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家南昌舰军事主题公园园破产 是什么压沉了明思克

国内首个军事主题公园破产 明思克将归何处(图)--中华网--新闻中心
国内首个军事主题公园破产 明思克将归何处(图)(2)
09:22:49  
【】【】【】【
  相关:  深圳能否留住明思克  突如其来的这场风波,将明思克航母世界对于未来的所有计划打乱。春节黄金周将至,一系列策划虽然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但多少带着几丝伤感的味道。王普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将起程前往俄罗斯,为明思克招募新的演员,从心底他希望明思克本身不要被这场地震波及。  曾经,明思克高层雄心壮志,在2002年为这个中国第一座海上流动的主题公园制订了详细的二期远景规划。计划投资5亿元,购买退伍的战舰、潜艇,打造“第三代体验式主题公园”。作为对明思克航母这个国防教育基地的支持,有关方面也已经有意赞助一两艘退役舰艇。  谈起这个曾经的美好畅想,王普一脸无奈:“凝聚了两年心血的二期远景规划只能被暂时搁置,但我们仍想尽力达成这个目标。”  王普告诉记者,本来二期规划从今年起就要分步实施,原计划今年就要购买一艘潜艇丰富明思克的旅游产品。在规划中,他们为游客设计了一种“角色”———作为一个水兵战士,游客可以体验一个水兵战士的成长历程:这个“战士”离开家乡、奔赴战场,然后参加“红色军校”、开展“海上征程”、体验“军港风情”、经历“军港作战”,最后回到“和平广场”。经营层还计划给明思克航母增加一支航母舰队,在这支舰队上,游客可以体验逼真的“海战”。  “现在只能作为我们的一个憧憬。”跟随明思克在中国6年的王普显得迷茫,至于明思克未来会不会被拍卖,甚至离开中国,王普更无法把握。而回想4年前,当明思克从广州文冲造船厂“耀武扬威”地驶入深圳沙头角时,他们邀请凤凰卫视所做的专题片中则是另外一种豪情与坚定———这将是明思克修复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海上航行,它将永久驻留在沙头角。  现在的王普只能说:“目前的局面已不是我们所能驾驭的,谁也说不清它究竟可能驶向何方。”(记者杜琛)  它从没有停止过“漂泊”  作为世界第5大航母,明思克航母曾经是苏联的骄傲,除了12架雅克型垂直升降战斗机和19架反潜直升机,各种导弹、鱼雷、火炮、雷达装置遍布全身,能轻易控制方圆几百里的海域。它曾经不可一世地游弋在印度洋、太平洋。  然而,追寻明思克发展的轨迹,不难发现,它的一生在颠沛流离中度过。1994年,时值壮年的它在走过16个春秋后便辉煌不在,受到俄罗斯经济萧条的影响,它再也无法维持下去,最终被作为废旧钢铁处理。而一般航空母舰的寿命通常在35年,高的可达60年。  1994年,明思克在台风中被拖到了韩国,谁都以为它将在这里彻底结束自己的“生命”:被切割、分解,然后将贵重金属以及钢铁再卖给日本人。但包括王普在内的几个中国人在1998年突然冒出了买一艘航空母舰作为旅游项目的奇想,于是,就在明思克即将被分解的前几天,它又一次到了中国。  不可思议的是,明思克一生中的舷号也始终在“漂泊变化”着。  舷号是一艘战舰神圣的代码,一般一艘战舰在其一生中只有一个舷号,但明思克的一生却使用过5个舷号。1972年,明思克建造时,根据它未来4.2万吨满载排水量,将第一个舷号定为“042”;1978年,它正式下水服役后舷号被改为“011”,因为日这一天是列宁亲自签署创建工农红军的日子;1980年,为了纪念苏联举行的一次全球性海军大演习,它的舷号又改为“130”;上世纪80年代,它成为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旗舰,又一次将舷号改为“117”;如今停泊在中国,明思克上醒目的“015”是它的最后一个舷号,因为日,是苏联远东舰队成立的日子。
发表言论:
笔  名:
中国招商创业门户网站
中华网搜索
站内搜索 全网搜索俄罗斯明斯克号航母入驻江苏 中国530万美元购入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中国江苏网11月30日讯:29日,记者从苏通科技产业园“航母世界主题公园”项目工作人员处获得证实,“明斯克”航母落户南通正式进入倒计时。
据悉,航母世界主题公园项目,已被列入2015年省重点工程项目,原定于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
目前该项目进入项目建设前置审批阶段,由于项目所在地位于苏通大桥保护区内,需要通过省交通部门的建设审批。从今年初开始,项目工作组就建设审批的准备工作,加强积极整改。
据悉,本周从省交通厅传来消息,今年12月,省交通部门将组织专家进行项目论证。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明斯克号”流浪记】
