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真的是被美联储控制美国政府的么

自营订单满39元(含)免运费
不足金额订单收取运费5元起
邀请好友参加吧
版 次:5页 数:字 数:印刷时间:日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包 装:精装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2所属分类:&&
下载免费当当读书APP
品味海量优质电子书,尊享优雅的阅读体验,只差手机下载一个当当读书APP
本商品暂无详情。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积分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划线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折扣指在划线价(图书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厂商指导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客服咨询。
异常问题:如您发现活动商品销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请立即联系我们补正,以便您能顺利购物。
当当购物客户端手机端1元秒
当当读书客户端万本电子书免费读谁才是美联储真正的主人(下)
美国政府并非美联储真正的主人。
在宣称民主社会的美国,广大人民群众是美联储的主人?——就别提这种笑话了。
想要了解美联储背后的力量,就需要从美联储的诞生开始分析。
美联储为何诞生?
在19世纪末,美国金融危机频发,国内银行大规模倒闭不断发生。其中1893年,美国倒闭的银行甚至达到500家以上。美国政府和拥有金融实力的大财团为了解决金融危机和制定更加稳定安全的金融环境,按照当年美国第一银行、第二银行建立的启发,决定成立美国联邦储备系统。
第一银行和第二银行,均是金融危机的产物,但二者都只成立了20年便被美国国会关闭。关闭的最大原因是因为这两家银行虽然对美国金融起到调控作用,但其被国外强大的财政势力控制,且只为富人服务。
在这样的经验教训下,美国政府对于美联储的建立十分谨慎。1913年,在威尔逊总统任职期内,《联邦储备法案》获得国会的一致通过,美联储正式成立。《联邦储备法案》很好的解决了第一银行与第二银行的弊端,使得美联储得以长期存在,并成为当今全球金融市场的枢纽。
那些成立美联储的人
更加重要的来了。这份《联邦储备法案》最初的版本称为《奥尔德里奇计划》,由尼尔森·奥尔德里奇起草。美国政府经过一番修改,加强了政府在美联储中的作用之后,便形成了《联邦储备法案》。
尼尔森·奥尔德里奇,你或许不太熟悉,但他的后人,尼尔森·洛克菲勒应是耳熟能详了。没错,洛克菲勒家族便是美联储成立的重要推手。当然,靠奥尔德里奇的力量不足以推动这项壮举,在美联储成立的背后,还包括了摩根家族、罗斯柴尔德等拥有绝对实力的大财团。
这里不得不搬出一句经典的话来解释一下当初几大家族的实力:民主党属于摩根家族,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而摩根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都曾是属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
当时美联储背后力量的隐秘和庞大可见一斑!
一个世纪快要过去,当时的各大财团依然是美联储有力的支撑。虽然美联储是非盈利性组织,各大股东只能从其获得固定收益,但财团在美联储运作中的影响力仍然非同小可。
美联储背后的力量
如今美联储大股东中包含犹太血统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实力不减当年,且影响面涵盖德国、英国等多个发达国家。除此之外,巴黎的Lazard兄弟银行,意大利的以色列摩西Seif银行,纽约的高盛、库恩、雷曼银行以及阿姆斯特丹的Warburg银行等世界财团巨头为美联储撑起了一座威力波及全球的巨大屏障。
这几个大财团就是美联储背后真正的主人了吗?这未必就是全部真相。在几大股东的关系网里,一个世界上最为隐秘的组织成为重要的连接点。它就是共济会。
如果说现在的美国政府对美联储的把控力偏弱——因为一没有货币发行权,二没有任何股份;那么在二十世纪中期,美国政府还是能在美联储占据一定地位的——因为彼时政府还有“白银美元”的发行权。但随着肯尼迪总统被刺杀身亡,美国政府在美联储仅有的这一项实权也失去了。
共济会在这一系列变故中充当了什么角色,社会各界说辞不一。但可以一锤定音的是,共济会对美联储的影响力与财团的支持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复鑫网,中国五金机电专业网购平台,B2B2C首席运营商.
复鑫网,中国五金机电专业网购平台,B2B2C首席运营商.
今日搜狐热点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告别阴谋论:解释关于美联储的一切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外汇交易入门。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第一章 谁在美联储背后呼风唤雨?
  美联储根据国会制定的《联邦储备法案》(Federal Reserve Act)在1913年成立时,被分成了两个主要部分:一部分是位于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Federal Reserve Board,也有人将其译为联邦储备委员会),另一部分是分布在全美12个不同城市的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s)。位于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是联邦政府机构的一部分,但12个联邦储备银行却不是政府部门,而是非营利性机构。
  美联储的成立:金融危机后临危受命
  美国在1873年、1884年、1890年、1893年、1907年都发生过由于挤兑造成银行大规模倒闭的金融危机。尤其是在1893年的危机中,美国有超过500家银行相继倒闭,很多人的毕生积蓄可以说一夜之间付诸东流。
  摩根带领其他金融机构挺身而出,为遭受挤兑的银行提供流动资金是1907年危机成功化解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种依赖金融市场上某个人的能力解决危机的方式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最好用形式赋予某个机构稳定金融市场的职能来缓解危机。
  美联储现在采用的这种联邦政府加非营利性组织的双重结构,正源于当初这段历史,是民主党和共和党政治妥协的产物。共和党成员奥尔德里奇担心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因此在《奥尔德里奇计划》中把中央银行的职能完全交给私人银行执行。而民主党担心私人银行充当中央银行后势力变得过于强大,绑架经济。最后《联邦储备法案》提出了这种双重结构,希望通过分权制衡,避免出现美联储完全由政府或者金融机构控制的极端情况。
  美联储分权制衡的组织结构
  在地理分布上,美联储由在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和分布美国各地区的12个联邦储备银行组成。美联储主要的货币政策由联邦储备局委员和联邦储备银行的主席共同参与制定。这样就避免了政策决策权过于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区(如华盛顿和纽约)。
