调,在特别需要挑战的行业和需要较强营销能力的行业更是很少涉足。此外,大量的南开学生在成为业务骨干后往往难以继续往上走到领导层,只能成为业务性人才而难以成为领袖级人物。 & 3、实践和经验的缺乏,南开学生难以获得好的就业机会&&& 在对南开学生的特点讨论以外,校友们也谈到了南开学子实践经验的缺乏。一个师兄就谈到,“当年我毕业时去参加面试,其他学校学生都有较多的个人投资及金融实践经历,而我和我周围的同学就极少有这些经历。”这种实践经验上的匮乏使得南开学子在毕业时难以获得好公司的青睐。校友坦言“现在的社会显然并不利于南开这样踏实低调、相对保守的学校发展,因此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尽量地走出去,走进社会对自己是很有好处的”,同时校友们指出“ 开学生的实 习以及实际操作方面有欠缺,实习经验不够,对行业以及职业少有接触,难以形成对工作直观的理解,是求职过程中的一块短板”。 & &(四)原因剖析&&&& 以上是南开学生在职场上表现出的优劣势,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作为新一代南开人,我们应该明确自身的优势,并继续发扬,在走向社会时,传播出南开信号, 立起南开 牌。但是对于自身的劣势,掩耳盗铃自然不是明智之举,寻求解决之道才是上策。在提出解决对策之前,我们将首先追根溯源,从暴露出来的问题中寻找原因。也许有不少人将上述劣势归因于一些客观原因,比如地域的局限性,虽然与 北上广等城市同为教育文化的重镇,但天津相对于这些城市而言,在经济发展速 度、经济活力以及思维观念的开放性方面来说,存在一定差距。又比如南开相比清华、北大等高校,相对缺少联系校内学生与校外校友的渠道,校友们在社会上 奋斗的历程,为母校奉献个人的力量相对缺乏一种机制去传递。 但哲学上强调: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依据,客观外在条件并不对一个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作为学生,我们更需要的是对自己进行充分的剖析,并适时思考自己的思维里是不是也有这些因素的存在,以及进一步思考有无其他主观方面的原因? & 1、敢闯敢拼的冲劲不够——低调和保守&&&& 与低调保守相对应的是敢闯敢拼,一方面南开学生踏实、勤奋,获得企业的青睐也更多,而另一方面则正如一位在私募担任合伙人并对南开饱怀热情的校友所说:“南开的学生给我的感觉就是很老实很听话,考试成 也都很好。南开的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突破,不太敢想,喜欢按既定的指示走。但其实未来的社会是更需要不听话的人。比如奇虎360& 和苹果公司都是创新,再比如凡客和京 东商城。你去干别人没干过的事,才更有机会,总是去做别人做过的事,就只能是亦步亦趋地跟着了。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想法,不要怕。你要考虑的是,你有没 有学会什么新东西,你的实践能力是不是有增强了。”正如一位在金融监管机构工作的师兄所说:“南开学生身上相对缺乏一种创新的气息,例如学生出去创业的就相对较少。虽然生活有时候会相对现实,但是大学应该高于它,需要引领生活,引领社会潮流。首先要敢想,其次要敢于尝试、不怕失败;最后是敢于承担责任。至少到老的时候回想起来,我做了一些事情,即便事情很小,但是对于人生的意义却很大。如果每一个学生都如此想,学校就会形成创新的氛围,就能成为一个创新型的引领型学校。” & 2、对社会实践的重视度不够——实践经验缺乏学习的途径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书本知识,一方面是实践经验,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大学期间,除了做好学习的本职工作以外,自己对于社会的体验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很多在校生忽略了这一方面,观念上更多地关注书本知识、考试成 ,接触社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够。很多企业,尤其是知名证券、基金、咨询公司,通过实习来进行招聘是一个 常态,在一些顶尖投行、咨询公司中,南开学子的身影相对较少,相关实习经验的缺乏亦是造成该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时常听见的“实习学不到东西”的观点,一位私募界的杰出校友这样对我们说:“如果实习机构因为是学校安排或者领导推荐而不安排实质性的活,我绝对不会遵从他们的安排,我会去了解公司的业务、背景,然后列出我想要研究的行业,向他们提出申请,看他们对哪些东西感兴趣,然后着手去做,主动一些、积极一些。做事情不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要有自主思维。” & 3、寻求校友资源的意识和力度不够——视野不够开母校给予的是宝贵的知识财富和校内展示的平台,而除此之外,校友网络亦是南开给予你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很多师兄师姐都指出,只要提南开两个字,就会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很多时候也愿意在同等情况下,多考虑南开的学生,也愿意给与南开同学实习以及就业方面的帮助。此次校友访谈活动,更是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了身为南开人的温暖。但由于自身的原因以及一些机制的缺乏,南开学生自身寻求和利用校友资源的意识、力度相较其他北京、上海高校存在不足的现象,如有的校友所说:“机会有时候需要你自己去争取和创造,你是不是真的用心想去和校友们交流,是不是真的用尽全力去为自己争取实习和就业机会?这些不是在你毕业找工作的那一天才开始,而应该一直有这样的意识,不仅仅是在毕业所需之时,从你入学到你毕业之后,贯穿始终。”多与比自己年长,比自己经验丰富的师兄师姐们交流,也是这次采访过程中,很多校友强调的事项,例如目前担任某知名私募创始合伙人的师兄,就指出他工作的时候,别的同事是与一起进来的同事交流,而他除此之外,更多的是去和公司合伙人沟通,师兄指出不仅是因为他们经验丰富,同时也可以看到自己未来的影子,对自己未来做决定很有帮助。正如黑格尔曾经说过:同一句话,从未经世事的年轻人口中说出和从饱经风霜的老人口中说出,涵义大不一样。利用各种机会多与优秀校友沟通,寻求和利用校友资源,多走出去,见多而识广!&&& 也许仅仅这几个原因,无法完全解释南开学生的不足,完全探究其因,并非我们的初衷,提醒在校的同学尽早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在学校期间去有意识的准备,发扬优势、克服劣势,才是我们以及融通基金会和 多校友、老师的所愿。&&& 针对上述实践与经验的不足,调研报告在简要分析了不足的原因之后,分别从校园准备和职场准备两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应该做的准备,其中,在职场准备里我们还精心挑选了一些经典的职场发展道路供同学们参考;紧接着,报告探讨了一些高频问题,比如读研还是求职等,力图给同学一些建议;最后,报告有针对性地介绍了一些经济金融领域相关行业,把校友们对该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以及该行业的发展前景纳入其中,希望为求职的同学提供参考。& 四、高频问题探讨 在校园准备和职场准备之后,我们加上了关于高频问题的探讨。这样一部分出现的原因是基于如下事实:很多同学在各种选择面前犹豫不定,经常处于“别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的状态。而这种情况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同学缺乏对问题的综合思考分析,也没有过来人进行指导。因此,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广泛征求校友们的意见,力图给大家提供更为详实的介绍,使同学们在选择时能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符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一)读研、就业还是出国&几乎每场就业考研相关的讲座都会有同学提出:我大学毕业后的选择是什么?很多同学用“纠结、迷茫”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借着这次走出去的宝贵机会,接触到很多步入社会多年的校友,我们也就这个问题向他们咨询,当然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答案,我们希望的,是能够提供给同学们更充分的信息。 & 1、关于出国&&&& 很多有过出国经历的校友,谈到是否应该出国时,均表示:无论你今后是否回国发展,能出去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潜移默化改变你的一些想法,开拓视野。但有时先工作再出国读书,视野更开阔,你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同时你申请到的学校可能更好。当然出国的目的还是在于就业,因此要争取在名校就读,出国的地区来说,美国读书相对还是更好,原则上排名越靠前越好。读MBA 全美前三十以内的读下来才有价值,读MBA 可以做的工作范围稍微比金融Master 更广一些。现在Top20 一流高校的MBA 毕业生首选是投行和PE,以及企业的管理层。从金融行业就业来说,以后想要进顶尖投行的话,没有海外名校学历还是比较困难。&&& 对于学生更关心的中外MBA 谁更有价值的问题,读过MBA 的校友们提到:从显性的角度来讲,国外的MBA 更注重案例的培养,注重实战经验,学校看重比较基 的东西。而国内的MBA 会看一些外在的东西,比如你曾经在哪个企业做过中高层管理者等,国内的MBA 读下来要比国外轻松很多,在国内读MBA所接触的圈子和人脉也会不一样,社会资源的容量也不一样。从隐形上来讲,不 管在哪读,最终成功与否还是取决于自身的努力,主动性不一样,每个人获取的 资源也不一样。& & 2、读研与工作对比&&& 关于是在国内读研还是工作的问题,我们咨询了很多师兄师姐,总的来说:如果要走科研的道路,那么读研读博是必要的;而对大多数为了工作的人而言,这与个人的规划、工作岗位以及社会大环境有关:&&& (1) 个人规划&&& 每个人会对自己有不同的规划,这里我们不进行讨论,对于女生,有不少校友建议:由于之后会涉及到家庭、生孩子的问题,因此从家庭和事业的平衡来说,更早的将研究生读下来较好,工作之后可能无暇顾及。&&& (2) 工作岗位&&& 不少校友指出:学习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就业,如果本科毕业可以找到好工作,可以选择就业,之后发展好的话,工作中选择读在职研究生或者MBA 等,同样可以弥补学历上的不足。