“明斯克”航母原属前苏联,属“基辅”级航空母舰的次舰,1978年服役。其最辉煌时期在于冷战期间,与美日在东亚和太平洋抗衡,发挥了巨大作用。
可惜没多久,前苏联即分崩离析,1993年继承航母的俄罗斯由于经济原因把正当壮年的明斯克退役,并于1995年当废铜烂铁以13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韩国大宇重工集团,准备拆解。
1997年亚洲陷入金融危机,生存困难的韩国大宇,以530万美元的价格脱手给了中国公司,几经易手,2000年明斯克终于来到了深圳市大鹏湾,成为国内首家航母军事主题公园,一待就是15个年头。
如今,明斯克又要离开深圳,将落户南通,该项目为江苏嘉利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南通投资200亿元的航母主题乐园。
明思克号是世界上最有特色的航母,它设计思路是用超强的反舰火力弥补舰载机数量与性能的不足。因此,它的构造一半像航母(左舷),一半又像巡洋舰(右舷),集反潜、反舰、防空三大使命于一身。在美式航空母舰拼命为舰载机腾出甲板的时候,明思克号却占用40%的甲板空间,安装了强大的玄武岩超音速远程反潜导弹。
十大航母战力排行榜:中国两款入围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地球百分之70以上的面积都是海洋,控制海洋就是控制世界!海权博弈的本质马汉是这么说的: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如何获得海权?比如中国南海,我们如何在那里行使我们的权力而不被他国制约?海军就是最关键的保证!
海军主战舰艇随着历史的演变武器自身也在演变,大帆船、蒸汽铁甲舰、巡洋舰、战列舰、航空母舰都是曾经的海战之星。如今还有海战王牌吗?
严格意义上说,已经没有了。大多数二战武器皆已造到淘汰,但唯有航空母舰没有被淘汰。因为航母在体系作战的架构中获得了新生。是否拥有航空母舰,已经被视为是衡量一支海军是否具有进攻能力的重要指标。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中国自民国时期就首次提出过航母战略,但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个战略搁浅了。新中国成立后,海军的发展一直是围绕着“空潜快”展开的,也就是轰炸机、潜艇、快速导弹艇。这样的海军只能保卫近海,随着中国国家利益触角的全球延伸,中国海军也顺势而为逐渐朝着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蓝水海军目标发展的具有全球行动能力的海军。
那么,中国航空母舰有什么发展规划?我们的战斗力又是如何呢?且看下表的最新航母战力排名:
第十名:胡安·卡洛斯一世号 国家:西班牙
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武力投送舰(英语:Juan Carlos I Strategic Projection Ship)是西班牙海军的一艘融合了轻型航空母舰与两栖攻击舰功能的多用途军舰。
本舰具有直通飞行甲板和舰艏的滑跃甲板,适合舰载机的垂直或滑跃起飞和垂直降落,可适应鹞式战斗机以及未来的F-35战斗机的起降。该舰将优先地作为航空母舰使用,特别是在西班牙金融和经济困境中退役了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航空母舰之后,将接替其航母职责,该舰得名于西班牙前任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第九名:加里波第号 国家:意大利
加里波第号航空母舰是意大利海军第一艘轻型航空母舰,1987年入役,可承担反潜、海上巡逻、海面搜索、营救等多种任务。舰上可载16架垂直和短距起降飞机或18架直升机。该级目前仅加里波第号一艘,编号c551,1981年5月开工建造,1987年正式服役。
在现阶段,加里波第号航母一般仅搭载16架海王反潜直升机,左舷飞行甲板分为6个直升机起降点,但甲板首部6.5度滑撬,并没有相应的垂直短距起降飞机操作设施;上层建筑前各段一部18*10米,1吨升降机;机库面积为110*15*6米,平时14架飞机置于机库,4架停放在甲板。预计,加里波第号的后续舰马列尼号将于90年代中期制造,其排水量可能稍大于首制舰。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加里波第号是继无敌级之后出现的又一具有代表性的轻型航空母舰,它比无敌级更轻型,排水量只有无敌级的三分之二,号称世界上吨位最小的航空母舰。它的外形与无敌级大致相同,也是直通式飞行甲板,首部甲板有6.5o的上翘。经过周密细致的设计,吨位虽小,却可载16-18架飞机。舰上武器配置齐全,反舰、防空及反潜三者攻防兼备,既可作为航母编队的指挥舰,又可单独行动。
