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加上中国人口口在持续增长,印度也在持续增长。那么谁会先崩溃呢?是中国还

刘忠良:中国难赢印度 藏南或将成永远的痛【济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8,541贴子:
刘忠良:中国难赢印度 藏南或将成永远的痛收藏
上周,印度成功发射“烈火-5”远程导弹。“烈火-5”导弹将印度导弹的射程提高到将近5000公里,使印度成为继五大常任理事国之后的第六个拥有洲际导弹的国家。按计划,“烈火-5”将在2-3年内全面用于作战。
据4月24日《印度斯坦时报》题为《美国支持印度缩小与中国的导弹差距》的文章报道,华盛顿的一个智库说,美国支持印度为缩小与中国的差距所做的努力,称印度成功试射可携带核弹头的“烈火-5”远程导弹是一个重大进步。
多数中国人不知晓的是,据《印度时报》近期报道,印军具备高速俯冲攻击能力的新型布拉莫斯导弹近日试射成功。据披露,印度陆军将用这款导弹装备一个新的导弹团,而且可能将该导弹团部署到“阿鲁纳恰尔邦”(中国藏南地区),以强化针对中国边防部队活力。
据称,布拉莫斯导弹的最高速度达到2.8马赫,比美国“鱼叉”和“战斧”亚音速巡航导弹的速度快3倍多,升级版具备了在复杂山地环境中实施有效攻击的能 力。其最大射程为290千米,能在100米的低空高速飞行,并对地面目标实施迅速而致命的打击。该型导弹还具备一定的隐身性能,因而更加令对方的防空系统 难以防范。
印度近期试射的这两款导弹,一款可以发射到中国东部核心区域,一款可以在中印边界中具备强大打击能力,这让印度在中印领土争议上具有了更强的发言权。
不仅仅是军事,未来的经济、科技竞争的天平也将向印度倾斜,这是中印人口变化所根本决定的。在未来中印竞争上,中国自1971年城乡全面的计划生育和 1980年的一胎政策,将中国本应该有的优势全面耗尽。一边是新生人口不断增长,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口快速增加,印度人口实力在快速增长;另一边的中国,随着超低生育率和新生人口的快速减少及由此造成的大学生源快速下滑,中国年轻人口实力在萎缩。
不少中国人认为中国将超越美国,理由很简单,因为中国人口是美国4倍。但对比印度,某些中国人却瞧不起人口实力的重要性了。为何?很大程度上这是计划生育单方片面宣传造成的,将人口当负担,由此某些国人就不担忧印度人口多会增强其国力,甚至认为“人口包袱”阻碍印度强大,反过来说就是中国“计划生育富民强国”。如果人口是负担,是不是美国人口减少一半,然后实力就更强了?是不是中国人口减少一半,“负担”减少,GDP立马赶超美国?或者人均GDP立马翻一番?笑话!
是国民养活了国家,而不是国家养活了国民,国民总量——人口,怎么成了负担?是的,国家需要财政支出,但收入又来自哪里?人口负担论比人口奴隶论还差劲。起码人口奴隶论还要考虑奴隶的生活和再生产问题,但人口负担论,从人口方面获得了好处,却不想有任何“负担”。如果人口是负担,那自杀和杀人——减少人口,岂不是“贡献”?如果没有人口,就没有任何“负担”,那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也就不存在了。
由于“人口负担论”、“人**炸论”、“养不活论”等伪科学的论调,使中国走上了世界上最严厉的人口政策——世界上唯一的强制计划生育国家和世界上唯一的一胎政策国家。由此造成中国超低生育率过早的到来了,未富先老成为必然。当未富先老到来时,但中国由于年轻人快速减少、重老龄化而导致国力增长停滞时,不知计划生育到时怎么解释“富民强国”?
现在印度的总和生育率在2.6以上,处于世代更替水平以上,人口实力处于不断增长状态。中国总和生育率仅为1.3左右,这意味着孩子每过一代减少40%,危险的人口“倒金字塔”结构意味着中国人口不可避免的大崩溃。
由于中国现在年轻人已经大部分选择呆在城市,面对高压力和高养育成本,即便中国现在完全停止计划生育,哪怕是鼓励生育——生孩子奖钱,中国超低生育率也将是依旧,这和日本、韩国一样。尽管中国现在没有日本、韩国发达,但其收入对比与生活支出,收入对比与房价,收入对比与养孩子成本,收入对比与医疗教育支出,都高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而且不是一般的高于。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达不到他们的水平,那中国生育率低的程度也可以达到甚至超越发达国家水平,所以中国生育率比欧美发达国家还要低许多,这是年轻人高压力的必然。
工业提升门平移门-别说没用的,质量说话!
