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城市怎么找大连人力资源市场场

黑龙江恩莱吉水力发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公司注册资本伍仟万元整,主营业务为水力发电,发电设备成套制造、销售。...
佳木斯市永红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是根据国家建设部[141]号令要求于2010年组建,是具有独立企业法人的检测公司。佳木斯市永红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位于佳木斯市向阳区23委7组,共有工作人员25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资格的3名,中级职称资...
佳木斯艺臻之典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是以室内外装饰装潢为主、小型土木工程为辅,集园林绿化工程、市政工程、城市亮化工程、楼宇整体维护等为一体的新型服务型公司。注册资金300万,目前发展成为集设计、施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公司。“...
本公司主营生鲜、副食等商品的批发与零售。是佳木斯市最早以联锁模式经营的企业之一。
红馆婚庆礼堂座落在红旗路北段江南雅居门市,地处繁华商业区,交通便利,多条公交红路直达此酒店,礼堂明亮宽敞,高雅大方,优雅气派,是您宴请宾朋和举办婚宴的首选之地。红婚礼堂以新潮的风味菜品,优质的服务给您的婚礼再添一份喜气和难忘的...
佳木斯圣典装饰工程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集室内、外装饰设计、预算、施工、主材代购于一体的专业化公司。公司发展多年有着创新的设计,优质的工程质量,完善的服务体系,以确保为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回报。...
【商家简介】...
佳木斯海天大酒店是黑龙江永安集团投资兴建的集客房、餐饮、休闲、购物于一体的豪华型国际大酒店,是佳木斯地区唯一的五星级商务大酒店。酒店主体大楼共21层,营业面积2.3万平方米,采用现代与欧式建筑风格设计,极富欧陆色彩。拥有商务大床房、...
金牌名粥”营业面积600多平方米,一楼:餐桌15个,45个餐位;二楼:豪华包房4套,包厢式餐厅两个,9桌,70个餐位。早、午、晚三餐营业,可同时容纳10个包桌,120多人就餐。...
黑龙江新盟集团是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性集团公司,由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商贸、旅游、矿业、路桥、装饰工程、冻干冷冻设备制造等多家公司组成。
Ø 1996年青涩活力的哈尔滨新盟电子公司诞生,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新盟向多领域进军。...
公司位于佳木斯市东风区长安东路933号,现招聘各路人才,欢迎报名,参观。
本公司位于永红医院附近(幸福家园)。公司拥有金牌月嫂几十人,高级月嫂近百人,有育婴师、育儿嫂、保姆、护工、保洁等。...
品牌企业招聘
推荐企业招聘
推荐职业技术学校专区
最新企业招聘
最新人才简历
陈桐钦/男/24岁姓名:陈桐钦年龄:24岁学历:大专经验:1-3年意向:招聘专员/助理,招聘主管,教学管理人员查看人才简历 >>
刘广鹏/男/28岁姓名:刘广鹏年龄:28岁学历:本科经验:3-5年意向:电子商务,市场部经理,国内贸易经理/主管,采...查看人才简历 >>
赵俊成/男/22岁姓名:赵俊成年龄:22岁学历:本科经验:1年以下意向:景观设计查看人才简历 >>
杨利君/男/31岁姓名:杨利君年龄:31岁学历:本科经验:5-10年意向:机械制图员,切割技工/钣金工,操作工,技术员查看人才简历 >>
王龙/男/23岁姓名:王龙年龄:23岁学历:大专经验:3-5年意向:检验员,储备干部查看人才简历 >>
王诗桐/女/25岁姓名:王诗桐年龄:25岁学历:本科经验:1-3年意向:行政专员/助理,设备管理,化验员,统计员查看人才简历 >>
刘阳/男/23岁姓名:刘阳年龄:23岁学历:大专经验:1-3年意向:测绘技术,施工员/技术员查看人才简历 >>
&男 25岁 大专
(10-26)求职意向:行政专员/助理,人事专员/助理
&男 24岁 大专
(10-25)求职意向:招聘专员/助理,招聘主管,教学
&女 20岁 大专
(10-25)求职意向:会计
&男 23岁 大专
(10-24)求职意向:项目合伙人,市场部经理,渠道
&女 46岁 高中
(10-23)求职意向:理货员/陈列员,导购员,营业员
&女 29岁 本科
(10-23)求职意向:文员/秘书
&男 19岁 大专
(10-21)求职意向:客服专员,人事专员/助理,咨询
&男 24岁 本科
(10-20)求职意向:会计,出纳,酒店/餐厅经理
&男 23岁 本科
(10-19)求职意向:土建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建筑
&女 21岁 大专
(10-17)求职意向:出纳
&男 28岁 本科
(10-17)求职意向:电子商务,市场部经理,国内贸
&男 39岁 高中
(10-15)求职意向:电话销售,其他销售类职位,木
&女 27岁 中专
(10-13)求职意向:销售代表,电话销售,医药代表
&男 22岁 本科
(10-11)求职意向:景观设计
&女 22岁 大专
(10-11)求职意向:行政专员/助理,人事专员/助理
&男 31岁 大专
(10-10)求职意向:其他
&女 23岁 大专
(10-09)求职意向: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专员,地勤人
&男 34岁 大专
(10-09)求职意向:店面销售,其它零售服务类,后
&女 44岁 中专
(10-08)求职意向:库管,仓库管理,计划员,食品工
&女 23岁 本科
(10-08)求职意向:人事专员/助理,文员/秘书,档
&男 31岁 本科
(10-07)求职意向:机械制图员,切割技工/钣金工
&男 37岁 中专
(10-05)求职意向:其他工厂类职位,普工,其他技
&男 26岁 本科