动力采用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大、启动快、操纵灵活的燃气轮机,使航速达30节,而且机动性强,从静止状态到全功率状态只需3分钟。该舰的主要任务是在地中海执行警戒巡逻,扼守和保卫直布罗陀海峡通道,单独或率领特混编队遂行反潜、防空和反舰任务,掩护和支援两栖攻击,为运输船队护航,确保海上交通线畅通等等。
1993年,它开始搭载固定翼飞机,从而大大提高该舰的制海、制空作战能力。近几日,意大利已计划建造一艘类似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为20100吨,载机为12架AV-8B,4架EH101反潜直升机和3架EH101预警直升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第八名:超日王号 国家:印度
维兰玛迪雅号航空母舰(INS Vikramaditya,或“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直译为“超日王号航空母舰”)原本是苏联海军/俄罗斯海军基辅级航空母舰的4号舰戈尔什科夫苏联海军元帅号航空母舰(起造时原名巴库号),2004年转让给印度并展开大规模改造工程,由垂直起降载机巡洋舰(苏联海军的称谓)改为可常规起降载机的航空母舰。于日交付给印度海军。
超日王号航空母舰改装的核心是米格-29K战斗机上舰。把原本在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航空母舰上的武器全部拆去,包括位于船头至舰桥之前的前甲板上武器系统,把舰艏变成14.3°的滑跳甲板(重1500吨、长度52米的滑越甲板模块)以便米格-29K能以此短距滑跳起飞,飞行甲板上有两个起飞位置,1号起飞位位于舰桥左侧起飞距离105米,2号起飞位在斜向甲板区靠近飞行甲板左舷,起飞距离180米,从该舰试航时的新闻图片发现,在起飞位未安装可收放得用于阻挡飞机尾喷管高温气流的偏流板,另外还设有六个垂直起降点。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夹角为5.5°的斜向甲板加上三条阻拦索以便让米格-29K降落时用着舰钩钩着减速,还有着陆助降设备,此外,扩张左右舷甲板,飞行甲板总面积增大,不过,由于飞行甲板总长有限,甲板前部的起飞区与后部斜角甲板的降落区呈交叉重叠布置。
保留了原本在舰桥内侧的升降机,扩大了位于舰桥后的另一个升降机。 至于原本已损坏的?炉全部予以更换,改装全新的意大利制造的柴油发电机,舰桥上苏联时期的雷达等电子设备大多被拆除予以更新,在舰桥上安装有“军舰鸟”三座标雷达、“平网”三座标雷达、“圆顶帽”导航系统以及电子战系统,在舰桥后面的右舷新增一个塔桅安装电子设备,导航和着陆辅助系统包括光学着陆系统。
维克拉姆帝亚号在俄罗斯改造完成时,尚未配备自卫用武器系统,计划回到印度后加装防空导弹。由于原先设计飞行甲板前部两舷没有设置防御武器安装平台,对前半球对空点防御可能会存在缺陷。 改造后的维兰玛迪雅号航空母舰形似一艘缩小版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第七名:库兹涅佐夫号 国家:俄罗斯
库兹涅佐夫号是前苏联和俄罗斯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它以“基辅”级航空母舰为基础进行设计,但飞行甲板有了足够的长度,防卫能力也有了较大的加强,也是俄罗斯最新型的航空母舰。建造于前苏联时期,原名苏联号、克里姆林宫号、布里兹涅夫号、第比利斯号,1991年服役时易名为库兹涅佐夫号,舷号063。与其他俄制航空母舰一样,扣除舰载机仍有相当强大的战斗力量。现部署于俄罗斯北方舰队,是俄罗斯唯一一艘航空母舰。
“库兹涅佐夫号“库”舰装载了强大的防空火力。主力为4座SA-N-9垂直发射防空导弹,每座有6个发射单元,每个单元备弹8枚,总共备弹192枚,射程15千米;另有8座CADS-N-1“喀什坦”弹炮合一近防系统,系统配置为2座30mm6管炮和8枚SA-N-11近程导弹,火炮射程2500米,导弹射程8000米;此外还有AK-630型6管30mm炮4座,射程2500米,发射率3000发/分。
作为反潜武器,该舰在舰尾两舷处各布置了1座RBU-12000十联装火箭深弹发射器,射程12千米。其电子设备有:1部“天空哨兵”相控阵雷达,1部MR-710“顶板”三座标对空/对海雷达;2部MR-320M“双支撑”对海雷达;4部MR-360“十字剑”火控雷达,用于SA-N-9;8部3P37“热闪”火控雷达,用于SA-N-11;1部“蛋糕台”战术空中导航雷达。电子对抗设备为“酒桶”和“钟”系列,另有2部PK-2和10部PK-10干扰箔条发射器。