  在组织形式上,美联储采用的是联邦政府机构加非营利性机构的双重组织结构,从而避免了货币政策完全集中在联邦政府手里。
  目前12个联邦储备银行的总部分别位于波士顿(Boston)、纽约(New York)、费城(Philadelphia)、克里夫兰德(Cleveland)、里士满(Richmond)、亚特兰大(Atlanta)、芝加哥(Chicago)、圣路易斯(St. Louis)、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堪萨斯城(Kansas City)、达拉斯(Dallas)和旧(San Francisco)。
  每个联邦储备银行在辖区内又设有分支机构(branches)。比如达拉斯联储总部在达拉斯,但同时在休斯敦、圣安东尼奥和艾尔帕所设有分部。
  每一个联邦储备银行的代号由一个英文字母和一个数字组成。比如波士顿联储是第一个成立的联邦储备银行,代号为1A。第二个成立的是纽约联储,代号是2B,依此类推。达拉斯联储是第11个成立的,因此代号为11K。
  何谓“分权制衡”?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包括联邦储备局的7名执行委员(Members of the Board of Governors)和12名联邦储备银行的主席(President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s)。
  美联储最重要的货币政策被称作公开市场操作,日常说的美联储公开市场会议(或者议息会议)就是为制定这个政策而召开的。公开市场政策由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和各个地区的联邦储备银行共同制定。
  联邦储备局的7名执行委员由主席(目前是伯南克)、副主席(目前是耶伦)及其他5位委员组成。这7名执行委员必须全部由总统提名,经过国会确认后才能上任。每个执行委员的任期为14年,到任后不能连任。
  执行委员上任后,总统单独没有权利罢免这些委员。如果需要罢免他们,必须有国会2/3的成员投票通过才可以。除非这些执行委员犯了非常明显的严重错误,否则达到国会2/3的票数基本是不可能的
  《联邦储备法案》规定这7名执行委员的任期需要间隔两年。比如如果第一个委员的任期从2012年开始,那么第二个委员的任期从2014年开始,第三个委员的任期从2016年开始,依此类推。因此在美国总统4年的任期内最多只有两个执行委员的任期结束,需要由总统决定新人选是谁。美联储这种任期安排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总统对委员会的控制能力。
  联邦储备局的执行委员可以被总统提名为美联储主席(Chair)或者副主席(Vice Chair),每次提名任期为4年。总统提名主席和副主席后,也必须经过国会批准才能上任。一旦上任,主席和副主席在任期内同样不能被总统单独罢免,必须获得国会2/3的票数才能通过。
  主席和副主席的任期与他们同时担任的执行委员任期不冲突。即使主席和副主席的任期结束,如果执行委员的任期还没结束,他们仍然可以继续作为执行委员。
  每个联邦储备银行都有其来自私营部门的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往往是本辖区主要企业CEO、大学校长等。这种方式增强了地区联储和本辖区内私营部门的联系和交流。董事会监督地区联储的预算,提名地区联储主席,同时向地区联储主席提供有关本地区经济运行情况的信息。但董事会成员不直接参与公开市场的货币政策制定。
  联邦储备银行主席由该地区联储的董事会提名,经联邦储备局确认后才能上任。地区联储董事会的成员根据法律要求必须包括各个行业的人士。
  每个联邦储备银行的董事会有九名成员,分为A、B、C三类,每类三人。这主要考虑到董事会成员背景要多元化,以免被少数行业(比如)和个人控制。A类董事会的三名成员来自美联储的会员银行,B类和C类成员来自其他行业和公共部门。
  A类和B类董事会成员由美联储的会员银行推举,而C类成员由联邦储备局任命。
  美联储之所以这样设立,正是希望在政策决策过程中能够从政府以及全国各地各个行业的不同角度充分考虑问题,而不是为少数团体的利益服务。对美联储的机构设置有了常识性的了解,就知道想控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必须同时搞定总统和国会,再加上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的商业领袖。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谁是美联储的股东?
  所谓的股东是联邦储备银行的股东,而不是联邦储备局的股东。联邦储备局是联邦政府的一部分,是政府机构。所以不能笼统地说这些股东是整个美联储的股东。其次,这些所谓股东的权利和上市公司股东的权利完全不同。比如联邦储备银行股东持有的股票不能公开转让或者出售,也不能对美联储的利润进行分红。美联储每年按照6%的固定利率发放利息。
&  第一银行和第二银行的股票在股票市场上可以公开交易。最后这些股票被集中在少数富人,包括来自欧洲的国外投资者手里。因此当时这两个银行被指责是受少数金融财团控制,为富人赚钱和服务的机器。美联储目前的这种设计就避免了上述情况。
  《联邦储备法案》中明确规定,美联储的会员银行就是其股东。
  目前美国吸纳储户存款的银行主要分为两类:全国性银行和州内银行。通过财政部的货币管理办公室(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OCC)注册成立的银行为全国性银行,比如美国花旗银行。通过州政府注册成立的银行为州内银行,比如德克萨斯州的德州资本银行(Texas Capital Bank)。
  美国的全国性银行必须成为美联储的会员银行,主要接受货币管理办公室监管。州内银行可以选择是否愿意成为美联储的会员银行。如果愿意成为会员,就要接受美联储监管。不愿意成为美联储会员的银行受联邦存款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FDIC)的监管。成为会员银行,也就是成为美联储股东的一个好处就是,当金融危机发生时,美联储可以提供紧急贷款。美联储提供紧急贷款的这种功能被称为最后贷款人。
  《联邦储备法案》中明确规定,每个地区联储的会员银行就是它的股东。各个会员银行根据自己资产的比例认购所在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股权。
  高盛集团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属于证券类公司,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US Security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监管,而不是美联储。2008年高盛改成银行持股公司(Bank Holding Company)后才正式接受美联储的监管。
  美联储对这种言论置之不理是因为多数人认为阴谋论在美国属于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东西。尽管平时各界对美联储的政策有各种各样的批评,但阴谋论那种荒谬的东西从来不会成为主流媒体评价美联储的依据。因此,如果美联储主动回应,反而给那种荒谬的故事做了广告。美联储应该把有限的时间花在那些严肃认真的政策讨论上。
&  正常情况下,美联储的收入主要来自持有资产(主要是政府债券)的利息。在支付正常的运营开支和股息后,美联储将所有盈利上缴财政部。每年美联储所谓的“股东”从美联储获得的利息大概有十几亿美元,远小于美联储每年上缴到国库的超过两百亿美元的利润。这些具体数字在美联储每年的年报中都有公布。年报由外部的审计公司审计,放在美联储的公开网站上接受监督。另外,美联储分配给“股东”的利息相对于股东们的主营收入而言微不足道。
  中央银行应该被政府控制吗?