(10-04)求职意向:生产管理/车间主任,品质/质量
&男 24岁 大专
(10-01)求职意向:销售部经理,人事专员/助理
&男 24岁 本科
(09-30)求职意向:保险业务经理
&女 46岁 高中
(09-28)求职意向:理货员/陈列员,收银员,物流专
&女 29岁 大专
(09-26)求职意向:人事专员/助理,薪资福利主管
&男 26岁 中技
(09-26)求职意向:其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人才市场公众帐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登陆人才市场网2016年二季度北京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供求状况
&&&&&&&&&&&&&&&&第一部分
2016年二季度北京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供求状况
本季度进入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招聘的单位有16838家,累计需求各类人员216516人,进入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各类人员为47671人。(见表1)
表1. 供求总体状况
招聘单位户数
需求人数(人)
求职人数(人)
缺口数(人)
本期有效数
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从总体情况看,与上季度相比,本季度供需人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需求人数上升了14.64%,求职人数上升33.44%;与去年同期相比,供需人数呈双降态势,需求人数降低了1.21%,求职人数降低了15.80%;求人倍率为4.54,与上季度相比下降了0.75,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0.67。
2.从产业需求看,本季度有超八成的劳动力需求分布在第三产业。第一、二、三产业需求占比分别为0.93%、15.68%和83.39%。与上季度相比,第二、三产业需求人数均呈上升态势,分别上升了51.88%、9.77%;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二产业需求人数均呈上升态势,分别上升了4.38%、6.42%,第三产业有所下降,下降了2.58%。
3.从行业需求看,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8.0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3.64%)所占比例较高。与上季度相比,“建筑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需求人数增幅较大,分别上升了228.88%、85%;与去年同期相比,“建筑业”需求人数增幅较大,上升了130.24%。
4.从求职人员类别看,超八成的求职人员为外埠人员、在学人员和失业人员,三类人员分别占求职总量的41.60%、22.10%和18.35%。与上季度相比,外埠人员、本市农村人员的求职人数上升幅度明显,分别上升了51.93%、51.73%;与去年同期相比,绝大多数类别的求职人员均呈下降态势,其中新成长失业人员和就业转失业人员降幅较大,分别下降了36.58%和31.72%。
5.从年龄分组看,16-24岁年龄分组的需求人数小于求职人数,其他年龄分组的需求人数均大于求职人数,求人倍率与缺口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45岁以上年龄分组人员供需缺口较大,缺口为50221人,求人倍率为6.26。
6.从文化程度分组看,供需缺口较大的是高中和大学专科,缺口人数分别为17199人和14395人;大专和硕士生的求人倍率较高,分别为4.11和2.80,博士生文化程度分组求职人数大于需求人数407人,求人倍率为0.19。
7.从供求缺口看,需求大于供给的职业主要有“推销、展销人员”(21061人)、“简单体力劳动人员”(14480人)等职业;需求小于供给的职业主要有 “保育、家庭服务人员”(-579人)和“汽车运用工程技术人员”(-397人)等职业。
(一)按人力资源类别分组的供给状况
表2.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情况
求职人员类别
求职人数(人)&&
所占比重(百分比)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人)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百分比)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减(人)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减(百分比)
其中:其他失业人员
&&&&&& 就业转失业人员
&&&&& 新成长失业人员
本市农村人员
本季度,求职人员中外埠人员占四成、在学人员占两成、失业人员占近两成,依然是市场求职的绝对主体,三项合计占求职总人数的82.05%。与上季度相比,各求职人员类别的人员均呈上升态势,外埠人员和本市农村人员增幅较大,分别上升了51.93%、51.73%;与去年同期相比,绝大多数类别的求职人员呈下降态势,其中新成长失业人员和就业转失业人员降幅较大,分别下降了36.58%和31.72%。
(二)按基本条件分组的人力资源供给状况
表3.按性别分组的人力资源情况
求职人数(人)
(百分比)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人)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百分比)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减(人)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减
(百分比)
