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科技局最新动态对牛头镇农民动用武警

牛头镇-中国寿光
您当前所在位置:&&&&&&&&&&&&
信息来源:市委办&&&&发布时间:
  【镇情概况】牛头镇地处寿光西北部,境内有巨淀湖(巨淀湖现已建成旅游景点),有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纪念馆等设施,1924年,寿光县第一个党支部就诞生于此,也是马保三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的发源地。全镇南北长13.8公里,东西宽11公里,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20560人,总耕地面积40600亩,1995年全镇完成国民生产总值2.6亿元,1995年经济总收入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80元。
  农业。1991~1995年,全镇农业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2)农业产业结构更趋优化,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现将粮食、蔬菜、棉花、果品、畜牧生产成就分述如下。
  粮食。大力推广小麦精播、配方施肥、良种繁育、吨粮田开发等科学技术。1991年小麦精播田平均单产425公斤,1994年单产510公斤,1995年达到525公斤,1995年比1994年增产2.94%。全镇2.2万亩粮田,亩产由1991年的891公斤增加到1995年的1098公斤,人均占有粮食由1991年的987公斤增加到1995年的1165公斤。
  蔬菜。1991年牛头镇蔬菜面积3100亩,1995年达到1.2万亩,1991年总产775万公斤,收入1200万元,1994年收入2800万元,1995年达到3100万元。到1995年末,全镇共建大棚2000个,种植韭菜1万亩,并重点推广了韭菜强控早盖、冬暖式塑料大棚、香椿大棚密植和大棚气体施肥等新技术、新工艺。
  棉花。牛头镇是寿光市主要产棉区之一,自1991年以来,每年种植都在6000亩以上,产量在1.4万担以上,累计向国家交售棉花6.5万担。
  果品。全镇现有果园面积2269亩,另有葡萄、黄桃、枣、鸭梨等,其中枣粮间作面积2000亩,鸭梨2300亩。目前结果面积2000亩,年产5万公斤。
  畜牧。1991年,全镇以发展肉食鸡为突破口,促进了牛、羊、猪、兔、鹅、鸭等饲养业发展。淡水养殖取得了突破性发展,1995年来,全镇淡水养殖面积1000亩,建成潍坊市最大的淡水养殖基地。畜牧业总收入,1991年281.4万元,1994年517.3万元,1995年达到692.5万元,比1994年增长11%。
  苇草生产及加工。牛头镇现有苇草1.45万亩,年产量在1250万公斤以上,从事苇草销售、加工的有1200人,年创收入200万元。
  镇、村企业。1991年,全镇有镇办企业9处,村办21处,个体、联合体5处,从业人员874人,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742万元。1992~1994年,重点抓了镇冷拉厂、纸箱厂的技术改造。到1995年,全镇有镇办企业10处,村办27处,个体、联合体24处,从业人员1619人。1995年末,完成工业总产值9460万元,比1994年增长10.4%。全镇已形成四大企业集团:以冷拉厂为龙头的钢材加工集团;以镇办纸箱厂为龙头,吸收镇造纸厂、牛头村造纸厂、蔺家纸箱厂等12家企业组成的纸业集团;以镇办第一盐场为龙头的盐业集团和以镇建筑公司为龙头的建筑安装集团。主要产品有冷拉型管材、冷弯型钢材、高深度瓦楞纸、木浆挂面纸、精制纸箱、优质原盐等近百个品种。有两家镇办企业连续3年跨入寿光市“百强企业”行列。全镇盐田面积达到了1.9万公亩,1995年生产原盐1.2万吨。
  交通邮电。全镇有3号市路、双马路、南辛路、卧甲路、刘邢路、傅棉路等主要干线。1991年全镇有机动车辆465部,1995年末,全镇机动运输车发展到848部,比1994年增加37%。1991年,全镇拥有1台100门的程控交换机,实现了村村通程控电话,1995年,新上500门程控交换机1台,安装电话机数已达360部、移动电话8部,邮电业务总量比1994年增长40%。邮电局下设22个储蓄所,1995年储蓄余额达520万元,比1994年增长40%。