  美联储制定政策的独立性也受法律保护。《联邦储备法案》明文规定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不需通过总统以及总统管辖的任何行政部门的批准,这样就避免了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沦为政府印钞机的危险。自美联储成立以来的100年时间里,美国的年平均通货膨胀率在3%左右。尤其是在过去30年左右的时间里,美国的年平均通货膨胀率稳定地维持在2%左右。从这个角度讲,美联储在控制长期通胀方面相当成功。
  充满神秘色彩的公开市场会议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折扣贷款窗口(Discount Window)和储备金率(Reserve Requirement Ratio)三个。其中公开市场操作是目前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工具。因此公开市场会议是美联储最受瞩目的政策活动。
  公开市场会议通常被称为议息会议。在这个会议上,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成员投票决定美国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的升降。
  美联储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公开市场操作,由公开市场委员会制定。委员会成员包括华盛顿联邦储备局的7位执行委员加上5个联邦储备银行主席。前面我提到美联储有12位联邦储备银行主席,但他们当中每次只有5个人可以在公开市场会议上投票。其中纽约联储主席享有终身投票权。剩下的4票,由另外11位联储主席轮流行使投票权,一期一年。一票由波士顿、费城、里士满联储主席轮流投;一票由克利夫兰和芝加哥联储主席轮流投;一票由亚特兰大、圣路易斯、达拉斯联储主席轮流投;最后一票由明尼阿波利斯、堪萨斯城、旧金山联储主席轮流投。
  美联储每年在华盛顿召开8次公开市场会议。具体会议日期在美联储网站上会至少提前一年公布。会议由华盛顿联邦储备局的7位执行委员和12位联邦储备银行主席参加。尽管有些储备银行的主席没有投票权,他们仍然可以在会议上参加讨论和发言,阐述自己对货币政策的看法。
  美联储可以随意发行货币吗?――通胀为锚的纸币发行
  美联储发行货币的最大约束来自《联邦储备法案》。该法案规定美联储执行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两个任务是保证最大化就业和物价稳定,如果美联储完成得不好,就会遭到国会的责问,国会甚至可以通过修改法律来改变目前美联储执行货币政策的方式。
  正常情况下,政府筹集资金的渠道主要是金融市场。如果政府债务过高,投资者担心政府无力偿还债务,就会要求更高的利息来补偿违约风险(通俗地说就是政府赖账的风险)。融资成本提高后,政府如果不希望违约,就必须通过控制开支(或者提高税收)来减轻债务负担。
  美联储独立于政府行政部门之外,保证了自己有权决定什么时候购买国债和购买多少,而不必听从政府的命令。另外,美联储的日常运营经费也独立于联邦政府的预算之外,避免了政府通过预算对美联储施加政治压力。
  黄金天生是货币吗?――金本位一去不返
  黄金的生产受很多因素限制,因此生产技术和产量在过去几十年里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而绝大多数其他产品的生产效率进步很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其他产品的价格固定不变,黄金价格就会大幅度上扬。
  第一,金本位制度下,通缩非常普遍,会加重家庭和企业的还债负担。
  注: 通过合约约束,可以取消该负面影响,所以这个批评并不具有说服力。
  通胀真正的害处不在于通胀本身的高低,而在于通胀的不稳定。如果中央银行可以把通胀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不变,通胀高低本身对经济的影响并不大。
  牵一发而动全身: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如何影响经济?
  截至2013年1月,美联储要求的储备金率采用累进制,分0、3%、10%三档。
  市场上这种金融机构间为满足储备金要求而进行的短期贷款利率被称为联邦基金利率。
  美联储在评价金融机构的储备金时,使用一个时期的平均值,而不是每天的储备金余额。这样金融机构就不必每天为满足储备金要求而疲于奔命。另外,美联储也提供其他措施方便金融机构(尤其是小规模金融机构)管理自己的储备金账户余额。
  多数情况下,美联储并不直接向银行贷款,而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影响联邦基金利率。公开市场操作是指美联储通过买卖债券向市场投放或者收回货币的行为。比如美联储买入债券时,付给对方美元,就增加了市场中美元的供应;反之,美联储卖出债券时,就从市场收回了美元。这种操作被称为公开市场操作
  为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美联储的运营资金和财政部等其他政府部门分开核算。虽然每年美联储的利润都要上缴国库,但财政部出现政府赤字时,美联储没有义务通过发行货币为财政部埋单。反之也一样,如果美联储出现亏损,财政部也没有义务用纳税人的钱为美联储埋单。如果美联储投资出现损失,需要得到财政部拨款,那么必然会出现双方讨价还价的情形,这会影响美联储未来制定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因此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主要集中在政府债券这类非常安全的资产上。
  美联储内部有一个指导上限,要求持有的每种资产占市场上流动总资产的比例都不能超过该上限。否则美联储在这个资本市场中的份额会过大,容易造成市场扭曲。因此美联储需要一个安全且容量足够大的资产市场作为公开市场交易的载体。美国国债市场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是美联储的最佳选择。
  美联储降低利率会对经济产生两个推动作用:首先,降低利率可以促进国内的投资和消费;其次,低利率也对股票和等资产价格有支撑作用,提高家庭财富,鼓励家庭消费。此外,利率变化还会引起美元汇率变化,影响美国的进出口。
  美联储真的法力无边吗?――利率政策的局限性
  美联储的利率政策有很多局限性。首先,影响金融市场的因素有很多,美联储设定的利率只是其中一种。比如影响金融市场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即市场预期。
  第二,美联储调节联邦基金利率后,长期利率和实体经济如何反应也存在不确定性。
  美联储可以调节利率,在短期内影响市场上的资金,但无法控制这些资金的用途。
  第三,美联储在执行政策时,要面临数据滞后带来的不确定性。
  美联储调整利率后,民众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政策变化,逐渐调整自己的投资和消费。所以利率政策的效果不会立刻显现在经济数据中,往往要等几个月。在此期间很难判断政策的效果,政策效果的滞后性和数据的不确定性夹杂在一起,更增加了美联储执行政策时的难度。
  第四,在具体执行利率政策时,美联储选择何种工具和瞄准什么目标也是一个逐步学习的过程。
  在原来控制货币发行量的制度下,美联储设定货币数量,然后由市场决定货币的价格,也就是利率。而美联储目前的利率政策直接瞄准价格(联邦基金利率),然后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由市场决定需要的货币量。目前瞄准联邦基金利率的一个明显好处就是价格数据(也就是利率)的准确性很高,不像货币供应量那么难统计,降低了由于数据误差造成的政策错误。
  1980年国会通过法律减少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同时把折扣窗口的贷款范围扩大到所有在美联储有储备金账户的金融机构。除了对贷款人资格有限制外,折扣窗口要求金融机构贷款时必须提供高质量的资产(比如政府债券等)作为抵押品。而且抵押品的价值必须高于这些机构从美联储获得的贷款量。
  注: 美联储政策工具,不常用:折扣贷款窗口