“库”舰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它是一个奇妙的“混合物”:它既有舰队型航母特有的斜直两段甲板,又有轻型航母通用的12度上翘角滑跃式起飞甲板;没有装备弹射器,却可以起降重型固定翼战斗机。这之中的奥妙就在于它将英国首创的“滑跃式”起飞方式与自己气动性能优异的苏-27战斗机相结合,在牺牲飞机作战性能的情况下,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大型航空母舰”,但仍自称为“载机巡洋舰”。“库”舰的服役使世界海军中首次出现了滑跃起飞、拦阻降落这一新颖的航母起降方式。通常情况下,其载机方案为:20架苏-33战斗机,15架卡-27反潜直升机,4架苏-25UGT教练机和2架卡-31预警直升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滑跃式起飞方式存在一些缺点,舰载机是依靠自身动力,通过甲板滑行起飞,但此举要求飞机必须逆风起飞,而且滑跑距离很长,天气情况稍差一点,就不能正常起飞。另外舰载机在滑跳起飞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燃料,导致滞空时间缩短和携带武器的减少,严重影响战斗力发挥以及无法起飞固定翼预警机。
它的舰载机型号虽少却性能优越。美国大型航母搭载有七八种舰载机,而“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仅搭载有4种型号舰载机,即18架苏-33战斗机、4架苏-25UTG攻击机、15架卡-27直升机和2架卡-31直升机。苏-33战斗机是苏-27的舰载型,原叫苏-27K战斗机。它既保留了苏-27的全部优点,又作了多方面的适应舰载的重大改进。它首次使用了水平全动式鸭翼,大大提高了飞机的机动性以及从甲板上短距起飞的可控性和稳定性。机上装有驾驶导航系统,可以保证飞机自动完成从降落到着舰整个过程。机上还装有边跟踪、边扫描的相干脉冲多普勒雷达和其他先进电子系统,具有下视下射能力,可担负各种作战任务。它既能挂空空导弹进行近距格斗,又能挂空舰导弹打击敌方水面战舰,还能挂航空炸弹对陆实施攻击。卡-27反潜直升机也具有相当强的反潜能力。
它自身防御火力超过了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一般来说,航母仅配备少量的防御自卫武器,防御任务主要靠航母编队的驱护舰和航母上的舰载机来担负。可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除舰载机外,还拥有大量的武器装备,其战斗力比普通巡洋舰都强。在它舰艏的飞行甲板下方共装有12座SS-N-19垂直发射反舰导弹装置。这种导弹可通过卫星接受目标信息,实施超视距打击,最大射程可达550公里。它的防空武器更为强大。在飞行甲板两侧前后4个舷侧平台上布置4组6×8个发射单元的SA-N-9舰对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共装有导弹192枚。4个舷侧平台还装有8座CADS-N-1弹炮合一近程武器系统,每座系统包括2座6管30毫米AK-630炮和2组4联装SA-N-11近程舰对空导弹。不难看出,该舰的防空火力已远远超过美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足以有效地抗击对方大数量、多批次、多方向的“饱和攻击”。此外,该舰的反潜能力同样十分强悍,除配有反潜直升机外,还有两座10管RBU-12000火箭深弹发射装置。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强作战能力,该舰也配备了众多的俄罗斯最先进的电子装备,如十分引人注目的“天空哨兵”多功能相控阵雷达。这种雷达与大名鼎鼎的美国“宙斯盾”舰载雷达极为相似,具有跟踪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等优点,能对多批次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和跟踪。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第六名:辽宁号 国家:中国
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舷号1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次舰瓦良格号,改装后中国将其称为001型航空母舰。