周围也有很多成功人士是读完本科直接就业的,而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一个专业领域内从一个低起点开始较快成长,比别人更有积累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中化集团工作和在“四大”担任高级经理的师兄,都指出: 例如去“四大”工作,它对本科生来讲是一个较好的机遇,它的含金量和价值被社 会舆论上所讲的“四大”极高的工作压力给扭曲了,其实你仔细看会发现,本科毕 业后去“四大”工作的人五年后的成才率远远比去国企工作的人高。当然,每个人 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即便是在选择“四大”的时候,不同的部门,以及不同的项目,给与你的机会可能也会不一样。&&&& 从工作行业来说,我们采访了不同行业的从业者,发现一些对实务要求高、社会经验要求丰富的行业,比如律师、记者、编辑,直接进入社会积累经验比读研可能更好一些。而对于目前金融行业,尤其是进入银行总行、证券、基金等相对高端的行业普遍要求研究生学历,“研究生、而且是名校的研究生,这是这个行业的现状。”华林证券的葛汉师兄坦言道,如果有本科生进入这些岗位,从事的多是基层工作,最需要的是销售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 & (3) 社会大环境&&& 这个社会学历泛滥,硕士生很多,“既然有这么多研究生我为什么还要招本科生呢?”一位师兄直言不讳道地说到。所以说在更为浮躁的社会和就业市场上,硕士生是个敲门砖,有些公司碍于面子和虚荣心会招更多研究生学历。& & 3、如何有效度过研究生生涯&&&& 除了谈到是否应该读研究生,步入社会的师兄师姐们也强调了如何度过研究生生涯。师兄师姐们指出:如果对自身没有很明确的分析,仅仅是想通过读研来回避就业压力,或者是增强几年后找工作的竞争力,这种心态去读研究生是特别盲目特别容易出问题的。在金融监管机构的一位师兄这样强调:“在研究生阶 最主要的不是知识, 最重要的是培养研究问题的能力,然后就是思维锻炼,思维扩展的过程。因为本科基本上都是填鸭式的教学,但是研究生阶 需要自己思考问题,需要去培养思 维判断力、决策力。”师兄为目前研究生时间较短,往往无法兼顾科研和工作, 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也许短期来看,对你影响不大,但是对于你长远的成长, 对于学校研究生整体的质量,却尤为重要。”“读研时要想好你想做什么?有意识地寻找相关的人去聊,去适应以后的行业状态,学术以及活动应该是更有方向性的,比如你想去证券,那就在这么充裕的时间里多研究一些,以后进入工作就很难有充电的时间了。”读研后进入 《新财富》杂志工作的于欣师姐则以自己的经历这样建议。&&&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会一边读研、一边做投资。我大学里就在天津百货公司做过销售,销售是做生意中最重要、最难的环节,包括心态、技巧等,这样的想法和实践非常重要。”大朴资产管理公司的刘进师兄强调在读研的同时应注重社会实践,千万不能和社会脱节。&&& 正如一位知名硕士生导师所强调的那样,研究生阶 需要你按照4 个1 的要求去规划,1 篇核心期刊论文、1 个科研项目、1 张含金量高的职业资格证书、1 份中意的实习。首要强调的仍然是科研能力的提高,这是体现出你与本科生不一样的地方,同时也强调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凡事不可偏颇,既要脚踏实地,更要仰望星空。究竟做何种选择,每个人的情况有所不同,需要有所取舍,但只要选定一条道路,就应该付出100%的努力,选择考研,就珍惜在校复习的时间,努力一次完成;选择出国,就去将出国考试,各种细节都考虑到位;选择工作,就尽早武装自己。往往后悔哪一条路走错了的同学,很可能自己选定了道路,但是却未能100%努力去将其走好。&&& 每一条路,只要最后走成,无所谓哪一条更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二)学习还是实践&&& 对于学习还是实践,师兄师姐们的观点迥异。基本说来,年 稍长些的校友们更偏好于多花时间在学习知识上,而年轻的校友则更鼓励我们多出去实践。这是一个寻求平衡的问题,凡事不可偏颇,做好主营业务(身为学生好好读书)的同时,需要多抽时间出去历练,不能只知道读书,像一张白纸一样什么都不懂,这个平衡就需要自己不断的把握和调整。&&&& 另外,我们也分析了一下不同年龄阶 对问题看法不同的原因。其一可能是 年长的校友走过的路程多,看到的本质的东西要多于表象的东西。比如在国泰君 安工作的谭晓雨师姐就说在校如果学习不够深入的话,做出来的东西理论深度就 不够,很多学生太喜欢到处找实习,满足于多盖几个章而没有学好基本的知识,这对未来的发展是有影响的。其二可能是因为时代不同了。现在的竞争异常激烈,不像年长的校友那时只要好好读书就可以了,年轻的师兄师姐们比较有忧患意识,所以提醒我们要多实践,以助于将来的就业。& &在校多参加学生社团挺有帮助,这些工作包括对活动方案的讨论,而这些能 力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累积的,突击一两个月改善自己的谈吐是困难的。研究生跟导师的课题研究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在校期间积累社会工作经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培养的不仅是你的组织调能力,沟通能力,策划能力,有时也为你积累潜在的人脉关系。实践是必须的,无论大小、轻重。你可以多去机构里采访,调研,跟农民、企业家、银行家、金融家们谈一谈,安排好自己的寒暑假,建立起自己的联络网,多走进社会体悟观察。暂且不谈工作,这对今后人生也是极有益的。&& 不少师兄师姐也指出:学校也应为学生更多地建立通道机制,国外的大学和中国的大学最大的差别就是国外的大学生实践经历丰富,大学生一放假都去真正去做事,专业的或公益的,甚至远赴越南、柬埔寨,非洲的一些基金会去实习。学校与一些金融机构可以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需要将学生进行系统培训,使得送过去的学生,首先是希望去实习的,其次是能够给与企业帮助的,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如果去的学生本身仅仅是为了学分,那么企业也不会提供真正的岗位让你学习和锻炼。& &(三)第一份工作的选择&&& 世界上的行业浩如烟海,很多人苦恼纠结于行业的选择。虽然悲观主义者会说有时候职业选择并不“事在人为”而更多的是“听天由命”,但如果第一份工作就幸运地与你坠入爱河并在精神和物质上双重满足希望值,那岂不是再好不过?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日后的工作方法、思维方式会有很大影响,所以入行很重要。那么如何判断一份工作是不是好工作呢?从事猎头行业的肖玛峰师兄提供了3条法则:第一、要有兴趣;第二、能够做好;第三、有不错的报酬。&&& 首先看行业是否有前途,其次是看公司有没有前途,看公司应该首先观察这个公司的中层干部,看这些人的状态和水平,因为那可能是3、5 年后的你。选择行业可以采用“排除法”,即大方向上,列一个清 ,哪些行业肯定不会去,先划掉。可以与某些金融行业的人聊,可以看一些网站,去了解他们到底是做什么的,同时可以看/51job/linked in 等网站,上面会有详细行业分类、职能分类,可以借鉴参考。也可以通过实习去发掘自己的兴趣点。不管采取何种行动,你至少要主动去做一些调查分析,结合自身的性格多思考寻找,而不是天天喊“我很迷茫”,遇到困难要想 法迎难而上。&&& 大多数师兄师姐建议起步最好从大公司开始,它的体系成熟,制度规范严谨,锤炼你的素质,帮助你养成 好的职业素养。而且平台越高,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也越有利。而小公司虽然某种程度上提供了更多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但存在操作不规范,做事随意、制度残缺等问题。但不少校友也强调,其实最终的选择还是因人而异,性格的不同可能使不同的人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即是相同的选择,也会有截然不一样的结果,因为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其实才是更加务实一点的发展道路。& &(四)城市的选择 & 1、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现已成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知名律师的彭日光师兄对于大小城市的选择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总的来说我国的资源配置是从北京向全国覆盖,资源配置畸形,大城市有最好的公共物 配置,而小城市医疗、教育、文化、娱乐卫生匮乏,服务体系不健全,经济活动的规模范围小,且多是熟人社会,熟人社会的市场化程度相对低一些,大城市则是陌生人社会,市场化程度高一些。。我们毕业生多从事服务业,服务业在小城镇中发展水平低,市场相对狭小,所以对于会计、法律、金融等专业人士,师兄师姐们建议尽量选择在产业发达的地方工作以获取更高的回报率。 & 2、北上广津之选&&& 对于一线城市的选择,大家会有各自的偏好,我们的采访涉及北上广(深圳、广州)地区,因此也借机询问了对于这些城市未来发展的看法,在整理中发现,同一个城市,可能不同的校友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针对这类高频问题,我们也希望给大家提供信息,而不是指导。总的来说,具体城市的选择,因人而异,首先应该是选择行业和公司。&&& (1)& 天津&&&& 总的来说,天津与北京、上海有差距,但天津的机会也很大。北京、上海发展较为成熟,边际效益就会下降,而天津发展程度稍低一些,商业竞争度不像北上广那样激烈。 年以后,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天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相对于北京等城市而言,天津的房价以及生活成本更低,如果有好的企业、好的工作,留在天津也是不错的选择,对于个人创业来说也是比较好的选择地。&&&& 同时也建议同学,如果有可能,尽可能早地去外面看看,例如现任津联集团副总经理的王志勇师兄在大二时就辗转深圳、海南、上海等省市。谈及为何选择留在天津,师兄这样说道:“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给你带来的是成本,一个地方的发展速度,给你带来的是机遇。也就是说,一个有潜力的地方发展起来,大家会分享它的发展成果,但是一个发展水平已经很高的地方,带来的一定是竞争,比如,吃的贵,住的贵,竞争也非常激烈。