2010年底中国大陆人口为13.39亿,其中0-14岁儿童人口为2.22亿,占总人口的16.6%。根据美国全球健康政策协会(global health policy)测算的数据,2010年底世界人口约为69亿,其中0-14岁儿童人口占世界总人口27%,约为18.63亿。2010年底印度人口为12.10亿,其中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32%,约为3.87亿。
中国0-14岁儿童占世界比例仅为11.9%,印度0-14岁儿童人口超过中国1.74倍!考虑到中国新生人口持续下滑的趋势、严重的性别比失衡和印度新生人口的持续增长,估计中国新出生女婴早已低于世界10%,印度新生女婴应不低于中国两倍。这意味着中国人口降低到世界10%已成定局,印度人口年轻人口实力不久后就会达到中国的两倍。
更要命的事,中国的超低生育率,将使人口持续的呈几何级快速减少。假设中国未来人均寿命80岁,则新中国成立后婴儿潮人口在2030年开始步入死亡年龄,这时由于生育率太低,新出生人口太少且持续快速下滑,中国人口开始拉开大崩溃的序幕。实际上,由于生育率的降低和死亡的增加,中国人口将在2020年之前就开始减少,而不是增长到计生委所说的2033年。
我们假定30年为一代人时间,人均寿命为不变的80岁,未来人口均匀的减少,则按照1.3的生育率2060年为7.8亿人,2090年为4.68亿人,2120年为2.808亿人,8亿人,2180年为1.01亿人,2210年为0.6065亿人,2240年为0.3639亿人,2270年为0.21835亿人,2300年为0.131亿人,仅为现在的1%。
未来中印的竞争,我不看GDP,也不看武器,我看其三大支柱:人口、制度、文化,因为这三者是其实力与竞争力变化的源泉。
比如说经济,虽然中国的制度有利于短期的GDP快速增长,但印度制度更有利于长期的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之下,未来人均GDP有趋同的大趋势,中印两国制度都可以经济发展能量,那估计未来中印两国经济实力就可以用可能的人均经济实力乘以人口数量了。
再如军事,就是人与武器的组合。年轻人口越多,素质越高,则兵源质量越高,士兵素质越高。而武器,主要取决于其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经济实力越强,可投入武器研发与装备的能力越强。研发能力越强,军事科技越强。经济实力,在人均GDP趋同的情况下,则主要取决于人口实力。同样,人口实力强(包括数量多和质量高),科技人才越多,则研发实力也越强。当然,这还有制度与文化的因素。所以,是人口、制度、文化决定其军事实力,其中人口最为关键也最难以模仿——最难以模仿的就是核心竞争力。
所以,中国的最大优势是什么?不是经济,不是科技,不是军事,也不是制度和文化,而是人口。除了印度,现在哪个国家具备中国今天的人口实力?人口是中国最大的优势,也是中国最核心的竞争力。可惜,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却让中国“自废武功”,由人口优势迅速转变为人口劣势——年轻人口快速减少,老龄化极其严重。
现在国家之间,大国之战很难打起来了。所以,当今和未来大国的“战争”不是开战,而是拼实力!尤其是拼军事实力!
军事实力,就是人与武器的组合。在“人”这个因素中,中国年轻人口在迅速减少,不少地方如北京已经面临兵源不足问题。不仅不足,还面临士兵“独子化”问题,现在中国绝大多数新兵都是家庭的“独苗”,死了一个,一个家庭不仅面临养老危机,还有“绝后”危机,这怎么去战斗?