本季度,男性求职人数占56.79%,人数依然高于女性。与上季度相比,男性、女性求职人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女性求职人数上升幅度较大,上升了43.09%;与去年同期相比男性和女性求职人数均呈下降态势,分别下降了19.26%、10.77%。
表4.按年龄分组的人力资源情况
相比增减(人)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百分比)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减(人)
与去年同期& 相比增减&& (百分比)
本季度,25-34岁年龄分组的求职人员所占比例较高,为34.96%。与上季度相比,各年龄分组的求职人数均有所增加,其中45岁以上年龄分组求职人数上升幅度较大,为49.51%;与去年同期相比,各年龄分组求职人数均呈下降态势,其中16-24岁年龄分组求职人数降幅较大,下降了32.34%。
3.文化程度:
表5 .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人力资源情况
求职人数(人)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人)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百分比)
与去年同期
相比增减&&&& (人)
与去年同期& 相比增减&& (百分比)
初中及以下
&其中:职高、技校中专
本季度,求职人员中高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较高,为38.04%。与上季度相比,各文化程度分组求职人数均有所上升,硕士生文化程度分组求职人数增幅较大,为180.77%;与去年同期相比,所有文化程度分组求职人员呈下降态势,其中大专和博士生文化程度分组求职人数降幅最大,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55%和25.37%。
(一)按产业分组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
表6.按产业分组的人力资源需求情况
需求人数& (人)
所占比重&& (百分比)
与上季度相比增减(人数)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百分比)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减(人)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减(百分比)
本季度,一、二、三产业需求占比分别为0.93%、15.68%和83.39%。与上季度相比,除第一产业需求人数基本持平外,第二、三产业需求人数均有所上升,尤其是第二产业环比上升了51.88%,增幅较大;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二产业需求人数均有增幅,分别上升了4.38%、6.42%,第三产业略有下降,下降了2.58%。
(二)按单位(经济)类型分组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
表7. 按单位(经济)类型分组的人力资源需求情况
其中:内资企业
&& 国有企业
&& 集体企业
&&&&& 股份合作企业
&& 联营企业
&&&&& 有限责任公司
&&&&& 股份有限公司
&& 私营企业
&& 其它企业
港、澳、台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本季度,内资企业需求人数超八成。与上季度相比,绝大多数单位(经济)类型分组均有所上升,其中“集体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需求人数升幅较大,分别上升了203.70%和116.54%;与去年同期相比,各类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有升有降,其中“联营企业”需求人数增幅明显,同比上升了67.73%,、“外商投资企业”需求人数降幅较大,同比下降了33.74%。
(三)按行业分组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
与上季度相比,各行业需求人数有升有降,其中需求人数升幅较大的行业主要有“建筑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上升了228.88%、85%;下降幅度较大的行业是“采矿业”,下降了54.02%。
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人数增幅较大的行业主要有“建筑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30.24%、63.30%;下降幅度较大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分别下降了24.93%、24.46%。
(四)按基本要求分组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
表8.按年龄分组的人力资源需求情况
本季度,仅45岁以上年龄分组的需求人数与上季度相比有所下降,下降了8.32%;与去年同期相比,绝大多数年龄分组的需求人数均呈下降态势,其中16-24岁年龄分组的需求人数下降幅度较大,下降了31.02%。
2、文化程度:
表9. 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人力资源需求情况
初中及以下
& 其中:职高、技校、中专
本季度,有六成需求岗位对文化程度无要求。与上季度相比,绝大多数文化程度分组需求人数呈上升态势,大学本科文化程度分组需求人数增幅较大,上升了38.43%,博士生文化程度分组需求人数下降幅度较大,为87.68%;与去年同期相比,各文化程度分组有升有降,其中硕士生文化程度分组需求人数增幅较大,上升了两倍。
(一)人力资源供求双方总量对比分析
表10. 人力资源供求双方总量对比
需求总量(人)
求职总量(人)
与上季度相比,本季度供需人数均呈上升趋势,需求人数上升了14.64%,求职人数增幅较大,上升了33.44%;与去年同期相比,供需人数呈双降态势,需求人数降低了1.21%,求职人数降低了15.80%。