天津是直辖市,有潜力,虽然暂时不如别的城市,但是后续一定有发展。在这样的地方,付出同样的成本和代价,取得的效果一定比其他地方要好。所以,通过考察以后,我最终选择了天津。”&&& (2)& 北京&&& 如果是就业的话,北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就业平台,更开阔的思维理念,更高的国际化程度。师兄师姐们建议,有可能的话,找实习机会去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更为发达的城市。同时有校友建议有兴趣去处理政府关系的话,最好先在北京待一 时间,和一些政府、企业总部搞好联系,然后来 方发展。 & & (3)& 上海&&& 上海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近几年由于政策以及雄厚的工业基 优势,经济发展处于全国前卫,上海的各方面基 设施比较完善,国际化程度很高,在相当长的一 时间将引领我国经济发展。“上海经济非常活跃,如果刚毕业能去上海锻炼几年对于个人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北方信托的韩冰师兄这样说。 & & (4)& 深圳 & & 关于深圳,目前担任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 圳)副理事长的李罗力校友指出,深圳现在已逐步进入后工业时代,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在逐步向外转移,现有的制造业正在逐步走向高端化、 牌化和国际化。今后,在深圳最有发展前景的是包括金融、现代物流、现代信息服务、创意产业和专业咨询等在内的高端服务业。深圳前海是国务院最新批准的国家级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试验区,它必将对深圳未来的发展,对深圳继续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地和排头兵,发挥出重大的作用。 & (五)创业与跳槽 & & (1)& 创业&&& 校友们指出:如果你有一些特殊的技能、专利、现成资源可以去创业。如果不是,最好找同行业有代表性的 位去学习、实习,只有忍受不自由的状态,接受必要的历练,体验管理经验,这样的人才可以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好,这些是创业之前必须的历练。&&& 采访中接触到很多成功的创业型校友,他们的职业发展基本上遵循先就业后创业的路径,大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刘进师兄就是其中的代表。“经验+心态+人脉=大朴资产管理公司”,刘进师兄这样总结道,他提出对于没有专利、技能型的人来说,先就业更为靠谱,在就业中接受历练,积累经营公司所必须的专业知识、管理经验和人脉资源,同时不断历练自己的心态,准备好以后跳出来自己干,就更有把握,失败的几率就会降到最低。 & & (2)& 跳槽&&& 对于工作后跳槽,校友几乎达成共识,频繁跳槽对于职业生涯的发展不好,它是一个人对自己没有清楚认知、没有人生规划的表现。跨公司跳是使公司的经验值为0,跨行跳是将行业的经验值为0,这个是更不靠谱的。除了因为企业不规范等外在原因,一般毕业后一到两年内建议不要跳槽,等你沉淀了有一 时间,认为自己有足够的经验、对这行业有了解、希望有新的平台时,那你就可以跳。&&& 跳槽之前需要积累,采访中很多校友都强调在毕业最初,最重要的就是积累,不能因为工资稍微有所提升就更换工作,需要长远地看待。同时亦有师兄指出,不能完全的以时间来衡量,而应该以是否学到了本领来衡量,例如目前担任长青资本创始合伙人的王志国师兄,曾经在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仅1 年半之后变跳槽至大中电器,但是在这1 年半的时间里,因为毕业已获CPA 资格,先后参与过 多IPO 项目,这样的1 年半,也许在一些外资所,3 年也难以企及。&&&& 总之,入行之前多做调查,进入之后待积累充分,选择恰当时机跳槽。 & 二校园准备&&& 大学时间相对宽松,也是汲取知识和培养技能,以至挖掘自己的黄金时期,高效合理地规划四年校园时光,尽早为未来的职业道路未雨绸缪显得格外重要,脚踏实地,厚积薄发,机会总会眷顾有准备的人。那么,你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呢?对话经济金融领域优秀校友,我们获取了第一手资讯,也得到了一些恳切建议。 (一)技能准备&&& CPA、CFA 还是FRM?抑或是剑桥商务英语证书、TOEIC?大学里每位同学都面临着各种选择。报告无意为大家提供一条普适的康庄大道,因为每位同学自身情况、对未来的期待等都不尽相同。这里只能尽最大努力整合这一路上校友们给出的所有值得参考的建议,希望每位同学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准备。四年虽长但还不足以把每一条建议都尽善尽美地完成,总之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正所谓技不压身,在毕业之际如果能够掌握一些工作技能,也就是硬件能力,相对于软件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表达能力、领导能力等)来说,在求职时更容易被企业相中(至少在简历关上会让你更为自信),也会因为较快上手成为企业看重的亮点。 & 1、专业基础知识谈到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很多人会说:“现在很多人找工作专业都是不对口的,职场靠情商,学校学的知识不重要……”此种想法有一定道理,但不全然正确。在我们采访的校友中,有相当一部分提到了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现任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执行董事的张峰师姐就指出在咨询岗位应聘中首要考核的是对管理理论掌握的坚实程度。合格的专业知识基础是一名毕业生的基 素质,是你身上扛的为数不多的利器,尤其应重视那些在你所学专业领域重要的核心课程的学习。&&& 如果考虑直接就业,那么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校应该着重培养学习的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潜下心学习核心知识,以备后程发力;对于实践性较强专业,比如会计、法律、金融等,在校不断积累专业知识,此外借用考证的机会帮助自己梳理理论框架是很重要的,进入工作后这些知识也会衍生为立竿见影的技能。现为华为企业业务CFO、财经委员会成员的谯能东校友在谈到大学生间所谓“所学非所用”的情况时说的话更是有力证明了专业知识重要的论断:“我不认为学到的知识没有用,没有任何人去阻止你运用所学的知识。比如我学了会计,在财务上,别人说我是专家。而事实上是他们没有去运用专业知识,不是想不清楚而是不愿意去做。会用了才能说明你学会了。”在说到自己所用的知识时,师兄虽然已经做到了CFO,但是他发现用的最多的恰恰是最基 的会计学原理。总之,术业有专攻,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做一个有专业底蕴的人,对以后职场的发展有较大的帮助。&&&& 另外,目前在银监会工作的陈国汪师兄和在发改委工作的庞锦师兄还强调了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积累,即便是专业与从事的工作不对口,学习专业知识的思维方式对于日后工作素养的形成也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专业知识的夯实程度更代表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的强弱,因此在最初工作的几年快速把工作所需的核心专业知识补上就是一件必须提上日程的事,天道酬勤,百利而无一害。 & 2、计算机水平&&& 身处信息时代,无论在学习或工作中我们最常用到的最佳帮手就是计算机,而计算机水平也逐渐纳入很多名企的考核指标,其在日常工作中的广泛使用使其注定会成为我们需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现任上海博宏投资总经理的刘宏师兄谈到“我公司里员工有三大类,一类是 学金融工程的,要求编程特别熟练,Matlab& 等软件得掌握得好;第二类是做程序交易的,像C++就必须会;第三类是做营销的,情商要高,口才要好。”对于大部分以后不从事专业技术的同学来说,Matlab 和C++等软件不必掌握的太深,但校友们非常建议把Excel 和PPT 学好,尤其是很多投行和“四大”的师兄提到office& 软件在工作中经常被用到,如果可以熟练掌握甚至深度掌握将为你加分不少,但想要真正熟练运用office 软件,长期的摸索和时间积累是少不了的,所以建议在校学生利用闲散时间多摸索并充分把握在做社团和学生工作时制作、学习、提升这两个软件使用技能的机会。此外,对于万德数据库(Wind)及彭博数据库(Bloomberg)等软件,应抓住机会去尝试接触,对于以后从事研究工作大有帮助。 & 3、英语能力我们都深谙英语的重要性,然而在当今大学生群体中,无论是在校的或是已步入职场的,能充分具备英语听说读写各方面出色素质的佼佼者少之又少。那么,英语在现今企业招聘和一个人未来职场道路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外企的校友们着重提出了英语能力的重要性。就职于美国富国银行上海分行的孔燕师姐谈起能在本科毕业后顺利进入外企工作的经验时,强调最多的就是自己在大学期间充分锻炼了英文能力。她强调外企应聘中英语能力是不可忽略的重量级筹码。在渣打银行上海分行工作的魏有伟师兄同样表示,他在大三时就着手为进入外企做准备,反复大量的看外语电影是他的“秘籍”,因为“比较有趣也能坚持”。目前担任毕马威北京分所税务部合伙人的马源师兄,也曾提及他从美国北 卡罗莱娜大学会计学硕士毕业之后,能够成功加入到安永纽约office,并且可以连升两级成为经理,原因一便是出 的外语能力使得他能够更快地融入西方社会。另一位目前在思科公司担任北亚区福利经理的张浩辰师兄,提起自己学英语的经历,不断强调的就是& 坚持,我们很多人在工作以前,都只是从书本上学 习英文,最初用英文做实际工作沟通,会顾此失彼,甚至错误百出;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来自国外专业人士的英文通知、英文邮件记下来,不断地模仿,到最后能够熟练地运用英文与上下沟通。正如前文所说,英语水平的提升在于长时间有意识的积累。在外企工作,无论多重视英语沟通能力的提升都不为过。即便不是外企的员工,目前担任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的徐力师兄也表示 “金融方面还是能显示出英语方面的优势,像工行有很多对外的业务,如果你英 语好很快就能脱 而出”。