  村镇建设和环保。1995年村镇建设重点抓小城镇建设。用于村镇建设的总投资为600万元,比上年增加120万元,新建住宅1.2万平方米,村镇居民居住条件和公共设施水平有较大提高,全镇共有1100人从事建筑业。环境保护主要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多年来,污水入侵造成3000亩粮田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危害很大。1995年投资26万元,对永甫沟、张僧河污水进行综合治理,基本解决了污染问题。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1991~1995年,全镇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狠抓了普及初等教育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1995年,全镇共有幼儿园17处,学前幼儿入园率为100%,在幼儿园发展的同时,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全镇共有幼儿教师(含园长)28人;有小学11处,在校学生2610人,入学率达100%,小学教师117人,其中公办教师25人;中学在校学生1090人,中学教师92人,其中公办教师49人。1991~1995年考入中专33人,1995年有8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比1994年增长14%。文化生活日益繁荣,全镇有5支电影放映队、1支业余文艺剧团。农户电视机拥有率达98%。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镇有镇医院1处,村办卫生所8处,同时,加强了院村一体化管理,镇医院拥有B超、200mAX光机、激光治疗仪、多普勒、心电图机、电动洗胃机等先进医疗设备,镇办合作医疗全面普及。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加强。1995年,在市以上各项体育比赛中获奖牌5枚。镇办中学为潍坊市体育传统学校。
  计划生育。全镇村村建起了计划生育服务室,人口增长连续5年保持稳中有降,1995年人口出生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0.93‰、5.03‰。人口学校开展活动率达100%,群众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应知应会率达85%以上,已婚育龄妇女节育措施率达89.9%,晚婚晚育率达100%。
  【各村简介】牛头镇村该村有2250户,8057人,1.2万亩耕地。近几年来,该村党总支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盐碱地里闯致富的路子,把昔日的穷村建成了初步文明富裕的新农村。199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农副业纯收入638万元,人均2280元。
  自1991年以来,多次被寿光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先进党支部”、“五好村”等。还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先进党支部(总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庭院经济开发先进单位”、“渔业生产先进单位”、“发展乡镇企业先进村”、寿光市“百强村”等荣誉称号近40个,每年被镇委、镇政府授予的荣誉称号都在20个以上。
  该村农业在继续稳定粮食和棉花面积提高质量的基础上调整了农业内部结构,把发展的重点盯在了3000亩的荒碱滩的开发和“两高一优”农业上。(1)发展蔬菜生产。到1995年,全村已发展韭菜1200亩,大棚600个,蔬菜年产量达751万公斤,年收入900多万元。(2)大力发展畜牧业。全村累计养牛500头,羊1800只,猪1800头,肉鸡30万只,蛋鸡6000只,大家畜600多头,畜牧业年收入600万元。(3)淡水养殖步伐加快。该村利用废旧湾塘和荒碱洼地,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发淡水养鱼。全村共开发养殖水面600亩,水产品年产量达15万公斤,年收入150多万元,成为潍坊市最大的淡水养殖基地。该村还制定了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壮大集体经济的致富规划。首先,对村里因权属不明、责任不清或经营不善、长期亏本的老企业,进行了承包和拍卖。1994年,该村克服技术、资金不足的困难,创办了金马造纸厂,并且当年投产当年盈利。目前,该厂年产值达到1000万元,利税100多万元,为村办企业的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如今,全村村办企业已有造纸厂、建材厂、粮油加工厂、砖厂、物资站。第三产业狠抓巨淀湖风景旅游区的建设,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馆)设施配套,对景点水面进行了改造,增加了鱼池,拓宽了八卦阵,增加了旅游收入。同时,狠抓了商品街建设,全村道路基本实现了柏油化,达到了二纵三横的框架,沟通了市场,许多临街户破墙建店,从事服装加工、理发、饮食、维修、加工馒头等行业,促进了商品街的繁荣和升级。目前,全村从事建筑、运输、五金代销、服务、加工等行业的从业人员达到3000人,年创收900万元,199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800万元,人均2200元。
