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典里有释迦摩尼人生经典语录形象的描述吗

&&&&正版现货&没有烦恼的世界:金刚经智慧课&身心灵修养宗教哲学领悟...
邀请好友参加吧
版 次:1页 数:字 数:印刷时间:日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印 次:1包 装:平装-胶订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2所属分类:&&&
下载免费当当读书APP
品味海量优质电子书,尊享优雅的阅读体验,只差手机下载一个当当读书APP
本商品暂无详情。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积分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划线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折扣指在划线价(图书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厂商指导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客服咨询。
异常问题:如您发现活动商品销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请立即联系我们补正,以便您能顺利购物。
当当购物客户端手机端1元秒
当当读书客户端万本电子书免费读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使用您的微博帐号登录,即刻尊享微博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QQ帐号登录,即刻尊享QQ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人人帐号登录,即刻尊享人人用户专属服务。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收藏成功,可进入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方式1:用手机看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佛典故事 释迦摩尼佛诞生到涅磐
方式2: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爸爸去哪儿2游戏 立即参与
佛典故事 释迦摩尼佛诞生到涅磐
播放量数据:
你可能还想订阅他们:
{{#needAdBadge}} 广告{{/needAdBadge}}
&正在加载...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安装爱奇艺视频客户端,
马上开始为您下载本片
5秒后自动消失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a& &/li&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博雅世图图书专营店
京 东 价:
[定价:¥]
PLUS会员专享价
增值业务:
重  量:
搭配赠品:
所 在 地:北京 朝阳区
服务支持: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季羡林谈佛 插图珍藏版佛教文集书籍宗教 季羡林谈佛文学经典季羡林佛教文化禅宗释迦摩尼佛教
&39.80&39.80&39.80&39.80&39.80&39.80&39.80&39.80
商品介绍加载中...
扫一扫,精彩好书免费看
服务承诺:
京东平台卖家销售并发货的商品,由平台卖家提供发票和相应的售后服务。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印刷版次不同,印刷时间和版次以实物为准。
价格说明: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在京东平台上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加载中,请稍候...
价 格: 到
   
iframe(src='///ns.html?id=GTM-T947SH', height='0', width='0', style='display: visibility:')【佛典故事】释迦牟尼是什么意思?这点不知道怎能自称佛弟子
供花 : 14万
供果 : 16万
点灯 : 19万
敲钟 : 17万
祈福 : 18万
 凤凰佛教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关键词:【,佛典,故事,】,释迦牟尼,是什么,意思,这点,
编辑:慈月居士
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圆满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阅读:3120
阅读:3360
阅读:3127
阅读:3366
阅读:3363
佛教信众专业的网络修行道场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Copyright & 2015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慧佛教 版权所有【会员登录】
【最新文章】
【本文相关文章】
总  编:运营总监:编  辑:李 伟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王早娟:隋前汉译佛典中的观音形象及其在中土文学中的表现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2:30:24