此外,徐力师兄还谈到口语突出在银行有时候会很占 优势。&&&& 总而言之,当今社会对精英人才的定位早已包含高超的英语技能,大家在校期间需要多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尤其是有志于进入外企的同学更是需要加倍努力。金融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适应这样的趋势就要求大家要有国际化的视野,而语言关是第一步。大学时间宽松,能合理规划并坚持锻炼英语能力是个需要意志力的拉锯战。提高英语的方法则不是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大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之路。 & 4、金融相关证书&&& 近年来在大学中最热的名词之一就是“考证”,对于应不应该考、考什么证、哪些证有价值有意义、什么时间考等问题,我们着重咨询了各行各业校友,然后对本行业准入和后续发展中所必须的证书做了全面介绍。我们发现,考证固然重要,但切忌盲目跟风,有目的地选择、与时下社会需求接轨才是正确道路。师兄师姐们表示,在金融领域中,投行、私募对于 CICPA、司法考试较为看重;而基金公司、投研岗位则对CFA 较为看重;部分特殊岗位,如精算岗位 对精算师证书(尤其是北美精算师),风险管理岗位对FRM 有所偏好和要求。尤其在简历筛选时证书也许会助你一臂之力。同时,在投行、私募、会计师事务所、 基金公司工作的 多校友,都强调了财务和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但也明确指出证书仅仅是作为敲门砖,更重要的是知识本身。对于类似银行、证券从业资格证书等证书,对于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有较大帮助,但由于通过较为容易,含金量则相对较小。&&&& 目前担任长青资本创始合伙人,曾任职鹏润集团(国美电器母公司)财务副总监,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0931)财务总监,海航商业控股有限公司总裁的金融系王志国师兄的亲身经历:王志国师兄是金融系1997 级本科生,在2000 年大三的时候,就报考了5 门CPA(当时还未改革,全科即为5 科),一次性通过了4 科考试,会计考了58 分,气的师兄痛哭。而转年毕业的时候则通过剩下一科,获得全科合格证。在那个年代,注册会计师非常吃香,正是凭借这一纸证书,王志国师兄在毕业半年后从工商银行铁饭碗跳槽至天华会计师事务所(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前身)直接担任项目经理,并随后参与 多IPO 项目,在财务道路上一直走上著名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的位置,应该说,扎实的财务知识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在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行部担任高级经理的黄浩师兄,更是以其切身的经历诠释了CPA& 证书的重要性。黄浩师兄是旅游管理系2001级本科生,2005 年毕业后加入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天津分所,毕业当年,非科班出身的他便通过CPA 3 门考试,而转年便获得CPA 全科合格证书,2007 年跳槽至中银国际证券投行部,并在2009& 年通过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2012 年加入了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行部担任高级经理一职。师兄坦言CPA 对其职业生涯的帮助颇大,但同时,他也强调证书仅仅是帮助你通过筛选简历的那一关,起到的是敲门砖的作用,不必过于神化。&&&& 总体来说,首先纠正大家认为CPA 证书仅仅是从事会计、审计工作人员所需的误识,同时也提醒大家:是财务法律知识本身重要,而不能为了考证而考证,甚至为考证而舍弃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避免了这些误区,有明确方向地努力考取含金量高的证书,充分利用起在校期间的课余时间,为求职铺路并抢占先机,确是明智之举。 对于相关的含金量较高的职业证书,我们在附录一中予以了简 介绍 & 5、课外阅读广泛涉猎书籍,博观约取,锤炼心态,参悟道理,大学也许是最后一次能静心读书,不受干扰的地方了,在大学里读书不多成了很多校友们的共同遗憾。所谓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在学校里学习读书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你没有学习,没有对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的体验,天天就凑热闹各处参加活动,看着风光,但并没有多少后劲。你读了多少书,你的人生便有多少感悟。”现为深圳综合开发院副院长的郭万达师兄如是谈到。那么,到底该读些什么书呢?大多数校友认为海阔天空,无所不可以读,读自己喜欢的书,收获最大。而针对没有时间静心读书的同学,校友提到可以多看报纸杂志了解人文世界、新鲜要闻,或通过浏览网站也未尝不可以替代。搜索和 参阅自己需要了解的领域内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位在银监会工作的师兄指出,读书要文理搭配,文科生多读点理科的书,增加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 理科生多读点文科的书,增加感性认知和哲学思考。此外,想为将来工作做些准 备的可以读上市公司年报,券商研究报告,财务、法律相关书籍;想增加逻辑思维能力的可以读麦肯锡原理、金字塔原理、思维导图等书;想让自己有些哲学思考能力的,可以读读哲学入门的相关书籍和道德经等传统古籍。对于哲学书籍,很多校友在采访中都强调其重要性,不管是出于兴趣还是个人职业发展。总而言之,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大学里抽空多读书吧! &(二)实践准备& & 1、校内实践&&&& 多参与学生工作、社团工作、学术研讨调研,似乎这是每一位校友都提到的重要内容。走好职场之路需要一个人的多面素质:沟通、策划、团队合作、组织调、时间调配能力,以及领导力、执行力……这么多素质当然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形成的,它需要你在一次次活动的组织中,一场场学术的研讨辩论中,一个个困难的解决中逐渐练就。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以后的工作有很大关系,让我们来看看几位师兄师姐对于校内实践的看法:&&& 现任保利地产部门经理的李晓明师兄,曾是南开大学三农学社和南开方圆大讲堂的创始人,具有丰富的大学实践经验,与我们分享了他的大学感悟。他提到在大学,学习和考试成 不仅要呈一个上升的趋势,更要培养研究意识和社会视野,进化自己的思维观念和价值观念。他还提到在做企业招聘时感觉现在的学生社会视野越来越窄,关注个体发展的人较多,相应的社会视野和责任感下降,这样的同学发展后劲可能相对有限。而社会活动对于无论以后要走向工作的人还是潜心做学术的人都同等重要。同样是做校内实践,李晓明师兄有一个很有趣的比方,他认为做班长像做家长、做社团像做企业家、做团委学生会则像做官员,所以说根据你未来的发展方向,选择性的参加,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这些经历对未来的发展会很有帮助。&&&& 目前在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公厅工作的江霈师兄谈到,在校多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对提高沟通能力挺有帮助。工作中许多环节都需要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而这种沟通能力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累积的,突击一两个月改善自己的言辞谈吐是比较困难的。多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将有更多机会对自己的沟通能力进行锤炼,受益无穷。此外,研究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进行校外调研等也是极佳的锻炼机会。这些活动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你说话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提高语言表达的自 如性。在目前校园招聘面试流行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这种能力能为你的的表现带来加分。&&& 在银监会工作的陈国汪师兄则表示:个体要多参加活动,多想多创新。第一,要敢想,能不能实现是另说。第二,要尝试,不怕失败,并敢于承担责任。冲破思想束缚,冲出“我是学生”这种狭隘的定义,大胆创新实践很重要。不管结果是成是败,至少到老回忆起来是有滋有味的。年轻,怕什么呢,学生胆子越大,做的越好,对于学生本身越好,那么学校可能就变成一个创新性的引领学校。&&& “我在南开做'中国MBA 发展论坛’的申 和峰会组织时受益很多,包括后来的工作都得益于这种大型活动策划、团队组织对能力的锻炼。那场活动所有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MBA,水平很高,这对我的个人素质要求很高。另外,通过 那次活动,我认识了一百多位全国各知名高校商学院的MBA 主席,活动反响很 大。”现任北大纵横执行董事的张峰师姐,谈及她在校期间任MBA 联合会副主席 兼秘书长时主 中国MBA 发展论坛的经历时如是说。 & 2、校外实践&&& 知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前人的告知,一条便是自己的体验感受。人生也 是这样,前人的人生通过文字活语言去感知;自己的人生是需要你自己去感受,去体验,别人的东西你是永远没法去体验的。所以对于大学生自己体验社会,比 如积极的参加到寒暑期实践中来,对认识社会、认识自己肯定会产生深远影响。假如你不准备读研,有志于本科毕业就出来找工作,企业招人是不会那么重 视GPA 的,因为本科生找到技术性的工作很难,主要看你的实习经验及面试中 你接人待物的能力。所以,早点出来实习很重要,可以帮助你认识到自己喜欢或 是适合什么样的工作,至少知道哪些行业不适合自己。