  马家庄村该村有535户,2095人,耕地面积3062亩,1995年工农业总收入2269万元,人均纯收入2263元。其中,农业收入640万元,工副业收入1629万元,农民存款403万元,全村公共积累达490万元。连续4年被镇委、镇政府评为发展工副业生产先进单位,初步为由小康向富裕型跨越奠定了基础。
  该村以发展村办集体企业为起点,带动全村经济的发展。多方筹集资金6.2万元建了一座砖厂,当年盈利9.6万元。根据市场形式的需要,1992年投资29.6万元,建起了10万只肉食鸡养鸡场,1993年投资10万元建起了物资服务站,1995年投资25万元,建起了面粉厂、木工厂、塑料颗粒厂、塑料包装厂等10多个工副业项目,从而使工副业总收入达1064万元,使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存款由1991年的49万元增加到1995年的403万元,还投资8万元,新打机井27眼,粮食生产由原来的亩产400公斤增至1000公斤。
  在发展村办集体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先后办起了养鸡厂和养猪厂,到1995年畜牧收入达367万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有机圈肥,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
  群众历来在农闲时有收购废品的习惯,全村大约有300余人从事这一行业。该村首先划出地方,帮助成立了4处废品收购站,大大促进了废品收购业的发展,经济效益明显增长,到1995年,废品购销额达1000万元,纯收入突破100万元。1993年投资24万元翻建了学校。投资15万元,购买链轨车2台。集体经济的壮大,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该村电视机拥有量达到户均1台。先后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合格村”、“百强村”等。
  傅家茅坨村该村有349户,1257人,总耕地面积2682亩,粮田面积1547亩,果园200亩,蔬菜面积900亩。村办工副业有面粉厂、挂面厂、馒头房、盐厂等,总产值550万元,利税20万元。199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1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20元。
  早在1979年,这个村就筹建了村办盐场,近年来又投资30万元,新建年产量1万吨的面粉厂,当年出售面粉150万斤,纯收入5万多元。面粉厂投产后,利用面粉加工这一优势,于1995年春,又投资4万元,新上了挂面厂、馒头房,实现了产加销一体化生产。到1995年底,共加工面粉275万公斤、加工挂面3.5万公斤、馒头8万公斤,实现利税20多万元。
  农业获得全面丰收。199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816.7万元,粮食总产达176.3万公斤。重点推广了小麦良种,精播和玉米密植等技术,该村成为全镇小麦良种繁育基地。蔬菜面积发展到900亩,重点推广了大棚、韭菜种植,现发展大棚150个,韭菜600亩。
  村貌和教育建设。重点抓了街道规划。全村4条大街全部拓宽铺上了沙子,并安装了路灯,街两旁种上了国槐、冬青、月季花等,进行了美化、绿化,同时安装程控交换机6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1991年投资8万元新建学校1处,学生在校率、升学率均居全镇前茅。
  自1992年来该村荣获“市级文明村”、“计划生育合格村”、“模范村”、“绿化达标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张家庄村该村有710户,2799人,1995年,耕地面积4800亩,单产1065公斤,总产351.5万公斤,蔬菜1500亩,经济收入750万元,村办企业总收入850万元。
编辑:&&&&审核:
我们期待与您沟通
通过了解完上述内容,您肯定有话要说吧?任何想说的话,您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与我们进行沟通。牛头镇起义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牛头镇起义