80年代中后期,瓦良格号于乌克兰建造时遭逢苏联解体,建造工程中断,完成度68%。1999年,中国购买了瓦良格号,于日抵达大连港。日,开始由中国海军继续建造改进。解放军的目标是对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舰进行更改制造,及将其用于科研、实验及训练用途。日,正式更名辽宁号,交付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2013年11月,辽宁舰从青岛赴中国南海展开为期47天的海上综合演练,期间中国海军以辽宁号航空母舰为主编组了大型远洋航空母舰战斗群,战斗群编列近20艘各类舰艇。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除美国海军外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单国海上兵力集结演练,亦标志着辽宁号航空母舰开始具备海上编队战斗群能力。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第五名:中国国产航母
近日网络上出现的一组图片,再次引发了一轮“国产航母上船台”的热潮。图片显示,大连造船厂疑似在建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001A型。该舰4月份上船台,如今该船只的舰体线型已经非常清晰,可轻易分辨出它采用了大型民船上很少见的外飘船体高速线型。
几乎所有军迷都知道“航母八月上船台”的江湖传说。这句话虽然已经成为军事爱好者之间用于调侃的短语,但近日网络上出现的一组图片,再次引发了一轮“国产航母上船台”的热潮。图片显示,大连造船厂疑似在建造排水量约数万吨的大型军用船只。
有传言称,这一大型军用水面舰艇有可能是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001A型。香港媒体就国产航母问题采访到了多位解放军高级将领,首次证实国产航空母舰已经开始建造。
海军技术少将马伟明更是透露,中国航母使用的电磁弹射器也已经进入工程状态,等于宣告研制成功,并称中国航母电磁弹射器的先进程度甚至比美国更优。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此时距离辽宁号航母服役的2012年已有两年多的时间,根据军方证实的国产航母开建消息推算,国产航母的立项时间早在辽宁号航母服役之前就已经启动。可见中国军方对于航母这一战略装备的需求程度。
中国为何急于开建国产航母?
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是主因,时间进入2015年按照实际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越美国,按照GDP计算中国也是仅次于美国的经济超级大国。所以中国更需要一支符合自身国际地位的海军力量。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由过去的高耗能发展模式开始进入调结构的低耗能高技术的发展模式,由此带来的效应是大量低产值外资外企开始向国外转移,中国人也在利用积累了三十多年的财富开始走向世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就是走出去战略的经典写照。
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也是中国急切发展航空母舰这种远洋作战平台的原因。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近几年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美国也认识到了中国足以挑战其霸权地位的潜力,因此加紧调整强化亚太联盟,企图通过军事手段让中国人过的不那么顺风顺水延缓美国的衰落时间的到来。北京高层也正是看到这一外部威胁的存在,所以决定推进中国的航母之路。
据媒体报道称,中国未来至少需要四到六艘航母,眼下已经开工的国产航母属于滑跃式起飞的常规动力航母。与辽宁舰的变化差异不大,为什么我们要急于开建一艘与辽宁舰相似的航母呢?
因为中国真的等不及了,美日威胁步步紧逼台湾问题悬而未决,这些都是中国急于改变海军力量现状的现实原因。为了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多艘航母,我们制定了一个航母发展的时间规划:
中国第二艘航母(第一艘国产航母)交付时间:2019年
第三、四艘航母交付时间:2022年左右
其中第三艘航母为双蒸汽弹射起飞的常规动力航母(类似美国的小鹰号航母)
第四艘航母为电磁弹射起飞的核动力航母(类似美国的福特级航母)。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第四名:戴高乐号 国家:法国
11月13日,法国巴黎遭遇二战以来最大恐怖袭击。总统奥朗德宣布这是恐怖主义的“战争行为”,作为报复,法军派出“戴高乐”号航母空袭位于叙利亚的“伊斯兰国”大本营。那么,“戴高乐”号是一艘什么样的航母?其能对恐怖分子造成多大打击呢?