  正常情况下,金融机构并不愿意从美联储直接贷款,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折扣窗口的利率高于市场上的同等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美联储通过折扣窗口提供的贷款利率一般比联邦基金利率高50~100个基准点,所以如果能从市场筹集到资金,金融机构没有必要到美联储高息贷款。第二,从美联储直接贷款会引起市场对借款机构的猜疑。投资人往往会怀疑该机构内部出现了问题,因而无法从市场筹集资金。
  后来美联储想出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解决方案:让几个主要的大型银行一起来贷款,这样就避免了单个金融机构贷款被市场猜疑的问题。
  美联储也很少使用这个工具,因为频繁变化储备金率会干扰银行的日常运营。另外,设定储备金率的权限属于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而不是公开市场委员会。因此如果通过调整储备金率来制定货币政策,联邦储备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方面将失去发言权。
  注: 美联储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储备金率。少用:干扰银行运营,权限属于联邦储备局
  金融市场并非圈钱机器:重要的金融媒介作用
  一个有效率的金融市场中,金融机构往往能成功地把投资者的资金传递给最有价值的贷款人,实现资金和资源的最优配置。金融市场正是通过把资金以及资金背后的资源配置到生产效率最高的部门,来提高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
  投资人既可以把资金交给银行和基金等金融机构,让它们来帮助识别和投资给有潜力的贷款人,也可以自己从股票和债券市场中直接选择投资对象。
  为什么用纳税人的钱补贴华尔街的富人?――美联储大萧条中的教训
  经济学家从大萧条中至少学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教训:第一,发生银行挤兑时,中央银行需要以最后贷款人的身份积极防止金融市场大面积崩溃;第二,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央银行要通过货币政策刺激经济,防止发生通货紧缩。
  金本位制度是阻碍美联储在大萧条时期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维护金本位的稳定,《联邦储备法案》最初规定美联储发行的货币必须有40%的黄金储备作为支持。在正常时期,居民大多把黄金存放到银行,而银行会把这些黄金进一步储存在美联储。美联储可以根据自己持有的黄金储备和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决定投放多少货币。在大萧条之前的10年里,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市场对货币需求旺盛。当时美联储发行的货币量已经基本达到《联邦储备法案》规定的黄金储备能支持的上限,因此后来发生银行挤兑时,美联储无法再通过增发货币向银行注入资金。金融危机期间,居民担心银行倒闭,纷纷把手里的纸币兑换成黄金。这样美联储不得不把黄金储备还给银行,银行再兑换给储户。美联储的黄金储备减少后,必须减少货币发行量来满足40%黄金储备的规定。货币发行量减少造成银行资金短缺,更容易被储户挤兑破产。这样一来,储户的恐慌在金融市场上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断被加强放大。
&  美联储减少货币发行量的另外一个后果就是利率上升,提高了居民消费和公司投资的成本。消费和投资下降引起公司倒闭和工人失业,加剧大家对于银行因为产生坏账而倒闭的担心。居民纷纷把手里的纸币兑换成黄金。这种对黄金的挤兑迫使美联储再次降低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拉高利率。因此实体经济中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大萧条中经济情况越来越差。
  1933年福总统宣布美国放弃金本位,终止美元和黄金间的兑换。
  1933年宣布放弃金本位的总统法令规定,美国私人拥有和交易黄金属于非法行为。
  1934年罗斯福签署了《黄金储备法案》,要求美联储把黄金的所有权移交给财政部。该法案同时把黄金的价格从原来的每盎司20.67美元提升到每盎司35美元。通过提高黄金价格,财政部拥有的黄金的美元价值上升。这样美联储就可以在不违反《联邦储备法案》中40%黄金储备规定的情况下,增发更多货币以应对银行挤兑了。
  当时每盎司35美元的价格就是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央行之间的交易价格。实质上这是国家间的一种金本位制度,类似于固定汇率制度。事后证明,这种制度和银行间金本位制度一样,也存在挤兑风险,非常不稳定。因此,日,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国不再维持美元和黄金之间每盎司35美元的国际交易价格,彻底放弃了金本位
  1974年,总统签署法律,再次允许美国公民拥有黄金。
  美联储为何要监管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责需要
  金融危机过后,由于多种原因,经济复苏会非常缓慢。首先,金融危机后资产价格下跌,家庭和企业资产价值缩水。如果家庭消费和企业投资的资金来自资产抵押贷款,资产缩水后家庭和企业可贷资金减少,引起消费和投资不足。其次,金融危机破坏了金融市场上的债权和债务关系,被破坏的这些关系需要时间慢慢清理。
  财政部的货币管理办公室负责注册成立全国性商业银行。这些银行虽然是美联储的会员银行,但主要受货币管理办公室的监管。在美国各个州政府注册成立的州内银行如果选择成为美联储的会员银行,就得接受美联储的监管。如果它们不愿意成为美联储会员,则接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监管。除了接受美联储或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监管,所有州内银行同时还得接受自己所在州的州政府的监管。另外,美联储还负责监管国外银行在美国的分支机构。
  美联储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美联储会定期检查这些机构的风险管理系统、公司财务状况,以及日常运作是否遵循现有的法律和规定
  CAMELS的每一个字母代表一项评级标准。C代表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A代表资产质量(Capital Quality),M代表管理水平(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E代表公司收入(Earnings),L代表资金流动性(Liquidity),S代表对市场风险的敏感程度(Sensitivity to Market Risk)。每一项评级标准都有一套完整的评分体系。
  检查银行控股公司时,除了考虑公司控股的银行CAMELS得分情况,美联储还采用另外一套系统来考查银行控股公司的风险控制、财务状况以及总公司和下属银行之间的风险关系等。如果美联储发现被监管的金融机构存在问题,会通过书面形式通知这些机构的管理层和董事会,要求限期改进。多数问题都可以通过这种渠道迅速解决。如果有必要,美联储有权罢免违规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甚至董事会董事,以确保问题被妥善解决。美联储甚至有权对违规机构进行罚款或者永久性禁止某些高层管理人员从事工作。
  美联储监管工作的第二项主要内容是,对金融机构的日常运作和公司间的兼并制定规章。也就是说,美联储除了可以监督金融机构是否遵守现有法律外,还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在不违背现有法律的前提下制定新的规章和指导性意见。
  目前网上购物越来越普遍,电子犯罪也越来越普遍,因此这种盗用非常常见。在美国,持卡人只需要电话通知银行,信用卡账单上的这些债务就会被立刻消除,然后由银行负责调查被盗用原因和追回被盗用金额。
  如果盗用发生在挂失之后,消费者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但如果挂失前已经被盗用,个人对被盗用金额最多承担50美元损失。但很多银行为了维持和客户的关系,会免除这50美元的责任,尤其是信用卡持有人第一次发生这种情况时。
  如果消费者认为自己的权益被银行侵犯了,可以直接向美联储进行投诉。美联储会根据这些投诉对被投诉银行进行专项检查。
  零利率后,货币政策何去何从?