1937年事变后,在中共寿光县委领导下,全县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以湖东乡乡长的合法身份,搜集枪支,举办抗日民众训练班,积极投入组织抗日武装的准备工作。11月,中共寿光县委在家召开了县委扩大会议,决定以牛头镇为起义中心,起义后部队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马保三被推举为总指挥。
牛头镇起义牛头镇起义简介
日,各地游击队员陆续到牛头镇集结,宣布“八支队”正式成立,这就是著名的牛头镇武装起义。之后,“八支队”在牛头镇进行集中整训,打开自家粮仓,腾出自家房子,让战士们食宿,全力为部队服务,被指战员亲切地誉为“八支队的后勤部”。同时,他带领子孙三代一起参军,掀起了全县参军的高潮。
1938年3月,鲁东工委决定,调“八支队”东去昌邑与“七支队”会师,协同作战。4月,“八支队”与“七支队”合编,组成八路军鲁东游击队指挥部。之后,不仅率部帮助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开辟了蓬(莱)、黄(县)、掖(县)地区抗日根据地,还与第三军一起,智取黄县城,解围黄山馆,收编龙口公安局和水上警察队,一时名声大振。
1938年7月,率部回师邹(平)长(山)地区,巩固扩大清河地区抗日根据地。10月,鲁东游击队主动出击周村城日军,战果显著,创造了攻城范例。12月,率领部队越过胶济铁路挺进鲁中,参与创建沂蒙山区根据地。下旬,部队被改编为山东纵队第八支队,任支队司令员,“八支队”成为驰骋鲁中抗日战场的正规八路军。
在抗日战争中,“八支队”与日伪军作战200余次,计毙伤俘日伪军10000多人,为全民族的抗战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
牛头镇起义起义前的基本情况
早在1924年,就有共产党党员张玉山、王云生等同志在进行革命活动。1926年,这里成立了党组织。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党组织有较快的发展。国共分裂后,党组织虽然受到了损失和牺牲,但仍在活动,继续领导群众进行抗粮、抗税斗争,打死了国民党的催税人员;领导“红枪会”抗击过张来有、黄凤岐的土匪队伍,1928年还积极配合了博兴的农民暴动。直到1933年,由于原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长宋鸣时的叛变,党组织才被迫一度停止了活动。1934年,我受中共济南市委的委托,去同几位失掉组织关系的党员建立了联系,逐渐恢复了党的活动。1936年秋,正式成立县委,发展了一批新党员,恢复了一批老党员的关系。到1937年底,约有党员100人。这些党员就是组织牛头镇武装起义的核心,也是保证起义胜利和顺利发展的骨干。有一些革命同志,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为了人民的利益,前赴后继,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虽然牺牲了,但是给当地人民群众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使共产党得到了广泛的同情和信任。所以当我们党发动抗日武装起义时,即刻出现了群众象潮水般地涌入八支队的动人情景,起义后的部队不患无人,只患无枪。
起义地区的人民群众,有着很高的民族觉悟。他们的觉悟来自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一是来自日本帝国主义的反面教育。日寇在侵占东北三省之后,向华北步步进逼,终于挑起卢沟桥事件,揭开了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日军所到之处,烧、杀、劫、掠,无恶不作,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人民决心抵抗侵略,争取抗战胜利。二是来自蒋介石国民党的反面教育。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对内坚决剿共、对外妥协投降的国策,不准东北军抵抗日本的侵略,白白断送了我大好河山,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握有l0万大军,却在敌人面前闻风而逃。日军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等战略要地,陈兵黄河,随后又占领了济南。国民党寿光县政府的武装,平时只知欺压民众,日军一占领、禹城,他们即惶惶如丧家之犬,准备逃跑。在这些令人痛心的现实面前,人民对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感到无限失望。三是来自共产党抗日宣传和抗战行动的教育,这是最重要的。