“戴高乐”号航空母舰以法国着名的政治家与军事家夏尔·戴高乐命名,是法国海军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艘不隶属于美国军队的核动力航母。然而与美军十万吨级、早已成熟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相比,戴高乐号航母的成长之路却异常苦逼。
法国在欧洲国家中属于比较另类的一种,其内政外交向来强调独立自主,同样在军事上也表现出了特立独行的特性来。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宣布退出美国主导的北约组织,即是强调军事独立的反映之一,而“戴高乐”号航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上世纪70年代末,为保持其大国形象、对抗华约组织和苏联军事威胁,法国决定建造核动力航空母舰。这一方案在1980年得到通过,当时法国国防委员会批准建造的数量是2艘。但由于80年代苏东剧变发生,法军的战略也随之改变,航母的性能指标也一改再改。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到1989年,拖沓了近十年之久的航空母舰计划终于开始动工。这一四万吨级的航母被法国人寄予厚望,同时其设计指标也高到了埃菲尔铁塔之上。如何高?第一,要上核动力;第二,要用弹射器;第三,要上固定翼预警机。区区四万吨排水量的小身板能吃得消吗?
航母之所以使用核动力是因为核反应堆能使舰船在续航能力、动力性能上具备优势,同时可节约燃料体积,省下宝贵的舰上空间。相对于柴燃动力,核动力固然是好,然而好的东西需要的是技术的支撑,而法国人显然在这方面不过关。
法国原计划设计一套新的舰用核反应堆用于航母动力,但无奈难度太大,制造商搞不出来,这时航母已经建造3年时间。法兰西海军着急啊!为了应急,制造商不得不将核潜艇上的K-15压水式核反应堆修改后用于航母。
应急的玩意儿如何堪用?结果就是麻烦一大堆。其冷却系统故障、驾驶舱底部强震、动力泵故障等一大批问题接踵而至。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出于原始设计,难以根治,这就导致了“戴高乐”号航母的最高速度仅仅27节,甚至比50年前制造的“克莱蒙梭”号还慢了5节!
核动力上装逼不成反被X并没有让法国人好高骛远的姿态有所放低,还要坚决上弹射器。然而,法国并没有设计制造弹射器的能力,这怎么办呢?买吧!当时世界上能制造航母弹射器的国家只有美国,高卢鸡不得不向山姆大叔低下了高昂着的头颅。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然而美国佬是无利不起早的黄鼠狼,见到高卢鸡自己送上门来,哪能不狠宰一刀?于是弹射器的报价,很黑。法国人可咽不下这口气,回头给国内制造商下死命令,必须搞定!然而,还是搞不定。最后还是不得不购买美国货,据说弹射器价格是美国国内价格的三倍以上。
被宰的不仅仅是弹射器,固定翼预警机也是法国人心头的痛。原因很简单,自己搞不定嘛!搞不定就去买呗,苦逼的是卖家还是黑心的美帝国主义。法国人欲哭无泪,仅仅弹射器、E-2C“鹰眼”预警机两项就耗资近 11亿美元,坑得不是一般的惨!
要说11亿美刀还不算让法国人头大的话,那么拿出计算器算算整个“戴高乐”号航母项目的预算大的就不只是头了。本来“戴高乐”号的预算是120亿法郎,结果到2000年11月为止,其花费已超过800亿法郎,是预算的6倍多。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事情还不算完,当买来的E-2C“鹰眼”预警机到货后,悲催的法国人发现一个问题:甲板不够长,满足不了E-2C预警机的起飞距离。估计当时法兰西水师负责人心头肯定跑过一万头草泥马。没办法,只能返厂将航母斜角甲板跑道加长4.5米,也算是创造了历史。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之后,2000年11月,“戴高乐”号航母终于开始了久违的远航试验。然而“戴高乐”号并非唐僧师徒,它的磨难远没有结束。当航母行驶到百慕大群岛海域时,一部螺旋桨的桨叶突然断裂,沉入大西洋洋底。戏剧性的是当天恰好是戴高乐将军的忌日。
螺旋桨出事后,“戴高乐”号航母不得不取消原先拜访美国诺福克军港的计划,灰头土脸地返回法国土伦。为了应急,“戴高乐”号换上了退役的“克莱蒙梭”号航母的备用螺旋桨。经过这一创伤,该航母的最高航速降到了25节以下,幸亏还能勉强满足当时的舰载机起降。
“阵风”M型战斗机成熟后成为“戴高乐”号航母的主要舰载机,不过“阵风”在“戴高乐”号上的命运也是一言难尽,说出来都是泪。2009年9月,两架法国“阵风”战斗机在地中海进行试飞时相撞,而这两架战机便是从“戴高乐”号航母上起飞的。
虽然坎坷,但经过几年的磨合,“阵风”M型战斗机 最终还是在航母上安家落户。目前“戴高乐”号航母上可搭载12架“阵风”M战斗机,20架“超军旗”攻击机,3架E-2C预警机,2架“美洲狮”直升机,2架“海豚”直升机,合计约40架。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第三名:伊丽莎白女王号 国家:英国