你可能在一家公司待一 时间就能弄懂这个行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哪些人升得特别快、发展的特别好,这些比呆在学校里遐想要实际得多。另外,由于地域的限制使得南开很多学生抱怨实习难找,现实状况的确不容乐观,但一些师兄师姐也向同学们发出了疑问: “你真正用心地、竭尽全力地找实习了吗?”要全面撒网、不怕碰壁、敢于尝试、并不怯于推销自己,这样的学生成功的胜算才大。另外,在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 行就职的谷丰屹师兄还提到实习重在锤炼自己、做实事、积累实实在在的经验技 能,哪怕工作内容相对低端。而企业在招聘时重视“你做过什么”多于“你在哪实习 过”。 除了实习以外,校友们普遍认为出国交流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在谈到 如果重回大学,会做何调整时,在业界排名TOP10 的同创伟业公司董事长郑伟 鹤校友说道“我们这一批南开人的国际视野不够,包括语言关没有过,我们现在 也会和国外的公司进行合作,如果能在国外呆一两年是很不错的,视野会很不一样,南开有很多出国交流的项目,我觉得南开学生可以尽量去参加,开阔视野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实践、精力、财力允许的条件下出去交流,有助于增加对外面世界的了解,对于提升视野大有裨益。 & & 担任华泰证券资产管理总部金融工程部总监的谢江师兄充分强调了其重要性。在谈到作为用人 位,他会更青睐哪些人才时,他提到:“实习过程很重要,我现在招人看其实习表现不错就可以留下,面试过程也会看重其实习的经历。我觉得南开的同学们应该在学习之余尽量多做些实习实践工作,而且是有倾向性地找些实习岗位。比如,你喜欢哪些行业就多找些相关行业的实习岗位,但不要乱七八糟找些没有意义的实习,不要滥竽充数实习经历,更不能夸大其词实习内容。也就是说,实习不是仅仅贴个牌就可以了,而是要看你在实习中学到了什么东西,这才是更重要的。用人 位更看重你的工作心态,看你的待人接物态度,看你的专业精神,看你的创新意识,看你做事怎么样,看你愿不愿意动手,看你钻不钻研,看你用不用功,看你努不努力……如果你实习的时候就有优秀的表现,那么我相信你在这个 位这个公司这个岗位上也会有优秀的表现。” &(三)软件准备&&&& 如果说硬件准备可能让你投简历的时候有东西可写,更容易被 HR& 一眼相中;那么在面试以至进入企业以后,软件准备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接下来,我们首先谈谈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我们应该如何从心理上转换自己扮演的角色,然后是学校里人脉的初步建立和沟通能力的提高。这些“软件”都不是速成的,需要较长时间的锻炼和培养才能拥有,因此尽早培养才能抢得先机,在竞争中脱 而出。 & 1、心理准备&&& 大学是一个不断发现你自己、整合挖掘你先天性格和潜在素质的过程,当你把优缺点更清晰、目标更明确的自己认知出来,并划入思考蓝图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事情的答案是自然而然浮出水面的。所以,在平时学习玩乐之余,留一些时间沉思,留一些自己与自己对话的瞬间。你问自己三个问题:你是谁?你想要什么?你需要放弃什么?世界上的职业很多,你也许看到的是外在光鲜的一面,然后去随波逐流地用力追求,但请问自己内心是否有一个强大的理想或动力去支撑你走完这一条或那一条艰难险阻的道路。国企所谓的“清闲”,投行所谓的“赚钱”,这些都不能成为你做决定的终极因素,那个终极答案是每一个都截然不同的你自己,因为工作的目标是追求心理的一个平衡点,幸福感、快乐感和安全感并存的平衡状态,前提是足够了解自己的内心。所以,学会慎独,学会独立思索,心理上不畏惧、不疑虑更不因麻木而随波逐流,这是关键,更是一种成长。&&& 大学生活怎么度过,新一代的大学生展现出来的是什么?在心理上又体现出怎样的特点?在走出校园多年的优秀校友又对当代大学生有怎样的看法?当然不同时期的校友有不一样的大学生活,当代大学生展现出来的除了可喜的能力以及独立的观念以外,也需要听听前辈们对我们表现出来的整体性缺点的看法。&&& 首先,逐渐缺乏“独立之精神”。&&& 在谈到对不断入职的大学生的看法时,在银行从业多年的一位校友很有感触地说道:在这十几年不断遇到的学生中,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他们的独立能力越来越差,这种独立精神指的是布置一项任务,自己有主意,接着去探索,进而分析利弊,最终圆满解决。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表现出来的是缺乏主观能动性,更多地选择依靠他人、复制前人的处事模式、寻求网络的帮助,依靠自己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究其原因,这可能与现在独生子女较多、资讯通讯发达等原因有关,总之,大学生普遍能动性不够,进入企业后需要领导费心去指导,以防出错。“有时教他的时间还不如自己亲自做来得快。”担任 《新财富》杂志总编助理、专题部主任于欣师姐感叹道。&&&& 其次:难以 立“自由之思想”& 钱学森之问。 在谈到大学生活是如何度过的,调研中我们几次听到校友们谈到“辩论”,这种辩论是不分高低年级、不分专业、不分时间地点,晚上如果学校不强制关灯甚 至有辩论到第二天早上的冲动。“什么都可以辩,专业的、历史的、哲学的。”其中现已成为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的彭日光师兄很担忧地提到,现在大 学培养出来的更多是“工蚁”,怎么理解呢?现在大学生更注重职业技术的掌握,忽略了对义理的探索,精英教育、通识教育、大师教育逐渐缺乏。中外的经典名著(例如,过去我们热衷于阅读“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系列)现在大学生都很少看或是不看,再也不“仰望星空”,都在把自己培养成很厉害的“工蚁”,有批判精神却 缺乏批判的能力。“在面试中发现大学生越来越对社会、宏观经济等缺乏关注, 可能更为自我,社会责任感的意识有所削弱,教育显现一定的短期功利化倾向。” 现担任保利地产部门经理的李晓明师兄以个人的身份坦言之。 必须对义理有探索才有人格的独立,大学生应该朝着精英的目标培养自己,大力拓展自己的视野。“尽管这个社会很残酷,现状逼迫着你们去想一些很实际很现实的问题,例如找工作买房子。但你们还是不应该绝望的。这是我想跟南开所有的师弟师妹们讲的,,不该绝望更不该放弃。目前我们的社会还是存在着很 多问题,法制不完善,腐败猖獗,道德沦陷,而你们又是接受了很自由的思想的熏陶,有现代观念和广阔的视野,个性独立,所以才说大学生是有希望的。正因为这个社会是如此跌宕起伏,在历史的大洪流里面还有很多的机会,你们有你们的使命,未来终究是你们的。”彭日光师兄的一番恳切之言,对于正处于或即将走出象牙塔的你有没有一番鼓励呢? & & 2、人脉积累 & & 无论在校园或职场,要懂得经营自己的人脉关系网是现代社会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日积月累的人脉建立会演变成非常宝贵的财富,这亦是一种在工作和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并不是一件要刻意定时完成的项目。与同学、老师、乃至社会上的各路人才广泛交流并保持长期联络,是一个重要技能。针对在求学路上的同学关系,现任天津滨海海胜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王振忠师兄谈到自己的看法:“同学是社会关系中非常特殊、难以替代的关系,在大学,应该尽量克服自己的心理弱点,多结识同学,能多结识就多结识,即便彼此留下的印象不是很深,然而在社会工作中这些都会变成宝贵的资源,普遍看来在学校交往圈子 宽阔的人以后在社会上的发展机会会更多。”&&& 但是在广交好友的同时,应该注意,提升自身的能力 质才是最重要的,往往只有优秀的人才能拥有更广阔有效的人脉,能够埋下头注重提升自己的内涵能力,专心打造自己,努力变成一个优秀的人、有用的人、独立的人,重于一切。记住:打造自己,就等于打造人脉。 现任广晟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任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的牛鸿校友在谈到如何整合资源时,根据自己在学校学习和实际工作中的感悟进行了梳理:“首先取决于你服务的平台,即你所学习的和服务的机构,比如学校、公司、机关。你所在的平台给你提供的资源多,那么你的起点和眼界就高,你就能够有足够的资源 去整合;其次你要注重你的声望和人 ,如果你认真、诚实、高效自然会给人留 下好印象,从而接纳你就比较容易,尤其在金融行业,很多的工作变动和升职往 往依赖你在该行业的声望和人 ;第三需要提高你的EQ 水平,我认为EQ 就是 一种适应别人以及使别人适应自己的能力。”牛鸿校友指出,EQ 水平并不是先天的,在学校可以不断提升。怎么去提升呢?应该选择去和比自己年长的、有阅历的人交往,牛鸿校友结合自己当年在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学习经历说,当时师兄和年轻教师经常会来到他们宿舍,交流很频繁,辩论是家常便饭,或者侃大山,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师兄不仅结交了很多好友,开阔了眼界,而且找到了自己以后努力从事的方向。 & & 3、沟通能力 & & 在大学里,我们就已经发现,每个人的想法都不相同,因而与别人探讨不同的观点,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就一个问题达成共识等等问题都需要 好的甚至极佳的沟通能力。沟通的第一步是有效组织语言,清晰、有逻辑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种能力是要在不断的公开发言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沟通的另一个关键是要真诚,要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而不是谁的意见都不听,固执己见;最后要善于总结每个人的观点,提炼出一个大家都能基本认同的意见出来。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个各种社团活动、实践活动甚至是和宿舍同学平时的讨论中有意识的培养出来的,这种软实力在工作中会经常用到,需要大家尽早开始锻炼培养。&&& 现任华为企业业务BG CFO、财经委员会成员的谯能东师兄从他自身的生活体验向我们解释了这些。“我觉得做人要真诚,我在批评下属的时候,也是很严格的,有时候会把人说哭,但是我是为他好,这样总比虽是笑着说话却不能提高他要好。人要有开放的心态,接纳别人,这可以从一个人沟通表达看出来。沟通能力在学生阶 只要不口吃就行,但是思维一定要清楚,工作中不需要有多么华丽的语言,真实表达,抓住关键的东西说清楚就行。