我们党抓住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及时向人们指出,日寇要灭亡中国家,奴役我民族,大敌当前是抗日救国还是当亡国奴,人人都要作出抉择。正当国民党部队节节败退、韩复榘不战而逃、国民党寿光县政府准备弃城逃跑的时候,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却在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利。消息传来,民心大振。人民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命运和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身上,因而多数群众选择了跟共产党、八路军争取抗战胜利的道路。
牛头镇起义起义的几项准备工作
牛头镇起义传达博山会议
1937年10月底,张文通同志参加中共鲁东工委会议后,回传达了山东省委决定分区发动抗日武装起义以及在鲁东地区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的指示。接着县委召开扩大会议进行宣传,确定寿光全体党员唯一的任务是:发动群众,收集武器,组织抗日武装起义,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在这之前,的党员和进步青年学生、青年农民,已分别在县城和农村做了大量的抗日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如:在不同场合演讲、演戏、摹捐、写标语、办报纸、办夜校,以及组织抗敌后援会、抗日救国会、民族解放先锋队、抗日自卫团等。从这次扩大会议以后,党的工作转到以组织武装抗日为重心,把一切活动集中到组织队伍、收集武器、适应战争需要上面来,要求其它工作都围绕着武装抗日来进行。
牛头镇起义成立军政委员会
为了组建军队,发动武装起义,县委扩大会议后,立即成立了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军政委员会,成员有张文通、、王云生、、王若之、王文轩等6人,由张文通任主席,王文轩兼任秘书。军政委员会承担着组建部队的一切任务,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⑴确定了用八路军的番号,定名为“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⑵根据寿光党员的分布和群众条件,确定组建5个中队。先以牛头镇和崔家庄的党员群众和武器为基础,建立一个部队,定名为特务队(对外仍称“抗敌后援队”)。这是牛头镇起义以前组建最早的,老党员最多的一个部队,队长是辉,指导员是陈梅五。以王高、邢姚为中心,组建第一中队,队长王克礼(王西安、王其今、吕中和),指导员王永周,以南北台头、南北洋头为中心,组建第三中队,队长郑德卿,指导员,以南河、吴家营为中心,组建第五中队,队长吴吉亭,指导员是陈梅五(由特务队调过来的),以王家庄为中心,在城南组建第七中队,王文轩任队长兼指导员(孟祝三参加七中队以后,军政委员会确定由孟祝三任队长)。⑶确定了牛头镇起义为总集结点。牛头镇周围党和群众的基础好,那里距县城远,靠在区巨淀湖边,周围遍布芦苇,便于防守,易于机动。当时任乡长,起义部队的给养,可由乡公所供应。⑷确定了支队司令和政治委员的人选。当时部队虽然未集结,但外面巳纷传牛头镇是八路军的大本营,我们巳处于半公开状态,加之有些工作需要出面处理,于是确定由马保三任司令,张文通任政委(那时没有正规任命或书面通知,只作了口头通知),还确定王若之在部队集结时任参谋长(后因他在起义之前,被鲁东工委书记鹿省三同志调到昌邑去了,所以一直未就职)。⑸起草了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成立宣言。宣言内容以中共中央日通电、中共中央7月15日交给国民党中央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国民政府8月14日发表的“自卫”声明、蒋介石9月23日发表的实际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和两党合作的谈话为依据,集中地说明了国共合作,团结抗日,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各行各界有人出人、有枪出枪、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保卫中华民族的尊严、独立、自由,团结全国军民,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是中国共产党和它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神圣任务。⑹与广饶、博兴、益都等共产党组织的游击队取得直接联系,互相接应。
牛头镇起义举办训练班