摘要:观音形象在我国历史发展中有一个变化过程,不同历史时期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特征。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译佛典中,观音形象主要表现为:位列三圣,停住庄严;形态端严,姿仪华美;慈悲普度,幻化无端;智慧超绝,自在无碍四个方面。当时中土文学作品中主要展现了观音形象慈悲普度,幻化无端这一个方面,其他几个方面均不是文学作品呈现的重点,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观音菩萨形象的接受情况。
关键词:隋前&&汉译佛典&&观音形象&&文学
作者介绍:王早娟,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宗教文学。
观音菩萨是我国佛教信仰体系中一位极为重要的信仰对象。对其形象的接受在不同时代亦有不同。本文通过搜罗早期汉译佛典,力图全面呈现早期汉译佛典中这位菩萨的形象,阐明这一形象对中土文学创作的影响。佛经翻译自汉代开始,观音形象亦自汉代而流传。拣择早期佛经翻译文学,可知早期佛典中的观音形象主要表现为:停住庄严、姿仪华美、慈悲普度、智慧超凡四个方面。早期汉译佛典中的观音形象对中土文学中观音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位列三圣,停住庄严
东汉时“最早来华传播佛教的安息国僧人安世高所译的佛经中,就已经出现了诸多与观音救世思想相一致的内容。”其后,人们认为,与观音有关的主要经典就是传为东汉支娄迦谶所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四卷。该经中有译名为“楼亘”者,有学者以为:“《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中所出现的‘楼亘’就是指我们后来所称呼的‘观世音菩萨’,这从佛经中所言该佛之胁侍地位、未来佛之身份与救难者之功用可以推定。”但这一结论在学界仍未得到一致认可。曹魏(220-265)时有传为康僧铠译《无量寿经》,该经对魏晋南北朝时的观音信仰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经中描述了观音的地位:
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白佛:‘彼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
康僧铠译经中,观音称为“观世音”,与东晋时多称“光世音”不同,由此可见,曹魏时期康氏译本观音名号并未被当时人们广泛接受,但其中净土世界一佛二菩萨的形象却深入人心。观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分别侍立阿弥陀佛左右,彰显了其身份的尊贵。这是汉译佛经中较早对观音形象进行描述的经典。
东晋南北朝时随着翻译规模的扩大,观音经典始得被大量介绍入中国,主要有东晋竺法力译本《无量寿至尊等正觉经》一卷,鸠摩罗什译本《无量寿经》一卷,求那跋陀罗亦有此经译本,“《无量寿佛经》一卷(一名《阿弥陀经》)(后秦弘始年罗什译);《无量寿经》一卷(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罗译)。右二经同本异译。”此经后又有宋宝云及宋昙摩蜜多两种译本。元嘉元年时(424)西域三藏良耶舍又译《佛说无量寿佛经》一卷。以上各译本后世流传过程中虽有散佚,然这些经典在当时社会中曾给予民众以重要的思想影响力。
4世纪末至5世纪初,西秦释圣坚翻译的《罗摩伽经》对观音形象的描述内容主要集中在善财童子的第二十七参部分。这部分对观音停住之处的庄严法相更进一步渲染铺排。经中指出了观音所处方位:于此南方有孤绝山,名金刚轮庄严高显,彼有菩萨名观世音,住其山顶。”其山上“处处皆有流泉花树,林池清渌,金花香草,柔软鲜洁,皆从菩萨功德所生。”善财童子眼前见到的情形是“见观世音坐于金刚八楞之座,座出光明,严饰无比,与无量菩萨,眷属围绕,而为说法。时观世音,身真金色,手执大悲白宝莲华,说大悲经。
经文在描写了观音的居处庄严及形象庄严后,开始描写观音的法力:
不移此座,普现一切清净色身,以普现法门清净光明之行,于十方世界,教化成熟六趣众生。常于一切诸佛所,随所应化,普现其前。或以布施摄诸悭贪,或以持戒摄诸毁禁,或以忍辱摄诸恚恼,或以精进摄诸懈怠,或以禅定摄诸乱心,或以智慧摄诸愚痴,以六和敬善顺众生,以四摄法摄取众生,放大光明网除灭众生烦恼热痛,以方便波罗蜜行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摄取众生,以一切光明网微妙音声,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一切圣解脱法,成就一切诸波罗蜜。
《罗摩伽经》中有关观世音的描写,其重点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重在强调观音及其所住环境的庄严妙好,以此烘托观音的佛性之清净高华。其二,重在彰显观世音的慈悲普现法力,以此慈悲普度众生。《罗摩伽经》即为后之东晋佛驮跋陀罗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中之“入法界品”。&
二、慈悲普度,幻化无端
西晋时,观音思想传播的主要经典依据便是西晋竺法护所译《正法华经?光世音菩萨普门品》。“太康七年(286)八月十日,炖煌月支菩萨沙门法护手执胡经,口宣出《正法华经》二十七品,授优婆塞聂承远。张仕明、张仲政共笔受……九月二日讫。天竺沙门竺力、龟兹居士帛元信共参校。”经中观音名称均作“光世音”,其主要特征为慈悲救难,可救火难、水难、风难、牢狱之难、众邪鬼魅之难、盗贼之难、无子之难等,只需一心归念光世音,以上众难即可得解。《普门品》在当时社会上流传最广,影响深远,奠定了中国观音信仰的基本内涵。“《普门品》汉译本的出现在中国观音信仰传播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经对在古代占主流地位的观音救难信仰进行了完整的表述,而这则成为后世中国观音信仰最基本的信念。”
到了南朝宋永出元年(420),黄龙国昙无竭历尽艰辛前往,带回《观世音菩萨授记经》一卷并翻译为汉语,经中对获得如幻三昧后,观世音的法力神通做了浓墨重彩的描述:
尔时观世音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与四十亿菩萨,前后围绕,于彼世界,以神通力各为眷属,化作四十亿庄严宝台。是诸宝台,纵广十二由旬,端严微妙。其宝台上,有处黄金,有处白银,有处琉璃,有处颇梨,有处赤珠,有处车磲,有处马瑙。有处二宝:黄金、白银。有处三宝:金、银、琉璃。有处四宝:黄金、白银、琉璃、颇梨。有处五宝:金、银、琉璃、颇梨、赤珠。有处六宝:黄金、白银、琉璃、颇梨、车磲、赤珠。有处七宝:乃至马瑙又以赤珠、钐础⒂挪蕖⒉ш寄Α⒕形锿贰⒎滞永现S钟晷肼腔⒄安坊……其宝台上种种杂色,斑烂炜晔清净照耀。诸宝台上,有化玉女八万四千,或执箜篌、琴瑟、筝笛、琵琶、鼓贝,如是无量众宝乐器。奏微妙音俨然而住。或有玉女,执赤钐聪悖了钐聪悖蛑春诔了钐聪悖踩欢 ;蛴杏衽从挪蓿ㄍ纺Γ形锿罚滞永踩欢……诸宝台上,众宝庄严师子之座,座上皆有化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自严身。台上各悬八万四千青黄赤白杂真珠,贯诸宝台上。各有八万四千众妙宝瓶,盛满末香列置其上。诸宝台上,各有八万四千众宝妙盖,弥覆其上。诸宝台上,各有八万四千众宝树,殖其上。诸宝台上,各有八万四千宝铃,罗覆其上。诸宝树间,有七宝池,八功德水盈满其中。青黄赤白杂宝莲花,光色鲜映微风吹动,众宝行树出微妙音,其音和雅逾于天乐。诸宝台上,各有八万四千众妙宝绳,连绵树间。一一宝台,光明照耀八万四千由旬,莫不大明。尔时观世音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与其眷属八千亿众诸菩萨俱,庄严宝台悉皆同等,譬如力士屈伸臂顷,从彼国没,至此世界。时彼菩萨以神通力,令此世界地平如水,与八十亿菩萨前后围绕,以大功德庄严成就,端严殊特无可为喻,光明遍照娑婆世界。
这段描写,主要彰显了观世音菩萨神通之广大,采用铺张扬历的笔法,所述景象令人嘘唏赞叹!
以上经典的流传,使得观音菩萨长于救世及幻化多形的特点一时之间成为南北朝人的共识。
三、形态端严,姿仪华美
南朝刘宋元嘉元年时(424)西域三藏良耶舍所译《佛说无量寿佛经》一卷中,对观世音形象描写最为具体。当韦提希请求佛陀教给她关照到清净善业世界时,佛陀讲了十六观,第十观写到:
次亦应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现。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变现自在,满十方世界。臂如红莲华色,有八十亿微妙光明,以为璎珞,其璎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手掌作五百杂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昼,犹如印文;一一,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华,莫不弥满。其馀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是为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名第十观。
这一部分描写中,涉及到观音的身高以及皮肤颜色,另外包括头顶、手臂、手掌、足下等各个细节的形象、装饰物品、庄严形状,是对观音菩萨形象最为具体的描述。经文中又写到:“若有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当先观顶上肉髻,次观天冠,其余众相亦次第观之,悉令明了如观掌中。”从形象上看,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显著的区别即在头部,“顶上毗楞伽摩尼妙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是观音头冠的基本特点,大势至菩萨则有不同,“天冠有五百宝莲花,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花,于肉髻上有一宝瓶。”因此可知,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最大的区别在头部,众生通过头部装饰的不同即可辨识观世音和大势至。
经文中又提到与菩萨形象相关的莲花:
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放金光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妙光,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
《佛说无量寿佛经》是汉译佛典所见第一部直接描写观音外部形象的经典,该经的传播,对于塑造具体的观音形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智慧超绝,自在无碍
早期流传中国的汉译佛典中,最能体现观音菩萨智慧法力的就是姚秦时鸠摩罗什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该经中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着重表现了观世音非同一般的观想智慧: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观音为民众予乐拔苦的慈悲,慈悲的最高境界就是给予人们般若智慧,让人们永脱轮回之苦,达到无碍境界,这种境界在鸠摩罗什翻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有所描绘:“空、无相、无作,已得等忍、得无阂陀罗尼,悉是五通,言必信受无复懈怠,已舍利养名闻,说法无所望,度深法忍得无畏力,过诸事,一切业障悉得解脱。巧说因缘法。从阿僧o劫以来发大誓愿,颜色和悦,常先问讯,所语不粗,于大众中而无所畏。无数亿劫说法巧出,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b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得无阂无所畏。悉知众生心行所趣,以微妙慧而度脱之。意无挂阂,大忍成就,如实巧度。愿受无量诸佛国土,念无量国土诸佛三昧常现在前,能请无量诸佛。能断种种见缠及诸烦恼,游戏出生百千三昧。”