说话是为了传递信息,让别人明白你说话的内容,而不是表现自己,要及时了解对方的反馈,这才是沟通。 传递出来的信息不同,就会影响人际交往的效果。”& 三&职场准备 & & 在大学几年的准备过后,大部分的同学都面临着就业。以职场新人身份踏入职场之后,我们应该有哪些准备呢?师兄师姐们以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应该要有怎样的心态和素质的准备。介绍了这些心态和素质之后,我们以师兄师姐们的亲身经历给同学们展示他们在职场的经典发展道路以及他们当年是如何应对职场生涯的困难和挑战的,希望同学们能从师兄师姐们身上学习到职场所需的素质、品质和精神。 &(一)跨入企业后的心态和素质准备 & 1、小事做起,谦虚低调&&& 刚入职的时候少一些要求,多一些求教;少一些休闲,多一些学习;少一些 抱怨,多一些沉淀。——庞锦&&& 想象那个刚刚拿到offer 的自己,对未知的前路充满好奇憧憬以及不确定的生涩表情,那个终日饱读课本或曾经迷茫的象牙塔青年即将踏入疆场放手一搏,你一定想知道如何让自己更自信、抑或是更从容地应对接踵而来的新鲜难题。但是记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师兄师姐们给出了职场新人入职初期该如何 好表现的一致答案:从小事做起,谦虚低调,踏实干活。卸下大学生天之骄子的骄傲面具,甩掉在家养成的骄纵习惯,从零开始,经营自己的职业形象和职场之路。现在国家发改委经贸司任处长的庞锦师兄博士毕业后初入发改委工作,除了本职工作以外,他还把打扫、整理等小事情做得面面俱到,一个大博士能如此放低身 去服务于大家,这让周围的同事与领导对其建立了 好印象。其实从小事能轻而易举看出一个人的心态和素质,你做的事情用不用心大家都看在眼里。等过了适应这一初步阶 ,你就可以争取更高水平的工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正所谓“人至低则无敌”。&&&& 另外,把 位当成学校,时时把自己当作一个小学生,谨记在心:学习是第一要务,在向前辈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后劲,就像校友说的“后程发力”! 现任津联集团副总经理的王志勇师兄刚进入津联集团(天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时,面对着没有太多工作要做的情况,他并没有随便打发时间,而是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创编内参,供集团内部交流。那时候的信息获取渠道不如现在畅通,都是最原始的采集,再整理编辑出来。为保证每周一期内参的时效性,最忙的时候师兄自己不睡觉也要做出来。公司领导看他这样辛苦,劝他放缓到周一做。师兄谈道:“我要是周一做完,那还叫新闻么?我要求周一就能发出去,那不是领导对我的要求,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所以,我不睡觉、熬夜也要把它做好!”就靠着这样的精神,从1998 年到今天,这份内参现在已经成为津联集团的一份核心刊物。对此,师兄总结道:“这就是一个过程,就是工作的方式和态度,事情虽小,但仍然要定位好对自己的要求,一点一滴慢慢形成自己的工作素养,一步步往前走,走到今天。”&&& 2009 年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毕业后,江霈师兄以管理培训生的身份加入中化集团,之后被派遣至一家专业性较强的生产型企业进行轮岗。起初由于专业不对口,在那里很少有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机会,“当时有些许彷徨”,师兄坦言。但在轮岗的九个月时间里,江师兄不断告诫自己,尽力做好自己需要做、能够做的每一件工作,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总会有发光的那一天。后来适逢这家企业举 大型活动、参与重要奖项评选,需要有人进行文字材料的总结和展示材料的制作。而师兄恰好在校期间充分锻炼了这方面的技能,因此主动请缨承担这些工作,通过扎实、不懈的努力,既为企业争取了荣誉,也为自己赢得了肯定。“很惭愧也很欣慰,惭愧的是自己那 时间在专业领域内没有太多建 ,但欣慰的是为自己所在的集体作出了一些贡献。不管贡献是大是小,我尽到了自己所能尽到的一切努力,并且在这九个月里一直坚持了下来。”江霈师兄谈到那 在基层锻炼的日子时,向我们意味深长地说道。&&&& 目前为长青资本创始合伙人,曾任职鹏润集团(国美电器母公司)财务副总监,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0931)财务总监,海航商业控股有限公 司总裁的金融系王志国师兄,放弃已有的高薪工作跳槽至大中电器,老板对师兄如是说:“你过来,可以!但是,我们不会在你现有的平台上给与你财务负责人的 位置,要过来,就得从基层门店做起。”师兄坦言,过来对于他也是一个艰难的 选择,首先是放弃以前拥有的相对高薪的工作,其次当时的大中电器,属于初创 时期的民营企业,财务制度尚未完善,还是手工帐的阶 。最终,师兄考虑自己 的特点之后,选择从门店的电脑部做起,开始在人民大学的友谊店卖笔记本电脑,而短短2 个月的时间,师兄销售笔记本业 极其优秀,人送外号“本本”,快速从店员到主管到经理,2 个多月后便调回总部电脑部任部长助理,老板都惊讶于其销售能力,与师兄沟通关于公司发展之后,便从电脑部助理调任总裁助理,2 个月之后便委以重任,担任连锁发展部总监、公司管理委员会委员,后协助老板在短时间内开立5 家分公司,16 家 事处,在行业内声名鹊起。问及师兄是不是在做选择的时候,会相对不太考虑投入的成本,师兄如是回答:“你要做抉择,在事务所所学的知识,可能就成为你的后顾之忧,但做选择的时候需要你抛弃后顾之忧,通俗来讲,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或许不是每个人都有王志国师兄那样的魄力,但是“做好每一件小事”我们从小到大不知听过多少遍,但是是否真正做到了呢?&&& 希望几位师兄的故事能够给即将入职的你一些启发,刚入职的时候少一些要求,多一些求教;少一些休闲,多一些学习;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沉淀。另外在薪水方面,切勿好高骛远,起步阶 应全力集中在积累和学习上,期望值尽量放低,“你一开始挣五千与一万差别没有那么大,但是到了后期挣一万和十万的差距才是大的,厚度决定高度。”一位师兄给出如是建议。& & 2、平常心态,戒骄戒傲&&& 天下有才华的人如果失败的话都败在一个傲”字上,天下没有才能的人如果失败都败在一个惰”字上——刘宏&&& “平常心!平常心!”《士兵突击》里由李晨饰演的吴哲每天反复强调这三个字。平常心是种较为高阶的心理素质,从容进退,对于得或舍,有的放矢,乐观以对。平常心也是一层境界,风雨洗礼过后留下的云淡风轻,将落差带来的失望、人际杂事带来的困扰在一谈一笑间幻化成风,望见前路,依旧相信柳暗花明。现为毕马威合伙人的马源师兄和我们分享了他的工作心路:“你会对工作有一定期望,但开始工作后发现实际和期望值有一些差距,像我刚开始工作,非常幸运进入了“四大”,它对你的支持很多,在美国这份工作无论在薪酬还是地位上都相对不错,让人有一种自豪感,所以我更多的是兴奋。但9.11 之后经济受了很大影响,业务开展有很多困难,那个时候发现自己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公司裁人压力也很大,但保持一个好心态就非常重要!我就在工作之余学了很多东西,注册会计师也是在那时考的。其实在你准备充分的时候,有一些机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就会出现。”马源师兄的心路历程其实很多人都会复制走过,刚进入工作,心里渐渐由兴奋转为平淡,期间会遇到经济波动、工作调动、升职加薪、甚或裁员风险,各种好坏消息接踵而至。这个时候一个人除了做好做强自己的本职业务,更要维持心理的强壮和抗压度,有时候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走得更高往往是这些软件条件。保持一颗平常心,戒骄戒躁,有很多人很容易做到优秀,但是从优秀到卓越的这一步却走得艰难至极。或许心态的欠成熟和自我调节能力的不佳是其中一部分原因。面对风雨和始料未及的难关,平常心以对,维持内心的平和;面对日常工作和上下级关系,戒骄戒躁,谦字当道。 &“天下有才华的人如果失败的话都败在一个'傲’字上,天下没有才能的人如果 失败都败在一个'惰’字上”,现任上海博宏投资公司经理的刘宏师兄对我们的告诫就是有才而不傲,没有特殊才华也一定要勤奋,切不能恃才傲物。其实在企业很多外人看来光鲜成功的精英,在他们的工作中相当大的比例中是要面对来自更高 一级领导的挑剔的。当从一个学生转变为一个职场人士时你需要习惯自己的平,也要忍耐上级的批评。&&& 刘宏师兄的话真实地指出了恃才傲物的危害性,而华为的谯能东师兄则向我们深入剖析了开放是从优秀走向卓越的核心。首先我们来看看聪明人的典型逻辑,或许在其中会找到你我的影子。聪明人的典型逻辑是"我很聪明",而且会有事实证明他有些事做得对,但是他会发展为认为自己做的事都是对的。从而进入自我的小循环里,做自己的、想自己的,就不开放了,重则形成封闭心态,这样的人就封闭了,很多聪明人只能到优秀,却永远无法到卓越。所以说核心是开放,不要在乎面子问题,如果你是关注自己成长,你就会非常愿意收到的是你和你不同的想法,能听得进去别人的批评,批评意见其实是最有价值的意见。开放的心态一般能在一些“傻”一点的人身上看出来,很多人看 《士兵突击》,许三多永远是首先说"我错了"的人,相比于成才,很多人说《士兵突击》里最幸运的人是许三多,其实应该说更幸运的是成才,因为许三多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而成才能够重新回到老A,能够从打击中走出来却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很多聪明的人如果能够突破自己的惯有逻辑,能够像后来成才那样从容淡定,从优秀到卓越指日可待,而这却是非常困难的。 & & 3、勤奋用心,善于学习 & & 你们能不能半夜三更,一边抱着孩子哄他睡觉,一边还在写着东西?能不能做到吃苦?我们招人的时候,看重的就是这些。——王骥勤能补拙,天道酬勤。职场上亦是如此,谁是一站上舞台就发挥自如光彩夺目的呢,面对专业的不对口,实践技能的欠缺,基础知识的捉襟见肘,既然是从零开始,那么就做好恶补和突击的准备。力鼎资本总裁高凤勇师兄坦言“不管在什么行业,勤奋用心和善于学习总是重要的”。高师兄以前从基层做起时,可以在短时间内记住公司所有人的名字和各种重要的数据,领导问的时候几乎都能脱口而出。高师兄笑谈公司目前有些员工都不会留意这些,每次问到都要去网上查,虽然互联网时代查什么都方便,但是显然如果用心记住,对于提升效率以及给领导留下好印象都是极有帮助的。对于我们在校学生而言,能够勤奋追赶,善于学习,多倾听,多向比自己强的先入行者讨教,而不是把这些最重要的素质流于空话和形式,非常重要。&&& 杨占林校友是1977 级经济系学生,经历了丰富的学习和起伏的工作生活后,他讲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读来,似有胜读十年书之感。