在“武器”这个因素中,由于中国年轻人口的快速减少和印度年轻人口实力的较快增长(年轻人口数量增加,且受教育程度大幅高于前辈),加之未来中国沉重的养老负担,中国投资于军事的财力将在二三十年后就落后于印度,然后差距越来越大。
同时,由于未来印度拥有庞大的较高教育程度的年轻人口,而中国年轻人口迅速减少,印度相对于中国的研发实力将快速增长,其科研实力或许在经济实力赶超中国之前而赶超中国,然后越来越大幅超越中国。
可以肯定,2050年左右或更早,印度军事实力将赶超中国。在2020年之前,甚至是2015年左右,印度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将赶超中国,由此拉开印度全面追赶和超越中国的序幕。
中国相对于印度的实力,近几年达到最高水平,随后开始降低。所以,中国如果要收回藏南的实际控制权,中国越早行动越有利。但现在中国处于发展关键期,不会选择战争。
等到2020年之后,印度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赶超中国,印度发展气势更强,印度的底气更强。而此时中国,老龄化在快速发展,年轻人口在飞速减少,士兵基本上是“家庭独苗”,更难以选择以战争夺回藏南实际控制权。
到2030年以后,中国已经处于严重老龄化,退休人口大规模增加,人口也开始快速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十分黯淡。此时的印度,经济社会正在迅猛发展,国力快速增长,前景已经确定无疑要远远优于中国,底气更十足。所以,中国也不会选择在2030年后以战争方式夺回藏南实际控制权。
至于南海和钓鱼岛问题,也是同样,中国应该选择及时收复,最迟在2020年之前。如果再往后,东南亚国家的发展形势已经优于中国,印度正如日中天的发展,中国追赶美国的步伐大为减速,他们联合干扰中国南海与钓鱼岛问题的可能性更大。
为什么历史留给中国的机遇那么短?这不是历史的问题,更不是上帝的问题,而是中国自己的选择——世界上唯一的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将中国“自废武功”,失去自己的最大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这不是历史的错,也不是上帝的错,这是中国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法怪罪别人,因为这是我们国家的选择,至今许多国人在计划生育几十年来的单方宣传下,仍然说计划生育的好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既然我们曾经说好,既然我们曾经认为必要,如果这样的选择最终害了自己,我们能怪谁呢?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21世纪将属于印度?中国人是否还需要向印度学习_印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48,425贴子:
21世纪将属于印度?中国人是否还需要向印度学习收藏
唐三藏曾赴印度取经,今天的中国人是否还需要向印度学习   2003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达8000多亿美元,大致与当年GDP的60%相当。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有了如此之深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但一国舆?论对世界经济的了解,却似乎远没有对生意那样深入——如此,也许才可以理解最近以来媒体上的那些有关“印度超越中国”的惊诧喧哗。   国际舆?论为2003年的印度经济喝彩,并将它与中国经济相比较,反映了全球经济界人?士的敏感。然而,某些中国人还没有把全面了解两国经济当作把握世界经济趋势的一个方面。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不久前做了一个世界经济年度报告,除了编导对所讲内容像经济爱好者那般似是而非跟往年一样外,世界舆?论都在惊呼的印度崛起竟不在它所列的2003年十件大事里。一些含糊其辞的老调重弹——比如对邻居韩国那点对世界经济起不了多大影响的经济居高临下的述评等等——竟然比世界又有了一个可容纳10亿人的市场正日趋活跃这件事来得重要。   最近才被国人关注的问题是:几乎与我们同样大块头的邻居印度,无疑也是中国经济最有分量的竞争对手,它会不会成为我们潜在的替代者?   近期《参考消息》将一篇美国报纸评论印度的文章放在头版头条,却将原文标题《日益崛起的印度要成为世界强国》改为“印度口气大得很”,很能印证国人时下复杂而微妙的心态。   2003年的印度,与中国有了差不多的经济增长率。更有报道说,据印度计委一位副主?任预?测,印度的经济增长在2004年将会达到9%。美国《芝?加?哥论坛报》则引用印度一位副总?理的话说,20世纪属于西方,21世纪将属于印度。   花旗银?行最近的一个调?查报告对这两个国?家作了直接比较。结果是:印度的机会大于中国。几乎所有国际大银?行都持同样的观点,理由也是相似的:与中国相比,印度有着更大的追赶潜力。   印度与中国的舞蹈,究竟谁会更对世界的胃口呢?潜心而公允的讨论还不太多——回萦于许多人脑海的,常常还是40年?