在牛头镇举办了培养积极分子的短期训练班,由王若之讲游击战术,王文轩讲统一战线政策。
牛头镇起义利用各种合法组织进行起义准备工作
有些村庄成立了自卫团、抗日自卫团、夜校、国术馆、武术队等。党员利用这些组织形式,向群众进行抗日救国教育并组织队伍。最有基础的是崔家庄武术队和牛头镇抗敌后援队,是八支队的骨干力量。
牛头镇起义利用社会关系争取旧军队参加抗战
这项活动在羊角沟警察局和南河乡农学校都有进展,只可惜因过早暴露而遭到了破坏。
牛头镇起义组织了第一支小部队
当军政委员会对武装起义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已相当成熟之际,外面纷传牛头镇已住上了八路军,这时为防止意外和锻炼自己,我们决定取出现有武器先组织一支小部队。当即通知崔家庄把能用的枪支带到牛头镇,加上镇公所的几支枪、县委的一支枪、孟雪园(寿光早期共产党员,我的老师)交给我的一支枪,成立了一支拥有十多支枪、30多人的小部队。不过还没有竖起军旗、佩戴袖章,仍称抗敌后援队。但大家情绪激动,高兴异常,都想增人增枪,扩大队伍。恰在这时,羊角沟的同志来报告说,在羊角沟有国民党的一艘测量舰,因日军封锁渤海湾而开不出去,已就地把炮拆下来,连同舰上的武器,正在向县政府运送。随后,的同志又来紧急报告说;运送这批武器的大车正停在崔家庄休息。我军政委员会立即决定,派陈少卿(寿光县委书记)等8位同志到王胡城以北路上,让他们把上缴不用的枪借给我们抗日。通过这次借枪,我们的枪支陡然增加了一倍多,周围的青年沸腾了,纷纷准备来干八路军;老乡们都喜出望外,奔走相告,说这次真的看到了八路军!这时,的共产党员尤为振奋,已经意识到,自己拿枪的日子到来了,任人宰割的命运将一去不复返了。新老党员都想把劲全部用出来。不少同志为联络人员、收集枪支,连续几昼夜奔波不停。当时已年过半百的同志,在这段时间内,从未脱过衣服睡觉。
这次借枪的另一个收获是,我们摸清了寿光县政府的底:他们是有气无力,自身难保。县的武装部队已各有打算,县长指挥不动。二区张景月(原国民党寿光县二区乡农学校军事教官)控制着乡农学校100条枪,背后有慈乐尧等几个谋士给他出谋划策,他想掌握全县的武装,但有县府在,他掌握不了。要是县政府垮了,那里的一些部队可能四散,如果我们部队发展得快,实力定会超过张景月。军政委员会判断,在日军没有占领、国民党县政府即将垮台的情况下,我们打起八路军的旗帜来发展自己的力量,是完全可行的。
牛头镇起义发表八支队成立宣言
基于上面的判断,军政委员会决定,发表八支队成立宣言。以司令的名义出布告,并给宋宪章写信、打电话,进行联络,互通情报,拉他们共同抗日,形成有利于我们发展的形势。我们以八路军的名义和县政府搞统战,他们既不能不准我们抗日,也不能说他们不敢抗日,只得承认现状。
牛头镇起义公开建立游击队
通知各个集结点的党员,积极收集枪支,在有能力自卫时,即公开建立游击队。同时利用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八路”在组织队伍和县政府共同抗战,不管国民党部队向哪里逃跑,八路军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立志坚决抗日的青年,都跃跃欲试,以参加八路军为无尚的荣耀和最高的责任。一位名叫崔次芹的青年,结婚后,第二天即来参军。家属多次来队央求他回家,但他坚决不离队。另一位名叫崔泮公的农民,已46岁,也来当兵。他说:“我上无父母,下无子女,光棍一人。我是真正来守土抗战的”。
日,沿胶济铁路东进的日本侵略军占领子,按行程三日可达青州、,国民党县政府乱作一团,其部队军心涣散。我军政委员会认为时机巳到,决定迅速赶制军旗、袖章,公开站队,准备大发展。
牛头镇起义举行武装起义
日,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的第一面军旗,在牛头镇支队司令部的门口竖起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拿起武器,在这里举起武装抗日起义的大旗,宣誓坚决抗日到底,一定要把日本侵略军赶出中国去。这是有史以来在牛头镇发生的第一件大事,也是牛头镇和全鲁东地区人民的—件大喜事。这一天,镇内及周围的群众和刚集中的300多名游击队员,个个笑逐颜开,欣喜若狂。起义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人们将谱写出新的历史篇章。
在日军入侵的前夕,城乡呈现出一片混乱。我们在这种形势下,顺利地举行了抗日武装起义。起义部队在牛头镇共住了18天,胜利地完成部队编组、初步训练、作战准备等工作,赢得了主动。这18天中,有以下几件事值得追述:
⒈牛头镇起义后,八支队全体指战员在周围村庄作了大量的宣传组织工作,这里的人民亲眼看到他们都是最有觉悟的优秀青年,因此衷心地热爱这支部队,一开始这里就成了八支队的后方。随后八支队的人员越来越多,在这里吃饭、喝水、住房,麻烦事很多,当地群众从不嫌烦。八支队能在这里顺利的集结、训练、备战,确实和人民的支援分不开。这里的人民在八年抗战中自始至终地作出了很大贡献。