  现实生活中,利率可以略微低于零,比如丹麦的中央银行就曾经把利率定为-0.2%。因为平时可以享受银行的各种服务,比如使用自动提款机、刷银行卡等,而且家里存放大量现金也不安全,所以即使短期内银行利率略微低于零,大家仍然愿意继续把钱存银行。但利率不可能大幅低于零。
  名义利率为零时,通胀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实际利率上升了1个百分点。实际利率上升将抑制需求,而需求量下降又会推动通胀率进一步下跌,再次拉高实际利率,形成恶性循环。和名义利率不同,通胀率可以降低到零以下,即为通缩,因此上面的恶性循环可以一直持续下去。这种名义利率降到零后,通缩造成经济持续恶化的情况被称为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
  注: 流动性陷阱
  和把通胀率目标设在零相比,名义利率距离零利率下限更远,更不容易出现流动性陷阱的问题。
  在权衡流动性陷阱和高通胀带来的不稳定性之后,央行在实践中发现2%的通胀率目标是比较合适的水平。
  2009年后,为帮助经济复苏,美联储推出了另外一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Large-scale Asset Purchase Program)。美联储的资产购买计划就是我们常说的量化宽松政策。
  量化宽松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实行量化宽松时,美联储直接影响长期利率――买入长期债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增加市场对长期债券的需求。长期债券价格会随需求增加而上涨,造成长期利率下降。
  比如一个面值为105美元的债券一年后到期。目前这个债券的市场交易价格是100美元。如果你花100美元买下,一年后可以得到105美元,这样名义利率就是(105-100)/100=5%。如果市场上这种债券的需求增加,交易价格上升到102美元,此时的名义利率就下降为(105-102)/102=2.94%。也就是说债券需求越大,价格越高,它所对应的利率就越低。量化宽松的原理正是这样:美联储购买长期国债来提高长期国债价格,降低长期国债利率。长期国债利率降低后,通常可以导致购房贷款利率、汽车贷款利率等长期利率下降。长期利率下降,便可以促进投资和消费,支撑经济增长。
  注: 债券价格与利息的关系
  2011年9月,美联储宣布卖出4000亿美元3年以下的短期债券,然后用这些资金买入等量的长期(6年至30年)债券。这项政策被称为扭曲操作。这种政策的目的和量化宽松一样,都是为了提高市场对长期债券的需求,从而降低长期利率。但和量化宽松相比,这种政策的资金来自卖出的短期债券,因此不会增加基础货币总量,不对未来造成通胀压力。但扭曲操作面临一个限制:美联储持有的短期债券数量是一定的。所有短期债券都被置换成长期债券后,就没办法再进行这种扭曲操作了。
  量化宽松等于滥发货币吗?――关于货币供应的几个常见误区
  经济衰退时,银行贷款非常谨慎,因此并没有把基础货币转变成贷款在市场流通。所以根据市场中真正流通的货币量考虑,把量化宽松政策简单等同于滥发货币没有依据。
  M2过高会引起通胀吗?
  M×V=P×Y。这个等式中M是货币供应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P是价格水平,Y是总产出。其经济意义是,每年流通的货币总量等于用货币购买这些产品的总价值。通胀率是价格水平增长的速度,因此和通胀相关的是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而不是货币供应量本身。
  M2的增速和通胀有关。比如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不变时,M2每增加1%就会引起1%的通胀。这种关系听起来很有道理,但现实生活中并不成立。首先,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变量。同样100元每年流通一次和流通两次对价格的影响就完全不一样。其他条件不变,货币流通速度越快,产品价格会越高,反之越低。因此通胀还受到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不仅仅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货币流通速度变化非常大,破坏了上面等式中M2增速和通胀间的关系。其次,M2也不能准确衡量上面等式中的货币供应量。现实生活中,货币供应量非常难准确衡量。尤其是金融市场日新月异,很多新产生的金融工具都可以在交易中充当货币的职能。
  通胀的表现是物价总水平的上升。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收入差距、消费习惯等因素,每个人感受的价格变化和公布的通胀率不一定一致。
  次贷危机起源:房价真的只涨不跌吗?