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英语:Queen Elizabeth-class aircraft carrier)是英国国防部为英国皇家海军正在建造的一型传统动力短距滑跃起降双舰岛航空母舰。
一号舰伊丽莎白女王号(HMS Queen Elizabeth R08)于日在苏格兰法夫的罗塞斯船厂举行命名下水仪式,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出席典礼,预计将于2016年服役,二号舰威尔士亲王号(HMS Prince of Wales R09)则将于2018年开始服役。
本级舰将取代以反潜作战为主要任务只能搭载数量非常有限的攻击型舰载机的无敌级航空母舰,作为未来皇家海军的远洋主力。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号是英国海军首次用王室名字命名航空母舰,此前这一待遇只有二战前的战列舰才能享受。在一战前英国曾以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名字命名了一型战列舰,该型战列舰曾是当时最强大主力舰。而今用女王和王储的名字来命名新型航母,无疑体现了这型战舰在英国民众心目中的地位。
由于受F-35战机涨价等问题困扰,英国计划先在二号舰“威尔士亲王”号上装备直升机,而暂不为之配备F-35,这样二号舰艇就成了一艘超大号的两栖攻击舰。这样的配置,可以在短期提升英军的远洋投送能力,又能锻炼舰员,为将来“变身航母”打下基础。英国耗巨资打造欧洲最强的航母编队,但却不急于求成,而是量力而行,以逐步改进和完善的方式完成“大航母之梦”。这种灵活适度的方式和做法,非常值得目前正在打造航母编队的国家借鉴。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第二名: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国家:美国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英语:Nimitz-class aircraft carrier)是美国海军隶下的一型现役核动力多用途航空母舰,作为美国海军远洋战斗群的核心力量,搭载多种不同用途的舰载机对敌方飞机、船只、潜艇和陆地目标发动攻击,并保护美国海上舰队和海洋利益。
本级舰以首舰尼米兹号命名,尼米兹号得名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舰队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本级舰为美国海军现役唯一一级航空母舰,亦为现役世界上吨位最大和综合作战能力最强的军用舰只,共十艘,均由位于弗吉尼亚州纽波特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及船坞公司建造。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核动力多用途航空母舰,主要使命是进行远洋作战,夺取并保持制空权和制海权,封锁海区,保卫海上交通线,支援登陆等。该舰1975年9月服役。舰长332.8米,宽40.8米,满载排水量91500吨,航速33节,续航力80~100万海里,核燃料加注一次可工作13~15年。编制人员6300名。飞行甲板宽76.8米,可装载飞机90余架,最多可载120架。舰上武器有八联装海麻雀导弹发射架3座,密集阵6管20毫米火炮3座,还有若干雷达、通信和导航系统。
美国海军的"急先锋"
自问世以来,"尼米兹"级各航空母舰以打击力强、反应迅速、机动性好、兵力投送能力大等优点,始终为美国海军所青睐,经常作为"急先锋"被派往世界各海区,以应付地区冲突或局部战争。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就曾出动了包括"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在内的多艘航空母舰。
第一名:福特号航空母舰 国家:美国
杰拉尔德·R·福特号航空母舰(USS Gerald R. Ford或简称为福特号航空母舰)为福特级航空母舰首舰,在本舰正式定名之前,本级舰原本被称为CVN 21未来航母计划(CVN 21 Future Aircraft Carrier Program,其中“21”意指这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航母设计)。
日,首舰福特号完成了螺旋桨安装工作,10月11日,福特号举行船坞进水仪式,船坞开始注水。日正式下水。
本级舰预计最快会在2015年时开始服役,并规划在2058年之前建造10艘同级舰,取代尼米兹级成为美国海军舰队的新骨干。
据称,一艘福特级航母的造价高达110亿美金(2014年),是美国海军有史以来造价最高的一艘舰艇。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霞军事主题公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