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荐人是聘请香港上市保荐人的投行还是大陆的投行

巴克莱:香港已成内地券商跳板 国际投行受排挤
病童候诊痛苦躺地无人让,悲!
您还看国足比赛吗?
交警拔枪逼停酒驾该不该?
博客劲爆点
第一视频推荐
24小时排行榜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8日讯(张美奇)英国第三大银行巴克莱银行(Barclays Plc)亚太区投资主管金仕浦(Matthew Ginsburg)周三接受布隆博格采访时表示,香港已经成为中国内地证券公司拓展海外市场的跳板,许多国际投行已经感受到巨大竞争压力。他说,目前形势已经相当严峻,为了争抢业务许多券商和投行之间互相压价甚至开出高薪从竞争对手抢夺人才。  金仕浦说:“内地券商竞争力非常强,很多我们看好的生意都被他们抢走了。”他说:“内地券商的最大竞争优势在于开出的价码非常低,他们能以非常低的佣金报酬拿到IPO或证券承销业务。”他补充说:“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人力成本开支太低。”  今年47岁的金仕浦负责主管巴克莱银行在亚太地区的投资业务。受中国和印度经济高速增长推动,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资本市场,许多公司发行股票上市都会选择香港。中国内地两大券商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 Co)和海通证券(Haitong Securities Co)都计划在香港发行股票上市,以便筹集更多资金提升竞争实力。  金仕浦表示,香港已经成为内地券商和投行拓展海外市场的跳板,相比之下,目前海外投行拓展内地市场却必须与当地公司合作,只有成立合资公司才能参与内地企业发行股票上市的承销业务。  布隆博格监测的数据显示,2010年在香港发行股票上市的平均佣金比率已经下降至2.2%,创下1999年以来最低记录。今年以来香港进行的几十笔新股发行的佣金比率也基本维持在这个低水平上。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保留电头,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独家专稿”
相关报道:
【】【】【】【】【】【一键分享工行建行欲曲线进军投行 香港子公司成跳板-财经网
当前位置: &
个股查询:
工行建行欲曲线进军投行 香港子公司成跳板
本文来源于 日 09:17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正在通过其全资控股子公司工银国际和建银国际申请内地投行牌照,从而曲线杀入保荐承销领域,而这种模式未来也可能被更多的银行仿效
  【《财经》综合报道】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正在通过其全资控股子公司工银国际和建银国际申请内地投行牌照,从而曲线杀入保荐承销领域,而这种模式未来也可能被更多的银行仿效。券业分析人士认为,拥有庞大资金优势和客户优势的银行纷纷涉足保荐领域,势必给投行格局带来深远影响。
  多家银行欲通过香港子公司申请内地投行牌照。据接近建银国际的消息人士称,建银国际、工银国际正在申请内地投行牌照,目前已经进入最后的流程。建银国际和工银国际分别是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在香港的全牌照投资银行。
  在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下,银行依然不能直接申请投行牌照,而只能通过控股证券子公司的形式曲线涉足投行承销业务。但自2006年9月份之后,监管部门已经暂停发放券商牌照。银行欲取得投行牌照只能通过选择收购已有证券公司,但证券公司股权经过2007年那波大牛市后,价格高企,而且在券商行业创新的大背景下,股东未必愿意出让券商股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选择香港子公司“曲线回归”的模式,既是创新之举,也是无奈之策,且依然需要监管层放行。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系券商目前力量并不强大,但未来可能不容忽视。目前仅有和国开行拥有证券子公司,并不能彰显银行系的力量。但如果各大商业银行的香港投行子公司纷纷回归,则银行系券商的实力不容忽视。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拥有香港证券牌照的除了中、农、工、建外,、、也都相继在香港取得了香港证券牌照。