  传统贷款期限一般从15年到30年不等,贷款利率为固定利率。比如2013年年初,美国30年传统住房贷款的利率在3.5%左右(具体利率会根据每个人的信用记录有所浮动)。一旦贷款被批准,在今后30年里,贷款人都按照3.5%的利率支付利息。
  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开始出现一种新型的购房贷款:次级贷款。这种贷款的条款非常灵活,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购房门槛。比如贷款人可以采用零首付,甚至买房时要交的各种费用和交易税都可以通过贷款支付
  2002年美国的房地产价格开始快速上涨,次级贷款迅猛发展。更危险的是次级贷款开始逐步放宽甚至完全放开了对贷款人的资格审查。除了不要求首付,很多贷款公司还大幅度降低月供。比如在贷款的前几年,贷款人只需要支付利息。很多贷款甚至不对贷款人进行任何收入等方面的背景调查,因此即使没有支付能力的人也可以轻易得到贷款到房地产市场去赌一把。
  我用每个月付房租的1000美元来申请只付利息的贷款。次贷年利率是2%时,每月1000美元利息可以贷60万美元,足够应付买房资金和买房时的相关费用了。买房后如果每年房价上涨10%,5年后我卖出房子可以得到80.5万美元。付清银行60万欠款后还得到20.5万美元。这样银行和个人都得益,皆大欢喜。这正是美国房地产价格在2001年至2002年加速上涨后,次贷在购房贷款中的比例大幅度攀升的原因所在。
  在美国如果月收入2000美元,每个月能攒500美元已经非常不容易了,5万美元是我将近10年的积蓄,因此对我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溜之大吉:房子我不要了,反正也没有付首付。而传统购房贷款中,由于付了20%的首付,所以即使房价下跌20%,贷款人仍然会继续付月供。因此次贷的违约风险要远大于传统住房贷款。
  金融机构过分投机高风险的房地产项目进一步推动房价上涨,强化了投资者心目(,)价格只涨不跌的错误观念,这让其风险监管机制更加松懈。在次贷的推波助澜下,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越吹越大。
  这些直接向个人和家庭提供贷款的银行或者金融公司主要负责住房贷款的零售。他们会把自己发放贷款后获得的资产在二级市场上卖给下一级金融机构,比如两房和投资银行。
  “两房”和投行除了留一部分房地产贷款用于自己投资外,会把剩下的房贷资产打包卖给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投资公司、商业银行等大型投资者。由于这些债券背后有房地产作抵押,所以也被称为房地产抵押债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上面提到的所谓打包就是把不同金额、不同到期日、不同条款的购房贷款捆绑在一起销售。
  这些房地产抵押的债券有时还会和使用其他资产做抵押品的债券进行捆绑销售,所以资产结构会变得非常复杂。虽然这种打包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分散风险,但当打包结构太复杂时,资产自身的风险程度也变得难以判断。这时投资者不得不依赖标准普尔和穆迪等专业的风险评级机构来评判这些资产的风险。
  “两房”作为政府扶持的企业(Government-Sponsored Enterprises),被很多人认为风险要远小于一般的企业。投资者认为即使出现问题,政府也会出来救市而不是让其垮掉。因此“两房”打包和担保的债券即使包括了越来越多的次贷,仍然被市场认为是非常安全的。
  美国国际集团(AIG)也积极为这些房地产抵押债券提供担保,这更使投资者放心大胆地购买这些债券。但如果房价大幅下跌,次贷违约严重,保险公司自己也会因为没有足够资金赔偿而破产。
  越来越多的资金以更低的价格流入到美国的房地产市场,让更多的人可以用更低的利息获得贷款。在需求的推动下,房价一步步加速上涨。从1996年到2006年,美国房价平均上涨了1.5倍(图3-5),远远超过同期CPI的增长速度。
  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是由房贷机构不负责任地提供次级贷款,投资银行通过证券化过度投机,“两房”半政府企业的身份给投资者造成安全错觉,以及评级机构失职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次贷危机是否由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造成?
  第一,美国房地产价格从1998年左右就开始加速上涨,而美联储的低利率是2001年后的事情,二者时间上不吻合。第二,从1998年开始的房地产泡沫是一个全球现象,、、等多个国家都出现了房价快速上涨的现象。而这些国家并没有像美联储一样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三,决定购房需求的是房贷利率这种长期利率,而不是美联储控制的短期利率。
  全球房地产泡沫更可能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长期利率下降造成的。
  美联储通过调节短期利率可以影响长期利率,但长期利率同时受其他很多因素影响,所以并不受美联储控制。比如从2004年6月到2006年7月,美联储连续17次,把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5.25%。但在2004年和2005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长期利率不仅没有随短期利率上升,反而继续下降。时任美联储主席把这种现象称为一个难解之谜(Conundrum)。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20世纪90年代以后长期利率下降,目前仍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90年代以来全球通胀率降低,因此长期利率随之下降;也有人认为80年代后,全球经济运行更平稳,经济增长风险下降,因此长期存款需要的风险补偿下降造成了利率下降;还有人认为中国等新兴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储蓄率增高,为国际金融市场提供了廉价资本,压低了长期利率。无论如何,全球长期利率在20世纪90年代后不断下降不可能是美联储2001年的低利率政策造成的。
  “两房”在二级市场上占据了美国购房贷款一半左右的份额,如果它们倒闭,必然会引起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彻底崩溃。因此美国财政部2008年9月宣布接管“两房”,担保它们的所有债务,以确保美国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转。
  美联储通过3种大胆的创新式货币政策成功避免了这种结局。首先,美联储设立了紧急贷款项目,向受到挤兑的金融市场(比如短期资金市场)提供紧急贷款。通过这些措施,美联储消除了金融市场中的恐慌情绪,避免了市场恐慌和金融挤兑相互加强的恶性循环。其次,美联储推出了针对某些金融机构的专项救助,比如向AIG提供紧急贷款。这些救助措施避免了大型金融机构破产加剧整个金融市场的动荡。最后,美联储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帮助美国经济复苏,避免了大萧条中通货紧缩的危险局面。
  美联储应对次贷危机武器之一:紧急贷款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被挤兑的金融机构还包括证券市场上的经销商(Brokers)、短期资金基金(Money Market Funds)、靠短期企业债券或者商业票据(Commercial Paper)融资的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等。