他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人永远要坚持,有追求,在我们的人生中会有高潮和低潮,所以要有 使自己坚持和向上的精神。第二,人要有感知的能力,去努力感悟一些东西,能有能力去抓住其中的规律。第三,人需要有一种发达的反馈系统,在一个人走路 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而合适 地调整方向,及时找出出路。对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只赞同一半。失败是要付出 代价的,尽量不要失败,所以要慎重,多一些思考,才能成功,人的时间是有限 的,失败的代价有时太过沉重。师兄的话颇具深度,他告诫我们勤奋的同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前方的道路,不为浮云所障目,做正确的判断,走正确的道路。谈到勤奋,不管是在学校还是职场,就必须谈到两个字& 吃苦,记得担任 北方信托证券投资部投资总监的韩冰师兄曾说:要想人前显贵,必得身后受罪。 而当时老三届的大学生的辛苦大学生活,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作为恢复高考以后第一届大学生,具有三十多年打拼的工作经历,现为平安集团党委副书记兼任平安银行党委书记的王骥校友,在谈到他看重的人才素质时,不例外提到了 “吃苦”二字。“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能吃苦,能自律,不是你们的专业知识,不是参加了多少社团。而是,首先早上起得来吗?这一天我是否按时间表把事情 做完?我能不能省下和朋友聊天的时间多干点有意义的事?你们能不能半夜三更,一边抱着孩子哄他睡觉,一边还在写着东西?能不能做到吃苦?我们招人的时候,看重的就是这些。” 之所以将这 话原封不动地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是因为我们需要的,可能就 是这样的当头棒喝,反思校园生活,可能你还在晚上留恋上网不肯入睡,还在把背 词往无数个“明天”一拖再拖,早上闹铃响了又响,关掉一个翻身又睡过去。听听老校友的一番恳切之言,其实我们应该知道,大学生涯是历练和成长的阶 ,步入职场是新征程的开始,每天面临着压力焦虑不堪只会耽误时间,吃苦做事才是我们应对焦虑的不二法则。 & & 4、创造机会,崭露头角&&&& 能够抓住机会是一门学问,而如何在稀缺的 有资源条件下创造机会同样是对一个人的考验,考验你如何突出重围,如何绝处逢生,如何既有勇更有谋,创造属于你的一片天。——彭日光&&&& 当我问到一个校友,在刚进入企业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时,他强调,好好利用前三次机会,因为往往前几次你做事的情况会给人留下第一印象,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和难以替代性相信大家都会很明白。所以除了成为一个做好准备的人以外,择机亮剑也是一门必修课。有一句话这样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里讲的不是如何抓住机会,而是如何去创造机会,经营机会,相信彭师兄的例子会令大家有所感悟。&&& 现任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曾作为中方主 律师之一为中法第三代核技术合作项目(2007 年11 月在胡锦涛总书记萨科齐总统见证下签署合作议,涵盖国内多个核电站建设,合同金额80 亿欧元)提供法律服务的彭日光师兄给我们讲了下面的故事,这是他奋斗的历程:一个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半路出家,没有一个朋友在公检法,来到深圳这个陌生的城市,一个人打拼出了一片律师的天地。&&& “回想过去,自己的成长过程确实很艰难,但觉得这 艰难的历程很有价值。客户来源对于年轻或新入行的律师来说是较大的挑战。当时遇见一个人,说我在深圳人生地不熟,半年能接一个单子就很不错了。我就开始想应该怎么打开市场。我想我的基 肯定是过去我认识的人,我从大学以来就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 把所有认识的人都记下来,我把从广州到珠海工作的几个记录联系人的本子都找出来。然后用我在深圳的全球通商务号码给那些认识的人打了个遍。(我当时联 系广州和珠海是因为意识到这些地区的朋友会有在深圳的人脉,我通过外围打法 攻进里面,巧妙地传递自己做律师的信息。)时隔十年,比较幸运的是他们依稀记得当年那位干练热情的小彭,我顺便和他们聊家常,回顾交往的场景,回忆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邀请他们来深圳作客。"(因为你只能从你认识的人入手,客户一般不会从报纸的中缝上寻求法律帮助,因为律师是一个建立委托关系的职业, 而委托关系是基于信任的。)"我首先告诉他们,他们当时印象深刻的小彭现在是一个律师了。(让他们意识到他们有一个做律师的朋友,就能够在适时将我推荐 出去。)我就在 公室打了一个月的电话。第59 天的时候,我终于接到第一 业 务。最终,我用自己独特的营销方法在第59 天得到机会。” 彭日光师兄的故事告诉我们,能够抓住机会是一门学问,而如何在稀缺的现有资源条件下创造机会同样是对一个人的考验,考验你如何突出重围,如何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 & 5、底层发展,曲线救国&&& 从基层做起,主动降低自己的身价,把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清扫归零,尽心努力。——高凤勇&&& 学习中我们会一直强调基 ,因为我们知道厚度决定高度,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地基未牢,高台不稳。在求职过程中,很多人并不希望做一个柜员、一个专员、一个助理,而希望刚上来就做管理层,这也是各高校招聘中管理培训生成热宠的原因之一,其实管理培训生也是要在基层锻炼一两年才能定岗,能否成为管理层并非是由管培生身份决定的。这次寻访的 多校友也从自己的角度阐释了在金融机构或相关企业,底层工作对于未来事业上升的重要性。&&& 一切复杂的东西都是由很多基本零碎的东西组合而成,所以从最低处学起不仅不是坏事,还能让你对企业的基 业务、部门职能架构、市场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在德意志银行下属投资公司工作的张璐闽师兄就提到:“现在任何一个不错的公司和行业,就算是特别大的PE& 、Found,其实你也都需从最基 的东西入手,在一个很大的交易中你也只是趴在那儿查数据,做一些Model& 等,只有通过不断地做、参与、听取别人意见中才能逐步积累。切勿着急,没有立竿见影的事情。”基层工作既锻炼能力,又锤炼心态。现任力鼎资本总裁的高凤勇师兄谈 到,当年他换岗了很多次,而每次都从基层做起,主动降低自己的身价,把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清扫归零,尽心努力,很快就在每一个新的领域站稳了脚跟。另外,在银行工作的两位师兄也从银行的角度出发,向我们讲述在这个行业中基层工作的地位。从银行的角度来看,让一个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来总行制定政策然后付诸执行是不合理的,因为他对网点的工作一点都不了解。从个人情感上考虑,刚毕业的时候进总行,与同龄人相比肯定是最风光的,但是三五 年之后,如果在总行,你可能还是一个小小的员工,但是在支行,你可能就已经升至科级或是网点主任、部门经理了,在个人职业发展的路径上已经是管理岗位。在中国农业银行工作的谷丰屹师兄强调,从个人的职业发展来看,在基层工作几年即使是最苦最累的工作也绝对是很有好处的,即使在基层升不上去,跳槽也可以,可以从一家国有银行的支行跳槽到股份制银行的分行。现任招商银行总行行长秘书的黄彦军师兄指出,自己现在作为银行高管,之所以能够很成熟地思考一些问题,完全得益于两年在支行做客户经理的锻炼,如果不经过基层工作而直接进入管理层,做出的一些决策甚至会贻笑大方。为了丰富自己的基层经验,师兄还曾经体验做过大堂经理,并且稍遗憾自己没有做过柜台的经验。他强调管理培 训生和管理层没有直接的关系,管培生必须在轮岗的过程中表现优异才有可能进 入管理层。所以说,面对基层工作,你不应该去抱怨或是觉得没面子,基层工作是你必经的阶 ,只要心中有向上的信念,自然有一天你会熬过那个阶 !&&&& 在择业时第一是不要惧怕或不屑于基 性工作内容,第二是找到与自己的能力定位对接的平台,梦想中的高地若是遥不可及,便可以先站上属于你的小舞台历练打磨,总有一天,突然抬头,会发现梦想离你咫尺之近。&&& 现任北大纵横执行董事的张峰师姐以自己的经历就说明了这样的道理:如果目标明确,就不要挑职位计较薪水等细枝末节,要先进入这个平台,这个行业,然后有信心从基层一层层做上去。张峰师姐读MBA 期间在天津北方人才网实习,接触了两个咨询案子,对咨询的流程状态有一定了解。但她认为自己在这个领域 尚不成熟,也欠缺经验,所以找工作时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小咨询公司。师姐毕业后选择加入华盛智源,作为一个新企业,它的规模不大,但是能接触到这个行业的方方面面。“我在工作中做了一些咨询对接的单子,并不断将失败的单子进行总结,就一步步成长起来了。”师姐的经历表明有时候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败,能够找到与自己素质实力相匹配的平台,去拥抱风雨,经历打磨,有时未必不是件幸事。&&& 看了这么多成功校友当初的工作选择,有没有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呢?学习如此、工作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没有基底的建筑就像海市蜃楼,终究会消逝,而把握现有的,珍惜现有的,做好现有的,在人生的征程中也就在不断向成功迈进。 & & 6、聚沙成塔,眼光长远&&& 你们谈规划,我并不想给你们谈如何进行规划,我认为,每个阶段要做好每个阶段该做的事。你们 在需要的是积累。 在的你可选择的机会很少,因为在不是你选择别人,而是别人选择你,。从这个角度看,你们当前这个阶段最关键的在于积累!——王志勇&&&& 学会沉潜,剩者为王。普通人想在一件事情上做成功,需遵循“一万小时定律”,这个定律是美国的统计学家在总结各个行业的成功人士的共性时发现的,即要想在一个行业里成功,你在这个领域做够一万个小时才有机会。比如 球巨星科比、高尔夫球天王老虎伍兹等人都在相关领域训练超过了一万小时才有了突破和辉煌的成就。&&& “你们谈规划,我并不想给你们谈如何进行规划,我认为,每个阶 要做好每个阶 该做的事。你们现在需要的是积累。现在的你可选择的机会很少,因为现在不是你选择别人,而是别人选择你,。从这个角度看,你们当前这个阶 最关键的在于积累!”