(二)人力资源供求各因素的对比分析
表11. 按年龄分组的供求人数对比
45岁及以上
图1. 按年龄供求对比
本季度,求人倍率与缺口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45岁以上年龄段人员需求缺口较大,供求缺口数为50221人,求人倍率为6.26,为各年龄分组最高。
2.按文化程度
表12. 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对比
按文化程度
需求人数(人)
(百分比)
(百分比)
初中及以下
&&& 其中:职高、技校、中专
图2. 按文化程度供求对比
本季度,绝大多数文化程度分组需求人数均大于求职人数。供需缺口较大的文化程度分组是高中和大专学历,缺口人数分别为17199人和14395人。求人倍率较高的文化程度分组是大专和硕士生,求人倍率为4.11和2.80。
(三)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排行榜
表13.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大于供给缺口最大的十个职业
推销、展销人员
简单体力劳动人员
治安保卫人员
餐厅服务员、厨工
饭店服务人员
电信业务人员、话务员
保险业务人员
表14. 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小于供给缺口最大的十个职业
保育、家庭服务人员
汽车运用工程技术人员
医疗技术人员
生物科学研究人员
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人员
食品工程技术人员
经济学研究人员
物理学研究人员
&&&&&&&&&&&&&&&&&&&&&&&&& 第二部分&& 热点问题分析
海淀区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海淀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 &&&刘鸿儒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了“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这一理念,并强调这是一项改革新举措。近年来,北京市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呈递增态势,到2015年毕业生人数已达23.33万人。“大学生创业”在竞争激烈、就业压力日趋严重的今天无疑对人力资源市场起到减负作用,对促进人力资源优配、刺激市场整体素质水平的提升具有深刻的探讨价值和实际意义,是实现创业带动就业、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为了解海淀区域内大学生创业现状,以期做好创业大学生的服务工作,2015年9月,我们针对辖区内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20所高校学生(主要侧重于参加过创业大赛、创业社团和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群体)做了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发放问卷4412份,收回问卷4060份,有效回收率达92%。
一、调查总体情况
(一) 样本学生基本情况
接受调查学生的男女比例相对均衡,各占50%;“211”高校学生占3077人,占总量75.79%;本科生为主要样本,占总量89.74%;经济学、工学专业学生均超20%。
(二)在校大学生创业情况
1、近六成大学生对创业比较有兴趣。对创业很感兴趣、比较有兴趣的学生共占59.68%,仅10.05%的学生没有兴趣。
2、三成大学生有创业意向。其中,正在创业的学生占9%,打算创业的学生占18%。
3、选择在校期间创业的学生占比较少。选择在校期间创业的大学生占13.06%,选择毕业当年创业的占18.08%,近六成大学生愿意在毕业后选择相应的时机创业。
4、大学生创业地点选择偏好为自己熟悉的地方或较发达的地区。愿意在家乡创业的学生占34.16%,选择所读大学城市的学生占35.25%,选择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学生的占22.98%。
5、亲友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程度较低。在家人、亲朋是否支持创业的问题中,支持创业的占38.90%,四成学生并不清楚亲友是否支持其创业。
6、八成大学生更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与所学专业相关行业进行创业。此外,选择热门领域的学生占10.05%,选择门槛低、风险低行业的学生占4.74%。
7、经验浅、关系少和资金短缺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分别占71.79%和53.84%。
8、社会实践、自主学习和学校教育是大学生获得创业知识的主要渠道。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获得创业知识的学生数量均超半数,分别占68.87%和52.24%,通过学校教育获取的学生占48.22%,通过成功企业家、媒体和亲友对其影响的仅占少量。
9、创业讲座和创业大赛是高校举办创业活动的主要形式。在调查样本中,高校有企业家、创业家讲座的占55.79%,举办过创业大赛的占42.29%,设有创业课程的占41.67%,建立创业指导中心的仅有20%。
10、近七成学生从未参加过创业活动。参加过学校创业课程或创业大赛的学生仅有1265人,占31%。
11、大学生对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府部门和鼓励政策知之甚少。经调查显示,对支持创业的政府部门和政府创业政策均完全不清楚的近五成;非常不清楚的均不超过7%。
图1.学生对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府部门和政策知晓度情况