  短期资金基金的来源要从大萧条说起。为结束大萧条中接二连三的银行倒闭,美国1933年禁止银行向活期账户(在美国也称为支票账户)支付利息。这个规定后来催生了短期资金基金市场。美国为什么要禁止银行向活期账户支付利息呢?由于美国当时采用金本位制度,美联储在大萧条期间无法执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面对金融恐慌,银行想要自保只能通过吸引更多存款来保证有足够的流动资金。由于活期存款可以随时支取,一家银行提高活期存款利率后,立刻就能把资金从其他银行吸引过来。随之失去流动资金的银行往往会被挤兑破产。于是银行争先恐后地连续上调活期存款利率,这造成流动资金在不同银行间转来转去。
  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金融机构开始采用短期资金基金这种共同基金的形式绕过上面的法律限制。这些基金把投资者的短期资金汇集起来,然后购买安全性非常好的短期债券,比如政府国债或者安全评级最高的企业债券(包括雷曼兄弟和“两房”的企业债券或商业票据)等。投资债券获得的利息以股息的形式返还给购买短期资金基金的投资者。
  为了防止整个短期资金市场冻结,财政部和美联储联合推出政策结束市场挤兑。日,财政部宣布从美元稳定基金里拿出500亿美元用来担保短期资金基金1美元的市场价格。这样可以保证投资人拿回自己的本金,消除了投资人的后顾之忧。这个政策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针对传统银行的联邦存款保险政策类似。另外,美联储向银行提供专门的紧急贷款项目。银行可以用紧急贷款购买短期资金基金的股票,通过这种方式向短期资金基金注资,保证短期资金基金有充足资金购买企业债券。这种紧急贷款项目类似于美联储在银行被挤兑时通过折扣窗口向银行提供贷款。通过这两个政策,美联储和财政部稳定了美国的短期资金市场,避免了金融挤兑大面积扩散。
  2008年9月后,商业票据市场出现挤兑,造成资金冻结,美联储不得不设立两个紧急贷款项目――AMLF和CPFF来专门帮助商业票据市场正常运转。AMLF(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工具)项目最高时曾向市场提供超过1500亿美元的贷款。CPFF(商业票据融资工具)的贷款量更是达到了将近3500亿美元。也就是说美联储平时没有监管这些市场的权利,但这些市场出现问题后,它仍然要充当最后贷款人。这正是我们之前提到的道德风险问题。因此从2011年开始,禁止银行向活期存款付息的规定最终被取消。
  由于中国利率完全受到人民银行限制,而且长期低于市场均衡利率,这种价格限制与美国当初不允许银行为活期储蓄付利息异曲同工,很容易催生以套利为目的的各种影子银行。这些影子银行平时容易绕过人民银行监管。当出现大规模违约风险时,人民银行必须担任最后贷款人,避免金融市场恐慌。因此,中国的这些影子银行一样面临道德风险问题。中国应该通过利率市场化把这些影子银行从地下转到地上来,由此增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美联储应对次贷危机武器之二:专项紧急救助
  日到日,美联储向AIG及其分支机构提供了紧急贷款,以解决短期资金问题。这些贷款最时曾超过700亿美元。此外,为了避免AIG由于资金短缺而不得不贱卖持有的房地产抵押债券,美联储最高时注资400亿美元现金充当贷款或者向AIG购买房地产抵押债券,帮助AIG解决短期资金紧缺问题。
  在金融市场稳定后,当初贷款的金融机构全部偿还了美联储的贷款和利息。其中仅对AIG的贷款就为美国财政部获得了177亿美元的利润。因此美联储的紧急贷款政策既在危机中稳定了金融市场,又为纳税人赢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
  美联储向银行A买100美元的债券,支付100美元现金。如果美联储要求的储备金率是10%,银行存10美元在美联储以满足储备金要求,然后把剩下的90美元贷款给通用汽车公司。通用公司把钱给员工发工资后,员工把钱存到B银行。银行B为满足美联储10%的储备金,存9美元到美联储,把剩下的81美元贷款给小丽。小丽买了个iPhone,81美元到了苹果公司后存到银行C。银行C存8.1美元到美联储做储备金,剩下的钱继续对外贷款。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但每贷款一次就会减少10%,一直到减到零。
  这个例子里,美联储最初虽然只发出了100美元基础货币,但经济中真正增加的贷款量是900美元(90+81+72.9+……=900)!
  经济中,实际货币量和美联储发行的基础货币之间的比值即基础货币被放大的倍数,称为货币乘数。
  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用M2和基础货币比值衡量的货币乘数骤降50%以上。如果美联储不增加基础货币,市场中流通的货币量将大幅度减少,造成金融机构和实体公司出现资金短缺问题。
  美联储应对次贷危机武器之三:量化宽松
  2008年11月,美联储宣布购买6000亿美元的房地产抵押债券。2009年3月,美联储进一步扩大资产购买规模,决定购买1.25万亿美元的房地产抵押债券、2000亿机构债券和3000亿长期国债。这些大规模购买资产的政策被称为QE1。
  2010年11月,美联储又推出QE2,宣布购买6000亿美元的长期政府债券。大概一年之后,QE3出台。2010年之后,美国的金融市场已经基本稳定,因此推出QE2和QE3的主要目的是刺激经济而不是稳定金融市场。这是QE2、QE3和QE1的一个重要区别。
  QE2中,美联储主要购买政府的长期债券;而在QE3中,美联储购买的是房地产抵押债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MBS)。
  推出QE2时,美联储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是通货紧缩的风险。当时美国的核心通货膨胀率(排除能源和食品价格后的通胀率)非常接近于0(处于0到0.5%之间)。
  而推出QE3时,美国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在2%附近,并没有通货紧缩的风险。推出QE3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房地产市场复苏缓慢造成失业率居高不下。美联储希望通过QE2降低长期政府债券利率,然后再进一步拉低房贷利率。然而QE2推出后,尽管长期政府债券的利率下降,但房贷利率下降的幅度不大。因此QE3直接瞄准和房贷利率挂钩的房地产抵押债券,这样就可以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更有效的定向刺激。
  QE2宣布时,美联储提前设定了600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上限。但QE3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上限,而是承诺每个月购买400亿房地产抵押债券,直到美国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令人满意的复苏。
  美联储的扭曲操作政策在2012年年底到期,如果不采取行动,每个月长期债券的购买量将从850亿美元降低到400亿美元。在此背景下,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从2013年1月开始,每个月继续购买450亿美元的长期政府债券。这样,美联储每个月购买的长期债券总量就和过去几个月一样,保持在850亿美元。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每个月追加购买450亿美元长期政府债券只是原来扭曲操作的延续,并非新的政策。
  量化宽松政策可以帮助房地产、股票和其他风险类资产价格回升。通过降低长期利率,债券这种低风险资产的投资回报率降低,因此资金会流入股票等高风险资产市场,从而推高这些资产的价格。资产价格上涨提高了家庭财富水平,刺激家庭消费。
  日本量化宽松是在发动货币战争吗?