  银行将取得投行牌照的消息,无异于一枚重磅炸弹投向了业界,能否撬动投行变局众说纷纭。商业银行无疑有着庞大的资金优势和客户优势,但券商却有多年的投行专业积累和一流的投行人才。
  投行需要深厚的专业积累,商业银行目前并不具备这一优势。国信证券投行部副总裁鲁伟说,“经过10多年的积累,券商投行拥有一流的人才和深厚的专业性,在这点上,商业银行暂时还需要补足。短期来说,威胁并不大。”
【作者: 】
(编辑:要雪梅)
财经网微评论
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财经网观点。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41号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港股保荐新规惹投行抗议 香港证监会忙安抚 &&& 证券时报网()05月14日讯&&
近期在港上市的内地新股频频跌破发行价,保荐人尽职调查不达标的情况也有所上升,为加强监管,防止造假事件发生,香港监管机构近日启动了加强保荐人监管制度的市场咨询,并自上周三(9日)起就《有关监管保荐人的咨询文件》(以下称“咨询文件”)进入为期2个月的公众咨询期。不少外资投行银行家对此表示抗议,并聘请律师予以反击。针对这些情况,香港证监会主席欧达礼日前作出回应。
欧达礼表示,不需为此过分担忧。他指出,在募股说明书中作不实陈述而承担刑事责任的上市保荐人面临的最重处罚可能是罚款,而个人因该规定而被判入狱的可能性很小。欧达礼说,“银行家不会因为没有进行足够的尽职调查而被判入狱;只有在被裁定主动与上市公司串通起来隐瞒重要信息时个人才会承担刑事责任。”
香港此次拟议中的新规将使香港更接近美国和新加坡的模式。事实上,在美国和新加坡,检方必须证明银行家故意参与发布虚假陈述,因此银行家入狱的情况很少见。
咨询文件中还要求公司在提交上市申请时同时提交招股书的草拟本。有投行人士也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这可能在公司还未成功上市就泄露公司机密,或不利于公司顺利上市。
此外,也有外资投行人士表示,新规可能促使公司在附近的新加坡等与香港形成竞争关系的国家和地区上市。欧达礼则回应道,公司不会因为这个新规而改道其他市场上市,上市地点将取决于经济形势以及公司情况。他举例指出,尽管美国发生股东诉讼案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仍然有许多因素吸引众多公司选择前往美国上市。“根据环境的改变,你会改变自己的行为,而不是退出。”欧达礼说。(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实时热点专区
&&&&中国资本市场信披平台实时发布上市公司、基金、港股、监管文件等各类公告,提供免费订阅功能,手机短信提醒。信息公告,即刻知道,详情请登录。
  声明:此栏目文章为证券时报网()原创资讯,不构成投资建议,证券时报网拥有完整版权。经证券时报网授权转载的,必须正确标注来源。侵权必究。工银国际投行部4名离职“主要人员”仍具保荐人资格_网易财经
工银国际投行部4名离职“主要人员”仍具保荐人资格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对香港媒体报道,(601398.SH,01398.HK)旗下设于香港的投资银行工银国际可能会失去,工商银行总行一位负责人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该报道有所夸大,目前工银国际依然拥有保荐人资格。
据香港媒体日前报道,工银国际上周有多名业务部门的资深员工集体离职,其中数人更属香港证监会认可的“主要人员(Principals)”。在这些员工集体离职后,工银国际获香港证监会“发牌”的“主要人员”不足,可能令工银国际不再符合担当保荐人资格。
工商银行上述人士称,在每年金发放后,投资银行的人员流动是正常现象,这种情况在香港各大投行普遍存在,香港媒体对于工银国际人员离职情况的报道有所夸大。
按照香港证监会《保荐人指引》,每间投行要有最少两名合资格的“主要人员”,方能获保荐新股上市的资格,工银国际的股本市场部及投资银行部合计约有30名员工,但此次“离职潮”中,4名原有的“主要人员”同时离职。
香港证监会对保荐人的“主要人员”要求有五年新股承销经验,并于最近两年有保荐新股经验,同时还需要曾担任新股上市的管理工作。工银国际去年曾作为唯一一家中资投行参与(01299.HK)上市工作,也首度参与跨国承销巴西石油发行股票。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保荐人资格考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