12、对社会创业支持机构和孵化器了解的学生不足一成。完全不了解也没接触过社会创业服务机构和创业孵化器的大学生分别占41.16%和50.59%,对上述机构和孵化器非常了解的仅占7.25%和8.30%。
图2.学生对社会创业扶持机构和创业孵化器知晓情况
二、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及特点
自2008年以来,我国高校群体出现了“分水岭”式的变化,90后成为新生主体,在就业、创业选择中也突显出自有的特点。
(一)实现自我价值、有创意成为90后大学生的主流思想。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人本位思想价值取向明显,高薪、稳定、名企已经不是他们追求的对象,他们更体现了自主、敢闯、敢创的精神,这也是他们不同于前辈的时代特征。数据显示,40%的创业动机是因为能够实现自我价值,33.69%的创业动机是因为有好的创意、市场需要并能服务社会。
&& &(二)大学生创业仅有热情但行动较少。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愈加重视,社会和学校营造的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大学生被激发出高涨的创业热情,但由于受种种现实因素影响,实际踏入创业行列的人数并不多,调查显示,有创业兴趣的学生占59.68%,但实际正在创业或计划付诸行动的仅有27%。
(三)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第三产业项目已成创业首选。前几年,中国创业型企业主要以营销驱动型为主,随着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以及个人信用意识的提升,专业投资公司逐步转向对技术性驱动企业的热捧。90后大学生是伴随计算机、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他们热衷于利用互联网+的思维,以互联网为平台发展产业项目。目前,部分大学生已经开始尝试创建了高校SNS、网页游戏及视频制作、课程表等各类手机APP等互连网项目,并成功运营。
三、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因素导致大学生创业受阻
大学生家长、老师多生于60、70年代,思想传统,更多学生受到家庭“求稳”的教育观念、社会负面新闻和学校应试教育的影响,虽然不再局限于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但还是更多地选择外企、私企这种看重个人价值最大化、自由化、平等化的工作环境。此外,90后一代多为独生子女,缺乏磨练和独立思考能力,依赖性强,所以绝大多数不会选择创业道路。
(二)个人因素导致大学生创业受阻
大学生初出象牙塔,创业过程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如,有好的创业项目,但缺乏资金;有创业意识,但没有好的项目;交际圈狭窄,没有相应的人脉资源和渠道等,都会导致创业的起步和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 )教育因素导致大学生创业受阻
1、目前,创业教育在很多高校仍是边缘教育,没有配备专业、系统、有针对性的教材,课程设计尚不完善,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为学生提供的21门创业学科领域课程相比,中国的创业教育仍是短板。
2、学校缺乏专业的创业导师队伍,创业注重实践,而一般授课老师并没有创业经验,授课内容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实战性不强。
3、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小学、初中、高中教育都是以应试为主,对创业没有过多的渗透,从进入大学以后才开始培养,这对大学生来说要扭转他们的价值观、培养并形成成熟的创业思维十分困难,可以说就业教育到创业教育还没有有效转型。
(四)社会宣传和推广力度不足导致大学生创业滞后
2002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以来,相继又出台了关于工商税收部门审批手续简化、社会保险的缴纳等相关政策,政府相关部门所做的这些工作以及出台的政策由于教育宣传、媒介渠道、信息平台搭建方式存在问题,并不被大家知晓。数据显示,仅有6.17%的大学生了解创业鼓励政策,也仅有6.41%的学生了解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府部门。
四、促进海淀区大学生创业的有效对策及建议
(一)发挥政府功能,做好大学生创业扶持
1、搭建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作用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积极搭建创业信息对接平台,开发创业项目征集、项目信息发布、匹配推荐等功能服务,充分利用区、街(镇)、社区(村)三级联动,建立项目发布者和创业投资人、合伙人、优质项目和资本的有效对接。一方面帮助项目发布者融资、寻找合作伙伴,解决资金匮乏、人脉稀落的问题;另一方面丰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建立就业创业良好氛围。
2、各部门间协同助力,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
政府间各部门加强沟通,充分利用招聘会、校园宣讲会等形式建立政府和学校间的面对面沟通和宣传,做好大学生创业期间的多方面引导,如大学生档案保险接转、职称评定、税收优惠政策享受、小额担保贷款、法律支持以及项目选择等方面,以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3、采取有效手段,提供大学生创业动态服务