  传统货币政策通过调节短期利率影响长期利率。当短期利率降低为零后,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量化宽松政策直接影响长期利率,达到传统货币政策的效果。量化宽松时,中央银行购买政府长期债券,压低长期政府债券利率。长期政府债券利率下降再传递到住房贷款、投资贷款等其他长期贷款利率,刺激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消费和投资需求增长推动价格上涨,结束通缩。
  注: 量化宽松
  日元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被当成避险货币,经历了直升机式的升值,几个月内狂涨超过30%。而目前国际经济形势趋于稳定,尤其是美国经济在2012年年底出现加速复苏迹象,削弱了日元的避险功能。因此日元贬值是消除避险功能后向正常价值的回归。另外,日本推出史无前例的重量级量化宽松,增加了日本经济的不确定性,也是日元贬值的一个因素。
  注: 日元贬值原因
  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猪”一样的队友
  欧洲债务危机也称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主要表现在(Portugal)、爱尔兰(Ireland)、(Greece)和西班牙(Spain)这几个国家的政府债务问题上。这几个国家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连起来正好是英语里“猪”(pigs),因此他们也被戏称为“欧元猪国”。
  投资者担心政府无法偿还债务,因此要求更高的利率补偿风险;高利率反过来又增加了政府的还债压力,使政府更难偿还到期债务,投资者的担心进一步加剧。
  注: 欧债危机恶性循环
  2010年年初,希腊成为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此时投资者对希腊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彻底失去信心,希腊政府债券利率一路飙升,比高出8%~9%。
  欧洲债务危机恶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日,10年期政府债券利率一举突破7%
  2011年下半年,意大利和西班牙债务危机恶化。欧元区的金融机构出现大规模挤兑,很多银行都出现了资金不足的现象。欧洲央行不得不担任最后贷款人,通过长期再贷款操作(Long Term Refinancing Operation,LTRO)向包括意大利和西班牙银行在内的500多家银行提供总价值超过3000亿欧元的紧急贷款。西班牙在苦苦支撑了一年之后,2012年12月正式向欧盟申请了395亿欧元的救助基金,准备用来为本国的金融机构注入资金。此时的欧债危机已经全面升级为一场金融危机。
  欧元区设计上的两个漏洞:第一,欧元区平时不能有效监督和约束成员国的政府开支;第二,面临金融挤兑时,欧元区缺乏统一的最后贷款人来平息金融恐慌,化解危机。
  注: 欧元区的两个漏洞
  欧洲债务危机罪魁祸首之一:政府开支的道德风险
  希腊和葡萄牙两国的政府债务危机确实是因为政府开支无度,其中希腊尤其严重。希腊政府历来不太注意控制政府开支,多次造成政府破产。1832年独立之后,希腊政府有一半时间都处于破产和违约的状态中。希腊政府先后在1843年、1860年、年破产四次,所以在加入欧元区之前,希腊政府的贷款利率一直远高于德国等信用记录良好的国家。加入欧元区后,希腊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贷款成本大幅下降,更加助长了寅吃卯粮的恶习。
  欧元区成员国加入时,政府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希腊当初为加入欧元区,在数字上做了一些“技术处理”,满足了这个要求。
  国际投资者认为希腊的政府贷款有欧元区做隐性担保,因此愿意以低一些的利率贷款给希腊。尽管欧元区有法律明文规定,其不对任何国家的债务进行担保(Treaty on the
  希腊政府恶劣的财政状况有几个原因。一是它的税收体系千疮百孔,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大部分人都偷税漏税,政府收入根本没办法保证。同时,政府为了讨好选民,承诺各种不切实际的福利制度。加入欧元区之前,投资者担心希腊这种信用记录不好的国家会赖账,因此给希腊贷款时非常谨慎,比如会收取高利息等。这些市场行为对希腊是一种督促和限制,让政府在花费时不能肆意而为。加入欧元区后,希腊政府的贷款受到欧元区的隐性担保,贷款成本直线下降,放纵了希腊政府的消费
  注: 希腊财政恶化原因,一是收税体系,二是福利制度
  美国对州政府的财政状况进行了严格限制。每个州每年必须平衡自己的收支,不允许出现财政赤字。
  注: 美国为防止道德风险要求各州不允许财政赤字
  由于缺乏统一的财政制度,欧债危机中的拯救计划面临种种政治压力。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债务问题,希腊必须勒紧腰带,该减工资的减工资,该减福利的减福利。但“减肥”无论是对政府还是个人都很痛苦,减少福利后,希腊和其他“欧元猪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抗议游行。
  注: 欧元区需要统一政府财政,但不可能
  欧洲债务危机罪魁祸首之二:金融市场的挤兑风险
  欧洲央行被禁止担任最后贷款人有两个原因。第一,欧洲央行不能担任政府债券的最后贷款人可以防止欧洲央行沦为政府的印钞机。这个问题我们在介绍美联储时提到过。第二,欧洲央行不能对欧元区银行进行统一监督和管理,因此也不应该执行最后贷款人职能。如果需要中央银行在金融危机时担任最后贷款人,央行平时必须有权监管银行,督促它们不要过度投机。
  注: 欧盟央行不做最后贷款人的原因
  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和次贷危机爆发,西班牙和爱尔兰两国的房地产先后崩盘,金融机构遭到挤兑。在选择使用欧元时,欧元区国家已经把中央银行的职能都上交到了欧洲央行。因此西班牙和爱尔兰在金融挤兑发生时不能像美联储一样向国内金融机构提供紧急贷款,渡过危机。为防止银行业崩溃,两国政府只能通过财政拨款来救助各自的银行。为筹集资金救助金融机构,爱尔兰和西班牙发行了大量政府债券,或者直接收购了银行。这样银行负债就变成了政府负债,造成了2008年后政府财务状况严重恶化。因此,西班牙和爱尔兰的政府债务问题本质上是房地产市场崩盘造成的,而不是像希腊那样,是政府过度开支导致的。
  注: 西班牙、爱尔兰是因为房产泡沫,而非过度开支导致危机
  欧元区问题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的地区经济差异也非常严重。为减少货币政策在不同地区的负面影响,中国政府需要考虑改进现行的户籍制度,减少社会保险等各个方面的限制,方便劳动力在不同地区间迁徙。
  小编说: 为了您和您的家人, 请远离二元期权.
  金融诈骗时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而且它已经涉及了金融业的所有领域,尤其去年,泛亚贵金属事件, 金赛银事件, MMM金融互助, 677家P2P崩盘跑路, 民间借贷崩盘, 外汇交易也是如此. 建议大家在选择平台时谨慎小心.
  下面是我的个人微信号, 如果觉得自己正在被忽悠, 欢迎向我留言咨询(直接说事儿, 别问"在吗?") 我会帮忙查一查, 很多时候可能只是一句话, 就能给你省下一大笔交给骗子的学费.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外汇交易入门
(责任编辑:冉一方 HN058)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告别阴谋论:解释关于美联储的一切》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联储控制美国政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