前中国从军事上击败印度的一幕——仿佛印度只配向中国学习。   印度:笑傲高级市场   世人对印度经济的关注,除了它与中国一样有着当今世界不多见的漂亮增长外,还跟一篇文章有关——自去年底以来,它便在中国的媒体上被炒得沸沸扬扬。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塔伦·凯纳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副教授黄亚声发表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的这篇文章,既有力地解释了印度目前的增长,也有根据地预?测了它将来的令人敬畏的增长潜力。   两位教授的分析表明,初级市场远不及中国繁荣的印度,在货币与资本的高级市场上却比中国更有效率。   我以为他们判断是有根据的。印度的银?行也许不是全球金融业的榜样,但它们犯?下的错误要远远小于中国的银?行。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直到2001年,印度的银?行资产中仅有大约10%属于不良贷?款。这个数字与印度愿意承认的差不多。据日的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到当年的3月底,印度银?行系统总的不良资产减少超过200亿卢比,占净资产的4.4%。而在我记忆里的同类数字,中国银?行业愿意承认的不良资产率至少在25%。   中国的资本市场与印度比,更是有着差距。过去两年,中国物物交易市场的繁荣为世界叹为观止,但股票市场却表演着骇人听闻的欺诈和全球独一无二的跳水。据统计,至少有8000亿?元市值化为乌有。而2003年印度股票市场的表现与它的经济增长相互辉映,让国内外投资者喜笑颜开。汇丰投资管理的印度基?金经理山吉夫·杜伽指出,印度股市持续上升,已吸引了大批外国投资者,2003年11月的资金流入创历?史最高纪录,12月的情况同样乐观。作为印度股市指针的孟买BSE指数,12月19日收报5541.3?点,较2002年底的3374.9点,累计上升了6?4.19%,令所有印度基?金大丰收。在香?港可以投资的6只印度基?金,2003年回报率在73.76%-106.38%不等,而且升势未停。
酒店-携程酒店预订2折起~携程酒店,想订就订,预订电话:.酒店预订选「携程」有房保障,返现高达201元.
  中印两国高级市场景象迥异,说明中国市场运行有着更高的成本和费用,说明印度比中国能更有效地降低市场费用。在这方面,印度堪为中国的老师。   ●中国人的许多储蓄都被浪费了。据国外专?家分析,中国过去十多年的增长率平均每年为7%,而印度增长率为6%。但中国储蓄率高达40%,加上外资都被投入经济发展;印度储蓄率只有24%,外资也比较少。因此,实际上就是中国投入40美元每年只挣7美元,而印度投入24美元挣6美元。   ●作为中印两国经济增长基础的企业,质量出现较大差异。印度已成功地培育出一大批能够与欧美最好的公?司展开国际竞争的私营公?司。这些公?司许多是属于最尖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行业。与此同时国外分析家又说,在过去20?年里,中国经济已经腾飞,但中国的私营企业却没有随之腾飞,中国迄今还没有出现能够与大型跨国公?司一决高下的世界级私营公?司。   富人是中国不能承受之重   评论有些苛刻,但下面几项国际调?查倒多少有些印证。   亚洲里昂证券公?司2000年对全球25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所作的调?查表明,印度在规范化管理方面排名第6,而中国仅名列第19位。   2002年,《福布斯》杂?志对世界上最好的200家小公?司进行年度排名,印度就有13家上榜,而中国仅有4家,而且都在香?港。   在《远东经济评论》2003年对亚洲主要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印度的综合得分高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   那么,印度降低高级市场的成本靠的是什么呢?塔伦·凯纳和黄亚声指出:“印度的法律制?度尽管存在实质性的缺陷,但与中国的相比仍要先进得多……在印度的股票和债券市场,歪?曲真?相的情况仍然相当普遍,但印度资本市场运转的效率和透?明度都高于中国,股票和债券市场通常会让有光?明前途和可靠声誉的公?司获得它们所需要的资金”。   看过这篇文章的中国人都认识到了,在一套相对较好的法律制?度约束下的印度高级市场,显然形成了比中国强大得多的支持和保护真正市场化企业的基础设施。这样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制?度,不仅让具备潜在企业家才能的人易于获得资源,还酝酿社?会共识;既使像穆尔蒂(信息系统公?司的创始人,被比作印度的比尔·盖茨)这样一些企业巨头得以产生,社?会还把他们当作民间英雄。   中国人不可理喻的却是自身:我们为何仍然缺乏足够的法治制?度和意识,来恰当地对待私人财富和特定条件下发达起来的、似乎“脏兮兮”的富人和企业家?富人犯法与穷人同罪,但绝不意味着富人重罪;富人有罪无罪与穷人同一裁决标准,但绝不因为他是富人就应从严获罪。但富人目前恐怕还是中国不能承受之重,你很可能还远没有发达到比尔·盖茨的程度就精神崩溃了。   何况,印度还有一块迄今尚未利?