观音的智慧特征主要通过以上经典体现出来,然而在中国的早期流传过程中,观音智慧超绝的特点并未引起当时人们的普遍接纳。
五 、初入东土,形神俱传
佛教初传时期的观音经典及中土传播的观音形象中,人们对观音形象的接受程度并不相同。通过当时中土的文学创作来看,文学作品中对观音形象的表达是模糊而不确定的,主要体现了观音善于救苦救难的形象特点,对于其他几个方面,则少有体现者。
《普门品》中专司救难的观音形象没有特别规范,可以作各种形象出现,“光世音菩萨游诸佛土而普示现若干种形,在所变化,开度一切。”这造成南北朝时书写观世音的文学作品如:宋傅亮《光世音应验记》、宋张演《续光世音应验记》、齐陆杲《系观世音应验记》中见到的观音形象也是多样的,不确定的。南北朝时期的中土观音文学创作,几乎完全是以《普门品》为蓝本而进行的再阐释,故事情节简单,形式单一,内容没有太大变化。
南北朝文学中的观音形象以僧人形象居多,《观世音应验记》中的竺法义因病而归心光世音,白昼入梦,见一道人为其治病。《续光世音应验记》中《张展》一篇记载,张展为小吏,因失职而下狱当死,张展心念光世音,于是看到两个僧人,醒后即被赦免。该书《释僧融》一篇又记载,因事下狱的妇人因念光世音而在梦中见到一位和尚,梦醒后身上刑具得脱。同书记载,太原人王球于宋元嘉九年因失守城入狱,王念《观世音经》,梦一僧人授予其《光明安乐行品并诸菩萨名》经,王看后醒来,铁锁已自开。
有时观音则是将帅的样子,《续光世音应验记》中《释僧融》一篇记,僧融于道中停宿,雪夜间梦有鬼兵,僧融“称念光世音,声未及绝,即见所住床后,有一人状若将帅者,可长丈余,著黄染皮F褶,手提金杵。”
有时候以火光的形象出现,如《光世音应验记》中“吕竦”篇,吕竦与其父俱溺水,危难之时,其父于水中“唯归心光世音,且诵且念。须臾,有火光夹岸,如人捉炬者,照见溪中了了,径得归家。火常在前导,去船十余步。”“徐荣”篇亦记,徐荣于江中遇风雨,一心念《光世音经》,见火光,循火而行,得回江边。《系观世音应验记》中第六十三条有关彭城妪故事的另一说载:“后儿在山中,忽见一光如柱形,长一丈,去己十步。疑是非常,便往就之。恒悬十步,而疾走不及。逐之不已,得十日至家。”其中柱形光亦为观世音化形。
就整个文学叙事而言,在“观音应验记三种”的叙事中,我们几乎看不到观音的具体形象,最为直接的表述见于《续光世音应验记》中《道泰道人》一篇,该篇记载,道泰道人“忽于帷下见光世音从户外入,足趺及踝间金色照然。”然而这样的描写仍然无法使观音的形象具体化。
《普门品》中的救苦观音没有明确形象,因而在早期汉传佛教有关的文学书写中,人们也无从描绘救苦观音的形象,只是简单机械地对《普门品》中的救难情节进行敷衍。民间造像也难见救苦观音的形象,日本佛教学者V本善隆经过研究石窟后得出的数据显示,北魏时有关救苦观音的塑像书目为0,而到了唐高宗、武则天时,救苦观音的形象就增加到了11尊。
我们通过当时中土的文学作品可以看到,当时显然已经有了小型观音形象,《系观世音应验记》第十三条载,晋太元中,北彭城一人,恒带观世音金像,遭冤受刑时心归观世音,刀无法入其身,所佩观世音金像则受三疮。该书第十四条“蜀有一白衣”篇载:“蜀有一白衣,以旃檀函贮观世音金像,系颈发中。”遇到贼寇砍斫时,“唯闻颈中铿然有声,都不觉痛”,其后,“解发视函,函形如故,开出见像,身有破疮痕。”此两条所记,均为金像显灵救人的例子。其他佩戴观音像以求保护的事例也见于记载,同书十七条载,始平郡人南公子敖为敌所掳,被斩杀时因一心求观世音,结果刀无法砍中他,行刑者后来竟无法动手,时虏主长乐公主监斩,见而惊异,释放了南公子敖。南公子敖逃回南方后即做观世音金像盛放于檀木匣中,随身携带。第二十一条载会稽官库吏人夏氏因得观音保护而免于罪罚,逃脱后做观音金像戴于发中。
这些具象化的观音塑像的完成,无疑与初期传入中土的经典中对观音形象的表述是相辅相成的。然而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状况的影响,观音形象中的智慧超绝这一特点并未受到社会民众的广泛接受,这些形象成为隐藏在观音形象中的潜在特质,将会在漫长的中国文化发展中等待一个契合的时机去得到彰显。
如果把观音看作一个形象来分析的话,这个形象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他是最具异质文化特色的,观音形象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就是这个形象不断适应中国社会特点及中国文化的过程。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接受过程,进入隋唐之后,观音形象在新的时代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其形象中的神秘、智慧、慈悲逐渐成为新时期观音形象的主要特征。&
(文章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编辑:郭储)
文章录入:雪梅&&&&责任编辑:雪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首页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使用条款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 中国佛学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网站联系方式: QQ: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地址: 中国西安西北大学佛教所  邮编:710069 友情支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释迦摩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