在访谈在任津联集团副总经理的王志勇师兄时,他如是说道。师兄也以其自身的经历很好的诠释了这个道理。我们就来从头听听师兄的故事。&&&& 王志勇师兄1994 年毕业之后,选择加入北方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最初分配 到发行部,发行部类似于现在的投行部,需要拿项目,新员工由于没有资源,基本上没有太多事情要做,师兄便主动承担起扫地、涮饭盒等原本轮流值日的活。 几个月过去了,工作情况仍未发生大的变化,师兄便申请调往收入相对较少但业务较多的国际部。部门领导了解情况后,找师兄谈话,希望他不要离开这个部门, 但师兄仍毅然选择去国际部。为什么?师兄的答案是&&&&&&&&&&&&&&&&&&&&&&&&&&&&&&&& 目标!每一个人,在每 一个阶 应该有每一个阶 的目标。其实刚刚工作时,大家并不清楚自己的规划, 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干什么,或者说最适合什么。最初工资的多少也并不重要,但 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一定要积累。所以师兄就毅然选择那个业务最多的地方,其他的摒弃不要。&&&& 北方信托当时的国际部类似于银行的国际部,承担外汇交易、与国际银行的拆借等各种业务,但与银行系统每人负责一块业务不同,由于北方信托人少,所有业务师兄都做过。当时要做外汇交易,晚上得熬夜看路透社的消息,很小的屏幕,得24 小时盯盘,以前是轮流值班,师兄去了之后主要都是他做。做到第四年的时候,师兄把所做的业务,从理论到实践,包括风险环节等整个流程,有哪些注意要素,存在哪些问题,适用什么情况等,全部进行梳理总结并编辑成册,供其它员工参考。当时,新员工试用期为1 年,很多同事不愿意带新员工,因为如果带的新员 工犯错误要罚师傅工资。部门没人愿意带新员工,师兄便承揽了全部带新人的工作,因为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在提高。每天下午3 点之后,他要求新员工都要把 所做的业务讲一遍,指出他们做的不对的地方,直到他们全部清楚才会下班。师兄认为:大家都不容易,帮助他们也强化自己的业务知识,同时也可以积累人脉。4 年之后,在国际部的平台上,师兄把可以学的业务知识都学会了,后来业务萎缩,他选择了辞职,虽然当时马上给师兄升职,他仍然毅然选择了离开。离开的 时候,师兄坦言自己当时也不知道后面要去干什么,但是能学到的东西已经全学 到了。那4 年当中,从经济收入看,很差,但是从学到的东西看,已经全部积累 到了,师兄说他并不在乎最初的经济收入,因为在刚工作的时候,自身没有太多 价值,无从考虑经济收入。而作为一个职业人,市场一定是按照个人的价值定价,没有价值,何谈定价?&&& 师兄辞职的第二天,就有很多 位找他加入,当时他就知道之前4 年的价值所在了。在这个圈子里,有了口碑,有了积淀,就有了主动选择的能力。最开始,很多事情不是自己可以把控的,但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切就会改变。&&& 职业发展道路往往是阶梯式的,需要等待沉潜,才会迎来质变和机遇。没有当初不计回报的积累和坚持,就没有最后的机会和发展,在最开始时,一定不要计较太多,飞跃在于积累,眼光要长远一些。厚重的时光会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达到想要的高度,万物归一,脚踏实地,剩者为王。 & & 7、尽早决定,抢占先机想到达的地方,只要仔细规划,为之而努力,就一定可以到达。——江霈中化集团的江霈师兄说,“我有一个本科同学,经济系的,本科后两年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把精力主要用在考研、出国上,而是另辟蹊径,主攻CPA 注册会计师的考试。本科一毕业,他就坚定地去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从基层干起,短短几年后就升为高级经理。后来他又利用会计方面的特长,跳槽进入证券行业做投行业务,现在已是某家企业高管,在行业中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他的经历给人带来了很大启迪,总结起他的成功经验,就是从一开始就选定了一件有 意义的事情并多年坚持下来,最终抢得先机。当然,这需要非凡的勇气和毅力。”&&&& 目前在天津信唐货币经 有限公司任财务总监的周靖民师兄在总结他的发展历程时也总结了一点“早动手比晚动手强,趁早不趁晚。”这一点在大学期间很有指导作用,确定自己的方向以后,该考的证书,该准备好的技能趁早下手。&&& 渣打银行的魏有伟师兄谈到自己在具体实施时,基本上每年有一个大目标,然后有几个小目标,大目标一定要完成,小目标可能需要选择性调整。总之,每年要力图有所进步,有所突破。当年师兄一直想着要进外企,那时南开没有类似英语角的活动,于是他从大三开始坚持经常看国外电影,一直坚持听,并到处找机会开口, 好的英语基 对于师兄最后成功进入外企有着极大的作用。&&& 有些时候可能目标不能像上述学长谈的那么清晰,其实目标不用具体清晰到几年后在哪,只是说大体要有一个方向,随着目标的靠近及时调整方向,当遇到变化时,小的调整使得自己的未来更加清晰明了。想到达的地方,只要仔细规划,为之而努力,就一定可以到达。正如一首歌所唱:“想到达明天,现在就要起程!”& & 8、奋斗之路,立人为先这么多年在做人方面可能吃过一些亏、也损失过一些机会,但是确实在做人这方面我有更多收益。成长这么多年,我总结的是你想获得成功还得做人为先,要让大多数人觉得你为人可靠。——王志国 & & 采访了 多校友,在提及获得成功,认为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的时候,很多校友,尤其是相对年长,在所在领域里面已经有所建 的校友们,尤其强调做人,而在招聘的时候,也首先强调人 ,其次才是沟通能力、悟性、素养等。做事之前先做人,智圆行方,立人为先。&&& 而对此,目前担任长青资本创始合伙人的王志国师兄,以其自己切身的经历 阐述了“立人为先”这一点:&&& 王志国师兄在大三的时候在外面租房居住,给房东的孩子补习英语,由于与房东的关系较佳,加上通过了CPA 考试的4 科,房东便把他推荐到以前同事所在的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也许是推荐人的作用,事务所破天荒的按照全日制员工给工资,全科通过之后,房东力劝师兄到岳华工作,师兄便从工商银行跳槽至岳华。问起师兄为何选择内资所,师兄如是说:“首先是觉得房东阿姨对自己太好,不过去,情面上过不去;其次就是自己从小都愿意当老大,不愿意去 外资所当一颗螺丝钉,在内资所自己可以快速接触各个科目的审计,而不像外资 所,3& 年后仍然在做一个科目。”师兄坦言能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归根于应该归 根于自己一直的做人 格。 在岳华每做一次项目,不管上一个项目 公用 是否消耗完,项目组都会发 一套新的 公文具,师兄知道写字楼下大堂前台的阿姨家庭条件不好,有孩子上学,师兄每次都把新的文具给她而自己用旧的。有一次师兄下楼后发现楼上的灯 没关,师兄最后一个走,回去关灯,等师兄再回来的时候发现她陪一个老爷爷在 电梯里,阿姨说在等师兄,而且向老爷爷表扬了师兄很久,一直说师兄是个好孩 子。。而后才知那位老爷爷便是总所所长,觉得师兄不错,便将他调至北京总所 的核心业务部门 审计四部,专做 IPO& 业务,而师兄也成为所里年 最小的签字注册会计师。&&&& 事务所之后师兄经历了大中电器,国美电器,海航集团,现在走在创业的路上,所到之处,留下的都是朋友,师兄坦言自己是有原则有底线的人,他一直在这样强调:“这么多年在做人方面可能吃过一些亏、也损失过一些机会,但是确实在做人这方面我有更多收益。成长这么多年,我总结的是你想获得成功还得做人为先,要让大多数人觉得你人可靠。”&“35 岁之前看能力,35 岁之后看人 ”,招商银行的黄彦军师兄如是说,他还说“这次采访我就希望你们能够记住这句话”。实际上,师兄这样说是因为这也与一个人工作中的发展历程相关。刚进入工作主要是做事,能够把自己的任务做 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接着升为管理者,由个人贡献者转为团队贡献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管理技能使团队效益最大化;而再往上的职位便是进入管理层的高层,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影响力,是整合调配资源的能力,由于不直接参与基层工作,一个人需要的是由人 和信任积累起来的影响力,影响的不仅包括对下属,还有对生意上的伙伴。&&&& 从中可以看出, 质重于一切,高端人才往往很谦虚、平易近人、身上有值得尊敬的地方。正直、真诚、善 、为他人考虑,乐于助人,这些性格素养无时无刻不在你的职业之路上添砖加瓦,助你踏平荆棘,拨开云雾,直抵未来。也许坚持好的人 和为人处世风格会让你损失一些眼前的利益,但是从长远来看,这股无形的强大力量不仅能为你赢得好的业界口碑,还能让你的职场之路走得更加稳健顺利。& &(二)典型的职业发展道路&&&& 这次有幸访问了 多行业精英领袖,其中几位的职业发展历程特别值得聚焦,因为从他们典型而极具代表性的职业履历路径和他们本人身上我们可以有所 借鉴,汲取既直观有益而又实际的经验。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一份期待进入他们的故事里,走回陈旧的岁月中,看看当年从南开园出发后,他们一路的梦想之旅。 & & 1、马源——“四大”合伙人是如何炼成的&&&& 马源师兄,南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1995 级本科生,现任毕马威华振会 计师事所北京分所税务部合伙人。他的个人经历和职业路径可谓丰富与挑战并存。 1999 年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毕业后,他决定去美国留学,先后在美国肯特州立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在北卡罗莱娜大学获会计学硕士。(小贴士:在美国,会 计专业比较好的大学包括:北卡、德州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2001 年毕 业后在美国安永纽约office 税务部开始工作,工作三年,连升两级到经理级别后 离职加入摩根士丹利。”2004& 年底离开“四大”选择摩根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 我对于金融服务比较有兴趣,二个是去摩根士丹利是很多人的梦想,不去的话总 会有遗憾……”马源师兄谈及离职的原因时如是说。他先在摩根士丹利纽约office 私募基金部门做,后转去香港office。“去投行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计职业发展路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