用的增长储备。如果印度不再把海外约2000万的同?胞称为“并非必需的印度人”(Not Required Indians),而且从自己海外侨?民那里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也与中国一样达到50%,而不是现在的10%,那么,印度就有可能成为全球性科技强国——就像中国在海外华人的帮助下,已经成功地成为“世界工厂”。   中国的领先之处   增长率:近10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约为8%,而印度只有6%。   基础设施:中国拥有高水平的公路、港口、电力部门和工业园区。   外国投资:中国一年大约能吸引500多亿美元外资,而印度引资数仅为40亿美元。   出口:2002年中国的出口总额为2660亿美元,大约是印度的4倍。   印度的优势所在   语言:英语的普及使印度在信息技术服?务和后?台工作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资本市场:私营公?司的融资渠道比较通畅,而中国则较钟爱?国有企业。   司法体?系:与中国相比,印度的合同法和版权保护体?系要更加完善。
  人口:印度总人口?中25岁以下的人?大约占35%,在中国这个比例为45%。   (资料来源:《商业周?刊》)   问题在于人口——尤其是亿万农?民   然而,要是说印度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更加充分地利?用了资源,并已选择了一条有可能比中国更具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因此可能超越中国,我认为塔伦·凯纳和黄亚声的研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   事情正如二人宣称的那样:“真正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不是中国和印度当前处于何种位置。问题在于它们未来将处于何种位置?印度追求的经济发展道路优于中国吗?”   的确,仅凭中国现在远远大于印度的多个经济总量,不能说中国的未来比印度更有潜力;同样,也不能仅仅根据印度高级市场和技术密集市场比中国更有效率,就预?言印度的增长更有持续性。效率高而费用低的高级市场,肯定是有助于经济增长的;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在于这个市场与该国最紧要的问题有多大相关性。   与中国一样,同是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的印度,经济增长不可能不受农村剩余劳动的约束。发达国?家的学者和政治家对此往往缺乏切肤感受,难得将它作为一种价?格或成本约束来认真对待。   印度和中国一样,都有着庞大的剩余劳动和处在市场边缘的数亿农?民。印度的高级市场,以及初级市场里的软件信息产业、制药和生物技术产业,其实容纳不了多少劳动,尤其是密集劳动。过剩劳动力如何就业是印度的大问题,但印度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市场与此的相关程度并不高。事实上,印度迄今为止并没有创造出一个能大规模匹配和容纳密集劳动的产业。   中国在初级市场方面,却较成功地让制?造业与密集劳动融合在了一起,显然容纳了比印度多得多的密集劳动。同样显而易见的是,中国初级市场的发达与自己面?临的最大问题高度相关。有一个可容纳越来越多密集劳动的市场,使亿万?人?民在其中获得收入并增?加购?买,是中印这类拥有众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欲要持续稳定增长的基本平台。这个平台的获得并不容易,它是风云际会的结果。   还好,中国不拒绝可口可乐   但仍有一些中国经济学家是鄙薄初级市场的,而且直言苦劳于斯对外资是有害的。显然,他们对人类生活有着更神圣的期许。他们向中国推荐印度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反抗。前不久,学者李少君就有文章说,他前不久与知名学者王绍光去过印度,就认为中国知识分?子远不如印度的知识分?子,中国应向印度学习。   李少君说,他和王绍光都深深“敬佩”印度的民?族主?义。他说,陪同他们的印度教授从来只用国产货。他们饿了,买饼干吃,印度教授不吃,他只吃印度人自己做的薄饼;见他们逛街渴了要喝可口可乐或矿泉水,便委婉地建议他们喝椰子水。印度的教授们不仅以身作则,而且还努力影响更多的人。教授正和他的学生们发起一个“不喝可口可乐”全国性?运?动。他们的口号是:“不喝可口可乐,喝椰子水;不吃和路雪,吃井水;如果买车,只买国产车。”据李少君说,印度基本上没有外国车。   李少君为中国汗颜了:“麦当劳与肯德基进入印度多年,绞尽脑汁,却毫无进展。肯德基甚至被?迫于去年彻底退出印度市场,麦当劳到目前为止也才开了20多家分店。而在中国,麦当劳与肯德基长?驱?直?入,毫无阻拦,短短几年就席卷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同行的王绍光教授感叹说:‘与印度教授比起来,中国可以说没有一个真正的民?族主?义者。’”   我认为,如果把印度知识分?子道?