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印度成立几年了用哪个国家好

对比了中印经济发展现状后 印度媒体这么说|中印|印度|中国_新浪军事_新浪网
对比了中印经济发展现状后 印度媒体这么说
  原标题:头条| 印媒对比中印经济发展现状自愧不如
  印度“雷迪夫”网站近日发表文章称,预测者们不停地说印度的经济情况会好转,但事实并非如此。而在相隔两年之后,中国重新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大国。
  文章称,在印度,政府想方设法激发经济活力;在中国,政府正在关闭铝厂来控制污染,并调控房地产市场。
  在印度,关于设立经济特区的辩论短暂复兴,然后慢慢销声匿迹了;在中国,在北京以南设立了雄安新区,将再造一个深圳。
▲与同样承接非首都功能转移的北京通州副中心定位于承接北京市资源不同,雄安新区将主要承接中央级资源。
  印度大谈“印度制造”和利用低工资成本,而雄安新区却是为高附加值产业设计的。
  在印度,政府对进口钢材征收反倾销关税,破产的钢铁公司会被银行拍卖;在中国,2016年钢材生产能力又有所增加。
▲河钢集团邯钢公司的工作人员在钢卷存放库区内巡视。
  文章称,在某些领域,这两个经济体情况相同:在两年内出口都一度下降了10%,2017年贸易都复苏了。不同的是,中国为贸易顺差,而印度的贸易逆差在扩大。
  文章指出,债务方面,中国的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仅为46%,而印度的这一比重为69%。因此,北京在财政上有刺激增长的余地,而且去年也动用了这一手段;印度储备银行(央行)已经排除了采用这种手段的可能性。
▲印度储备银行(《印度快报》)
  文章称,北京本来将2017年经济增长率的目标定在6.5%左右,结果上半年增长率为6.9%。印度则不停地说情况会好转,但往往是呈现另一个样子。
  文章称,在相隔两年之后,中国重新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大国。这还是在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在减少、而印度的劳动年龄人口在扩大的情况下实现的。谈到就业,预计中国今年将创造1100万个城镇就业岗位;至于印度,还是别问了。
▲招聘会现场印度成立国防创新基金,欲摆脱“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印度成立国防创新基金,欲摆脱“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据《简氏防务周刊》日报道,印度政府已批准成立国防创新基金,支持军事现代化技术的自主研发。国防创新基金一开始将由印度两家最大的国有防务企业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和印度电子公司出资。启动基金预计达10亿印度卢比(约1550万美元),后期将通过政府拨款和公私部门组织捐款等措施筹集更多经费。国防部简要介绍了国防创新基金的宗旨,该基金旨在创造一个“促进防务领域创新和技术开发”的生态系统。国防部还表示,该基金将与印度研发机构、学术界和业界建立联系,为其提供经费“实施有望在将来商业化的创新发展”. 国防创新基金是国防部在最近几个月里推出的第二个基金支持方案。日,国防部成立了技术发展基金会,为有意在防务领域拓展业务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同时,《印度教徒报》网站报道称,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负责人阿维纳什·钱德尔表示,印度需要立即采取步骤,缩小与中国的技术差距,并最终加强本国的军事优势。钱德尔说:“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经费,中国的研发支出几乎是印度的15倍, 中国已开始沿高科技防务装备的价值链上移。两国在这方面存在巨大差距。”目前,拨给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的资金只占印度国防预算的6%,资金数额太少,需要大幅增加。相比之下,美国和中国在研究和开发方面投入的资金占各自国防预算的12%和20%;以色列每年投入到国防技术研究和开发上的资金高达50亿美元。印度政府应该在国家层面对科学技术相关研究的拨款进行全盘考虑。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印度在科研方面的拨款是微不足道的。由于没有强大稳固的国防工业,印度的国防装备大约70%需要国外进口,武器进口量占世界武器进口总量的15%,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印度的国防工业应着眼于实现自给自足的目标,发展成为强大的现代工业。发展国防工业必须成为一种国家责任并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国家利益,因为国家的国防工业要与印度的地区大国地位及其渴望获得的全球大国地位相称。通过加强的对国防技术研发投资以及与科技相关的整体研究活动获取最新、最尖端的技术。印度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技术研发基础,从而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发技术,这对印度国防工业的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印度的军事工业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个局面,主要还是印度政府和军方的好高骛远造成的恶果。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实力和工业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本来就不在一个档次。武器工业的发展也本该循序渐进,先从最基本的步枪这样的常规武器抓起。但印度政府和军方却根本不顾本国的实际情况。 军队的武器过度依赖进口或者购买国外装备的许可证进行生产,自行设计研发能力上没有重大的进展。同时,印度一直没有形成针对自身安全环境的长远国家战略,也没有明确的整体国防战略。由于对国家的国防需求缺乏全面且长期的评估,印度国防采办的真正需求将依然很不透明,印度对本国国防工业进行改革的方向也难以确定,在低效的官僚统治和办事体系下,印度的国防工业改革就这样一拖再拖,最后形成了今天这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为印度的雄心所感动,祝福印度!全文结束,谢谢大家之前的指教!欢迎更多建设性互动建议,您关心的也是我们关注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设备信息,学习欣赏!在中国人的精神,爱我!
作者最新文章曾是中国的附属国,被印度侵占后成立锡金邦,如今反倒打中国一耙!
曾是中国的附属国,被印度侵占后成立锡金邦,如今反倒打中国一耙!
近端,印度污蔑中国,说中国占了锡金的土地,简直是荒谬。在历史上,锡金18-19世纪曾是中国的属国,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也曾公开宣布并入中国,但后来无端被印度侵占,成立了印度锡金邦。在80年代的人眼里,锡金一直都是一个单独的内陆王国,到底是什么时候无端被印度侵占了呢,而现在锡金人到底对印度有多少忠诚呢?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印度锡金邦是很难允许有巴铁和中国人踏入的“禁区”。中国人、巴基斯坦人前往锡金必须获得印度内政部的同意,但申请过程很复杂,能去的可以说寥寥无几。印度移民局网站上看到,根据该国“外国人法令1958”规定,整个锡金邦被列入“保护/限制区”(被划入“保护/限制区”的多为印度东北部等敏感地区),除了不丹公民,所有外国人要去保护/限制区必须向相关部门申请特别许可。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1950年,锡金与印度签署协定,将其所有对外关系交给印度处理,允许印度在其境内驻扎部队,禁止其与他国打交道,可以和清朝的闭关锁国相提而论了。1968年,锡金爆发反印示威,要求废除印锡条约。1973年至1975年,印度为吞并锡金将军队开进当时的锡金首都甘托克,接管政府权力;通过由印度拟定的宪法;软禁锡金国王。1975年4月,锡金举行全民公投决定是否废除君主制,选择废除的人占绝大多数。同年5月,锡金被正式宣布成为印度第22个邦。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据了解,锡金民众平时大多不自称为印度人,只以锡金人自居,原因一方面来自抵触情绪,因为当时印度吞并锡金采取了不少强力手段,直到现在,不少在尼泊尔生活的锡金人和我聊过他们的危机感,以及对当年锡金领导人向印度妥协的不满另一方面是锡金历史上多信奉藏传佛教,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皆与印度教不同。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锡金对印度政府依赖性非常大,没有自行独立的能力。锡金前学者称:“人们已经选择前行,如今合并已成为历史。我们需要做的是与这个国家的其他部分融为一体。”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不及硅步无以成江海。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记忆中国印度1962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