将毕业季作为重点帮扶节点,以每年一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月活动为契机,联系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建立未就业实名数据库,对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建立大学生创客联席会制度,通过座谈会、实地走访、民意调查,实时了解创业大学生们迫切需求,加强后续跟踪管理,对处于成长期和裂变增长较大的创业型企业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联合学校、协会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为有创业项目和创新才华的学生搭建展示平台;支持社会专业的创业机构提供服务,扶持社会孵化机构、中介机构等各类创业服务机构的发展。最终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化、专业化创业动态服务。
(二)建立完善鼓励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力保障
&&& 1、完善现有政策,降低创业门槛
近几年,教育、人力社保等部委、市、区县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大学生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政策,但因条件限制严格,享受政策的覆盖面不够宽,有些学生无法享受优惠政策,尤其是海淀区大学生数量大,创业环境较成熟,创业设施较完善,建议相关部门对现有政策做进一步研究制定,调整限制条件,降低申请门槛,并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减少申报材料,增强高校学生创业便捷程度,使他们切实得到好处,提高创业机会。
2、研究出台新的创业政策,做好长期政策储备
近两年,我区产业经济迅速转型,创业园区的建设不断完善,未来大学生创业群体还将不断增加,尤其针对非京户籍创业者,衍生诸多如户口引进、工作居住证办理、购买房车、孩子上学等派生问题,下一步要针对上述问题制定创业保障性政策,为将来大创业群体的扩大做好创业保障。
(三)校企合作,互利共赢
建议校方和中关村创业大街积极开展校企对接合作,一方面,学校积极配合创业大街,输送人才,做好创业大街的人才招募工作,另一方面,创业大街创业团队通过进校园、请学生出校园等形式,传播创业文化,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观察创业、体验创业、学习创业的丰富机会,开展适合大学生的有针对性的创业家、企业家讲座和培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长见识,并为真正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场地、资金扶持和结对帮扶服务。
(四)强化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专业性和衔接性,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
1、补充现有教育,真正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转型。将创业教育列入教学大纲,编制专业、系统的创业教材;立足校情,对不同类高校建立分类创业指导;提升创业导师素质和经验,遴选接受过系统学习、有创业的经验专业人员补充到教师队伍;建立校园创业实践园区,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教学,并计入学分,通过日常模拟、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业思维,锻炼综合能力。目前林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建立本校孵化园,对本校优质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并取得良好效益,因此,要充分依托校方,做好在校生的创业扶持工作。
2、创业教育前移,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建议在小学、初中、高中期间将创新培养和创业教育慢慢导入价值观培养中,通过开设创新课堂、创新案例教育以及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散思维以及社交、团队合作、应急等多方面能力,为日后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五)创业转型,发展尖端技术企业
1、发挥互联网+思维,创造传统行业的突破性发展
目前,中国正在酝酿一场以互联网技术为中心的产业变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催生了大量的市场机会,客观上为自主创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要充分培养大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利用信息技术,依托互联网平台,做好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有机融合,将传统行业改造成新行业,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提升企业竞争力。
2、学有所精,推进尖端产业的产生
摒弃过去的复制国外或国外设计+中国制造模式,建议大学生创业时能发挥或结合自身专业优势,顺应目前的创业形式和未来发展方向,以节能、环保、便捷为出发点,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专业踏板,打造技术驱动型企业,发展新产业。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版权所有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
推荐使用Internet Explorer 8.0 以上版本Web浏览器浏览本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