德上的优点看成是他们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一个优势,可能就要害人害国。   印度的劳动力中有70%是农?民,与中国一样,有着浩大的剩余劳动队伍需要国际国内更大的市场来容纳和消化。国内企业一时开拓不出这么大容积的市场,利?用外资又有什么错呢?2003年,中国出口的4000亿美元中有近60%是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也就是说仅在国际市场就做了近两万亿?元人?民币的出口生意——这意味着有多少人就业、多少人因就业而有了收入、多少人因收入而有了购?买,有多少经济增长因购?买而产生?   不久前,一个世界性的反全球化大?会在印度召开。我想,中国是不太会同意这种大?会在自己国土上召开,而向国外投资者发出一种含混信号的。我看见电视上那些在印度街头游?行的各国人?士,就觉得印度这个国?家很麻烦。   李少君还向中国推荐了印度知识分?子的宗?教情怀,称赞印度知识分?子如何扎根农村,用各种方法帮助农?民,组?织农?民?反抗全球化。曾看过一位印度高?官的预?测,说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赶上中国需要10年。我查了资料: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2003年是570亿美元,印度尚不及中国的零头。   看到上述消息我深感庆幸,中国那些崇尚民?族主?义的专?家学者没有主?宰政策。否则,印度肯定超越中国。作为反面教材,中国不妨向印度“学习”。   快马加鞭,一骑绝尘   如果说,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开放,尤其是对三来一补等看似卑贱的加工制?造业的开放,使中国获得了能容纳越来越多密集劳动的国际国内市场,是中国的独门绝技的话,印度这个市场则还面?临着民?族主?义和宗?教的巨大交易费用和成本无人买单。而且在内需方面,印度显然还像若干年?前的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并不指望在你这里卖多少东西,更多是利?用你有竞争力的劳动所生产的东西往外卖;而中国已在超越这个阶段。大致的情形是,与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市场竞争,印度有着它难以克服的成本,自然也难吸引世界相应的资源。   实际上,印度还有着一个几乎无法克服的成本。它地处南亚,近几年的夏季常有50摄氏度的高温。英国大学者汤因比在其煌煌巨著《历?史研究》中就描述过远古时气候成本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我前些年看过国外的一份研究,解释为什么发达国?家大都分布在北纬多少度以上,大抵谈的就是气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成本的角度看,几乎是无法消除的。   我个人的推测是,只要中国坚定这样的共识,即在相当长时间内坚持所谓市场经济建设就是扩展容纳密集劳动的市场,同时继快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国经济就依然一骑绝尘。   香?港的张五常在一篇论及人?民币如何下 锚的随笔里曾说,中国不要眼睛光盯着发达国?家,还要经常看看身后或身边的竞争者,比如印度就很厉害。但印度究竟会有多厉害呢?
历史属于韩国、现代属于美利坚、未来属于印度
回复:4楼未来永远属于印度。
LZ,你有个花名叫“小月月”是吧
小月月,呵呵?那个150公分,160斤的吗?
你们都说错了,世界是中国的,也是印度的,但是最后都是韩国的
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如果说潜力的话,我觉得印度很有潜力。但如果他们的制度不实施改革的话,有潜力也是白搭。当然有让中国学习的地方。
工业提升门平移门-别说没用的,质量说话!
三人行必有我师,保持谦虚谨慎是对的。
银行不良贷款25%果然是几年前的,现在多少不知道…只知道银行呆帐现在只有1.3几%,而3年前有10几%…这就是中国不停谋求自身改革完善的力度…印度能达到么?
回复10楼:
印度缺的不是制度而是一场革命,没有铁与血的锤炼,一个民族不会成熟,印度落后的不是经济,不是基础设施,而是没有现代的思维,没有民族凝聚力,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还真没看到几个黑人国家成功的,希望他们成功吧,狂迷宗教国家前途勘忧啊,嘿嘿,还是我们中国好,无信仰,人民只知道认真工作,这样国家才有前途么,你想想看一个国家的人民狂信什么真主,富人还好,穷人就没有上进心了,觉得信真主,真主会把一切都给他,这样会变的很懒,只有一小部分的人认真工作,一小部分的人养活一大部分,这样制度在民主也人均也上不来,他们的经济基本上都靠内需上来的,没经过工业化就想跟跟山姆大叔一样成为发达的内需大国,无疑是痴人做梦,内需大国可是都是科技发达,工业发达,没有工业,内需在强还不是什么都进口别国的,你在赚取关税,说来说去还是自己的钱,到打起来的时候就是比再生能力,最后在看看没有工业但有钱的再生能力吧,有什么好比的变态
21实际。。。世界属于,,,朝鲜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