⒉我们一开始就明确指出,八支队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组建的抗日武装,是人民的军队,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反对日本侵略中国而战斗。她和国民党军队有本质的区别。八支队一成立就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要求全体指战员尊重政治工作和政治干部。为提高政治干部的作用和地位,军政委员会作了一条规定:在编制序列上,把政治委员、政治指导员列在司令员、大队长、中队长前面。这一规定,一直延续到1938年12月。
3,从牛头镇集结起义之日起,我们就抓紧组织队伍,进行战斗训练,很快形成了一支有战斗能力的部队,随时准备进行战斗。因为那时日军早已侵占周村,日军入侵,八支队就开到前线作战。之后,八支队所以能在各地进行游击战,在三里庄、三合庄取得作战胜利,正是这一段积极训练、加强战备的成果。
⒋日下午,日军侵入寿光县城。在日军未到之前,国民党寿光县政府及其武装弃城逃跑,大部溃散。我们抓紧这一时机,号召党员、干部、战士迅速去收集这批被遗弃在乡间的武器、弹药、马匹来武装自己。仅半月时间,就将遗弃在以西的武器基本上收集起来。到1月下旬,八支队就增加了近千支枪、1000多人。
⒌1938年1月l0日,韩明柱同志来到八支队,他对八支队战斗力的提高和部队建设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他原是红军的青年干部,在红军里任过团长。他是和杨涤生同志一起到的。当时,被县长宋宪章扣留起来,幸经我地下党员李挺奎、李登坦援救并携带枪支马匹和他们一起于1月10日来到牛头镇。他的到来,轰动了牛头镇的男女老少。当时八支队已发展到700多人、300多支枪,正愁着没有人指挥和带领,来了这位能征善战的指挥员,真是天赐良将,军政委员会一致推举韩明柱同志任八支队副司令。从此,他肩负起八支队的组织编制、训练、作战、建立制度、培养作风等一系列的繁重任务。他言传身教,身先士卒。三里庄歼敌,三合庄收缴伪军韩堂大队的枪,白天攻下县政府,焦桥一战打垮11股土顽,一度攻入日军据点周村,孟家庄歼敌……这些都是韩明柱同志亲自指挥创造出的光辉战绩。他在全体指战员中,在胶东掖(县)、蓬(莱)、黄(县)和清河地区的广大群众中,都有很高的威望。当他在孟家庄指挥部队围歼日军的作战中英勇牺牲时,全支队上下均痛哭失声,各地群众都遥向这位英雄祭奠、致哀。
牛头镇起义牛头镇起义纪念馆
在寿光市西北17公里处,有一片绿意葱茏、水草丰茂的土地,这里阳春三月芦笋如竹,仲秋时节芦花飘香,鱼虾戏水,飞鸟翔集,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抗日堡垒英雄村―――牛头镇村。
牛头镇村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西汉武帝曾躬耕于巨淀湖畔。在轰轰烈烈的八年抗战中,牛头镇村的共产党员率众在此起义,创建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举起抗日大旗。
的故居,位于村的西北部,是牛头镇起义时的领导机关。院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9米。院内有北屋7间,砖墙瓦脊,木方格窄棂窗,东端三间为住处,中共寿光县委筹划起义的扩大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院里现有石磨一座。原先院中还挖有地道,墙中设有夹壁,现已损坏。
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位于村北部,于1993年12月在巨淀湖畔落成。碑高27.5米,碑座高6米,巍然矗立,“牛头镇抗日起义纪念碑”十二个大字金光闪闪,面向东方,表达了寿光人民八年抗战胜利的心声。
纪念碑的右方是“八支队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坐北向南,规模宏伟。入门甬路向北直通纪念馆,纪念馆是主体建筑,在绿柳翠柏的掩映下,显得巍峨壮观。纪念馆两边各建有殿堂式接待室2间,飞檐翘角,古朴典雅。整个馆园绿树葱茏,空气清新,肃穆静雅。5间大厅里展示着抗日武装起义时的实物和图片,共150多件。其内容分为四部分:星火燎原、巨湖风雷、高举义旗、疆场扬威。共有图片63幅,资料67件,展示出我党组织为组建抗日武装八支队,从筹划到起义,从建立到壮大,直到东征、西进和南下的整个战斗里程及八支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浴血奋战,前赴后继,成为南征北战不可战胜的一支武装力量。[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寿光市属于哪个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